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热榜必看】A股投资策略:勇做“弄潮儿”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TOP5热榜必看】A股投资策略:勇做“弄潮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策略研究 张弛| 国金策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3070003 1 A股投资策略周报:勇做“弄潮儿” 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深究当前A股核心变量:美债利率的趋势性方向及水平。7月以来美债利率的大幅攀升或主要来自于“期限溢价”的攀升,背后较大可能是美债超发甚至被做空所致。展望2023Q4考虑到短期“期限溢价”对美债收益率的冲击影响已经缓和,静待11月美联储货币政策确认转向(不加息),料在通胀降温预期下,年内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大概率回落。期间,美债利率下行为基石、汇金等资金为辅助,A股将有望迎来持续性反弹行情。 当下市场聚焦:1、2023Q3财报透露了哪些信号?2、四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怎么看?3、展望明年4%会是10年期美债利率的下行终点吗?4、请更新A股、港股市场的短期与中长期走势预判? 2023Q4国内经济及企业盈利展望:期望勿高 三季度财报盈利修复的背后是国内需求边际改善及价格降幅收窄所致,但展望前景仍有三大疑点或制约企业业绩改善的持续性:首先,基于我们框架下的核心指标:薪资+就业持续改善的幅度有限,将不太可能促成超额储蓄明显释放,形成较为明显的增量需求;其次,价格持续上行或难以维系,因为增量需求偏弱及产能利用率恐难持续提升,甚至明年价格或再次下探;第三,企业CAPEX与盈利背离,或显示出国内经济预期依然较差;最后,年内企业实际回报率很可能维持在底部较低水平,甚至明年有进一步下探可能性,将从微观层面反应国内当前经济的困境。 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将不止于4% 短短三个交易日美债利率便由4.9%降至最低4.5%水平,降幅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即便当前我们基于美联储对长期通胀及利率的预期假设测算出明年10年期美债利率或维持在4%左右,然而,一旦美国降息周期开启,“短期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均可能面临明显下修,冲击美债利率突破4%关卡加速下行。届时,美国弱需求亦将驱动美债期限溢价趋于收窄,直到美债信用风险出现为止。综上,未来10年美债利率的下行空间或可能持续超出市场预期。 超预期的“幸福”,正向我们加快靠近 A股、港股反弹稳了,甚至可能超预期迎来一波主升浪— —背后是10年期美债利率超预期加速下行,北向资金或趋势性、明显回流。其中,港股弹性更佳,我们应保持阶段性乐观。然而,中长期不看反转甚至偏向谨慎:一方面,明年海外流动性陷阱或打断反弹逻辑;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不明确,甚至或出现“二次探底”。 风格及行业配置:成长+券商“抢反弹” (一)静待流动性约束及悲观情绪缓解,维持紧握成长+券商“抢反弹”。成长大概率轮动,建议均衡配置,包括:(1)汽车,尤其是“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大赛道的确定性机会;(2)AI尤其看好电子、传媒,将受益AIGC产业周期+盈利高弹性;(3)医药生物,尤其CXO及创新药将受益于美国利率中枢下行及机构加仓;(4)机械自动化(包括机器人、工业母机等)更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筑底回升;(5)电力设备有望反弹。券商,受益于印花税调降政策落地,其中经纪业务占比较高、管理费用率较低的券商或将尤为受益。(二)港股,恒生科技;(三)黄金受益于美债利率下行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明显低于预期;美国失业率上行速度超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A股投资策略周报:勇做“弄潮儿”》 宏观研究 赵伟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2 大类资产月报第6期:11月展望 “靴子落地”之后? 10月以来,市场长期的担忧与期待相继落地:海外四季度美债发行低预期、美联储会议继续暂停加息;国内“万亿国债”的重磅刺激也超预期落地。“靴子落地”之后,市场主线逻辑的切换?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热点思考:11月展望,“靴子落地”之后? 一、10月海外市场主线?美债利率冲高回落、三季报行情开局黯淡 10月上中旬,美债利率冲高,对海外风险资产形成集体压制。10月23日,10Y美债利率一度上行至5%、较9月31日大幅上行43bp。近期美债利率由三方面推升:第一,美债供求压力,融资缺口扩大导致发行放量,需求侧承接能力及意愿也在下降;第二,基本面持续韧性;第三,投机行为扰动,美债非商业空头持仓一度升至99%的历史高位。 10月下旬,分母端压力缓和后,美股仍在回调,三季报引发市场对远期盈利的担忧或是主因。10月下旬是美股三季报发布期,已公布业绩的275家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较去年增长了8.4%,除能源业外、其他行业的盈利均超预期;但标普500大跌4.1%。业绩与市场表现背离的背后,远期指引下调或为主因:10月以来,四季度盈利预期被下调2.4%。 二、10月国内市场焦点?流动性未现明显缓和,万亿国债增强市场信心 10月上中旬,流动性影响下,国内市场延续“股债双杀”;上证指数下跌5.5%,10Y国债上行4.3bp。股市方面,公募基金发行低迷、险资私募持仓延续低位、北上资金不断外流;A股市场月均成交额由4月的21.7万亿走低至10月的12.1万亿。