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家解读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一文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家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的首个交易日——12月13日,沪深两市指数持续震荡,但北证50一枝独秀,截至收盘上涨3.59%。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3年12月13日。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实际上,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信息量非常大,小编梳理了一些专家观点,一起来看看吧! 宏观经济 冯文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意味着在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待政策效果,强调不同政策要形成合力,相互促进。 周中国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 未来在外贸方面要在“优”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贸易商品结构,积极扩大优质商品进口,促进贸易均衡发展。在“新”上下功夫,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在“通”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过境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更好促进贸易畅通。 朱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总结一年,给未来定调。说到总结一年,现在看,我觉得大盘基本稳住了,我们经济增长能够走到5%以上,消费也增长了6%以上,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增长达到6%,所以大盘稳住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这个基点上,我们看未来,有两个维度很重要。 一是国际形势仍然严峻。因为全球处于一个经济下滑的周期,而且是处于金融从宽松到紧缩的周期,两者相加,所以还是很紧。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只有3%到3.1%左右,明年会降到2.7%到2.8%左右,可能会继续下滑,而且利率水平还是会比较高。所以对中国的外部需求,对资本流动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国际形势还是严峻的。 二是中国经济整体来说也处于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整体经济增长是在下行区间,这是因为我们经过了3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包括老龄化等,所以经济增速自然下降,潜在增长水平也在下降。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增长结构在发生很大调整,我们正在从传统的由投资房地产加出口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到一个以消费为主、以制造业的先进化和碳中和的转型为主的新增长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国际的严峻形势,在这个年头稳住的前景下,重新看2024怎么发展,怎么定调,这个还是特别重要的。 王青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过程中,政策面要保持稳增长取向。各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过程中,应全面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慎重出台有可能产生需求收缩效应政策,多安排有助于需求扩张的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或意味着2024年目标财政赤字率将设定在3.5%左右,较2022年年初目标上调0.5个百分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也会达到4万亿左右。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基建投资继续处于较高水平,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同时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带来的影响。 曾刚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市场信心不光受经济政策的影响,也可能会受到其他的非经济政策影响。所以这次提到了“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总体思路。这既能提升政策效果,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在加强政策创新方面,以推动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例,一方面需要通过更加积极的政策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各种政策来引导物价预期。曾刚认为,这需要很多创新的政策工具。不光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变化要更加针对当下的堵点,也需要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才能实现。 董希淼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2024年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 第一,要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 第二,适时实施降准降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第三,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房地产 陆挺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房地产行业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城市化尚未完成,还存在巨大的城市住房需求和基建需求。未来十到二十年若要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每年新增的住房需求可能也在500万套以上。另外,中国目前每年毕业大学生1000万左右,这些未来的白领阶层也有很强的流动性,从而形成新的住房需求。在现有的城市户籍人口中,也还有较大的改善型住房需求。 李宇嘉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三大工程”既是新模式的抓手,也是房地产稳中求进的着力点。其中的城中村改造解决的是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主要是低成本的、职住平衡的配租型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解决的是户籍无房户、人才群体、工薪阶层的配售型保障需求,解决商品房需求断层的问题;“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解决的是新时期对于居住生活安全的配套设施诉求。新时期住建系统的“三大工程”都是在供给侧改革做文章以匹配需求,并与扩大房地产内需结合。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3年12月13日。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Wind数据显示,11月下旬房地产指数(882011.WI)一路下行,截至2023年12月13日,房地产板块指数收于2254.72。 A股、资本市场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利于提振投资者对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的表现。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经济预期增强之后,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会更加强劲。 本期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经纬、大河财立方报道。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内容均来自公开资料,仅供参考使用,不代表中原证券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你参加有奖调查问卷了吗# 很荣幸和您一起度过了2023年市场的风云起伏,特此征集您对2023年度中原证券财升宝APP推荐指数与建议,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12月11日至12月31日(交易日),来财升宝APP填写问卷即可参与抽奖赢取华为智慧屏电视、盘中宝、风口研报体验券等好礼!
