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降息预期升温——海外经济政策跟踪(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美国:市场降息预期升温——海外经济政策跟踪(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概 要 · 经济:美国通胀压力缓解,10月CPI与PPI同比增速均呈下降趋势;10月工业产值增速及产能利用率有所回落;10月美国零售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仍然承压,10月美国已开工新建住宅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但仍处低位。 降息预期提前。截至11月17日,市场仍认为12月大概率将暂停加息(100%),预期的降息时点大概率由上周的2024年6月提前至了2024年5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明显回落,主要受实际利率下行影响。 欧洲方面,9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持续回落。劳动力市场仍较稳健,三季度欧元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速略有回升。 政策:美联储部分官员立场仍偏鹰,认为必要时或需要进一步采取紧缩行动。欧央行官员表示降息仍为时尚早。英央行或将利率维持在高位。日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政策。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1 美国:通胀压力缓解 美国整体通胀回落。10月美国CPI同比为3.2%,较9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为2022年7月以来低点,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3%。具体来看,主要是能源价格与二手车价格的下跌推动了通胀的下行。 核心通胀延续下行。10月核心CPI同比回落至4.0%,主要受租金通胀与二手车价格回落影响。此外,核心服务压力也有所缓解。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核心通胀有望延续下行趋势,但考虑到美国经济仍有韧性,年底核心通胀大概率仍在3.5%以上,美联储短期内降息概率不大。(详见《降息预期前移——美国2023年10月物价数据点评》) PPI超预期回落。10月美国PPI同比为1.3%,较9月下降0.8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1.9%。核心PPI同比增速则由9月的2.7%回落至2.5%。具体来看,PPI同比增速下降或主要受到能源价格回落的影响。 工业产值增速下降。10月美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较9月下降1.2个百分点至-2.0%,为2021年2月以来的新低。环比季调增速由9月的-0.4%下降至-1.0%附近。 产能利用率略有回落。10月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较9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78.9%。其中,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7.2%,较9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2019年12月为77.1%)。 零售增速放缓。10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为2.5%,较9月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至1.6%。具体来看,零售中杂货店零售业、运动与业余爱好、机动车辆及零部件等分项环比增速下降幅度较大,而保健和个人护理、食品和饮料以及电子和家用电器店消费环比增速有所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居民家庭净资产大幅增长、超额储蓄仍未耗尽、薪资增速仍处高位以及债务负担较低的情况下,消费或仍将保持一定韧性。此外,短期内11月份“黑色星期五”促销或也将对消费起到一定支撑。 新建住宅增速仍处低位。10月美国已开工新建住宅同比增速为-4.2%,较9月回升3.8个百分点,剔除基数效应后,10月两年平均增速为-6.6%,较9月回升0.5个百分点。但整体来看,已开工新建住宅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维持限制性水平的情况下,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仍居历史高位(11月16日为7.4%),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效果或仍将持续。 降息预期提前。截至11月17日,市场仍认为12月大概率将暂停加息(100%)。不过,或受CPI与PPI数据超预期回落影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更加乐观,预期的降息时点大概率由上周的2024年6月提前至了2024年5月。 美债收益率明显回落。截至11月17日,美国10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为4.44%,较一周前明显回落17个BP。其中,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为2.16%,较上一周下降13BP,10年期通胀预期较上一周下降4BP至2.28%。10年期美债利率的明显回落,或主要与10月美国通胀超预期降温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更加乐观有关。 2 欧洲:生产明显回落 工业生产继续下降。9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6.9%,较8月进一步回落1.8个百分点。环比增速由8月的0.6%回落至-1.1%。整体来看,高利率与高通胀对欧洲经济的抑制作用或仍在不断显现。 劳动力市场仍较稳健。三季度,欧元区19国就业人数同比增速为1.4%,较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也略高于疫情前水平(2019年四季度为1.2%)。环比增速则由二季度的0.1%回升至0.3%,反映出当前欧元区就业市场表现仍较稳定。 3 政策:美欧央行降息或尚早 美联储部分官员立场仍偏鹰。美国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尚不确信通胀是否正平稳地朝着2%回落,担心可能需要采取更多紧缩行动以遏制需求和通胀。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也指出,美联储不应当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Gloolsbee认为,FOMC抗通胀虽然取得进展,但仍然需要努力,通胀回落至2%的道路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颠簸。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对FOMC在货币政策上时断时续的行动方式感到担忧,认为美联储应深思熟虑,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耐心。 欧央行降息仍为时尚早。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欧央行管委Kazaks均表示,目前谈论欧央行降息为时尚早。