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银河晨报】11.16丨宏观:居住成本增速仍在放缓,通胀预期的抬升无需过虑——美国10月CPI数据

【银河晨报】11.16丨宏观:居住成本增速仍在放缓,通胀预期的抬升无需过虑——美国10月CPI数据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晨报】11.16丨宏观:居住成本增速仍在放缓,通胀预期的抬升无需过虑——美国10月CPI数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报告导读】 1. 宏观:居住成本增速仍在放缓,通胀预期的抬升无需过虑——美国10月CPI数据 2. 通信:AI算力先行,物联网+卫星板块中长期成长性可期——2023三季报综述 3. 银行:2023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持续受益财政发力,实体融资待改善 4. 地产:销售额单月降幅收窄,竣工保持双位数增长——2023年1-10月统计局数据点评 5. 建材:1-10月建材行业数据点评:水泥、玻璃单月产量环比增加,年底赶工带动需求增长 6. 零售:假期出行与大促预售共同助力社消增速抬升,维持推荐升级可选类消费 银河观点 宏观:居住成本增速仍在放缓,通胀预期的抬升无需过虑——美国10月CPI数据 章俊丨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 S0130523070003 一、核心观点 CPI在能源价格回落和居住成本正常化后略低于预期:BLS公布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同比增速从9月的3.7%降低至3.2%,略低于3.3%的市场预期;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4.0%,比9月下行0.1%,也稍低于4.1%的预期。季调环比方面,CPI增速为0.0%,核心CPI增速略放缓至0.2%。名义与核心CPI的放缓均快于预期的主因是能源成本环比的明显回落以及居住成本经历9月的意外抬升后回归正常。 通胀稳定回落的证据增加,2024年向2%靠拢的概率提升:我们倾向于(1)10月能源成本价格在地缘政治冲突未显著恶化,美国需求走弱的情况下回落,是通胀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另外的因素是居住成本回到了缓慢降温的轨道,这也带动了核心CPI的下行。(2)11和12月名义CPI在10月回落后可能呈现同比小幅回升的趋势,这仍是由于去年同期通胀环比负增长降低了基数以及服务价格相对较有韧性。(3)核心通胀仍然处于缓慢下行的态势,年末预计降至3.8%左右,弱衰退假设下2024年末有望接近2%。(4)近期消费者通胀预期有所上升,这可能会引起美联储的警惕,但不会导致再度加息。(5)在居民通胀预期抬升,11和12月CPI可能边际上行的情况下,美联储短期仍会保持偏鹰派的预期引导,但2024年降息空间可能不低于100BP。我们目前对11月CPI的预测增速为3.3%,核心保持4.0%左右。 消费者通胀预期的抬升短期仍易使美联储保持偏鹰派口吻:近期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中的短期和5年预期都出现了明显反弹,这可能是由于食品价格短期坚挺、能源由于地缘政治问题回升以及“二次通胀”叙事的兴起所导致的。其中短期通胀预期从年中3.3%的低点回升至11月的4.4%,5年预期从2.8%的低点回升至3.2%。从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通胀预期调查的中位数和分布来看,通胀预期上行的比例有所提高,这可能将继续影响中位数。从美联储的角度,尽管投资者通胀预期相对稳定,消费者预期的上升可能在中长期定价中阻碍通胀回归2%,因此尽管10月CPI数据表现良好,美联储短期也不会放松鹰派口吻。 市场对CPI反应热烈,但资产价格全面回升的时点仍要更多经济数据确认:CPI低于预期是在美联储11月FOMC暂停加息、10月劳动市场数据延续降温后的又一好消息。市场对此反应热烈,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均大幅下行,美股上涨明显,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2024年首次降息预期为5月份。我们的测算显示在基准假设(地缘政治冲突不再加剧)之下,美国名义和核心CPI在2024年均有望稳定向2%靠拢,不易出现“二次通胀”的情况,这将为美联储更大幅度的降息打开空间。11月以来的议息会议和经济与通胀数据的弱化使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出现快速大幅下行,但需要注意到美债的供需格局并未显著改善,而美国经济相较欧元区等也依旧具有韧性。因此,尽管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大方向向下,但在美联储短期坚持鹰派口吻、11月通胀边际回升和经济数据不弱的情况下短期仍不排除出现小幅反弹的可能。同时,我们在《美债利率攀升后-“多马稳定条件下财政的远虑与近忧》中指出美债收益率仍有显著下行的空间,但是经济数据弱化后的右侧配置更加稳妥。 二、风险提示 1.美国经济韧性超预期的风险。 2.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风险。 3.美国出现突发流动性危机的风险。 通信:AI算力先行,物联网+卫星板块中长期成长性可期——2023三季报综述 赵良毕丨通信行业、中小盘首席分析师,负责人 S0130522030003 洪烨丨通信行业、中小盘分析师 S0130523060002 一、核心观点 通信行业2023前三季度营收质量稳中有升,现金流回暖,存货水平下降。 (1)业绩方面:营收质量稳步提升,利润率持续增长。样本总营收同增5.58%,归母净利润同增6.72%,归母净利润率9.05%,营收质量稳中有升,我们认为主系通信行业相关公司普遍外延探索新业务发展,增强了公司成长能力; (2)利润率方面:3Q23通信行业样本公司实现毛利率28.14%,同增0.73pct,利润率稳定增长。费用率方面,费用率持续下行,研发支出占比提升,前三季度四费(研发、财务、管理、销售费用率)占营收比重约为16.05%,通信行业相关企业虽然注重费用率控制,但重视研发能力,奠定自身长期成长动能; (3)存货方面:库存持续下降,代表通信行业相关公司受原材料价格增长、关键材料缺货等影响相对有所降低,库存有望回归正常水平,同时1Q23以来,通信行业相关公司存货增速均低于营收增速,且剪刀差正在逐步增加。 通信指数企稳向好,AI+算力引领,未来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指数方面,2023年受AI及算力驱动,通信行业指数年初较快增长后有所回调,当前进入企稳阶段,SW通信(2021)行业整体PE估值水平当前处于相对低点,具备一定反转态势。具体来看,年初至今一级子行业PE水平涨跌幅算力板块居首,从年初到6月整体涨幅相对较为明显,6月至9月通信相关板块PE水平有所回调,在算力租赁、算力调度等板块的持续催化下,通信行业相关一级子板块PE水平在9月后呈现整体回暖态势。 存货占比下行,物联网和卫星通信开启新增长可期。 根据我们分类的五个子行业,2023年前三季度相关子行业营收略有回调,但毛利率均有所温和提升,同时费用率除研发费用外基本都有所放缓,控费效果较好,结合存货占总资产比例逐步下调,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好转,我们认为通信行业相关子行业中,物联网有望在库存降低,费用率调整后迎来新一轮增长期;同时算力板块因AI及云计算驱动,高毛利产品推动子板块营收质量提升;另外,卫星板块因轨道资源稀缺以及ToC端手机直连卫星等需求的不断产生,成长性较好。展望4Q23,在AI算力规模持续提升,以及消费电子随经济复苏回暖,通信行业基本面改善态势整体或将延续。 二、投资建议 优选子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优质标的。 数字中国基建、数据要素等政策不断加码、AI新应用持续推新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新基建有望夯实助力算力网络升级,通信+新基建板块有望率先预期上修。ICT基石光网络产业链的复苏,催化光模块、温控节能等需求进一步增长;高景气度结合低估值是选股重点方向;建议关注:ICT相关标的天孚通信(300394),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 华工科技(000988)等,以及通信运营商板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三、风险提示 海外政策环境不确定性,5G及AI规模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银行:2023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持续受益财政发力,实体融资待改善 张一纬丨金融行业分析师 S0130519010001 一、核心观点 事件:央行公布了2023年10月金融数据。 新增社融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增幅扩大:10月新增社融1.85万亿元,低于1.9万亿元的预期值 ,但同比多增9366亿元,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增幅较9月进一步扩大。截至10月末,社融存量374.17万亿元,同比增长9.59%,增速高于9月末水平。 政府债发行力度不减,为社会融资高增主因: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837亿元,同比多增406亿元;新增政府债券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主要受益于特别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提前下达影响;新增企业债融资1144亿元,同比少增1269亿元;新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21亿元,同比少增467亿元;表外融资减少2572亿元,同比多减825亿元。其中,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536亿元,同比多减380亿元。 居民短期贷款增长偏弱,企业部门票据冲量明显,实体融资需求有待改善:截至10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5.3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与9月末持平;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分部门来看,居民短期贷款减少,中长期贷款实现小幅增长,预计与消费端信心不足有关。10月单月,居民部门贷款减少346亿元,同比多减1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53亿元,同比多减541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707亿元,同比多增375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增速走弱,票据冲量特征明显,主要受到去年同期高基数和实体企业融资需求偏弱影响。