债市方面,10月以来,地方债发行加速、国债供给放量;同时,流动性环境趋紧,DR007显著上行。 “万亿国债增发”成为市场重要转折点, A股应声反弹,南华指数企稳回升;供给压力加剧后,债市延续波动。10月24日,中央再度年中加码、增发一万亿元国债,进一步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10月24日以来,上证指数、南华综合指数分别上涨2.7%、1.1%;而政府债集中供给压力加大,叠加经济预期改善与资金面承压,债市波动仍在延续。 三、11月市场如何演绎?海外关注基本面压力,国内聚焦资金行为变化 海外,随着美债发行计划公布、美联储议息会议“靴子落地”,美债定价逻辑或向基本面切换,美股分子端的影响也在抬升。近期,美联储暂停加息、态度相对偏鸽;再融资会议也更加谨慎,四季度净发债较7月预期值下降760亿美元。“靴子落地”后,市场转向对PMI、非农等基本面数据的关注;美股方面,关注重心或也向经济下行压力倾斜。 国内,随着万亿国债“靴子落地”,市场焦点或将转向资金面的边际变化;股市关注资金风险偏好的变化,债市关注流动性投放的对冲。股市,近2周偏股型公募合计募资42亿,北上资金累计流入1.1亿;内外资的资金行为近期都有所缓和,未来演绎仍需跟踪。债市,年内政府债待发规模或超3万亿;供给压力之下,关注降准等流动性投放。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再起波澜;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工资增速放缓不达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大类资产月报第6期:11月展望,“靴子落地”之后?》 互联网与传媒研究 陆意| 国金互联网与传媒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80009 3 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周报:Q3业绩 延续修复态势,看好需求拉动受 益产业链 投资逻辑 电子行业Q3业绩改善明显,消费电子需求逐步回暖。2023三季度A股电子板块公司实现营收9337亿元,同增34.5%,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增50.2%;毛利率为16.5%,同比+2.45pct,环比+2.41pct,净利率为4.5%,同比+0.81pct,环比+0.79pct。其中消费电子23Q3营收为4260亿元,同增35.4%,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增27.3%;半导体设计23Q3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28.4%,但环比增长53.0%。截至23Q3,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平均库存月数已连续2个季度下降,从一季度高点的9个月降至6.4个月,我们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降至相对合理水平。从数据上来看,智能手机销出货量也在改善,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3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6亿部,同比下降0.3%,下滑幅度趋缓,环比增长了10%,IDC预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实现近10个季度来的首次反弹。据SIA数据,2023年9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较2023年8月增长1.9%,已经连续7个月环比提升。三星存储芯片除了四季度涨价外,计划明年上半年继续涨价。我们认为电子基本面在逐步改善,手机拉货四季度有望持续,中长期来看,Ai给消费电子赋能,有望带来新的换机需求,看好需求转好、自主可控及Ai新技术需求驱动受益产业链。 通信板块:景气度整体向好,关注计算与通信融合下的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机会。2023前三季度通信板块总体营收23586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896亿元,同比增长6.1%,增利超过增收的正向剪刀差不断扩大。各板块景气度整体向好,云计算、网规网优和卫星通信导航板块位列收入增速前三,分别为15.3%、14.3%、11.3%;卫星通信导航、云计算和光纤光缆板块位列归母净利润增速前三,分别为46.7%、23.5%、12.4%。AIGC海量的数据计算、传输需求带来算力+网络的迭代升级和国产替代机会,有望拉动5G、云、光网络等数字新基建板块景气度提升。当前我们看好运营商战略配置价值、华为国产智算生态和新技术方向,以及通信与计算融合趋势下AI+散热、边缘算力投资机遇。高成长赛道中市场格局好、具备规模效应的头部公司将重点受益。重点公司: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光峰科技、英维克、曙光数创、宝信软件、灿勤科技、软通动力、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翱捷科技等。 计算机板块:我们认为,收入端,存量视角,考虑到去年Q4业绩基数表现系统性回落,预计今年Q4基数压力小,表观增速相对可观;增量视角,国内推动经济修复的措施不断落地,对于以G和大B客户为主的计算机行业而言积极正面,叠加Q3以来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化债方面的边际改善,预计后续体现在收入确认层面,表现应该强于今年前几个季度,再考虑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多数计算机上市公司的人员精简,待收入增速回暖后,利润端弹性预计更大,目前在部分金融IT等上市公司开始有体现。技术端,海外和国内科技巨头对AI、机器人等持续投入和商业探索落地,带来变革。风险偏好维度看,10月财报披露结束,进入每年最长的一段业绩真空期,叠加中美双边关系改善预期,行业需求侧回暖,预计整体边际改善。