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通信 | 行业快评】微软空芯光纤应用,关注光纤技术创新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加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投资要点 微软宣布空芯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微软通过去年底收购的初创公司Lumensity来布局空芯光纤赛道。近日全球顶级技术大会微软Ignite上,微软宣布已在英国的数据中心部署该光纤用于数据中心的连接,未来有望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空芯光纤是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通过空气导光,其具有低时延、低非线性、超宽带、大芯径的优势,预计未来将在超算、DCI、海缆等特定低时延应用,以及传感、高功率传递、特殊光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多芯光纤试点线路建成,奠定未来广阔应用前景。近日,长飞公司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移动设计院以及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在山东济南铺设了一条长度为17.6km的多芯光纤试点线路。该线路是全球首次四芯光纤与七芯光纤同缆的现网试验,试点线路中各信道衰减与普通单模光纤类似,单纤容量较普通单模光纤提升到原来的4倍或7倍。谷歌也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来提高网络容量。多芯光纤是在单根光纤内部含有多个光导芯的光纤,主要优势在于其在保持相同小型外形尺寸的同时,提高了光纤密度和带宽,同时在串扰和插入损耗方面表现出色。这项技术有望通过最大化光纤网络的效率和容量来改变数据传输的格局,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海底光缆、骨干网等应用场景。 投资建议:空芯光纤和多芯光纤作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技术,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容量需求,和传统光纤相比具有显著的降本增效优势。目前微软已在英国数据中心部署了空芯光纤,传输速度提升47%,谷歌已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两种技术大规模商业化指日可待,未来有望不断放量。重点推荐核心标的:【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受益标的【长盈通】。 催化剂:AI应用促进光纤技术发展;新型光纤快速落地; 风险提示:光纤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新的技术路线取代的风险。 1.微软宣布空芯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近日全球顶级技术大会微软Ignite上,微软宣布了一项颠覆光通信行业的变革,“在网络连接方面,为了满足AI和未来工作负载的要求,微软正在生产新一代空芯光纤HCF(Hollow Core Fiber),利用空气作为光纤的导光介质而不是像传统光纤使用二氧化硅,能够将传输速度提高47%。”微软宣布已在世界上唯一一家专门从事中空芯光纤生产的工厂内自己生产这种光纤,并且已在微软英国的数据中心部署该光纤用于数据中心的连接,未来有望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空芯光纤: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 空芯光纤是通过空气导光的光纤。和传统光纤使用玻璃作为纤芯导光不同,空芯光纤的内部是中空的,其结构也相对于传统光纤较为特殊,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纤芯,不依赖于传统的导光机理,通过特定的包层结构和涂覆层,可以将光限制在空气纤芯中进行传输,改变了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介质。 空芯光纤是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随着AI等应用发展带来的网络传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当代光纤的传输容量逐步接近香农极限,产业界也开始寻找继续提升传输容量的下一代光纤光缆。除了已经商用的 G.654.E 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多芯光纤、空芯光纤等逐步进入产业界的视野。空芯光纤具有低时延、低非线性、超宽带、大芯径的优势,未来在超算、DCI、海缆等特定低时延应用,以及传感、高功率传递、特殊光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空芯光纤优异性能助力未来有望大规模应用 空芯光纤和传统光纤相比具有较多传输性能上的优势。传统光纤导光材料是玻璃,它存在一定的色散和非线性,这也限制了其可以传输光的带宽和功率。空芯光纤具有较低的非线性和良好的光致损伤特性、较小的色散特性、更宽的频谱、低时延与接近真空光速的传输特性。在对于传输时延敏感及大容量要求的应用场景如我国的“东数西算”及AI数据中心中的数据交互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削减网络成本,提高网络质量: 低时延:由于玻璃具有折射率的缘故,光在石英玻璃中的传输速率接近20万公里/秒,在空气中传输速率接近30万公里/秒,与普通光纤相比,卢纶上空芯光纤的光信号传输速度相对传统石英玻璃光纤可以提升50%。 低色散:空芯光纤由于介质是空气,降低了材料色散带来的传输森豪,其材料色散要低于实芯光纤三个数量级。空芯光纤通过最小化色散的能力,允许更多波长被发射到单根光纤中而无需波长混合,这意味着运营商可以发射更多的通道以提高容量。这一特性还意味着不需要数字信号处理器来补偿色散,从而使收发器变得更简单、更便宜,最终降低了特定路由的成本。由于空芯光纤减小了散射,因此可以使用更高的功率,假设和玻璃光纤一样的损耗,将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 低非线性:光主要在空气中引导,与玻璃结构只有很微弱的空间重叠,从而最小化了非线性效应(特别是对于具有高峰值功率的超短脉冲),并且使高损伤阈值成为可能。 低损耗:空芯光纤具有超低信号损耗的潜力。与普通光纤相比,空芯光纤理论上可以突破 0.10dB/km 的损耗极限,有望“打破实芯光纤的本征损耗物理极限”,无需中继器即可实现更长距离的部署。不过目前空芯光纤的损耗和传统光纤相比还不具备优势,未来有望实现进一步技术突破。 微软收购Lumenisity,建设更快更优云服务 2022年底,微软宣布收购一家从事空芯光纤研发的初创企业Lumensity,并称这次收购将提高微软进 一步优化其全球云基础设施的能力,并为有严格延迟和安全要求的微软云平台和服务的客户提供服务。目前Lumensity制造的空芯光纤已在微软英国数据中心中得到应用,未来有望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 Lumensity成立于2017年,是南安普顿大学世界知名的光电子研究中心(ORC)的衍生公司,旨在将不断推动空芯光纤的技术进步及其商业化。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的嵌套式反谐振无节点空芯光纤NANF(nested anti-resonant nodeless fiber)和CoreSmart HCF光缆在欧洲光通信会议(ECOC)展览行业奖中获得了最佳光纤组件产品奖项。目前NANF的传输损耗已经到0.28dB/km,比另一类光子带隙光纤PBGF(photonic-bandgap fiber)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已经接近传统光纤0.2-0.3dB/km,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传输损耗。