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双碳环保公用|袁理】环保行业月报:CCER正式重启&首批4项方法学颁布&算力绿色低碳行动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双碳环保公用|袁理】环保行业月报:CCER正式重启&首批4项方法学颁布&算力绿色低碳行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点推荐&建议关注 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国林科技,美埃科技,凯美特气,宇通重工,景津装备,路德环境,高能环境,天壕能源,九丰能源,新奥股份,三联虹普,伟明环保,瀚蓝环境,绿色动力,洪城环境,天奇股份,光大环境,英科再生,中国水务,福龙马,中再资环。 建议关注: 金科环境,卓越新能,山高环能。 投资要点 碳市场行情复盘:2023年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9305.13万吨,总成交额64.22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52.75万吨,成交额6.03亿元,成交价75.29-82.79元/吨,10月末收盘价为78.05元/吨,较9月+2.64%。 生态环境部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重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暂定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注销等工作;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通告》明确了2017年3月14日前备案的减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 生态环境部制定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明确造林碳汇方法学适用于乔木、竹子和灌木荒地造林;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以及“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热发电部分;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离岸30公里以外,或者水深大于30米的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三项算力绿色低碳行动:一是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算力碳效模型等研究,开展绿色 低碳算力园区评价,发布算力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二是构建算力中心、算力应用“碳中和等级”能力指标体系,开展算力设施、算力应用碳效核查与评估。三是引导供电、制冷、 服务器、网络、存储等产业链各环节梳理核算碳足迹,发布创新低碳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录,推进算力应用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绿色低碳、高效安全”“创新驱动、自立自强”3条原则,并明确了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任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炼油领域碳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关注双碳环保产业安全系列下的能源安全及资源化投资机遇。能源安全:固本强基&有序替代,关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下新能源产业(光伏治理、氢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及天然气投资机遇。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光伏废气治理龙头,一体化&新技术促单位价值量提升成长加速;【天壕能源】稀缺跨省长输贯通在即,解决资源痛点空间大开。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关注战略资源锂电回收、提锂分离材料、特气、金属&石化资源再生。【凯美特气】二氧化碳尾气回收龙头,【天奇股份】锂电回收,【路德环境】酒糟资源化龙头。 最新研究:非电行业碳核查启动,奠定碳市场扩容基础,关注计量监测&减碳资产需求释放;2023M1-9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3%,渗透率同比提升1.88pct至7.20%;2023M1-8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77pct至6.87%。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利率超预期上行,财政支出低于预期 市场行情 1. 市场行情 1.1.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行情 2023年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93,051,321吨,总成交额6,421,746,435.39元。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527,526吨,成交额603,262,565.08元,最高价82.79元/吨,最低价75.29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78.05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2.64%。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85,523,795吨,成交额5,818,483,870.31元。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82,718,568吨,累计成交额20,663,510,880.68元。 1.2.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行情 上月(2023年10月)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广东共成交19,158吨,累计总成交72.74百万吨。深圳共成交10,009吨,累计总成交28.50百万吨。天津共成交4.51万吨,累计总成交67.99百万吨。北京共成交56,654吨,累计总成交48.79百万吨。上海共成交833,794吨,累计总成交1.75亿吨。湖北共成交12,000吨,累计总成交8.65百万吨。四川共成交256,275吨,累计总成交37.45百万吨。福建共成交92吨,累计总成交15.43百万吨。 热点新闻 2. 近期热点新闻及解读 2.1.生态环境部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事件: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重启。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制度创新。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组成我国碳交易体系。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并申请完成登记后,可在市场出售,以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有利于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生态环境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立统一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组织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交易机构负责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交易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市场健康发展,防止过度投机,防范金融等方面的风险。交易机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的具体业务规则,并报生态环境部备案。 2.2. 生态环境部制定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事件: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CCER-14-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CCER-01-002-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红树林营造(CCER-14-002-V01)》。 本次发布的4项方法学明确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1)造林碳汇方法学适用于乔木、竹子和灌木荒地造林。2)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以及“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热发电部分。3)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离岸30公里以外,或者水深大于30米的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4)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4项方法学在参考国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通行规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我国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和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趋势,既与国际接轨,也针对中国具体情况强化了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明确了审定与核查关键环节,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管理实际,有助于产生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碳信用。 2.3.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发布 事件: 10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 《通告》公布了暂定的CCER登记、注销、统一交易与结算机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机构成立前,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注销等工作,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成立前,由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通告》明确了2017年3月14日前备案的减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缴,2025年1月1日起不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 2.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事件: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算力绿色低碳行动包含三方面:一是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算力碳效模型等研究,开展绿色 低碳算力园区评价,发布算力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二是构建算力中心、算力应用“碳中和等级”能力指标体系,开展算力设施、算力应用碳效核查与评估。三是引导供电、制冷、 服务器、网络、存储等产业链各环节梳理核算碳足迹,发布创新低碳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录,推进算力应用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计划》明确,提升资源利用和算力碳效水平。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强绿色设计,加快高能效、低碳排的算网存设备部署,推动软硬件协同联动节能。支持液冷、储能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利用海洋、山洞等地理条件建设自然冷源数据中心,优化算力设施电能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碳利用效率,提升算力碳效水平。 《计划》明确,引导市场应用绿色低碳算力。积极引入绿色能源,鼓励算力中心采用源网荷储等技术,支持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开发、就近消纳,逐步提升算力设施绿电使用率。加快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推动业务模式、计费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 《计划》明确,赋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算力设施在工业等重点行业发挥应用赋能作用,支撑行业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工艺优化等生产环节创新,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助力行业节能减排,构建“算力+”绿色低碳生态体系,降低社10会碳排放总量。 2.5. 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事件: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绿色低碳、高效安全”“创新驱动、自立自强”3条原则,并明确了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任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炼油领域碳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指导意见》提出,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部署引导炼油过程降碳、推进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支持制氢用氢降碳、探索加强碳排放管理4项任务。到2025年,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30%。到2030年,绿氢炼化、CCUS等技术完成工业化、规模化示范验证,建设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绿色低碳标杆企业。 《指导意见》明确,加快研发一批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等主要炼油装置的节能降碳技术。开发智能化高效换热器、高效混合器、高效分离器、工程强化反应器等单体设备。推动二氧化碳转化、固化等技术开发和试点应用。鼓励大型电加热炉电气化技术研发和应用。 《指导意见》强调,在保障措施方面,各地要支持行业节能降碳领域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建设,组织重大专项科技攻关。落实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政策,落实资源循环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用好碳减排等货币政策工具,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炼油领域碳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最新研究 3.1. 非电行业碳核查启动,奠定碳市场扩容基础,关注计量监测&减碳资产需求释放 事件:2023年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 全国非电力行业碳核查启动,细化水泥、电解铝和钢铁核算标准。《通知》要求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有关工作。1)覆盖范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2)核算标准: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按照生态环境部最新下发的技术文件核算,其他重点行业按此前指南及补充数据表核算。相较于此前版本,钢铁行业新版技术文件要求数据细化至每个月份、区分不同工序、包含测算过程值、数据来源与支撑材料等。3)报送时限:每年3月31日前,组织重点行业企业编制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分别核算报告企业层级排放总量和设施层级排放量)。4)核查时限: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其他重点行业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 非并网及自发自用清洁电力碳排按0计算,绿电需单独报告暂按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计算。《通知》明确,在核算企业层级净购入电量或设施层级消耗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时,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企业自发自用(包括并网不上网和余电上网的情况)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按0计算,重点行业企业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非化石能源电力的企业,需单独报告该部分电力消费量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绿色电力消费凭证》或直供电力的交易、结算证明,不包括绿色电力证书),对应的排放量暂按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2022年度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为0.5703tCO2/MWh,较2021年的0.5810tCO2/MWh下降1.84%。 