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铁矿石市场展望
(以下内容从物产中大期货《2024年铁矿石市场展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4年铁矿石 市场展望 供需转向宽松 矿价中枢小幅下移 ANNUAL REPORT 物产中大期货研究院金属组 观点摘要 供给端,2020年以来全球铁矿产量处于新一轮资本支出扩张周期中,带来产量小幅上升,四大矿山中的VALE、力拓、BHP自2019年开始就没有较大的新增产能,FMG处于新、老资本周期转换带来产量小幅上升,FMG的资本开支从2020年再次开始放量以及今年两个重要新增项目开始投产,预示着未来其铁矿石产量有增产空间。澳巴非主流矿山有一些新增投产,预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发运增量;非主流国家中印度矿山拍卖成交量增加,预计会带来国内产能的提升,若俄乌冲突影响减弱,乌克兰铁矿出口量可能会有所恢复。综上,预计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对应到国内的进口矿约有2760万吨的增量。国产矿受益于“基石计划”,新项目陆续投产,约有1023万吨的增量,整体而言明年国内铁矿供给约有3783万吨的增量。 需求端,铁水产量在2020年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生铁产量下降,2022年一季度“冬奥会限产”以及全年钢厂利润较差,年度需求继续下滑。今年钢材出口需求的崛起以及基建、制造业、造船业、新能源行业对于用钢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整个钢铁行业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支撑,铁水产量全年维持同期高位,大幅提高铁矿需求。展望明年,国外降息,海外经济逐步回落,将抑制需求增长,预计海外需求持稳;全球经济低迷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一定压力,10月末万亿国债提前下发或实质性提振基建需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或能带来地产需求的小幅提升,但制造业和出口等方面的需求存在下滑风险,预计明年国内铁水产量微增至8.82亿吨。 总体来说,明年铁矿供需偏紧的格局或将逐渐改善,约有2300多万吨的供需差,港口库存累库至1.43亿吨左右,矿价中枢在800元/吨左右,较今年小幅下移,整体矿价参考区间在600-1100元/吨。 01 2023年铁矿石市场行情回顾 ANNUAL REPORT 回顾2023年铁矿石盘面价格走势,全年价格在660-1000元/吨的区间内波动,价格中枢较2022年小幅上移,交易逻辑在海内外宏观预期、粗钢限产以及产业强现实三者之间切换。 从行情变化的时间段来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1-3月中旬:延续节前强预期主导的上涨行情 春节后盘面延续节前上涨行情,2022年11月随着疫情的逐步放开,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市场对于2023年经济复苏具有较强预期,矿价在强预期下节节攀升,上涨行情一直延续到节后3月中旬,较2022年11月低点铁矿涨幅高达50%以上。 3月中旬-5月底:现实不及预期,产业链负反馈 3月中旬,硅谷银行破产、欧洲瑞信银行债务危机等海外风险事件的频发引发全球市场对欧美金融、银行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同时,铁矿石交易的主旋律也逐渐由强预期转向现实,然而现实是终端需求的改善幅度不及预期,黑色整体下行,钢材跌幅更大,钢厂利润持续被压缩,产业链负反馈发生,黑色品种价格大幅下跌。 6月-9月:平控预期落空,基本面好转 产业链负反馈后,铁矿基本面逐步好转,铁水产量逐渐上升至同期偏高水平,45港库存持续去化至低位,叠加国内宏观逐渐偏暖,政策频出,矿价向上修复估值。唐山环保限产于7月下旬加严,铁水自7月初小幅下滑,铁矿现实的弱需求叠加平控预期导致矿价在7月底开启短暂回调。进入8月,铁水产量不降反增并不断攀升,8月中旬后平控文件和减产并没有如期而至,高铁水支撑矿价上涨。 10月-至今:基本面较好,宏观利多频出 政策利好频出,高铁水低库存矛盾不断加深,铁矿期、现价格创下年内新高。虽然铁水持续下滑,但仍旧处于近五年同期高位,45港库存处于近五年最低位置,虽然国庆节后45港库存开始累库,但累库速度不快、幅度不高。宏观层面,10月24日,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 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政策刺激提振市场信心,叠加基本面较好,矿价持续上涨。 