目前空芯光纤正逐渐进入商业化应用中,基于其延迟小、容量大的独特优势,未来必将在数据中心的部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空芯光纤技术正在持续突破 空芯光纤的概念诞生于 1999 年,当时德国专家发表论文提出了光子带隙型空芯光子晶体光纤PBGF。之后的 10 多年间,俄罗斯科学院、南安普顿大学等学术机构接连制备出了新品光纤,其中南安普顿大学研制的嵌套反谐振无节点光纤NANF有望同时解决传输损耗和模态间的干扰问题,能够将传统空芯光纤的泄漏损耗降低至原来的 1/10 以上。 国内在空芯光纤领域的研究相较于国际上稍晚,最早始于2003年。到了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团队首次在全球报告了一种全新的空芯反谐振光纤,在1512nm波长窗口实现了2dB/km的最低传输损耗。2023年,上海大学首次成功突破了十公里级的空芯光纤制备工艺技术。国内长飞公司作为光纤光缆领域的重要企业,在空芯光纤研发方面持续多年,取得了积极成果,长飞公司也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能够实现公里级别空芯反谐振光纤制备的企业之一。此外,亨通光电在技术方面已经开始布局空芯光纤的制备关键原材料,在设计方面与国内空芯光纤领域的知名高校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同时和中国移动等单位联合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尽管国内空芯光纤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但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力推动下,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步,未来有望持续突破。 2.多芯光纤试点线路建成,奠定未来广阔应用前景 近日,长飞公司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移动设计院以及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在山东济南铺设了一条长度为17.6km的多芯光纤试点线路。其中光缆类型为GYTS,含8根七芯光纤、8根四芯光纤和8根单模对比纤。该线路是全球首次四芯光纤与七芯光纤同缆的现网试验,是国内第一条四芯光纤的试点线路,也是中国移动首条多芯光纤现网试点线路。试点线路中,长飞公司的4芯光纤和7芯光纤各信道衰减与普通单模光纤类似,单纤容量较普通单模光纤提升到原来的4倍或7倍,在管道受限的高密度布线场景(如海缆和数据中心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芯光纤:可大幅提高网络容量的下一代光纤技术 多芯光纤(MCF, multi-core fiber)和空芯光纤一样是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和传统光纤在包层内只有一个纤芯不同,MCF是在单根光纤内部含有多个光导芯的光纤,它的设计旨在提供比传统单芯光纤更高的带宽容量,使光纤能够同时传输更多信号。MCF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在保持相同小型外形尺寸的同时,提高了光纤密度和带宽,同时在串扰和插入损耗方面表现出色。这项技术有望通过最大化光纤网络的效率和容量来改变数据传输的格局。 多芯光纤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海底光缆、骨干网等应用场景。在数据中心中用于在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之间提供高密度、高速的连接。在海底光缆应用中可以实现在海底或海洋环境中的高速数据传输,这对于离岸油气勘探等应用至关重要,因为需要将来自海底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传输至地表。 谷歌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 随着带宽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在大洲之间传输数据的海底光缆必须相应地进行扩展,因此谷歌选择了多芯光纤这种创新方法。通过在每根光缆中装载更多内容,提高网络的弹性和云服务提供商的容量。谷歌和NEC正在与中国台湾电信、Innove(Globe集团的子公司)和AT&T合作,采用MCF技术,在中国台湾、菲律宾、关岛和加利福尼亚之间建立一条新的海底光缆系统,这也是海底光缆采用多芯光纤的首次尝试。通过在包层中增加了芯的数量,从而实现以更低的成本携带更多的信息。随着对在线内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多芯光纤将成为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AI风向标:产业最新动态整理 【全球:GPT-4V医学执照考试成绩超过大部分医学生,AI加入临床还有多远?】人工智能(AI)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未经严格测试的情况下,医生往往难以采信人工智能的诊断结果。对于他们来说,理解人工智能根据医学影像给出的判别,需要增加额外的认知成本。为了增强医生对辅助医疗的人工智能之间的信任,让 AI 通过一个医生必须通过的资格考试或许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医学执照考试是用来评估医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标准化考试,是衡量一个医生是否有能力安全有效地护理患者的基础。在最新的研究中,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复旦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团队利用生成式多模态预训练模型 GPT-4V (ision) 突破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问答中的最佳水平。研究测试了 GPT-4V 回答美国医学执照考试题的能力,特别是题目包含图像的考题 —— 这对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挑战。该研究表明,GPT-4V 不仅超越了 GPT-4 和 ChatGPT 等前辈,还超越了大部分医学生,为人工智能能够作为辅助诊断和临床决策的工具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该研究分析了 GPT-4V 在不同医学子领域的性能。同时,该研究还指出了医疗人工智能在一致解释方面的局限性,强调了人机协作在未来医疗诊断中的重要性。(来源:机器之心) 点评:GPT-4V 在带有图像的医学执照考试题上展现了非凡的准确率,在临床决策支持方面,GPT-4V 具备无穷的潜力。虽然GPT-4V 还需要改进它的解释质量和可靠性,才能真正适用于临床场景,但其进步的速度足以让大家期待无限,这种潜力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为社会各个领域做出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AI 将在提高医疗质量、减轻医生工作负担和促进医疗服务普及化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Meta生成式AI连放大招:视频生成超越Gen-2,动图表情包随心定制】提到视频生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 Gen-2、Pika Labs。但近日,Meta 宣布,他们的视频生成效果超过了这两家,而且编辑起来还更加灵活。其中灵活的图像编辑由一个叫「Emu Edit」的模型来完成。它支持通过文字对图像进行自由编辑,包括本地和全局编辑、删除和添加背景、颜色和几何转换、检测和分割等等。此外,它还能精确遵循指令,确保输入图像中与指令无关的像素保持不变。高分辨率的视频则由一个名叫「Emu Video」的模型来生成。Emu Video 是一个基于扩散模型的文生视频模型,能够基于文本生成 512x512 的 4 秒高分辨率视频(更长的视频在论文中也有讨论)。