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宏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注重“效益”, 提升“效能”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中银宏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学习体会】注重“效益”, 提升“效能”》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会议首次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赋予了“扩大内需”另一重意义,即把握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事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延续12月8日政治局会议的重要提法,并对相关内容做出进一步解释。会议进一步确定“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基调,并在具体实施层面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明年政策有望在“稳增长”的基础上,以“经济增长”的“进”反哺“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从而真正实现“以进促稳”的良性循环。 考虑到近年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议对此前提出的“三重压力”有所修改,其中,对“需求”的提法尤其值得注意。会议将“需求收缩”进一步修正为“有效需求不足”;在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此前需求的收缩趋势已逐步扭转,后续需求侧的重点工作将是进一步提振有效需求,明年将如何扩大内需? 在扩大内需方面,会议坚持消费、投资并重,延续“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提法。 消费方面,会议具体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后续政策有望从增加居民消费能力、优化居民消费条件两方面入手激发“消费潜能”。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近年来,汽车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叠加免征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实施,消费条件、消费能力共同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表现亮眼:2023年1-10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5.2%,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条件下,维持较高增速。 在投资方面,会议首次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赋予了“扩大内需”另一重意义,即把握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投资“效益”或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层面。 社会效益方面,2023年10月特别国债确认发行,其发行目的为“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具备较为明确的社会效益;会议点名提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及“城中村改造”,同样为具备较强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经济效益方面,会议继续提出“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合理适当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企业设备更新意愿及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2024年重大投资项目或向高端制造业、新基建等领域扩容。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盘活存量、提升效能”;稳定通胀水平,疏通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盘活金融体系“流动性”存量均将是明年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此外,会议将“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放在了地产相关表述的靠前位置, 再次强调“化解风险”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首次提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地产行业增量投融资扶持政策仍然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会议首次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赋予了“扩大内需”另一重意义,即把握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事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延续12月8日政治局会议的重要提法,并对相关内容做出进一步解释。会议进一步确定“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基调,并在具体实施层面提出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明年政策有望在“稳增长”的基础上,以“经济增长”的“进”反哺“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从而真正实现“以进促稳”的良性循环。 考虑到近年国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议对此前提出的“三重压力”有所修改,其中,对“需求”的提法尤其值得注意。会议将“需求收缩”进一步修正为“有效需求不足”;在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此前需求的收缩趋势已逐步扭转,后续需求侧的重点工作将是进一步提振有效需求,明年将如何扩大内需? 在扩大内需方面,会议坚持消费、投资并重,延续“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提法。 消费方面,会议具体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后续政策有望从增加居民消费能力、优化居民消费条件两方面入手激发“消费潜能”。以新能源汽车为例,近年来,汽车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叠加免征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实施,消费条件、消费能力共同改善,新能源汽车消费表现亮眼:2023年1-10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35.2%,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条件下,维持较高增速。 在投资方面,会议首次提出“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赋予了“扩大内需”另一重意义,即把握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投资“效益”或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层面。 社会效益方面,2023年10月特别国债确认发行,其发行目的为“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具备较为明确的社会效益;会议点名提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及“城中村改造”,同样为具备较强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 经济效益方面,会议继续提出“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合理适当的“经济效益”有助于提升企业设备更新意愿及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2024年重大投资项目或向高端制造业、新基建等领域扩容。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盘活存量、提升效能”;稳定通胀水平,疏通实体企业融资需求,盘活金融体系“流动性”存量均将是明年货币政策的重要内容。 此外,会议将“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放在了地产相关表述的靠前位置, 再次强调“化解风险”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会议首次提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地产行业增量投融资扶持政策仍然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海外衰退风险;地缘关系的不确定性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仅面向中银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若非前述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因接收人收到本信息而视其为服务对象。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均选自中银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为免对报告摘编产生歧义,请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关注的是,本信息所含观点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中银证券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发布与本信息所含观点不一致的证券研究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构成对任何机构或个人的具体投资建议,中银证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信息造成的后果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信息版权均属中银证券。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中银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订阅号所载信息。如因侵权行为给中银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中银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