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深度二丨三花智控:热管理龙头的长期成长性展望【国信汽车】

深度二丨三花智控:热管理龙头的长期成长性展望【国信汽车】

作者:微信公众号【车中旭霞】/ 发布时间:2023-12-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三花智控系列 车中旭霞 行业深度: 《汽车前瞻研究系列(八):热管理:长赛道、大空间、临拐点 》——20200508 公司深度: 《三花智控(002050.SZ)-深度报告:新能源热管理领域的高壁垒龙头》——20200811 《三花智控(002050.SZ)-热管理龙头的长期成长性展望》——20231213 财报点评: 《三花智控(002050.SZ)-2023年三季报点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关注储能、机器人新增长点》-20231102 《三花智控(002050.SZ)-2023年中报点评-汽零业务持续放量,二季度整体盈利能力提升》-20230824 《三花智控(002050.SZ)-汽零业务持续放量,开拓储能、机器人新成长点 》-20230504 《三花智控(002050.SZ)-汽零制冷双轮驱动,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增50%-80%》-20230117 《三花智控(002050.SZ)-2022年三季报点评-营收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21028 《三花智控(002050.SZ)-2022年中报点评-汽零业务高增长,盈利逐季改善》-20220814 《三花智控(002050.SZ)-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20220426 《三花智控(002050.SZ)-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汽零板块业绩有望持续兑现》-20220327 《三花智控-002050-2021年Q3季报点评:盈利能力环比改善,汽零板块业绩持续兑现》-20211027 《三花智控-002050-2021年中报点评:汽零业务提速,业绩稳健增长》-20210813 《三花智控-002050-2021年Q1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汽零业务提速》-20210426 《三花智控-002050-2020年报点评:经营稳健,汽零业务持续提速》-20210330 《三花智控-002050-2020三季度财报点评:汽零与家电持续改善,业绩略超预期》-20201021 《三花智控-002050-2020半年报财报点评:汽零逆势高增长,业绩符合预期》-20200814 《三花智控-002050-2019年报暨2020一季报点评:一季报现金流亮眼,营收表现强于行业》-20200429 《三花智控-002050-2019年业绩快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汽零订单持续开拓》-20200215 《三花智控-002050-2019年中报点评:毛利率显著改善,汽零在手订单充裕》-20190902 跟踪报告: 《汽车热管理系列之二:华为发布高集成度TMS,能效、标定效率及体验三大提升》-20210421 《三花智控-002050-2020年7月产销点评:优势产品阀类再发力,斩获恒驰25亿新订单》-20200819 核心观点 战略清晰,全球布局,把握热管理核心零部件环节 三花智控以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产品研发应用为核心,从机械部品开发向电子控制集成的系统控制技术解决方案升级,成立至今专注于热管理产品零部件及组件,横向产品品类扩展(阀、泵、散热器、组件等),纵向行业扩展(家电、商用制冷、汽车、储能等)。基于对产品线的完善和下游应用的拓展,公司收入从2002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13.4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达29%。全球化布局方面,2022年公司国外业务收入占比46.5%,已在美国、波兰、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地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具备全球交付能力。 热管理行业大赛道、好格局,抓住新能源增量机遇,公司从部件龙头成长为行业龙头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单车价值量6500元左右,相较于燃油车提升2倍(主要增量为电池侧以及系统更加复杂),公司把握核心零部件,提升集成组件产品比例,目前单车配套价值量可达5000元以上。汽车热管理行业集中度高,预计全球乘用车热管理市场空间约为1800亿元,呈现增长趋势,传统国际龙头电装、法雷奥、翰昂、马勒四家企业占据50%以上的份额。国内企业发力新能源车增量市场,三花智控在车用电子膨胀阀、新能源车热管理集成组件产品市占率全球第一,公司伴随新能源核心客户的快速发展、集成组件收入占比提升,打造行业全球龙头。 开拓储能、机器人等业务,技术具有同源性,布局新的成长点 车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在温控技术方面同源,储能业务公司2023年上半年突破行业标杆客户,已实现营收。 机器人方面,公司重点聚焦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业务(运动控制核心环节,工业机器人中成本占比70%左右)。