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仍需积极发力——11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政策仍需积极发力——11月物价数据点评(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2023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物价数据,CPI同比继续回落至-0.5%,PPI同比回落至-3.0%。 总结11月物价数据,价格偏弱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首先,国际油价的快速回落在消费者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上都有明显体现。其次,受厄尔尼诺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入冬以来,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对农产品供给、猪肉需求、煤炭供暖需求等造成影响,均使得对应价格较往年同期偏弱。再者,从核心物价看,前期较热的出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后,整体消费的修复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往后看,内需的修复情况仍是影响国内物价表现的关键,继续关注近期政策的落地效果以及新一年的稳增长发力。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房地产走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2023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物价数据,CPI同比继续回落至-0.5%,PPI同比回落至-3.0%。 1 CPI同比回落 11月CPI环比回落0.5%,同比降至-0.5%。其中,食品CPI同比降至-4.2%,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6%。 天气偏暖农产品供给充足,食品CPI降幅超季节性。11月食品CPI环比下降0.9%。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农产品供给充足、运输畅通,价格整体降幅超出季节性(2012-2022年同期食品CPI环比降幅均值-0.1%)。对比10月来看,鲜菜、水产品、畜肉类CPI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猪价方面,生猪出栏充足,加上天气偏暖需求不强,11月猪肉CPI环比下降3%,降幅超季节性表现。12月以来,猪肉批发价仍在低位徘徊,我们认为,当前相对充足的供给仍不支持猪价明显上涨,预计对CPI同比持续形成拖累。 非食品方面,11月非食品CPI同比0.4%,环比回落0.4%,国际油价下行是主要的拖累,同时,核心CPI环比表现也弱于季节性。 一方面,11月以来国际油价较快回落,11月布伦特原油均价较10月回落8.6%至83.3美元/桶,带动国内汽油价格下降2.8%,为今年以来最大降幅。由此,CPI八大分项中,交通通信CPI环比降幅最高,为-1.4%。 另一方面,11月服务CPI环比降至-0.4%,为历年同期的偏低水平,其中旅游CPI环比回落5.9%,为同期新低。核心CPI环比下降0.3%,降幅高于2013年以来同期均值-0.05%。这也体现出,在出行消费季节性走弱后,内需修复基础还需要巩固,我们认为,进入新一年更多稳增长政策或推出。 2 PPI同比降幅扩大 PPI同比降幅扩大。11月PPI环比回落0.3%,带动同比降至-3.0%。此前10月PPI环比涨幅为0,再前面两月是连续正增长。我们认为,PPI环比表现走弱,最主要受到国际油价回落的影响。 分行业来看,黑金产业价格涨幅领先,油气化工跌幅最大。11月黑金采选和黑金冶炼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8%和1.1%,或指向稳增长预期升温、基建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同时,进入采暖季,煤炭和天然气需求季节性走高,燃气产供、煤炭采选价格也环比上涨。但由于今年冬季气温偏高,价格涨幅也没有明显超出季节性。 价格跌幅比较大的集中在油气开采、燃料加工、化纤制造、化学制品行业,主要受到国际油价快速下跌的拖累。但12月以来,海外原油价格仍在继续回落,截至12月8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已进一步回落至75.8美元/桶,低位徘徊的油价也可能继续对我国PPI形成扰动。此外,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均下降0.2%。 另外,从二分法看,生产资料PPI环比由上涨0.1%转为下降0.3%;生活资料PPI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2%。 总结11月物价数据,价格偏弱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首先,国际油价的快速回落在消费者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上都有明显体现。其次,受厄尔尼诺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入冬以来,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对农产品供给、猪肉需求、煤炭供暖需求等造成影响,均使得对应价格较往年同期偏弱。再者,从核心物价看,前期较热的出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后,整体消费的修复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不过,由于财政政策已在发力,随着稳增长预期升温,黑金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形成一定支撑。 往后看,内需的修复情况仍是影响国内物价表现的关键,继续关注近期政策的落地效果以及新一年的稳增长发力。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结合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我们预计,明年宏观政策会延续“积极”的大基调,继续发力稳增长,但政策的力度和规模会保持“适度”。货币方面,资金面稳中偏紧或是短期现象,考虑偏弱的物价以后,实际贷款利率依然在高位,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稳健宽松,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稳定融资需求。 风险提示:房地产走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5%的美债利率:是否偏高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宏观因素:三个“转折”?——2023年四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美国持续加息:消费为何还稳定?(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如何看待“库存周期”?(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国际货币如何更迭?——兼论“去美元化”的现状(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通宏观研究团队:重点报告合集 汇率的波动:利差的视角(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冲突一年多:乌克兰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五一”消费: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国企改革重点:有何变化?——国企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到底怎么样?(海通宏观 梁中华) 印尼经济:投资的机会在哪里?