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行业深度报告:化妆品高景气细分赛道,看好国货品牌国产替代空间
(以下内容从东方证券《防晒行业深度报告:化妆品高景气细分赛道,看好国货品牌国产替代空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防晒行业概览 (1)防晒原理与基本概念:日晒会造成光损伤,是导致光老化的主要原因。中长波紫外线中的UVA和UVB是导致皮肤光损伤的主要辐射来源,其中UVA主要导致晒黑,UVB导致晒伤晒红。 (2)防晒剂的种类与比较:防晒剂按照作用机理可划分为物理防晒剂与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安全温和,但肤感欠佳,容易涂抹不匀;化学防晒剂能够吸收紫外线能量,但防晒效果不持久且有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SPF和PA是衡量防晒效果的主要指标,SPF反映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PA反映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单一防晒剂通常不能防护全波段紫外线,因而防晒产品一般采用物理+化学防晒。 (3)防晒行业发展趋势:未来防晒发展主要包括防晒功效进一步提升,高波段防晒实现技术突破、防晒剂品类创新向安全性方向靠拢(主要包括大分子防晒剂与生物防晒剂)、防晒产品叠加功效方面的拓展等。 防晒行业产品端分析和未来展望 (1)防晒是化妆品领域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根据Euromonitor数据,中国防晒市场2022年规模为158亿元,2008-2022年CAGR为10.0%,2022-2027年CAGR有望达到9.6%,呈现复苏态势,且领先于行业6.5%的复合增速。 (2)消费人群和场景的持续扩容、人均消费和客单价提升将驱动行业发展。男性消费群体增加、全年防晒消费理念驱动行业量增。与此同时,我国人均防晒消费参照海外提升空间大、行业客单价也呈现上升趋势,未来相对高端价格带产品有望表现更为优异也将进一步推动人均消费水平。 (3)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国产替代将显著利好国货。我国防晒市场目前集中度总体看低于海外,而且本土品牌市占率相对不高,参照海外发展国家行业发展历程,未来行业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且国货龙头相对提升更快。另外,由于目前我国防晒品类头部品牌日系占比高(2022年top20品牌中日系品牌市占率为26.2%),在日本核污水持续排放背景下,将进一步加速国货产品替代的进程。 防晒行业上游原料端分析 防晒产业链上游原料方多为综合性化工企业,未来行业有望受益于防晒终端消费较高景气度驱动。与此同时,化妆品新规于2021年正式实施,也利好国内化妆品原料龙头。 相关上市公司 (1)贝泰妮:薇诺娜是敏感肌修护领域龙头品牌,清透防晒乳是明星防晒单品。2022年薇诺娜在防晒品类品牌市占率为4.2%,品牌市占率自2017年以来处于持续上升状态。明星单品清透防晒乳防护波段覆盖中长波紫外线(UVB、UVA),搭建了严密稳定的防护膜,并在防晒的基础上,添加修护成分,精准抑制光敏因子,实现防晒、养肤、肤感多维兼顾。 (2)珀莱雅:公司是国货化妆品龙头,打造云朵防晒(物理防晒),2024年多款防晒产品有望相继推出,我们看好公司在防晒领域的布局。 (3)科思股份:化妆品防晒剂龙头,收入、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在防晒领域市占率高。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防晒领域是化妆品行业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短期看,疫后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增速在化妆品细分赛道领跑;长期看,我国防晒品牌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同时目前日系防晒占比高,在日本核废水排放背景下,国货品牌国产替代空间大。国货龙头近年在防晒领域更积极布局,我们看好相关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推荐珀莱雅(603605,买入)、贝泰妮(300957,买入),建议关注科思股份(300856,未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监管风险、可选消费复苏进度低于预期等。 报告正文 防晒行业概览 防晒原理与基本概念 日晒会造成皮肤光损伤,是导致光老化的主要原因;光老化会导致皮肤粗糙干燥、松弛下垂及塌陷的皱纹。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影响,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引起急性光损伤,表现为红斑肿胀、干燥脱屑。而真皮细胞外基质的成分比例、质量及功能的受损导致慢性光损伤,即光老化,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松弛下垂及塌陷的皱纹。真皮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网、弹性纤维网和蛋白多糖,分别为皮肤提供韧性、弹性及保湿作用。光老化皮肤中,胶原蛋白合成减少、降解增加,胶原纤维网与弹性纤维网“崩解”,未吸收的纤维片段在局部堆积,形成顽固的皱纹。 中长波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光损伤的主要辐射来源,主要为UVA和UVB。