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11月21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报告厅召开。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将有助于加强人形机器人领域标准研究布局,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借力标准实现我国自主优势技术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具备量产条件的L3、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试点,尤其首次明确事故责任判定。市场认为特斯拉FSD在国内落地有望进入“倒计时”。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目前确实正在推进中”。 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公司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到美国收紧AI出口管制的影响,第四季度来自中国和其他受影响的地区的数据中心收入将大幅下降。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但表示这些不会对第四季度的收入做出实质性贡献。英伟达已开发出针对中国市场最新的算力系列芯片,包括HGXH20、L20PCle和L2PCle。 融资动态:Adobe收购AI视频创作初创公司Rephrase.ai。亚马逊以14亿美元收购扫地机器人制造商iRobot的交易有望获得欧盟反垄断部门的无条件批准。眼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微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量子智能日前获1500万Pre-A轮融资。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投资引进的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真健康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磅旗精工”完成过亿元Pre-A轮融资。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速度低于预期;技术进步速度低于预期。 正文: 1. 产业政策 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11月21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报告厅召开。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将有助于加强人形机器人领域标准研究布局,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借力标准实现我国自主优势技术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特斯拉FSD在国内落地有望进入“倒计时”。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目前确实正在推进中”。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具备量产条件的L3、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试点,尤其首次明确事故责任判定。(资料来源:中国基金报) 韩国“修订版”智能机器人法案全面生效:授予行人身份,可在人行道通行,于11月17日生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警察厅联合宣布,随着《智能机器人法》(2016年5月23日修订、2017年11月23日实施)和《道路交通法》(2018年4月23日修订、2019年10月23日实施)修订实施,户外移动机器人获得驾驶安全认证,授予行人身份,允许在人行道通行。此类机器人需要遵守一些严格规定的物理限制,重量必须低于500公斤,最高时速为15公里/小时。想要获得作业安全认证的户外机器人,必须由产业通商资源部指定的作业安全认证机构,对作业区域、人行横道通过等16项测试项目进行安全性验证。(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2. 产业动态 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公司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到美国收紧AI出口管制的影响,第四季度来自中国和其他受影响的地区的数据中心收入将大幅下降。克雷斯还证实,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但表示这些不会对第四季度的收入做出实质性贡献。英伟达已开发出针对中国市场最新的算力系列芯片,包括HGXH20、L20PCle和L2PCle。(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极智嘉(Geek+)与全球先进的物流自动化和软件公司FORTNA达成战略合作,赋能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落地。极智嘉的机器人产品可直接集成到FORTNA WES™软件中,实时调整订单优先级,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适应运营变化。与极智嘉的产品协调配合后,FORTNA WES™还能够在最佳时间为最适合的自动化分配任务,在提高吞吐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拣选成本。与此同时,移动机器人还可以让员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工作,集中精力进行较为轻松的工作,助力企业兑现ESG承诺。(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索尼护理机器人正式亮相,提供儿童与老人看护娱乐服务。索尼索尼宣布将在日本展示名为HANAMOFLOR的护理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协助看护工作并与入住者进行互动交流。它以亲切可亲的外观设计脱颖而出,可应用于儿童和老年人独处情况下的护理设施。机器人具备移动功能,可以自由移动,并为看护者提供必要的照料和关怀。此外,机器人还能够根据预设程序进行简单的对话和猜谜游戏等互动,并能测量体温和转接被护理人家属的电话。机器人的研发是为养护老人提供协助,并经过了一系列实证实验。(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我科学家在微型机器人领域获进展。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智能仿生中心尚万峰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中心合作,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新进展。