推荐关注办公软件、金融IT、安防、教育、企业服务等为代表的AI应用落地,以工业软件、华为产业链、信创、网安等为代表的国产替代,及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方向。推荐组合:海康威视、恒生电子、中控技术。 传媒板块:关注短剧产业、业绩边际向好标的及AI催化。1)真人影音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爆火,关注短剧产业链。该游戏10月17日于steam上线,售价42元人民币,目前拥有者数量50-100万。我们认为,当前微短剧需求较旺盛,但供给也在迅速增加,加之短剧本身比较短平快,市场或很快白热化,届时能制作出头部内容的公司更易盈利,建议关注有艺人储备、内容制作优势或IP的公司。2)三季报落地,估值逐步切换至明年,建议关注后续业绩边际向上且确定性较强的公司。传媒板块Q3业绩延续Q2的修复态势,顺周期行业还在逐步修复中,内容公司业绩表现有所分化,展望后续,以广告营销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预计和消费、宏观经济走势正相关,在消费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内容公司则与内容上线周期关联度更高,建议关注游戏和影视院线板块。3)关注AI应用落地及MR出货情况、内容生态。AI技术及应用持续推进、迭代中,OpenAI首届开发者大会将于11月6日举行,推荐有望后续落地AI应用且对业绩有影响的公司。Quest 3已发售,近期爆火的真人影音互动游戏的高互动性、沉浸感跟MR设备适配度较高,建议关注MR出货情况及内容生态发展。推荐组合:紫天科技、恺英网络、吉比特、光线传媒。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智能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配置渗透率不及预期 美国芯片法案产生的风险 内容上线及表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运行不及预期 AI 技术迭代和应用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周报:Q3业绩延续修复态势,看好需求拉动受益产业链》 房地产研究 杜昊旻 | 国金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4 房地产行业周报:首提健全房企监 管制度,十月销售跌幅扩大 行业点评 本周A股地产、物业板块有所下跌,港股地产上涨。本周(10.28-11.3)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1.8%,在各板块中位列第27;WIND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0.8%,在各板块中位列第14。本周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涨跌幅为-1.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跌幅为+1.2%,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6%;物业指数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的相对收益分别为-2.4%和-1.8%。 本周济南、合肥开展取消地价上限后的首次土拍,带动整体成交溢价率大幅上升。本周(10.28-11.3)全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933万㎡,单周环比-31%,单周同比-53%,平均溢价率33%。2023年初至今,全国300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30221万㎡,累计同比-31%;年初至今,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建发房产、绿城中国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 本周新房销售终结国庆后连续三周环比上升的趋势,同环比均下降。本周(10.28-11.3)35个城市商品房成交合计387万平米,周环比-5%,周同比-15%。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16%,周同比-18%;二线城市周环比-0.5%,周同比-9%;三四线城市周环比-13%,周同比-57%。 本周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同比上升,韧性较一手房更强。本周(10.28-11.3)15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194万平米,周环比-2%,周同比+17%。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7%,周同比-2%;二线城市周环比-6%,周同比+19%;三四线城市周环比+97%,周同比+89%。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其中首次提出“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表明政府将加快建设房企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内容,严防抽调预售资金落实保交付。“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意在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对金融系统造成冲击,预计将对市场过热时期出台的 “三道红线”等相关参数进行调整,适度支持房企资产负债表修复。当前房企违约仍在持续,信用危机蔓延到混合所有制房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旨在将自“金融16条”以来所提出的对国有、混合、民营各背景的房企一视同仁,把支持民营房企融资落实到位。 “银十”销售持续承压,累计同比跌幅继续扩大。根据克而瑞,2023年1-10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51003亿元,累计同比-14%,较1-9月跌幅扩大1.6pct;10月单月全口径销售4437亿元,环比+0.4%,同比-28%。房企分化延续,1-10月TOP10、TOP11-30、TOP31-50、TOP51-100各梯队房企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分别为-9%、-12%、-23%和-21%。房企累计同比增速持续收窄,TOP20房企中仅A房企、越秀、建发累计同比增速在20%以上,地方国企表现更为亮眼。10月单月前20房企中仅万科、华润、绿地10月单月同比增速为正。 投资建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计融资端将有所放松;10月销售累计同比跌幅仍在扩大,需求端支持性政策亦将不断落地。推荐重点布局优质一二线城市、改善产品占比高的头部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如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集团、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受益于政策利好不断落地,将带动一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推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房产中介平台贝壳。风险提示: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房地产行业周报:首提健全房企监管制度,十月销售跌幅扩大》 医药研究 袁维 | 国金医药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8080002 5 医药板块三报总结:资金、政策 基本面共振,上行大周期来临 投资逻辑 三季度医药行业在基本面和政策端已经发生了很多深远而急剧的变化,医药板块近三年调整的大拐点已至,未来有望重新进入上行周期。资金面,医药行业避险价值突出且经过了长期调整,全行业基金积极主动加配医药;业绩面,2023Q4和2024Q1低基数环境下,营收利润增长的复苏和创新管线的逐步兑现;政策面,市场对医疗行业秩序整顿的预期逐步稳定,集采控费在年底进一步落地明确。 创新药:海外疫后创新复苏与国内市场业绩与估值面同步修复下,创新药逐步步入上升通道。关注ADC、GLP-1及多肽产业链三大主线,以及大单品突破或业绩拐点类药企。目前,国内创新药企海外授权节奏加速,进一步佐证国内药企的国际化创新能力,同时里程碑付款助力研发顺利推进。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较好以及创新药BD进展顺利企业。 医疗器械:重点看好高值耗材,设备板块承压,IVD有望未来反转。主动脉介入、电生理、消化内镜等与患者诊疗需求直接相关的院内高值耗材依然实现较好的增长,院内器械需求长期依然将维持可观增速,未来随创新器械公司产品不断获批及细分领域国产化替代趋势,板块有望加速增长。体外诊断联盟集采持续进行,有望推动国产替代。医疗设备业绩阶段性承压,有望逐步迎来反转。 生物制品:细分赛道头部效应凸显,大单品放量加速业绩增长。2023年三季度,生物制品企业业绩整体上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复苏趋势。此外,三季度多个细分赛道头部公司重磅产品如9价HPV疫苗(智飞生物)、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华兰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百克生物)、长效干扰素(特宝生物)等快速放量,有力带动相关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CXO:高基数下稳健增值,复苏稍有分化。2023年前三季度CXO板块同比增长4.67%,剔除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披露的特殊大订单影响后,板块增速23.56%,维持较好增长。细分领域营收增速临床CRO(+10.82%)>临床前CRO(+10.56%)>CDMO(-1.56%)。剔除特定大订单影响后,CDMO板块营收增长恢复明显,CDMO(+35.85%)>临床CRO(+32.44%)>临床前CRO(+8.87%)。临床前CRO收入业绩分化,仿制药CRO景气度更优;临床CRO常规业务健康增长,盈利快速修复,SMO增长强劲;CDMO剔除特殊订单后收入增长强劲,各企业积极布局热门赛道。 连锁药房:业绩整体表现平稳,加速抢占处方外流市场。上市连锁药店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整体稳健,各企业增速稍后差距。长期来看,处方外流是大势所趋,将为院外连锁药房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三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度末医保资质门店占比,分别达87.08%、86.88%、89.81%。头部药房积极提高获取医保资格门店、接入门诊统筹门店占比,有望在未来的处方外流市场中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中药:板块整体利润增长情况良好,配方颗粒集采落地。我们认为行业整体健康增长主要归因于去年以来板块内部分公司改革成效良好,管理能力提升,提高了自身盈利能力。中成药集采与中药配方颗粒集采持续推进,集采不改变配方颗粒行业发展逻辑,配方颗粒本身产品优势明显,市场不断扩容,国标品种数量持续增加,质量控制不断完善。 医疗服务:社会办医政策环境稳定,三季度板块整体表现稳健。前三季度,医疗服务板块公司总体仍保持收入、利润双增长趋势,其中眼科赛道持续表现亮眼。基于短期业绩确定性,中长期医疗服务需求刚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服务板块有望实现稳健增长。在政策端支持且强调合规办医的背景下,建议继续关注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良好、合规化办医的头部企业。风险提示:部分子行业竞争加剧景气度下行;汇兑损益风险;降价控费超预期;行业诊疗秩序整顿超预期;投融资周期波动;并购整合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等。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医药板块三报总结:资金、政策、基本面共振,上行大周期来临》 近期热门首席解读
