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财政分析新框架
(以下内容从长城证券《赵伟:财政分析新框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财政分析新框架 From 宏韬伟论 00:00 04:07 报告要点 2020年财政“分工”明晰:一般财政落实“六保”,政府性基金发力“稳投资” 上半年,一般财政支出明显下滑,引发市场讨论;实际上,2020年财政“分工”明晰,一般财政的侧重点在于“六保”而非“投资”。1-6月,一般财政支出同比下滑5.8%,引发市场对政府投资发力空间的讨论。实际上,近年来一般财政“分工”定位逐渐明晰,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2020年,还需落实“六保”任务,兜牢基本民生、基层运转等底线。而基建类财政投放,占比则逐年下降。 “政府投资”支出,更多由政府性基金来承担,比如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支出均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起发行专项债,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管理,重点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上半年,专项债用于各类基建的比重超过60%。2020年还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管理,重点支出方向包括公共卫生、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建设,也以政府投资为主。 构建“广义财政”指标、对预算“两本账”合并考察,可以锚定全年支出空间 近年来,专项债额度持续提高、还发行了特别国债,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增长,对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专项债额度,从2015年的1000亿元,增加到2020年3.75万亿元;加上1万亿元特别国债,2020年政府性基金口径下的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达4.75万亿元。专项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禁止用于土储等领域,并可作为项目资本金撬动杠杆,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债券对投资的支持力度。 财政“分工”格局下,“广义财政”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数据显示,二季度政府投资已开始扩张。近年来,政府性基金支出快速扩张,重点向基建投资倾斜。相较之下,一般财政无论是支出增速还是重点投向,指示意义都在下降。将一般财政和政府性基金加总、构建“广义财政”指标,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持续抬升,6月同比增长40%以上,政府投资已开始扩张。 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将大幅抬升,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修复 2020年财政积极发力,安排广义财政“赤字率”超过10%;下半年积极政策或仍将延续,财政空间较大。4月中旬以来,“政策底”已然夯实,通过加大资金盘活力度等方式,安排广义“赤字率”较2019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上半年,仅使用广义“赤字”的30.3%,尚留有较大财政空间。其中,政府债券剩余额度4.3万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的两倍。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或将保持较强延续性。 即使考虑政府债支出进度、财政盘活比例等“拖累”因素,下半年支出或仍将大幅抬升,带动信用环境持续修复。下半年,一般财政收入预计恢复正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可能超预算。中性情境下,假设全年专项债、特别国债支出进度为80%、地方存量资金盘活比例为50%,对应全年广义支出增速或超过8%,下半年支出增速将大幅抬升。财政支出加速,或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修复。 报告正文 财政“分工”深化背景下,考察“广义财政”,可以更准确地锚定全年支出空间。预计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将大幅抬升,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 1、财政“分工”逐渐明晰,政府性基金支持投资 上半年,一般财政支出同比下滑,其中6月支出更是大幅下滑14.4%,引发市场对政府投资发力空间的讨论。2020年1-6月,一般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下滑5.8%,降幅较1-5月扩大2.9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同比下滑14.4%,创下1993年以来的单月支出增速新低[1]。包括城乡社区事务等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也出现大幅下降。在疫情已经基本收尾、政策推动投资发力的背景下,财政支出的大幅下滑,引发市场关于下半年政府投资发力空间的讨论。 [1]不包括1-2月的增速异常值。 实际上,近年来财政“分工”逐渐明晰,一般财政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2020年还要着力落实“六保”任务。2015年以来,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占比持续下降。上半年基建类支出占一般财政的比重,从2015年高点的27%,持续下降到2020年的24.6%[2]。与此同时,支出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等支出占比均持续抬升。2020年以来,在疫情冲击下,一般财政着力落实“六保”任务,尤其要兜牢基本民生、基层运转等底线,“分工”定位较为明晰。 [2]一般财政主要支出分项中,将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4项归为“基建类”财政支出。由于财政支出存在季节性,以每年上半年支出占比来进行比较。其中,2019年由于财政支出“前倾”等因素,上半年基建类支出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年份,作为异常值剔除。 而“政府投资”等支出事项,逐渐由政府性基金承担,以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政府债券为代表。2015年起,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重点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上半年,专项债用于各类基建的比重超过60%。