10月单月,新增企业部门贷款5163亿元,同比多增5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770亿元,同比少减73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3828亿元,同比少增795亿元;新增票据融资3176亿元,同比多增1271亿元。新增非银机构贷款2088亿元,同比多增948亿元。 财政发力带动相关存款高增,居民存款短期或回流向理财:10月,M1和M2同比增长1.9%和10.3%,M1-M2剪刀差为-8.4%;截至10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略高于9月末。10月单月,新增存款6446亿元,同比多增8312亿元;其中,居民部门存款减少6369亿元,同比多减1266元,企业部门存款减少8652亿元,同比少减3048亿元,新增财政存款1.37万亿元,同比多增2300亿元,新增非银存款5068亿元,同比多增3020亿元,或政府债发力驱动社融保持高增,有助带动基建投资,撬动配套融资需求,稳定银行信贷投放。随着存款挂牌利率再度下调,银行息差企稳概率增加,叠加各省市特殊再融资债券陆续发行,助力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利好银行资产质量优化和信用成本降低。10月,中央汇金出资增持四大行,有利于估值修复,稳定预期。我们持续关注当前政策环境之下银行基本面企稳改善机遇,继续看好银行板块配置价值。受到居民部分存款回流影响。 二、投资建议 个股方面:推荐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江苏银行(600919)、常熟银行(601128)、招商银行(600036)和平安银行(000001)。 三、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导致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地产:销售额单月降幅收窄,竣工保持双位数增长——2023年1-10月统计局数据点评 胡孝宇丨房地产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70001 一、核心观点 事件:统计局公布2023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1-10月累计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1-10月累计新开工面积79177万方,同比下降23.2%;1-10月累计竣工面积55151万方,同比增长19.0%;1-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92579万方,同比下降7.8%;1-10月销售金额97161亿元,同比下降4.9%;1-10月房地产企业开发到位资金107345亿元,同比下降13.8%。 销售额单月降幅收窄:2023年1-10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92579万方,同比下降7.8%,降幅较上月扩大0.3pct;10月单月销售面积为7773.29万方,同比下降10.95%,环比下降28.40%。2023年1-10月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额97161亿元,同比下降4.9%,降幅较上月扩大0.3pct;10月单月销售金额为8090.72亿元,同比下降8.08%,降幅收窄5.47pct,环比9月下降25.86%。对应的2023年1-10月累计销售均价为10495元/平米,同比增长3.15%;单月销售均价为10408元/平方米,同比增长3.22%,环比提高3.56%。10月单月销售环比下降,单月销售额同比降幅收窄。进入十月,市场供应不足,或为影响销售成交的部分原因;政策三季度集中出台,一线城市陆续放开“认房不认贷”、部分城市指定区域限购门槛降低,核心城市销售表现韧性,部分改善、置换需求逐渐释放。年末将至,我们认为房企加推有望提升市场供应。 竣工维持双位数增长:2023年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95922亿元,同比下降9.3%,降幅较上月扩大0.2pct;10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8652.81亿元,同比下降11.27%,环比下降16.55%。销售金额环比下降,受到销售市场整体尚未复苏的影响,房企投资意愿尚未恢复。开工端:2023年1-10月累计新开工面积79177万方,同比下降23.2%,降幅较上月缩小0.2pct;单月新开工面积7053.59万方,同比下降21.09%,环比下降14.32%。进入四季度,企业开工意愿下降。竣工端:2023年1-10月累计竣工面积55151万方,同比增长19.0%,涨幅较上月收窄0.8pct;单月竣工面积6446.37万方,同比增长13.28%,环比增长29.48%。交付高峰期即将到来,保交楼持续推进,我们认为竣工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到位资金单月同比下降:2023年1-10月房企到位资金107345亿元,同比下降13.80%,降幅较上月扩大0.3pct。房企单月到位资金9278.15亿元,同比下降16.85%,环比下降15.28%。其中,10月单月的国内贷款为1017.2亿元,同比下降9.79%;自筹资金3528.88元,同比下降17.67%,定金及预付款2964.75亿元,同比下降18.57%,个人按揭贷款1477.53亿元,同比下降14.97%。