开启全国碳市场扩容基础性工作,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有望优先纳入。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是推动全国碳市场积极有序扩大覆盖范围的基础性工作。我们预计碳市场将向非电行业扩容,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有望优先纳入。水泥、电解铝、钢铁三大行业核查标准提高或与应对欧盟CBAM相关,CBAM覆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六种产品,其中水泥、钢铁、铝受影响较大。 核查标准趋严&碳市场扩容在即,关注计量监测空间释放&减碳资产价值重估。1)计量监测:碳减排监管基石,随市场扩容&政策完善需求释放。全国非电力行业碳核查启动,碳排放报告和核查要求趋严,打开碳计量监测业务空间。建议关注:煤质检测仪器【三德科技】、碳监测设备【雪迪龙】等。2)减碳资产:碳约束扩大,减碳资产价值空间大。控排企业范围扩大在即,为降低碳排成本对于盈利的挤压,企业将提升对于再生资源、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的等减碳资产的需求。①再生资源:再生料相较于原生料生产过程减排显著,为市场化&最经济减碳方式。建议关注:再生铝【怡球资源】,再生钢【华宏科技】等,重点推荐:危废资源化【高能环境】,锂电回用【天奇股份】,再生塑料【三联虹普】【英科再生】等。②节能减排:可有效降低直接和间接排放,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重点推荐:水泥固碳【仕净科技】;建议关注:高效节能设备【瑞晨环保】等。③绿电:当前通过绿电交易所获电量暂按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计算,但需单独报送电量及证明材料,后续有望完善绿电核算标准体现清洁价值。重点推荐:矿山绿电【龙净环保】;建议关注:绿电龙头运营商【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等。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碳价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3.2. 2023M1-9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3%,渗透率同比提升1.88pct至7.20% 2023M1-9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3%,渗透率同比提升1.88pct至7.20%。2023M1-9,环卫车合计销量59643辆,同比变动-8.87%。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297辆,同比变动+23.30%,新能源渗透率7.20%,同比变动+1.88pct。2023M9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615辆,同比变动+30.02%,环比变动-6.53%,新能源渗透率10.23%,同比变动+2.76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9,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46%/47.51%,同比变动-2.51pct/-1.94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3.21%/73.07%,同比变动-3.56pct/-5.40pct。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26.37%,市占率第一。2023M1-9,环卫车销售8979辆,同比变动-17.22%。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404辆,同比变动+26.37%。新能源市占率32.67%,较2022年+3.40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9,环卫车销售2030辆,同比变动-29.51%。新能源环卫车销售856辆,同比变动-10.74%。新能源市占率19.92%,较2022年-8.84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110%,市占率第三。2023M1-9,环卫车销售2620辆,同比变动-8.04%。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56辆,同比变动+110.14%。新能源市占率10.61%,较2022年+3.44pct,行业第三。 新能源环卫销售江苏增量第一,上海新能源渗透率最高达41.2%。2023M1-9,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639辆,占15%)、四川(634辆,占15%)、江苏(583辆,占14%)、河北(522辆,占12%)、湖南(271辆,占6%);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江苏(+234辆,+67%)、上海(+190辆,+352%)、河北(+174辆,+50%)、安徽(+107辆,+181%)、河南(+90辆,+62%);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1.2%)、天津(19.8%)、江苏(19.4%)、四川(18.9%)、广东(14.1%)。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1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21%,对应2023年PE 19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3倍。(估值日期:2023/10/20)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3. 2023M1-8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77pct至6.87%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77pct至6.87%。2023M1-8,环卫车销量53634辆,同比变动-9.28%。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682辆,同比变动+22.24%,新能源渗透率6.87%,同比变动+1.77pct。2023M8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658辆,同比变动+6.65%,环比变动+18.77%,新能源渗透率10.85%,同比变动+3.08pct 。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8,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53%/47.3%,同比变动-2.24pct/-1.8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2.14%/72.24%,同比变动-3.56pct/-5.11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23.63%,市占率第一。 2023M1-8,环卫车销售8000辆,同比变动-16.78%。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214辆,同比变动+23.63%。新能源市占率32.97%,较2022年+3.69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 2023M1-8,环卫车销售1774辆,同比变动-30.21%。新能源环卫车销售697辆,同比变动-14.58%。新能源市占率18.93%,较2022年-9.84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108%,市占率第三。 2023M1-8,环卫车销售2292辆,同比变动-7.66%。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77辆,同比变动+108.29%。新能源市占率10.24%,较2022年+3.07pct,行业第三。 江苏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0%。2023M1-8,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611辆,占17%)、广东(604辆,占16%)、江苏(524辆,占14%)、河北(341辆,占9%)、上海(216辆,占6%);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江苏(+287辆,+121%)、上海(+171辆,+380%)、安徽(+94辆,+165%)、河南(+79辆,+61%)、山东(+67辆,+112%);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0.4%)、天津(22.0%)、四川(20.0%)、江苏(19.2%)、广东(14.7%)。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2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21%,对应2023年PE 20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4倍。(估值日期:2023/9/17)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4. 习主席强调建设全国CCER交易市场,重启预期渐近&关注碳价值增量兑现 事件:2023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习主席强调建设全国CCER交易市场,CCER重启步伐渐近。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到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市场的重要性,以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扮演更大的角色。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表示,近期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启动了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共纳入发电企业2200多家,两年度分别履约、配额清缴时间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销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5%,目前已基本完成配额发放,清缴履约工作已全面展开。配额清缴拉动CCER需求,存量供给有限亟待重启。从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到2023年7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公开征求意见,CCER重启步伐渐近,生态环境部强调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CCER交易市场。 CCER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全国碳市场预计扩容释放需求。 1)供给:存量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保障供给有序释放。2013-2017年全国CCER减排量备案总计约 5000 多万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使用约3273万吨CCER用于配额清缴抵销,叠加试点碳市场的使用,当前实际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严格管理监督,保障供给有序释放。 2)需求:初期需求上限2.25亿吨/年,碳市场扩容将带动CCER需求进一步释放。按5%抵消上限,我们测算碳市场初期纳入电力行业 CCER 需求量上限为2.25亿吨/年,待八大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后,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80亿吨二氧化碳,长期CCER需求上限有望扩容至4亿吨/年。近期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工作加速,碳市场预计向水泥、钢铁、铝等欧洲碳关税覆盖的非电领域扩容。 3)价格:从项目申请到减排量交易需一定时间,我们预计短期CCER供不应求价格上行。长期供给侧约束有助于平衡供需,维持合理价格区间。 碳价值增量测算:填埋气资源化、林业碳汇受益CCER弹性大,水泥固碳项目减碳价值突出。1)受益CCER弹性测算:填埋气资源化经济效益最突出,CCER碳价介于30-100元/吨时,利润弹性102%~339%;林业碳汇项目利润弹性达 67~222%。2)碳市场预计扩容,固碳效益测算:仕净科技年60万吨捕碳钢渣项目可直接减碳3.2万吨,间接综合减碳25万吨,碳配额价格50~100元/吨时,减碳价值弹性60%~119%。水泥、钢铁行业预计纳入全国碳市场,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 对标欧盟:国内碳交易市场总体发展方向相似,总量递减速度预计超海外碳价长期提升。复盘欧盟碳市场4阶段演变,我们认为总量控制和MSR机制为碳价平衡关键,国内市场发展方向相似,已具备两大核心机制雏形。当前我国碳价远低于海外,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预计我国碳排放总量递减速度拟超海外,总量收紧驱动碳配额价格长期上行。 投资建议:CCER重启渐近,关注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碳市场预计扩容,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重点推荐水泥固碳【仕净科技】,分布式光伏【龙净环保】;建议关注林业碳汇【岳阳林纸】,甲烷利用【百川畅银】等。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方法学发布不及预期,CCER碳价下行。 3.5. 2023M1-7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6%,渗透率同比提升1.68pct至6.36%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6%,渗透率同比提升1.68pct至6.36%。2023M1-7,环卫车销量47569辆,同比变动-7.04%。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024辆,同比变动+26.26%,新能源渗透率6.36%,同比变动+1.68pct。2023M7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554辆,同比变动+48.92%,环比变动+36.12%,新能源渗透率7.84%,同比变动+2.7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7,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47%/46.91%,同比变动-2.57pct/-2.19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2.53%/71.99%,同比变动-4.86pct/-5.38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34.18%,市占率第一。2023M1-7,环卫车销售7053辆,同比变动-15.04%。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060辆,同比变动+34.18%。新能源市占率35.05%,较2022年+5.77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3M7新能源销量环比+198%。2023M1-7,环卫车销售1583辆,同比变动-26.4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588辆,同比变动-13.78%。新能源市占率19.44%,较2022年-9.32pct,行业第二。23M7单月新能源销量188辆,同比+116%,环比+198%。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86%,市占率第三。2023M1-7,环卫车销售1953辆,同比变动-5.06%。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43辆,同比变动+85.5%。新能源市占率8.04%,较2022年+0.86pct,行业第三。 江苏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1%。2023M1-7,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572辆,占19%)、广东(499辆,占17%)、江苏(415辆,占14%)、河北(232辆,占8%)、上海(199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江苏(+209辆,+101%)、四川(+204辆,+55%)、上海(+193辆,+3217%)、安徽(+102辆,+785%)、河南(+72辆,+61%);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1.2%)、四川(20.9%)、江苏(17.5%)、广东(13.7%)、河南(13.2%)。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3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18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5倍。(估值日期:2023/8/19)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6. 2023M1-6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49pct至6.10%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49pct至6.10%。2023M1-6,环卫车销量40499辆,同比变动-7.8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470辆,同比变动+22.10%,新能源渗透率6.10%,同比变动+1.49pct。2023M6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407辆,同比变动+2.78%,环比变动+13.06%,新能源渗透率5.52%,同比变动+0.62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6,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55%/46.47%,同比变动-2.46pct/-2.33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0.69%/69.39%,同比变动-6.34pct/-8.86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47.98%,市占率第一。