2020年还发行了抗疫特别国债,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点支出方向,包括公共卫生、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 2、“广义财政”发力稳投资,锚定全年支出空间 近年来,专项债额度持续扩张,加上2020年发行的特别国债,政府性基金对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从2015年的10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3.75万亿元。再加上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020年政府性基金口径下的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达4.75万亿元,占到一般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总预算支出的12.7%,比2019年提高6.2个百分点。2020年专项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不允许用于土储和棚改,并可作为资本金撬动杠杆[3],进一步加大了对政府投资的支持力度。 [3]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7月14日,各地约有22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在财政“分工”格局下,一般财政指示意义弱化,“广义财政”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2015年以来,专项债、特别国债等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叠加土地出让收入的支撑,使政府性基金规模快速扩张。2020年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支出占广义财政支出比重已达33.7%。财政“分工”格局下,政府投资更多地由政府性基金支出来承担,一般财政无论是支出增速还是重点投向,对实际财政支出的指示意义都在下降。对“广义财政”(一般财政+政府性基金)做考察,方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4]。 [4]此外,考察“广义财政”还可以规避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财政带来的数据扰动。 从广义财政视角来看,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持续抬升,6月同比增长40%以上,表明政府投资已经开始扩张。1-6月累计,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而支出同比大幅增长21.7%,累计“赤字”约1.37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支出同比增长43.7%,“赤字”扩张5500多亿元。在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况下,政府性基金的支出增量,主要来自于专项债等债券融资,投向也以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为主(基建等投资项目),这表明政府投资已经开始快速扩张。 3、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将大幅抬升 2020年财政积极发力,安排广义财政“赤字率”超10%;下半年积极政策或仍将延续,财政空间较大。2020年提高一般财政赤字率、加大沉淀资金盘活力度、增加专项债额度等举措,使广义财政“赤字”预算超过11万亿元,对应广义“赤字率”超过10%,较2019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上半年,仅使用了其中的30.3%,尚留有较大的财政空间。其中,政府债券剩余额度4.3万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的两倍。4月中旬以来,“政策底”已然夯实;下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将保持较强延续性。 即使考虑政府债支出进度、财政盘活比例等“拖累”因素,下半年支出仍将大幅抬升。下半年,伴随疫情影响减弱、经济活动修复,一般财政收入预计恢复正增长;在土地出让收入的提振下,政府性基金收入或超过预算。中性情境下,假设全年发行的专项债、特别国债支出了预算规模的80%、地方财政存量资金仅盘活了预算规模的50%,全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仍将超过8%,对应下半年支出增速将大幅抬升。此外,城投债、政金债等“类财政”融资放量,上半年净融资额已接近2019年全年规模,也能配合财政发力、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 广义财政等政策落地,或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随着广义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投放、基建投资等对需求的拉动,或加快信用派生行为,下半年M2增速将继续抬升。相较之下,社融增速可能受政府债券发行等影响,在三季度前后见顶回落。但这并不意味着信用修复的结束:从政府债券发行到资金运用,存在一定时滞;经济行为与信用修复相互加强,也有利于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 4、研究结论 (1)近年来,财政“分工”逐渐明晰,一般财政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2020年还需落实“六保”任务;“政府投资”则更多由政府性基金来承担。 (3)专项债额度持续提高、并发行特别国债,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增长,对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重点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4)在这种财政“分工”格局下,一般财政对政府支出的指示意义下降,“广义财政”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总空间;数据显示,二季度政府投资已开始扩张。 (5)2020年财政积极发力,安排广义财政“赤字率”超过10%;上半年,仅使用了广义“赤字”的30.3%;下半年积极政策或仍将延续,财政空间较大。 (6)即使考虑疫情的后续影响、政府债支出进度、财政盘活比例等“拖累”因素,下半年支出增速或仍将大幅抬升,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加速修复。 5、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或财税政策大幅调整;财政盘活和政府债券支出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财政分析新框架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7月23日 报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赵伟 SAC编号:S0790520060002 邮箱:zhaowei1@kysec.cn 段玉柱 SAC编号:S0790120070013 邮箱:duanyuzhu@kysec.cn 团队介绍 首席经济学家 赵伟 赵伟,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19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等。复旦大学专硕校外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硕导师。代表性著作《蜕变·新生: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等。 邮箱:zhaowei1@kysec.cn 法律声明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长按关注
