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灵鸽科技:物料处理“小巨人”,锂电占系统营收85%净利CAGR34%(833284.BJ)--开源北交所研究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深度】灵鸽科技:物料处理“小巨人”,锂电占系统营收85%净利CAGR34%(833284.BJ)--开源北交所研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分析师:诸海滨 S0790522080007 物料处理“小巨人” 锂电占系统营收85%净利CAGR34% #自动化物料处理“小巨人”,2023Q1-3营收+29.34%归母净利CAGR达34% 灵鸽科技是一家物料自动化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主要从事计量配料、混合及输送等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设备的研、产、销,产品包括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和单机设备。2019年至今营收规模不断上升,3年营收CAGR65.46%。2023Q1-3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结束亏损后2022年上升至4,419.35万元,2020-2022CAGR达到34.43%。2023Q1-3实现1,372.94万元同比增长6.20%。总体毛利率2023Q1-3为26.14%;净利率2022年为13.61%,2023Q1-3略有下降至6.77%;ROE 2023Q1-3为16.49%。 #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占营收86%,其中锂电行业占85% 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营收贡献率分别为79.24%、84.49%、90.09%、85.94%,为主要营收构成产品项。单机设备的营收贡献则分别为17.16%、11.78%、7.24%、11.23%。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贡献率分别为72.63%、82.14%、82.81%、78.54%。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率缓降,2023H1为22.88%;单机设备毛利率在2022年上升至50.16%。主要产品项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的营收从分行业来看,锂电池的占比从2020年的44.61%上升至2023H1的85.11%,成为主要的营收来源行业。 #全球自动物料处理2021-2028CAGR预计6.4%,锂电产能扩张仍是主旋律 根据QYR(恒州博智)数据预测,2021年全球自动物料处理(AMH)市场销售额达到了54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86亿美元,CAGR6.4%。从锂电行业各龙头公司产能扩张安排来看,全国锂电池厂商产能规划合计达到1777.40GW,是2022年总产能612.60GW的290%,新增产能方面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锂电正极产能产量上来看,钴酸锂、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四类常见正极材料在2022年的全年产量约为149.68万吨,而到2025年预计达到322.34万吨,总的增长空间达到115%;总产能2022年为249.47万吨,而到2025年则预计达到644.68万吨,2023-2025每年预计新增产能都在100万吨以上。以每万吨设备投资额1.5亿元计算,2025年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规模达到221.88亿元。 #在手订单4.36亿元消化快,1.1亿元扩产1446台/套各类设备及生产线 截止至2023年7月31日,灵鸽科技在手订单4.36亿元,其中锂电池领域客户的在手订单为39,425.80万元,占在手订单的比例为90.43%。主要锂电订单预计在一年内消化。本次发行灵鸽科技拟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用于“物料处理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二期”产能扩张项目以及4000万元用于研发及展示中心建设项目。本次募投项目中设计产能包括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8套、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8条、其他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1,430台。目前可比公司宏工科技尚处于深交所创业板发行过程中,以金银河、赢合科技、瀚川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平均PE TTM为27.8X。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集中度高风险、产业政策风险。 【目录】 1、 概况:物料自动化处理“小巨人”,归母净利CAGR34% 1.1、 产品构成: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占营收86%,其中锂电行业占85% 1.2、 财务情况:2023Q1-3营收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CAGR达34% 1.3、 募投项目:1.1亿元扩产项目设计产能1446台/套各类设备及生产线 2、 行业:全球自动物料处理2021-2028CAGR预计6.4% 3、 看点:产能扩张仍是主旋律,在手订单4.36亿消化速度快 3.1、 锂电产能扩张仍是行业主旋律,2025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达221.88亿 3.2、 在手订单4.36亿元,订单预计2024年7月前消化 4、 可比估值:行业平均27.8X 5、 风险提示 【阅读原文】内容详见完整报告 1、 概况:物料自动化处理“小巨人”,归母净利CAGR34% 灵鸽科技是一家物料自动化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计量配料、混合及输送等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和单机设备。产品及服务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橡塑、食品等需要物料处理的多个领域。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取得专利权9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集成电路布图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拥有数位行业资深专家,核心技术人员在螺杆式配混方面拥有30年的研发经验,较早将螺杆式连续制浆技术成功应用于锂电池行业。