机电执行器业务在电机控制技术方面与公司现有产品具备同源性,公司已组建50人的机电执行器产品研发团队,并与绿的谐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未来三年预计将招募在电机、传动、电控、传感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将研发团队扩充至150人,预计机电执行器产品总团队规模在300人以上。公司已与多个客户建立合作,并积极筹划海外生产布局,具备先发优势。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客户拓展风险、汇率风险等。 三花智控:打造热管理行业全球龙头 本文主要对三花智控的成长历史做复盘,以及对公司的长期成长性做研判。回顾三花智控的发展历史,公司在把握热管理核心部件的同时,持续拓宽产品品类与下游应用,无论是上市以来增加各类阀、泵、散热器产品的布局,还是依托于核心零部件向集成组件升级,专注主业,提升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与市占率。另外,得益于长期的前瞻研发,公司能够准确的把握行业趋势,得益于热管理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通用性,公司的技术能够向多个应用场景迁移,实现增长的可持续性。对应的,公司收入从2002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13.48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28.9%,且仍保持强劲的增长潜力。我们总结公司的竞争力为以下几点。 1、战略清晰,全球发展。公司以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从“机械部品开发”向“电子控制集成的系统控制技术解决方案开发”升级,产品系列从家用空调、冰箱部件领域向商用空调、商业制冷领域拓展,并向变频控制技术与系统集成升级方向延伸。全球化布局方面,2022年公司国外业务收入占比46.5%,公司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地建立了海外子公司,搭建全球营销网络。在美国、波兰、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地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具备全球交付能力。 2、专注领先,追求卓越。1984年-1993年是三花集团的创业基础期,通过选定三类产品:冰箱二位三通电磁阀、空调四通换向阀、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使三花集团进入家用冰箱、空调与汽车零部件产业。上市公司自1994年设立以来,专注于热管理行业,业务纯粹,以阀件起家,横向产品品类扩展(泵、阀、散热器、组件),纵向行业扩展(家电、商用制冷、汽车、储能),发展至今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得到充分验证。 3、前瞻布局,长期迭代,从成本领先到技术领先。三花集团1987年即开始研发车用热力膨胀阀,1994年与日本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车用热力膨胀阀,三花汽零成立于2004年,研发投入8%+,研发人员1000+,专利授权740+,2009年成立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2010年启动了车用电子膨胀阀和电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开发,从而能够顺利抓住新能源汽车制冷模式需求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将电子膨胀阀应用至汽车领域,顺利实现了下游应用的切换与对外资的弯道超车。包括后续公司进入储能领域、机器人领域,技术上均可有效迁移。 战略清晰,全球布局,打造热管理全球龙头 公司前身为中日合资企业三花不二工机有限公司,1994年9月由浙江省新昌制冷配件总厂(三花集团前身)和日本不二工机制作所、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日本东方贸易株式会社等三家日本企业共同出资设立,2001年9月转变为内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变更为三花集团、中大股份、张亚波、日本东风贸易、任金土、王剑敏。公司秉承“小商品、大市场、高科技、专业化”的经营宗旨,产品种类从成立以来的截止阀,向附加值更高的电磁阀、电子膨胀阀发展,逐步形成截止阀、单向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排水泵、球阀、方体阀等七大类家用和商用制冷空调配件。 发展阶段1:上市前以截止阀为主,行业龙头。 截止阀:公司2002-2005年截止阀收入占比60%以上,2002年截止阀销售899万只,国内市占率32.1%,全球市占率13.6%,为国内龙头。发展空调用电子膨胀阀、电磁阀:公司2005年上市募集资金扩建电子膨胀阀、电磁阀产能:新增200万只空调用电磁阀技改项目、新增150万只空调用球阀技改项目、扩建年产500万套空调用电子膨胀阀建设项目(原产能为50万只)。 发展阶段2:上市后持续注入四通阀、微通道、汽零业务等优质资产,以及横向并购(亚威科、兰柯)扩充公司业务。 四通换向阀:2017年收购常州兰柯、日本兰柯、美国兰柯相关资产(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2008年公司重组暖通空调业务,向三花控股发行股份收购三花控股持有的三花制冷集团74%股权、四通机电100%股权、三元机械100%股权、美国三花和日本三花100%股权,三花控股下属制冷零部件产业的整体上市目标得以完整实现。本次交易主要注入四通换向阀资产,2007年公司收入8.1亿元,截止阀占60%,2008年收入提升至24.4亿元,截止阀占比降至20%,四通换向阀占比提升至46%。 