02 全球铁矿石供给回顾及24年展望:产能逐渐增加,产量小幅上升 ANNUAL REPORT 从全球铁矿产量上来看,2002年至今全球铁矿产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3-2013年是资本支出的扩张带来产量的快速增长;第二个阶段:2014-2019年产量增速放缓;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处于新一轮的资本支出扩张周期带来产量小幅增加,预计今年全球铁矿产量仍是小幅增加,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从供给格局的角度来看,全球铁矿供给处于寡头垄断格局,定价权掌握在四大矿山手里,四大矿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4%,占澳巴总产量的82%,产量走势与全球相同。 1.四大矿山投产进入平稳周期,非主流预期仍有增量 产能决定产量的上限,海外矿山的产能扩张具有周期性,矿山的资本支出与矿价具有一定相关性,因为矿价走高会增加企业的收入及利润,企业增加资本支出带来产能扩张与产量增加。四大矿山资本支出高点带来的产量高点滞后5-7年,2003-2016是一轮资本支出周期,带来的产量高点在2018年左右,2017年开始新一轮的资本支出扩张,预计未来产量小幅增加,年度产量低增会持续到2025年。 2015年BHP和VALE共同拥有的Samarco矿区溃坝导致3040万吨的产能陷入停滞,从2020年12月才开始恢复,预计2025年产能恢复至1400-1600万吨,2029年产能恢复至2200-2400万吨,产能的恢复将逐步抬升BHP的产量中枢。 2019年VALE的Vargem Grande矿区发生严重的尾矿坝溃坝,当前产能正逐步恢复中,2019年溃坝后VALE重组南部系统,Vargem Grande矿区合并了Minas Itabiritos矿区的铁矿山,使得该地区近年来产量增长很快,预计明年的增量主要来自Vargem Grande矿区。 从新增产能来看,2019年以来VALE、力拓、BHP没有较大的新增产能,VALE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安全运营以及解决南部系统Vargem Grande矿区的物流运输瓶颈进行产能释放,力拓和BHP处于产能置换周期,进行大矿区的产能置换;FMG则处于上一轮资本支出周期带来的产能周期的尾声,所以产能与产量小幅上升,从2020年开始,FMG的资本开支再次开始放量以及今年两个重要新增项目开始投产,预示着未来其铁矿石产量有增产空间。 澳洲的非主流重点新增矿产项目主要有两个,罗伊希尔矿业(Roy Hill Mining)McPhee Creek项目今年10月投产,产能950-970万吨,Mineral Resources的Onslow Iron项目2024年6月投产,产能3500万吨。巴西非主流矿山中CNS集团下的矿产项目预计从2026年开始有较大的产能增量,2023-2027年期间是CSN的第一期扩产周期,从CSN的产能规划来看,2024、2025年的产量增长并不明显,但随着多个项目在2025年开始投产,预计CSN的产量在2026、2027年将出现大幅增长并最终达到年产量6800万吨的水平,是2022年产量的两倍。 预计今年澳大利亚的产量微降162万吨,巴西产量同比增加1586万吨,澳、巴2024年的产量增量分别为1600万吨、1100万吨,增量高峰主要在四季度,随着新项目的逐渐投产,2025年的产量继续爬升,预计2025年澳、巴的产量增量分别为2000万吨、1200万吨,增量高峰也在四季度。 2.2024年全球发运仍有不少增量,关注乌克兰的发运增量 从全球发运的角度,2019-2022年全球发运量先增后大幅下滑,其中澳大利亚的发运保持增长,巴西发运2022年有所下滑,整体来说澳巴的发运逐年上升,但增速放缓;2022年除澳巴以外的铁矿石发运量降幅最为明显,降幅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印度、乌克兰,印度是因为2022年5月上调铁矿出口关税,乌克兰是因为俄乌冲突。 截至2023年12月1日,四大矿山中力拓较去年同期增量较多,约792万吨,FMG的发运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0万吨,BHP和VALE发运持稳。预计今年全球发运微增,增量主要来自巴西非主流矿山;非主流国家中印度发运增量明显,2022年11月印度铁矿石出口关税恢复5月之前的水平后发运有所回升,但总体发运水平仍低于2019-2021年;乌克兰则是因为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近两年的发运一直较低。 展望明年,力拓的发运指导目标保持在3.2-3.35亿,随着置换项目的生产稳定及优化,明年约有300万吨的增量;BHP2024财年产量指导目标维持2.54-2.645亿吨不变,随着溃坝产能的恢复、产能置换及对铁路和港口的优化,明年约有400万吨的增量;FMG2024财年的产量指导目标保持在1.92-1.97亿吨,FMG2024年财年的一季度即自然年的三季度的发运低于去年同期,根据发运目标,FMG在财年末将有一定的发运冲量,叠加铁桥项目逐步增产,预计FMG明年约有500万吨的发运增量;VALE产量指导目标维持3.1-3.2亿吨不变,明年约有300万吨的增量。澳、巴非主流均有新增产能投放,非主流国家中印度矿山拍卖成交量增加,预计会带来国内产能的提升,若俄乌冲突影响减弱,乌克兰铁矿出口量可能会有所恢复,综上,预计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 3.非主流矿山成为铁矿成本边际,80美金仍然为重要支撑 非主流的发运量是全球发运的边际量,主要是受到矿山发运成本的影响。