一项严格的人工评估表明,与 Runway 的 Gen-2 以及 Pika Labs 的生成效果相比,Emu Video 在生成质量和文本忠实度方面的得分都更高。(机器之心Pro) 点评: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包括让社交媒体用户自己生成动图、表情包,按照自己的意愿编辑照片和图像等等。对于多模态AI的发展无疑舔砖加完,多模态技术将不断迭代进步,从而不断的走进AGI。 【国内:长虹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智慧家电AI平台】长虹举行智慧AI平台发布会,以“科技服务美好生活”为主题,率先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在电视终端,通过长虹自主研发的AI技术,融合训练大量专业模型,构建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带领家电智慧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四川长虹总经理李伟在发布会开幕致辞中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到来,长虹发布的全球首个智慧家电AI平台-云帆,标志着长虹在智慧家庭领域迈入“强人工智能”时代。长虹将以“云帆”AI平台为基座,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产业发展,并与行业一道,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有想象力的产品和服务。据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李春川现场发布介绍,云帆AI平台让电视使用超简单、交互超方便、功能超强大。云帆AI平台拥有多维感知、多重理解、多任务管理、多模交互、内容激发五大能力,可以“如你所愿”“知你所想”“懂你所需”。同时,云帆开拓了更多的服务场景,比如站上体脂秤,电视就能通过多维感知等技术了解你,测出身高、年龄、体重、BMI指数等关键信息,带上血压计,心跳、血压包括一些健康建议将会及时在大屏呈现。这些数据将本地存储,生成持续的健康报告,并通过内容激发,推荐相关健康内容及功能。目前,长虹的8K系列、ARTIST星箔系列、288Hz超羽速系列电视已首批搭载云帆。(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点评:长虹控股集团依托现有从芯片、模组,到整机以及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全面布局了星闪芯片、星闪模组、星闪终端及系统方案等,成功构建中国家电业首个端到端星闪全产业链。“长虹积极探索并推进星闪技术的应用落地,行业首创在安卓平台集成星闪协议栈并形成系统解决方案。长虹的星闪芯片、模组以及软硬件成套解决方案将赋能千行百业。 4.投资建议:关注光纤创新技术的主题投资机会 空芯光纤和多芯光纤作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技术,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容量需求,和传统光纤相比具有显著的降本增效优势。目前微软已在英国数据中心部署了空芯光纤,传输速度提升47%,谷歌已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两种技术大规模商业化指日可待,未来有望不断放量。重点推荐核心标的:【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受益标的【长盈通】。 5.风险提示 光纤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当前,光通信技术走向更高带宽、更大系统容量,空芯光纤、多芯光纤即是其中创新技术的代表。但国内目前主要还是部分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研究,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很可能存在产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的技术路线取代的风险。光纤侧走向大容量,但模块器件侧带宽也在不断提升,光纤技术的创新有可能会被模块器件侧的技术创新所取代,存在一定风险。 成果回顾 (下拉获取更多) 1.通信行业周观点 2023.11.18 关注LPO等技术方向进展和算力行情扩散 2023.11.12 OpenAI升级加速生态发展,运营商全面入局卫星通信 2023.11.05 北美巨头搅局光模块市场,传输网进入400G时代 2023.10.29 北美巨头资本开支展望乐观,相干技术进入快车道 2023.10.22 国产算力加速商业化,运营商业绩亮眼 2023.10.15 重视海风反转机会,关注5.5G的逻辑推演 2023.10.08 关注算力板块深蹲起跳前的预热 2023.09.24 AI应用催化不断,看好光模块、交换机行情 2023.09.18 5.5G演进受关注,移动发布数据要素报告 2023.09.10 LPO探讨热度高,400G OTN国产化率将提升 2023.09.03 调整震荡尾声,关注主线拾级而上和新的扩散 2023.08.27 全球算力基建指引清晰乐观,调整之后再出发 2023.08.20 算力基建政策将发布,800G频谱重耕开启 2023.08.13 英伟达新产品拓展算力版图,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突出 2023.08.06 北美云厂商AI开支展望积极,800G需求爆发在即 2023.07.30 数据要素进入快车道,G60星链项目开启 2023.07.23 算力加速渗透千行百业,继续看好算力基建 2023.07.16 AIGC管理办法发布,运营商入局大模型 2023.07.14 AI光互联一往无前,推理需求将扭转云颓势 2023.07.09 AI算力需求正浓,光电互联不止 2023.07.02 甲骨文加码AI投入,中兴通讯将发布GPU服务器 2023.06.25 6G目标建议书发布,交换机市场增长强劲 2023.06.18 400G骨干网年内商用,大丰项目顺利推进 2023.06.11 运营商全面推进液冷,普缆招采符合预期 2023.06.04 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5G NTN首次试验成功 2023.05.28 英伟达AI业务指引超预期,移动开启新一轮基站招采 2023.05.21 北京开启AI创新计划,中国电信发布算力套餐 2023.05.07 继续看好算力产业链,移动开展5G地空试验 2023.04.09 中兴发力AI市场,首个CPO标准草案发布 2023.03.12 光电盛会 1.6T 模块预热,高速低功耗创新吸睛 2023.03.05 OFC开幕关注相干和CPO产业链进展 2023.02.26 关注光电盛会技术创新,卫星通信迎催化 2023.02.19 电信启动FTTR集采,千兆光网产业再提速 2023.02.12 光通信创新迎配置窗口,想干大容量传输被低估 2023.02.05 运营商云服务地位加强,北美资本开支高增长 2023.01.29 中国联通大数据指引春节信息消费新气象 2023.01.15 运营商工作会指引数字经济,电网投资将再创新高 2023.01.08 国资委优化考核体系,宽带升级高景气 2023.01.01 国君通信团队祝您2023年新年大吉,诸事顺遂! 2022.12.25 5G用户净增创新高,联通发布毫米波规划 2022.12.18 经济会议指明数字经济和“卡脖子”突围方向 2022.12.11 国内数据要素快速推进,全球PON市场需求强劲 2022.12.04 继续看好运营商价值重估,全球首个商用UDC即将投用 2022.11.27 运营商新型业务高增,上海发布远海补贴 2022.11.20 5G专网迈出一步,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开启 2022.11.13 数字经济提速提质,海风或迎预期改善 2022.11.06 900M频率重耕获批,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破千亿次 2022.10.30 光模块三季报亮眼,运营商云发展强势 2022.10.23 地市海风规划超预期,运营商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2022.10.16 