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宏观要闻及点评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上周宏观要闻及点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要闻-01】 美国物流经理指数(LMI)发布10月报告,数据显示,连续收缩了五个月的库存在10月录得扩张,库存水平上升了6点至53.4,升破了50这一荣枯分水岭。 【华西点评】 10 月份LMI物流经理指数为 56.5,较 9 月份的 52.4 进一步上升,已经连续三个月增长率扩大,而此前连续三个月收缩。此前这一指标从收缩到扩张的转变尚不能确定是一次性的异常还是新趋势的开始,连续三个月扩张后,我们对于趋势转变的信心更强了一些。美联储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指出的经济韧性推动因素之一是供应持续繁荣,从LMI指数中库存水平、仓储和运输能力等指标的持续扩张也印证了这种供应繁荣。从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的角度看,批发商仍处于去库存阶段,零售商整体去库存的速率变缓,而上游制造商则开始边际补库。在LMI10月报告中,对企业进行了调查问卷,当被问及对未来12个月展望时,上游企业有61.3%表示乐观,而下游企业这一比例在44%,这种预期差异有可能反映了零售商对于补库相对谨慎的态度。进一步梳理,与消费品相关的制造业企业出现补库迹象,非耐用消费品的库存开始补库,耐用消费品仍在去库。细分行业中,计算机、电脑、消费电子以及相关的零部件补库信号最为明显,批发商库销比持续走低,且制造商、批发商库存增速都开始拐头向上,结合中国最新出口数据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也出现明显回暖(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领域),交叉印证后,我们认为美国消费电子、电脑计算机等已经开始补库,建议对相关领域保持关注。 02 【要闻-02】 近期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频出。 【华西点评】 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指出,“将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上周央行、住建部等四部门召开房企融资座谈会、央行加力推动“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融资、央行副行长张青松指出“防范楼市出现过快过急的风险”等,延续了“稳地产、防风险”的主基调。资本市场政策方面,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表示,将加强对量化高频交易的跟踪研判、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等,结合监管阶段性收紧再融资、限制券商DMA业务和场外个股融券业务等,政策呵护权益市场的意图明显。 03 【要闻-03】 三季报A股企业盈利底部回升,后续温和复苏是主基调。 【华西点评】 2023年三季报,全A/全A非金融两油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和-5.5%,分别较2023中报提升1.5pct/4.2pct。单季度来看,三季度全A/全A非金融两油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和+3.2%,较中报明显改善,表明本轮A股“盈利底”基本在二季度确认。往后看,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A股企业盈利有望延续底部回升,但10月CPI再度转负和PPI降幅走阔表明,当前整体需求有待进一步修复,后续盈利复苏弹性或较温和。 风险提示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告版权归“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西证券”)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拷贝、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需注明出处为“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需真实、准确表达华西证券观点及报告特点,不能误导投资者。若发现本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者转发的,我公司将适时采取维权措施。投资者如从非华西证券渠道获得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从公众媒体及其他渠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授权第三方刊载或转发的证券研究报告需经本公司书面授权,第三方在刊载或转发时必须注明出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需真实、准确表达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观点,不能误导投资者。如您对报告有疑问,请您致电我公司客服电话95584。本报告的生产基于华西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涉及的标的主要从市场数据中挖掘筛选而来,倘若对趋势的预测和市场运行出现巨大差异,选择的标的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波动,本报告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长期有效,不能确保投资者获得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己所能承受之风险前提下,斟酌自主、谨慎地做出投资决定,一切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损失负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的证券头寸并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业务等。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上述投资体系和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要闻-01】 美国物流经理指数(LMI)发布10月报告,数据显示,连续收缩了五个月的库存在10月录得扩张,库存水平上升了6点至53.4,升破了50这一荣枯分水岭。 【华西点评】 10 月份LMI物流经理指数为 56.5,较 9 月份的 52.4 进一步上升,已经连续三个月增长率扩大,而此前连续三个月收缩。此前这一指标从收缩到扩张的转变尚不能确定是一次性的异常还是新趋势的开始,连续三个月扩张后,我们对于趋势转变的信心更强了一些。美联储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指出的经济韧性推动因素之一是供应持续繁荣,从LMI指数中库存水平、仓储和运输能力等指标的持续扩张也印证了这种供应繁荣。从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的角度看,批发商仍处于去库存阶段,零售商整体去库存的速率变缓,而上游制造商则开始边际补库。在LMI10月报告中,对企业进行了调查问卷,当被问及对未来12个月展望时,上游企业有61.3%表示乐观,而下游企业这一比例在44%,这种预期差异有可能反映了零售商对于补库相对谨慎的态度。进一步梳理,与消费品相关的制造业企业出现补库迹象,非耐用消费品的库存开始补库,耐用消费品仍在去库。细分行业中,计算机、电脑、消费电子以及相关的零部件补库信号最为明显,批发商库销比持续走低,且制造商、批发商库存增速都开始拐头向上,结合中国最新出口数据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也出现明显回暖(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领域),交叉印证后,我们认为美国消费电子、电脑计算机等已经开始补库,建议对相关领域保持关注。 02 【要闻-02】 近期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频出。 【华西点评】 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指出,“将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上周央行、住建部等四部门召开房企融资座谈会、央行加力推动“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融资、央行副行长张青松指出“防范楼市出现过快过急的风险”等,延续了“稳地产、防风险”的主基调。资本市场政策方面,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表示,将加强对量化高频交易的跟踪研判、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等,结合监管阶段性收紧再融资、限制券商DMA业务和场外个股融券业务等,政策呵护权益市场的意图明显。 03 【要闻-03】 三季报A股企业盈利底部回升,后续温和复苏是主基调。 【华西点评】 2023年三季报,全A/全A非金融两油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和-5.5%,分别较2023中报提升1.5pct/4.2pct。单季度来看,三季度全A/全A非金融两油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2%和+3.2%,较中报明显改善,表明本轮A股“盈利底”基本在二季度确认。往后看,随着稳增长政策发力,A股企业盈利有望延续底部回升,但10月CPI再度转负和PPI降幅走阔表明,当前整体需求有待进一步修复,后续盈利复苏弹性或较温和。 风险提示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告版权归“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西证券”)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拷贝、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需注明出处为“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需真实、准确表达华西证券观点及报告特点,不能误导投资者。若发现本报告被私自刊载或者转发的,我公司将适时采取维权措施。投资者如从非华西证券渠道获得本公司的证券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从公众媒体及其他渠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本公司授权第三方刊载或转发的证券研究报告需经本公司书面授权,第三方在刊载或转发时必须注明出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需真实、准确表达华西证券研究报告观点,不能误导投资者。如您对报告有疑问,请您致电我公司客服电话95584。本报告的生产基于华西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涉及的标的主要从市场数据中挖掘筛选而来,倘若对趋势的预测和市场运行出现巨大差异,选择的标的可能会存在较大的波动,本报告涉及标的仅供参考,不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长期有效,不能确保投资者获得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投资者应充分考虑自己所能承受之风险前提下,斟酌自主、谨慎地做出投资决定,一切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损失负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公司或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的证券头寸并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业务等。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于上述投资体系和免责条款具有修改权和最终解释权。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