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机器人产业周报】傅利叶GR-1与主席同框,优必选通过港交所聆讯

【机器人产业周报】傅利叶GR-1与主席同框,优必选通过港交所聆讯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君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05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赴上海考察调研,傅利叶智能GR-1人形机器人与主席同框。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他考察了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其中参观了人形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是傅利叶智能GR-1,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达40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300牛·米,步行速度为5公里/小时,能负重50公斤。傅利叶智能GR-1具有敏捷避障能力,能够在不平整、有坡度的地形上行走,抗外界冲击干扰。傅利叶智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顾捷介绍,GR-1之所以具备这种能力,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小脑”——在AI算法的支撑下,能完成MPC(模型预测控制)运动。该机器人已小批量生产,技术攻关仍在继续。 东京国际机器人展会上,哈默纳科进行机器人灵巧手演示。本次展会,公司展示了两大新产品:CSF系列新品7号、谐波行星®斜齿轮HPG-40R,并进行了人形手的演示。哈默纳科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减速器的核心供应商,因此业内猜测本次展出的方案可能将是特斯拉最终选择的灵巧手方案。11月中旬,哈默纳科在业绩交流会上披露23Q2公司接到两家美国客户的人形机器人减速器订单,主要用于手指关节,计划为500台机器人提供1.5万台微型减速器。其中一家客户的机器人每个手指使用3个减速器,如果单手5个手指,则单手15个减速器,双手合计30个减速器。 2023年12月1日,优必选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据沙利文报告,优必选是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极少数市场参与者之一,并率先实现了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截止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已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多家企业客户,并已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技术探索和发展的早期阶段,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2020~2022年,优必选营业收入分别为7.4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7%,2022年相较于上一年同比增长23.4%。2022年,人形机器人业务贡献了5184万元的收入,占公司总体收入额5.1%。过去三年,优必选总研发投入近16亿元,平均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56.5%。 融资动态:全球领先的视觉处理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公司银牛微电子宣布完成超5亿元A轮融资。机器视觉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科慧远”宣布已于近期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速度低于预期;技术进步速度低于预期。 正文: 1. 产业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赴上海考察调研,傅利叶智能GR-1人形机器人与主席同框。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调研,他考察了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其中参观了人形机器人。这款人形机器人是傅利叶智能GR-1,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达40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300牛·米,步行速度为5公里/小时,能负重50公斤。傅利叶智能GR-1具有敏捷避障能力,能够在不平整、有坡度的地形上行走,抗外界冲击干扰。傅利叶智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顾捷介绍,GR-1之所以具备这种能力,是因为它有一个发达的“小脑”——在AI算法的支撑下,能完成MPC(模型预测控制)运动。该机器人已小批量生产,技术攻关仍在继续。(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傅里叶智能) 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展示了“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气象预报大模型“风乌”和感知决策一体化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其中,“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包括国内首个支持长语境的多语言千亿参数大模型“书生·浦语”、首个支持开放世界百万语义标签理解的多模态大模型、首个城市级三维空间大模型“天际”。“书生·浦语”(InternLM)的参数量高达1230亿,由包含23000亿token的高质量语料训练而成。它掌握多种语言,具备理解长输入文字、展开复杂推理、进行长时间多轮对话的能力;可通过表格和图表等方式,汇总与呈现复杂信息;在多个主流评测集中,表现出优越的综合性能;具备较强的数值计算、函数运算、方程求解等数理能力。它的安全与对齐能力也很强,能可靠地遵循人类指令,在收到包含错误价值观的指令后可以准确指出、予以纠正。(资料来源:人民日报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 2023年12月1日,优必选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是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极少数市场参与者之一,率先实现商业化。截止到2023年6月30日,优必选已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900多家企业客户,并已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在全球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技术探索和发展的早期阶段,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于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优必选营业收入分别达7.4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7%,2022年相较于上一年同比增长23.4%。