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广发策略 | 启航,挖掘TMT与出清期行业机遇—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2期)

广发策略 | 启航,挖掘TMT与出清期行业机遇—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2期)

作者:微信公众号【广发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3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广发证券《广发策略 | 启航,挖掘TMT与出清期行业机遇—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2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回顾历史规律及梳理11月议息会议表态、美国消费和就业数据等要素,我们维持11.4来的判断:中美政策底共振机遇已现!迎接中美政策底共振机遇,中资股启航,港股弹性更高! 摘 要 海外政策底已现,中美政策底共振下中资股迎来反转机遇!7.24政治局会议后国内政策底逐步夯实,综合近期美联储货币政策信号与海外资产表现,我们判断海外政策底已出现,困扰市场的核心因素中美利差见拐点,意味着A股市场底的最后一环——中美“政策底”共振已经形成! 鲍威尔的偏鹰表态是否推迟海外政策底的到来?我们维持11.4来的判断:中美政策底共振机遇已现!历史上来看,在美联储尚未明确表态加息周期已经结束时,如若美债利率出现过于快速的下行,联储官员往往会进行鹰派表态对市场预期进行调节,但决定联储操作的依然是就业与通胀两大核心指标。从11月议息会议表态、美国消费和就业数据等要素判断,海外货币政策转向迹象渐明。另一方面,中美元首即将进行的会晤意味着中美关系的边际缓和,这往往有助于A股风险偏好的修复。 近期TMT行情进一步发酵,如何理解和展望TMT的行情?我们4.7提出《“AI+”堪比13年的“移动互联网+”》看好23年TMT行情机遇。从当前视角来看,TMT还是三季报与景气预期的交集:(1)三季报的行业比较中TMT具备显著亮点:下游传媒行业业绩环比显著改善(游戏/广告营销);消费电子产业链复苏较为明显,已步入出清期末端至回暖期前段,关注投资机遇;(2)广发策略【景气预期行业比较框架】的指引当中,传媒和电子均是11月的景气预期改善推荐品种。 自由现金流框架的三季报指引如何?我们在10.17报告中基于自由现金流搭建了行业比较框架,从三季报来看自由现金流框架的指引:(1)首先关注【出清末期】的需求改善:消费电子、半导体、地产链、广告营销;(2)【回暖期】优选收入/订单/毛利连续改善行业(服装/软饮/船舶/商用车);(3)【扩张期】优选效率与质量,自由现金流下滑但产能周期向上,营运能力、偿债能力、ROE都改善:航空装备、逆变器。 迎接中美政策底共振机遇,中资股启航,港股弹性更高!海外政策底已出现,中美利差收敛与外资回补契机已经到来,A股估值沟壑收敛基本已完成,同时我们今年提出的反脆弱的应对——新投资范式“杠铃策略”组合的超额收益可能面临阶段性下降。行业配置:A股:1. 中美政策底共振,受益估值修复:非银金融/创新药;2. 三季报线索:(1)自由现金流充裕+出清期需求改善:消费电子及上游(被动元件/面板)、装修建材、半导体(射频/存储),(2)率先开启主动补库+毛利改善:化纤/白电/纺服。港股:(1)中美利差收缩敏感:医药/汽车/港股互联网;(2)资本开支和库存低位,收入改善的出清后期品种:消费电子/半导体/地产销售链。 风险提示 地缘冲突,疫情超预期,流动性收紧,增长不及预期等。 正 文 一、观点速递 (一)海外政策底已现,中美政策底共振下中资股迎来反转机遇! (1)我们自8.27《中资股政策底至市场底的实现路径》以来持续强调本轮“市场底”构筑路径——中美“政策底”共振;(2)10.22《当前市场到什么位置了?》——A股在赔率上已非常接近22年10月末低点,海外risk off迹象初显等;(3)我们在11.4《港股“天亮了”再迎极佳配置时刻》、11.5《中美政策底共振已现,中资股启航!》连续两篇报告提示,海外政策底已现,中美政策底共振下中资股迎来反转机遇! (二)本周市场先上后下,与美债利率节奏基本一致,鲍威尔的表态是否推迟海外政策底的到来,中资股启航的条件是否遭到破坏? 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决定要素依然是就业与通胀,我们维持11.4来的判断:海外货币政策转向迹象渐明。美国时间11月9日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会议时表示,如有需要,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地”进一步收紧政策,随后美债利率出现明显的上行。但历史上来看,在美联储尚未明确表态加息周期已经结束时,如若美债利率出现过于快速的下行,联储官员往往会进行鹰派表态对市场预期进行调节,但决定联储操作的依然是就业与通胀两大核心指标。