2023M1-6,环卫车销售5993辆,同比变动-14.76%。新能源环卫车销售916辆,同比变动+47.98%。新能源市占率37.09%,较2022年+7.81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6,环卫车销售1269辆,同比变动-31.7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00辆,同比变动-32.77%。新能源市占率16.19%,较2022年-12.57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53%,市占率第三。2023 M1-6,环卫车销售1602辆,同比变动-6.7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83辆,同比变动+52.50%。新能源市占率7.41%,较2022年+0.24pct,行业第三。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1%。2023M1-6,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450辆,占18%)、广东(419辆,占17%)、江苏(314辆,占13%)、上海(180辆,占7%)、河南(169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76辆,+4400%)、江苏(+141辆,+82%)、四川(+127辆,+39%)、安徽(+78辆,+780%)、云南(+67辆,去年同期无销量);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0.8%)、四川(18.7%)、江苏(15.7%)、广东(13.7%)、河南(13.2%)。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5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18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5倍。(估值日期:2023/7/19)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7. CCER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项目范畴&强化供给侧约束 事件:2023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管理办法》明确项目范围,新增节能增效&设置时间限制。1)项目领域:除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外,新增节能增效。具体支持领域将通过发布方法学确定。2)时间限制:项目应于2012年6月13日之后开工建设,减排量的产生应在2020年9月22日之后,并且在项目申请登记之日前5年以内。3)明确禁止类型。 优化管理模式,方法学由申请备案变为统一征集遴选,动态更新&择优发布。1)方法学:不再由各方法学开发者申请备案,由生态环境部统一征集遴选后发布,将持续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并择优发布减排效果明显、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可靠、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行业和领域方法学。2)审定与核查机构:不再通过备案方式确定,而是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生态环境部进行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3)交易机构:不再通过备案形式确定多家交易机构分散交易,而是组建全国统一的交易机构。4)项目和减排量登记:由项目和减排量备案改为由项目业主和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双承诺”,政府进行监督检查。 CCER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全国碳市场预计扩容释放需求。1)供给:存量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保障供给有序释放。2013-2017年全国CCER减排量备案总计约 5000 多万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使用约3273万吨CCER用于配额清缴抵销,叠加试点碳市场的使用,当前实际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严格管理监督,保障供给有序释放。2)需求:初期需求上限2.25亿吨/年,碳市场扩容将带动CCER需求进一步释放。按5%抵消上限,我们测算碳市场初期纳入电力行业 CCER 需求量上限为2.25亿吨/年,待八大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后,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80亿吨二氧化碳,长期CCER需求上限有望扩容至4亿吨/年。近期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工作加速,碳市场预计向水泥、钢铁、铝等欧洲碳关税覆盖的非电领域扩容。3)价格:从项目申请到减排量交易需一定时间,我们预计短期CCER供不应求价格上行。长期供给侧约束有助于平衡供需,维持合理价格区间。 碳价值增量测算:填埋气资源化、林业碳汇受益CCER弹性大,水泥固碳项目减排碳价值突出。1)受益CCER弹性测算:填埋气资源化经济效益最突出,CCER碳价介于30-100元/吨时,利润弹性102%~339%;林业碳汇项目利润弹性达 67~222%。2)碳市场预计扩容,固碳效益测算:仕净科技年60万吨捕碳钢渣项目可直接减碳3.2万吨,间接综合减碳25万吨,碳配额价格50~100元/吨时,减碳价值弹性60%~119%,水泥、钢铁行业预计纳入全国碳市场,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 对标欧盟:国内碳交易市场总体发展方向相似,总量递减速度预计超海外碳价长期提升。复盘欧盟碳市场4阶段演变,我们认为总量控制和MSR机制为碳价平衡关键,国内市场发展方向相似,已具备两大核心机制雏形。当前我国碳价远低于海外,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预计我国碳排放总量递减速度拟超海外,总量收紧驱动碳配额价格长期上行。 投资建议:CCER重启渐近,关注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碳市场预计扩容,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重点推荐水泥固碳【仕净科技】;建议关注分布式光伏【ST龙净】,林业碳汇【岳阳林纸】,甲烷利用【百川畅银】,高效节能设备【瑞晨环保】等。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方法学发布不及预期,CCER碳价下行。 3.8. 2023M1-5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1.69pct至6.23%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1.69pct至6.23%。2023M1-5,环卫车销量33127辆,同比变动-7.6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063辆,同比变动+26.80%,新能源渗透率6.23%,同比变动+1.69pct。2023M5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360辆,同比变动-5.5%,环比变动-14.7%,新能源渗透率5.12%,同比变动+0.33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5,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80%/46.24%,同比变动-2.01pct/-2.45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0.20%/69.27%,同比变动-6.11pct/-7.74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44.27%,市占率第一。2023M1-5,环卫车销售4859辆,同比变动-15.92%。新能源环卫车销售756辆,同比变动+44.27%。新能源市占率36.65%,较2022年+7.37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5,环卫车销售995辆,同比变动-33.2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37辆,同比变动-24.27%。新能源市占率16.34%,较2022年-12.43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35%,市占率第三。2023 M1-5,环卫车销售1310辆,同比变动-8.9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49辆,同比变动+35.45%。新能源市占率7.22%,较2022年+0.05pct,行业第三。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8%。2023M1-5,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407辆,占20%)、广东(348辆,占17%)、江苏(219辆,占11%)、上海(173辆,占8%)、河南(147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71辆,+8550%)、江苏(+135辆,+161%)、四川(+103辆,+34%)、云南(+67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河南(+62辆,+73%);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8.2%)、四川(20.3%)、河南(14.1%)、江苏(13.8%)、广东(13.5%)。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4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18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4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9. 2023M4环卫新能源销量提速,期待试点城市落地 2023M1-4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37%,渗透率同比提升2.06pct至6.53%。2023M1-4,环卫车销量26089辆,同比变动-6.48%。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703辆,同比变动+36.68%,新能源渗透率6.53%,同比变动+2.06pct。2022M4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422辆,同比变动+77%,环比变动-15%,新能源渗透率4.81%,同比变动+1.42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4,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93%/46.62%,同比变动-1.96pct/-2.09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3.83 %/72.40%,同比变动-1.10pct/-3.60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109.73%,市占率第一。2023M1-4,环卫车销售3886辆,同比变动-14.18%。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售690辆,同比变动+109.73%。新能源市占率40.52%,同比+14.11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4,环卫车销售818辆,同比变动-36.09%;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71辆,同比变动-28.68%。新能源市占率15.91%,同比-14.58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26%,市占率第三。2023 M1-4,环卫车销售1033辆,同比变动-17.03%;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26辆,同比变动+26.00%。新能源市占率7.40%,同比-0.63pct,行业第三。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7%。2023M1-4,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374辆,占22%)、广东(262辆,占15%)、江苏(166辆,占10%)、上海(137辆,占8%)、湖南(122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35辆,+6750%)、江苏(+110辆, +196%)、四川(+98辆,+36%)、云南(+63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湖南(+47辆,+63%);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6.9%)、四川(22.8%)、河南(13.9%)、江苏(13.6%)、广东(12.6%)。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6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20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5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10. 2023M1-3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2.01pct至6.84%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2.01pct至6.84%。2023M1-3,环卫车销量18724辆,同比变动-1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281辆,同比变动+27%,新能源渗透率6.84%,同比变动+2.01pct。2022M3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497辆,同比变动+37%,环比变动+97%,新能源渗透率5.66%,同比变动+1.65pct。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各省市积极出台环卫新能源政策,其中海南省要求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河南省要求新增公交车、市政环卫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3,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49%/46.31%,同比变动-2.28pct/-1.84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59.41%/69.24%,同比变动-5.54pct/-6.63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76%,市占率第一。2023M1-3,环卫车销售2742辆,同比变动-20.38%。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77辆,同比变动+76.01%。新能源市占率37.24%,同比+10.32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3,环卫车销售647辆,同比变动-35.1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17辆,同比变动-31.55%。新能源市占率16.94%,同比-14.54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4.69%,市占率第三。2023 M1-3,环卫车销售709辆,同比变动-22.93%;新能源环卫车销售67辆,同比变动+4.69%。新能源市占率5.23%,同比-1.13pct,行业第三。 环卫新能源成长与竞争力分析:2023M1-3, Ø盈峰环境:河北地区贡献新能源最大增量,湖南、山西市占率100%。2023M1-3,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省份为河北(+46辆,+153%)、上海(+42辆,去年同期无销量)、四川(+36辆,+77%)。新能源清洗车增量最大,成功开拓垃圾转运车市场。 Ø宇通重工:江苏地区贡献新能源最大增量,成功开拓上海区域市场。2023M1-3,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省份为江苏(+31辆,+344 %)、山东(+26辆,+650%)、上海(+26辆,去年同期无销量)。山东区域市占率最高,市占率为49%,同增39pct。 Ø福龙马:广东区域销量增量最大。2023M1-3,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省份为广东(+9辆,+900 %)、浙江(+6辆,+600%)、江苏(+4辆,+400%)。陕西区域新能源装备市占率高达63%,同增20pct。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53%。2023M1-3,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261辆,占20%)、广东(178辆,占14%)、江苏(128辆,占10%)、上海(123辆,占10%)、河南(102辆,占8%);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21辆,+6050%)、江苏(+104辆, +433%)、云南(+62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河南(+37辆,+57%)、湖南(+32辆,+53%);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52.6%)、四川(22.3%)、河南(17.4%)、江苏(13.9%)、广东(12.0%)。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11. 疫后供应复苏+欧洲扛旗全球碳减排,再生生物油新成长 【价差修复】疫后废油脂(UCO)供应复苏,生物柴油与地沟油价差回升,企业单位盈利修复。 2023年1月以来国内生物柴油与地沟油价差回升。