谷歌将推出数千兆网络,海外5G建设渐浓 2022.10.09 三季报指引临近,关注行业边际变化 2022.09.25 运营商多维度角度看继续上行周期 2022.09.18 低预期或无预期下强安全垫和反转的机会 2022.09.11 运营商强化共建共享,全球光缆强需求持续 2022.09.04 继续推荐海风、光缆,卫星互联网迎催化 2022.08.26 七部委发布通信行业绿色行动计划 2022.08.21 5G毫米波频段规划将出台,关注智能控制器第二曲线 2022.08.12 运营商业绩亮眼,光纤光缆迎量价齐升 2022.08.07 国网加码特高压和配网投资,关注海缆环节持续催化 2022.07.29 光纤价格上涨,全屋智能快速上量 2022.07.24 5G用户渗透率攀高峰,关注光模块产业链切入激光雷达赛道 2022.07.17 关注通信中报的指引和兑现 2022.07.10 运营商逐鹿数字经济,和而泰拓展汽车产业链 2022.07.01 山东海风规划超预期,威胜电网订单饱满 2022.06.26 国内电信业务稳进,全球蜂窝模块高增 2022.06.19 通信为能源革命赋能,全球云基建需求强劲 2022.06.12 5G R17标准冻结,跨洋海缆带宽需求反弹 2022.06.05 国内5G商用三周年,电网投资创新高 2022.05.29 适度超前数字基建,中兴份额再提升 2022.05.22 欧盟四国海风提速,AWS支撑“云出海” 2022.05.15 海缆招采旺季如约而至,关注各地域进展 2022.05.08 全球云支出Q1大增,“东数西算”开启高景气 2022.04.24 运营商业绩亮眼,”数量、价值“齐升 2022.04.17 聚焦高景气赛道,短期扰动不改长期逻辑 2022.04.10 “东数西算”工程陆续启动,和而泰芯片业务分拆上市通过 2022.04.03 寻找高景气与困境反转,关注一季报指引 2022.03.27 运营商投资结构转向,全球光模块市场上行 2022.03.20 运营商推进“东数西算”,华为推出全屋智能 2022.03.13 运营商业绩逐步兑现,800G成为OFC焦点 2022.03.06 从政府报告透视2022年通信行业亮点 2022.02.20 “东数西算”提振产业,青洲项目佐证海缆壁垒 2022.02.13 扎实基本面赛道重拾信心 2022.02.06 关注千兆宽带及光缆高景气 2022.01.23 国内电信市场推进稳健,全球云基础设施支出高增 2022.01.16 十四五规划指引新基建,中移动继续 2021.09.19 光通信从小年切入大年,关注三方面的变化 2021.09.12 光纤光缆拐点将至,关注光博会行情 2021.09.05 看好四季度机会,把握不同生命周期两大方向 2021.08.29 运营商发力云计算,光模块企业业绩分化 2021.08.22 中移动回A启动,星链规模提升至3万颗卫星 2021.08.15 运营商中报业绩创新高,新代际三个方向布局 2021.08.08 中国电信A股9日发行,华为追求有质量地发展 2021.08.01 业绩估值处于上升趋势,三个方向布局 2021.07.25 中国电信回A获批,通信下半年三条主线布局 2021.07.18 中国电信回A迫近,5G应用扬帆提速 2021.07.11 ICT基建景气度上行,降准支持企业加速扩张 2021.07.04 5G模组规模集采,六部门促进关键器件攻关 2021.06.27 5G基站规模招采开启,运营商业绩企稳强劲 2021.06.24 中国电信大幅提升派息率,彰显公司成长性信心 2021.06.24 奥飞数据拟推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2021.06.20 持续重视AIoT赛道,电信设备市场企稳 2021.06.13 800G光模块初露锋芒,新代际有望强者恒强 2021.06.06 鸿蒙加速万物智联,站在流量周期新起点 2021.05.30 关注5G三期集采,景气度开始上行 2021.05.23 继续重点推荐智能控制器和光模块产业链 2021.05.16 国内5G基站超80万,关注光模块产业链 03.21 中国电信回A提速,关注一季报景气度 2021.03.14 十四五规划发布,新型基建和数字经济转型是重点 2021.03.08 传统业型,基建中军价值回归 2021.03.07 从政府工作报告分析通信产业结构趋势 2021.02.28 关注运营内需和制造海外进击的机会 2021.02.21 专题:A/H股通信板块异同分析 2021.02.07 调整之下,保持乐观,注意结构 2021.01.24 中兴Q4盈利能力强劲,5G用户超预期完成 2021.01.17 运营商价值回归进入第二阶段,关注IDC和电子品分销的机会 2021.01.10 运营商专题:基建中军价值回归 2021.01.03 三家运营商ADR被美恶意启动退市,基建中军有望价值重新评估 2020.12.27 11月业务数据向好,关注基建补强到应用拓展 2020.12.20 自主可控任重道远,运营商开启二次转型 2020.12.13 增强产业链稳健性,补短板进入深水区 2020.12.06 国内主设备商竞争力更强劲,关注卫星产业机会 2020.11.29 5G建设定调“适度超前”,ToB蓝海市场开始突围 2020.11.22 中国移动实施500亿价值分享行动,家庭千兆网络产业加速升级 2020.11.15关注海外边际修复及5G新一期投资带来的通信板块机会 2020.11.08 通信板块持仓底部重现,海外边际修复预期触底反弹 2020.11.01 持续增强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 2020.10.25“数物”业绩持续亮眼,关注外部环境和出口变化 2020.10.18 加强量子科技发展布局,国内第四大运营商成立 2020.10.11 聚焦三季报,关注好赛道 2020.10.08 以业绩为基,三个方向维度探寻Q4通信最佳配置方向 2020.09.27 四部门要求加大5G投资,用户渗透加速带来流量拐点 2020.09.20 Q2全球光模块市场创新高,阿里创新应用引领技术趋势 2020.09.13 华为禁令将正式生效,以时间换空间 2020.09.06 当下通信板块的投资观点:三方面寻找Q4通信最佳配置方向 2020.09.05 通信行业2020年半年报梳理:Q2环比改善,光模块、IDC、卫星北斗表现亮眼match 2020.08.30 工业互联网大会召开,毫米波产业加速 2020.08.23 运营商经营将持续改善,关注卫通赛道 2020.08.16 运营商拐点持续,Cat.1模组风头正劲 2020.08.09 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保持正增长,5G海外波折难逆格局趋势 2020.08.02 车联网标准体系指南发布,北斗三号正式开通 2020.07.26 5G用户蓬勃发展,关注5G后应用投资 2020.07.19 英国禁华为入场,波折难逆格局趋势 2020.07.12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报行情开启 2020.07.05 5G R16版本冻结,中报将至,布局通信高景气板块 2020.06.28 IDC龙头彰显长期投资价值,关注通信中报机会 2020.06.21 当下通信板块的投资观点 2020.06.14 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在即,通信行业业绩与主题共振 2020.06.07 业绩与主题共振,坚持三条主线 2020.05.31 腾讯5000亿加码新基建,广电5G整合再进一步 2020.05.24 两会引导新基建方向,实体名单升级 2020.05.17 美国对华为限制加码,对通信行业的影响分析 2020.05.10 关注两会方向指引,趋势产业“育树生花” 2020.05.04 围绕二季度高景气,关注流量及5G产业链 2020.04.26 5G大规模招采全落地,流量及物联需求旺盛 2020.04.19 当疫情走出阴霾的时候,Q2通信应该关注什么? 2020.04.12 “云视物”一季报亮眼,5G产业链开始大幅回暖 2020.04.05 移动5G集采落地,持续关注流量主线机会match 2020.03.29 运营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ICT产业上行可期match 2020.03.21 工信部数据验证流量高增长,中国移动投资开启5G盛宴 2020.03.15 详解“新基建”,后疫情下寻找全球核心竞争力 2020.03.08 招标开启拉开5G建设序幕,关注5G产业链、流量基建、应用三条主线 2020.03.01 疫情全球蔓延,远程云办公行情真的走完了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联系方式 重要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或进而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欢迎关注国君通信 获取更多通信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加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投资要点 微软宣布空芯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微软通过去年底收购的初创公司Lumensity来布局空芯光纤赛道。