国内的生产成本大约600-800元/吨,印度的CFR成本大约70-80美元/吨,南非的CFR成本大约60-80美元/吨,四大矿商的CFR成本大约30-50美元/吨,根据成本曲线,当铁矿石价格指数下降至80$,对应减少产能34300万吨(16.8%),所以依旧可以将80美元作为重要的成本支撑线。 4.“基石计划”提高国内产能,多重因素影响产量增速 国内铁矿供给在2020年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2022年一季度“冬奥会限产”,地产行业叠加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铁矿价格中枢下移,挤压非主流发运量。今年矿价中枢上移,非主流发运增量较多,今年国内铁铁矿供给大幅增加。 国内铁矿供给格局保持不变,进口依赖度高,进口矿中80%以上来源于澳大利和巴西,2022年印度提高铁矿出口关税,我国从印度的进口比例下降至不到1%,同年对澳大利亚矿的进口比例提升至近五年的最高水平。随着2022年11月印度铁矿出口关税恢复至5月前的水平,我国从印度的进口量也有所回升,预计今年印度矿的进口比例回升至3%左右,对澳大利亚铁矿的进口比例下滑至63%左右。 国产矿资源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从332家矿山企业铁精粉的产量来看,近几年国产矿产量变化不大。2022年,中钢协提出“基石计划”,并呼吁将铁矿石列为我国战略性资源,基石计划”提出用2~3个“五年计划”时间,切实改变我国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到2025年,实现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虽然像河北、辽宁铁矿等铁矿生产大省已经陆续开发新项目,但是近两年开始投产的项目并不多,2022年约有320万吨左右的投产项目,所以今年国产矿产量约有4%的增速。 国产矿方面虽然今年产量增速较快,但明年产量增速能否维持,关键还在于山西的复产和河北的生产稳定性以及思山岭铁矿能否顺投产,今年山西代县事故导致山西省矿产生产安全监管加严,河北省受到环保限产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波动较大,保守估计下明年国产矿小幅增加,增幅约1023万吨。展望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对应到国内的进口矿约有2760万吨的增量,国产矿约有1023万吨的增量,则明年国内铁矿供给约有3783万吨的增量。 03 全球铁矿需求回顾及展望:国内铁水维持高位,海外下行压力仍存 ANNUAL REPORT 1.高利率抑制全球经济复苏,全球铁矿需求预计维稳 近几年海外铁矿需求经历了较大变化,2020年疫情影响下国外多数钢厂停产,生铁产量下降明显,2021年全球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对钢铁需求大幅增加,海外的生铁产量也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是这种复苏并不能带来铁矿需求的长期稳定增长,叠加2022年俄乌战争的爆发,俄、乌作为重要的钢材出口国,战争爆发后两国的钢材出口均受到显著影响,进而导致两国国内钢厂的大范围减产,此外,俄乌冲突也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炼铁成本上升,叠加终端需求疲软,欧洲、日、韩钢厂等多数地区钢厂陆续进行减产,海外生铁产量大幅下滑。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全球通胀压力仍然存在,高通胀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削弱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时高利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预计今年海外铁矿需求延续下滑趋势。展望明年,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美国将结束加息并且可能开启降息,海外经济逐步回落,将抑制需求增长,需求下行压力仍存,预计海外需求微降。 2.国内全年需求高企,对明年需求保持谨慎乐观 2020年国内铁矿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0年为了保证GDP的稳定,下半年的环保限产影响远低于预期,下半年的铁水产量持续保持在高位,最终全年生铁产量大爆发;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生铁产量下降,虽然2022年并未执行粗钢平控,但是一季度“冬奥会限产”,全年钢厂利润不好,年度需求继续下滑。 今年来看,整体日均铁水全年都处于高位,截至12月1日,日均铁水产量达到240万吨,去年同期日均铁水在228万吨左右,同比增5.26%。背后主要的原因在于地产行业陷入停滞后,出口需求的崛起以及基建、制造业、造船业、新能源行业对于用钢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整个钢铁行业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支撑。