我们按照(生物柴油价格-地沟油价格/88%高品质得率-1000元/吨加工费),测算生物柴油单位盈利从2023/1/6-2023/1/12的680元/吨修复至2023/2/3-2023/2/9的971元/吨。 【原料供给端】短期餐饮修复&UCO出口受限,2021年废油脂利用率24%,长期规范利用+垃圾分类废油脂存4倍空间。 1)短期:疫后餐饮修复,叠加欧盟对UCO供应商新增Traces认证,UCO出口欧盟受限,国内供应增加。 2)长期:2021年废油脂理论产生量约1200万吨,仅295万吨(占比24%)废油脂出口或制备生物柴油,其余回用为食物油或去向不明,长期废油脂存4倍空间,源于:①2021年餐厨垃圾处置产能仅6.5万吨/日,5%提油率对应107万吨提油量,随着垃圾分类推行&产能配套,100%处置率下餐厨提油量有望达635万吨。②监管加强,打击回用为食用油的部分。 【下游需求端】减碳加码&强制添加削弱周期属性,以废油脂制成的生柴(UCOME)迎替代良机,生物航煤增量空间大。 我国生柴主要出口欧盟。2022年出口量179万吨,占总供应量超75%,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出口量合计占比93%。 Ø交通领域: 欧盟需求源于:①欧盟减排目标加码,生柴减碳显著享强制添加政策,各成员国8%-20%不等。欧盟碳价高位运行,UCOME单吨减碳2.83tCO2,按100欧元/吨碳价计算具有约2000元/吨的减碳经济效益。②原料限制,欧盟从2023年起逐步淘汰棕榈油、大豆油等高ILUC原料的使用并在2030年减至0,以粮食为基础的传统生柴在2030年添加上限为3.8%。2021年欧盟生柴原料中UCO占比23%,棕榈油、大豆油分别占18%、6%,UCOME迎结构性成长良机。 欧盟需求测算:预计2030年欧盟UCOME需求1527万吨,22-30年复增16%,欧盟UCOME缺口1142万吨,对应空间1314亿元,22-30年复增22%。 Ø航空领域: 生物航煤为航空减碳+商业化“唯一”途径。航空领域2050年按政策63%添加目标,欧盟需求超4000万吨/年,对应市场空间近8000亿元。 【中游生产端】龙头加速扩产,二代和生物航煤为布局方向。 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卓越新能规划15万吨一代+20万吨二代生柴;嘉澳环保规划100万吨生物航煤;山高环能向下游延伸规划10万吨一代+40万吨二代生柴产能。 【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山高环能、嘉澳环保。 风险提示:强制添加政策变动风险,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3.12. 环卫装备月报:2023M1环卫新能源渗透率大增至11.91%,上海地区渗透率高达77%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8%,渗透率同比提升6.22pct至11.91%。2023M1,环卫车销量4465辆,同比变动-39.03%。新能源环卫车销量532辆,同比变动+27.58%。新能源渗透率11.91%,同比变动+6.22pct。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时间明确&全国覆盖。《通知》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政策提出试点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新能源集中度同比有降,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环卫车销量CR3/CR6分别为41.43%/53.59%,同比变动-0.19pct/+0.54pct。新能源环卫车销量CR3/CR6分别为65.79%/73.31%,同比变动-3.75pct/-5.83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持续提升强者恒强,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132%,市占率第一。环卫车销售946辆,同比变动-36.21%,市占率21.19%,较2022年+4.53pct,行业第一。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27辆,同比变动+131.63%,市占率42.67%,较2022年+13.39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总市占率进前三,新能源市占率第二。环卫车销售270辆,同比变动-33.66%,市占率6.05%,较2022年+1.32pct,行业第三。新能源环卫车销售96辆,同比变动-45.14%,市占率18.05%,较2022年-10.72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销量同增41%,市占率4.51%。环卫车销售259辆,同比变动-34.10%,市占率5.80%,较2022年+1.06pct,行业第四。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4辆,同比变动+41.18%,市占率4.51%,较2022年-2.66pct,行业第四。 环卫新能源成长与竞争力分析:2023M1, Ø盈峰环境:湖南贡献最大增量,成功开拓北京、上海地区市场。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地区:湖南(+51辆,+204%,此处表示销量同比增量+51辆,销量同比变化+204%,下同)、河北(+20辆,+250%)、四川(+20辆,+80%)。公司在湖南区域市占率达89%。湖南地区贡献公司新能源销售最大增量,公司新能源环卫车湖南市占率达100%,公司成功开拓北京、上海地区市场,市占率分别达75%、23%。 Ø宇通重工:江苏地区贡献新能源最大增量,成功开拓上海区域市场。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地区:江苏(+26辆,+371%)、上海(+19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浙江(+5辆,+500%)。公司江苏地区销量同比增量为47辆,成功开拓上海市场,公司市占率达40%。 Ø福龙马:广东、陕西区域销量增量最大,成功开拓陕西、河北市场。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地区:广东(+5辆,+500%)、陕西(+5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浙江(+2辆,+200%)。公司在陕西、河北区域实现突破,市占率分别达到63%、7%。 湖南新能源大放量,上海渗透率高达77%。2023M1,新能源销售1)占比前三:四川(110辆,占20.7%)、湖南(76辆,占14.3%)、广东(67辆,占12.6%);2)增量前三:湖南(+51辆,+204.0%)、江苏(+47辆,+522.2%)、上海(+45辆, +2250.0%);3)渗透率前三:上海(77.0%)、河南(42.2%)、四川(32.4%)。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13. 环保行业2023年度策略:仓庚喈喈 采蘩祁祁——全面复苏中关注双碳环保安全价值 复盘:宏观经济及疫情影响下,环保估值下行&业绩承压,细分板块中再生资源成长性突出。 展望:行业现金流改善+宏观支持+疫后复苏,双碳促边界外拓,技术龙头+再生资源+清洁能源链价值凸显。 1)现金流改善:运营占比提升&国补兑付加速&支付模式理顺,促现金流改善。 2)宏观发力:稳经济决心强化,财政货币政策双发力&REITs融资工具助力,利于G端环保产业投资。 3)疫后复苏:项目复工复产&需求释放迎业绩修复。 4)双碳新机遇:双碳带动环保产业边界拓展,国内碳配额合理收紧,碳市场扩容&CCER重启在即,欧盟减碳目标加码&碳关税政策落地,技术龙头再生资源&清洁能源价值凸显。 二十大报告、扩内需纲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双碳环保具备显著的安全价值。 1)产业链安全:半导体国产化,配套环境技术受益:重点推荐电子特气【凯美特气】、臭氧清洗【国林科技】、建议关注【洁净设备】等,技术装备国产化:重点推荐压滤【景津装备】,建议关注【科学仪器】等。 2)能源安全: 重点推荐光伏治理【仕净科技】、环卫电动【宇通重工】、【氢能】【火电投资集改造】【储能】、天然气优质资产【天壕能源】【九丰能源】【新奥股份】。 3)粮食安全:重点推荐酒糟发酵替代豆粕【路德环境】。 4)资源安全:关注锂回收、【提锂分离材料】,重点推荐危废资源化【高能环境】、塑料再生技术龙头【三联虹普】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财政支出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3.14. 环卫电动10年50倍,政策发力&降本促量 事件: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时间明确&全国覆盖。《通知》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政策提出试点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我们比较此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等政策,本次政策重点为1)进一步明确时间阶段,将远期目标阶段细化至2023-2025年,以试点形式展开加快政策的落实;2)试点范畴扩大至全国,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扩大至全国范围,以城市为主体自愿申报编写试点方案,并分区域给予不同的车辆推广目标;3)鼓励试点城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研究出台运营补贴、通行路权、用电优惠、低/零碳排放区等支持政策。 环卫电动渗透率仅5.94%开始提速,与政策目标差异大。根据交强险数据,受疫情及采购周期等影响,2021-2022年环卫车总销量连续下滑,2022年环卫车合计销售81951辆,同降18.95%,与此同时环卫新能源逆势增长持续放量,2022年环卫新能源车销量4867辆,同增22.84%,新能源环卫装备渗透率从2016年的1.25%提升至2022年的5.94%,2022年渗透率同升2.02pct开始提速。从区域来看,2022年北京、上海、四川新能源环卫装备渗透率位居前三,但普遍不足20%,与80%的渗透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且公共领域公交车、出租车已完成较高渗透率,环卫新能源市场空间释放值得期待。 环卫新能源五十倍成长,十年替代助力实现 2030 年碳达峰。环卫新能源非短周期爆发,释放受政策与经济性驱动。我们认为当前环卫新能源面临的主要变化在于1)政策力度加强,财政支付改善带来的采购需求提振;2)成本压力缓解带来的经济性凸显。当前环卫新能源7年平价已具备经济性,随电池及大宗价格回落,成本压力下降,经济性拐点有望快速显现。我们预计十年市场分两阶段释放,2030年渗透率达80%:稳定渗透期(2020-2025年):碳减排政策加码&内生经济性提升驱动力增强,新能源渗透率2020年3.31%提升至2025年15%,2025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2.74万辆,是2020年销量的7倍,2020-2025销量CAGR为48%。25年新能源环卫市场空间139亿,2020-2025年CAGR为41%。快速爆发期(2025-2030年):经济性优势现拐点&环卫市场化全面铺开快速放量,渗透率从2025年15%迅速提至2030年80%,2030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19.13万辆,是2020年销量的50倍,2025-2030销量CAGR为47%。2030年新能源环卫市场空间971亿,2025-2030年CAGR为47%。 环卫新能源CR3超65%,盈峰环境&宇通重工双寡头。2016-2022年环卫车CR3/CR6约40%/50%;环卫新能源格局更集中,2022年新能源CR3/CR6达65.21%/77.28%,同升10.82/7.46pct,盈峰环境&宇通重工合计份额近60%,分别达29.28%/28.77%。 重点推荐: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装备行业成本压力减弱,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改善,重点关注【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工程机械迎修复;【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装备龙头地位复制环服订单充裕;【福龙马】:环卫新能源市占率提升,服务占比超装备可持续。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3.15. 央行支持北京绿交所发展CCER,关注清洁能源&再生资源&林业碳汇减碳价值 事件:2月4日,央行行长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表示央行将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CCER交易。 CCER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部与央行合力支持。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通州区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与北京市开展部市联建,稳步推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态环境部积极支持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落地北京,将在政策制定和技术指导方面提供服务保障。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创新更多碳金融产品,更好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推动降低绿色溢价,在引领带动绿色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碳配额的重要补充,CCER审批备案流程重启在即,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表明力争尽早启动CCER市场。 央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超1亿吨减排。人民银行在2021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领域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超3000亿元,支持商业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5100多亿元,2022年带动碳减排超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此外,央行还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牵头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成为各国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低碳转型的指引。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使用约3273万吨CCER清缴,CCER审批尚待重启,短期供求紧张推动价格上行。根据北京碳试点CCER挂牌交易价格来看:CCER交易均价在2020年7月-2021年6月为23元/吨;2021年7月-2022年6月为35元/吨;2022年7月-2022年12月为80元/吨。2022年下半年北京试点碳市场CCER价格持续上涨创新高,主要系市场供求紧张。①需求端:试点碳市场履约期附近,需求活跃;全国碳市场启动后CCER需求释放,初期纳入电力行业CCER需求量约为1.65亿吨/年,长期有望扩容至4亿吨/年。②供给端:此前全国CCER备案减排量总计约5000多万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使用CCER约3273万吨用于配额清缴抵销。 CCER审定备案程序有待重启,从项目审定备案到减排量挂牌交易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交易先行造成短期内CCER市场供不应求,推动CCER价格上行。CCER重启在即,关注清洁能源&再生资源&林业碳汇的减碳价值。CCER重启渐近,碳市场发展提速,关注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减碳价值。前期CCER主要鼓励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及林业碳汇三类项目,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CCER为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自愿减排项目的业主及相关市场主体带来收益约9.8亿元。我们选取了CCER自愿减排主要鼓励的7种细分类型进行了减碳量及经济效益测算,减碳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填埋气资源化>林业碳汇>风电>生物质利用>光伏>餐厨处置>垃圾焚烧。填埋气资源化减排及经济效益最为突出,其度电减碳量可达0.00578吨,在CCER碳价为30/60/100元/tCO2的情景假设下,利润弹性102%/204%/339%。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达预期,CCER碳价下行,宏观超预期收紧 投资建议 关注双碳环保产业安全系列下的能源安全及资源化投资机遇。 能源安全:固本强基&有序替代,关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下新能源产业(光伏治理、氢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及天然气投资机遇。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光伏废气治理龙头,一体化&新技术促单位价值量提升成长加速;【天壕环境】稀缺跨省长输贯通在即,解决资源痛点空间大开。 资源化:1) 发展循环经济,关注战略资源锂电回收、提锂分离材料、特气、金属&石化资源再生。重点推荐【凯美特气】二氧化碳尾气回收龙头,【天奇股份】锂电回收,【路德环境】酒糟资源化龙头。2)再生塑料高减碳&强制性添加显著受益:①再生塑料较原生塑料减碳30-80%,19年全球废塑料回收率约35%提升空间大。②再生PET最低含量标准保障刚性需求,欧盟明确到25年PET容器中再生塑料比例不少于25%,30年不少于30%,各大企业自愿做出承诺。重点推荐:三联虹普、英科再生。3)再生生物油助力交通领域减排,受欧盟碳需求最直接驱动。①原料供应:疫后餐饮修复&UCO出口欧盟受限,国内地沟油供应充裕价格下行。长期看2020年仅23%废油脂出口或制备生物柴油,其余回用为食物油或去向不明。长期规范利用+垃圾分类,废油脂供应提升潜力大。②需求端:欧盟交通&航空减排目标加码,需求长期上行,2023年开始逐渐淘汰棕榈油、大豆油为原料生物柴油,中国UCOME迎结构性成长机遇。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山高环能、嘉澳环保。