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长期品种一二级需求切换 | 利率债供给跟踪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关注中长期品种一二级需求切换 | 利率债供给跟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未来一周利率债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滚续需求仍存,中长期品种一级供给缩量背景下部分投资需求或切换至二级。 1、过去一周: 国债供给集中,3M需求偏强,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1)国债供给量增长,新发3M国债(23贴现国债83)需求较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资金面平衡宽松背景下,投标边际利率下降至2.1511%,较老券估值低5.57BP,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2)地方债供给收缩,10Y地方债较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中枢抬升,截止2023年12月21日为28BP,处于2020年以来84%分位数,具备配置价值;(3)政金债供给100亿,发行主体均为进出口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需求偏强,均低于老券二级估值发行,其中1Y品种需求强于10Y;(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小幅收窄,供给下行,主要供给期限为12M,整体仍然维持净融入。 2、未来一周:中长期品种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滚续需求仍存,关注一二级需求切换。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中长期品种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滚续需求仍存,关注一二级需求切换。未来一周利率债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年末滚续需求仍存,中长期品种一级供给缩量背景下部分投资需求或切换至二级。具体来看:(1)国债无供给计划,关注周一国债缴款2181亿;(2)地方债无发行计划;(3)政金债无发行计划;(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5475亿,周一预计发行1658亿,预计未来一周滚续发行需求延续。 风险提示: 利率债实际发行与原计划不符;政府债发行量超预期;同业存单发行量超预期。 研报正文 01 周度一级发行思考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国债供给集中,3M国债市场需求偏强,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1)国债供给量增长,新发3M国债(23贴现国债83)需求较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资金面平衡宽松背景下,投标边际利率下降至2.1511%,较老券估值低5.57BP,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2)地方债供给收缩,10Y地方债较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中枢抬升,截止2023年12月21日为28BP,处于2020年以来84%分位数,具备配置价值;(3)政金债供给100亿,发行主体均为进出口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需求偏强,均低于老券二级估值发行,其中1Y品种需求强于10Y;(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小幅收窄,供给下行,主要供给期限为12M,整体仍然维持净融入。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利率债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年末滚续需求仍存,中长期品种一级供给缩量背景下部分投资需求或切换至二级。具体来看:(1)国债无供给计划,关注周一国债缴款2181亿;(2)地方债无发行计划;(3)政金债无发行计划;(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5475亿,周一预计发行1658亿,预计未来一周滚续发行需求延续。 02 利率债供给复盘 2.1 国债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国债供给量增长,期限以1Y、7Y及10Y为主,到期压力减小,净缴款上行。国债供给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4483亿,较前值上行1292亿;(2)缴款规模为3042亿,较前值下行141亿;(3)到期规模为400亿,较前值下行651亿;(4)净缴款规模为2642亿,较前值抬升510亿。期限结构为:1Y品种1152亿(26%)、7Y品种1150亿(26%)、10Y品种1150亿(26%)、182D品种529亿(12%)、91D品种502亿(11%)。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国债预计无新增供给,预计缴款2181亿,到期400亿,净缴款1781亿。 从招投标情绪来看,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3M国债市场需求偏强,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新发3M国债(23贴现国债83)需求较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资金面平衡宽松背景下,投标边际利率下降至2.1511%,较老券估值低5.57BP,全场倍数2.74。续发1Y、10Y品种及新发7Y品种国债需求尚可,综合收益接近老券/原券二级估值。 2.2 地方政府债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地方政府债供给收缩,期限结构较为均衡,到期压力相对缓释,净缴款维持下行。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288亿,较前值下行24亿;(2)缴款规模为403亿,较前值下行59亿;(3)到期规模为74亿,较前值下行254亿;(4)净缴款规模为328亿,较前值上行195亿。期限结构为:10Y品种132亿(46%)、7Y品种122亿(43%)、20Y超长期品种17亿(6%)、3Y品种10亿(3%)、30Y超长期品种6亿(2%)。 地方债年内发行已进入尾声,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地方政府债预计无新增供给,到期规模89亿,缴款规模0亿,净缴款-89亿。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地方债供给以湖北及海南为主,地方债利差仍处于较高分位数,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分省份来看,湖北(122亿)、海南(100亿)、辽宁(37亿)、黑龙江(18亿)、青海(10亿)。以10Y地方债为锚,2023年10月以来,随着特殊再融资债供给冲击,地方债较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中枢抬升,截止2023年12月21日为28BP,处于2020年以来84%分位数,具备配置价值。未来一周地方债预计无新增供给。 2.3 政策银行债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政策银行债供给小幅增长,无到期,净缴款下行。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100亿,较前值上行100亿;(2)缴款规模为100亿,较前值下行42亿;(3)到期规模为0亿,较前值下行0亿;(4)净缴款规模为100亿,较前值下行42亿。期限结构为:1Y品种60亿(60%)、10Y品种40亿(40%)。过去一周政金债供给主体均为进出口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需求偏强,均低于老券二级估值发行,其中1Y品种需求强于10Y。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政金债预计无新增供给及缴款计划,到期规模为0亿。 