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 | 海外科技:微软终成自研芯片生力军
(以下内容从华泰证券《华泰 | 海外科技:微软终成自研芯片生力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我们多次强调多方入局下 AI 芯片竞争格局已趋白热化。在 2023 年微软 Ignite 大会,微软终发布两款自研芯片——Maia 100 和 Cobalt 100,标志着减少对外部硬件的依赖。头部科技大厂出于削减 TCO、提升研发及应用可控性、集成生态等考量,均陆续自研 AI 芯片,我们认为或将成为英伟达,特别在 AI 训练端最大竞争对手。各家的 AI 芯片主要针对内存容量与延时两大 AI 计算瓶颈,如英伟 达拥有高达 141GB 内存容量及4.8TB/s的H200、特斯拉Dojo、 AWS 的 Trainium 等。 核心观点 多方入局下,AI芯片竞争已趋白热化 我们在23年4月12日发布的《人工智能风再起时,英伟达能否继续笑傲 AI 芯片市场?》中强调多方入局下AI芯片竞争格局已趋白热化。随后,我们在同年9月22日发布的《AI 芯片风继续吹:群贤毕至,花落谁家?》里再次强调,并深入探讨了竞争格局。在2023年微软Ignite大会,微软公布了两款自研芯片——Maia 100和Cobalt 100,或标志公司正减少对外部硬件的依赖。头部科技大厂出于削减TCO、提升研发可控性及集成生态等考量,均陆续自研AI芯片,我们认为或将成为英伟达,特别在AI训练端最大竞争对手。各家的AI芯片主要针对内存容量与延时两大 AI 计算瓶颈,如英伟达最近发布了拥有高达 141GB 内存容量及4.8TB/s的H200、特斯拉Dojo、AWS的Trainium等。 微软首款自研AI芯片Maia 100,专为大规模复杂性AI工作负载设计 Maia 100是一款采用5nm制程,具有1050亿个晶体管的ASIC 芯片,对比英伟达 H100的800亿和AMD MI300X的1530亿处同一梯队。Maia 100专为处理大型AI和生成式AI工作负载设计,可用于训练和推理,旨在加速AI系统处理大量数据,高效地完成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和谷歌TPU类似,微软目前并不计划出售Maia 100,而是仅用于内部支持和Azure云计算服务。该芯片将于24年上市,目前已在Bing、Office AI和OpenAI的产品进行测试,公司计划随后逐步向合作伙伴和客户开放。 专用+通用双管齐下,采用ARM架构的Cobalt 100 CPU一齐推出 Azure Cobalt 100 CPU基于Arm Neoverse CSS架构的128核心芯片,专门用于在微软 Cloud 上运行通用计算工作负载。Maia 100和Cobalt 100 CPU的共同推出体现了微软多元化的芯片策略和对AI计算中不同工作负载的重视。此外,微软的Cobalt 100基于 Arm 的CPU也应证了我们在10/25发布研报《英伟达进军PC CPU,或掀起新一轮竞争风暴》中的观点,即ARM架构相比x86能耗较低,加上目前CPU在CPU+GPU 架构中承担的任务将会减少,因此不管在数据中心或在AI应用中将越来越受到青睐。Cobalt 100 将于24年上市,在云里供客户使用。 自研AI芯片再添一员,自主开发是科技大厂的一致选择 除微软外,其他科技巨头也布局自研AI芯片,并通过与AI初创公司合作率先绑定用户:1)谷歌TPU从17年具备训练和推理能力,目前迭代至TPUv5e。Midjourney将采用谷歌TPU训练其第四代AI模型。另外,根据Tom’s hardware在2023年2月14日的报道,谷歌也正在开发类似AWS Graviton,基于 Arm 架构的 5nm 服务器芯片;2)亚马逊在18和20年发布AI推理芯片Inferentia及训练芯片Trainium,在AWS云供客户使用,其投资的Anthropic将使用以上芯片来构建和部署AI应用。CPU方面,基于 Arm 架构的Graviton 已于18年推出,目前已进入第三代;3)Meta针对推理的MTIAv自20年开始设计,采用台积电7nm制程,公司预计于25年推出。 微软与OpenAI携手合作,引领企业级AI的未来 会上微软也宣布Azure云将向用户提供OpenAI最新产品,如GPT-4 Trubo和多模态能力及基于GPT-4的微调功能。此外,微软Copilot也将实现重大升级,不仅支持补丁还将集成 GPTs进入Copilot。微软也推出“MAAS”模式,调用API、微调和部署开源大模型途径。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会上表示,AI的第一波源自OpenAI等创业公司,而产业已进入第二波,由微软Copilot推动的企业级AI,及与OpenAI进一步推动AI终端应用的普及。 风险提示 AI技术落地和推进不及预期。自ChatGPT落地应用并取得一定成功,各科技巨头均加快和加大力度布局AIGC领域,如Meta于23年年初建立AIGC团队、微软也在其Azure、Bing等多项自有业务进一步整合AI技术。由于人工智能属于高新技术,需投入较大前期研发成本和时间,后续AI技术落地可能会受企业投入、宏观经济、政策和舆论等多方面影响,致使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激烈。