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的首个交易日——12月13日,沪深两市指数持续震荡,但北证50一枝独秀,截至收盘上涨3.59%。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3年12月13日。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实际上,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信息量非常大,小编梳理了一些专家观点,一起来看看吧! 宏观经济 冯文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意味着在更加广阔的视角看待政策效果,强调不同政策要形成合力,相互促进。 周中国 商务部综合司副司长 未来在外贸方面要在“优”上下功夫,不断优化贸易商品结构,积极扩大优质商品进口,促进贸易均衡发展。在“新”上下功夫,推动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办好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在“通”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过境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更好促进贸易畅通。 朱民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总结一年,给未来定调。说到总结一年,现在看,我觉得大盘基本稳住了,我们经济增长能够走到5%以上,消费也增长了6%以上,投资特别是产业投资增长达到6%,所以大盘稳住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这个基点上,我们看未来,有两个维度很重要。 一是国际形势仍然严峻。因为全球处于一个经济下滑的周期,而且是处于金融从宽松到紧缩的周期,两者相加,所以还是很紧。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只有3%到3.1%左右,明年会降到2.7%到2.8%左右,可能会继续下滑,而且利率水平还是会比较高。所以对中国的外部需求,对资本流动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国际形势还是严峻的。 二是中国经济整体来说也处于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整体经济增长是在下行区间,这是因为我们经过了30年的高速增长以后,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包括老龄化等,所以经济增速自然下降,潜在增长水平也在下降。 与此同时,我们的经济增长结构在发生很大调整,我们正在从传统的由投资房地产加出口主导的增长模式,转到一个以消费为主、以制造业的先进化和碳中和的转型为主的新增长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面对国际的严峻形势,在这个年头稳住的前景下,重新看2024怎么发展,怎么定调,这个还是特别重要的。 王青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2024年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过程中,政策面要保持稳增长取向。各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过程中,应全面评估可能带来的影响,慎重出台有可能产生需求收缩效应政策,多安排有助于需求扩张的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或意味着2024年目标财政赤字率将设定在3.5%左右,较2022年年初目标上调0.5个百分点,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也会达到4万亿左右。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基建投资继续处于较高水平,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同时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带来的影响。 曾刚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市场信心不光受经济政策的影响,也可能会受到其他的非经济政策影响。所以这次提到了“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总体思路。这既能提升政策效果,也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在加强政策创新方面,以推动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例,一方面需要通过更加积极的政策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各种政策来引导物价预期。曾刚认为,这需要很多创新的政策工具。不光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变化要更加针对当下的堵点,也需要与其他政策形成合力才能实现。 董希淼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2024年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 第一,要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 第二,适时实施降准降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第三,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房地产 陆挺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房地产行业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城市化尚未完成,还存在巨大的城市住房需求和基建需求。未来十到二十年若要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城市住房问题,每年新增的住房需求可能也在500万套以上。另外,中国目前每年毕业大学生1000万左右,这些未来的白领阶层也有很强的流动性,从而形成新的住房需求。在现有的城市户籍人口中,也还有较大的改善型住房需求。 李宇嘉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三大工程”既是新模式的抓手,也是房地产稳中求进的着力点。其中的城中村改造解决的是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主要是低成本的、职住平衡的配租型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解决的是户籍无房户、人才群体、工薪阶层的配售型保障需求,解决商品房需求断层的问题;“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解决的是新时期对于居住生活安全的配套设施诉求。新时期住建系统的“三大工程”都是在供给侧改革做文章以匹配需求,并与扩大房地产内需结合。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3年12月13日。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此处仅为历史数据统计结果,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或宣传推介。 Wind数据显示,11月下旬房地产指数(882011.WI)一路下行,截至2023年12月13日,房地产板块指数收于2254.72。 A股、资本市场 杨德龙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利于提振投资者对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也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的表现。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在经济预期增强之后,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会更加强劲。 本期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央视新闻客户端、中新经纬、大河财立方报道。 免责声明:本栏目所载内容均来自公开资料,仅供参考使用,不代表中原证券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你参加有奖调查问卷了吗# 很荣幸和您一起度过了2023年市场的风云起伏,特此征集您对2023年度中原证券财升宝APP推荐指数与建议,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至关重要,12月11日至12月31日(交易日),来财升宝APP填写问卷即可参与抽奖赢取华为智慧屏电视、盘中宝、风口研报体验券等好礼!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