(1)从11月议息会议表态看,美联储开始强调金融环境收紧可能影响未来货币政策等,暗含加息周期提前结束可能性增加,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在11.9鲍威尔表态后美联储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依然在90%以上;(2)Q3美国GDP经济主要贡献项在于消费,当前在超额储蓄消耗至低位背景下可能弱化消费韧性。11月会议强调政策存在滞后性,暗含加息对经济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在美联储倾向于实现经济“软着陆”下,我们判断海外政策底已经出现;(3)我们在10.8《海外流动性压力加速估值沟壑收敛》中指出,美债供需恶化是本轮利率上行的诱因之一,但11月再融资计划对长端美债供给规模开始有所控制,显示此前流动性影响已替代部分加息效果,进一步确认美联储开启转向。 (三)我们在4.7提出《“AI+”堪比13年的“移动互联网+”》看好23年TMT行情机会。近期TMT行情进一步发酵,如何理解和展望TMT的行情? 1. 我们4.7提出,基于策略视角下5大相似点,23年TMT行情与13年TMT行情十分相似——①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带来新一代场景革命,“移动互联网+”和“AI+”分别是两大场景革命;②均是产业生命周期迎来彻底的应用拐点,产业内生性催化剂不断喷薄而出的同时,外部政策催化剂进一步刺激;③海外宏观背景:美联储货币政策边际转松。12年末美联储开启QE3 & QE4;23年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全球流动性将迎拐点;④国内宏观背景:经济处在复苏通道上,但复苏弹性偏弱如地产弹性不足、外需对出口拉动不足、出口增速回落;⑤股市微观流动性:市场以“存量博弈”为主导,显著的增量资金尚未明晰。 2. 近期TMT行情持续发酵,除以上条件满足外,TMT(尤其是传媒和电子)还是三季报与景气预期的交集: (1)三季报的行业比较中最具备亮点的两大方向包括TMT和可选消费。在TMT当中,我们观察到传媒和电子结构改善最为明显:①对于数字经济AI,部分下游行业业绩环比改善(游戏/广告营销),基金配置已有显著消化。收入和利润结构性改善的有:泛算力上游的液冷温控、PCB、大模型、IDC;下游应用的广告营销、游戏。②当前来看,消费电子产业链复苏较为明显,已步入出清期末端至回暖期前段,关注投资机遇。主要体现为四点——其一是供给出清: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产能及库存周期均已出清至历史底部,被动元件等部分环节已开始底部扩张;其二是毛利率拐点: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毛利率大多已于三季报看到了2-3年以来的底部拐点,如消费电子、被动元件、面板等;其三是产能利用率底部抬升: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降到了历史底部,当前被动元件、射频、存储、光学元件、面板、LED等。其四是公募基金持仓消化后,底部逐渐布局。资金共识度正在逐渐形成。因此,在产能去化、上一轮投产的“在建转固”逐渐完成,当前产能利用率逐渐底部企稳之际,消费电子产业链的毛利率改善或有持续性,因此我们在11.5起便持续推荐产业链的消费电子、消费电子上游(被动元件/面板/LED/光学元件)、消费电子上游半导体(射频/存储/CIS)。 (2)景气预期行业比较框架的指引中,传媒和电子均是11月景气预期框架的推荐品种。我们在10.30《“景气预期”由行业比较到个股筛选》中重申了广发策略景气预期行业比较框架的有效性,2016年以来景气预期排名靠前的前三或前五行业构建的组合均跑赢Wind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其中景气预期前三的一级行业组合取得15.1%的年化收益、景气预期前五的一级行业组合取得13.0%年化收益,均显著跑赢Wind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的9.5%和Wind全A的4.5%。基于11月初行业景气预期对于11月的投资指引,景气预期改善最为显著的前五的一级行业分别为:钢铁、传媒、综合、社服、电子,即TMT中的传媒和电子均是景气预期框架的推荐品种。 (四)我们在10.17《自由现金流新高及行业比较新范式》基于自由现金流搭建了行业比较框架,指出中报下的自由现金流行业比较指引。当前三季报已全面披露完毕,自由现金流框架的三季报指引如何? 我们在10.17报告中基于自由现金流搭建了行业比较框架:(1)出清末期关注率先需求改善,即产能周期、库存周期触底及收入连续改善;(2)回暖期关注毛利率修复,即收入/订单/毛利连续改善;(3)扩张期关注“扩张”质量和效率,即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出清末期是处于盈利/库存底部首推的品种。历史的周期底部经验来看,15年报可以选出核心资产(白酒/水泥)、18年报可以选出成长资产(半导体/新能源车),都是未来2-3年的核心赛道。