紫外线是波长在200nm至400nm的高能量光线,按照波长一般分为短波紫外线UVC(200~28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及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UVA由于波长范围宽,可进一步划分为UVA-1(340~400nm)与UVA-2(320~340nm)。280nm以下的光线几乎都被臭氧层所吸收,到达地面作用于皮肤的主要是UVA和UVB。 UVB造成急性光损伤;UVA刺激黑色素合成且加速皮肤衰老,造成皮肤慢性光损伤。UVB作用于表皮层,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强,主要通过直接损伤皮肤细胞造成晒伤红斑,长期作用容易引起皮肤癌变;UVB波长短不易衍射,因而穿透力弱,能被玻璃阻挡并难以穿透表皮层。UVA能量相较UVB低,短时间内皮肤损伤不明显,但其穿透性强,可穿透至真皮深层,破坏胶原蛋白及弹力纤维,造成皮肤松弛、加速皱纹形成;促进皮肤黑色素形成,导致色素沉着、诱发色斑。 防晒剂的种类与比较 防晒剂是防晒产品的重要活性成分,按照防晒的作用机理可划分为物理防晒剂与化学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安全温和,但肤感不佳,容易涂抹不匀造成防晒“漏洞”。物理防晒剂通过反射、散射、遮断等物理机理过滤紫外线,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自身性质不发生改变,安全性更高,防晒效果更持久。与之相对的是,物理防晒剂易成团难分散,于皮肤上涂抹不匀,使紫外线有机可乘。 化学防晒剂能够吸收紫外线能量,但防晒效果不持久且有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化学防晒剂通常为结构上有羰基的芳香族化合物,通过吸收紫外线能量,转化为无害低能量的光线释放,从而保护皮肤。化学防晒剂往往仅对单一波段的UVB、UVA起作用,且由于分子结构改变防晒效果逐步下降,容易分解渗入表皮对皮肤产生刺激。 SPF和PA是衡量防晒效果的主要指标。防晒品的防晒功效是指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在化妆品标签上常用防晒指数(SPF值)或防晒等级(PA)来表示。 防晒指数SPF值(Sun Protection Factor)反映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对防晒伤效果进行评价。SPF指延长被晒伤时间的能力,需在相邻的皮肤区域分别涂或不涂防晒,经相同功率的UVB照射后,记录晒伤时间进行测定。根据防晒能力可标注范围为SPF2-50+,当产品的实测SPF值>50时,可标识为SPF50+。此外,若防晒化妆品经防水性能测试,显示洗浴后SPF值减少不超过50%的,可标注宣称防水效果,且必须标注洗浴后SPF值。 防晒等级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反映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对防晒黑能力进行评价。我国法规要求PA的防护等级要以PFA值为依据,并用符号“+”来标注,可标注范围为PA+~PA++++。PFA值的测定与SPF值类似,需记录皮肤受UVA照射后出现持续性黑色色斑的时间。 我国明确规定使用“在体法”对防晒能力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接近实际使用效果。防晒效果测试方法分体外法与在体法,前者使用仪器测量,后者直接在人体上测试。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明确规定,要求使用日光模拟仪,检测防晒化妆品涂抹于人体前后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使用在体法进行测试,能够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皮肤类型差异,测试结果更实际有效。 运动满足SPF10~30、PA++以上;海边度假、爬山满足SPF30~50、PA++~+++;其他更强烈的暴晒情景才需要SPF50+、PA++++的防晒产品。 防晒行业发展趋势 防晒功效进一步提升,高波段防晒实现技术突破。高波段防晒是防晒品牌努力攻克的难题,2022年欧莱雅和原料商巴斯夫实现防晒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麦色滤400防晒剂(UVMune 400)。它能够覆盖380-400nm的超长波UVA辐射,被称为“第一款能覆盖到UVA400波段的防晒剂”,使配方的UVA防护指数从14提高至29 。 防晒剂品类创新向安全性方向靠拢,主要包括大分子防晒剂与生物防晒剂。 1)大分子防晒剂:分子量超过500道尔顿,能够防止其渗透进皮肤屏障,提高使用安全性。例如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泽推出的首款防晒产品就采用了3种大分子防晒剂,安全性提高的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 2)生物防晒剂:基于生物工程技术或植物萃取技术,是传统防晒剂的重要补充。大部分生物防护成分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但在细胞受损后的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弥补物理、化学防晒剂的不足。蜜丝婷联合诺奖专家,于2023年推出光生物学防晒新品,实现了全链路防晒,外抗内修,抵御光损。 防晒产品叠加功效不断扩展,具有“防晒+养肤”、“防晒+底妆”的发展趋势。根据美业颜究院数据,防晒产品不断添加养肤成分,以植物提取物为主流,其2022年备案占比高达81%。技术层面,2022年资生堂推出光能双效护养技术(Sun Dual Care™) ,阻挡紫外线的同时还能将紫外线转化为具有美容效果的光线,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屏障修复。 