先后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培育企业、江苏省版权示范基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洪良,截至2023年9月5日直接持有灵鸽科技24.27%的股份,通过伊犁灵鸽间接控制公司7.98%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2.25%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实控人王洪良任灵鸽科技董事长,杭一任总经理,王玉琴任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 1.1、产品构成: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占营收86%,其中锂电行业占85% 灵鸽科技的主要产品分为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和单机设备,用于实现流程型工业中物理形态为粉料、粒料、液料及浆料等物料的处理。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按照行业应用领域和应用类型划分,主要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自动计量配混输送系统、智能微量配料系统等。其中,锂电池生产领域是公司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灵鸽科技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包括粉体输送、配混、烧结、粉碎、水洗(仅高镍)、包装和智能化控制等环节,主要服务于锂电正负极材料制造商,服务范围涵盖多功能粉体强制分散系统、计量配料及高混系统、轨道窑炉外循环系统、气流及机械粉碎系统、干法及湿法包覆处理系统、合批过筛除铁包装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主要涉及计量配混输送环节。 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是由粉体投料及储存系统、计量配料系统、液体物料输送及计量配料系统、双螺旋连续制浆机、双行星真空搅拌系统、高速分散处理系统、浆料除铁过滤输送系统、浆料周转储存系统、管道推球清管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组成。在锂电池制浆领域已成为国轩高科、天辉锂电、鹏辉能源、宁德时代、瑞浦能源等知名客户的设备供应商。 自动计量配混输送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橡塑、 食品、医药等行业客户,为其提供包括物料输送系统、配料系统在内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输送系统承担自动上料、供料功能,配料系统用于将多种原材料精确配比混合。 智能微量配料系统可同时称量和配比几十种小比例原料,能够提供多种小料同时配料的服务方案,满足复杂配方的计量配混需求。该系统设备对物料计量精度高,计量速度快,占用空间小,可实现投料、称重、喂料、混料全流程自动化、无尘化和无人化,实时监测生产进程,有效实现产品历史追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智能微量配料系统广泛应用于食品等行业。 单机设备包括失重式计量喂料机、切粒机以及双行星搅拌机,单机设备销售以失重式计量喂料机为主。 从营收构成来看,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营收贡献率分别为79.24%、84.49%、90.09%、85.94%,为主要营收构成产品项。单机设备的营收贡献则分别为17.16%、11.78%、7.24%、11.23%。 毛利贡献方面,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贡献率分别为72.63%、82.14%、82.81%、78.54%。 分项毛利率来看,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率缓降,2023H1为22.88%;单机设备毛利率在2022年上升至50.16%。 主要产品项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的营收从分行业来看,锂电池的占比从2020年的44.61%上升至2023H1的85.11%,成为主要的营收来源行业。 前五名客户历年营收占比在50%以上,前五大客户构成变动较大,主要受下游客户复购率不高、行业快速发展导致新增客户及新增大额订单较多等因素影响。 1.2、财务情况:2023Q1-3营收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CAGR达34% 2019年至今,灵鸽科技营收规模不断上升,2020-2022年分别为1.47亿元、2.10亿元、3.25亿元,2019-2022营收CAGR65.46%。2023Q1-3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结束亏损后2022年上升至4,419.35万元,2020-2022CAGR达到34.43%。2023Q1-3实现1,372.94万元同比增长6.20%。 总体毛利率保持平稳,2023Q1-3为26.14%;净利率2022年为13.61%,2023Q1-3略有下降至6.77%;ROE 2023Q1-3为16.49%。 期间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2020-2022分别为17.11%、12.79%、9.58%,研发费用规模持续上升,2023Q1-3研发费用率达到3.98%。 1.3、募投项目:1.1亿元扩产项目设计产能1446台/套各类设备及生产线 本次公开发行,灵鸽科技拟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用于“物料处理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二期”产能扩张项目以及4000万元用于研发及展示中心建设项目。 本次募投项目中设计产能包括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8套、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8条、其他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1,430台。 2、行业:全球自动物料处理2021-2028CAGR预计6.4% 锂电池生产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正负极浆料制备、极片制作、电芯制作、电池组装等数十项工艺流程,各工艺流程对应的产品质量均与最终锂电池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紧密相关。灵鸽科技产品主要涉及从正负极材料粉体材料计量配料到搅拌制浆等流程。 目前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精细化工、橡塑、食品、医药、电子半导体、石化、军工等领域。根据QYR(恒州博智)数据预测,2021年全球自动物料处理(AMH)市场销售额达到了54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4%。 我国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发展起步较晚,行业集中度较低,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一般仅深耕个别应用领域,凭借行业经验积累,提供物料自动化处理单机设备或部分一体化系统。