(点击上图查看更多研报) 在信息爆炸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及时捕捉投资机会?我们为您筛选出上周最热门的五篇研究报告,从宏观经济形势到热门个股分析,以助您快速洞察市场趋势,把握投资热点。 策略研究 张弛| 国金策略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3070003 1 A股投资策略周报:勇做“弄潮儿” 前期报告提要与市场聚焦 前期观点回顾:深究当前A股核心变量:美债利率的趋势性方向及水平。7月以来美债利率的大幅攀升或主要来自于“期限溢价”的攀升,背后较大可能是美债超发甚至被做空所致。展望2023Q4考虑到短期“期限溢价”对美债收益率的冲击影响已经缓和,静待11月美联储货币政策确认转向(不加息),料在通胀降温预期下,年内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大概率回落。期间,美债利率下行为基石、汇金等资金为辅助,A股将有望迎来持续性反弹行情。 当下市场聚焦:1、2023Q3财报透露了哪些信号?2、四季度国内经济基本面怎么看?3、展望明年4%会是10年期美债利率的下行终点吗?4、请更新A股、港股市场的短期与中长期走势预判? 2023Q4国内经济及企业盈利展望:期望勿高 三季度财报盈利修复的背后是国内需求边际改善及价格降幅收窄所致,但展望前景仍有三大疑点或制约企业业绩改善的持续性:首先,基于我们框架下的核心指标:薪资+就业持续改善的幅度有限,将不太可能促成超额储蓄明显释放,形成较为明显的增量需求;其次,价格持续上行或难以维系,因为增量需求偏弱及产能利用率恐难持续提升,甚至明年价格或再次下探;第三,企业CAPEX与盈利背离,或显示出国内经济预期依然较差;最后,年内企业实际回报率很可能维持在底部较低水平,甚至明年有进一步下探可能性,将从微观层面反应国内当前经济的困境。 10年期美债利率下行将不止于4% 短短三个交易日美债利率便由4.9%降至最低4.5%水平,降幅明显超出市场预期。即便当前我们基于美联储对长期通胀及利率的预期假设测算出明年10年期美债利率或维持在4%左右,然而,一旦美国降息周期开启,“短期实际利率”和“通胀预期”均可能面临明显下修,冲击美债利率突破4%关卡加速下行。届时,美国弱需求亦将驱动美债期限溢价趋于收窄,直到美债信用风险出现为止。综上,未来10年美债利率的下行空间或可能持续超出市场预期。 超预期的“幸福”,正向我们加快靠近 A股、港股反弹稳了,甚至可能超预期迎来一波主升浪— —背后是10年期美债利率超预期加速下行,北向资金或趋势性、明显回流。其中,港股弹性更佳,我们应保持阶段性乐观。然而,中长期不看反转甚至偏向谨慎:一方面,明年海外流动性陷阱或打断反弹逻辑;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不明确,甚至或出现“二次探底”。 风格及行业配置:成长+券商“抢反弹” (一)静待流动性约束及悲观情绪缓解,维持紧握成长+券商“抢反弹”。成长大概率轮动,建议均衡配置,包括:(1)汽车,尤其是“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大赛道的确定性机会;(2)AI尤其看好电子、传媒,将受益AIGC产业周期+盈利高弹性;(3)医药生物,尤其CXO及创新药将受益于美国利率中枢下行及机构加仓;(4)机械自动化(包括机器人、工业母机等)更受益于行业景气周期筑底回升;(5)电力设备有望反弹。券商,受益于印花税调降政策落地,其中经纪业务占比较高、管理费用率较低的券商或将尤为受益。(二)港股,恒生科技;(三)黄金受益于美债利率下行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明显低于预期;美国失业率上行速度超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A股投资策略周报:勇做“弄潮儿”》 宏观研究 赵伟 |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2 大类资产月报第6期:11月展望 “靴子落地”之后? 10月以来,市场长期的担忧与期待相继落地:海外四季度美债发行低预期、美联储会议继续暂停加息;国内“万亿国债”的重磅刺激也超预期落地。“靴子落地”之后,市场主线逻辑的切换?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热点思考:11月展望,“靴子落地”之后? 一、10月海外市场主线?美债利率冲高回落、三季报行情开局黯淡 10月上中旬,美债利率冲高,对海外风险资产形成集体压制。10月23日,10Y美债利率一度上行至5%、较9月31日大幅上行43bp。近期美债利率由三方面推升:第一,美债供求压力,融资缺口扩大导致发行放量,需求侧承接能力及意愿也在下降;第二,基本面持续韧性;第三,投机行为扰动,美债非商业空头持仓一度升至99%的历史高位。 10月下旬,分母端压力缓和后,美股仍在回调,三季报引发市场对远期盈利的担忧或是主因。10月下旬是美股三季报发布期,已公布业绩的275家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较去年增长了8.4%,除能源业外、其他行业的盈利均超预期;但标普500大跌4.1%。业绩与市场表现背离的背后,远期指引下调或为主因:10月以来,四季度盈利预期被下调2.4%。 二、10月国内市场焦点?流动性未现明显缓和,万亿国债增强市场信心 10月上中旬,流动性影响下,国内市场延续“股债双杀”;上证指数下跌5.5%,10Y国债上行4.3bp。股市方面,公募基金发行低迷、险资私募持仓延续低位、北上资金不断外流;A股市场月均成交额由4月的21.7万亿走低至10月的12.1万亿。