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招商证券林喜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新趋势——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0.23-2023.11.05)

【招商证券林喜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新趋势——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0.23-2023.11.05)

作者:微信公众号【轩言全球宏观】/ 发布时间:2023-11-06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招商证券《【招商证券林喜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新趋势——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0.23-2023.11.05)》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感谢各位对招商研究的关注! 报告发布日期:2023-11-05 核心观点: 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近日召开,23家企业单位14组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矿产资源、医疗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不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整合与合作的典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是央国企发挥战略功能作用的抓手,而专业化整合正成为央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举措。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23家企业单位14组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本次央企专业化整合专题会除了延续市场化原则、央地合作、“两类公司”参与等特点外,还体现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并强调聚焦横向合并、聚焦纵向联合、聚焦创新攻坚、聚焦内部协同的“四个聚焦”。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通过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阐述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纲领,提出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是央国企发挥这三种战略功能作用的抓手,而专业化整合则正成为央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举措。 国有企业多项效益指标稳定增长,改善幅度相对领先,国有经济运行向好态势逐步巩固。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4.6%,9月当月同比增长5.9%,分别较整体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当月同比值高0.6pct、1.4pct。1-9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61.97万亿元、3.48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9%、4.3%,分别较全国工业企业整体高3.9pct、13.3pct。 央国企发挥压舱石作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投资企稳。1-9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分别累计同比增长7.2%、6.9%,高于中国整体、私营企业。其中,央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8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 央国企开启回购潮,为市场稳定提供重要作用。10月23日-11月5日期间,宝钢股份、中国石化、国电南瑞等26家A股上市央国企实施股份回购,已回购金额合计17.2亿元,预计回购规模达74.6亿元。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正文目录 一、央国企重要动态 二、A股上市央国企市场表现 三、A股上市央国企资本运作 以下为正文内容: 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部署,央国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将更为重要。我们推出央国企双周报,动态跟踪国企改革与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向,关注上市央国企的市场表现、资本运作情况等。 一、央国企重要动态 1.1专业化整合正成为央国企布局战新产业的关键举措 10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会议总结了近年来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作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央企专业化整合的方向与目标。在专题会上,23家企业单位14组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矿产资源、医疗机构、新型基础设施、生物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多个关键领域。 2023年3月,国资委举办11组央企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我们在专题报告中提到专业化整合签约仪式体现出市场化原则、央地合作、“两类公司”参与、能源企业较多等4个鲜明特点;我们也曾在4月分析华录集团与中国电科集团的筹划重组事项,有助于完善电子信息产业链、加快打造产业链“链长”,央企的专业化整合有望进一步提速。本次央企专业化整合专题会除了延续这些特点外,还体现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对此,国务院国资委通过聚焦横向合并、聚焦纵向联合、聚焦创新攻坚、聚焦内部协同的“四个聚焦”对下一步专业化整合工作进行部署。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出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我们认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是央国企发挥这三种战略功能作用的抓手,而专业化整合则正成为央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举措。 1.2央国企宏观数据分析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多项效益指标稳定增长,改善幅度相对领先,国有经济运行向好态势逐步巩固。2023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同比增长4.6%,当月同比增长5.9%,分别较整体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当月同比值高0.6pct、1.4pct。2023年10月27日,财政部公布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2023年1-9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619690亿元、34798亿元,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9%、4.3%;与全国工业企业相比,今年1-9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分别高3.9pct、13.3pct,较1-8月的差值有所收窄,但仍处于近两年高位。 央国企发挥压舱石作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投资企稳。2023年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9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分别增长7.2%、6.9%,明显高于中国整体的3.1%、私营企业的-6.1%。其中,央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8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 1.3其他重大事件 (1)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发表《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10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阐述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纲领,明确提出新一轮国企改革行动的鲜明导向为,国企充分发挥战略功能价值、以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进行功能性改革,即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2)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召开 10月10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通报中央企业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指出中央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符合预期,各中央企业突出效益效率、注重价值创造的导向更加鲜明;要扩大有效投资增后劲,聚焦重点领域快投尽投,加快“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落实落地,瞄准未来发展早投优投,积极布局一批强牵引、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不断抢占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塑造新质生产力。 (3)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推进会召开 10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推进会。会议强调,国有企业要在提质增效、强化创新、优化布局、深化改革、防范风险等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以“对标促达标、达标促创标”为主线,抓好深化对标提升、抓好行动成效评估、抓好调研指导督促、抓好典型选树推广,加快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持续提升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4)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国企以更高标准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10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统筹推动央国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结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等重大工作,加强整体谋划,着力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发挥更大作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机制,多渠道多方位为中央企业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创造良好环境,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5)2023年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体路演——央企ESG专场举行 10月26日,上交所举办的“2023年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集体路演——央企ESG专场”活动在京举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神华、中国电信、中国中车、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中信证券、中国中免、国电南瑞、保利发展、中远海控、华能国际、华润微16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到场出席,结合公司自身经营状况、行业发展趋势、绿色发展理念和央企ESG实践,就经营动态、股东回报、战新产业布局、履行社会责任等进行详细解说,并回答投资者提问。 (6)《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价值发现白皮书》发布 10月27日,由国新咨询和嘉实基金联合出品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价值发现白皮书》在2023年大湾区可持续金融论坛上正式发布,旨在研究和评估央企ESG发展水平,推动央企ESG价值发现机制形成。 (7)中林集团被三峡集团实施托管 9月28日,中国林业集团公告称被三峡集团实施托管,二者均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集团。根据11月1日财新报道,中林集团被三峡集团实施托管,或与其曾经“短贷长投”的经营决策、及下属子公司资金使用乱象较多存在一定关联。 (8)《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公布 11月2日,财政部公布《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2022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39.5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平均资产负债率64.4%。其中,央企资产总额109.4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7.3%。地方国企资产总额230.1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3.0%。 二、A股上市央国企市场表现 2.1市值及涨跌幅 截至2023年11月5日,A股上市央企总市值24.4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29%;其中,381家上市央国企总市值16.1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19%。 在央国企主要指数中,近两周央企科技引领表现最优,涨幅3.2%,相对同期沪深300同期高1.1%;今年以来央企创新表现最优,涨幅6.4%,相对同期沪深300同期高13.8%。其余指数:国新央企综指(近两周1.1%;今年以来-2.7%)、央企现代能源(近两周0.7%;今年以来1.6%)、央企股东回报(近两周-0.4%;今年以来2.1%)、结构调整(近两周0.4%;今年以来1.0%)、央企创新(近两周0.0%;今年以来6.4%)。 截至11月5月,总市值高于100亿元的央国企中,国机汽车(涨24.2%)等10家企业近两周涨幅居前,中航电测(涨342.4%)等10家企业今年以来涨幅居前;冠捷科技(跌11.2%)等10家企业近两周跌幅居前,中国中免(跌55.9%)等10家企业今年以来跌幅居前。 2.2估值表现 央国企的估值处于相对偏低位置。截至11月5日,央国企PE(TTM)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37.3、23.9、23.7倍;与A股整体相比,央国企市盈率的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仍相对偏低。央国企PB(LF)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2.6、2.0、2.0倍;与A股整体乃至各类企业相比,央国企三个口径计算的市净率均相对偏低。 2023年9月以来,央国企主要指数的市盈率、市净率估值均有所下降。其中,央企现代能源的PE(TTM)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分位数2.5%),央企股东回报的PB(LF)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分位数10.3%)。 行业估值方面,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低:钢铁(0.0%)、农林牧渔(0.0%)、银行(0.6%)。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高:轻工制造(97.2%)、食品饮料(53.6%)、电子(50.8%)。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低:银行(0.4%)、商贸零售(0.7%)、建筑材料(2.4%)。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高:轻工制造(80.9%)、汽车(63.4%)、通信(61.4%)。 2.3成交活跃度 近两周,海康威视(11.1亿元)等10家央国企净主动买入额居前,中国卫通等10家央国企竟主动卖出额居前(-15.2亿元)。 2.4股东回报 截至11月5日,央国企股息率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4%、3.4%、0.8%,均高于A股整体及其他各类企业。其中,中国神华(8.4%)、中粮科技(8.3%)、中国石化(6.2%)等17家市值高于100亿元的央国企,近三年均有现金分红且近12月的股息率高于4%。 三、A股上市央国企资本运作 3.1股权融资 2023年8月以来,暂无央国企IPO,由国机集团实控的上市公司经纬纺机退市。8月29日,实控人为国机集团的上市央国企经纬纺机公告称,由于市场变化,公司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会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公司拟以股东大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并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9月15日,经纬纺机召开股东大会通过主动退市决议,同日向深交所提出了主动终止上市申请材料,9月19日获得正式受理;10月24日晚间,经纬纺机公告称,于当日收到深交所《关于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近两周,2家央国企再融资募资资金合计31.9亿元。其中,2023年11月1日,振华科技定向增发上市,募资总额25.2亿元;2023年10月30日,东方钽业定向增发上市,募资总额6.7亿元。 3.2并购重组 2023年央国企的专业化整合动作频繁,但上市央国企新的重大重组事件较少。10月以来暂无央国企披露新的重大重组事件,但祁连山定增收购中国交建子公司等10件已披露的重大重组事件取得新进展。 3.3重要股东增减持 10月以来,央国企重要股东的增持规模明显上升,其中近两周合计增持规模1.78亿元,比重为18%。央国企重要股东的减持则保持低位,近两周合计减持规模0.7亿元,比重约1%。 3.4股份回购 近两周,央国企形成一轮回购潮,宝钢股份、中国石化、国电南瑞等26家A股已回购金额合计17.2亿元,预计回购规模达74.6亿元,为稳定市场发挥重要作用。 风险提示 国企改革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