欧央行管委兼葡萄牙央行行长Centeno也指出,欧央行必须保持耐心,通胀回落至2%的进程将会较为缓慢。 英央行或将利率维持在高位。英国央行副行长Ramsden表示,英央行利率可能会保持在高于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Megan Greene也认为,仍有理由担心通胀持续的问题,可能需要保持紧缩政策更长时间,将通胀率从5%降至2%将会更加困难,目前没有考虑降息。 日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政策。日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实现稳定的通胀目标缺乏足够的确定性,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物价目标达成在即,将考虑结束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和负利率政策,退出顺序将取决于当时的经济、价格和市场情况。此外,植田和男表示,不认为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升至远高于1%的水平。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积极”的财政:需要多少量?(海通宏观 梁中华) 5%的美债利率:是否偏高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宏观因素:三个“转折”?——2023年四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从“制造”到“创造”——我国高科技产业现状(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持续加息:消费为何还稳定?(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如何看待“库存周期”?(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国际货币如何更迭?——兼论“去美元化”的现状(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通宏观研究团队:重点报告合集 汇率的波动:利差的视角(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冲突一年多:乌克兰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概 要 · 经济:美国通胀压力缓解,10月CPI与PPI同比增速均呈下降趋势;10月工业产值增速及产能利用率有所回落;10月美国零售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仍然承压,10月美国已开工新建住宅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但仍处低位。 降息预期提前。截至11月17日,市场仍认为12月大概率将暂停加息(100%),预期的降息时点大概率由上周的2024年6月提前至了2024年5月。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明显回落,主要受实际利率下行影响。 欧洲方面,9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持续回落。劳动力市场仍较稳健,三季度欧元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速略有回升。 政策:美联储部分官员立场仍偏鹰,认为必要时或需要进一步采取紧缩行动。欧央行官员表示降息仍为时尚早。英央行或将利率维持在高位。日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政策。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1 美国:通胀压力缓解 美国整体通胀回落。10月美国CPI同比为3.2%,较9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为2022年7月以来低点,略低于市场预期的3.3%。具体来看,主要是能源价格与二手车价格的下跌推动了通胀的下行。 核心通胀延续下行。10月核心CPI同比回落至4.0%,主要受租金通胀与二手车价格回落影响。此外,核心服务压力也有所缓解。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核心通胀有望延续下行趋势,但考虑到美国经济仍有韧性,年底核心通胀大概率仍在3.5%以上,美联储短期内降息概率不大。(详见《降息预期前移——美国2023年10月物价数据点评》) PPI超预期回落。10月美国PPI同比为1.3%,较9月下降0.8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市场预期的1.9%。核心PPI同比增速则由9月的2.7%回落至2.5%。具体来看,PPI同比增速下降或主要受到能源价格回落的影响。 工业产值增速下降。10月美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较9月下降1.2个百分点至-2.0%,为2021年2月以来的新低。环比季调增速由9月的-0.4%下降至-1.0%附近。 产能利用率略有回落。10月美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较9月下降0.6个百分点至78.9%。其中,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77.2%,较9月下降0.6个百分点,但仍高于疫情前水平(2019年12月为77.1%)。 零售增速放缓。10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速为2.5%,较9月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至1.6%。具体来看,零售中杂货店零售业、运动与业余爱好、机动车辆及零部件等分项环比增速下降幅度较大,而保健和个人护理、食品和饮料以及电子和家用电器店消费环比增速有所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在居民家庭净资产大幅增长、超额储蓄仍未耗尽、薪资增速仍处高位以及债务负担较低的情况下,消费或仍将保持一定韧性。此外,短期内11月份“黑色星期五”促销或也将对消费起到一定支撑。 新建住宅增速仍处低位。10月美国已开工新建住宅同比增速为-4.2%,较9月回升3.8个百分点,剔除基数效应后,10月两年平均增速为-6.6%,较9月回升0.5个百分点。但整体来看,已开工新建住宅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维持限制性水平的情况下,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固定利率仍居历史高位(11月16日为7.4%),短期内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效果或仍将持续。 降息预期提前。截至11月17日,市场仍认为12月大概率将暂停加息(100%)。不过,或受CPI与PPI数据超预期回落影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更加乐观,预期的降息时点大概率由上周的2024年6月提前至了2024年5月。 美债收益率明显回落。截至11月17日,美国10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为4.44%,较一周前明显回落17个BP。其中,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为2.16%,较上一周下降13BP,10年期通胀预期较上一周下降4BP至2.28%。