债市方面,10月以来,地方债发行加速、国债供给放量;同时,流动性环境趋紧,DR007显著上行。 “万亿国债增发”成为市场重要转折点, A股应声反弹,南华指数企稳回升;供给压力加剧后,债市延续波动。10月24日,中央再度年中加码、增发一万亿元国债,进一步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10月24日以来,上证指数、南华综合指数分别上涨2.7%、1.1%;而政府债集中供给压力加大,叠加经济预期改善与资金面承压,债市波动仍在延续。 三、11月市场如何演绎?海外关注基本面压力,国内聚焦资金行为变化 海外,随着美债发行计划公布、美联储议息会议“靴子落地”,美债定价逻辑或向基本面切换,美股分子端的影响也在抬升。近期,美联储暂停加息、态度相对偏鸽;再融资会议也更加谨慎,四季度净发债较7月预期值下降760亿美元。“靴子落地”后,市场转向对PMI、非农等基本面数据的关注;美股方面,关注重心或也向经济下行压力倾斜。 国内,随着万亿国债“靴子落地”,市场焦点或将转向资金面的边际变化;股市关注资金风险偏好的变化,债市关注流动性投放的对冲。股市,近2周偏股型公募合计募资42亿,北上资金累计流入1.1亿;内外资的资金行为近期都有所缓和,未来演绎仍需跟踪。债市,年内政府债待发规模或超3万亿;供给压力之下,关注降准等流动性投放。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再起波澜;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工资增速放缓不达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大类资产月报第6期:11月展望,“靴子落地”之后?》 互联网与传媒研究 陆意| 国金互联网与传媒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2080009 3 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周报:Q3业绩 延续修复态势,看好需求拉动受 益产业链 投资逻辑 电子行业Q3业绩改善明显,消费电子需求逐步回暖。2023三季度A股电子板块公司实现营收9337亿元,同增34.5%,归母净利润394亿元,同增50.2%;毛利率为16.5%,同比+2.45pct,环比+2.41pct,净利率为4.5%,同比+0.81pct,环比+0.79pct。其中消费电子23Q3营收为4260亿元,同增35.4%,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增27.3%;半导体设计23Q3实现营收247亿元,同比增长7.1%,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28.4%,但环比增长53.0%。截至23Q3,国内半导体设计公司平均库存月数已连续2个季度下降,从一季度高点的9个月降至6.4个月,我们预计2024年上半年将降至相对合理水平。从数据上来看,智能手机销出货量也在改善,根据TechInsights数据,2023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96亿部,同比下降0.3%,下滑幅度趋缓,环比增长了10%,IDC预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望在2023年第四季度迎来拐点,实现近10个季度来的首次反弹。据SIA数据,2023年9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较2023年8月增长1.9%,已经连续7个月环比提升。三星存储芯片除了四季度涨价外,计划明年上半年继续涨价。我们认为电子基本面在逐步改善,手机拉货四季度有望持续,中长期来看,Ai给消费电子赋能,有望带来新的换机需求,看好需求转好、自主可控及Ai新技术需求驱动受益产业链。 通信板块:景气度整体向好,关注计算与通信融合下的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机会。2023前三季度通信板块总体营收23586亿元,同比增长3.0%;归母净利润1896亿元,同比增长6.1%,增利超过增收的正向剪刀差不断扩大。各板块景气度整体向好,云计算、网规网优和卫星通信导航板块位列收入增速前三,分别为15.3%、14.3%、11.3%;卫星通信导航、云计算和光纤光缆板块位列归母净利润增速前三,分别为46.7%、23.5%、12.4%。AIGC海量的数据计算、传输需求带来算力+网络的迭代升级和国产替代机会,有望拉动5G、云、光网络等数字新基建板块景气度提升。当前我们看好运营商战略配置价值、华为国产智算生态和新技术方向,以及通信与计算融合趋势下AI+散热、边缘算力投资机遇。高成长赛道中市场格局好、具备规模效应的头部公司将重点受益。重点公司: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光峰科技、英维克、曙光数创、宝信软件、灿勤科技、软通动力、移远通信、美格智能、翱捷科技等。 计算机板块:我们认为,收入端,存量视角,考虑到去年Q4业绩基数表现系统性回落,预计今年Q4基数压力小,表观增速相对可观;增量视角,国内推动经济修复的措施不断落地,对于以G和大B客户为主的计算机行业而言积极正面,叠加Q3以来政府采购招投标、工程建设项目竣工、化债方面的边际改善,预计后续体现在收入确认层面,表现应该强于今年前几个季度,再考虑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多数计算机上市公司的人员精简,待收入增速回暖后,利润端弹性预计更大,目前在部分金融IT等上市公司开始有体现。技术端,海外和国内科技巨头对AI、机器人等持续投入和商业探索落地,带来变革。风险偏好维度看,10月财报披露结束,进入每年最长的一段业绩真空期,叠加中美双边关系改善预期,行业需求侧回暖,预计整体边际改善。推荐关注办公软件、金融IT、安防、教育、企业服务等为代表的AI应用落地,以工业软件、华为产业链、信创、网安等为代表的国产替代,及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方向。推荐组合:海康威视、恒生电子、中控技术。 传媒板块:关注短剧产业、业绩边际向好标的及AI催化。1)真人影音互动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爆火,关注短剧产业链。