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存款利率调整复盘与影响测算

存款利率调整复盘与影响测算

作者:微信公众号【倪军金融与流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存款利率调整复盘与影响测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关注、标星,以便更快获得我们研究推送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 倪军、王先爽、文雪阳 核心观点 我国当前存款利率有三个口径:其一,存款基准利率,该利率为存款利率的“压舱石”,由央行披露,自2015年以来未发生过变动;其二,存款挂牌利率,为各商业银行默认执行的存款利率,由各银行官方网站单独披露,主要针对非主动议价的普通客户;其三,实际执行利率,对于主动议价客户,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可能会在各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的基础上加点,如部分货币基金即为通过主动议价获取更高的存款利率来保证收益率。而无论是存款挂牌利率还是实际执行利率,均受到存款基准利率+存款自律机制上限的约束。 存款利率调整时间线:(1)定价机制调整。2015年10月,央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管制,并指导成立了利率自律机制,起初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确认方式为“基准利率*倍数”,2021年6月改为“基准利率+基点”,2022年4月央行指导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2)存款自律机制上限调整。由于现在央行基准利率一般不变,银行实际自律上限可能按照挂牌利率+最高点差进行。现行国有行存款利率加点上限为50bp,其他银行为75bp,鼓励中小银行将加点上限下调至65bp。(3)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存款利率已经历了三轮下调,分别为2022年9月、2023年6月、2023年9月,均为国有大行先行调整,其他银行跟进。2023年12月22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再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1年及以内、2年、3年、5年期的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开启。 本轮存款利率下调对息差影响几何?我们认为年末存款挂牌利率超预期下调意义有二:其一,当前银行息差低位,且年初面临存量信贷重定价压力,年前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有利于明年初存款到期重定价,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其二,2022年下半年以来,居民部门债务增速长期低位徘徊,显著低于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扩张,经济面临通缩压力,全面下调存款利率理论上可盘活需求端,引导居民超额储蓄回流至投资和消费。静态测算下,预计本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有望带动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下调4.5bp,为24年息差带来4bp正贡献。同时,前几轮下调成效有望在24年继续释放,综合来看预计将对24年息差形成9bp正贡献。 目录索引 01 我国存款利率定价机制 我国当前存款利率有三个口径:其一,存款基准利率:该利率为存款利率的“压舱石”,由央行披露,自2015年以来未发生过变动。在基准利率下,活期存款利率为0.35%,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1.1%,半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3%,1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5%,2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1%,3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75%;其二,存款挂牌利率:为各商业银行默认执行的存款利率,由各银行官方网站单独披露,主要针对非主动议价的普通客户;其三,实际执行利率:对于主动议价客户,实际执行的存款利率可能会在各银行存款挂牌利率的基础上加点,如部分货币基金即为通过主动议价获取更高的存款利率来保证收益率。 而无论是存款挂牌利率还是实际执行利率,均受到存款基准利率+存款自律机制上限的约束。 02 存款利率调整时间线 (一)定价机制调整 早年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利率锚定央行公布的存款基准利率,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2004年10月,央行开始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并明确规定存款利率不能上浮;2012年后存款利率上浮管制有所放松,央行于2012年6月、2014年11月先后降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1.2倍;2014年11月,央行不再公部5Y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015年10月,央行放开了对存款利率的行政管制,并指导成立了利率自律机制,此后金融机构可在存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自主确定实际执行利率。 起初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确认方式为“基准利率*倍数”,但该种方式下对长期限存款利率会有一定放大效应,导致长期限存款利率偏高,期限间利差不断拉长。2021年6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来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见报告《规范存款竞争,为银行业减负——评存款利率自律定价机制改革》) 2022年4月,央行进一步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规定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可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以1年期LPR调整存款利率水平。鉴于当年1月LPR下调了10个基点,因此,4月国有大行和大部分股份行以及部分区域性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 (二)存款自律机制上限调整 2022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BP左右,但这一要求应并非强制,但做出调整的银行或将对其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有利。调整之后,中小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加点上限为65bp。 2023年5月,协定存款与通知存款自律机制上限下调,其中,四大国有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幅度约为30bp,其它金融机构降幅约为50 bp,且对于通知存款利率,国有大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10bp,其他银行不能超过基准利率20bp。 