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专题 | 特斯拉再次掀起波澜!PEEK材料席卷市场!
(以下内容从天风国际证券《材料专题 | 特斯拉再次掀起波澜!PEEK材料席卷市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最新视频,视频中披露,Optimus第二代机器人(Gen 2)将于2023年12月发布。而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中就大量的采用了聚醚醚酮(PEEK)材料作为轻量化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2 年,PEEK 材料全球市场需求估计约 7,560吨,主要应用于交运、工业、电子、医疗领域,未来有望开拓至 3D 打印、机器人等领域。从需求看,根据市场 Emergen Research 预计,全球PEEK市场容量在 2019 年为7.21亿美元,其中中国 PEEK 市场消费量目前仅次于欧洲和美国。从下游应用来看,目前由于 PEEK 树脂价格相对较高,其应用主要在高端领域,如交运、工业、电子等领域。2019 年,全球PEEK材料下游销售领域分别为交运(40%)、工业领域(25%)、 电子信息(24%)、医疗及其他(10%)。 图片来源于:中研股份招股说明书 目前 PEEK 材料中国价格约为 30-40 万元/吨,海外约 80-100 万元/吨。PEEK 材料价格较贵,最主要的原因在与核心原材料氟酮价格较高。氟酮属于小众的化学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成本较高,且生产工艺中环保成本较高,因此价格较高,从而导致PEEK材料产品成本较高。 图片来源于:国金证券 PEEK 材料成本构成=直接材料75%+直接制造费用11%+直接人工8%+能源动力和运输费6%。PEEK材料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比75%,主要包括氟酮、对苯二酚、二苯砜、碳酸钠等,其中氟酮的纯度、品质将直接影响PEEK 材料的产品质量; 二苯砜是生产过程中的溶剂,可以回收利用,耗用量较小。 图片来源于:国金证券 · 全球格局一超多强,中国市占率超 10% 当前全球 PEEK 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全球龙头威格斯(VCT.US)年产能 7150 吨,占全球份额60%;2021年销量 4132.5 吨,市占率为 53.55%。龙二比利时索尔维现有年产能 2500 吨, 2021 年销量 1425 吨,市占率为 18.47%。龙三德国赢创产能达 1800 吨,2021 年销量 912 吨,市占率11.82%。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2016 年起国产初步突破,中研股份和鹏孚隆合计市占率约 11%。PEEK 树脂在保证力学和其他性能的同时,必须保证纯度高,产品批次稳定,尤其对产品金属含量要求极为严格,PEEK 树脂内金属等杂质过高会导致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击穿电路板、晶圆。因此,国产 PEEK 在电子信息领域所占比例很低。2016 年开始,以中研股份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打破了海外公司在这一应用领域的垄断,从此,中国自主生产的 PEEK 产品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目前中国企业龙头为中研股份和鹏孚隆,2021 年销量分别 623、226 吨,市占率分别 8.1%、2.9%。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 上游氟酮成本占比近半,核心设备器件依赖进口 PEEK 属于合成树脂,产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氟酮(最关键,直接影响 PEEK 产品质量)、对苯二酚、二苯砜和碳酸钠等,中游包括PEEK 颗粒、PEEK 粉末、PEEK 增强颗粒等 PEEK 产品制造,下游的产品主要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能源及工业、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 上游材料:氟酮成本占比过半且主要产能集中中国 PEEK 所需原材料包含氟酮、对苯二酚、碳酸钠等,添加剂包含碳纤维、玻璃纤维和 PTFE。其中氟酮成本占比过半,全球氟酮产能集中在我国,国内产能充足,供应商包括新瀚新材、中欣氟材和营口兴福(未上市)等。对苯二酚是 PEEK 聚合反应的主要原材料,占粗粉成本比例15%左右。碳酸钠成本占比仅占1%,且为大宗化学品,由PEEK带来的弹性较小。 图片来源于:中研股份 2023 年中国主要由新瀚新材和营口兴福供应氟酮,产能分别为4200和 2000吨。2023年中欣氟材和新瀚新材分别新增5000、2500 吨氟酮进入试生产阶段,2025年中国氟酮总产能有望达1.37万吨,有望满足1.82万吨 PEEK生产,大于2027年PEEK预计产量,因此氟酮价格有望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滑而下降。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受益于特斯拉Cybertruck、Optimus-Gen 2等产线规划预期,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车应用爆发在即,PEEK材料供应商以及PEEK上游原材料氯酮供应商等或将受益。相比铝合金等传统轻量化材料,PEEK的高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异特性,使得其有望在医疗、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大规模应用潜质。