2022年,人形机器人业务贡献了5184万元的收入,占公司总体收入额5.1%。(资料来源:优必选) 过去三年,优必选总研发投入近16亿元,平均研发开支占总收入的56.5%。优必选全栈式技术拥有1800项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其中逾380为海外专利,全面整合了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运动规划和控制技术以及伺服驱动器)及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视觉及语音交互技术),共同赋能多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SLAM及自主技术、视觉伺服操作及人机交互),并通过专有的机器人应用框架机器人操作系统应用框架(ROSA)实现功能及控制。(资料来源:优必选) 中国电科第一代人形机器人发布。中国电科21所也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在研样机,身高1.62米,重60公斤,有39个自由度,单臂最大负载5公斤,双臂最大负载10公斤,最大行走速度为5公里/小时。它能在斜坡、碎石地、草地等非平整路面上稳定行走,还具备拿水杯、搬箱子等灵巧操作能力。(资料来源:中电科) 超过50家中国机器人产业企业参加日本东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11月29日,日本东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iREX 2023)在东京国际展示场(Tokyo Big Sight)盛大开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机器人盛会之一,iREX 2023共吸引来自18个国家的650余家企业和团体参展,设立展位超过3500个,展出规模为历史之最。今年海外参展商的数量较上届大幅增加,共有121家海外公司和团体参展,其中中国展商约50家,包括: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群工业、绿的谐波、珞石机器人、遨博机器人、梅卡曼德、蓝芯科技、智同科技、视比特机器人、优艾智合、艾利特、大族机器人等众多国内机器人品牌也皆盛装亮相。(资料来源:日本东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 东京国际机器人展会上,哈默纳科进行机器人灵巧手演示。本次展会,公司展示了两大新产品:CSF系列新品7号、谐波行星®斜齿轮HPG-40R,并进行了人形手的演示。哈默纳科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减速器的核心供应商,因此业内猜测本次展出的方案可能将是特斯拉最终选择的灵巧手方案。11月中旬,哈默纳科在业绩交流会上披露23Q2公司接到两家美国客户的人形机器人减速器订单,主要用于手指关节,计划为500台机器人提供1.5万台微型减速器。其中一家客户的机器人每个手指使用3个减速器,如果单手5个手指,则单手15个减速器,双手合计30个减速器。(资料来源:日本东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哈默纳科业绩发布会) 宇树发布人形机器人H1进化成果预演视频,展示了其超强的平衡能力、行走能力、负重能力。这次视频展示的人形机器人是宇树科技最新推出的 2.0 升级版。本次视频展示了H1顺利上下两级台阶,走过木板、圆盘形成的障碍,被踹和拉扯之后的平衡能力,负重 30kg的行走能力等。相比于 8 月发布的首个版本,宇树H1已实现较高动力性能,和超强的平衡能力。H1通用人形机器人目前的售价低于 9 万美元。(资料来源:宇树科技) 宇树科技发布最新的四足机器狗Unitree B2,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包括综合续航能力、关节性能和运动能力、高负载承载能力以及感知能力。综合续航能力:B2将电池容量扩增至45000mAh,额定能量达2250Wh,续航能力大幅提升200%。这一改进使得B2能够在空载状态下持续工作5小时以上,即使承载20kg的负荷也能持续运动超过4小时。关节性能和运动能力:宇树科技自主研发了新型关节电机,并将B2的扭矩峰值提升至360N.m,关节性能提升了170%。B2能够轻松攀爬40厘米高的台阶,最快移动速度6米/秒,跳跃达到1.6米的距离。还拥有B2-W轮足机器狗可进行替换变形,从而突破续航限制并自由转换。它延续了B1的全场景作业能力,并拥有IP67级防尘防水能力,能够在高温潮湿、低温寒冷、有毒有害气体等恶劣条件下稳定运行。感知能力:B2支持安装多款传感器与光学相机。针对建筑与测绘行业的需求,可以选择安装3D激光雷达,以实现对作业空间的立体扫描,并构建三维测量地图,同时进行路径规划和自主避障等任务。此外,结合深度相机、光学相机等模块的使用,能够获得更加快速和精准的定位能力。(资料来源:宇树科技) 2. 融资动态 全球领先的视觉处理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公司银牛微电子宣布完成超5亿元A轮融资。本轮联合领投方为合肥产投和精确资本,津西资本、天娱数科及部分老股东跟投。本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加速新一代芯片及模组研发、新领域产品解决方案研发以及团队发展建设等。(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 机器视觉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科慧远”宣布已于近期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中科院资本、海通央视融媒体产业投资基金、申万创新投、齐芯资本以及洛阳市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等多家投资方共同参与。本轮资金将主要用在新方向研发、新领域拓展及国内外市场扩张等。(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 3.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海外需求及政策;技术发展低于预期。 往期回顾: 【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2023.11.26 【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预期升温2023.11.22 【机器人产业周报】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2023.11.15 【机器人产业周报】工信部: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2023.11.07 【机器人产业周报】: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Digit,预计2027年实现年产万台2023.10.29 【机器人产业周报】富士康将与英伟达共同建造“AI工厂”2023.10.23 【机器人周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开启国产化之路2023.10.17 【机器人产业周报】英伟达风投部门NVenture投资工业机器人初创企业Machina Labs2023.10.10 【机器人产业周报】特斯拉 Optimus 视频展示用纯视觉技术处理运动指令2023.09.25 【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被工信部列入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重点方向2023.09.17 【机器人产业周报】:8月机器人领域融资9~11亿2023.09.1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