商用制冷零部件:2010年加大商用制冷业务投入,通过定增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用于投建1500万只商用制冷空调自动控制元器件、年产350万只商用制冷空调净化装置项目等,包括商用电磁阀200万只、四通换向阀400万只、热力膨胀阀500万只、电子膨胀阀150万只、钢截止阀250万只等阀件的产能扩张。商用制冷主要用于大型商业写字楼、商场、酒店、机房空调(包括大型计算机防和电信基站空调)、食品冷链等,实现了下游行业的拓展。 亚威科:2013年收购德国亚威科,亚威科主要从事咖啡机、洗碗机、洗衣机等家电系统零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进一步扩展产品品类。 微通道:2015年向三花钱江发行股份购买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100%股权,同时通过定增募集资金4亿元用于三花微通道“在墨西哥建设微通道换热器生产线项目”、“新增年产80 万台换热器技术改造项目”。杭州三花微通道成立于2006年,成立之初为三花控股与丹佛斯合资成立,2013年丹佛斯将股权全部转让至三花控股,2014年三花微通道在全球微通道换热器市场占有率已达31%。公司营收2015年提升至62亿元,其中微通道业务收入9亿元,占比15%。 三花汽零:2017年向三花绿能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三花汽零100%股权,并通过定增募集资金,用于三花汽零“年产1150万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建设项目”、“新增年产730万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组件技术改造项目”、“新增年产1270万套汽车空调控制部件技术改造项目”等。三花汽零成立于2004年,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空调用热力膨胀阀、空调控制器、调温阀、车用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油泵、水阀、冷媒阀、贮液器、压块、油冷器、电池冷却器、冷却板等产品。公司2017年营收提升至96亿元,其中汽零业务收入10亿元,占比11%。2021、2022年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公司汽零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基于以上产品线的布局,公司收入从2002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13.48亿元,20年营收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9%。 发展阶段3:2022、2023年加大在储能热管理、机器人机电执行器项目投入,预计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储能热管理:2022年3月成立三花新能源热管理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开展储能热管理相关业务,储能热管理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技术路线接近,公司具有良好的产品与技术储备,公司储能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已与行业标杆企业顺利达成合作,2023 年上半年储能业务成功突破行业标杆客户,已实现营收。 机器人机电执行器:机器人方面,公司拟发行GDR投资2.02亿元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研发项目,整合伺服电机、减速机构、编码器、控制器等零部件的资源,致力于设计出在功率密度和响应速度上都可以满足仿生机器人应用的产品,并已与多个客户建立合作。同时,2023年4月公司发布公告,与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三花墨西哥工业园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企业,合资公司主营业务为谐波减速器。 机电执行器业务在电机控制技术方面与公司现有产品具备同源性,公司已组建50人的机电执行器产品研发团队,未来三年预计将招募在电机、传动、电控、传感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将研发团队扩充至150人,预计机电执行器产品总团队规模在300人以上。公司已与多个客户建立合作,并积极筹划海外生产布局,具备先发优势。 公司根据战略性业务和成熟性业务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将业务分为家用制冷业务、商用制冷业务、汽车零部件业务、亚威科业务、微通道业务、变频控制器业务、储液器以及管路件业务单元。 公司以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究与应用为核心,从“机械部品开发”向“电子控制集成的系统控制技术解决方案开发”升级,产品系列从家用空调、冰箱部件领域向商用空调、商业制冷领域拓展,并向变频控制技术与系统集成升级方向延伸发展。当前阶段,公司收入增长来源于制冷业务的稳步增长以及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持续放量。 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方面,公司积极抓住能效升级、冷媒切换、多联机、厨电、热泵等相关业务的发展,推动营收稳步增长。 