不过PEEK材料与多种主流金属价格相比,价格上并不具备太大优势。而纵观中国PEEK产业链,尽管在上游原材料领域已经有多家公司涉猎,但占PEEK粗粉生产成本的50%左右的氟酮等原材料的纯度、品质将直接影响PEEK的产品质量,且中游生产端的盈利能力也受上游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在上游成本和质量以及下游的应用端仍有较强不确定因素之际,或对PEEK概念的持续性构成影响。 威格斯(VCT.US)威格斯是PEEK行业先行者,全球行业龙头地位稳固。1978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首先研发出了PEEK,仅三年后,第一批商业化PEEK聚合物“VICTREXPEEK”系列(包括玻璃和碳填充产品)问世。1993年,威格斯收购ICI公司的PEEK业务并开始独立运营。由于威格斯对PEEK进行了技术封锁,1993年-2004年间,PEEK行业处于垄断发展阶段,此阶段全球仅有英国威格斯具备PEEK大规模生产能力,2003年,威格斯将PEEK的生产能力提升至2,800吨/年。在这之后,威格斯在PEEK领域的垄断被逐步瓦解,吉大赢创、比利时索尔维等公司先后实现PEEK的产业化生产。 中研股份(688716)中研股份是全球第四大 PEEK 生产商,是继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和德国赢创之后全球第 4 家 PEEK 年产能达到 千吨级的企业,是继英国威格斯后全球第 2 家能够使用 5000L 反应釜进行 PEEK 聚合生产的企业,是目前 PEEK 年产能和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国内 PEEK 龙头企业。现已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公司,在国内市场持续实现了进口替代。 新瀚新材(301076) PEEK 核心原料是氟酮(DFBP),在全球范围内除英国威格斯有部分自有产能以及印度有少许产能外,主要生产基地集 中于中国的三家企业:新瀚新材,中欣氟材和营口兴福(未上市)。其中新瀚新材是行业内较早从事DFBP 研发、生产 的芳香酮产品生产商,与 PEEK 领域全球主要厂商 SOLVAY(索尔维)、VICTREX(威格斯)、EVONIK(赢创)及国内领先 的 PEEK 生产商中研股份、吉大特塑及鹏孚隆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中欣氟材(002915)创办于 2000 年 8 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氟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萤石- 氟化氢-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环保制冷剂、新能源、新材料与电子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公司在浙江上虞、福建三明、江西鹰潭等地拥有 80 万方生产基地,总资产达 31.36亿元。 凯盛新材(301069) 在取得PEKK材料方面的突破后,该公司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CF/PEKK热塑性预浸料。 沃特股份(002886)该公司正在建设聚芳醚酮产线,其中包括PEEK产线。 大洋生物(003017)公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募投项目主要涉及4,4-二氟二苯甲酮等产品,这些是塑料聚合醚酮(PEEK)的关键中间体,也与氟酮原材料有关。 同益股份(300538) 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板和棒材包括PEEKPPS等产品。 风光股份(301100)公司的产品可用于PEEK的抗氧化处理。 本文件由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BAV573)及天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ASF056)(合称“天风国际集团”)编制,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专业投资者作非商业用途及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或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天风国际集团,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的国际惯例,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资料可能得自第三方,天风国际集团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天风国际集团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天风国际集团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内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证,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投资涉及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最新视频,视频中披露,Optimus第二代机器人(Gen 2)将于2023年12月发布。