面对血管等流体环境下微型医疗机器人逆流游动难、控制力不足等挑战,该团队提出了无束缚微型机器人独特软膜胶囊结构及其挂壁旋进的控制策略,为微型磁性机器人在实际血管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机器人汇刊》上。(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国内首款完成临床试验入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植发机器人。磅策医疗自主研发的HAIRO®植发机器人临床试验入组工作在中日友好医院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圆满完成。自今年6月以来,磅策医疗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三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进一步检验了HAIRO®植发机器人的科学性、精准性、智能性、安全性,加速推动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将有效填补国产空白,可以有效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让更多医生可以快速掌握这一优势技术。(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中建五局工程创新研究院成功应用桥梁钢筋网片智能焊接机器人。这是继全国首台跨座式智能焊接机器人、永磁轨道式智能焊接机器人之后,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又一款焊接机器人在项目成功应用。该款机器人重点解决项目现场焊接工作量大,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的3D-AI视觉焊缝轨迹引导技术,可快速自识别、精准生成焊缝轨迹,省去钢筋网片装夹定位这一繁杂过程,实现过程全自动高效焊接。目前,这款机器人已在湖北武松高速项目上应用。(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商用服务机器人普渡科技与欧力士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协议。通过本次战略合作,普渡科技将依托其在技术研发、产品优势和供应链渠道方面的实力,与欧力士的创新性金融服务相结合,为市场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解决方案。(资料来源:普渡科技) 梅卡曼德发布3D视觉引导自动化装箱解决方案。梅卡曼德携手集成商伙伴将AI+3D视觉部署于冲压线尾。通过3D视觉对料箱精定位,计算输出放件位姿,引导机器人将冲压件精准放入箱内。智能机器人助力终端客户打造高速智能冲压产线,实现了大/中/小、标准/非标冲压件快速自动装箱,解锁冲压车间全自动化生产新模式。(资料来源:梅卡曼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62厘米,体重60千克,拥有39个自由度(包括手指关节),单臂最大负载5千克,双臂最大负载10千克,最大行走速度可达5千米/时。(资料来源:中电科第二十一所) 跨维智能发布3D视觉引导机床金属件上下料柔性解决方案。针对机床上下料中柔性化的生产需求,跨维智能3D视觉引导机床金属件上下料柔性解决方案,引导工业机器人精准识别抓取工件,并及时予以反馈,指导机械臂进行无序抓取,正确放置到自动输送带上,实现整套上料作业的自动化。(资料来源:跨维智能) 海康机器人推出晶圆ID读取软硬件一体化的最新产品SC6500-AI-WID。该产品具备高效的AI信息识别和解码能力,先进的光学设计搭配简单易用的软件,为晶圆生产提供了全流程的ID读取和追溯能力,助力半导体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资料来源:海康机器人) 3. 融资动态 Adobe收购AI视频创作初创公司Rephrase.ai。这是Adobe在AI领域的首次收购,也是其首次收购印度的初创公司。Rephrase.ai总部位于印度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该公司利用AI技术,可以将文本脚本和用户头像合成为具有用户形象的视频,适用于各种商业用途,如市场营销、客户沟通、节日问候等。在被Adobe收购之前,Rephrase.ai已经获得了1390万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亚马逊以14亿美元收购扫地机器人制造商iRobot的交易有望获得欧盟反垄断部门的无条件批准。欧盟委员会将于明年2月14日之前就这笔交易作出决定。亚马逊在今年8月宣布将收购iRobot,从而将该公司的Roomba扫地机器人加入亚马逊的智能设备组合。截至目前,亚马逊的智能设备阵容包括Alexa语音助手、智能恒温器、安全设备和壁挂式智能显示器等。(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眼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微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核心产品——微米级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及相关技术自主创新和高品质临床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打造高精度智能自动化的辅助眼底复杂手术的“类飞秒”设备。(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量子智能日前获1500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鹰资本。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及产品迭代、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量子智能是一家特种作业机器人研发商,公司2020年起由自动化应用转向矿山、冶炼等场景,专注于提供危险环境智能作业机器人及场景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两大产品线包括高空作业机器人及防爆巡检机器人。(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美团通过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大众点评)做战略领投,北大燕缘创投、清华SEE Fund、IDG资本等一众机构跟投。此前,银河机器人已完成由蓝驰创投、源码资本、经纬创投、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参与的天使轮融资。银河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6月,联合创始人王鹤是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大模型负责人。据了解银河机器人正在研发双臂+轮式的产品,计划2024年推出首代仿人机器人的产品,在药店、商超等零售场景部署;在2026年提升机器人性能,大批量销售和生产。