近日全球顶级技术大会微软Ignite上,微软宣布已在英国的数据中心部署该光纤用于数据中心的连接,未来有望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空芯光纤是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通过空气导光,其具有低时延、低非线性、超宽带、大芯径的优势,预计未来将在超算、DCI、海缆等特定低时延应用,以及传感、高功率传递、特殊光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多芯光纤试点线路建成,奠定未来广阔应用前景。近日,长飞公司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移动设计院以及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在山东济南铺设了一条长度为17.6km的多芯光纤试点线路。该线路是全球首次四芯光纤与七芯光纤同缆的现网试验,试点线路中各信道衰减与普通单模光纤类似,单纤容量较普通单模光纤提升到原来的4倍或7倍。谷歌也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来提高网络容量。多芯光纤是在单根光纤内部含有多个光导芯的光纤,主要优势在于其在保持相同小型外形尺寸的同时,提高了光纤密度和带宽,同时在串扰和插入损耗方面表现出色。这项技术有望通过最大化光纤网络的效率和容量来改变数据传输的格局,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海底光缆、骨干网等应用场景。 投资建议:空芯光纤和多芯光纤作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技术,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容量需求,和传统光纤相比具有显著的降本增效优势。目前微软已在英国数据中心部署了空芯光纤,传输速度提升47%,谷歌已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两种技术大规模商业化指日可待,未来有望不断放量。重点推荐核心标的:【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受益标的【长盈通】。 催化剂:AI应用促进光纤技术发展;新型光纤快速落地; 风险提示:光纤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新的技术路线取代的风险。 1.微软宣布空芯光纤在数据中心的应用 近日全球顶级技术大会微软Ignite上,微软宣布了一项颠覆光通信行业的变革,“在网络连接方面,为了满足AI和未来工作负载的要求,微软正在生产新一代空芯光纤HCF(Hollow Core Fiber),利用空气作为光纤的导光介质而不是像传统光纤使用二氧化硅,能够将传输速度提高47%。”微软宣布已在世界上唯一一家专门从事中空芯光纤生产的工厂内自己生产这种光纤,并且已在微软英国的数据中心部署该光纤用于数据中心的连接,未来有望逐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空芯光纤: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 空芯光纤是通过空气导光的光纤。和传统光纤使用玻璃作为纤芯导光不同,空芯光纤的内部是中空的,其结构也相对于传统光纤较为特殊,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纤芯,不依赖于传统的导光机理,通过特定的包层结构和涂覆层,可以将光限制在空气纤芯中进行传输,改变了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介质。 空芯光纤是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随着AI等应用发展带来的网络传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当代光纤的传输容量逐步接近香农极限,产业界也开始寻找继续提升传输容量的下一代光纤光缆。除了已经商用的 G.654.E 超低损耗大有效面积光纤,多芯光纤、空芯光纤等逐步进入产业界的视野。空芯光纤具有低时延、低非线性、超宽带、大芯径的优势,未来在超算、DCI、海缆等特定低时延应用,以及传感、高功率传递、特殊光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空芯光纤优异性能助力未来有望大规模应用 空芯光纤和传统光纤相比具有较多传输性能上的优势。传统光纤导光材料是玻璃,它存在一定的色散和非线性,这也限制了其可以传输光的带宽和功率。空芯光纤具有较低的非线性和良好的光致损伤特性、较小的色散特性、更宽的频谱、低时延与接近真空光速的传输特性。在对于传输时延敏感及大容量要求的应用场景如我国的“东数西算”及AI数据中心中的数据交互中具有显著优势,有助于削减网络成本,提高网络质量: 低时延:由于玻璃具有折射率的缘故,光在石英玻璃中的传输速率接近20万公里/秒,在空气中传输速率接近30万公里/秒,与普通光纤相比,卢纶上空芯光纤的光信号传输速度相对传统石英玻璃光纤可以提升50%。 低色散:空芯光纤由于介质是空气,降低了材料色散带来的传输森豪,其材料色散要低于实芯光纤三个数量级。空芯光纤通过最小化色散的能力,允许更多波长被发射到单根光纤中而无需波长混合,这意味着运营商可以发射更多的通道以提高容量。这一特性还意味着不需要数字信号处理器来补偿色散,从而使收发器变得更简单、更便宜,最终降低了特定路由的成本。由于空芯光纤减小了散射,因此可以使用更高的功率,假设和玻璃光纤一样的损耗,将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 低非线性:光主要在空气中引导,与玻璃结构只有很微弱的空间重叠,从而最小化了非线性效应(特别是对于具有高峰值功率的超短脉冲),并且使高损伤阈值成为可能。 低损耗:空芯光纤具有超低信号损耗的潜力。与普通光纤相比,空芯光纤理论上可以突破 0.10dB/km 的损耗极限,有望“打破实芯光纤的本征损耗物理极限”,无需中继器即可实现更长距离的部署。不过目前空芯光纤的损耗和传统光纤相比还不具备优势,未来有望实现进一步技术突破。 微软收购Lumenisity,建设更快更优云服务 2022年底,微软宣布收购一家从事空芯光纤研发的初创企业Lumensity,并称这次收购将提高微软进 一步优化其全球云基础设施的能力,并为有严格延迟和安全要求的微软云平台和服务的客户提供服务。目前Lumensity制造的空芯光纤已在微软英国数据中心中得到应用,未来有望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 Lumensity成立于2017年,是南安普顿大学世界知名的光电子研究中心(ORC)的衍生公司,旨在将不断推动空芯光纤的技术进步及其商业化。2021年和2022年,该公司的嵌套式反谐振无节点空芯光纤NANF(nested anti-resonant nodeless fiber)和CoreSmart HCF光缆在欧洲光通信会议(ECOC)展览行业奖中获得了最佳光纤组件产品奖项。目前NANF的传输损耗已经到0.28dB/km,比另一类光子带隙光纤PBGF(photonic-bandgap fiber)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已经接近传统光纤0.2-0.3dB/km,未来有望进一步降低传输损耗。目前空芯光纤正逐渐进入商业化应用中,基于其延迟小、容量大的独特优势,未来必将在数据中心的部署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内空芯光纤技术正在持续突破 空芯光纤的概念诞生于 1999 年,当时德国专家发表论文提出了光子带隙型空芯光子晶体光纤PBGF。