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迎来公示,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以下内容从东莞证券《小米汽车迎来公示,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事件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六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两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在列。 点评 首款车型定位C级轿车,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据工信部消息,两款小米牌汽车型号分别为SU7和SU7Pro/Max,外形尺寸为长4997mm、宽1963mm、高1440mm,选装激光雷达版本高1455mm。尺寸定位对标比亚迪汉、智界S7等B级及C级车型。SU7车型将搭载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SU7Pro/Max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此外可选装激光雷达、ETC车载装置及其他外饰样式。预计将与比亚迪汉、智界S7、特斯拉model3等新能源车型及帕萨特、凯美瑞、雅阁等合资燃油车型进行竞争。本次申报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地址系小米汽车自建工厂所在地,小米自建首期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于2023年6月竣工;二期工厂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目前小米汽车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消费电子企业入场造车,有望成为类华为汽车品牌。 小米于10月17日发布其自研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据小米董事长及CEO雷军表示,小米澎湃OS为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共有底座。预计小米首款新车型或将搭载自研操作系统,使得小米澎湃OS形成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小米汽车生态系统或将与小米其他产品形成紧密连接。搭载华为鸿蒙座舱系统的问界车型订单超预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费者对于车机操作系统的重视及对消费电子企业进行汽车智能化升级的认可。小米在智能驾驶、车联网、智能互联等领域具备一定技术积累,目前小米已组建超过500人的智能驾驶研发团队,首期研发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制定全栈自研的技术战略,已实现无保护场景自动掉头、事故车辆自动绕行、多车道路口自动左转、自动环岛绕行、斑马线礼让行人、自动泊车入位+机械臂自动充电等功能。依靠小米在消费电子端形成的渠道优势,将助力小米汽车后续的渠道销售及推广,有望成为类华为汽车品牌。 小米汽车将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华为、魅族、大疆、小米等消费电子厂商依靠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通信等优秀经验,入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机、车联网等汽车智能化领域,与在智能座舱及智驾域控领先零部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在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趋势下,在智能驾驶、线控制动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标的;在座舱域控、智能座舱领域全面发展的标的;以及已进入小米汽车采购组的标的。点击查看具体标的。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智能驾驶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等。 *本文节选自东莞证券《汽车行业事件点评:小米汽车迎来公示,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点击观看完整报告,了解具体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 黄秀瑜,执业编号:S0340512090001 「东莞证券风险提示」 本报告的风险评级为“中风险”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的规定,东莞证券将普通投资者按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研究报告的风险等级由低至高划分为五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保守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低风险”级别的研报,“谨慎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低风险”的研报,“稳健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风险”的研报,“积极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高风险"的研报,“激进型" 投资者适合使用东莞证券各类风险级别的研报。根据适当性管理要求,本报告仅供专业投资者以及匹配风险级别不低于本研报的普通投资者查看,风险评级较低的普通投资者请勿查阅本报告。东莞证券提醒您,未按适当性匹配关系使用本研报产生的风险自担。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或组织的投资建议,东莞证券也不对任何人或组织因使用本文信息所致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所载内容版权归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本文所载内容。 ∥ 风险提示 ∥ 【东莞证券提醒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
事件 11月1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77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六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两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在列。 点评 首款车型定位C级轿车,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据工信部消息,两款小米牌汽车型号分别为SU7和SU7Pro/Max,外形尺寸为长4997mm、宽1963mm、高1440mm,选装激光雷达版本高1455mm。尺寸定位对标比亚迪汉、智界S7等B级及C级车型。SU7车型将搭载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SU7Pro/Max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此外可选装激光雷达、ETC车载装置及其他外饰样式。预计将与比亚迪汉、智界S7、特斯拉model3等新能源车型及帕萨特、凯美瑞、雅阁等合资燃油车型进行竞争。本次申报企业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地址系小米汽车自建工厂所在地,小米自建首期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于2023年6月竣工;二期工厂计划于2024年动工,2025年完工。目前小米汽车已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 消费电子企业入场造车,有望成为类华为汽车品牌。 小米于10月17日发布其自研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据小米董事长及CEO雷军表示,小米澎湃OS为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共有底座。预计小米首款新车型或将搭载自研操作系统,使得小米澎湃OS形成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小米汽车生态系统或将与小米其他产品形成紧密连接。搭载华为鸿蒙座舱系统的问界车型订单超预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费者对于车机操作系统的重视及对消费电子企业进行汽车智能化升级的认可。小米在智能驾驶、车联网、智能互联等领域具备一定技术积累,目前小米已组建超过500人的智能驾驶研发团队,首期研发投入33亿元研发费用,制定全栈自研的技术战略,已实现无保护场景自动掉头、事故车辆自动绕行、多车道路口自动左转、自动环岛绕行、斑马线礼让行人、自动泊车入位+机械臂自动充电等功能。依靠小米在消费电子端形成的渠道优势,将助力小米汽车后续的渠道销售及推广,有望成为类华为汽车品牌。 小米汽车将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华为、魅族、大疆、小米等消费电子厂商依靠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市场调研、产品研发、通信等优秀经验,入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机、车联网等汽车智能化领域,与在智能座舱及智驾域控领先零部件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推动汽车行业智能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在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趋势下,在智能驾驶、线控制动领域具备领先优势的标的;在座舱域控、智能座舱领域全面发展的标的;以及已进入小米汽车采购组的标的。点击查看具体标的。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智能驾驶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等。 *本文节选自东莞证券《汽车行业事件点评:小米汽车迎来公示,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市》。>>点击观看完整报告,了解具体投资建议>> 本文作者: 黄秀瑜,执业编号:S0340512090001 「东莞证券风险提示」 本报告的风险评级为“中风险”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和《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的规定,东莞证券将普通投资者按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五级: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研究报告的风险等级由低至高划分为五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保守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低风险”级别的研报,“谨慎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低风险”的研报,“稳健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风险”的研报,“积极型“投资者仅适合使用风险级别不高于“中高风险"的研报,“激进型" 投资者适合使用东莞证券各类风险级别的研报。根据适当性管理要求,本报告仅供专业投资者以及匹配风险级别不低于本研报的普通投资者查看,风险评级较低的普通投资者请勿查阅本报告。东莞证券提醒您,未按适当性匹配关系使用本研报产生的风险自担。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自已公开信息,关于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建议投资者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资料来源:东莞证券研究所) 本报告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或组织的投资建议,东莞证券也不对任何人或组织因使用本文信息所致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所载内容版权归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本文所载内容。 ∥ 风险提示 ∥ 【东莞证券提醒您】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依法严惩违法犯罪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