——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四(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房地产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概 要 · 2023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物价数据,CPI同比继续回落至-0.5%,PPI同比回落至-3.0%。 总结11月物价数据,价格偏弱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首先,国际油价的快速回落在消费者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上都有明显体现。其次,受厄尔尼诺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入冬以来,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对农产品供给、猪肉需求、煤炭供暖需求等造成影响,均使得对应价格较往年同期偏弱。再者,从核心物价看,前期较热的出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后,整体消费的修复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往后看,内需的修复情况仍是影响国内物价表现的关键,继续关注近期政策的落地效果以及新一年的稳增长发力。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房地产走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2023年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物价数据,CPI同比继续回落至-0.5%,PPI同比回落至-3.0%。 1 CPI同比回落 11月CPI环比回落0.5%,同比降至-0.5%。其中,食品CPI同比降至-4.2%,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6%。 天气偏暖农产品供给充足,食品CPI降幅超季节性。11月食品CPI环比下降0.9%。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农产品供给充足、运输畅通,价格整体降幅超出季节性(2012-2022年同期食品CPI环比降幅均值-0.1%)。对比10月来看,鲜菜、水产品、畜肉类CPI环比降幅进一步扩大。猪价方面,生猪出栏充足,加上天气偏暖需求不强,11月猪肉CPI环比下降3%,降幅超季节性表现。12月以来,猪肉批发价仍在低位徘徊,我们认为,当前相对充足的供给仍不支持猪价明显上涨,预计对CPI同比持续形成拖累。 非食品方面,11月非食品CPI同比0.4%,环比回落0.4%,国际油价下行是主要的拖累,同时,核心CPI环比表现也弱于季节性。 一方面,11月以来国际油价较快回落,11月布伦特原油均价较10月回落8.6%至83.3美元/桶,带动国内汽油价格下降2.8%,为今年以来最大降幅。由此,CPI八大分项中,交通通信CPI环比降幅最高,为-1.4%。 另一方面,11月服务CPI环比降至-0.4%,为历年同期的偏低水平,其中旅游CPI环比回落5.9%,为同期新低。核心CPI环比下降0.3%,降幅高于2013年以来同期均值-0.05%。这也体现出,在出行消费季节性走弱后,内需修复基础还需要巩固,我们认为,进入新一年更多稳增长政策或推出。 2 PPI同比降幅扩大 PPI同比降幅扩大。11月PPI环比回落0.3%,带动同比降至-3.0%。此前10月PPI环比涨幅为0,再前面两月是连续正增长。我们认为,PPI环比表现走弱,最主要受到国际油价回落的影响。 分行业来看,黑金产业价格涨幅领先,油气化工跌幅最大。11月黑金采选和黑金冶炼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8%和1.1%,或指向稳增长预期升温、基建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同时,进入采暖季,煤炭和天然气需求季节性走高,燃气产供、煤炭采选价格也环比上涨。但由于今年冬季气温偏高,价格涨幅也没有明显超出季节性。 价格跌幅比较大的集中在油气开采、燃料加工、化纤制造、化学制品行业,主要受到国际油价快速下跌的拖累。但12月以来,海外原油价格仍在继续回落,截至12月8号,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已进一步回落至75.8美元/桶,低位徘徊的油价也可能继续对我国PPI形成扰动。此外,装备制造业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下降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价格均下降0.2%。 另外,从二分法看,生产资料PPI环比由上涨0.1%转为下降0.3%;生活资料PPI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0.2%。 总结11月物价数据,价格偏弱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首先,国际油价的快速回落在消费者价格和工业品价格上都有明显体现。其次,受厄尔尼诺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入冬以来,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对农产品供给、猪肉需求、煤炭供暖需求等造成影响,均使得对应价格较往年同期偏弱。再者,从核心物价看,前期较热的出游消费季节性回落后,整体消费的修复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不过,由于财政政策已在发力,随着稳增长预期升温,黑金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形成一定支撑。 往后看,内需的修复情况仍是影响国内物价表现的关键,继续关注近期政策的落地效果以及新一年的稳增长发力。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结合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表述,我们预计,明年宏观政策会延续“积极”的大基调,继续发力稳增长,但政策的力度和规模会保持“适度”。货币方面,资金面稳中偏紧或是短期现象,考虑偏弱的物价以后,实际贷款利率依然在高位,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稳健宽松,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稳定融资需求。 风险提示:房地产走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5%的美债利率:是否偏高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宏观因素:三个“转折”?——2023年四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美国持续加息:消费为何还稳定?(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如何看待“库存周期”?(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国际货币如何更迭?——兼论“去美元化”的现状(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通宏观研究团队:重点报告合集 汇率的波动:利差的视角(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冲突一年多:乌克兰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五一”消费:哪些亮点?(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国企改革重点:有何变化?——国企研究系列一(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经济到底怎么样?(海通宏观 梁中华) 印尼经济:投资的机会在哪里?——新兴经济研究系列之四(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房地产现状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