2.4 同业存单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银行同业存单滚续需求偏强,由于到期规模小幅收窄,供给下行,主要供给期限为12M。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5988亿,较前值下行2219亿;(2)到期规模为5103亿,较前值下行902亿;(3)净融资规模为885亿,较前值下行1317亿。各期限分布情况为:12M品种2023亿(34%)、3M品种1958亿(33%)、1M品种986亿(16%)、6M品种962亿(16%)、9M品种59亿(1%)。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同业存单到期5475亿,预计滚续发行需求延续。具体来看:(1)已披露周一发行规模预计1658亿,以12M为主要供给期限(占比36%),其次为6M(占比32%);(2)未来一周到期规模为5475亿。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同业存单供给主体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利率偏震荡,受12月22日银行降息影响,12M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具体发行主体分布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84亿(35%)、城商行1857亿(31%)、股份行1553亿(26%)、农商行383亿(6%)、其他银行112亿(2%)。 根据已披露的12月25日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城商行为主要供给主体。预计分布为:城商行688亿(42%)、股份行519亿(3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349亿(21%)、农商行70亿(4%)、其他银行32亿(2%)。 03 利率债供给展望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利率债发行已进入尾声,暂无新增供给计划,同业存单已披露12月25日发行计划,发行期限以6M及12M为主。按缴款口径来看,其中:国债净缴款1781亿、地方债净缴款-89亿、政策银行债净缴款0亿。 04 风险提示 1、利率债实际发行与原计划不符,导致利率债供给数据未及时更新; 2、政府债发行量超预期,导致对政府债收益率走势误判; 3、同业存单发行量超预期,导致同业存单收益率超预期波动。 < 完 > 本研究报告根据2023年12月23日已公开发布的《利率债供给:关注中长期品种一二级需求切换——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覃汉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080005> 研究助理 陈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1230123050014>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核心观点 未来一周利率债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滚续需求仍存,中长期品种一级供给缩量背景下部分投资需求或切换至二级。 1、过去一周: 国债供给集中,3M需求偏强,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1)国债供给量增长,新发3M国债(23贴现国债83)需求较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资金面平衡宽松背景下,投标边际利率下降至2.1511%,较老券估值低5.57BP,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2)地方债供给收缩,10Y地方债较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中枢抬升,截止2023年12月21日为28BP,处于2020年以来84%分位数,具备配置价值;(3)政金债供给100亿,发行主体均为进出口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需求偏强,均低于老券二级估值发行,其中1Y品种需求强于10Y;(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小幅收窄,供给下行,主要供给期限为12M,整体仍然维持净融入。 2、未来一周:中长期品种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滚续需求仍存,关注一二级需求切换。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中长期品种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滚续需求仍存,关注一二级需求切换。未来一周利率债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年末滚续需求仍存,中长期品种一级供给缩量背景下部分投资需求或切换至二级。具体来看:(1)国债无供给计划,关注周一国债缴款2181亿;(2)地方债无发行计划;(3)政金债无发行计划;(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5475亿,周一预计发行1658亿,预计未来一周滚续发行需求延续。 风险提示: 利率债实际发行与原计划不符;政府债发行量超预期;同业存单发行量超预期。 研报正文 01 周度一级发行思考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国债供给集中,3M国债市场需求偏强,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1)国债供给量增长,新发3M国债(23贴现国债83)需求较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资金面平衡宽松背景下,投标边际利率下降至2.1511%,较老券估值低5.57BP,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2)地方债供给收缩,10Y地方债较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中枢抬升,截止2023年12月21日为28BP,处于2020年以来84%分位数,具备配置价值;(3)政金债供给100亿,发行主体均为进出口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需求偏强,均低于老券二级估值发行,其中1Y品种需求强于10Y;(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小幅收窄,供给下行,主要供给期限为12M,整体仍然维持净融入。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利率债供给进入尾声,同业存单年末滚续需求仍存,中长期品种一级供给缩量背景下部分投资需求或切换至二级。具体来看:(1)国债无供给计划,关注周一国债缴款2181亿;(2)地方债无发行计划;(3)政金债无发行计划;(4)同业存单到期规模5475亿,周一预计发行1658亿,预计未来一周滚续发行需求延续。 02 利率债供给复盘 2.1 国债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国债供给量增长,期限以1Y、7Y及10Y为主,到期压力减小,净缴款上行。国债供给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4483亿,较前值上行1292亿;(2)缴款规模为3042亿,较前值下行141亿;(3)到期规模为400亿,较前值下行651亿;(4)净缴款规模为2642亿,较前值抬升510亿。期限结构为:1Y品种1152亿(26%)、7Y品种1150亿(26%)、10Y品种1150亿(26%)、182D品种529亿(12%)、91D品种502亿(11%)。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国债预计无新增供给,预计缴款2181亿,到期400亿,净缴款1781亿。 从招投标情绪来看,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3M国债市场需求偏强,中长期国债需求尚可。新发3M国债(23贴现国债83)需求较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及资金面平衡宽松背景下,投标边际利率下降至2.1511%,较老券估值低5.57BP,全场倍数2.74。