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ESG投资重要性凸显,化工央企ESG表现优异——石油化工行业周报330期(231204-1210)(赵乃迪/蔡嘉豪)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石油化工】ESG投资重要性凸显,化工央企ESG表现优异——石油化工行业周报330期(231204-1210)(赵乃迪/蔡嘉豪)》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石油化工】ESG投资重要性凸显,化工央企ESG表现优异——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330期(20231204—20231210) 报告摘要 “双碳”背景下我国ESG基金规模快速增长,上市公司ESG信披工作有望持续规范化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ESG基金发行数量和份额提升明显,2020年以来我国ESG基金在规模和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2020Q1至2023Q4,ESG相关基金从144只增至498只,存续规模从2336亿元增至5299亿元,规模累计增长127%。2022年,A股共有1834家上市公司披露独立ESG报告,ESG报告披露率为36%,较2021年增长5.0pct。在监管要求趋严和ESG投资兴起的背景下,A股ESG报告披露数量、质量将持续提升,ESG信息披露和交流有望进一步规范化。 石化化工行业ESG工作重要性高,评价体系涵盖完整 在安全生产、绿色发展、能源转型等因素的约束下,石化化工行业的ESG工作重要且紧迫。《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指南》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提供了统一规范的参考依据,根据《指南》,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完整,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涵盖共48个二级指标。其中,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权重分别为37.8%、29.2%、33%。 央企ESG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未来有望进一步深化 一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中央企业ESG工作,通过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23年,央企ESG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将实现“全覆盖”,我们看好在国资委监管趋严背景下央企ESG工作的深化。 石化化工央企ESG评价结果表现优异 根据“央企ESG·先锋100指数”,石化化工行业有多家央企上榜,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别位列榜单的第4、18、22位,在榜单上的位次较高。此外在石化化工行业内部,中央国有企业ESG信披、ESG评价结果优于其他类型企业。2022年申万石油石化、基础化工行业共计432家企业中,37家中央国有企业中有31家披露ESG报告,占比高达84%;中央国有企业的ESG平均得分为6.58分,为所有类型企业中最高;若考虑评级A级以上企业,石化化工行业37家中央国有企业有11家获得A级以上评价,占比30%。 风险分析:上游资本开支增速不及预期,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 发布日期:2023-12-10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石油化工】ESG投资重要性凸显,化工央企ESG表现优异——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330期(20231204—20231210) 报告摘要 “双碳”背景下我国ESG基金规模快速增长,上市公司ESG信披工作有望持续规范化 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ESG基金发行数量和份额提升明显,2020年以来我国ESG基金在规模和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2020Q1至2023Q4,ESG相关基金从144只增至498只,存续规模从2336亿元增至5299亿元,规模累计增长127%。2022年,A股共有1834家上市公司披露独立ESG报告,ESG报告披露率为36%,较2021年增长5.0pct。在监管要求趋严和ESG投资兴起的背景下,A股ESG报告披露数量、质量将持续提升,ESG信息披露和交流有望进一步规范化。 石化化工行业ESG工作重要性高,评价体系涵盖完整 在安全生产、绿色发展、能源转型等因素的约束下,石化化工行业的ESG工作重要且紧迫。《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指南》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提供了统一规范的参考依据,根据《指南》,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完整,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涵盖共48个二级指标。其中,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权重分别为37.8%、29.2%、33%。 央企ESG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未来有望进一步深化 一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中央企业ESG工作,通过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不断提高。2023年,央企ESG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将实现“全覆盖”,我们看好在国资委监管趋严背景下央企ESG工作的深化。 石化化工央企ESG评价结果表现优异 根据“央企ESG·先锋100指数”,石化化工行业有多家央企上榜,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分别位列榜单的第4、18、22位,在榜单上的位次较高。此外在石化化工行业内部,中央国有企业ESG信披、ESG评价结果优于其他类型企业。2022年申万石油石化、基础化工行业共计432家企业中,37家中央国有企业中有31家披露ESG报告,占比高达84%;中央国有企业的ESG平均得分为6.58分,为所有类型企业中最高;若考虑评级A级以上企业,石化化工行业37家中央国有企业有11家获得A级以上评价,占比30%。 风险分析:上游资本开支增速不及预期,原油和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 发布日期:2023-12-10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