2、公司与主流新能源客户均有合作,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订单持续放量,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行业方面,2020-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从136.7万辆增长至688.7万辆,增长4倍;据EV sales数据,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324万辆,2022年1052万辆,增长2倍。 公司汽零业务2021、2022年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达到48.02亿元,同比增长94.5%;2022年汽零业务实现收入75.14亿元,同比提升56.6%,收入占比提升至35%。其中,2022年新能源车热管理产品营收66.7亿元,占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比重提升至89%(2020年公司新能源客户营收占比61%)。 全球化布局方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公司着重开拓国际市场,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地建立了海外子公司,搭建全球营销网络。在美国、波兰、墨西哥、越南、印度等地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具备全球交付能力。 1)制冷部件:1993年三花集团向日本卖出第一单外贸生意,2001年日本三花贸易株式会社在大阪设立,2002年三花国际有限公司(美国)在俄亥俄州设立。2018年建立越南工厂,成为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制冷部件生产制造中心。 2)微通道:2012年为公司海外生产第一步,三花收购位于美国密西西比州帕克特市的R2公司,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生产微通道换热器产品(2013年并入三花微通道合并报表),成为最早打开北美市场并制造落地的国内民营企业之一;2013年波兰工厂成为三花在欧洲的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2015年建立墨西哥工厂,作为墨西哥微通道生产基地。 3)咖啡机、洗碗机等部件:2013年收购德国亚威科集团,实现产品的延伸以及客户覆盖群体的延伸。 4)汽车零部件:三花汽零在中国、北美、欧洲有4个技术中心,在中国、墨西哥、欧洲、印度设有5个生产基地,在中国、日本、韩国、北美、欧洲、印度设有7个销售据点。美国三花2011年成立(旗下孙公司墨西哥三花、北美三花),2017年6月,三花汽零在墨西哥工厂的TXV生产线启动(定位于膨胀阀的组装,设计产能为150万只),2022年10月墨西哥工业园(科阿韦拉州)第二期正式启动。研发中心方面,2017年、2018年分别在北美底特律、休斯顿设立技术研发中心。 完善车用阀、泵、换热器等品类,从零部件向集成组件、子系统发展 三花汽零成立于2004年,早期业务为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和贮液器。公司2016年汽零业务收入7.8亿元,其中热力膨胀阀3.76亿元,电子膨胀阀开始创造收入,当年营收0.23亿元,控制器0.41亿元。发展至今,2022年汽零业务收入达到75亿元,2016-2022年年复合增速达46%。 汽零产品由零部件逐步向集成组件、子系统发展。随着公司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扩展,目前产品包括汽车空调用热力膨胀阀(TXV)、汽车自动空调控制器、调温阀、车用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油泵、水阀、冷媒阀、贮液器、压块、油冷器、电池冷却器、冷却板等零部件。在完善基础零部件的同时,公司产品向集成组件、子系统发展,组件产品为客户提供性能高效的一体化产品,节约安装空间和产品成本,目前最大单车货值超人民币5000元。三花热管理集成模块集成了制冷剂侧模块、水侧模块、控制模块与减震模块,集中控制冷媒阀、温度压力传感、温度传感器、水泵和水阀,减少了线束连接,整体设计更加简洁。 客户结构从早期tier1向主机厂转变。早期三花汽零客户以国际一级供应商为主,包括法雷奥、马勒等,2016年前五大客户主要是法雷奥、马勒、空调国际、爱斯达克等tier1,并开拓了主流的主机厂客户,公司陆续获取了来自法雷奥、马勒、大众、奔驰、宝马、沃尔沃、特斯拉、通用、吉利、比亚迪、上汽等客户的订单,核心订单包括特斯拉供应膨胀阀、水冷板、油冷器、油泵等,比亚迪供应膨胀阀、电磁阀、电子膨胀阀等,成为新能源主机厂核心供应商。 目前公司车用电子膨胀阀市占率全球第一,2022年公司电子膨胀阀产能扩充至1600万套,当年销量1315万套,按照销量计算,预计公司在全球汽车电子膨胀阀中的市占率达52%。 公司汽零业务募资与产能扩充情况梳理。 1、绍兴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绍兴三花汽车热管理科技 三花绍兴产业园规划用地1000亩,项目分为六期,建设年产5000万套车用智能流体控制设备产业基地,建成达产后项目年产值预计超过250亿元。项目实施主体为绍兴三花新能源部件有限公司和绍兴三花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2、广东三花 公司2023年1月与中山市黄圃镇人民政府签订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花汽零拟投资30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38亿元,项目已于2023年4月开始建设,预计于2025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 2023年8月三花与中山市进一步对中山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增20亿元投资。