从微观的数据来看,一是今年的钢材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同比大幅增长,二是铁水区别于往年大部分流入建材,今年主要流入板材、中厚板以及型钢等更多偏制造业的高附加值钢材,整体支撑住了整个钢铁行业,也使得全年高铁水可以维持。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较为低迷、中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一定压力,10月末万亿国债提前下发或实质性提振基建需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或能带来地产需求的小幅提升,但制造业和出口等方面的需求存在下滑风险,预计明年国内日均铁水产量小幅上升至242万吨,年度铁水产量较今年增加873万吨至8.82亿吨,增速约1%。 04 国内铁矿库存回顾:今年港口库存低位,预计明年累库至中性水平 ANNUAL REPORT 库存方面,虽然今年的供给较多,但今年的需求增量也相当可观,在整个地产萎靡以及国内经济弱复苏的状态下,45港库存持续去库,港口库存在2月底到达年内最高点,约1.42亿吨,处于近几年同期中性水平,随着春节后的复产复工以及一季度澳、巴发运处于淡季,港口库存开启积极性去库。9月开始港口库存不仅没有开启季节性累库,反而开始加速去库,直到10月铁水持续下滑,港口库存才开始止降转增,由于铁水依旧处于同期偏高水平,港口库存累库幅度有限,依旧处于近几年的同期低位。近期外矿到港微降,下游建材需求存在季节性下滑趋势,但型材和板材需求仍有支撑,11月的出港高频数据显示钢材的出口环比10月有所上升,10月中下旬出口订单的下滑将会对应12月的出口下降,但整体仍然处于高位。整体来看,今年的钢材出口增量给予铁矿需求相当大的支撑,在需求端有支撑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港口库存累库幅度有限,累至1.2亿吨左右。展望2024年,国内铁矿供需双增,约有2300多万吨的供需差,港口库存累库至1.43亿吨左右。 05 2024年展望:供需偏紧逐渐改善,矿价中枢小幅下移 ANNUAL REPORT 供给端,2020年以来全球铁矿产量处于新一轮资本支出扩张周期中,带来产量小幅上升,四大矿山中的VALE、力拓、BHP自2019年开始就没有较大的新增产能,FMG处于新、老资本周期转换带来产量小幅上升,FMG的资本开支从2020年再次开始放量以及今年两个重要新增项目开始投产,预示着未来其铁矿石产量有增产空间。澳巴非主流矿山有一些新增投产,预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发运增量;非主流国家中印度矿山拍卖成交量增加,预计会带来国内产能的提升,若俄乌冲突影响减弱,乌克兰铁矿出口量可能会有所恢复。综上,预计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对应到国内的进口矿约有2760万吨的增量。国产矿受益于“基石计划”,新项目陆续投产,约有1023万吨的增量,整体而言明年国内铁矿供给约有3783万吨的增量。 需求端,铁水产量在2020年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生铁产量下降,2022年一季度“冬奥会限产”以及全年钢厂利润较差,年度需求继续下滑。今年钢材出口需求的崛起以及基建、制造业、造船业、新能源行业对于用钢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整个钢铁行业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支撑,铁水产量全年维持同期高位,大幅提高铁矿需求。展望明年,国外降息,海外经济逐步回落,将抑制需求增长,预计海外需求持稳;全球经济低迷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一定压力,10月末万亿国债提前下发或实质性提振基建需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或能带来地产需求的小幅提升,但制造业和出口等方面的需求存在下滑风险,预计明年国内铁水产量微增至8.82亿吨。 综上,明年铁矿供需偏紧的格局或将逐渐改善,约有2300万吨的供需差。由于今年年底累库幅度有限,一季度是澳、巴发运淡季,预计明年上半年港口库存季节性去库,矿价中枢仍然维持高位,下半年开始累库,矿价中枢下移,年底港口库存累库至1.43亿吨左右,全年来看,矿价中枢在800元/吨左右,较今年小幅下移。铁矿价格波动较大,2019-2022年中,2021年主力合约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高达849元/吨,2022年波动幅度较小,约350元/吨,预计明年整体矿价参考区间在600-1100元/吨。 06 免责声明 DISCLAIMER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与我公司和分析师无关,版权仅为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析师简介 金属组组长/黑色产业链 高级分析师 陈晓伟 期货从业资格: F3083030 投资咨询资格: Z0016218 电话: 0571-87788888-8712 邮箱:chenxw2@wzgroup.cn 分析师及联系方式 陈晓伟 李荣 期货从业资格:F3084543 投资咨询资格:Z0018727 电话:0571-87788888-8177 编辑:何园艺 审核:陈晓伟/F3083030、Z0016218/ 复核:赵晖 报告完成日期: 2023年12月25日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 1283号