该游戏10月17日于steam上线,售价42元人民币,目前拥有者数量50-100万。我们认为,当前微短剧需求较旺盛,但供给也在迅速增加,加之短剧本身比较短平快,市场或很快白热化,届时能制作出头部内容的公司更易盈利,建议关注有艺人储备、内容制作优势或IP的公司。2)三季报落地,估值逐步切换至明年,建议关注后续业绩边际向上且确定性较强的公司。传媒板块Q3业绩延续Q2的修复态势,顺周期行业还在逐步修复中,内容公司业绩表现有所分化,展望后续,以广告营销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预计和消费、宏观经济走势正相关,在消费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内容公司则与内容上线周期关联度更高,建议关注游戏和影视院线板块。3)关注AI应用落地及MR出货情况、内容生态。AI技术及应用持续推进、迭代中,OpenAI首届开发者大会将于11月6日举行,推荐有望后续落地AI应用且对业绩有影响的公司。Quest 3已发售,近期爆火的真人影音互动游戏的高互动性、沉浸感跟MR设备适配度较高,建议关注MR出货情况及内容生态发展。推荐组合:紫天科技、恺英网络、吉比特、光线传媒。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智能手机销量不及预期智能化配置渗透率不及预期 美国芯片法案产生的风险 内容上线及表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运行不及预期 AI 技术迭代和应用不及预期。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周报:Q3业绩延续修复态势,看好需求拉动受益产业链》 房地产研究 杜昊旻 | 国金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21120002 4 房地产行业周报:首提健全房企监 管制度,十月销售跌幅扩大 行业点评 本周A股地产、物业板块有所下跌,港股地产上涨。本周(10.28-11.3)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1.8%,在各板块中位列第27;WIND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0.8%,在各板块中位列第14。本周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涨跌幅为-1.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跌幅为+1.2%,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6%;物业指数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的相对收益分别为-2.4%和-1.8%。 本周济南、合肥开展取消地价上限后的首次土拍,带动整体成交溢价率大幅上升。本周(10.28-11.3)全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933万㎡,单周环比-31%,单周同比-53%,平均溢价率33%。2023年初至今,全国300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30221万㎡,累计同比-31%;年初至今,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建发房产、绿城中国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 本周新房销售终结国庆后连续三周环比上升的趋势,同环比均下降。本周(10.28-11.3)35个城市商品房成交合计387万平米,周环比-5%,周同比-15%。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16%,周同比-18%;二线城市周环比-0.5%,周同比-9%;三四线城市周环比-13%,周同比-57%。 本周二手房成交环比下降同比上升,韧性较一手房更强。本周(10.28-11.3)15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194万平米,周环比-2%,周同比+17%。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7%,周同比-2%;二线城市周环比-6%,周同比+19%;三四线城市周环比+97%,周同比+89%。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提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其中首次提出“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表明政府将加快建设房企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内容,严防抽调预售资金落实保交付。“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意在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对金融系统造成冲击,预计将对市场过热时期出台的 “三道红线”等相关参数进行调整,适度支持房企资产负债表修复。当前房企违约仍在持续,信用危机蔓延到混合所有制房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旨在将自“金融16条”以来所提出的对国有、混合、民营各背景的房企一视同仁,把支持民营房企融资落实到位。 “银十”销售持续承压,累计同比跌幅继续扩大。根据克而瑞,2023年1-10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51003亿元,累计同比-14%,较1-9月跌幅扩大1.6pct;10月单月全口径销售4437亿元,环比+0.4%,同比-28%。房企分化延续,1-10月TOP10、TOP11-30、TOP31-50、TOP51-100各梯队房企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分别为-9%、-12%、-23%和-21%。