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绿色债券 | 2023年11月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绿色债券 | 2023年11月绿色债券市场报告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方金诚】/ 发布时间:2023-12-2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方金诚《绿色债券 | 2023年11月绿色债券市场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1月绿债发行规模、数量环比双增长,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占比最高 2023年11月境内共发行41只“贴标”绿债,发行规模1068.53 亿元。相较于2023年10月,发行规模提升498.53亿元,环比上升87.46%;发行数量增加14只,环比上升51.85%。相较于2022年11月,发行规模增长331.44亿元,同比上升44.97%。11月发行数量最多的券种依次为绿色金融债、绿色公司债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北京地区发行规模领先,银行业发行规模拔头筹1 2023年11月,新发行绿色债券发行主体评级方面,AAA级发行人仍为发行主力,发行规模占比85.92%。发行地区分布方面,发行规模前三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广东和上海。发行企业所属行业分布方面,银行业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超过70%。 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出台 2023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注:1 不含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产品 报告正文如下: 绿色债券一级市场 1. 新发行绿色债券 2023年11月境内共发行41只“贴标”绿债,发行规模1068.53 亿元。从发行规模上来看,2023年11月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相较于2023年10月提升498.53亿元,环比上升87.46%;相较于2022年11月增长331.44亿元,同比上升44.97%。 从发行数量上来看,2023年11月境内绿色债券发行数量相较于2023年10月增加14只,环比上升51.85%;相较于2022年11月同期减少2只,同比下降4.65%。 从发行券种来看,数量排名前三的券种分别为绿色金融债11只、绿色公司债10只、绿色资产支持证券9只。 2. 新发绿债及发行主体情况2 从发行期限看,11月绿色债券仍以三年期债券为主。2023年11月,3年期绿色债券共发行24只,发行规模859.20亿元,数量占比75.00%,规模占比93.09%。 从债项评级及发行主体评级看,据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11月债项评级为AAA的绿色债券共计12只,占整体发行数量的37.50%,合计规模726.00亿元。发行主体评级方面,共有21只新发绿债主体评级为AAA级,整体规模为793.00亿元,占比85.92%。 从境内发行地区看,2023年11月,北京地区发行规模和数量均为最高,发行规模达到641.00亿元,其余省份均未超过百亿元。 从发行企业类型看,2023年11月,地方国有企业发行绿债13只,发行规模174.00亿元,占总规模18.85%;中央企业11月发行绿债共18只,发行规模为746.00亿元,占比为80.82%。 从发行企业行业分布3看,2023年11月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集中在银行业,总融资规模占比73.78%。 3. 碳中和债发行情况 2023年11月,市场新发行碳中和债10只,发行规模为143.86亿元,占2023年11月境内“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发行总量的13.46%。相较于2023年10月,规模上有所上升。 4. 其他类型债券发行情况 2023年11月,市场新发行3只可持续挂钩债,发行规模为21.50亿元,券种为中期票据和公司债;新发行转型债券3只,发行规模32.00亿元,券种为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 5. 发行成本分析 2023年11月,从所属行业来看,三类行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具有成本优势。公用事业行业,具备同类可比性新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均值为2.88%,发行期限为3年,最新主体评级AAA,同期,同行业AAA企业发行的三年期债券票面利率平均值为3.12%;银行业,具备同类可比性新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均值为2.79%,发行期限为3年,最新主体评级AAA,同期,同行业AAA企业发行的三年期债券票面利率均值为2.87%;交通运输行业,发行期限为3年的具备同类可比性新发行的绿色债券发行票面利率为3.10%,最新主体评级AAA,同期,同行业AAA企业发行的三年期债券票面利率平均值为3.61%。 政策速览 1. 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 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原则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提出六大主要任务,23项主要工作,其中第9条明确提出,要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和丰富绿色金融体系。支持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认证及评级机构在京发展。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建设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中心,逐步丰富交易产品种类。推动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不断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完善统计、信用体系,支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和执行,探索开展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债券评级等标准应用,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评级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赴境外发行绿色债券。提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推动包括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在内的各类绿色资产交易。支持北京探索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价标准制定工作,支持企业自愿遵循环境领域与国际通行标准和指南相一致的企业社会责任原则。 2.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 1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提出到2025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基本构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初步形成,不同资源禀赋、不同发展基础、不同产业结构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基本清晰,试点对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逐步显现。到2030年,试点城市和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进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要改革如期完成,试点范围内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机制全面建立,有关创新举措和改革经验对其他城市和园区带动作用明显,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为推进碳中和奠定良好实践基础。 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 11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总体发展主要目标: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到2030年,国家层面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覆盖范围广、数据质量高、国际影响力强的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基本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全面建立,碳标识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主要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作者 | 东方金诚信用绿色金融部 权利及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及相关的信用分析数据、模型、软件、评级结果等所有内容的著作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均归东方金诚所有,东方金诚保留一切与此相关的权利,任何机构及个人未经东方金诚书面授权不得修改、复制、逆向工程、销售、分发、储存、引用或以任何方式传播。 本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标明出处的公开资料,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均由资料提供方/ 发布方负责,东方金诚对该等资料进行了合理审慎的核查,但不应视为东方金诚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提供了任何形式的保证。 由于评级预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东方金诚对于评级预测以及基于评级预测的结论并不保证与实际情况一致,并保留随时予以修正或更新的权利。 本研究报告仅用于为投资人、发行人等授权使用方提供第三方参考意见,并非是对某种决策的结论或建议;投资者应审慎使用本研究报告,自行对投资行为和投资结果负责,东方金诚不对其承担任何责任。 本研究报告仅授权东方金诚指定的使用者使用,且该等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确定的方式使用,相关引用必须注明来自东方金诚且不得篡改、歪曲或有任何类似性质的修改行为。 未获授权的机构及人士不应获取或以任何方式使用本研究报告,东方金诚对本研究报告的未授权使用、超授权使用和非法使用等不当使用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