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键词看方向——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以下内容从华福证券《从关键词看方向——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核心结论 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两个重要关键词 总体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于明年的整体基调积极,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的深层要求,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以进促稳”重点突出政策节奏。本次会议对经济的决策部署,除了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而“稳”和“进”之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以稳求进,以进固稳。 “先立后破”主要针对新旧机制。本次会议强调“先立后破”,意在统筹协调政策、积极影响全局战略性部署。和“进”与“稳”一样,破与立同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财政要提质,货币要有效,预期要引导 财政政策的“提质”,意味着未来的政策思路会加强从优化结构和管理,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而货币政策的“有效”,则意味着政策的精准要求度会更高,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发力。 重视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复苏中的预期。当下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家和消费者都希望了解经济大势、行业机会、市场行情,因此需要经济宣传报道来帮助他们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抉择。 以科技创新为纲,以补链强链为目 当下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和地产周期的拐点,因此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核心就是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来推动新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在供给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弥补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影响,在需求侧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利用新产业新产品来填补房地产的缺口。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尤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对企业特别重要,畅通经济循环的前提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风险提示:一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后续动力不足;二是政策及配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三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报告正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因此,推动经济从疫情之中快速恢复将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常,12月政治局会议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且中央近日已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对此,我们学习解读如下: 1,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两个重要关键词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学习解读:总体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于明年的整体基调积极,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的深层要求,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以进促稳”重点突出政策节奏。本次会议对经济的决策部署,除了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而“稳”和“进”之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经济发展平稳,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同时也能为经济平稳增长创造良好预期。往往在困难中,更要清晰认识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坚定必胜信心,掌握发展主动。 “先立后破” 主要针对新旧机制。本次会议强调“先立后破”,意在统筹协调政策、积极影响全局战略性部署。和“进”与“稳”一样,破与立同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先立后破”指的是创造出新机制后打破旧机制。由此,“先立后破”也通常要求“不立不破”。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各领域改革,客观上都要处理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其实践意义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步推进改革。 2,财政要提质,货币要有效,预期要引导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学习解读:一直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语言,口径基本上变化不大。去年12月份政治局会议的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表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本次会议,财政政策的“提质”,意味着未来的政策思路会加强从优化结构和管理,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而货币政策的“有效”,则意味着政策的精准要求度会更高,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发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则意味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注重协调,并同时加强与产业、科技及社会政策的有效配合,形成合力效应。 重视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复苏中的预期。当下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家和消费者都希望了解经济大势、行业机会、市场行情,因此需要经济宣传报道来帮助他们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抉择。同时,我们也需要向国际人士全面准确地阐释中国的经济政策,充分客观地解读中国的经济走势,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努力营造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3,以科技创新为纲,以补链强链为目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学习解读:当下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和地产周期的拐点,因此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核心就是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来推动新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在供给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弥补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影响,在需求侧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利用新产业新产品来填补房地产的缺口。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非常突出,有利于摊薄各种固定成本和研发支出,大国经济有显著的鼓励创新的规模经济优势。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尤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对企业特别重要,畅通经济循环的前提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国有企业要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现代化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快布局区域产业链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重大技术攻关,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负担,国有企业依靠制度优势,依靠资金、人才,更要加快填补国际产业链高端空白,提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同时提升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4,风险提示 一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后续动力不足;二是政策及配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三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本文来自华福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12月8日发布的报告《从关键词看方向——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分析师: 燕翔, S0210523050003 许茹纯, S0210523060005 朱成成, S0210523060003 金晗, S0210523060002 沈重衡, S0210523060006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1、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审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12月6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核心结论 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两个重要关键词 总体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于明年的整体基调积极,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的深层要求,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以进促稳”重点突出政策节奏。