(详情可参考11.9报告《自由现金流框架的三季报指引》。) 1. 【出清期】的需求改善:消费电子、半导体、地产产业链等 出清末期(FCFF较好、营运收缩、CAPEX收缩),当前优选的品种集中在消费电子链、半导体、地产链,以及传媒和制造业的一些底部复苏的细分方向。 综合供给收缩到底部(CAPEX、存货)、FCFF抬升(已有扩张的能力)、且需求在连续回暖来筛选,相关品种大多经过了2-3年的下挫,当前赔率和筹码结构均合意、且可能率先步入回暖期。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链(被动元件/面板/安防/品牌消费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封测)、地产销售链(白电/家居/消费建材)、其他底部复苏品种(广告营销/机器人/工程机械)。 2. 【回暖期】的毛利率恢复:服装、软饮、船舶、商用车 【回暖期】较出清期更向前一步(自由现金流还不错),部分行业已实现“困境反转”(EBIT转增),企业开始了底部扩张(CAPEX上升),我们需要筛选其中收入连续改善、订单好转、毛利率修复的行业。收入/订单/毛利连续改善的品种,后续需求可持续性相对更强,相关品种集中在可选消费(服装/软饮料/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复苏领先的制造业(船舶/商用车)。 3. 【扩张期】的效率提升:航空装备、逆变器、医疗设备 扩张期的行业:FCFF恶化、EBIT增长、营运资本扩张、CAPEX上升;也就是对于扩张期来说自由现金流被更多运用至生产经营扩张,我们需要优选营运能力、偿债能力、ROE都改善的行业。 综合寻找经营扩张,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均稳定的品种,集中在少数制造业:航空装备、逆变器、锂电设备等。 (五)迎接中美政策底共振机遇,中资股启航,港股弹性更大。 我们判断海外政策底也已出现,A股市场底的最后一环——中美“政策底”共振已经形成。A股估值沟壑收敛也已经基本到位,我们判断反脆弱的应对——新投资范式“杠铃策略”组合的超额收益将会面临阶段性下降。行业配置:A股建议:1. 中美政策底共振,估值修复:非银金融、创新药;2. 三季报线索:(1)自由现金流充裕+出清期需求改善:消费电子及上游(被动元件/面板)、装修建材、半导体(射频/存储),(2)率先开启主动补库且毛利改善的方向:化纤、白电、纺服。港股建议:(1)中美利差收缩敏感:以恒生科技为代表的消费(医药、汽车)、港股互联网;(2)资本开支和库存低位,收入改善的出清后期品种:消费电子链、半导体复苏链条、地产销售链(白电/家居/消费建材)。 二、本周重要变化 本章数据如无特别指明,均来源于wind。 (一)中观行业 1.下游需求 房地产:Wind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6.79%,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月环比上升54.00%,月同比下降22.77%,周环比下降39.97%。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7.21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23.40%,相比1-8月增速上升1.00%;9月单月新开工面积0.8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18%;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7269.19亿元,同比名义下降9.10%,相比1-8月增速下降0.30%,9月单月新增投资同比名义下降18.67%;1-9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8.4806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7.50%,相比1-8月增速下降0.40%,9月单月新增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9.76%。 汽车:乘联会数据,乘用车初步统计:10月1-31日,市场零售202.6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726万辆,同比增长3%;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2.5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降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024.1万辆,同比增长7%。