而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中就大量的采用了聚醚醚酮(PEEK)材料作为轻量化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2 年,PEEK 材料全球市场需求估计约 7,560吨,主要应用于交运、工业、电子、医疗领域,未来有望开拓至 3D 打印、机器人等领域。从需求看,根据市场 Emergen Research 预计,全球PEEK市场容量在 2019 年为7.21亿美元,其中中国 PEEK 市场消费量目前仅次于欧洲和美国。从下游应用来看,目前由于 PEEK 树脂价格相对较高,其应用主要在高端领域,如交运、工业、电子等领域。2019 年,全球PEEK材料下游销售领域分别为交运(40%)、工业领域(25%)、 电子信息(24%)、医疗及其他(10%)。 图片来源于:中研股份招股说明书 目前 PEEK 材料中国价格约为 30-40 万元/吨,海外约 80-100 万元/吨。PEEK 材料价格较贵,最主要的原因在与核心原材料氟酮价格较高。氟酮属于小众的化学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成本较高,且生产工艺中环保成本较高,因此价格较高,从而导致PEEK材料产品成本较高。 图片来源于:国金证券 PEEK 材料成本构成=直接材料75%+直接制造费用11%+直接人工8%+能源动力和运输费6%。PEEK材料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占比75%,主要包括氟酮、对苯二酚、二苯砜、碳酸钠等,其中氟酮的纯度、品质将直接影响PEEK 材料的产品质量; 二苯砜是生产过程中的溶剂,可以回收利用,耗用量较小。 图片来源于:国金证券 · 全球格局一超多强,中国市占率超 10% 当前全球 PEEK 生产厂商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全球龙头威格斯(VCT.US)年产能 7150 吨,占全球份额60%;2021年销量 4132.5 吨,市占率为 53.55%。龙二比利时索尔维现有年产能 2500 吨, 2021 年销量 1425 吨,市占率为 18.47%。龙三德国赢创产能达 1800 吨,2021 年销量 912 吨,市占率11.82%。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2016 年起国产初步突破,中研股份和鹏孚隆合计市占率约 11%。PEEK 树脂在保证力学和其他性能的同时,必须保证纯度高,产品批次稳定,尤其对产品金属含量要求极为严格,PEEK 树脂内金属等杂质过高会导致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击穿电路板、晶圆。因此,国产 PEEK 在电子信息领域所占比例很低。2016 年开始,以中研股份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打破了海外公司在这一应用领域的垄断,从此,中国自主生产的 PEEK 产品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目前中国企业龙头为中研股份和鹏孚隆,2021 年销量分别 623、226 吨,市占率分别 8.1%、2.9%。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 上游氟酮成本占比近半,核心设备器件依赖进口 PEEK 属于合成树脂,产业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氟酮(最关键,直接影响 PEEK 产品质量)、对苯二酚、二苯砜和碳酸钠等,中游包括PEEK 颗粒、PEEK 粉末、PEEK 增强颗粒等 PEEK 产品制造,下游的产品主要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能源及工业、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领域。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 上游材料:氟酮成本占比过半且主要产能集中中国 PEEK 所需原材料包含氟酮、对苯二酚、碳酸钠等,添加剂包含碳纤维、玻璃纤维和 PTFE。其中氟酮成本占比过半,全球氟酮产能集中在我国,国内产能充足,供应商包括新瀚新材、中欣氟材和营口兴福(未上市)等。对苯二酚是 PEEK 聚合反应的主要原材料,占粗粉成本比例15%左右。碳酸钠成本占比仅占1%,且为大宗化学品,由PEEK带来的弹性较小。 图片来源于:中研股份 2023 年中国主要由新瀚新材和营口兴福供应氟酮,产能分别为4200和 2000吨。2023年中欣氟材和新瀚新材分别新增5000、2500 吨氟酮进入试生产阶段,2025年中国氟酮总产能有望达1.37万吨,有望满足1.82万吨 PEEK生产,大于2027年PEEK预计产量,因此氟酮价格有望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滑而下降。 图片来源于:海通证券 受益于特斯拉Cybertruck、Optimus-Gen 2等产线规划预期,人形机器人和新能源车应用爆发在即,PEEK材料供应商以及PEEK上游原材料氯酮供应商等或将受益。相比铝合金等传统轻量化材料,PEEK的高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异特性,使得其有望在医疗、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大规模应用潜质。不过PEEK材料与多种主流金属价格相比,价格上并不具备太大优势。而纵观中国PEEK产业链,尽管在上游原材料领域已经有多家公司涉猎,但占PEEK粗粉生产成本的50%左右的氟酮等原材料的纯度、品质将直接影响PEEK的产品质量,且中游生产端的盈利能力也受上游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在上游成本和质量以及下游的应用端仍有较强不确定因素之际,或对PEEK概念的持续性构成影响。 