之后的 10 多年间,俄罗斯科学院、南安普顿大学等学术机构接连制备出了新品光纤,其中南安普顿大学研制的嵌套反谐振无节点光纤NANF有望同时解决传输损耗和模态间的干扰问题,能够将传统空芯光纤的泄漏损耗降低至原来的 1/10 以上。 国内在空芯光纤领域的研究相较于国际上稍晚,最早始于2003年。到了2018年,北京工业大学联合团队首次在全球报告了一种全新的空芯反谐振光纤,在1512nm波长窗口实现了2dB/km的最低传输损耗。2023年,上海大学首次成功突破了十公里级的空芯光纤制备工艺技术。国内长飞公司作为光纤光缆领域的重要企业,在空芯光纤研发方面持续多年,取得了积极成果,长飞公司也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能够实现公里级别空芯反谐振光纤制备的企业之一。此外,亨通光电在技术方面已经开始布局空芯光纤的制备关键原材料,在设计方面与国内空芯光纤领域的知名高校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同时和中国移动等单位联合研究相关技术标准。尽管国内空芯光纤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但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合力推动下,相关技术已经取得了不俗的进步,未来有望持续突破。 2.多芯光纤试点线路建成,奠定未来广阔应用前景 近日,长飞公司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移动设计院以及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在山东济南铺设了一条长度为17.6km的多芯光纤试点线路。其中光缆类型为GYTS,含8根七芯光纤、8根四芯光纤和8根单模对比纤。该线路是全球首次四芯光纤与七芯光纤同缆的现网试验,是国内第一条四芯光纤的试点线路,也是中国移动首条多芯光纤现网试点线路。试点线路中,长飞公司的4芯光纤和7芯光纤各信道衰减与普通单模光纤类似,单纤容量较普通单模光纤提升到原来的4倍或7倍,在管道受限的高密度布线场景(如海缆和数据中心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芯光纤:可大幅提高网络容量的下一代光纤技术 多芯光纤(MCF, multi-core fiber)和空芯光纤一样是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和传统光纤在包层内只有一个纤芯不同,MCF是在单根光纤内部含有多个光导芯的光纤,它的设计旨在提供比传统单芯光纤更高的带宽容量,使光纤能够同时传输更多信号。MCF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在保持相同小型外形尺寸的同时,提高了光纤密度和带宽,同时在串扰和插入损耗方面表现出色。这项技术有望通过最大化光纤网络的效率和容量来改变数据传输的格局。 多芯光纤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海底光缆、骨干网等应用场景。在数据中心中用于在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设备之间提供高密度、高速的连接。在海底光缆应用中可以实现在海底或海洋环境中的高速数据传输,这对于离岸油气勘探等应用至关重要,因为需要将来自海底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传输至地表。 谷歌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 随着带宽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在大洲之间传输数据的海底光缆必须相应地进行扩展,因此谷歌选择了多芯光纤这种创新方法。通过在每根光缆中装载更多内容,提高网络的弹性和云服务提供商的容量。谷歌和NEC正在与中国台湾电信、Innove(Globe集团的子公司)和AT&T合作,采用MCF技术,在中国台湾、菲律宾、关岛和加利福尼亚之间建立一条新的海底光缆系统,这也是海底光缆采用多芯光纤的首次尝试。通过在包层中增加了芯的数量,从而实现以更低的成本携带更多的信息。随着对在线内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多芯光纤将成为全球电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3.AI风向标:产业最新动态整理 【全球:GPT-4V医学执照考试成绩超过大部分医学生,AI加入临床还有多远?】人工智能(AI)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未经严格测试的情况下,医生往往难以采信人工智能的诊断结果。对于他们来说,理解人工智能根据医学影像给出的判别,需要增加额外的认知成本。为了增强医生对辅助医疗的人工智能之间的信任,让 AI 通过一个医生必须通过的资格考试或许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医学执照考试是用来评估医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标准化考试,是衡量一个医生是否有能力安全有效地护理患者的基础。在最新的研究中,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复旦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团队利用生成式多模态预训练模型 GPT-4V (ision) 突破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问答中的最佳水平。研究测试了 GPT-4V 回答美国医学执照考试题的能力,特别是题目包含图像的考题 —— 这对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项挑战。该研究表明,GPT-4V 不仅超越了 GPT-4 和 ChatGPT 等前辈,还超越了大部分医学生,为人工智能能够作为辅助诊断和临床决策的工具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该研究分析了 GPT-4V 在不同医学子领域的性能。同时,该研究还指出了医疗人工智能在一致解释方面的局限性,强调了人机协作在未来医疗诊断中的重要性。(来源:机器之心) 点评:GPT-4V 在带有图像的医学执照考试题上展现了非凡的准确率,在临床决策支持方面,GPT-4V 具备无穷的潜力。虽然GPT-4V 还需要改进它的解释质量和可靠性,才能真正适用于临床场景,但其进步的速度足以让大家期待无限,这种潜力也可以延伸到其他领域,为社会各个领域做出贡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AI 将在提高医疗质量、减轻医生工作负担和促进医疗服务普及化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全球:Meta生成式AI连放大招:视频生成超越Gen-2,动图表情包随心定制】提到视频生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 Gen-2、Pika Labs。但近日,Meta 宣布,他们的视频生成效果超过了这两家,而且编辑起来还更加灵活。其中灵活的图像编辑由一个叫「Emu Edit」的模型来完成。它支持通过文字对图像进行自由编辑,包括本地和全局编辑、删除和添加背景、颜色和几何转换、检测和分割等等。此外,它还能精确遵循指令,确保输入图像中与指令无关的像素保持不变。高分辨率的视频则由一个名叫「Emu Video」的模型来生成。Emu Video 是一个基于扩散模型的文生视频模型,能够基于文本生成 512x512 的 4 秒高分辨率视频(更长的视频在论文中也有讨论)。一项严格的人工评估表明,与 Runway 的 Gen-2 以及 Pika Labs 的生成效果相比,Emu Video 在生成质量和文本忠实度方面的得分都更高。(机器之心Pro) 点评: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包括让社交媒体用户自己生成动图、表情包,按照自己的意愿编辑照片和图像等等。对于多模态AI的发展无疑舔砖加完,多模态技术将不断迭代进步,从而不断的走进AGI。 