新能源初步统计:10月1-31日,市场零售76.5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595.2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4%;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88.4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679.2万辆,同比增长36%。 港口:9月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365万标准箱,低于8月的2396万,同比上涨7.89%。 航空:9月民航旅客周转量为915.46亿人公里,比8月下降-158.74亿人公里。 2.中游制造 钢铁:螺纹钢价格指数本周涨0.05%至3782.59元/吨,冷轧价格指数涨0.35%至4647.57元/吨。截至11月10日,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为3879元/吨,比上周上升1.94%。钢铁网数据显示,10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均产量206.48万吨,较10月中旬上升2.11%。9月粗钢累计产量8210.76万吨,同比下降5.60%。 挖掘机:10月企业挖掘机销量14584.00台,高于9月的14283台,同比下降28.90%。 发电量:9月发电量累计同比上升7.70%,较8月累计同比上升6.60%。 3.上游资源 煤炭与铁矿石:本周铁矿石库存上升,煤炭价格下跌。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5500价格截至2023年11月6日跌3.96%至949.80元/吨;港口铁矿石库存本周上升0.13%至11310.00万吨。 国际大宗:WTI本周跌4.55%至77.22美元,Brent跌4.14%至81.70美元,LME金属价格指数跌1.32%至3587.60,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跌2.98%至273.36,BDI指数上周涨12.38%至1643.00。 (二)股市特征 股市涨跌幅:上证综指本周上涨0.27%,行业涨幅前三为传媒(5.28%)、计算机(4.30%)、通信(4.13%);涨幅后三为食品饮料(-1.72%)、钢铁(-1.21%)、银行(-0.81%)。 动态估值:A股总体PE(TTM)从上周16.80倍上升到本周16.91倍,PB(LF)从上周1.47倍上升到本周1.48倍;A股整体剔除金融服务业PE(TTM)从上周26.26倍上升到本周26.46倍,PB(LF)从上周2.01倍上升到本周2.02倍;创业板PE(TTM)从上周48.67倍上升到本周49.88倍,PB(LF)从上周3.24倍上升到本周3.32倍;科创板PE(TTM)从上周的67.66倍上升到本周69.86倍,PB(LF)从上周的3.61倍上升到本周3.73倍;A股总体总市值较上周上升0.6%;A股总体剔除金融服务业总市值较上周上升0.8%;必需消费相对于周期类上市公司的相对PB从上周2.16下降到本周2.15;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TTM)从上周4.36上升到本周4.47;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B(LF)从上周2.65上升到本周2.73;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1.15%下降到本周1.13%,股市收益率从上周3.81%下降到本周3.78%。 融资融券余额:截至11月9日周四,融资融券余额16507.86 亿,较上周五上涨1.47%。 大小非减持:本周A股整体大小非净减持35.68亿,本周减持最多的行业是医药生物(-16.71亿),本周增持最多的行业是交通运输(0.81亿)。 限售股解禁:本周限售股解禁375.14 亿元。 北上资金:本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出79.52 亿元,上周净流入5.57亿元。 AH溢价指数:本周A/H股溢价指数上涨至147.46,上周A/H股溢价指数为143.96。 (三)流动性 截至11月11日,央行本周共有5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18980亿元;5笔逆回购,总额为12500亿元;净投放(含国库现金)共计-6480亿元;净投放(考虑降准置换回笼)共计-6480亿元。 截至2023年11月10日,R007本周上升16.10BP至2.0233%,SHIBOR隔夜利率上升2.40BP至1.7010%;期限利差本周下降1.13BP至0.4138%;信用利差下降2.38BP至0.5640%。 (四)海外 美国:本周二公布9月贸易帐为-615.42亿美元,低于预期10.42亿美元;本周三公布9月批发库存环比终值为0.2%,高于前值0.2%,高于预期0.2%;本周四公布11月4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1.7万人,低于预期0.1万人。 