10年期美债利率的明显回落,或主要与10月美国通胀超预期降温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更加乐观有关。 2 欧洲:生产明显回落 工业生产继续下降。9月欧元区19国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6.9%,较8月进一步回落1.8个百分点。环比增速由8月的0.6%回落至-1.1%。整体来看,高利率与高通胀对欧洲经济的抑制作用或仍在不断显现。 劳动力市场仍较稳健。三季度,欧元区19国就业人数同比增速为1.4%,较二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也略高于疫情前水平(2019年四季度为1.2%)。环比增速则由二季度的0.1%回升至0.3%,反映出当前欧元区就业市场表现仍较稳定。 3 政策:美欧央行降息或尚早 美联储部分官员立场仍偏鹰。美国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表示,尚不确信通胀是否正平稳地朝着2%回落,担心可能需要采取更多紧缩行动以遏制需求和通胀。波士顿联储主席柯林斯也指出,美联储不应当排除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Gloolsbee认为,FOMC抗通胀虽然取得进展,但仍然需要努力,通胀回落至2%的道路上可能会出现一些颠簸。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对FOMC在货币政策上时断时续的行动方式感到担忧,认为美联储应深思熟虑,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耐心。 欧央行降息仍为时尚早。欧洲央行副行长金多斯、欧央行管委Kazaks均表示,目前谈论欧央行降息为时尚早。欧央行管委兼葡萄牙央行行长Centeno也指出,欧央行必须保持耐心,通胀回落至2%的进程将会较为缓慢。 英央行或将利率维持在高位。英国央行副行长Ramsden表示,英央行利率可能会保持在高于后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英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Megan Greene也认为,仍有理由担心通胀持续的问题,可能需要保持紧缩政策更长时间,将通胀率从5%降至2%将会更加困难,目前没有考虑降息。 日央行将继续实施宽松政策。日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实现稳定的通胀目标缺乏足够的确定性,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物价目标达成在即,将考虑结束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和负利率政策,退出顺序将取决于当时的经济、价格和市场情况。此外,植田和男表示,不认为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会升至远高于1%的水平。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调整超预期 ------------------ 更多报告(点击链接可查看原文): “积极”的财政:需要多少量?(海通宏观 梁中华) 5%的美债利率:是否偏高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宏观因素:三个“转折”?——2023年四季度宏观展望(海通宏观研究团队) 从“制造”到“创造”——我国高科技产业现状(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持续加息:消费为何还稳定?(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如何看待“库存周期”?(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国际货币如何更迭?——兼论“去美元化”的现状(海通宏观 李俊、王宇晴、梁中华) 海通宏观研究团队:重点报告合集 汇率的波动:利差的视角(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存量房贷利率:怎么调?影响多大?(海通宏观 应镓娴、梁中华) 与“货币”的赛跑——海通宏观研究框架(海通宏观梁中华团队) 日本房价下跌后:日元为何升值?——对1990年代日元升值的思考(海通宏观 王宇晴、梁中华) 美国制造业在回流吗?——中美欧产业链的变化(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90年代日本消费的新机会(海通宏观 李林芷、梁中华) 高货币、低投资的原因和出路——中国经济的几个背离思考1(荀玉根、梁中华、应镓娴) “一带一路”:进展如何?(海通宏观 侯欢、梁中华) 美国的超额储蓄:还能支撑多久?(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宽松未通胀,钱都去哪了?(海通宏观 梁中华) 冲突一年多:乌克兰经济如何?(海通宏观 李俊、梁中华) 分化的通胀,分化的复苏(海通宏观 应镓娴、贺媛、梁中华)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为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使用,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观点交流;普通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对研究观点或报告的解读能力,使用订阅号相关信息或造成投资损失,请务必取消订阅本订阅号,海通证券不会因任何接收人收到本订阅号内容而视其为客户。 本订阅号不是海通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客户仍需以海通研究所通过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正式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订阅号刊载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海通证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有可能因发布日后的各种因素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海通证券不承担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资料、意见及推测的义务,在对相关信息进行更新时亦不会另行通知。 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海通证券研究所拥有,任何订阅人如预引用或转载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必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内容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 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对本订阅号(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其它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名义注册的、或含有“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团队或小组”及相关信息的其它订阅号均不是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行业官方订阅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