本次会议对经济的决策部署,除了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而“稳”和“进”之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以稳求进,以进固稳。 “先立后破”主要针对新旧机制。本次会议强调“先立后破”,意在统筹协调政策、积极影响全局战略性部署。和“进”与“稳”一样,破与立同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财政要提质,货币要有效,预期要引导 财政政策的“提质”,意味着未来的政策思路会加强从优化结构和管理,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而货币政策的“有效”,则意味着政策的精准要求度会更高,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发力。 重视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复苏中的预期。当下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家和消费者都希望了解经济大势、行业机会、市场行情,因此需要经济宣传报道来帮助他们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抉择。 以科技创新为纲,以补链强链为目 当下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和地产周期的拐点,因此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核心就是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来推动新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在供给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弥补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影响,在需求侧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利用新产业新产品来填补房地产的缺口。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尤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对企业特别重要,畅通经济循环的前提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风险提示:一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后续动力不足;二是政策及配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三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报告正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因此,推动经济从疫情之中快速恢复将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常,12月政治局会议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且中央近日已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今年经济形势和明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对此,我们学习解读如下: 1,提出“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两个重要关键词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学习解读:总体看,本次政治局会议对于明年的整体基调积极,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促稳”和“先立后破”的深层要求,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以进促稳”重点突出政策节奏。本次会议对经济的决策部署,除了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而“稳”和“进”之间,往往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法:以稳求进,以进固稳。经济发展平稳,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经济结构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同时也能为经济平稳增长创造良好预期。往往在困难中,更要清晰认识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坚定必胜信心,掌握发展主动。 “先立后破” 主要针对新旧机制。本次会议强调“先立后破”,意在统筹协调政策、积极影响全局战略性部署。和“进”与“稳”一样,破与立同样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先立后破”指的是创造出新机制后打破旧机制。由此,“先立后破”也通常要求“不立不破”。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各领域改革,客观上都要处理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其实践意义就是要把完善既有的体制机制放在首位,把破除不适宜的体制机制放在第二位,确保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稳步推进改革。 2,财政要提质,货币要有效,预期要引导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 学习解读:一直以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语言,口径基本上变化不大。去年12月份政治局会议的对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表述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本次会议,财政政策的“提质”,意味着未来的政策思路会加强从优化结构和管理,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而货币政策的“有效”,则意味着政策的精准要求度会更高,结构性货币政策或将再度发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则意味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要注重协调,并同时加强与产业、科技及社会政策的有效配合,形成合力效应。 重视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经济复苏中的预期。当下正确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迫切,企业家和消费者都希望了解经济大势、行业机会、市场行情,因此需要经济宣传报道来帮助他们做出理性判断和正确抉择。同时,我们也需要向国际人士全面准确地阐释中国的经济政策,充分客观地解读中国的经济走势,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努力营造客观友善、于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3,以科技创新为纲,以补链强链为目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学习解读:当下中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和地产周期的拐点,因此未来中长期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核心就是依靠持续的科技创新来推动新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在供给侧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弥补人口红利逐渐褪去的影响,在需求侧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利用新产业新产品来填补房地产的缺口。中国经济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非常突出,有利于摊薄各种固定成本和研发支出,大国经济有显著的鼓励创新的规模经济优势。 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尤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对企业特别重要,畅通经济循环的前提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国有企业要争当现代产业链“链长”,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现代化产业集群为载体,加快布局区域产业链体系。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尤其是重大技术攻关,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负担,国有企业依靠制度优势,依靠资金、人才,更要加快填补国际产业链高端空白,提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同时提升对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掌控力,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4,风险提示 一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后续动力不足;二是政策及配套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三是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本文来自华福证券研究所于2023年12月8日发布的报告《从关键词看方向——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解读》。 分析师: 燕翔, S0210523050003 许茹纯, S0210523060005 朱成成, S0210523060003 金晗, S0210523060002 沈重衡, S0210523060006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一般声明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该等公开资料的准确性及完整性由其发布者负责,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之后可能会随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或所做出的任何建议、意见及推测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所述金融产品、产品发行或管理人作出任何形式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仅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以供投资者参考,但不就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对任何投资做出任何形式的承诺或担保。投资者应自行决策,自担投资风险。 本报告版权归“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特别声明 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