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提升,物料自动化处理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张,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整体市场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的核心设备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海外龙头企业,在成本优势下具备广阔的国产化替代空间。以锂电设备和塑料设备为例,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前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可达88%,中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90%以上,而后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超过95%。 下游锂电池方面,新能源汽车终端的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产能的快速扩增,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60.94GWh,同比增长86.41%。据SNEResearch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在电动车上的装机量达到2,963GWh,出货量达到3,500GWh。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渗透率较高。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各国注册的电动汽车电池电量总量中中国市场份额达50.3%,两年内再次超过50%。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电量TOP10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I、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其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6席。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较为领先,宁德时代2021年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同比增长167.5%,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宁德时代及其他几大国内企业正在加速新建产能,保持在行业内领先的竞争地位。 在橡塑行业中,改性塑料由于其材料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而被广泛经营。改性塑料强度、韧性、阻燃性与抗冲击性等性质得到增强,从生产成本来看,塑料密度低,生产效率高,相比其它材料具有更低的成本。由于改性塑料优越的性价比,改性塑料在越来越多的下游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用耗材与电气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改性塑料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为汽车与家电,应用于家电产品的改性塑料占改性塑料总表观消费量的34%,汽车则占有19%。得益于全球汽车、家电、办公设备等产业的产能向中国聚集,改性塑料的需求得到拉动,2010-2021年期间,我国改性塑料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780万吨至2021年提升到2,6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76%。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需求量约为11,000万吨左右。新冠疫情结束后,随着生产和消费的恢复,改性塑料市场需求预计有较大幅度提升,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需求增速预计在3%左右,预计到2026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需求量达到13,000万吨。橡塑行业尤其是改性塑料行业的增长有力驱动上游物料自动化处理需求,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发展空间。 3、看点:产能扩张仍是主旋律,在手订单4.36亿消化速度快 3.1、锂电产能扩张仍是行业主旋律,2025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达221.88亿 锂电产能扩张仍然是行业内主旋律。从锂电行业各龙头公司产能扩张安排来看,全国锂电池厂商产能规划合计达到1777.40GWh,是2022年总产能612.60GWh的290%,新增产能方面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从锂电正极产能产量上来看,钴酸锂、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四类常见正极材料在2022年的全年产量约为149.68万吨,而到2025年预计达到322.34万吨,总的增长空间达到115%;总产能2022年为249.47万吨,而到2025年则预计达到644.68万吨,2023-2025每年预计新增产能都在100万吨以上。以每万吨设备投资额1.5亿元计算,2025年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规模达到221.88亿元。 3.2、在手订单4.36亿元,订单预计2024年7月前消化 截止至2023年7月31日,灵鸽科技在手订单4.36亿元,其中锂电池领域客户的在手订单为39,425.80万元,占在手订单的比例为90.43%。主要订单预计2024年7月底之前消化完毕。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灵鸽科技合同负债金额分别为3,796.64万元、5,250.81万元、6,873.67万元、4,498.99万元。合同负债主要为收取客户合同预收款项,2020年末至2022年末,灵鸽科技进入新能源锂电领域,新增订单较多,收取客户预收款逐步增长导致合同负债持续增长。2023年6月末合同负债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主要为部分客户订单完成确认收入。 4、可比估值:行业平均27.8X 考虑到现阶段灵鸽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行业,我们选择宏工科技、金银河、赢合科技、瀚川智能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 目前可比公司宏工科技尚处于深交所创业板发行过程中,以金银河、赢合科技、瀚川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平均PE TTM为27.8X。 5、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集中度高风险、产业政策风险。