财政分析新框架 From 宏韬伟论 00:00 04:07 报告要点 2020年财政“分工”明晰:一般财政落实“六保”,政府性基金发力“稳投资” 上半年,一般财政支出明显下滑,引发市场讨论;实际上,2020年财政“分工”明晰,一般财政的侧重点在于“六保”而非“投资”。1-6月,一般财政支出同比下滑5.8%,引发市场对政府投资发力空间的讨论。实际上,近年来一般财政“分工”定位逐渐明晰,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2020年,还需落实“六保”任务,兜牢基本民生、基层运转等底线。而基建类财政投放,占比则逐年下降。 “政府投资”支出,更多由政府性基金来承担,比如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支出均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起发行专项债,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管理,重点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上半年,专项债用于各类基建的比重超过60%。2020年还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管理,重点支出方向包括公共卫生、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建设,也以政府投资为主。 构建“广义财政”指标、对预算“两本账”合并考察,可以锚定全年支出空间 近年来,专项债额度持续提高、还发行了特别国债,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增长,对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专项债额度,从2015年的1000亿元,增加到2020年3.75万亿元;加上1万亿元特别国债,2020年政府性基金口径下的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达4.75万亿元。专项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禁止用于土储等领域,并可作为项目资本金撬动杠杆,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债券对投资的支持力度。 财政“分工”格局下,“广义财政”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数据显示,二季度政府投资已开始扩张。近年来,政府性基金支出快速扩张,重点向基建投资倾斜。相较之下,一般财政无论是支出增速还是重点投向,指示意义都在下降。将一般财政和政府性基金加总、构建“广义财政”指标,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持续抬升,6月同比增长40%以上,政府投资已开始扩张。 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将大幅抬升,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修复 2020年财政积极发力,安排广义财政“赤字率”超过10%;下半年积极政策或仍将延续,财政空间较大。4月中旬以来,“政策底”已然夯实,通过加大资金盘活力度等方式,安排广义“赤字率”较2019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上半年,仅使用广义“赤字”的30.3%,尚留有较大财政空间。其中,政府债券剩余额度4.3万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的两倍。下半年,积极财政政策或将保持较强延续性。 即使考虑政府债支出进度、财政盘活比例等“拖累”因素,下半年支出或仍将大幅抬升,带动信用环境持续修复。下半年,一般财政收入预计恢复正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可能超预算。中性情境下,假设全年专项债、特别国债支出进度为80%、地方存量资金盘活比例为50%,对应全年广义支出增速或超过8%,下半年支出增速将大幅抬升。财政支出加速,或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修复。 报告正文 财政“分工”深化背景下,考察“广义财政”,可以更准确地锚定全年支出空间。预计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或将大幅抬升,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 1、财政“分工”逐渐明晰,政府性基金支持投资 上半年,一般财政支出同比下滑,其中6月支出更是大幅下滑14.4%,引发市场对政府投资发力空间的讨论。2020年1-6月,一般财政支出累计同比下滑5.8%,降幅较1-5月扩大2.9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同比下滑14.4%,创下1993年以来的单月支出增速新低[1]。包括城乡社区事务等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也出现大幅下降。在疫情已经基本收尾、政策推动投资发力的背景下,财政支出的大幅下滑,引发市场关于下半年政府投资发力空间的讨论。 [1]不包括1-2月的增速异常值。 实际上,近年来财政“分工”逐渐明晰,一般财政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2020年还要着力落实“六保”任务。2015年以来,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相关的财政支出占比持续下降。上半年基建类支出占一般财政的比重,从2015年高点的27%,持续下降到2020年的24.6%[2]。与此同时,支出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社会保障和就业、科学技术等支出占比均持续抬升。2020年以来,在疫情冲击下,一般财政着力落实“六保”任务,尤其要兜牢基本民生、基层运转等底线,“分工”定位较为明晰。 [2]一般财政主要支出分项中,将农林水事务、城乡社区事务、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4项归为“基建类”财政支出。由于财政支出存在季节性,以每年上半年支出占比来进行比较。其中,2019年由于财政支出“前倾”等因素,上半年基建类支出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年份,作为异常值剔除。 而“政府投资”等支出事项,逐渐由政府性基金承担,以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政府债券为代表。2015年起,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重点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上半年,专项债用于各类基建的比重超过60%。