威格斯(VCT.US)威格斯是PEEK行业先行者,全球行业龙头地位稳固。1978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首先研发出了PEEK,仅三年后,第一批商业化PEEK聚合物“VICTREXPEEK”系列(包括玻璃和碳填充产品)问世。1993年,威格斯收购ICI公司的PEEK业务并开始独立运营。由于威格斯对PEEK进行了技术封锁,1993年-2004年间,PEEK行业处于垄断发展阶段,此阶段全球仅有英国威格斯具备PEEK大规模生产能力,2003年,威格斯将PEEK的生产能力提升至2,800吨/年。在这之后,威格斯在PEEK领域的垄断被逐步瓦解,吉大赢创、比利时索尔维等公司先后实现PEEK的产业化生产。 中研股份(688716)中研股份是全球第四大 PEEK 生产商,是继英国威格斯、比利时索尔维和德国赢创之后全球第 4 家 PEEK 年产能达到 千吨级的企业,是继英国威格斯后全球第 2 家能够使用 5000L 反应釜进行 PEEK 聚合生产的企业,是目前 PEEK 年产能和产量最大的中国企业,国内 PEEK 龙头企业。现已超越英国威格斯成为中国市场销量最大的公司,在国内市场持续实现了进口替代。 新瀚新材(301076) PEEK 核心原料是氟酮(DFBP),在全球范围内除英国威格斯有部分自有产能以及印度有少许产能外,主要生产基地集 中于中国的三家企业:新瀚新材,中欣氟材和营口兴福(未上市)。其中新瀚新材是行业内较早从事DFBP 研发、生产 的芳香酮产品生产商,与 PEEK 领域全球主要厂商 SOLVAY(索尔维)、VICTREX(威格斯)、EVONIK(赢创)及国内领先 的 PEEK 生产商中研股份、吉大特塑及鹏孚隆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中欣氟材(002915)创办于 2000 年 8 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氟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萤石- 氟化氢-精细化学品全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环保制冷剂、新能源、新材料与电子化学品等多个领域。 公司在浙江上虞、福建三明、江西鹰潭等地拥有 80 万方生产基地,总资产达 31.36亿元。 凯盛新材(301069) 在取得PEKK材料方面的突破后,该公司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CF/PEKK热塑性预浸料。 沃特股份(002886)该公司正在建设聚芳醚酮产线,其中包括PEEK产线。 大洋生物(003017)公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募投项目主要涉及4,4-二氟二苯甲酮等产品,这些是塑料聚合醚酮(PEEK)的关键中间体,也与氟酮原材料有关。 同益股份(300538) 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板和棒材包括PEEKPPS等产品。 风光股份(301100)公司的产品可用于PEEK的抗氧化处理。 本文件由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BAV573)及天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ASF056)(合称“天风国际集团”)编制,所载资料可能以若干假设为基础,仅供专业投资者作非商业用途及参考之用途,会因经济、市场及其他情况而随时更改而毋须另行通知。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文件及任何内容。已获授权者,在使用本文件或任何内容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于天风国际集团,并承诺遵守相关法例及一切使用的国际惯例,不为任何非法目的或以任何非法方式使用本文件,违者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件所引用之数据或资料可能得自第三方,天风国际集团将尽可能确认资料来源之可靠性,但天风国际集团并不对第三方所提供数据或资料之准确性负责。且天风国际集团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任何资料、预测及/或意见的公平性、准确性、时限性、完整性或正确性,以及任何该等预测及/或意见所依据的基准作出任何明文或暗示的保证、陈述、担保或承诺而负责或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件中如有类似前瞻性陈述之内容,此等内容或陈述不得视为对任何将来表现之保证,且应注意实际情况或发展可能与该等陈述有重大落差。本文件并非及不应被视为邀约、招揽、邀请、建议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投资决策之依据,亦不应被诠释为专业意见。阅览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资决策前,应完全了解其风险以及有关法律、赋税及会计的特点及后果,并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投资是否切合个人的投资目标,以及能否承担有关风险,必要时应寻求适当的专业意见。投资涉及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证券及投资的价值可升亦可跌,过往的表现不一定可以预示日后的表现。在若干国家,传阅及分派本文件的方式可能受法律或规例所限制。获取本文件的人士须知悉及遵守该等限制。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