广东三花项目达产后将成为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部件的重要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3、墨西哥、德国、波兰三花等海外工厂 公司具备多年汽零业务海外运营经营。公司在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均设有子公司,美国三花2011年成立(旗下孙公司墨西哥三花、北美三花),子公司美国三花在美国密歇根和墨西哥设立了两个孙公司,2017年6月,三花汽零墨西哥公司举办了TXV生产线启动仪式,墨西哥三花定位于膨胀阀的组装,于2017年达产,设计年产能150万只,满足当地马勒集团、法雷奥集团、空调国际、通用集团等供货需求,2022年10月墨西哥工业园(科阿韦拉州)第二期正式启动。 印度三花定位于三花汽零膨胀阀的当地组装与销售,于2014年达产,设计产能50万只。日本三花成立于2008年,主要是负责日本及东南亚客户的销售业务与技术支持。欧洲三花同样也是定位于欧洲客户的销售业务与技术支持。同时,公司与敏实汽车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于2022年4月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波兰合资建设工厂(三花持股51%),一期工厂主要从事水冷板的开发,目前首个水冷板产品于2023年5月下线。 2023年拟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新增境内基础A股股份,拟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汽零业务包括用于三花墨西哥年产800万套智能化热管理部件项目、三花波兰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三花欧洲技术中心项目等。 公司汽零业务在手订单充沛。基于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在手订单,公司电池及电子热管理产品、电驱热管理产品、座舱热管理产品、整车热管理产品和微通道换热器预计2027年产能需求将分别达到9924.11万套/年、2677.20 万套/年、8583.50 万套/年、2288.97万套/年、800万套/年。 优秀管理团队、专注于核心部件、前瞻开发持续迭代,铸就核心竞争优势 回顾公司的成长历史,无论是上市以来增加各类阀、泵、散热器产品,还是依托于核心零部件向集成组件产品升级,公司从成立以来专注主业,稳步提升热管理行业的竞争力与市占率。另外,得益于长期的前瞻研发,公司能够准确的把握行业趋势,得益于电子膨胀阀的技术难度要求,公司的技术能够向多个应用场景迁移,包括车端、储能端、人形机器人等,保障长期增长性。我们认为,公司能够持续保障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于优秀的管理层、核心部件壁垒高、持续开发投入保障竞争力等。 1、管理层稳定,重视科技、管理、人才 公司组织架构稳定,保障了长期战略一致性。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道才、张亚波、张少波,其中张亚波、张少波为张道才之子,张道才自1984年起历任新昌县制冷配件厂、浙江省新昌制冷配件总厂厂长(三花集团前身,三花集团2003年更名为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三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浙江三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等。 重视高校合作,重视人才。1984年-1993年是三花集团的创业基础期,通过选定三类产品:冰箱二位三通电磁阀、空调四通换向阀、汽车空调热力膨胀阀,使三花集团进入家用冰箱、空调与汽车零部件产业。1987年张道才先生带领工厂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联合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浙江新昌制冷配件总厂星火联合体”,并完成了对冰箱二位三通电磁阀的国产化开发。三花在创业初期多次拜访交大和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发出基础期的产品,公司现任董事长张亚波先生同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及低温技术专业。长期以来,公司秉持着科技之花、管理之花、人才之花的企业文化,深耕热管理赛道,持续提升竞争力。 2、从成本领先到技术领先,核心部件壁垒高 2007年并购兰柯四通阀全球业务后,三花控股明确将“从成本领先向技术领先升级”作为发展战略。 高壁垒铸就高市占率与附加值。汽车热管理行业集成了机械、热学、流体力学、电气控制等领域,产品包括锻造、冲压、焊接、密封等工艺,热管理供应商需要掌握流体控制、高效换热、集成化能力,综合壁垒较高。 制冷用阀件种类繁多,不同产品具有截止、调节、倒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是多学科交叉综合集。阀类产品的机械难点是气密性、耐压性、稳定性等要求。对应制造过程中的毛坯锻造、阀体加工、焊接和监测,以及批量化生产与反复操作下的稳定性技术要求高。同时,电子膨胀阀需要做到精确控制,且车用控制难度更高,车用电子膨胀阀需要满足不同温度与场景的需求以及精准切换。随着应用场景的要求提高,单价也随之提升,车用电子膨胀阀价格相较于家用电子膨胀阀、空调用其他阀件更高,根据公司披露预计单价在150-200元左右,而普通阀类产品单价在50元左右。 2010年起,三花以高效、节能的车用电子膨胀阀开发为拳头产品,逐步进入了欧美主要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电动车制造商的供应体系。公司2017年凭借电子膨胀阀产品获得《汽车新闻》PACE AWARD 创新大奖。 