2024年铁矿石 市场展望 供需转向宽松 矿价中枢小幅下移 ANNUAL REPORT 物产中大期货研究院金属组 观点摘要 供给端,2020年以来全球铁矿产量处于新一轮资本支出扩张周期中,带来产量小幅上升,四大矿山中的VALE、力拓、BHP自2019年开始就没有较大的新增产能,FMG处于新、老资本周期转换带来产量小幅上升,FMG的资本开支从2020年再次开始放量以及今年两个重要新增项目开始投产,预示着未来其铁矿石产量有增产空间。澳巴非主流矿山有一些新增投产,预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发运增量;非主流国家中印度矿山拍卖成交量增加,预计会带来国内产能的提升,若俄乌冲突影响减弱,乌克兰铁矿出口量可能会有所恢复。综上,预计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对应到国内的进口矿约有2760万吨的增量。国产矿受益于“基石计划”,新项目陆续投产,约有1023万吨的增量,整体而言明年国内铁矿供给约有3783万吨的增量。 需求端,铁水产量在2020年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生铁产量下降,2022年一季度“冬奥会限产”以及全年钢厂利润较差,年度需求继续下滑。今年钢材出口需求的崛起以及基建、制造业、造船业、新能源行业对于用钢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整个钢铁行业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支撑,铁水产量全年维持同期高位,大幅提高铁矿需求。展望明年,国外降息,海外经济逐步回落,将抑制需求增长,预计海外需求持稳;全球经济低迷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一定压力,10月末万亿国债提前下发或实质性提振基建需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或能带来地产需求的小幅提升,但制造业和出口等方面的需求存在下滑风险,预计明年国内铁水产量微增至8.82亿吨。 总体来说,明年铁矿供需偏紧的格局或将逐渐改善,约有2300多万吨的供需差,港口库存累库至1.43亿吨左右,矿价中枢在800元/吨左右,较今年小幅下移,整体矿价参考区间在600-1100元/吨。 01 2023年铁矿石市场行情回顾 ANNUAL REPORT 回顾2023年铁矿石盘面价格走势,全年价格在660-1000元/吨的区间内波动,价格中枢较2022年小幅上移,交易逻辑在海内外宏观预期、粗钢限产以及产业强现实三者之间切换。 从行情变化的时间段来看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1-3月中旬:延续节前强预期主导的上涨行情 春节后盘面延续节前上涨行情,2022年11月随着疫情的逐步放开,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市场对于2023年经济复苏具有较强预期,矿价在强预期下节节攀升,上涨行情一直延续到节后3月中旬,较2022年11月低点铁矿涨幅高达50%以上。 3月中旬-5月底:现实不及预期,产业链负反馈 3月中旬,硅谷银行破产、欧洲瑞信银行债务危机等海外风险事件的频发引发全球市场对欧美金融、银行体系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同时,铁矿石交易的主旋律也逐渐由强预期转向现实,然而现实是终端需求的改善幅度不及预期,黑色整体下行,钢材跌幅更大,钢厂利润持续被压缩,产业链负反馈发生,黑色品种价格大幅下跌。 6月-9月:平控预期落空,基本面好转 产业链负反馈后,铁矿基本面逐步好转,铁水产量逐渐上升至同期偏高水平,45港库存持续去化至低位,叠加国内宏观逐渐偏暖,政策频出,矿价向上修复估值。唐山环保限产于7月下旬加严,铁水自7月初小幅下滑,铁矿现实的弱需求叠加平控预期导致矿价在7月底开启短暂回调。进入8月,铁水产量不降反增并不断攀升,8月中旬后平控文件和减产并没有如期而至,高铁水支撑矿价上涨。 10月-至今:基本面较好,宏观利多频出 政策利好频出,高铁水低库存矛盾不断加深,铁矿期、现价格创下年内新高。虽然铁水持续下滑,但仍旧处于近五年同期高位,45港库存处于近五年最低位置,虽然国庆节后45港库存开始累库,但累库速度不快、幅度不高。宏观层面,10月24日,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 亿元,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政策刺激提振市场信心,叠加基本面较好,矿价持续上涨。 