【国内:长虹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智慧家电AI平台】长虹举行智慧AI平台发布会,以“科技服务美好生活”为主题,率先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在电视终端,通过长虹自主研发的AI技术,融合训练大量专业模型,构建出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AI平台,带领家电智慧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四川长虹总经理李伟在发布会开幕致辞中表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到来,长虹发布的全球首个智慧家电AI平台-云帆,标志着长虹在智慧家庭领域迈入“强人工智能”时代。长虹将以“云帆”AI平台为基座,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产业发展,并与行业一道,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有想象力的产品和服务。据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总经理李春川现场发布介绍,云帆AI平台让电视使用超简单、交互超方便、功能超强大。云帆AI平台拥有多维感知、多重理解、多任务管理、多模交互、内容激发五大能力,可以“如你所愿”“知你所想”“懂你所需”。同时,云帆开拓了更多的服务场景,比如站上体脂秤,电视就能通过多维感知等技术了解你,测出身高、年龄、体重、BMI指数等关键信息,带上血压计,心跳、血压包括一些健康建议将会及时在大屏呈现。这些数据将本地存储,生成持续的健康报告,并通过内容激发,推荐相关健康内容及功能。目前,长虹的8K系列、ARTIST星箔系列、288Hz超羽速系列电视已首批搭载云帆。(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点评:长虹控股集团依托现有从芯片、模组,到整机以及系统的完整产业链,全面布局了星闪芯片、星闪模组、星闪终端及系统方案等,成功构建中国家电业首个端到端星闪全产业链。“长虹积极探索并推进星闪技术的应用落地,行业首创在安卓平台集成星闪协议栈并形成系统解决方案。长虹的星闪芯片、模组以及软硬件成套解决方案将赋能千行百业。 4.投资建议:关注光纤创新技术的主题投资机会 空芯光纤和多芯光纤作为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新型光纤技术,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容量需求,和传统光纤相比具有显著的降本增效优势。目前微软已在英国数据中心部署了空芯光纤,传输速度提升47%,谷歌已利用多芯光纤技术强化海底电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两种技术大规模商业化指日可待,未来有望不断放量。重点推荐核心标的:【长飞光纤】、【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受益标的【长盈通】。 5.风险提示 光纤技术产业化不及预期。当前,光通信技术走向更高带宽、更大系统容量,空芯光纤、多芯光纤即是其中创新技术的代表。但国内目前主要还是部分头部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研究,离产业化还有一段距离,很可能存在产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的技术路线取代的风险。光纤侧走向大容量,但模块器件侧带宽也在不断提升,光纤技术的创新有可能会被模块器件侧的技术创新所取代,存在一定风险。 成果回顾 (下拉获取更多) 1.通信行业周观点 2023.11.18 关注LPO等技术方向进展和算力行情扩散 2023.11.12 OpenAI升级加速生态发展,运营商全面入局卫星通信 2023.11.05 北美巨头搅局光模块市场,传输网进入400G时代 2023.10.29 北美巨头资本开支展望乐观,相干技术进入快车道 2023.10.22 国产算力加速商业化,运营商业绩亮眼 2023.10.15 重视海风反转机会,关注5.5G的逻辑推演 2023.10.08 关注算力板块深蹲起跳前的预热 2023.09.24 AI应用催化不断,看好光模块、交换机行情 2023.09.18 5.5G演进受关注,移动发布数据要素报告 2023.09.10 LPO探讨热度高,400G OTN国产化率将提升 2023.09.03 调整震荡尾声,关注主线拾级而上和新的扩散 2023.08.27 全球算力基建指引清晰乐观,调整之后再出发 2023.08.20 算力基建政策将发布,800G频谱重耕开启 2023.08.13 英伟达新产品拓展算力版图,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突出 2023.08.06 北美云厂商AI开支展望积极,800G需求爆发在即 2023.07.30 数据要素进入快车道,G60星链项目开启 2023.07.23 算力加速渗透千行百业,继续看好算力基建 2023.07.16 AIGC管理办法发布,运营商入局大模型 2023.07.14 AI光互联一往无前,推理需求将扭转云颓势 2023.07.09 AI算力需求正浓,光电互联不止 2023.07.02 甲骨文加码AI投入,中兴通讯将发布GPU服务器 2023.06.25 6G目标建议书发布,交换机市场增长强劲 2023.06.18 400G骨干网年内商用,大丰项目顺利推进 2023.06.11 运营商全面推进液冷,普缆招采符合预期 2023.06.04 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5G NTN首次试验成功 2023.05.28 英伟达AI业务指引超预期,移动开启新一轮基站招采 2023.05.21 北京开启AI创新计划,中国电信发布算力套餐 2023.05.07 继续看好算力产业链,移动开展5G地空试验 2023.04.09 中兴发力AI市场,首个CPO标准草案发布 2023.03.12 光电盛会 1.6T 模块预热,高速低功耗创新吸睛 2023.03.05 OFC开幕关注相干和CPO产业链进展 2023.02.26 关注光电盛会技术创新,卫星通信迎催化 2023.02.19 电信启动FTTR集采,千兆光网产业再提速 2023.02.12 光通信创新迎配置窗口,想干大容量传输被低估 2023.02.05 运营商云服务地位加强,北美资本开支高增长 2023.01.29 中国联通大数据指引春节信息消费新气象 2023.01.15 运营商工作会指引数字经济,电网投资将再创新高 2023.01.08 国资委优化考核体系,宽带升级高景气 2023.01.01 国君通信团队祝您2023年新年大吉,诸事顺遂! 2022.12.25 5G用户净增创新高,联通发布毫米波规划 2022.12.18 经济会议指明数字经济和“卡脖子”突围方向 2022.12.11 国内数据要素快速推进,全球PON市场需求强劲 2022.12.04 继续看好运营商价值重估,全球首个商用UDC即将投用 2022.11.27 运营商新型业务高增,上海发布远海补贴 2022.11.20 5G专网迈出一步,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开启 2022.11.13 数字经济提速提质,海风或迎预期改善 2022.11.06 900M频率重耕获批,北斗定位服务日均使用量破千亿次 2022.10.30 光模块三季报亮眼,运营商云发展强势 2022.10.23 地市海风规划超预期,运营商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2022.10.16 谷歌将推出数千兆网络,海外5G建设渐浓 2022.10.09 三季报指引临近,关注行业边际变化 2022.09.25 运营商多维度角度看继续上行周期 2022.09.18 低预期或无预期下强安全垫和反转的机会 2022.09.11 运营商强化共建共享,全球光缆强需求持续 2022.09.04 继续推荐海风、光缆,卫星互联网迎催化 2022.08.26 七部委发布通信行业绿色行动计划 2022.08.21 5G毫米波频段规划将出台,关注智能控制器第二曲线 2022.08.12 运营商业绩亮眼,光纤光缆迎量价齐升 2022.08.07 国网加码特高压和配网投资,关注海缆环节持续催化 2022.07.29 光纤价格上涨,全屋智能快速上量 2022.07.24 5G用户渗透率攀高峰,关注光模块产业链切入激光雷达赛道 2022.07.17 关注通信中报的指引和兑现 2022.07.10 运营商逐鹿数字经济,和而泰拓展汽车产业链 2022.07.01 山东海风规划超预期,威胜电网订单饱满 2022.06.26 国内电信业务稳进,全球蜂窝模块高增 2022.06.19 