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华西热点站|为您带来上周热点资讯汇总

华西热点站|为您带来上周热点资讯汇总

作者:微信公众号【华西证券微服务】/ 发布时间:2023-11-2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华西热点站|为您带来上周热点资讯汇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本文章内容来源于财联社,经整理后发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1 【机器人】 1、人形机器人迎突破,中国团队研发出新型“精细触觉”传感器 据媒体报道,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技术论文称,中国研究团队研发一个类似人类手指的高分辨人工传感系统,能分辨细腻质地,如斜纹布、灯芯绒和羊毛,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这种柔性滑觉传感器在恒定滑速时可获得高达100%的识别准确度,即使在任意划速下也能达到99%左右,远高于人类手指78%的准确度。该研究成果或能提高机器人和人类义肢的精细触觉和细腻感知能力,有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人类义肢以及触觉虚拟现实等领域。这项机器人技术领域重要突破,由论文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郭传飞教授和同事等合作完成。 相关机构称,只有在人形机器人整合感知系统、驱动系统、末端执行系统、能源供应系统、计算系统及软件这五大系统后,叠加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才能表现出的“人”的特质;传感器作为软件控制和硬件零部件的桥梁,是实现特质最为关键的基础。在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快速升级的背景下,感知层的传感器有望迎来新一波的发展机遇。 2、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人形机器人发布,鸿蒙生态赋能千行百业相关设备已超7亿台 深开鸿与乐聚机器人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据介绍,这是一款以人形机器人为载体的万物智联教学系统,无线传感实现三维空间感知,多终端搭配实现万物智联,由单体智能走向系统智能,适配智慧医疗、智慧家庭、智慧工厂等场景。 鸿蒙的定位不是替代安卓,而是实现万物互联。HarmonyOS作为开源鸿蒙的第一个商业发行版已经相对成熟,基于开源鸿蒙的其他商业发行版也已初具雏形,覆盖金融、工业互联网、教育等多个行业。截至2023年8月,鸿蒙生态设备超过7亿台,开发者达到220万+,API日调用590亿次+。2023年8月6日,HarmonyOS4.0重磅更新,用户体验持续优化(方舟引擎、元服务、AI大模型等)。 华西热点站 华西证券 华西证券 #2 【卫星】 1、中国信通院等共同完成高通量卫星的NTN技术试验,成功实现了该技术在高轨卫星上的全链路贯通 近日,在IMT-2020(5G)推进组5G NTN工作组的组织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基于中星26高通量卫星的5G NTN透明转发场景端到端在轨试验。试验初步验证了高轨通信场景下NTN技术在网络架构、接口协议和业务性能等方面的技术可行性,实现了NTN技术在高轨卫星上的全链路贯通。 相关机构表示,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虽尚处早期起步阶段但发展进程提速显著。短期来看前端卫星生产制造环节将有望依托卫星发射进程提速率先受益,中长期维度随着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下游卫星互联网应用侧相关环节将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2、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今后可全球民航通用 近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最新修订版正式生效,其中包含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准和建议措施,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纳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对于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应用。 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是联合国认可的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已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突破4690亿元,同比增速16.29%。随着北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高精度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国内市场有望持续扩容。到2025年,总体产值预计达到8000~10000亿元规模。 声明 本文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本文的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依据本文的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华西证券力求本文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本文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