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交流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名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秘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分析师:诸海滨 S0790522080007 物料处理“小巨人” 锂电占系统营收85%净利CAGR34% #自动化物料处理“小巨人”,2023Q1-3营收+29.34%归母净利CAGR达34% 灵鸽科技是一家物料自动化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主要从事计量配料、混合及输送等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设备的研、产、销,产品包括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和单机设备。2019年至今营收规模不断上升,3年营收CAGR65.46%。2023Q1-3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结束亏损后2022年上升至4,419.35万元,2020-2022CAGR达到34.43%。2023Q1-3实现1,372.94万元同比增长6.20%。总体毛利率2023Q1-3为26.14%;净利率2022年为13.61%,2023Q1-3略有下降至6.77%;ROE 2023Q1-3为16.49%。 #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占营收86%,其中锂电行业占85% 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营收贡献率分别为79.24%、84.49%、90.09%、85.94%,为主要营收构成产品项。单机设备的营收贡献则分别为17.16%、11.78%、7.24%、11.23%。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贡献率分别为72.63%、82.14%、82.81%、78.54%。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率缓降,2023H1为22.88%;单机设备毛利率在2022年上升至50.16%。主要产品项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的营收从分行业来看,锂电池的占比从2020年的44.61%上升至2023H1的85.11%,成为主要的营收来源行业。 #全球自动物料处理2021-2028CAGR预计6.4%,锂电产能扩张仍是主旋律 根据QYR(恒州博智)数据预测,2021年全球自动物料处理(AMH)市场销售额达到了54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86亿美元,CAGR6.4%。从锂电行业各龙头公司产能扩张安排来看,全国锂电池厂商产能规划合计达到1777.40GW,是2022年总产能612.60GW的290%,新增产能方面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锂电正极产能产量上来看,钴酸锂、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四类常见正极材料在2022年的全年产量约为149.68万吨,而到2025年预计达到322.34万吨,总的增长空间达到115%;总产能2022年为249.47万吨,而到2025年则预计达到644.68万吨,2023-2025每年预计新增产能都在100万吨以上。以每万吨设备投资额1.5亿元计算,2025年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规模达到221.88亿元。 #在手订单4.36亿元消化快,1.1亿元扩产1446台/套各类设备及生产线 截止至2023年7月31日,灵鸽科技在手订单4.36亿元,其中锂电池领域客户的在手订单为39,425.80万元,占在手订单的比例为90.43%。主要锂电订单预计在一年内消化。本次发行灵鸽科技拟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用于“物料处理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二期”产能扩张项目以及4000万元用于研发及展示中心建设项目。本次募投项目中设计产能包括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8套、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8条、其他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1,430台。目前可比公司宏工科技尚处于深交所创业板发行过程中,以金银河、赢合科技、瀚川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平均PE TTM为27.8X。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集中度高风险、产业政策风险。 【目录】 1、 概况:物料自动化处理“小巨人”,归母净利CAGR34% 1.1、 产品构成: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占营收86%,其中锂电行业占85% 1.2、 财务情况:2023Q1-3营收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CAGR达34% 1.3、 募投项目:1.1亿元扩产项目设计产能1446台/套各类设备及生产线 2、 行业:全球自动物料处理2021-2028CAGR预计6.4% 3、 看点:产能扩张仍是主旋律,在手订单4.36亿消化速度快 3.1、 锂电产能扩张仍是行业主旋律,2025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达221.88亿 3.2、 在手订单4.36亿元,订单预计2024年7月前消化 4、 可比估值:行业平均27.8X 5、 风险提示 【阅读原文】内容详见完整报告 1、 概况:物料自动化处理“小巨人”,归母净利CAGR34% 灵鸽科技是一家物料自动化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计量配料、混合及输送等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和单机设备。产品及服务可广泛应用于锂电、橡塑、食品等需要物料处理的多个领域。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取得专利权9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集成电路布图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拥有数位行业资深专家,核心技术人员在螺杆式配混方面拥有30年的研发经验,较早将螺杆式连续制浆技术成功应用于锂电池行业。