(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投资引进的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真健康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加速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布局,助力企业在手术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2021年以来,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先后参与真健康A+轮和B轮融资,支持企业在珠海高新区打造近3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加快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和生产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首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在国内首创“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磅旗精工”完成过亿元Pre-A轮融资,由复星资本与贵阳创投领投,卓源资本跟投,君义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官方介绍,磅旗精工通过构建无人工厂数字化工业底座LDS和“软件+硬件+数据+算法”云管端边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全场景全流程数智化转型升级。(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 4.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海外需求及政策;技术发展低于预期。 往期回顾: 【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预期升温2023.11.27 【机器人产业周报】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2023.11.15 【机器人产业周报】工信部: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2023.11.07 【机器人产业周报】: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Digit,预计2027年实现年产万台2023.10.29 【机器人产业周报】富士康将与英伟达共同建造“AI工厂”2023.10.23 【机器人周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开启国产化之路2023.10.17 【机器人产业周报】英伟达风投部门NVenture投资工业机器人初创企业Machina Labs2023.10.10 【机器人产业周报】特斯拉 Optimus 视频展示用纯视觉技术处理运动指令2023.09.25 【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被工信部列入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重点方向2023.09.17 【机器人产业周报】:8月机器人领域融资9~11亿2023.09.10
摘要: 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11月21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报告厅召开。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将有助于加强人形机器人领域标准研究布局,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借力标准实现我国自主优势技术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上路通行试点工作。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具备量产条件的L3、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试点,尤其首次明确事故责任判定。市场认为特斯拉FSD在国内落地有望进入“倒计时”。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目前确实正在推进中”。 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公司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到美国收紧AI出口管制的影响,第四季度来自中国和其他受影响的地区的数据中心收入将大幅下降。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但表示这些不会对第四季度的收入做出实质性贡献。英伟达已开发出针对中国市场最新的算力系列芯片,包括HGXH20、L20PCle和L2PCle。 融资动态:Adobe收购AI视频创作初创公司Rephrase.ai。亚马逊以14亿美元收购扫地机器人制造商iRobot的交易有望获得欧盟反垄断部门的无条件批准。眼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微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量子智能日前获1500万Pre-A轮融资。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投资引进的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真健康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磅旗精工”完成过亿元Pre-A轮融资。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速度低于预期;技术进步速度低于预期。 正文: 1. 产业政策 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11月21日,“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成立大会暨标准化技术研讨会”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报告厅召开。人形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开启,将有助于加强人形机器人领域标准研究布局,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借力标准实现我国自主优势技术快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特斯拉FSD在国内落地有望进入“倒计时”。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目前确实正在推进中”。