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利率超预期上行,财政支出低于预期 团队介绍 免责申明: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dongwuhb)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环保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环保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申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点推荐&建议关注 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国林科技,美埃科技,凯美特气,宇通重工,景津装备,路德环境,高能环境,天壕能源,九丰能源,新奥股份,三联虹普,伟明环保,瀚蓝环境,绿色动力,洪城环境,天奇股份,光大环境,英科再生,中国水务,福龙马,中再资环。 建议关注: 金科环境,卓越新能,山高环能。 投资要点 碳市场行情复盘:2023年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9305.13万吨,总成交额64.22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52.75万吨,成交额6.03亿元,成交价75.29-82.79元/吨,10月末收盘价为78.05元/吨,较9月+2.64%。 生态环境部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重启。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制度创新。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暂定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注销等工作;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通告》明确了2017年3月14日前备案的减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 生态环境部制定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明确造林碳汇方法学适用于乔木、竹子和灌木荒地造林;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以及“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热发电部分;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离岸30公里以外,或者水深大于30米的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三项算力绿色低碳行动:一是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算力碳效模型等研究,开展绿色 低碳算力园区评价,发布算力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二是构建算力中心、算力应用“碳中和等级”能力指标体系,开展算力设施、算力应用碳效核查与评估。三是引导供电、制冷、 服务器、网络、存储等产业链各环节梳理核算碳足迹,发布创新低碳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录,推进算力应用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绿色低碳、高效安全”“创新驱动、自立自强”3条原则,并明确了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任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炼油领域碳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关注双碳环保产业安全系列下的能源安全及资源化投资机遇。能源安全:固本强基&有序替代,关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下新能源产业(光伏治理、氢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及天然气投资机遇。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光伏废气治理龙头,一体化&新技术促单位价值量提升成长加速;【天壕能源】稀缺跨省长输贯通在即,解决资源痛点空间大开。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关注战略资源锂电回收、提锂分离材料、特气、金属&石化资源再生。【凯美特气】二氧化碳尾气回收龙头,【天奇股份】锂电回收,【路德环境】酒糟资源化龙头。 最新研究:非电行业碳核查启动,奠定碳市场扩容基础,关注计量监测&减碳资产需求释放;2023M1-9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3%,渗透率同比提升1.88pct至7.20%;2023M1-8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77pct至6.87%。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利率超预期上行,财政支出低于预期 市场行情 1. 市场行情 1.1. 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行情 2023年10月全国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93,051,321吨,总成交额6,421,746,435.39元。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7,527,526吨,成交额603,262,565.08元,最高价82.79元/吨,最低价75.29元/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78.05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2.64%。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85,523,795吨,成交额5,818,483,870.31元。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382,718,568吨,累计成交额20,663,510,880.68元。 1.2.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行情 上月(2023年10月)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广东共成交19,158吨,累计总成交72.74百万吨。深圳共成交10,009吨,累计总成交28.50百万吨。天津共成交4.51万吨,累计总成交67.99百万吨。北京共成交56,654吨,累计总成交48.79百万吨。上海共成交833,794吨,累计总成交1.75亿吨。湖北共成交12,000吨,累计总成交8.65百万吨。四川共成交256,275吨,累计总成交37.45百万吨。福建共成交92吨,累计总成交15.43百万吨。 热点新闻 2. 近期热点新闻及解读 2.1.生态环境部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事件:10月19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重启。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制度创新。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组成我国碳交易体系。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并申请完成登记后,可在市场出售,以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有利于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生态环境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建立统一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组织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交易机构负责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交易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市场健康发展,防止过度投机,防范金融等方面的风险。交易机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的具体业务规则,并报生态环境部备案。 2.2. 生态环境部制定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事件: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CCER-14-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光热发电(CCER-01-001-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CCER-01-002-V01)》《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红树林营造(CCER-14-002-V01)》。 本次发布的4项方法学明确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项目开发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适用条件、减排量核算方法、监测方法、审定与核查要点等。1)造林碳汇方法学适用于乔木、竹子和灌木荒地造林。2)并网光热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独立的并网光热发电项目以及“光热+”一体化项目中的并网光热发电部分。3)并网海上风力发电方法学适用于离岸30公里以外,或者水深大于30米的并网海上风力发电项目。4)红树林营造方法学适用于在无植被潮滩和退养的养殖塘等适宜红树林生长的区域人工种植红树林项目。4项方法学在参考国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通行规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我国相关产业政策要求和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趋势,既与国际接轨,也针对中国具体情况强化了监测数据质量,进一步明确了审定与核查关键环节,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管理实际,有助于产生国际公认的高质量碳信用。 2.3.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发布 事件: 10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关工作事项安排的通告、 《通告》公布了暂定的CCER登记、注销、统一交易与结算机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机构成立前,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承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登记、注销等工作,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成立前,由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提供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集中统一交易与结算服务,负责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通告》明确了2017年3月14日前备案的减排量可于2024年12月31日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缴,2025年1月1日起不再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 2.4.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事件:10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计划》提出,算力绿色低碳行动包含三方面:一是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算力碳效模型等研究,开展绿色 低碳算力园区评价,发布算力设施绿色低碳发展年度报告。二是构建算力中心、算力应用“碳中和等级”能力指标体系,开展算力设施、算力应用碳效核查与评估。三是引导供电、制冷、 服务器、网络、存储等产业链各环节梳理核算碳足迹,发布创新低碳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录,推进算力应用全产业链节能减排。 《计划》明确,提升资源利用和算力碳效水平。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加强绿色设计,加快高能效、低碳排的算网存设备部署,推动软硬件协同联动节能。支持液冷、储能等新技术应用,探索利用海洋、山洞等地理条件建设自然冷源数据中心,优化算力设施电能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碳利用效率,提升算力碳效水平。 《计划》明确,引导市场应用绿色低碳算力。积极引入绿色能源,鼓励算力中心采用源网荷储等技术,支持与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开发、就近消纳,逐步提升算力设施绿电使用率。加快探索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算力应用体系,推动业务模式、计费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 《计划》明确,赋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算力设施在工业等重点行业发挥应用赋能作用,支撑行业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工艺优化等生产环节创新,促进企业经营活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助力行业节能减排,构建“算力+”绿色低碳生态体系,降低社10会碳排放总量。 2.5. 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事件:10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绿色低碳、高效安全”“创新驱动、自立自强”3条原则,并明确了推进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任务,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炼油领域碳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指导意见》提出,在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方面,部署引导炼油过程降碳、推进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支持制氢用氢降碳、探索加强碳排放管理4项任务。到2025年,炼油产能能效原则上达到基准水平、优于标杆水平的超过30%。到2030年,绿氢炼化、CCUS等技术完成工业化、规模化示范验证,建设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绿色低碳标杆企业。 《指导意见》明确,加快研发一批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等主要炼油装置的节能降碳技术。开发智能化高效换热器、高效混合器、高效分离器、工程强化反应器等单体设备。推动二氧化碳转化、固化等技术开发和试点应用。鼓励大型电加热炉电气化技术研发和应用。 《指导意见》强调,在保障措施方面,各地要支持行业节能降碳领域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建设,组织重大专项科技攻关。落实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政策,落实资源循环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用好碳减排等货币政策工具,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加大对炼油领域碳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 最新研究 3.1. 非电行业碳核查启动,奠定碳市场扩容基础,关注计量监测&减碳资产需求释放 事件:2023年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 全国非电力行业碳核查启动,细化水泥、电解铝和钢铁核算标准。《通知》要求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有关工作。1)覆盖范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2)核算标准: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按照生态环境部最新下发的技术文件核算,其他重点行业按此前指南及补充数据表核算。相较于此前版本,钢铁行业新版技术文件要求数据细化至每个月份、区分不同工序、包含测算过程值、数据来源与支撑材料等。3)报送时限:每年3月31日前,组织重点行业企业编制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分别核算报告企业层级排放总量和设施层级排放量)。4)核查时限: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完成,其他重点行业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 非并网及自发自用清洁电力碳排按0计算,绿电需单独报告暂按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计算。《通知》明确,在核算企业层级净购入电量或设施层级消耗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时,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企业自发自用(包括并网不上网和余电上网的情况)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按0计算,重点行业企业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市场化交易购入使用非化石能源电力的企业,需单独报告该部分电力消费量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绿色电力消费凭证》或直供电力的交易、结算证明,不包括绿色电力证书),对应的排放量暂按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2022年度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为0.5703tCO2/MWh,较2021年的0.5810tCO2/MWh下降1.84%。 