定金及预售款、个人按揭款和销售回款的单月同比降幅收窄,待销售整体复苏,行业到位资金有望改善。 二、投资建议 10月单月销售环比下降,单月销售额同比降幅收窄。进入十月,或受到市场供应不足的影响,市场整体单月销售成交承压,核心城市表现出市场韧性,部分改善、置换需求或逐步释放。我们看好稳健经营、长期布局核心城市的优质房企,同时关注物管头部公司、代建龙头公司、中介龙头公司。建议关注:1)优质开发:招商蛇口、保利发展、万科A、滨江集团、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2)优质物管: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中海物业;3)代建龙头:绿城管理控股;4)中介龙头:贝壳-W。 三、风险提示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的风险、因城施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资金到位不及预期的风险、房价大幅波动的风险。 建材:1-10月建材行业数据点评:水泥、玻璃单月产量环比增加,年底赶工带动需求增长 王婷丨建材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19060002 贾亚萌丨建材行业分析师 S0130523060001 一、核心观点 事件: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建材行业2023年1-10月产量数据以及部分建材消费数据。 万亿国债支撑后续基建高位运行:2023年1-10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5.9%,较1-9月减少0.3个百分点,基建投资增幅继续收窄,但总体维持较高增速水平。根据财政部数据统计,2023年1-9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3.46万亿元,占年度发行总目标的91.05%,其中9月单月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额为3620亿元,同比增加1402.07%,环比减少39.74%。近两个月专项债发行提速,叠加1万亿国债(2023年四季度使用5000亿元,2024年结转使用5000亿元)的增发,将支撑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基建高增速,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发力,带动水泥需求企稳回升。 年底交付高峰期,竣工高增速有望维持:2023年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3%,降幅较1-9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10月单月地产投资同比下降16.69%,环比下降16.55%,地产投资未见改善。开工方面,1-10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2%,降幅较1-9月收窄0.2个百分点,其中10月单月同比下降21.23%,环比下降14.32%。竣工方面,1-10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9%,增幅收窄 0.8个百分点,竣工整体保持高增速水平,其中10月单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加13.38%,环比增加29.48%。短期来看,随着年底赶工及交付旺季的来临,竣工端需求有较好预期,支撑四季度浮法玻璃及消费建材等地产后周期建筑材料市场需求的回升;中长期来看,预计保交楼政策将继续推进,仍是带动后续竣工需求的主要动力。 10月水泥产量环比增加,冬季错峰来临,后续供给将缩减:2023年1-10月水泥累计产量16.86亿吨,同比下降1.1%,较1-9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10月单月水泥产量为1.91亿吨,同比减少4%,环比增加1.24%。10月水泥产量环比小幅增加,其主要原因系10月份大部分熟料产线运转所致,熟料累库增加,根据卓创资讯数据,10月底全国水泥熟料周度库容率为73.44%,同比/环比增加0.47pct/3.17pct。短期来看,11月中旬将进入北方地区冬季采暖错峰生产阶段,预计后续水泥供给量将缩减;后续基建投资有望维持高增速,南方水泥需求仍有较好预期,水泥价格有望进一步增长,从市场表观数据来看,近期水泥价格有回升迹象,截至11月10日,全国P.O42.5散装水泥价格为326.3元/吨,环比增长6.53%,同比下降20.41%。中长期来看,水泥需求整体恢复力较弱,预计市场呈弱运行态势,行业产能过剩,错峰生产成为常态,水泥供给量将逐步减少;但明年地产开工端下行幅度有望收窄,万亿国债进一步提升基建投资增速,水泥市场需求较今年有改善预期。建议关注区域市场需求恢复情况较好的高股息低估值的水泥区域龙头企业。 10月平板玻璃产量环比增加,年底赶工带动需求增长:供给端,2023年1-10月平板玻璃累计产量7.96亿重量箱,同比减少7.6%,降幅较1-9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10月单月产量8256万重量箱,同比减少1.0%,环比增加1.84%,平板玻璃单月产量小幅增加,但整体产量呈收缩态势。需求端,10月份平板玻璃市场需求整体表现一般,价格先涨后跌,企业库存小幅增加。10月底全国4.9/5mm浮法平板玻璃市场价为2123.9元/吨,环比增长0.40%,较10月初下降0.26%,同比增加22.51%;据卓创资讯数据,10月底国内浮法玻璃企业周度库存为4019万重量箱,环比增加0.93%,同比减少34.97%。