02 全球铁矿石供给回顾及24年展望:产能逐渐增加,产量小幅上升 ANNUAL REPORT 从全球铁矿产量上来看,2002年至今全球铁矿产量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3-2013年是资本支出的扩张带来产量的快速增长;第二个阶段:2014-2019年产量增速放缓;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处于新一轮的资本支出扩张周期带来产量小幅增加,预计今年全球铁矿产量仍是小幅增加,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从供给格局的角度来看,全球铁矿供给处于寡头垄断格局,定价权掌握在四大矿山手里,四大矿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4%,占澳巴总产量的82%,产量走势与全球相同。 1.四大矿山投产进入平稳周期,非主流预期仍有增量 产能决定产量的上限,海外矿山的产能扩张具有周期性,矿山的资本支出与矿价具有一定相关性,因为矿价走高会增加企业的收入及利润,企业增加资本支出带来产能扩张与产量增加。四大矿山资本支出高点带来的产量高点滞后5-7年,2003-2016是一轮资本支出周期,带来的产量高点在2018年左右,2017年开始新一轮的资本支出扩张,预计未来产量小幅增加,年度产量低增会持续到2025年。 2015年BHP和VALE共同拥有的Samarco矿区溃坝导致3040万吨的产能陷入停滞,从2020年12月才开始恢复,预计2025年产能恢复至1400-1600万吨,2029年产能恢复至2200-2400万吨,产能的恢复将逐步抬升BHP的产量中枢。 2019年VALE的Vargem Grande矿区发生严重的尾矿坝溃坝,当前产能正逐步恢复中,2019年溃坝后VALE重组南部系统,Vargem Grande矿区合并了Minas Itabiritos矿区的铁矿山,使得该地区近年来产量增长很快,预计明年的增量主要来自Vargem Grande矿区。 从新增产能来看,2019年以来VALE、力拓、BHP没有较大的新增产能,VALE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安全运营以及解决南部系统Vargem Grande矿区的物流运输瓶颈进行产能释放,力拓和BHP处于产能置换周期,进行大矿区的产能置换;FMG则处于上一轮资本支出周期带来的产能周期的尾声,所以产能与产量小幅上升,从2020年开始,FMG的资本开支再次开始放量以及今年两个重要新增项目开始投产,预示着未来其铁矿石产量有增产空间。 澳洲的非主流重点新增矿产项目主要有两个,罗伊希尔矿业(Roy Hill Mining)McPhee Creek项目今年10月投产,产能950-970万吨,Mineral Resources的Onslow Iron项目2024年6月投产,产能3500万吨。巴西非主流矿山中CNS集团下的矿产项目预计从2026年开始有较大的产能增量,2023-2027年期间是CSN的第一期扩产周期,从CSN的产能规划来看,2024、2025年的产量增长并不明显,但随着多个项目在2025年开始投产,预计CSN的产量在2026、2027年将出现大幅增长并最终达到年产量6800万吨的水平,是2022年产量的两倍。 预计今年澳大利亚的产量微降162万吨,巴西产量同比增加1586万吨,澳、巴2024年的产量增量分别为1600万吨、1100万吨,增量高峰主要在四季度,随着新项目的逐渐投产,2025年的产量继续爬升,预计2025年澳、巴的产量增量分别为2000万吨、1200万吨,增量高峰也在四季度。 2.2024年全球发运仍有不少增量,关注乌克兰的发运增量 从全球发运的角度,2019-2022年全球发运量先增后大幅下滑,其中澳大利亚的发运保持增长,巴西发运2022年有所下滑,整体来说澳巴的发运逐年上升,但增速放缓;2022年除澳巴以外的铁矿石发运量降幅最为明显,降幅最多的国家主要是印度、乌克兰,印度是因为2022年5月上调铁矿出口关税,乌克兰是因为俄乌冲突。 截至2023年12月1日,四大矿山中力拓较去年同期增量较多,约792万吨,FMG的发运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0万吨,BHP和VALE发运持稳。预计今年全球发运微增,增量主要来自巴西非主流矿山;非主流国家中印度发运增量明显,2022年11月印度铁矿石出口关税恢复5月之前的水平后发运有所回升,但总体发运水平仍低于2019-2021年;乌克兰则是因为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近两年的发运一直较低。 展望明年,力拓的发运指导目标保持在3.2-3.35亿,随着置换项目的生产稳定及优化,明年约有300万吨的增量;BHP2024财年产量指导目标维持2.54-2.645亿吨不变,随着溃坝产能的恢复、产能置换及对铁路和港口的优化,明年约有400万吨的增量;FMG2024财年的产量指导目标保持在1.92-1.97亿吨,FMG2024年财年的一季度即自然年的三季度的发运低于去年同期,根据发运目标,FMG在财年末将有一定的发运冲量,叠加铁桥项目逐步增产,预计FMG明年约有500万吨的发运增量;VALE产量指导目标维持3.1-3.2亿吨不变,明年约有300万吨的增量。澳、巴非主流均有新增产能投放,非主流国家中印度矿山拍卖成交量增加,预计会带来国内产能的提升,若俄乌冲突影响减弱,乌克兰铁矿出口量可能会有所恢复,综上,预计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 3.非主流矿山成为铁矿成本边际,80美金仍然为重要支撑 非主流的发运量是全球发运的边际量,主要是受到矿山发运成本的影响。国内的生产成本大约600-800元/吨,印度的CFR成本大约70-80美元/吨,南非的CFR成本大约60-80美元/吨,四大矿商的CFR成本大约30-50美元/吨,根据成本曲线,当铁矿石价格指数下降至80$,对应减少产能34300万吨(16.8%),所以依旧可以将80美元作为重要的成本支撑线。 