开启全国碳市场扩容基础性工作,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有望优先纳入。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是推动全国碳市场积极有序扩大覆盖范围的基础性工作。我们预计碳市场将向非电行业扩容,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有望优先纳入。水泥、电解铝、钢铁三大行业核查标准提高或与应对欧盟CBAM相关,CBAM覆盖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六种产品,其中水泥、钢铁、铝受影响较大。 核查标准趋严&碳市场扩容在即,关注计量监测空间释放&减碳资产价值重估。1)计量监测:碳减排监管基石,随市场扩容&政策完善需求释放。全国非电力行业碳核查启动,碳排放报告和核查要求趋严,打开碳计量监测业务空间。建议关注:煤质检测仪器【三德科技】、碳监测设备【雪迪龙】等。2)减碳资产:碳约束扩大,减碳资产价值空间大。控排企业范围扩大在即,为降低碳排成本对于盈利的挤压,企业将提升对于再生资源、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的等减碳资产的需求。①再生资源:再生料相较于原生料生产过程减排显著,为市场化&最经济减碳方式。建议关注:再生铝【怡球资源】,再生钢【华宏科技】等,重点推荐:危废资源化【高能环境】,锂电回用【天奇股份】,再生塑料【三联虹普】【英科再生】等。②节能减排:可有效降低直接和间接排放,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重点推荐:水泥固碳【仕净科技】;建议关注:高效节能设备【瑞晨环保】等。③绿电:当前通过绿电交易所获电量暂按电网平均排放因子计算,但需单独报送电量及证明材料,后续有望完善绿电核算标准体现清洁价值。重点推荐:矿山绿电【龙净环保】;建议关注:绿电龙头运营商【三峡能源】【龙源电力】等。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碳价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3.2. 2023M1-9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3%,渗透率同比提升1.88pct至7.20% 2023M1-9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3%,渗透率同比提升1.88pct至7.20%。2023M1-9,环卫车合计销量59643辆,同比变动-8.87%。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297辆,同比变动+23.30%,新能源渗透率7.20%,同比变动+1.88pct。2023M9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615辆,同比变动+30.02%,环比变动-6.53%,新能源渗透率10.23%,同比变动+2.76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9,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46%/47.51%,同比变动-2.51pct/-1.94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3.21%/73.07%,同比变动-3.56pct/-5.40pct。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26.37%,市占率第一。2023M1-9,环卫车销售8979辆,同比变动-17.22%。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404辆,同比变动+26.37%。新能源市占率32.67%,较2022年+3.40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9,环卫车销售2030辆,同比变动-29.51%。新能源环卫车销售856辆,同比变动-10.74%。新能源市占率19.92%,较2022年-8.84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110%,市占率第三。2023M1-9,环卫车销售2620辆,同比变动-8.04%。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56辆,同比变动+110.14%。新能源市占率10.61%,较2022年+3.44pct,行业第三。 新能源环卫销售江苏增量第一,上海新能源渗透率最高达41.2%。2023M1-9,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广东(639辆,占15%)、四川(634辆,占15%)、江苏(583辆,占14%)、河北(522辆,占12%)、湖南(271辆,占6%);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江苏(+234辆,+67%)、上海(+190辆,+352%)、河北(+174辆,+50%)、安徽(+107辆,+181%)、河南(+90辆,+62%);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1.2%)、天津(19.8%)、江苏(19.4%)、四川(18.9%)、广东(14.1%)。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1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21%,对应2023年PE 19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3倍。(估值日期:2023/10/20)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3. 2023M1-8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77pct至6.87%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77pct至6.87%。2023M1-8,环卫车销量53634辆,同比变动-9.28%。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682辆,同比变动+22.24%,新能源渗透率6.87%,同比变动+1.77pct。2023M8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658辆,同比变动+6.65%,环比变动+18.77%,新能源渗透率10.85%,同比变动+3.08pct 。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8,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53%/47.3%,同比变动-2.24pct/-1.8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2.14%/72.24%,同比变动-3.56pct/-5.11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23.63%,市占率第一。 2023M1-8,环卫车销售8000辆,同比变动-16.78%。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214辆,同比变动+23.63%。新能源市占率32.97%,较2022年+3.69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 2023M1-8,环卫车销售1774辆,同比变动-30.21%。新能源环卫车销售697辆,同比变动-14.58%。新能源市占率18.93%,较2022年-9.84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108%,市占率第三。 2023M1-8,环卫车销售2292辆,同比变动-7.66%。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77辆,同比变动+108.29%。新能源市占率10.24%,较2022年+3.07pct,行业第三。 江苏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0%。2023M1-8,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611辆,占17%)、广东(604辆,占16%)、江苏(524辆,占14%)、河北(341辆,占9%)、上海(216辆,占6%);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江苏(+287辆,+121%)、上海(+171辆,+380%)、安徽(+94辆,+165%)、河南(+79辆,+61%)、山东(+67辆,+112%);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0.4%)、天津(22.0%)、四川(20.0%)、江苏(19.2%)、广东(14.7%)。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2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21%,对应2023年PE 20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4倍。(估值日期:2023/9/17)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4. 习主席强调建设全国CCER交易市场,重启预期渐近&关注碳价值增量兑现 事件:2023年9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习主席强调建设全国CCER交易市场,CCER重启步伐渐近。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到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交易市场的重要性,以支持服务业在绿色发展中扮演更大的角色。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表示,近期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启动了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共纳入发电企业2200多家,两年度分别履约、配额清缴时间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销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5%,目前已基本完成配额发放,清缴履约工作已全面展开。配额清缴拉动CCER需求,存量供给有限亟待重启。从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到2023年7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并公开征求意见,CCER重启步伐渐近,生态环境部强调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CCER交易市场。 CCER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全国碳市场预计扩容释放需求。 1)供给:存量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保障供给有序释放。2013-2017年全国CCER减排量备案总计约 5000 多万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使用约3273万吨CCER用于配额清缴抵销,叠加试点碳市场的使用,当前实际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严格管理监督,保障供给有序释放。 2)需求:初期需求上限2.25亿吨/年,碳市场扩容将带动CCER需求进一步释放。按5%抵消上限,我们测算碳市场初期纳入电力行业 CCER 需求量上限为2.25亿吨/年,待八大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后,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80亿吨二氧化碳,长期CCER需求上限有望扩容至4亿吨/年。近期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工作加速,碳市场预计向水泥、钢铁、铝等欧洲碳关税覆盖的非电领域扩容。 3)价格:从项目申请到减排量交易需一定时间,我们预计短期CCER供不应求价格上行。长期供给侧约束有助于平衡供需,维持合理价格区间。 碳价值增量测算:填埋气资源化、林业碳汇受益CCER弹性大,水泥固碳项目减碳价值突出。1)受益CCER弹性测算:填埋气资源化经济效益最突出,CCER碳价介于30-100元/吨时,利润弹性102%~339%;林业碳汇项目利润弹性达 67~222%。2)碳市场预计扩容,固碳效益测算:仕净科技年60万吨捕碳钢渣项目可直接减碳3.2万吨,间接综合减碳25万吨,碳配额价格50~100元/吨时,减碳价值弹性60%~119%。水泥、钢铁行业预计纳入全国碳市场,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 对标欧盟:国内碳交易市场总体发展方向相似,总量递减速度预计超海外碳价长期提升。复盘欧盟碳市场4阶段演变,我们认为总量控制和MSR机制为碳价平衡关键,国内市场发展方向相似,已具备两大核心机制雏形。当前我国碳价远低于海外,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预计我国碳排放总量递减速度拟超海外,总量收紧驱动碳配额价格长期上行。 投资建议:CCER重启渐近,关注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碳市场预计扩容,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重点推荐水泥固碳【仕净科技】,分布式光伏【龙净环保】;建议关注林业碳汇【岳阳林纸】,甲烷利用【百川畅银】等。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方法学发布不及预期,CCER碳价下行。 3.5. 2023M1-7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6%,渗透率同比提升1.68pct至6.36%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6%,渗透率同比提升1.68pct至6.36%。2023M1-7,环卫车销量47569辆,同比变动-7.04%。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024辆,同比变动+26.26%,新能源渗透率6.36%,同比变动+1.68pct。2023M7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554辆,同比变动+48.92%,环比变动+36.12%,新能源渗透率7.84%,同比变动+2.7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7,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47%/46.91%,同比变动-2.57pct/-2.19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2.53%/71.99%,同比变动-4.86pct/-5.38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34.18%,市占率第一。2023M1-7,环卫车销售7053辆,同比变动-15.04%。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060辆,同比变动+34.18%。新能源市占率35.05%,较2022年+5.77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3M7新能源销量环比+198%。2023M1-7,环卫车销售1583辆,同比变动-26.4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588辆,同比变动-13.78%。新能源市占率19.44%,较2022年-9.32pct,行业第二。23M7单月新能源销量188辆,同比+116%,环比+198%。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86%,市占率第三。2023M1-7,环卫车销售1953辆,同比变动-5.06%。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43辆,同比变动+85.5%。新能源市占率8.04%,较2022年+0.86pct,行业第三。 江苏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1%。2023M1-7,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572辆,占19%)、广东(499辆,占17%)、江苏(415辆,占14%)、河北(232辆,占8%)、上海(199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江苏(+209辆,+101%)、四川(+204辆,+55%)、上海(+193辆,+3217%)、安徽(+102辆,+785%)、河南(+72辆,+61%);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1.2%)、四川(20.9%)、江苏(17.5%)、广东(13.7%)、河南(13.2%)。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3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18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5倍。(估值日期:2023/8/19)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6. 2023M1-6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49pct至6.10%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2%,渗透率同比提升1.49pct至6.10%。2023M1-6,环卫车销量40499辆,同比变动-7.8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470辆,同比变动+22.10%,新能源渗透率6.10%,同比变动+1.49pct。2023M6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407辆,同比变动+2.78%,环比变动+13.06%,新能源渗透率5.52%,同比变动+0.62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6,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55%/46.47%,同比变动-2.46pct/-2.33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0.69%/69.39%,同比变动-6.34pct/-8.86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47.98%,市占率第一。