短期来看,年底为赶工及房企交付高峰期,浮法玻璃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中长期来看,保交楼政策未来仍将持续,需求有上行预期。建议关注浮法玻璃龙头企业。 消费建材单月销售额进一步改善:2023年1-10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下降7.5%,降幅较1-9月收窄0.4个百分点,其中10月单月同比下降4.8%,单月降幅较9月收窄3.4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8%,消费建材单月零售额改善。短期来看,随着年底赶工高峰期的来临,消费建材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中长期来看,地产政策持续加码,多地“认房不认贷”、放开限购、降低首付比率、下调房贷利率等提振市场信心,刺激市场需求,带动地产链需求的回升。与此同时,消费建材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销售策略及产品结构,加速推进渠道下沉及零售业务市场规模,企业市占率有望不断提升。建议关注消费建材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二、投资建议 消费建材:推荐具有规模优势和产品品质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东方雨虹(002271.SZ)、公元股份(002641.SZ)、伟星新材(002372.SZ)、北新建材(000786.SZ)、兔宝宝(002043.SZ)。玻璃:建议关注受益于地产竣工回暖及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的旗滨集团(601636.SH)、凯盛新能(600876.SH)。水泥:关注区域龙头企业华新水泥(600801.SH)、上峰水泥(000672.SZ)。 三、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地产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零售:假期出行与大促预售共同助力社消增速抬升,维持推荐升级可选类消费 甄唯萱丨商贸零售行业分析师 S0130520050002 一、核心观点 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2023年1-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9%。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47万亿元,同比增长6.1%;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4.65万亿元,同比增长7.0%。2023年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54万亿元,同比增长8.7%;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为3.92万亿元,同比增长7.2%。 截至2023年10月,单月社消增速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期连续三个月(5-7月)环比上月出现回落之后,出现增速的触底反弹,单月增速已经连续四个月出现环比改善。考虑到基数影响,前期的恢复性增长趋势与现阶段的波动表现符合预期,与我们前期的判断一致,料四季度会因低基数的影响以及线上大促、年底促销等活动的拉动再次出现增速表现的波动。 目前年内的消费改善主要集中在3-5月,以4月表现最为突出,6-9月增幅较前几月已经出现明显收窄,9月的单月表现已与疫情前水平相似;但考虑到基数影响,10-12月还会有望出现再一次的增幅提振,全年或将呈现出中间低、两头高的趋势。当前单月与累计表现均已恢复回升至前期区间,复合增速仍有提振改善空间。 我们认为当前政策环境较为积极乐观,国内经济有望逐步恢复至前期增长轨迹;同时伴随居民的消费信心以及国内消费市场活力稳健恢复,未来社消增速也有望进一步向疫情前水平靠拢。为了合理引导消费市场预期,结合商务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中的2025年国内消费市场发展规划,结合低基数的影响,我们预测2023年全年社消同比增速大概范围为7%-7.5%。 二、风险提示 消费者信心持续不足的风险,各渠道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品牌发展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晨报】11.15丨宏观:财政推升信用扩张——2023年10月金融数据解读 【银河晨报】11.14丨家电:盈利如期改善,基金配置力度加大 【银河晨报】11.13丨宏观:物价低位,等待稳增长政策推升——2023年10月通胀数据解读 【银河晨报】11.10丨通信:技术升级产业变革,6G新看点时不我待 【银河晨报】11.9丨家电:Q3业绩延续良好增势,出口持续回暖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11月1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证券每日晨报 - 20231116》 分析师/责任编辑:周颖 评级体系: 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公司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