通信为能源革命赋能,全球云基建需求强劲 2022.06.12 5G R17标准冻结,跨洋海缆带宽需求反弹 2022.06.05 国内5G商用三周年,电网投资创新高 2022.05.29 适度超前数字基建,中兴份额再提升 2022.05.22 欧盟四国海风提速,AWS支撑“云出海” 2022.05.15 海缆招采旺季如约而至,关注各地域进展 2022.05.08 全球云支出Q1大增,“东数西算”开启高景气 2022.04.24 运营商业绩亮眼,”数量、价值“齐升 2022.04.17 聚焦高景气赛道,短期扰动不改长期逻辑 2022.04.10 “东数西算”工程陆续启动,和而泰芯片业务分拆上市通过 2022.04.03 寻找高景气与困境反转,关注一季报指引 2022.03.27 运营商投资结构转向,全球光模块市场上行 2022.03.20 运营商推进“东数西算”,华为推出全屋智能 2022.03.13 运营商业绩逐步兑现,800G成为OFC焦点 2022.03.06 从政府报告透视2022年通信行业亮点 2022.02.20 “东数西算”提振产业,青洲项目佐证海缆壁垒 2022.02.13 扎实基本面赛道重拾信心 2022.02.06 关注千兆宽带及光缆高景气 2022.01.23 国内电信市场推进稳健,全球云基础设施支出高增 2022.01.16 十四五规划指引新基建,中移动继续 2021.09.19 光通信从小年切入大年,关注三方面的变化 2021.09.12 光纤光缆拐点将至,关注光博会行情 2021.09.05 看好四季度机会,把握不同生命周期两大方向 2021.08.29 运营商发力云计算,光模块企业业绩分化 2021.08.22 中移动回A启动,星链规模提升至3万颗卫星 2021.08.15 运营商中报业绩创新高,新代际三个方向布局 2021.08.08 中国电信A股9日发行,华为追求有质量地发展 2021.08.01 业绩估值处于上升趋势,三个方向布局 2021.07.25 中国电信回A获批,通信下半年三条主线布局 2021.07.18 中国电信回A迫近,5G应用扬帆提速 2021.07.11 ICT基建景气度上行,降准支持企业加速扩张 2021.07.04 5G模组规模集采,六部门促进关键器件攻关 2021.06.27 5G基站规模招采开启,运营商业绩企稳强劲 2021.06.24 中国电信大幅提升派息率,彰显公司成长性信心 2021.06.24 奥飞数据拟推股权激励计划,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2021.06.20 持续重视AIoT赛道,电信设备市场企稳 2021.06.13 800G光模块初露锋芒,新代际有望强者恒强 2021.06.06 鸿蒙加速万物智联,站在流量周期新起点 2021.05.30 关注5G三期集采,景气度开始上行 2021.05.23 继续重点推荐智能控制器和光模块产业链 2021.05.16 国内5G基站超80万,关注光模块产业链 03.21 中国电信回A提速,关注一季报景气度 2021.03.14 十四五规划发布,新型基建和数字经济转型是重点 2021.03.08 传统业型,基建中军价值回归 2021.03.07 从政府工作报告分析通信产业结构趋势 2021.02.28 关注运营内需和制造海外进击的机会 2021.02.21 专题:A/H股通信板块异同分析 2021.02.07 调整之下,保持乐观,注意结构 2021.01.24 中兴Q4盈利能力强劲,5G用户超预期完成 2021.01.17 运营商价值回归进入第二阶段,关注IDC和电子品分销的机会 2021.01.10 运营商专题:基建中军价值回归 2021.01.03 三家运营商ADR被美恶意启动退市,基建中军有望价值重新评估 2020.12.27 11月业务数据向好,关注基建补强到应用拓展 2020.12.20 自主可控任重道远,运营商开启二次转型 2020.12.13 增强产业链稳健性,补短板进入深水区 2020.12.06 国内主设备商竞争力更强劲,关注卫星产业机会 2020.11.29 5G建设定调“适度超前”,ToB蓝海市场开始突围 2020.11.22 中国移动实施500亿价值分享行动,家庭千兆网络产业加速升级 2020.11.15关注海外边际修复及5G新一期投资带来的通信板块机会 2020.11.08 通信板块持仓底部重现,海外边际修复预期触底反弹 2020.11.01 持续增强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 2020.10.25“数物”业绩持续亮眼,关注外部环境和出口变化 2020.10.18 加强量子科技发展布局,国内第四大运营商成立 2020.10.11 聚焦三季报,关注好赛道 2020.10.08 以业绩为基,三个方向维度探寻Q4通信最佳配置方向 2020.09.27 四部门要求加大5G投资,用户渗透加速带来流量拐点 2020.09.20 Q2全球光模块市场创新高,阿里创新应用引领技术趋势 2020.09.13 华为禁令将正式生效,以时间换空间 2020.09.06 当下通信板块的投资观点:三方面寻找Q4通信最佳配置方向 2020.09.05 通信行业2020年半年报梳理:Q2环比改善,光模块、IDC、卫星北斗表现亮眼match 2020.08.30 工业互联网大会召开,毫米波产业加速 2020.08.23 运营商经营将持续改善,关注卫通赛道 2020.08.16 运营商拐点持续,Cat.1模组风头正劲 2020.08.09 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保持正增长,5G海外波折难逆格局趋势 2020.08.02 车联网标准体系指南发布,北斗三号正式开通 2020.07.26 5G用户蓬勃发展,关注5G后应用投资 2020.07.19 英国禁华为入场,波折难逆格局趋势 2020.07.12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报行情开启 2020.07.05 5G R16版本冻结,中报将至,布局通信高景气板块 2020.06.28 IDC龙头彰显长期投资价值,关注通信中报机会 2020.06.21 当下通信板块的投资观点 2020.06.14 北斗全球组网完成在即,通信行业业绩与主题共振 2020.06.07 业绩与主题共振,坚持三条主线 2020.05.31 腾讯5000亿加码新基建,广电5G整合再进一步 2020.05.24 两会引导新基建方向,实体名单升级 2020.05.17 美国对华为限制加码,对通信行业的影响分析 2020.05.10 关注两会方向指引,趋势产业“育树生花” 2020.05.04 围绕二季度高景气,关注流量及5G产业链 2020.04.26 5G大规模招采全落地,流量及物联需求旺盛 2020.04.19 当疫情走出阴霾的时候,Q2通信应该关注什么? 2020.04.12 “云视物”一季报亮眼,5G产业链开始大幅回暖 2020.04.05 移动5G集采落地,持续关注流量主线机会match 2020.03.29 运营商资本开支大幅增长,ICT产业上行可期match 2020.03.21 工信部数据验证流量高增长,中国移动投资开启5G盛宴 2020.03.15 详解“新基建”,后疫情下寻找全球核心竞争力 2020.03.08 招标开启拉开5G建设序幕,关注5G产业链、流量基建、应用三条主线 2020.03.01 疫情全球蔓延,远程云办公行情真的走完了吗?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联系方式 重要声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在相关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发放,并仅为提供信息而发放,概不构成任何广告。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无关。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若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或进而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本报告不构成本公司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本公司、本公司员工或者关联机构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泰君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欢迎关注国君通信 获取更多通信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