2023M1-6,环卫车销售5993辆,同比变动-14.76%。新能源环卫车销售916辆,同比变动+47.98%。新能源市占率37.09%,较2022年+7.81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6,环卫车销售1269辆,同比变动-31.7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00辆,同比变动-32.77%。新能源市占率16.19%,较2022年-12.57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53%,市占率第三。2023 M1-6,环卫车销售1602辆,同比变动-6.7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83辆,同比变动+52.50%。新能源市占率7.41%,较2022年+0.24pct,行业第三。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1%。2023M1-6,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450辆,占18%)、广东(419辆,占17%)、江苏(314辆,占13%)、上海(180辆,占7%)、河南(169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76辆,+4400%)、江苏(+141辆,+82%)、四川(+127辆,+39%)、安徽(+78辆,+780%)、云南(+67辆,去年同期无销量);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0.8%)、四川(18.7%)、江苏(15.7%)、广东(13.7%)、河南(13.2%)。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5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18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5倍。(估值日期:2023/7/19)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7. CCER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项目范畴&强化供给侧约束 事件:2023年7月7日,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管理办法》明确项目范围,新增节能增效&设置时间限制。1)项目领域:除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外,新增节能增效。具体支持领域将通过发布方法学确定。2)时间限制:项目应于2012年6月13日之后开工建设,减排量的产生应在2020年9月22日之后,并且在项目申请登记之日前5年以内。3)明确禁止类型。 优化管理模式,方法学由申请备案变为统一征集遴选,动态更新&择优发布。1)方法学:不再由各方法学开发者申请备案,由生态环境部统一征集遴选后发布,将持续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并择优发布减排效果明显、社会期待高、技术争议小、数据质量可靠、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行业和领域方法学。2)审定与核查机构:不再通过备案方式确定,而是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生态环境部进行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3)交易机构:不再通过备案形式确定多家交易机构分散交易,而是组建全国统一的交易机构。4)项目和减排量登记:由项目和减排量备案改为由项目业主和第三方审定与核查机构“双承诺”,政府进行监督检查。 CCER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全国碳市场预计扩容释放需求。1)供给:存量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保障供给有序释放。2013-2017年全国CCER减排量备案总计约 5000 多万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使用约3273万吨CCER用于配额清缴抵销,叠加试点碳市场的使用,当前实际供应稀缺。CCER重启渐近,管理办法强化供给侧约束&严格管理监督,保障供给有序释放。2)需求:初期需求上限2.25亿吨/年,碳市场扩容将带动CCER需求进一步释放。按5%抵消上限,我们测算碳市场初期纳入电力行业 CCER 需求量上限为2.25亿吨/年,待八大行业全部纳入全国碳市场后,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80亿吨二氧化碳,长期CCER需求上限有望扩容至4亿吨/年。近期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工作加速,碳市场预计向水泥、钢铁、铝等欧洲碳关税覆盖的非电领域扩容。3)价格:从项目申请到减排量交易需一定时间,我们预计短期CCER供不应求价格上行。长期供给侧约束有助于平衡供需,维持合理价格区间。 碳价值增量测算:填埋气资源化、林业碳汇受益CCER弹性大,水泥固碳项目减排碳价值突出。1)受益CCER弹性测算:填埋气资源化经济效益最突出,CCER碳价介于30-100元/吨时,利润弹性102%~339%;林业碳汇项目利润弹性达 67~222%。2)碳市场预计扩容,固碳效益测算:仕净科技年60万吨捕碳钢渣项目可直接减碳3.2万吨,间接综合减碳25万吨,碳配额价格50~100元/吨时,减碳价值弹性60%~119%,水泥、钢铁行业预计纳入全国碳市场,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 对标欧盟:国内碳交易市场总体发展方向相似,总量递减速度预计超海外碳价长期提升。复盘欧盟碳市场4阶段演变,我们认为总量控制和MSR机制为碳价平衡关键,国内市场发展方向相似,已具备两大核心机制雏形。当前我国碳价远低于海外,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预计我国碳排放总量递减速度拟超海外,总量收紧驱动碳配额价格长期上行。 投资建议:CCER重启渐近,关注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碳市场预计扩容,驱动固碳需求释放&碳价值兑现。重点推荐水泥固碳【仕净科技】;建议关注分布式光伏【ST龙净】,林业碳汇【岳阳林纸】,甲烷利用【百川畅银】,高效节能设备【瑞晨环保】等。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方法学发布不及预期,CCER碳价下行。 3.8. 2023M1-5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1.69pct至6.23%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1.69pct至6.23%。2023M1-5,环卫车销量33127辆,同比变动-7.6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063辆,同比变动+26.80%,新能源渗透率6.23%,同比变动+1.69pct。2023M5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360辆,同比变动-5.5%,环比变动-14.7%,新能源渗透率5.12%,同比变动+0.33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5,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80%/46.24%,同比变动-2.01pct/-2.45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0.20%/69.27%,同比变动-6.11pct/-7.74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44.27%,市占率第一。2023M1-5,环卫车销售4859辆,同比变动-15.92%。新能源环卫车销售756辆,同比变动+44.27%。新能源市占率36.65%,较2022年+7.37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5,环卫车销售995辆,同比变动-33.2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337辆,同比变动-24.27%。新能源市占率16.34%,较2022年-12.43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35%,市占率第三。2023 M1-5,环卫车销售1310辆,同比变动-8.9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49辆,同比变动+35.45%。新能源市占率7.22%,较2022年+0.05pct,行业第三。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8%。2023M1-5,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407辆,占20%)、广东(348辆,占17%)、江苏(219辆,占11%)、上海(173辆,占8%)、河南(147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71辆,+8550%)、江苏(+135辆,+161%)、四川(+103辆,+34%)、云南(+67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河南(+62辆,+73%);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8.2%)、四川(20.3%)、河南(14.1%)、江苏(13.8%)、广东(13.5%)。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环卫电动装备经济性改善,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提升。 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4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18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4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9. 2023M4环卫新能源销量提速,期待试点城市落地 2023M1-4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37%,渗透率同比提升2.06pct至6.53%。2023M1-4,环卫车销量26089辆,同比变动-6.48%。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703辆,同比变动+36.68%,新能源渗透率6.53%,同比变动+2.06pct。2022M4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422辆,同比变动+77%,环比变动-15%,新能源渗透率4.81%,同比变动+1.42pct。 按首批纳入20-30个大中城市试点,仅考虑试点预计2022-2025年环卫新能源销量复增44%~65%。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首批试点申报截至2023Q1。按中大型城市数假设首批纳入20-30个,全国36个大中城市2022年环卫装备平均销量910辆,2025年80%渗透率对应新能源销量为1.5~2.2万辆,2022年全国环卫新能源销量4867辆,仅考虑试点2022-2025年销量复增44%~65%,较2022年23%显著提速。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4,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93%/46.62%,同比变动-1.96pct/-2.09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63.83 %/72.40%,同比变动-1.10pct/-3.60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109.73%,市占率第一。2023M1-4,环卫车销售3886辆,同比变动-14.18%。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售690辆,同比变动+109.73%。新能源市占率40.52%,同比+14.11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4,环卫车销售818辆,同比变动-36.09%;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71辆,同比变动-28.68%。新能源市占率15.91%,同比-14.58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26%,市占率第三。2023 M1-4,环卫车销售1033辆,同比变动-17.03%;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26辆,同比变动+26.00%。新能源市占率7.40%,同比-0.63pct,行业第三。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47%。2023M1-4,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374辆,占22%)、广东(262辆,占15%)、江苏(166辆,占10%)、上海(137辆,占8%)、湖南(122辆,占7%);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35辆,+6750%)、江苏(+110辆, +196%)、四川(+98辆,+36%)、云南(+63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湖南(+47辆,+63%);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46.9%)、四川(22.8%)、河南(13.9%)、江苏(13.6%)、广东(12.6%)。Ø【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22%,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增25%,对应2023年PE 16倍,凭借底盘及产品力优势,期待拐点。 Ø【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归母净利润复增18%,对应2023年PE 20倍。 Ø【福龙马】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复增17%,对应2023年PE 15倍。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10. 2023M1-3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2.01pct至6.84%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7%,渗透率同比提升2.01pct至6.84%。2023M1-3,环卫车销量18724辆,同比变动-10%。新能源环卫车销售1281辆,同比变动+27%,新能源渗透率6.84%,同比变动+2.01pct。2022M3新能源环卫车单月销量497辆,同比变动+37%,环比变动+97%,新能源渗透率5.66%,同比变动+1.65pct。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试点期为2023-2025年。各省市积极出台环卫新能源政策,其中海南省要求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河南省要求新增公交车、市政环卫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环卫装备集中度同比下滑,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3,环卫车CR3/CR6分别为36.49%/46.31%,同比变动-2.28pct/-1.84pct。新能源CR3/CR6分别为59.41%/69.24%,同比变动-5.54pct/-6.63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同比下降,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76%,市占率第一。2023M1-3,环卫车销售2742辆,同比变动-20.38%。其中,新能源环卫车销售477辆,同比变动+76.01%。新能源市占率37.24%,同比+10.32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装备市占率第五,新能源市占率第二。2023M1-3,环卫车销售647辆,同比变动-35.17%;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17辆,同比变动-31.55%。新能源市占率16.94%,同比-14.54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增4.69%,市占率第三。2023 M1-3,环卫车销售709辆,同比变动-22.93%;新能源环卫车销售67辆,同比变动+4.69%。新能源市占率5.23%,同比-1.13pct,行业第三。 环卫新能源成长与竞争力分析:2023M1-3, Ø盈峰环境:河北地区贡献新能源最大增量,湖南、山西市占率100%。2023M1-3,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省份为河北(+46辆,+153%)、上海(+42辆,去年同期无销量)、四川(+36辆,+77%)。新能源清洗车增量最大,成功开拓垃圾转运车市场。 Ø宇通重工:江苏地区贡献新能源最大增量,成功开拓上海区域市场。2023M1-3,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省份为江苏(+31辆,+344 %)、山东(+26辆,+650%)、上海(+26辆,去年同期无销量)。山东区域市占率最高,市占率为49%,同增39pct。 Ø福龙马:广东区域销量增量最大。2023M1-3,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省份为广东(+9辆,+900 %)、浙江(+6辆,+600%)、江苏(+4辆,+400%)。陕西区域新能源装备市占率高达63%,同增20pct。 上海新能源销量大增,上海新能源渗透率高达53%。2023M1-3,新能源环卫车,1)销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四川(261辆,占20%)、广东(178辆,占14%)、江苏(128辆,占10%)、上海(123辆,占10%)、河南(102辆,占8%);2)销量增量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121辆,+6050%)、江苏(+104辆, +433%)、云南(+62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河南(+37辆,+57%)、湖南(+32辆,+53%);3)新能源渗透率前五的省份分别为上海(52.6%)、四川(22.3%)、河南(17.4%)、江苏(13.9%)、广东(12.0%)。