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具备量产条件的L3、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试点,尤其首次明确事故责任判定。(资料来源:中国基金报) 韩国“修订版”智能机器人法案全面生效:授予行人身份,可在人行道通行,于11月17日生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警察厅联合宣布,随着《智能机器人法》(2016年5月23日修订、2017年11月23日实施)和《道路交通法》(2018年4月23日修订、2019年10月23日实施)修订实施,户外移动机器人获得驾驶安全认证,授予行人身份,允许在人行道通行。此类机器人需要遵守一些严格规定的物理限制,重量必须低于500公斤,最高时速为15公里/小时。想要获得作业安全认证的户外机器人,必须由产业通商资源部指定的作业安全认证机构,对作业区域、人行横道通过等16项测试项目进行安全性验证。(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2. 产业动态 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公司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受到美国收紧AI出口管制的影响,第四季度来自中国和其他受影响的地区的数据中心收入将大幅下降。克雷斯还证实,英伟达正在为中国开发新的合规芯片,但表示这些不会对第四季度的收入做出实质性贡献。英伟达已开发出针对中国市场最新的算力系列芯片,包括HGXH20、L20PCle和L2PCle。(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极智嘉(Geek+)与全球先进的物流自动化和软件公司FORTNA达成战略合作,赋能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落地。极智嘉的机器人产品可直接集成到FORTNA WES™软件中,实时调整订单优先级,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适应运营变化。与极智嘉的产品协调配合后,FORTNA WES™还能够在最佳时间为最适合的自动化分配任务,在提高吞吐量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拣选成本。与此同时,移动机器人还可以让员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工作,集中精力进行较为轻松的工作,助力企业兑现ESG承诺。(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索尼护理机器人正式亮相,提供儿童与老人看护娱乐服务。索尼索尼宣布将在日本展示名为HANAMOFLOR的护理机器人,该机器人可协助看护工作并与入住者进行互动交流。它以亲切可亲的外观设计脱颖而出,可应用于儿童和老年人独处情况下的护理设施。机器人具备移动功能,可以自由移动,并为看护者提供必要的照料和关怀。此外,机器人还能够根据预设程序进行简单的对话和猜谜游戏等互动,并能测量体温和转接被护理人家属的电话。机器人的研发是为养护老人提供协助,并经过了一系列实证实验。(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我科学家在微型机器人领域获进展。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智能仿生中心尚万峰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智能制造中心合作,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了新进展。面对血管等流体环境下微型医疗机器人逆流游动难、控制力不足等挑战,该团队提出了无束缚微型机器人独特软膜胶囊结构及其挂壁旋进的控制策略,为微型磁性机器人在实际血管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机器人汇刊》上。(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国内首款完成临床试验入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植发机器人。磅策医疗自主研发的HAIRO®植发机器人临床试验入组工作在中日友好医院与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圆满完成。自今年6月以来,磅策医疗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三家国内知名三甲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入组。进一步检验了HAIRO®植发机器人的科学性、精准性、智能性、安全性,加速推动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将有效填补国产空白,可以有效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让更多医生可以快速掌握这一优势技术。(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中建五局工程创新研究院成功应用桥梁钢筋网片智能焊接机器人。这是继全国首台跨座式智能焊接机器人、永磁轨道式智能焊接机器人之后,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又一款焊接机器人在项目成功应用。该款机器人重点解决项目现场焊接工作量大,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的3D-AI视觉焊缝轨迹引导技术,可快速自识别、精准生成焊缝轨迹,省去钢筋网片装夹定位这一繁杂过程,实现过程全自动高效焊接。目前,这款机器人已在湖北武松高速项目上应用。(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商用服务机器人普渡科技与欧力士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协议。通过本次战略合作,普渡科技将依托其在技术研发、产品优势和供应链渠道方面的实力,与欧力士的创新性金融服务相结合,为市场提供灵活多样的融资解决方案。(资料来源:普渡科技) 梅卡曼德发布3D视觉引导自动化装箱解决方案。梅卡曼德携手集成商伙伴将AI+3D视觉部署于冲压线尾。通过3D视觉对料箱精定位,计算输出放件位姿,引导机器人将冲压件精准放入箱内。智能机器人助力终端客户打造高速智能冲压产线,实现了大/中/小、标准/非标冲压件快速自动装箱,解锁冲压车间全自动化生产新模式。(资料来源:梅卡曼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发布人形机器人产品。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62厘米,体重60千克,拥有39个自由度(包括手指关节),单臂最大负载5千克,双臂最大负载10千克,最大行走速度可达5千米/时。(资料来源:中电科第二十一所) 跨维智能发布3D视觉引导机床金属件上下料柔性解决方案。针对机床上下料中柔性化的生产需求,跨维智能3D视觉引导机床金属件上下料柔性解决方案,引导工业机器人精准识别抓取工件,并及时予以反馈,指导机械臂进行无序抓取,正确放置到自动输送带上,实现整套上料作业的自动化。