房企累计同比增速持续收窄,TOP20房企中仅A房企、越秀、建发累计同比增速在20%以上,地方国企表现更为亮眼。10月单月前20房企中仅万科、华润、绿地10月单月同比增速为正。 投资建议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计融资端将有所放松;10月销售累计同比跌幅仍在扩大,需求端支持性政策亦将不断落地。推荐重点布局优质一二线城市、改善产品占比高的头部央国企和改善型房企,如中国海外发展、建发国际集团、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受益于政策利好不断落地,将带动一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推荐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房产中介平台贝壳。风险提示: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房地产行业周报:首提健全房企监管制度,十月销售跌幅扩大》 医药研究 袁维 | 国金医药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130518080002 5 医药板块三报总结:资金、政策 基本面共振,上行大周期来临 投资逻辑 三季度医药行业在基本面和政策端已经发生了很多深远而急剧的变化,医药板块近三年调整的大拐点已至,未来有望重新进入上行周期。资金面,医药行业避险价值突出且经过了长期调整,全行业基金积极主动加配医药;业绩面,2023Q4和2024Q1低基数环境下,营收利润增长的复苏和创新管线的逐步兑现;政策面,市场对医疗行业秩序整顿的预期逐步稳定,集采控费在年底进一步落地明确。 创新药:海外疫后创新复苏与国内市场业绩与估值面同步修复下,创新药逐步步入上升通道。关注ADC、GLP-1及多肽产业链三大主线,以及大单品突破或业绩拐点类药企。目前,国内创新药企海外授权节奏加速,进一步佐证国内药企的国际化创新能力,同时里程碑付款助力研发顺利推进。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较好以及创新药BD进展顺利企业。 医疗器械:重点看好高值耗材,设备板块承压,IVD有望未来反转。主动脉介入、电生理、消化内镜等与患者诊疗需求直接相关的院内高值耗材依然实现较好的增长,院内器械需求长期依然将维持可观增速,未来随创新器械公司产品不断获批及细分领域国产化替代趋势,板块有望加速增长。体外诊断联盟集采持续进行,有望推动国产替代。医疗设备业绩阶段性承压,有望逐步迎来反转。 生物制品:细分赛道头部效应凸显,大单品放量加速业绩增长。2023年三季度,生物制品企业业绩整体上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复苏趋势。此外,三季度多个细分赛道头部公司重磅产品如9价HPV疫苗(智飞生物)、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华兰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百克生物)、长效干扰素(特宝生物)等快速放量,有力带动相关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CXO:高基数下稳健增值,复苏稍有分化。2023年前三季度CXO板块同比增长4.67%,剔除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披露的特殊大订单影响后,板块增速23.56%,维持较好增长。细分领域营收增速临床CRO(+10.82%)>临床前CRO(+10.56%)>CDMO(-1.56%)。剔除特定大订单影响后,CDMO板块营收增长恢复明显,CDMO(+35.85%)>临床CRO(+32.44%)>临床前CRO(+8.87%)。临床前CRO收入业绩分化,仿制药CRO景气度更优;临床CRO常规业务健康增长,盈利快速修复,SMO增长强劲;CDMO剔除特殊订单后收入增长强劲,各企业积极布局热门赛道。 连锁药房:业绩整体表现平稳,加速抢占处方外流市场。上市连锁药店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和利润增长整体稳健,各企业增速稍后差距。长期来看,处方外流是大势所趋,将为院外连锁药房带来巨大的增量市场。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三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度末医保资质门店占比,分别达87.08%、86.88%、89.81%。头部药房积极提高获取医保资格门店、接入门诊统筹门店占比,有望在未来的处方外流市场中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中药:板块整体利润增长情况良好,配方颗粒集采落地。我们认为行业整体健康增长主要归因于去年以来板块内部分公司改革成效良好,管理能力提升,提高了自身盈利能力。中成药集采与中药配方颗粒集采持续推进,集采不改变配方颗粒行业发展逻辑,配方颗粒本身产品优势明显,市场不断扩容,国标品种数量持续增加,质量控制不断完善。 医疗服务:社会办医政策环境稳定,三季度板块整体表现稳健。前三季度,医疗服务板块公司总体仍保持收入、利润双增长趋势,其中眼科赛道持续表现亮眼。基于短期业绩确定性,中长期医疗服务需求刚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服务板块有望实现稳健增长。在政策端支持且强调合规办医的背景下,建议继续关注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良好、合规化办医的头部企业。风险提示:部分子行业竞争加剧景气度下行;汇兑损益风险;降价控费超预期;行业诊疗秩序整顿超预期;投融资周期波动;并购整合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等。 报告原文 点击阅读全文《医药板块三报总结:资金、政策、基本面共振,上行大周期来临》 近期热门首席解读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