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11. 疫后供应复苏+欧洲扛旗全球碳减排,再生生物油新成长 【价差修复】疫后废油脂(UCO)供应复苏,生物柴油与地沟油价差回升,企业单位盈利修复。 2023年1月以来国内生物柴油与地沟油价差回升。我们按照(生物柴油价格-地沟油价格/88%高品质得率-1000元/吨加工费),测算生物柴油单位盈利从2023/1/6-2023/1/12的680元/吨修复至2023/2/3-2023/2/9的971元/吨。 【原料供给端】短期餐饮修复&UCO出口受限,2021年废油脂利用率24%,长期规范利用+垃圾分类废油脂存4倍空间。 1)短期:疫后餐饮修复,叠加欧盟对UCO供应商新增Traces认证,UCO出口欧盟受限,国内供应增加。 2)长期:2021年废油脂理论产生量约1200万吨,仅295万吨(占比24%)废油脂出口或制备生物柴油,其余回用为食物油或去向不明,长期废油脂存4倍空间,源于:①2021年餐厨垃圾处置产能仅6.5万吨/日,5%提油率对应107万吨提油量,随着垃圾分类推行&产能配套,100%处置率下餐厨提油量有望达635万吨。②监管加强,打击回用为食用油的部分。 【下游需求端】减碳加码&强制添加削弱周期属性,以废油脂制成的生柴(UCOME)迎替代良机,生物航煤增量空间大。 我国生柴主要出口欧盟。2022年出口量179万吨,占总供应量超75%,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出口量合计占比93%。 Ø交通领域: 欧盟需求源于:①欧盟减排目标加码,生柴减碳显著享强制添加政策,各成员国8%-20%不等。欧盟碳价高位运行,UCOME单吨减碳2.83tCO2,按100欧元/吨碳价计算具有约2000元/吨的减碳经济效益。②原料限制,欧盟从2023年起逐步淘汰棕榈油、大豆油等高ILUC原料的使用并在2030年减至0,以粮食为基础的传统生柴在2030年添加上限为3.8%。2021年欧盟生柴原料中UCO占比23%,棕榈油、大豆油分别占18%、6%,UCOME迎结构性成长良机。 欧盟需求测算:预计2030年欧盟UCOME需求1527万吨,22-30年复增16%,欧盟UCOME缺口1142万吨,对应空间1314亿元,22-30年复增22%。 Ø航空领域: 生物航煤为航空减碳+商业化“唯一”途径。航空领域2050年按政策63%添加目标,欧盟需求超4000万吨/年,对应市场空间近8000亿元。 【中游生产端】龙头加速扩产,二代和生物航煤为布局方向。 头部企业加速扩产。卓越新能规划15万吨一代+20万吨二代生柴;嘉澳环保规划100万吨生物航煤;山高环能向下游延伸规划10万吨一代+40万吨二代生柴产能。 【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山高环能、嘉澳环保。 风险提示:强制添加政策变动风险,原料及产品价格波动,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3.12. 环卫装备月报:2023M1环卫新能源渗透率大增至11.91%,上海地区渗透率高达77% 环卫新能源销量同增28%,渗透率同比提升6.22pct至11.91%。2023M1,环卫车销量4465辆,同比变动-39.03%。新能源环卫车销量532辆,同比变动+27.58%。新能源渗透率11.91%,同比变动+6.22pct。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时间明确&全国覆盖。《通知》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政策提出试点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新能源集中度同比有降,盈峰、宇通市占率维持前列。2023M1,环卫车销量CR3/CR6分别为41.43%/53.59%,同比变动-0.19pct/+0.54pct。新能源环卫车销量CR3/CR6分别为65.79%/73.31%,同比变动-3.75pct/-5.83pct,环卫新能源集中度持续提升强者恒强,其中: Ø盈峰环境:新能源销量同增132%,市占率第一。环卫车销售946辆,同比变动-36.21%,市占率21.19%,较2022年+4.53pct,行业第一。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27辆,同比变动+131.63%,市占率42.67%,较2022年+13.39pct,行业第一。 Ø宇通重工:环卫总市占率进前三,新能源市占率第二。环卫车销售270辆,同比变动-33.66%,市占率6.05%,较2022年+1.32pct,行业第三。新能源环卫车销售96辆,同比变动-45.14%,市占率18.05%,较2022年-10.72pct,行业第二。 Ø福龙马:新能源销量同增41%,市占率4.51%。环卫车销售259辆,同比变动-34.10%,市占率5.80%,较2022年+1.06pct,行业第四。新能源环卫车销售24辆,同比变动+41.18%,市占率4.51%,较2022年-2.66pct,行业第四。 环卫新能源成长与竞争力分析:2023M1, Ø盈峰环境:湖南贡献最大增量,成功开拓北京、上海地区市场。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地区:湖南(+51辆,+204%,此处表示销量同比增量+51辆,销量同比变化+204%,下同)、河北(+20辆,+250%)、四川(+20辆,+80%)。公司在湖南区域市占率达89%。湖南地区贡献公司新能源销售最大增量,公司新能源环卫车湖南市占率达100%,公司成功开拓北京、上海地区市场,市占率分别达75%、23%。 Ø宇通重工:江苏地区贡献新能源最大增量,成功开拓上海区域市场。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地区:江苏(+26辆,+371%)、上海(+19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浙江(+5辆,+500%)。公司江苏地区销量同比增量为47辆,成功开拓上海市场,公司市占率达40%。 Ø福龙马:广东、陕西区域销量增量最大,成功开拓陕西、河北市场。公司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同比增量前三的地区:广东(+5辆,+500%)、陕西(+5辆,去年同期无销量)、浙江(+2辆,+200%)。公司在陕西、河北区域实现突破,市占率分别达到63%、7%。 湖南新能源大放量,上海渗透率高达77%。2023M1,新能源销售1)占比前三:四川(110辆,占20.7%)、湖南(76辆,占14.3%)、广东(67辆,占12.6%);2)增量前三:湖南(+51辆,+204.0%)、江苏(+47辆,+522.2%)、上海(+45辆, +2250.0%);3)渗透率前三:上海(77.0%)、河南(42.2%)、四川(32.4%)。 风险提示: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环服市场化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3.13. 环保行业2023年度策略:仓庚喈喈 采蘩祁祁——全面复苏中关注双碳环保安全价值 复盘:宏观经济及疫情影响下,环保估值下行&业绩承压,细分板块中再生资源成长性突出。 展望:行业现金流改善+宏观支持+疫后复苏,双碳促边界外拓,技术龙头+再生资源+清洁能源链价值凸显。 1)现金流改善:运营占比提升&国补兑付加速&支付模式理顺,促现金流改善。 2)宏观发力:稳经济决心强化,财政货币政策双发力&REITs融资工具助力,利于G端环保产业投资。 3)疫后复苏:项目复工复产&需求释放迎业绩修复。 4)双碳新机遇:双碳带动环保产业边界拓展,国内碳配额合理收紧,碳市场扩容&CCER重启在即,欧盟减碳目标加码&碳关税政策落地,技术龙头再生资源&清洁能源价值凸显。 二十大报告、扩内需纲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强化安全能力建设,双碳环保具备显著的安全价值。 1)产业链安全:半导体国产化,配套环境技术受益:重点推荐电子特气【凯美特气】、臭氧清洗【国林科技】、建议关注【洁净设备】等,技术装备国产化:重点推荐压滤【景津装备】,建议关注【科学仪器】等。 2)能源安全: 重点推荐光伏治理【仕净科技】、环卫电动【宇通重工】、【氢能】【火电投资集改造】【储能】、天然气优质资产【天壕能源】【九丰能源】【新奥股份】。 3)粮食安全:重点推荐酒糟发酵替代豆粕【路德环境】。 4)资源安全:关注锂回收、【提锂分离材料】,重点推荐危废资源化【高能环境】、塑料再生技术龙头【三联虹普】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财政支出低于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3.14. 环卫电动10年50倍,政策发力&降本促量 事件: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 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增渗透率目标80%,时间明确&全国覆盖。《通知》表示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为2023-2025年,政策提出试点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我们比较此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要求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等政策,本次政策重点为1)进一步明确时间阶段,将远期目标阶段细化至2023-2025年,以试点形式展开加快政策的落实;2)试点范畴扩大至全国,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扩大至全国范围,以城市为主体自愿申报编写试点方案,并分区域给予不同的车辆推广目标;3)鼓励试点城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研究出台运营补贴、通行路权、用电优惠、低/零碳排放区等支持政策。 环卫电动渗透率仅5.94%开始提速,与政策目标差异大。根据交强险数据,受疫情及采购周期等影响,2021-2022年环卫车总销量连续下滑,2022年环卫车合计销售81951辆,同降18.95%,与此同时环卫新能源逆势增长持续放量,2022年环卫新能源车销量4867辆,同增22.84%,新能源环卫装备渗透率从2016年的1.25%提升至2022年的5.94%,2022年渗透率同升2.02pct开始提速。从区域来看,2022年北京、上海、四川新能源环卫装备渗透率位居前三,但普遍不足20%,与80%的渗透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且公共领域公交车、出租车已完成较高渗透率,环卫新能源市场空间释放值得期待。 环卫新能源五十倍成长,十年替代助力实现 2030 年碳达峰。环卫新能源非短周期爆发,释放受政策与经济性驱动。我们认为当前环卫新能源面临的主要变化在于1)政策力度加强,财政支付改善带来的采购需求提振;2)成本压力缓解带来的经济性凸显。当前环卫新能源7年平价已具备经济性,随电池及大宗价格回落,成本压力下降,经济性拐点有望快速显现。我们预计十年市场分两阶段释放,2030年渗透率达80%:稳定渗透期(2020-2025年):碳减排政策加码&内生经济性提升驱动力增强,新能源渗透率2020年3.31%提升至2025年15%,2025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2.74万辆,是2020年销量的7倍,2020-2025销量CAGR为48%。25年新能源环卫市场空间139亿,2020-2025年CAGR为41%。快速爆发期(2025-2030年):经济性优势现拐点&环卫市场化全面铺开快速放量,渗透率从2025年15%迅速提至2030年80%,2030年新能源环卫车销量19.13万辆,是2020年销量的50倍,2025-2030销量CAGR为47%。2030年新能源环卫市场空间971亿,2025-2030年CAGR为47%。 环卫新能源CR3超65%,盈峰环境&宇通重工双寡头。2016-2022年环卫车CR3/CR6约40%/50%;环卫新能源格局更集中,2022年新能源CR3/CR6达65.21%/77.28%,同升10.82/7.46pct,盈峰环境&宇通重工合计份额近60%,分别达29.28%/28.77%。 重点推荐:我们预计伴随着政策采购力度加强、装备行业成本压力减弱,环卫装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及盈利能力的改善,重点关注【宇通重工】:环卫新能源龙头弹性最大&产品力领先,工程机械迎修复;【盈峰环境】:环卫装备龙头新能源领跑,装备龙头地位复制环服订单充裕;【福龙马】:环卫新能源市占率提升,服务占比超装备可持续。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新能源渗透率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3.15. 央行支持北京绿交所发展CCER,关注清洁能源&再生资源&林业碳汇减碳价值 事件:2月4日,央行行长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表示央行将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CCER交易。 CCER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部与央行合力支持。2月4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在通州区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部与北京市开展部市联建,稳步推进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生态环境部积极支持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落地北京,将在政策制定和技术指导方面提供服务保障。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实施绿色北京战略,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创新更多碳金融产品,更好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推动降低绿色溢价,在引领带动绿色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碳配额的重要补充,CCER审批备案流程重启在即,2022年10月生态环境部表明力争尽早启动CCER市场。 央行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超1亿吨减排。人民银行在2021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领域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再贷款超3000亿元,支持商业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5100多亿元,2022年带动碳减排超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此外,央行还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牵头制定《G20转型金融框架》,成为各国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低碳转型的指引。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使用约3273万吨CCER清缴,CCER审批尚待重启,短期供求紧张推动价格上行。根据北京碳试点CCER挂牌交易价格来看:CCER交易均价在2020年7月-2021年6月为23元/吨;2021年7月-2022年6月为35元/吨;2022年7月-2022年12月为80元/吨。2022年下半年北京试点碳市场CCER价格持续上涨创新高,主要系市场供求紧张。①需求端:试点碳市场履约期附近,需求活跃;全国碳市场启动后CCER需求释放,初期纳入电力行业CCER需求量约为1.65亿吨/年,长期有望扩容至4亿吨/年。②供给端:此前全国CCER备案减排量总计约5000多万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累计使用CCER约3273万吨用于配额清缴抵销。 CCER审定备案程序有待重启,从项目审定备案到减排量挂牌交易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交易先行造成短期内CCER市场供不应求,推动CCER价格上行。CCER重启在即,关注清洁能源&再生资源&林业碳汇的减碳价值。CCER重启渐近,碳市场发展提速,关注双碳背景下清洁能源&再生资源减碳价值。前期CCER主要鼓励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及林业碳汇三类项目,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内CCER为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自愿减排项目的业主及相关市场主体带来收益约9.8亿元。我们选取了CCER自愿减排主要鼓励的7种细分类型进行了减碳量及经济效益测算,减碳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填埋气资源化>林业碳汇>风电>生物质利用>光伏>餐厨处置>垃圾焚烧。填埋气资源化减排及经济效益最为突出,其度电减碳量可达0.00578吨,在CCER碳价为30/60/100元/tCO2的情景假设下,利润弹性102%/204%/339%。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达预期,CCER碳价下行,宏观超预期收紧 投资建议 关注双碳环保产业安全系列下的能源安全及资源化投资机遇。 能源安全:固本强基&有序替代,关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下新能源产业(光伏治理、氢能)、火电灵活性改造、储能及天然气投资机遇。重点推荐:【仕净科技】光伏废气治理龙头,一体化&新技术促单位价值量提升成长加速;【天壕环境】稀缺跨省长输贯通在即,解决资源痛点空间大开。 资源化:1) 发展循环经济,关注战略资源锂电回收、提锂分离材料、特气、金属&石化资源再生。重点推荐【凯美特气】二氧化碳尾气回收龙头,【天奇股份】锂电回收,【路德环境】酒糟资源化龙头。2)再生塑料高减碳&强制性添加显著受益:①再生塑料较原生塑料减碳30-80%,19年全球废塑料回收率约35%提升空间大。②再生PET最低含量标准保障刚性需求,欧盟明确到25年PET容器中再生塑料比例不少于25%,30年不少于30%,各大企业自愿做出承诺。重点推荐:三联虹普、英科再生。3)再生生物油助力交通领域减排,受欧盟碳需求最直接驱动。①原料供应:疫后餐饮修复&UCO出口欧盟受限,国内地沟油供应充裕价格下行。长期看2020年仅23%废油脂出口或制备生物柴油,其余回用为食物油或去向不明。长期规范利用+垃圾分类,废油脂供应提升潜力大。②需求端:欧盟交通&航空减排目标加码,需求长期上行,2023年开始逐渐淘汰棕榈油、大豆油为原料生物柴油,中国UCOME迎结构性成长机遇。建议关注:卓越新能、山高环能、嘉澳环保。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利率超预期上行,财政支出低于预期 团队介绍 免责申明: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dongwuhb)由东吴证券研究所环保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环保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申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