续发1Y、10Y品种及新发7Y品种国债需求尚可,综合收益接近老券/原券二级估值。 2.2 地方政府债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地方政府债供给收缩,期限结构较为均衡,到期压力相对缓释,净缴款维持下行。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288亿,较前值下行24亿;(2)缴款规模为403亿,较前值下行59亿;(3)到期规模为74亿,较前值下行254亿;(4)净缴款规模为328亿,较前值上行195亿。期限结构为:10Y品种132亿(46%)、7Y品种122亿(43%)、20Y超长期品种17亿(6%)、3Y品种10亿(3%)、30Y超长期品种6亿(2%)。 地方债年内发行已进入尾声,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地方政府债预计无新增供给,到期规模89亿,缴款规模0亿,净缴款-89亿。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地方债供给以湖北及海南为主,地方债利差仍处于较高分位数,具备一定配置价值。分省份来看,湖北(122亿)、海南(100亿)、辽宁(37亿)、黑龙江(18亿)、青海(10亿)。以10Y地方债为锚,2023年10月以来,随着特殊再融资债供给冲击,地方债较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利差中枢抬升,截止2023年12月21日为28BP,处于2020年以来84%分位数,具备配置价值。未来一周地方债预计无新增供给。 2.3 政策银行债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政策银行债供给小幅增长,无到期,净缴款下行。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100亿,较前值上行100亿;(2)缴款规模为100亿,较前值下行42亿;(3)到期规模为0亿,较前值下行0亿;(4)净缴款规模为100亿,较前值下行42亿。期限结构为:1Y品种60亿(60%)、10Y品种40亿(40%)。过去一周政金债供给主体均为进出口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需求偏强,均低于老券二级估值发行,其中1Y品种需求强于10Y。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政金债预计无新增供给及缴款计划,到期规模为0亿。 2.4 同业存单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银行同业存单滚续需求偏强,由于到期规模小幅收窄,供给下行,主要供给期限为12M。具体来看:(1)发行规模为5988亿,较前值下行2219亿;(2)到期规模为5103亿,较前值下行902亿;(3)净融资规模为885亿,较前值下行1317亿。各期限分布情况为:12M品种2023亿(34%)、3M品种1958亿(33%)、1M品种986亿(16%)、6M品种962亿(16%)、9M品种59亿(1%)。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同业存单到期5475亿,预计滚续发行需求延续。具体来看:(1)已披露周一发行规模预计1658亿,以12M为主要供给期限(占比36%),其次为6M(占比32%);(2)未来一周到期规模为5475亿。 过去一周(2023年12月18日-2023年12月24日)同业存单供给主体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利率偏震荡,受12月22日银行降息影响,12M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下行幅度较大。具体发行主体分布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2084亿(35%)、城商行1857亿(31%)、股份行1553亿(26%)、农商行383亿(6%)、其他银行112亿(2%)。 根据已披露的12月25日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城商行为主要供给主体。预计分布为:城商行688亿(42%)、股份行519亿(31%)、国有大型商业银行349亿(21%)、农商行70亿(4%)、其他银行32亿(2%)。 03 利率债供给展望 未来一周(2023年12月25日-2023年12月31日)利率债发行已进入尾声,暂无新增供给计划,同业存单已披露12月25日发行计划,发行期限以6M及12M为主。按缴款口径来看,其中:国债净缴款1781亿、地方债净缴款-89亿、政策银行债净缴款0亿。 04 风险提示 1、利率债实际发行与原计划不符,导致利率债供给数据未及时更新; 2、政府债发行量超预期,导致对政府债收益率走势误判; 3、同业存单发行量超预期,导致同业存单收益率超预期波动。 < 完 > 本研究报告根据2023年12月23日已公开发布的《利率债供给:关注中长期品种一二级需求切换——债券市场专题研究》整理,如需获取完整研报,请联系对口销售。 分析师 覃汉 <执业证书编号:S1230523080005> 研究助理 陈婷婷 <执业证书编号:S1230123050014> 特别声明 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 本公众号为浙商证券固收团队设立。本公众号不是浙商证券固收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的资料均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报告的后续解读,内容仅供浙商证券研究所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应当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和解读,浙商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视其为浙商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摘自浙商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和观点,或对已经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订阅者如因摘编、缺乏相关解读等原因引起理解上歧义的,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请注意,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研究观点可根据浙商证券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浙商证券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仅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就本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任何订阅人不应凭借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进行具体操作,订阅人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所有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浙商证券及相关研究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推送信息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浙商证券及相关内容提供方保留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转载或者复制本公众号推送信息。若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转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浙商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廉洁从业申明: 我司及业务合作方在开展证券业务及相关活动中,应恪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的规定,遵守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公平竞争,合规经营,忠实勤勉,诚实守信,不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输送不正当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