由于现在央行基准利率一般不变,银行实际自律上限可能按照挂牌利率+最高点差进行。现行国有行存款利率加点上限为50bp,其他银行为75bp,鼓励中小银行将加点上限下调至65bp。 (三)存款挂牌利率调整 自2015年放开行政管制以来,存款利率已经历了三轮下调,目前第四轮已开启。 第一轮下调:2022年贷款需求较为疲软,且货币政策进行了多次降息,银行贷款定价持续下行,息差持续收窄,监管为呵护银行息差和利润,开始引导存款利率的下调。2022年9月,六大行和招商银行率先下调了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bp,3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bp,其余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下调10bp,随后部分股份行以及城农商行跟进调整。 2023年4月,广东、湖北、陕西、河南等多地的中小银行纷纷发布公告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此次下调为去年Q4存款利率下调潮的“补降”;2023年5月,3家股份行下调存款利率,一般股份行负债端偏弱,存款利率相对偏高,因此中小型股份行往往更偏向在历轮存款利率下调潮的最后跟进;2023年6月,四川、吉林、内蒙古、山东等地多家村镇银行宣布调降部分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村镇银行不缺存款,但贷款投放相对偏弱,预计前期大银行存款“降息潮”使得大量定期存款回流至村镇银行,导致其负债成本压力加大,集中下调定期存款利率预计也是为了缓解成本上行压力,稳定息差。第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基本进入尾声。 第二轮下调:2023年6月8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先后更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情况,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下调幅度更大。六大行活期存款利率由此前的0.25%下调5bp至0.20%,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bp至2.0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bp至2.45%,5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bp至2.50%,这也意味着第二轮存款利率下调的开启。 2023年6月12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11家股份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2023年6月中下旬,兴业银行,以及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无锡银行、青农商行、苏农银行等多家城农商行跟进下调挂牌利率;2023年7~8月,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广州银行、河北银行、兰州银行、吉林银行、西藏银行、北农商行等多家城农商行相继下调。 第三轮下调:2023年9月1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国股行再降存款利率, 1Y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bp,2Y定期存款利率下调20bp,3Y和5Y定期存款利率下调25bp,随后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等多家城农商行跟进调整;10月以来,吉林、河南、山东、天津等多地农商行、村镇银行跟进调整存款利率,对1Y、1Y、5Y等长期限存款利率做出下调,下调幅度从10bp至40bp不等。 2023年12月22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再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1年及以内、2年、3年、5年期的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开启。今年两次降息叠加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且年初面临存量贷款重定价压力,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依旧承压,负债端受资金面收紧影响,主动负债成本高企,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开启有望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 03 本轮存款利率下调对息差影响几何? 本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为今年第三轮,依旧遵循期限越长,压降幅度越大的规律,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调且降幅超预期,1Y及以内、2Y、3Y、5Y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下调后,国有大行3M、6M、1Y、2Y、3Y、5Y存款挂牌利率将分别1.15%、1.35%、1.45%、1.65%、1.95%、2.0%。 我们认为年末存款挂牌利率超预期下调意义有二: 其一,当前银行息差低位,且年初面临存量信贷重定价压力,年前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有利于明年初存款到期重定价,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 其二,2022年下半年以来,居民部门债务增速长期低位徘徊,显著低于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扩张,经济面临通缩压力,全面下调存款利率理论上可盘活需求端,引导居民超额储蓄回流至投资和消费。 我们以上市银行2023年半年报披露的存款重定价期限结构为基准,静态测算下,预计本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有望带动24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下调4.5bp,为24年息差带来4bp正贡献。同时,前几轮下调成效有望在24年继续释放,综合来看预计将对24年息差形成9bp正贡献。 04 风险提示 (1)经济表现不及预期: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内生动能在也回落,可能导致经济下行超预期。 (2)金融风险超预期:宏观经济下行,导致融资需求大幅下滑、息差快速收窄、资产质量压力显著上升。 (3)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财政和货币政策过度收敛,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 (4)资本新规影响超预期:资本新规导致债市配置端产生较大波动,对利率形成大幅扰动。 倪军:SAC 执证号:S0260518020004 王先爽:SAC 执证号:S0260520040002,SFC CE No. BQV910 报告原文:《存款利率调整复盘与影响测算》 对外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2日 报告正文请参阅广发研报系统(可向对口销售咨询登入方式): https://research.gf.com.cn/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点赞和在看。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