4.“基石计划”提高国内产能,多重因素影响产量增速 国内铁矿供给在2020年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2022年一季度“冬奥会限产”,地产行业叠加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铁矿价格中枢下移,挤压非主流发运量。今年矿价中枢上移,非主流发运增量较多,今年国内铁铁矿供给大幅增加。 国内铁矿供给格局保持不变,进口依赖度高,进口矿中80%以上来源于澳大利和巴西,2022年印度提高铁矿出口关税,我国从印度的进口比例下降至不到1%,同年对澳大利亚矿的进口比例提升至近五年的最高水平。随着2022年11月印度铁矿出口关税恢复至5月前的水平,我国从印度的进口量也有所回升,预计今年印度矿的进口比例回升至3%左右,对澳大利亚铁矿的进口比例下滑至63%左右。 国产矿资源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从332家矿山企业铁精粉的产量来看,近几年国产矿产量变化不大。2022年,中钢协提出“基石计划”,并呼吁将铁矿石列为我国战略性资源,基石计划”提出用2~3个“五年计划”时间,切实改变我国铁资源来源构成,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到2025年,实现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分别比2020年增加1亿吨、0.7亿吨和1亿吨。虽然像河北、辽宁铁矿等铁矿生产大省已经陆续开发新项目,但是近两年开始投产的项目并不多,2022年约有320万吨左右的投产项目,所以今年国产矿产量约有4%的增速。 国产矿方面虽然今年产量增速较快,但明年产量增速能否维持,关键还在于山西的复产和河北的生产稳定性以及思山岭铁矿能否顺投产,今年山西代县事故导致山西省矿产生产安全监管加严,河北省受到环保限产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波动较大,保守估计下明年国产矿小幅增加,增幅约1023万吨。展望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对应到国内的进口矿约有2760万吨的增量,国产矿约有1023万吨的增量,则明年国内铁矿供给约有3783万吨的增量。 03 全球铁矿需求回顾及展望:国内铁水维持高位,海外下行压力仍存 ANNUAL REPORT 1.高利率抑制全球经济复苏,全球铁矿需求预计维稳 近几年海外铁矿需求经历了较大变化,2020年疫情影响下国外多数钢厂停产,生铁产量下降明显,2021年全球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对钢铁需求大幅增加,海外的生铁产量也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是这种复苏并不能带来铁矿需求的长期稳定增长,叠加2022年俄乌战争的爆发,俄、乌作为重要的钢材出口国,战争爆发后两国的钢材出口均受到显著影响,进而导致两国国内钢厂的大范围减产,此外,俄乌冲突也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炼铁成本上升,叠加终端需求疲软,欧洲、日、韩钢厂等多数地区钢厂陆续进行减产,海外生铁产量大幅下滑。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全球通胀压力仍然存在,高通胀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削弱了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同时高利率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预计今年海外铁矿需求延续下滑趋势。展望明年,市场普遍预期2024年美国将结束加息并且可能开启降息,海外经济逐步回落,将抑制需求增长,需求下行压力仍存,预计海外需求微降。 2.国内全年需求高企,对明年需求保持谨慎乐观 2020年国内铁矿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0年为了保证GDP的稳定,下半年的环保限产影响远低于预期,下半年的铁水产量持续保持在高位,最终全年生铁产量大爆发;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生铁产量下降,虽然2022年并未执行粗钢平控,但是一季度“冬奥会限产”,全年钢厂利润不好,年度需求继续下滑。 今年来看,整体日均铁水全年都处于高位,截至12月1日,日均铁水产量达到240万吨,去年同期日均铁水在228万吨左右,同比增5.26%。背后主要的原因在于地产行业陷入停滞后,出口需求的崛起以及基建、制造业、造船业、新能源行业对于用钢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整个钢铁行业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支撑。从微观的数据来看,一是今年的钢材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同比大幅增长,二是铁水区别于往年大部分流入建材,今年主要流入板材、中厚板以及型钢等更多偏制造业的高附加值钢材,整体支撑住了整个钢铁行业,也使得全年高铁水可以维持。