欧元区:本周一公布10月综合PMI终值为46.5,与预期和前值持平;本周二公布9月PPI环比为0.3%,高于预期0.2%,低于前值0.2%;本周三公布9月零售销售环比为-0.3%,高于前值0.9%。 英国:本周五公布9月GDP环比为0.2%,高于预期0.2%,高于前值0.1%;公布9月制造业产出环比0.1%,低于预期0.1%,高于前值0.8%;公布9月工业产出环比0%,与预期持平,高于前值0.5%。 日本:本周一公布10月综合PMI终值为50.5,高于前值0.6;公布10月服务业PMI终值为51.6,高于前值0.5。 海外股市:标普500上周涨1.31%收于4415.24点;伦敦富时跌0.77%收于7360.55点;德国DAX涨0.30%收于15234.39点;日经225涨1.93%收于32568.11点;恒生跌2.61%收于17203.26点。 (五)宏观 10月经济运行数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 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1-9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积同比下降13.1%,1-9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6.2%,1-9月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7.8%,1-9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上涨6.2%。 进出口:中国海关总署数据,9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计)为-6.40%,低于前值0.20%;9月进口同比(按美元计)为3.00%,高于前值9.30%。 社融:9月社融增量4.12万亿元,同比增加5816亿元,社融总量当月同比16.42%。 外汇储备:中国10月末外汇储备31012.2亿美元,环比减少138.5亿美元。 工业企业利润: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119.9亿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8月份收窄2.7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9月公共财政收入当月同比下跌1.26%,公共财政支出当月同比上涨5.17%。 三、下周公布数据一览 下周看点:中国1至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国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美国10月核心CPI同比;欧元区三季度GDP同比初值;英国10月失业率;日本10月出口同比;日本10月进口同比。 11月13日周一:日本10月国内企业商品物价指数环比。 11月14日周二:美国10月核心CPI同比;美国10月政府预算(亿美元);欧元区三季度GDP同比初值;欧元区1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英国10月失业率。 11月15日周三:中国1至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国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美国10月核心PPI同比;美国10月零售销售环比;欧元区9月工业产出同比;英国10月零售物价指数同比;英国10月CPI同比;日本三季度名义GDP季环比初值。 11月16日周四:中国10月Swift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美国10月进口价格指数同比;美国10月工业产出环比;日本10月出口同比;日本10月进口同比。 11月17日周五:美国10月新屋开工环比;美国9月长期资本净流入(亿美元);欧元区10月调和CPI环比终值;英国10月零售销售同比。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导致全球风险偏好恶化及商品上涨、全球疫情形势超预期、美国通胀超预期上行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斜率超预期、国内经济政策不及预期、国内地产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等。 报告信息 本摘要选自报告:《启航,挖掘TMT与出清期行业机遇——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1月第2期)》2023-11-12 报告作者: 戴康 S0260517120004 韦冀星 S0260520080004 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