先后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培育企业、江苏省版权示范基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洪良,截至2023年9月5日直接持有灵鸽科技24.27%的股份,通过伊犁灵鸽间接控制公司7.98%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2.25%的股份,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实控人王洪良任灵鸽科技董事长,杭一任总经理,王玉琴任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 1.1、产品构成: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占营收86%,其中锂电行业占85% 灵鸽科技的主要产品分为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和单机设备,用于实现流程型工业中物理形态为粉料、粒料、液料及浆料等物料的处理。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按照行业应用领域和应用类型划分,主要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自动计量配混输送系统、智能微量配料系统等。其中,锂电池生产领域是公司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灵鸽科技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包括粉体输送、配混、烧结、粉碎、水洗(仅高镍)、包装和智能化控制等环节,主要服务于锂电正负极材料制造商,服务范围涵盖多功能粉体强制分散系统、计量配料及高混系统、轨道窑炉外循环系统、气流及机械粉碎系统、干法及湿法包覆处理系统、合批过筛除铁包装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主要涉及计量配混输送环节。 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是由粉体投料及储存系统、计量配料系统、液体物料输送及计量配料系统、双螺旋连续制浆机、双行星真空搅拌系统、高速分散处理系统、浆料除铁过滤输送系统、浆料周转储存系统、管道推球清管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组成。在锂电池制浆领域已成为国轩高科、天辉锂电、鹏辉能源、宁德时代、瑞浦能源等知名客户的设备供应商。 自动计量配混输送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橡塑、 食品、医药等行业客户,为其提供包括物料输送系统、配料系统在内的自动化解决方案。输送系统承担自动上料、供料功能,配料系统用于将多种原材料精确配比混合。 智能微量配料系统可同时称量和配比几十种小比例原料,能够提供多种小料同时配料的服务方案,满足复杂配方的计量配混需求。该系统设备对物料计量精度高,计量速度快,占用空间小,可实现投料、称重、喂料、混料全流程自动化、无尘化和无人化,实时监测生产进程,有效实现产品历史追溯,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智能微量配料系统广泛应用于食品等行业。 单机设备包括失重式计量喂料机、切粒机以及双行星搅拌机,单机设备销售以失重式计量喂料机为主。 从营收构成来看,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营收贡献率分别为79.24%、84.49%、90.09%、85.94%,为主要营收构成产品项。单机设备的营收贡献则分别为17.16%、11.78%、7.24%、11.23%。 毛利贡献方面,2020-2023H1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贡献率分别为72.63%、82.14%、82.81%、78.54%。 分项毛利率来看,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毛利率缓降,2023H1为22.88%;单机设备毛利率在2022年上升至50.16%。 主要产品项自动化物料处理系统的营收从分行业来看,锂电池的占比从2020年的44.61%上升至2023H1的85.11%,成为主要的营收来源行业。 前五名客户历年营收占比在50%以上,前五大客户构成变动较大,主要受下游客户复购率不高、行业快速发展导致新增客户及新增大额订单较多等因素影响。 1.2、财务情况:2023Q1-3营收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CAGR达34% 2019年至今,灵鸽科技营收规模不断上升,2020-2022年分别为1.47亿元、2.10亿元、3.25亿元,2019-2022营收CAGR65.46%。2023Q1-3实现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29.34%。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结束亏损后2022年上升至4,419.35万元,2020-2022CAGR达到34.43%。2023Q1-3实现1,372.94万元同比增长6.20%。 总体毛利率保持平稳,2023Q1-3为26.14%;净利率2022年为13.61%,2023Q1-3略有下降至6.77%;ROE 2023Q1-3为16.49%。 期间费用率呈现下降趋势,2020-2022分别为17.11%、12.79%、9.58%,研发费用规模持续上升,2023Q1-3研发费用率达到3.98%。 1.3、募投项目:1.1亿元扩产项目设计产能1446台/套各类设备及生产线 本次公开发行,灵鸽科技拟投入募集资金1.1亿元用于“物料处理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二期”产能扩张项目以及4000万元用于研发及展示中心建设项目。 本次募投项目中设计产能包括锂电池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8套、锂电池正负极材料自动化生产线8条、其他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1,430台。 2、行业:全球自动物料处理2021-2028CAGR预计6.4% 锂电池生产涉及正负极材料生产、正负极浆料制备、极片制作、电芯制作、电池组装等数十项工艺流程,各工艺流程对应的产品质量均与最终锂电池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紧密相关。灵鸽科技产品主要涉及从正负极材料粉体材料计量配料到搅拌制浆等流程。 目前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已成为工业自动化以及智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物料自动化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精细化工、橡塑、食品、医药、电子半导体、石化、军工等领域。根据QYR(恒州博智)数据预测,2021年全球自动物料处理(AMH)市场销售额达到了54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到8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4%。 我国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发展起步较晚,行业集中度较低,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一般仅深耕个别应用领域,凭借行业经验积累,提供物料自动化处理单机设备或部分一体化系统。随着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提升,物料自动化处理的应用领域持续扩张,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行业整体市场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物料自动化处理的核心设备技术水平已经接近海外龙头企业,在成本优势下具备广阔的国产化替代空间。