目前生成式AI技术仍处行业发展前期,文字、图片、视频等单一及多模态大模型不断推出,赋能聊天、搜索引擎、编辑代码等多类应用,行业暂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竞争激烈。若后续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部分企业未能及时推出相关产品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可能会受激烈竞争影响而导致市场出清。 中美竞争加剧。中美两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较为领先的两个国家,其本土多家企业均积极部署AI领域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动AIGC、LLM等尖端技术落地应用。若后续中美两国间竞争加剧,可能会阻碍AI产业相关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文中提及未覆盖个股相关信息数据来自于公开渠道,不代表对相关公司的研究覆盖和推荐。 相关研报 研报:《自研AI芯片再添一员,微软定制AI和ARM芯片》2023年11月16日 何翩翩 S0570523020002 | ASI353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我们多次强调多方入局下 AI 芯片竞争格局已趋白热化。在 2023 年微软 Ignite 大会,微软终发布两款自研芯片——Maia 100 和 Cobalt 100,标志着减少对外部硬件的依赖。头部科技大厂出于削减 TCO、提升研发及应用可控性、集成生态等考量,均陆续自研 AI 芯片,我们认为或将成为英伟达,特别在 AI 训练端最大竞争对手。各家的 AI 芯片主要针对内存容量与延时两大 AI 计算瓶颈,如英伟 达拥有高达 141GB 内存容量及4.8TB/s的H200、特斯拉Dojo、 AWS 的 Trainium 等。 核心观点 多方入局下,AI芯片竞争已趋白热化 我们在23年4月12日发布的《人工智能风再起时,英伟达能否继续笑傲 AI 芯片市场?》中强调多方入局下AI芯片竞争格局已趋白热化。随后,我们在同年9月22日发布的《AI 芯片风继续吹:群贤毕至,花落谁家?》里再次强调,并深入探讨了竞争格局。在2023年微软Ignite大会,微软公布了两款自研芯片——Maia 100和Cobalt 100,或标志公司正减少对外部硬件的依赖。头部科技大厂出于削减TCO、提升研发可控性及集成生态等考量,均陆续自研AI芯片,我们认为或将成为英伟达,特别在AI训练端最大竞争对手。各家的AI芯片主要针对内存容量与延时两大 AI 计算瓶颈,如英伟达最近发布了拥有高达 141GB 内存容量及4.8TB/s的H200、特斯拉Dojo、AWS的Trainium等。 微软首款自研AI芯片Maia 100,专为大规模复杂性AI工作负载设计 Maia 100是一款采用5nm制程,具有1050亿个晶体管的ASIC 芯片,对比英伟达 H100的800亿和AMD MI300X的1530亿处同一梯队。Maia 100专为处理大型AI和生成式AI工作负载设计,可用于训练和推理,旨在加速AI系统处理大量数据,高效地完成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和谷歌TPU类似,微软目前并不计划出售Maia 100,而是仅用于内部支持和Azure云计算服务。该芯片将于24年上市,目前已在Bing、Office AI和OpenAI的产品进行测试,公司计划随后逐步向合作伙伴和客户开放。 专用+通用双管齐下,采用ARM架构的Cobalt 100 CPU一齐推出 Azure Cobalt 100 CPU基于Arm Neoverse CSS架构的128核心芯片,专门用于在微软 Cloud 上运行通用计算工作负载。Maia 100和Cobalt 100 CPU的共同推出体现了微软多元化的芯片策略和对AI计算中不同工作负载的重视。此外,微软的Cobalt 100基于 Arm 的CPU也应证了我们在10/25发布研报《英伟达进军PC CPU,或掀起新一轮竞争风暴》中的观点,即ARM架构相比x86能耗较低,加上目前CPU在CPU+GPU 架构中承担的任务将会减少,因此不管在数据中心或在AI应用中将越来越受到青睐。Cobalt 100 将于24年上市,在云里供客户使用。 自研AI芯片再添一员,自主开发是科技大厂的一致选择 除微软外,其他科技巨头也布局自研AI芯片,并通过与AI初创公司合作率先绑定用户:1)谷歌TPU从17年具备训练和推理能力,目前迭代至TPUv5e。Midjourney将采用谷歌TPU训练其第四代AI模型。另外,根据Tom’s hardware在2023年2月14日的报道,谷歌也正在开发类似AWS Graviton,基于 Arm 架构的 5nm 服务器芯片;2)亚马逊在18和20年发布AI推理芯片Inferentia及训练芯片Trainium,在AWS云供客户使用,其投资的Anthropic将使用以上芯片来构建和部署AI应用。CPU方面,基于 Arm 架构的Graviton 已于18年推出,目前已进入第三代;3)Meta针对推理的MTIAv自20年开始设计,采用台积电7nm制程,公司预计于25年推出。 微软与OpenAI携手合作,引领企业级AI的未来 会上微软也宣布Azure云将向用户提供OpenAI最新产品,如GPT-4 Trubo和多模态能力及基于GPT-4的微调功能。