(资料来源:跨维智能) 海康机器人推出晶圆ID读取软硬件一体化的最新产品SC6500-AI-WID。该产品具备高效的AI信息识别和解码能力,先进的光学设计搭配简单易用的软件,为晶圆生产提供了全流程的ID读取和追溯能力,助力半导体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资料来源:海康机器人) 3. 融资动态 Adobe收购AI视频创作初创公司Rephrase.ai。这是Adobe在AI领域的首次收购,也是其首次收购印度的初创公司。Rephrase.ai总部位于印度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该公司利用AI技术,可以将文本脚本和用户头像合成为具有用户形象的视频,适用于各种商业用途,如市场营销、客户沟通、节日问候等。在被Adobe收购之前,Rephrase.ai已经获得了1390万美元。(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亚马逊以14亿美元收购扫地机器人制造商iRobot的交易有望获得欧盟反垄断部门的无条件批准。欧盟委员会将于明年2月14日之前就这笔交易作出决定。亚马逊在今年8月宣布将收购iRobot,从而将该公司的Roomba扫地机器人加入亚马逊的智能设备组合。截至目前,亚马逊的智能设备阵容包括Alexa语音助手、智能恒温器、安全设备和壁挂式智能显示器等。(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眼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微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核心产品——微米级高精度眼科手术机器人的临床研究和产业化。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及相关技术自主创新和高品质临床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致力于打造高精度智能自动化的辅助眼底复杂手术的“类飞秒”设备。(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量子智能日前获1500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天鹰资本。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及产品迭代、团队扩充及市场拓展。量子智能是一家特种作业机器人研发商,公司2020年起由自动化应用转向矿山、冶炼等场景,专注于提供危险环境智能作业机器人及场景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两大产品线包括高空作业机器人及防爆巡检机器人。(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美团通过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大众点评)做战略领投,北大燕缘创投、清华SEE Fund、IDG资本等一众机构跟投。此前,银河机器人已完成由蓝驰创投、源码资本、经纬创投、科大讯飞、商汤科技参与的天使轮融资。银河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6月,联合创始人王鹤是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大模型负责人。据了解银河机器人正在研发双臂+轮式的产品,计划2024年推出首代仿人机器人的产品,在药店、商超等零售场景部署;在2026年提升机器人性能,大批量销售和生产。(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投资引进的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真健康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将加速公司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布局,助力企业在手术机器人整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2021年以来,格力集团旗下产投公司先后参与真健康A+轮和B轮融资,支持企业在珠海高新区打造近3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加快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真健康(广东横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和生产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获得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首张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在国内首创“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磅旗精工”完成过亿元Pre-A轮融资,由复星资本与贵阳创投领投,卓源资本跟投,君义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官方介绍,磅旗精工通过构建无人工厂数字化工业底座LDS和“软件+硬件+数据+算法”云管端边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全场景全流程数智化转型升级。(资料来源:高工机器人) 4.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复苏低于预期;海外需求及政策;技术发展低于预期。 往期回顾: 【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预期升温2023.11.27 【机器人产业周报】首家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成立2023.11.15 【机器人产业周报】工信部: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2023.11.07 【机器人产业周报】:亚马逊测试人形机器人Digit,预计2027年实现年产万台2023.10.29 【机器人产业周报】富士康将与英伟达共同建造“AI工厂”2023.10.23 【机器人周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开启国产化之路2023.10.17 【机器人产业周报】英伟达风投部门NVenture投资工业机器人初创企业Machina Labs2023.10.10 【机器人产业周报】特斯拉 Optimus 视频展示用纯视觉技术处理运动指令2023.09.25 【机器人产业周报】:人形机器人被工信部列入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重点方向2023.09.17 【机器人产业周报】:8月机器人领域融资9~11亿2023.09.10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