以锂电设备和塑料设备为例,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前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可达88%,中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90%以上,而后段设备总体国产替代率超过95%。 下游锂电池方面,新能源汽车终端的快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产能的快速扩增,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260.94GWh,同比增长86.41%。据SNEResearch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在电动车上的装机量达到2,963GWh,出货量达到3,500GWh。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企业渗透率较高。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1年全球各国注册的电动汽车电池电量总量中中国市场份额达50.3%,两年内再次超过50%。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电量TOP10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I、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其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6席。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较为领先,宁德时代2021年动力电池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同比增长167.5%,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居全球第一。目前宁德时代及其他几大国内企业正在加速新建产能,保持在行业内领先的竞争地位。 在橡塑行业中,改性塑料由于其材料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而被广泛经营。改性塑料强度、韧性、阻燃性与抗冲击性等性质得到增强,从生产成本来看,塑料密度低,生产效率高,相比其它材料具有更低的成本。由于改性塑料优越的性价比,改性塑料在越来越多的下游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用耗材与电气设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改性塑料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为汽车与家电,应用于家电产品的改性塑料占改性塑料总表观消费量的34%,汽车则占有19%。得益于全球汽车、家电、办公设备等产业的产能向中国聚集,改性塑料的需求得到拉动,2010-2021年期间,我国改性塑料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780万吨至2021年提升到2,65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1.76%。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1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需求量约为11,000万吨左右。新冠疫情结束后,随着生产和消费的恢复,改性塑料市场需求预计有较大幅度提升,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需求增速预计在3%左右,预计到2026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需求量达到13,000万吨。橡塑行业尤其是改性塑料行业的增长有力驱动上游物料自动化处理需求,为相关设备厂商带来发展空间。 3、看点:产能扩张仍是主旋律,在手订单4.36亿消化速度快 3.1、锂电产能扩张仍是行业主旋律,2025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达221.88亿 锂电产能扩张仍然是行业内主旋律。从锂电行业各龙头公司产能扩张安排来看,全国锂电池厂商产能规划合计达到1777.40GWh,是2022年总产能612.60GWh的290%,新增产能方面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从锂电正极产能产量上来看,钴酸锂、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四类常见正极材料在2022年的全年产量约为149.68万吨,而到2025年预计达到322.34万吨,总的增长空间达到115%;总产能2022年为249.47万吨,而到2025年则预计达到644.68万吨,2023-2025每年预计新增产能都在100万吨以上。以每万吨设备投资额1.5亿元计算,2025年预计正极设备市场规模达到221.88亿元。 3.2、在手订单4.36亿元,订单预计2024年7月前消化 截止至2023年7月31日,灵鸽科技在手订单4.36亿元,其中锂电池领域客户的在手订单为39,425.80万元,占在手订单的比例为90.43%。主要订单预计2024年7月底之前消化完毕。 2020年末、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灵鸽科技合同负债金额分别为3,796.64万元、5,250.81万元、6,873.67万元、4,498.99万元。合同负债主要为收取客户合同预收款项,2020年末至2022年末,灵鸽科技进入新能源锂电领域,新增订单较多,收取客户预收款逐步增长导致合同负债持续增长。2023年6月末合同负债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主要为部分客户订单完成确认收入。 4、可比估值:行业平均27.8X 考虑到现阶段灵鸽科技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行业,我们选择宏工科技、金银河、赢合科技、瀚川智能作为同行业可比公司。 目前可比公司宏工科技尚处于深交所创业板发行过程中,以金银河、赢合科技、瀚川智能为代表的行业平均PE TTM为27.8X。 5、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集中度高风险、产业政策风险。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交流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所获荣誉 2023年新财富最佳北交所公司研究团队第一名 2016-2022年水晶球奖北交所最佳分析师公募榜/总榜 双第一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若您并非开源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商业秘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