2020年还发行了抗疫特别国债,纳入中央政府性基金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点支出方向,包括公共卫生、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领域。 2、“广义财政”发力稳投资,锚定全年支出空间 近年来,专项债额度持续扩张,加上2020年发行的特别国债,政府性基金对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从2015年的1000亿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3.75万亿元。再加上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2020年政府性基金口径下的政府债券融资规模达4.75万亿元,占到一般财政和政府性基金总预算支出的12.7%,比2019年提高6.2个百分点。2020年专项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不允许用于土储和棚改,并可作为资本金撬动杠杆[3],进一步加大了对政府投资的支持力度。 [3]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7月14日,各地约有2200亿元专项债券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在财政“分工”格局下,一般财政指示意义弱化,“广义财政”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2015年以来,专项债、特别国债等纳入政府性基金管理,叠加土地出让收入的支撑,使政府性基金规模快速扩张。2020年预算中,政府性基金支出占广义财政支出比重已达33.7%。财政“分工”格局下,政府投资更多地由政府性基金支出来承担,一般财政无论是支出增速还是重点投向,对实际财政支出的指示意义都在下降。对“广义财政”(一般财政+政府性基金)做考察,方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空间[4]。 [4]此外,考察“广义财政”还可以规避政府性基金调入一般财政带来的数据扰动。 从广义财政视角来看,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持续抬升,6月同比增长40%以上,表明政府投资已经开始扩张。1-6月累计,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而支出同比大幅增长21.7%,累计“赤字”约1.37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支出同比增长43.7%,“赤字”扩张5500多亿元。在上半年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况下,政府性基金的支出增量,主要来自于专项债等债券融资,投向也以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为主(基建等投资项目),这表明政府投资已经开始快速扩张。 3、下半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或将大幅抬升 2020年财政积极发力,安排广义财政“赤字率”超10%;下半年积极政策或仍将延续,财政空间较大。2020年提高一般财政赤字率、加大沉淀资金盘活力度、增加专项债额度等举措,使广义财政“赤字”预算超过11万亿元,对应广义“赤字率”超过10%,较2019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上半年,仅使用了其中的30.3%,尚留有较大的财政空间。其中,政府债券剩余额度4.3万亿元,超过2019年同期的两倍。4月中旬以来,“政策底”已然夯实;下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将保持较强延续性。 即使考虑政府债支出进度、财政盘活比例等“拖累”因素,下半年支出仍将大幅抬升。下半年,伴随疫情影响减弱、经济活动修复,一般财政收入预计恢复正增长;在土地出让收入的提振下,政府性基金收入或超过预算。中性情境下,假设全年发行的专项债、特别国债支出了预算规模的80%、地方财政存量资金仅盘活了预算规模的50%,全年广义财政支出增速仍将超过8%,对应下半年支出增速将大幅抬升。此外,城投债、政金债等“类财政”融资放量,上半年净融资额已接近2019年全年规模,也能配合财政发力、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 广义财政等政策落地,或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随着广义财政支出加快,财政存款投放、基建投资等对需求的拉动,或加快信用派生行为,下半年M2增速将继续抬升。相较之下,社融增速可能受政府债券发行等影响,在三季度前后见顶回落。但这并不意味着信用修复的结束:从政府债券发行到资金运用,存在一定时滞;经济行为与信用修复相互加强,也有利于信用环境进一步加速修复。 4、研究结论 (1)近年来,财政“分工”逐渐明晰,一般财政重点向民生、科技等领域倾斜,2020年还需落实“六保”任务;“政府投资”则更多由政府性基金来承担。 (3)专项债额度持续提高、并发行特别国债,推动政府性基金支出大幅增长,对投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重点支持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4)在这种财政“分工”格局下,一般财政对政府支出的指示意义下降,“广义财政”能更准确地锚定支出总空间;数据显示,二季度政府投资已开始扩张。 (5)2020年财政积极发力,安排广义财政“赤字率”超过10%;上半年,仅使用了广义“赤字”的30.3%;下半年积极政策或仍将延续,财政空间较大。 (6)即使考虑疫情的后续影响、政府债支出进度、财政盘活比例等“拖累”因素,下半年支出增速或仍将大幅抬升,带动经济行为和信用环境加速修复。 5、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或财税政策大幅调整;财政盘活和政府债券支出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财政分析新框架 对外发布时间:2020年7月23日 报告发布机构:开源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赵伟 SAC编号:S0790520060002 邮箱:zhaowei1@kysec.cn 段玉柱 SAC编号:S0790120070013 邮箱:duanyuzhu@kysec.cn 团队介绍 首席经济学家 赵伟 赵伟,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2019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最佳分析师、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等。复旦大学专硕校外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硕导师。代表性著作《蜕变·新生: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等。 邮箱:zhaowei1@kysec.cn 法律声明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长按关注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