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较为低迷、中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一定压力,10月末万亿国债提前下发或实质性提振基建需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或能带来地产需求的小幅提升,但制造业和出口等方面的需求存在下滑风险,预计明年国内日均铁水产量小幅上升至242万吨,年度铁水产量较今年增加873万吨至8.82亿吨,增速约1%。 04 国内铁矿库存回顾:今年港口库存低位,预计明年累库至中性水平 ANNUAL REPORT 库存方面,虽然今年的供给较多,但今年的需求增量也相当可观,在整个地产萎靡以及国内经济弱复苏的状态下,45港库存持续去库,港口库存在2月底到达年内最高点,约1.42亿吨,处于近几年同期中性水平,随着春节后的复产复工以及一季度澳、巴发运处于淡季,港口库存开启积极性去库。9月开始港口库存不仅没有开启季节性累库,反而开始加速去库,直到10月铁水持续下滑,港口库存才开始止降转增,由于铁水依旧处于同期偏高水平,港口库存累库幅度有限,依旧处于近几年的同期低位。近期外矿到港微降,下游建材需求存在季节性下滑趋势,但型材和板材需求仍有支撑,11月的出港高频数据显示钢材的出口环比10月有所上升,10月中下旬出口订单的下滑将会对应12月的出口下降,但整体仍然处于高位。整体来看,今年的钢材出口增量给予铁矿需求相当大的支撑,在需求端有支撑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港口库存累库幅度有限,累至1.2亿吨左右。展望2024年,国内铁矿供需双增,约有2300多万吨的供需差,港口库存累库至1.43亿吨左右。 05 2024年展望:供需偏紧逐渐改善,矿价中枢小幅下移 ANNUAL REPORT 供给端,2020年以来全球铁矿产量处于新一轮资本支出扩张周期中,带来产量小幅上升,四大矿山中的VALE、力拓、BHP自2019年开始就没有较大的新增产能,FMG处于新、老资本周期转换带来产量小幅上升,FMG的资本开支从2020年再次开始放量以及今年两个重要新增项目开始投产,预示着未来其铁矿石产量有增产空间。澳巴非主流矿山有一些新增投产,预计也会带来一定的发运增量;非主流国家中印度矿山拍卖成交量增加,预计会带来国内产能的提升,若俄乌冲突影响减弱,乌克兰铁矿出口量可能会有所恢复。综上,预计明年全球发运约有3700万吨的增量,对应到国内的进口矿约有2760万吨的增量。国产矿受益于“基石计划”,新项目陆续投产,约有1023万吨的增量,整体而言明年国内铁矿供给约有3783万吨的增量。 需求端,铁水产量在2020年到达高点后开始回落,2021年主要是受到粗钢平控政策以及“减碳政策”的影响,生铁产量下降,2022年一季度“冬奥会限产”以及全年钢厂利润较差,年度需求继续下滑。今年钢材出口需求的崛起以及基建、制造业、造船业、新能源行业对于用钢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整个钢铁行业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支撑,铁水产量全年维持同期高位,大幅提高铁矿需求。展望明年,国外降息,海外经济逐步回落,将抑制需求增长,预计海外需求持稳;全球经济低迷下中国经济增长依然面临一定压力,10月末万亿国债提前下发或实质性提振基建需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或能带来地产需求的小幅提升,但制造业和出口等方面的需求存在下滑风险,预计明年国内铁水产量微增至8.82亿吨。 综上,明年铁矿供需偏紧的格局或将逐渐改善,约有2300万吨的供需差。由于今年年底累库幅度有限,一季度是澳、巴发运淡季,预计明年上半年港口库存季节性去库,矿价中枢仍然维持高位,下半年开始累库,矿价中枢下移,年底港口库存累库至1.43亿吨左右,全年来看,矿价中枢在800元/吨左右,较今年小幅下移。铁矿价格波动较大,2019-2022年中,2021年主力合约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高达849元/吨,2022年波动幅度较小,约350元/吨,预计明年整体矿价参考区间在600-1100元/吨。 06 免责声明 DISCLAIMER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与我公司和分析师无关,版权仅为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析师简介 金属组组长/黑色产业链 高级分析师 陈晓伟 期货从业资格: F3083030 投资咨询资格: Z0016218 电话: 0571-87788888-8712 邮箱:chenxw2@wzgroup.cn 分析师及联系方式 陈晓伟 李荣 期货从业资格:F3084543 投资咨询资格:Z0018727 电话:0571-87788888-8177 编辑:何园艺 审核:陈晓伟/F3083030、Z0016218/ 复核:赵晖 报告完成日期: 2023年12月25日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 1283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