3、保障开发力度,前瞻投入布局 设立研究院,保持研发投入。2010年,“三花中央研究院”成立,作为三花“技术领先”战略的主要实施载体,定位从事行业内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技术与产品的研发。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8亿元,同比增长20%,已获国内外专利授权 3622 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项 1779 项。根据官网披露,汽零业务研发占比达8%以上,针对研发管理,三花汽零建立了技术开发流程(TDP)和产品开发流程(PDP)。TDP项目是支持未来发展的创新技术,PDP来保障已获取项目的高质量开发过程。 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生产管理效率。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围绕质量、成本、交付三个管理线索,做到“产前齐套备料、产中订单监控、产后库存管理”三个阶段的目视化管理,将库存控制在标准水平线,以及帮助管理层监控制造过程中的异常情况。目前三花汽零绍兴滨海工厂采用了自主研发的MES系统,配合数据采集系统和机械手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精确、高效,整条产线从半自动模式下的22人变为全自动线首尾仅需3人,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具体报告内容详见国信证券汽车团队于2023年12月13日发布的《三花智控(002050.SZ)-热管理龙头的长期成长性展望》。 法律申明 本公众号(名称:【车中旭霞】)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汽车行业】组设立并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公众号。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国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公众号内容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国信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不是国信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只是转发国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观点,订阅者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误解和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国信证券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国信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来源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依据国信证券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国信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公众号中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询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该等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根据本公众号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国信证券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为国信证券所有。未经国信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国信证券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公众号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国信证券将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国信汽车首席分析师:唐旭霞 手机/微信:18682213292 邮箱:tangxx@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2 国信汽车分析师:余晓飞 手机/微信:13726227946 邮箱:yuxiaofei1@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职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3060001 国信汽车分析师:杨钐 手机/微信:17796373814 邮箱:yangshan@guosen.com.cn 证券投资咨询职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23110001 联系人:王少南 手机/微信:17612176519 邮箱:wangshaonan@guosen.com.cn 联系人:孙树林 手机/微信:13427533580 邮箱:sunshulin@guosen.com.cn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