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将发布AI PC处理器,AI电脑将迎爆发期!全面梳理AI PC的机遇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英特尔将发布AI PC处理器,AI电脑将迎爆发期!全面梳理AI PC的机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2月14日,英特尔即将举办“AI Everywhere”发布会,届时将隆重推出面向AI个人电脑的Meteor Lake酷睿Ultra处理器,以及第五代服务器处理器Emerald Rapids。 早在10月19日,英特尔在“英特尔On技术创新大会”正式启动“AI PC加速计划”,并已经剧透12月14日将发布新款酷睿Ultra 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将在整个计划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AI大模型取得的突破式进展,全球人工智能设备已经进入到爆发期前夕。英特尔无疑已经嗅到了重大的商机,并喊出“2025年前为超过1亿台PC带来AI特性”的口号。 为了能够将PC推进到AI时代,英特尔不仅打造了涵盖CPU、GPU、NPU的AI架构,还将联合独立硬件供应商和上百家独立软件供应商,为AI电脑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梳理AI PC行业的近况,寻找行业发展机遇。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AI PC加速推进,英特尔、微软加码布局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AI将无处不在,各种电子产品都将因AI而重获新的发展机遇。 在传统的PC产业中,英特尔凭借超强的CPU产品而成为关键玩家。随着英伟达的崛起以及高端GPU在AI大模型训练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英特尔面临AI时代强敌的激烈竞争。 为了能够抢占AI发展先机,英特尔打造了深度学习加速器Gaudi芯片,并在10月正式启动“AI PC加速计划”。种种迹象表明,英特尔将整合产业链、全面抢占AI PC的新机遇。 “AI PC加速计划”将帮助英特尔硬件、软件等合作伙伴,充分利用英特尔AI工具链,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的性能。 在这个计划中,代号为Meteor Lake新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将扮演关键角色。英特尔官方高级工程师介绍该款芯片时特意强调,Meteor Lake核显的每瓦图形性能将较第12代芯片Alder Lake提高一倍。这种突破主要就是来自于架构的优化、时钟速度的提升以及更大的iGPU单元。 Meteor Lake采用分解结构,直接将iGPU媒体引擎放置在SoC chiplet 中,这就可以降低功耗、延长续航表现。iGPU chiplet还采用了 Xe-LPG 图形架构,可以直接处理三维图形、操作AI算法。 如果要打造合格的AI PC,强大的软件体验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恰恰又是英特尔的强项。英特尔这次联合了100多家独立软件供应商,包括Adobe、Zoom、VideoCom、BlackMagic、DeepRender、Audacity等知名软件企业,并集合了300多项AI加速功能,力图提供完善的AI PC使用体验。 在英特尔及合作伙伴的共同推动下,下游PC厂商计划推出更多基于Meteor Lake的AI PC产品。为了抢占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的先机,三星计划在12月15日推出基于Meteor Lake处理器的Galaxy Book 4系列产品,届时将在个人电脑上实现人工智能相关操作。此外,宏碁、华硕等PC厂商也纷纷跟进。 有了AI CPU之后,AI操作系统则是AI PC普及的关键,微软已经在全力推进AI操作系统的研发。微软用“Hudson Valley”来代称新一代Windows,重大升级都是围绕着AI。无论是模糊搜索功能,还是超分辨技术,都将成为AI操作系统的重要改进方向。 2、AI PC将迎产业化元年,行业将进入爆发期 展望未来,AI PC将成为产业链的重要发展机遇,未来有望刺激产品换机需求。 群智咨询预测,2024年将成为AI PC规模化出货元年,AI CPU和操作系统将奠定行业发展基础。预计2024年AI PC出货量将达到1300万台左右,随后将在2027年成为主流的PC产品类型。 AMD与IDC日前联合发布《AI笔记本电脑引发场景变革——终端AI化》白皮书,明确提出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将超380亿美元。IDC预测,2025年商用和消费市场AI电脑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台与2000万台,2027年AI笔记本电脑占比将达到86%。 为了抢占AI PC发展的先发优势,多家A股公司已经在积极推动。作为国内知名的GPU公司,景嘉微成功研发以JM5400、JM7200、JM9为代表的系列图形处理芯片,并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已在政务、电信、电力、能源、金融、轨交等多领域实现应用。 金山办公则发布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办公助手WPS AI,并定位为大语言模型应用方,锚定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理)、Insight(知识洞察)三个战略方向发展,目前WPS AI已接入WPS文字、演示、表格、PDF、金山文档产品线。 澜起科技产品性能在行业内赢得高度认可,包含公司产品的服务器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 中科曙光以IT核心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为基础,对外提供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ICT基础设施产品,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先进计算业务。 中国长城高新电子业务专注于军事通信、卫星与定位导航、海洋信息安全产业及军用自主安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领域。 此外,A股多家公司从事AI芯片业务:海康威视、兆易创新、紫光股份、汇顶科技、华天科技、芯原股份、四维图新、翱捷科技、复旦微电、国科微、富瀚微等。 (本文首发于2023年12月11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12月14日,英特尔即将举办“AI Everywhere”发布会,届时将隆重推出面向AI个人电脑的Meteor Lake酷睿Ultra处理器,以及第五代服务器处理器Emerald Rapids。 早在10月19日,英特尔在“英特尔On技术创新大会”正式启动“AI PC加速计划”,并已经剧透12月14日将发布新款酷睿Ultra 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将在整个计划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AI大模型取得的突破式进展,全球人工智能设备已经进入到爆发期前夕。英特尔无疑已经嗅到了重大的商机,并喊出“2025年前为超过1亿台PC带来AI特性”的口号。 为了能够将PC推进到AI时代,英特尔不仅打造了涵盖CPU、GPU、NPU的AI架构,还将联合独立硬件供应商和上百家独立软件供应商,为AI电脑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梳理AI PC行业的近况,寻找行业发展机遇。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AI PC加速推进,英特尔、微软加码布局 人工智能时代到来,AI将无处不在,各种电子产品都将因AI而重获新的发展机遇。 在传统的PC产业中,英特尔凭借超强的CPU产品而成为关键玩家。随着英伟达的崛起以及高端GPU在AI大模型训练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英特尔面临AI时代强敌的激烈竞争。 为了能够抢占AI发展先机,英特尔打造了深度学习加速器Gaudi芯片,并在10月正式启动“AI PC加速计划”。种种迹象表明,英特尔将整合产业链、全面抢占AI PC的新机遇。 “AI PC加速计划”将帮助英特尔硬件、软件等合作伙伴,充分利用英特尔AI工具链,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应用的性能。 在这个计划中,代号为Meteor Lake新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将扮演关键角色。英特尔官方高级工程师介绍该款芯片时特意强调,Meteor Lake核显的每瓦图形性能将较第12代芯片Alder Lake提高一倍。这种突破主要就是来自于架构的优化、时钟速度的提升以及更大的iGPU单元。 Meteor Lake采用分解结构,直接将iGPU媒体引擎放置在SoC chiplet 中,这就可以降低功耗、延长续航表现。iGPU chiplet还采用了 Xe-LPG 图形架构,可以直接处理三维图形、操作AI算法。 如果要打造合格的AI PC,强大的软件体验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恰恰又是英特尔的强项。英特尔这次联合了100多家独立软件供应商,包括Adobe、Zoom、VideoCom、BlackMagic、DeepRender、Audacity等知名软件企业,并集合了300多项AI加速功能,力图提供完善的AI PC使用体验。 在英特尔及合作伙伴的共同推动下,下游PC厂商计划推出更多基于Meteor Lake的AI PC产品。为了抢占人工智能笔记本电脑的先机,三星计划在12月15日推出基于Meteor Lake处理器的Galaxy Book 4系列产品,届时将在个人电脑上实现人工智能相关操作。此外,宏碁、华硕等PC厂商也纷纷跟进。 有了AI CPU之后,AI操作系统则是AI PC普及的关键,微软已经在全力推进AI操作系统的研发。微软用“Hudson Valley”来代称新一代Windows,重大升级都是围绕着AI。无论是模糊搜索功能,还是超分辨技术,都将成为AI操作系统的重要改进方向。 2、AI PC将迎产业化元年,行业将进入爆发期 展望未来,AI PC将成为产业链的重要发展机遇,未来有望刺激产品换机需求。 群智咨询预测,2024年将成为AI PC规模化出货元年,AI CPU和操作系统将奠定行业发展基础。预计2024年AI PC出货量将达到1300万台左右,随后将在2027年成为主流的PC产品类型。 AMD与IDC日前联合发布《AI笔记本电脑引发场景变革——终端AI化》白皮书,明确提出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将超380亿美元。IDC预测,2025年商用和消费市场AI电脑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台与2000万台,2027年AI笔记本电脑占比将达到86%。 为了抢占AI PC发展的先发优势,多家A股公司已经在积极推动。作为国内知名的GPU公司,景嘉微成功研发以JM5400、JM7200、JM9为代表的系列图形处理芯片,并成功实现产业化,产品已在政务、电信、电力、能源、金融、轨交等多领域实现应用。 金山办公则发布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办公助手WPS AI,并定位为大语言模型应用方,锚定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理)、Insight(知识洞察)三个战略方向发展,目前WPS AI已接入WPS文字、演示、表格、PDF、金山文档产品线。 澜起科技产品性能在行业内赢得高度认可,包含公司产品的服务器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 中科曙光以IT核心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为基础,对外提供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ICT基础设施产品,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先进计算业务。 中国长城高新电子业务专注于军事通信、卫星与定位导航、海洋信息安全产业及军用自主安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领域。 此外,A股多家公司从事AI芯片业务:海康威视、兆易创新、紫光股份、汇顶科技、华天科技、芯原股份、四维图新、翱捷科技、复旦微电、国科微、富瀚微等。 (本文首发于2023年12月11日) 李泉 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 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免责声明:本文只是根据公开信息进行内容创作,并不能保证准确性、及时性,也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