此外,微软Copilot也将实现重大升级,不仅支持补丁还将集成 GPTs进入Copilot。微软也推出“MAAS”模式,调用API、微调和部署开源大模型途径。英伟达CEO黄仁勋在会上表示,AI的第一波源自OpenAI等创业公司,而产业已进入第二波,由微软Copilot推动的企业级AI,及与OpenAI进一步推动AI终端应用的普及。 风险提示 AI技术落地和推进不及预期。自ChatGPT落地应用并取得一定成功,各科技巨头均加快和加大力度布局AIGC领域,如Meta于23年年初建立AIGC团队、微软也在其Azure、Bing等多项自有业务进一步整合AI技术。由于人工智能属于高新技术,需投入较大前期研发成本和时间,后续AI技术落地可能会受企业投入、宏观经济、政策和舆论等多方面影响,致使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激烈。目前生成式AI技术仍处行业发展前期,文字、图片、视频等单一及多模态大模型不断推出,赋能聊天、搜索引擎、编辑代码等多类应用,行业暂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竞争激烈。若后续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部分企业未能及时推出相关产品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可能会受激烈竞争影响而导致市场出清。 中美竞争加剧。中美两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较为领先的两个国家,其本土多家企业均积极部署AI领域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动AIGC、LLM等尖端技术落地应用。若后续中美两国间竞争加剧,可能会阻碍AI产业相关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文中提及未覆盖个股相关信息数据来自于公开渠道,不代表对相关公司的研究覆盖和推荐。 相关研报 研报:《自研AI芯片再添一员,微软定制AI和ARM芯片》2023年11月16日 何翩翩 S0570523020002 | ASI353 关注我们 华泰证券研究所国内站(研究Portal) https://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国内机构客户 华泰证券研究所海外站 https://intl.inst.htsc.com/research 访问权限:美国及香港金控机构客户 添加权限请联系您的华泰对口客户经理 免责声明 ▲向上滑动阅览 本公众号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公众号仅供华泰证券中国内地研究服务客户参考使用。其他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公众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华泰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者视为华泰证券的客户。 本公众号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向其客户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投资意见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众号内容基于华泰证券认为可靠的信息编制,但华泰证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效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对证券价格的涨跌或市场走势作确定性判断。本公众号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众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订阅号中的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订阅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内容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证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公众号版权仅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内容的版权。如因侵权行为给华泰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泰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华泰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