由于肌肤差异,亚洲防晒侧重美白补水,强调安全不刺激。亚洲人真皮层更厚,胶原纤维网、弹性纤维网稳固,皮肤弹性紧致不易生皱纹。角质层薄皮肤屏障能力更差,更为敏感。黑色素分泌旺盛,肌肤暗沉更明显。因而相对西方的抗皱,亚洲防晒更关注美白亮肤,温和安全。 防晒行业产品端分析及展望 防晒是化妆品领域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 我国防晒品未来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世界防晒市场规模为134亿美元,2008-2022年CAGR为2.6%,预计2022-2027年CAGR为7.4%。中国防晒市场规模2022年为158亿元,2008-2022年CAGR为10.01%(其中2020-2022年三年期间受居民外出减少等因素影响,复合增速为4.6%明显放缓),2022-2027年CAGR有望达到9.6%,呈现复苏态势。 防晒是我国化妆品赛道中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防晒占整个化妆品赛道规模的3%,但其增速较快,属于化妆品行业中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整个化妆品行业2022-2027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6.5%,而防晒赛道细分赛道有望达到9.6%,未来复合增速领跑行业。 行业头部品牌和国货品牌产品梳理 我们对行业头部品牌明星产品进行了梳理,头部产品主要围绕高防晒倍数、清爽、舒缓修护、滋润、美白提亮等功效展开。 1)海外头部品牌主打的功效包括高防晒倍数、滋润、美白提亮等; 2)国货品牌围绕国人肤质,在基本功效的基础上添加了舒缓功效,如薇诺娜清透防晒乳、可复美盈润倍护防晒乳均对舒缓进行了强调; 3)此外,随着近年来户外运动高景气,主打专业户外、防水防汗功效的防晒也受到消费者青睐,如香蕉船防晒霜,SPF100,PA+++。 在细分功效领域内打造明星单品有助于品牌在防晒领域内脱颖而出。 行业未来主要看点 我们看好国内防晒行业产品端未来的景气度,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1、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的持续扩容 年轻女性目前是防晒品的主要消费者,但伴随产品功能的不断细分,未来仍有深耕空间。从性别看,关注防晒品的女性占比为86%;年龄层面看,18-34岁占据多数。除此之外,防晒群体中,过半消费群体有皮肤屏障受损问题。面对女性为主的防晒消费市场,近年来龙头品牌们也在针对不同肤质、特殊人群持续深耕,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1)敏感肌人群皮肤屏障受损,对防晒信息认知更深刻,担忧防晒产品导致或加重皮肤敏感,偏好温和不刺激的产品。2)孕妇、婴幼儿防晒人群更强调安全性、便携性,使用肤感上偏好清爽无负担。品牌需针对性研发专属产品,例如玉泽主打屏障修复功能,推出大分子防晒霜,尽可能抑制防晒剂渗入皮肤;添加舒缓修复成分,对敏感肌友好。再例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是市场上常见的UVB防晒剂,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广泛,但极容易被皮肤吸收,引起孕妇不适、影响胎儿发育。 随着护肤意识提升,男性消费群体不断增加,非旺季以外的使用场景也在不断增长,行业未来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容。 1)男性消费群体:在防晒意识提升与多元化需求背景下(如户外运动和度假旅游等),男性消费者对防晒产品的需求与关注程度有所提高,根据果集数据,2022年男性防晒消费者占比较2021年上升。 2)防晒淡季销售占比提升:防晒产品销售旺季通常在3-7月,但随着人们防晒意识的增加,防晒知识认知的深化,淡季(2月和8-10月)防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根据美业颜究院数据,2022年防晒整年销量中淡季销售占比从30.3%提升至34.1%。 2、人均消费和客单价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国人均防晒消费目前明显低于海外国家,未来人均消费提升空间大。根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人均防晒用品消费仅约日本的1/3,约韩国的1/7,对比海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客单价上看,根据美业颜究院数据,国内防晒大盘客单价已经从2021年的118元提升到123.8元。 相对高端的防晒市场增长更为强劲将进一步带动人均消费水平。我国大众防晒市场规模大,2022年达到93.61亿元。相比之下,高端防晒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更为强劲,预计2027年规模可达到80.67亿元。高端防晒市场主要由安热沙、资生堂、兰蔻等国际大牌组成,国产品牌则在高端市场布局不足。 3、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防晒市场集中度目前总体看低于海外。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我国防晒行业CR5为31.1%,而日本、法国与美国则分别为65.1%、53.3%与44.3%,我国头部品牌更为分散。从品牌国别来看,目前我国防晒头部品牌以海外品牌为主,但海外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以本土品牌为主。参照海外行业发展历史,我们预计未来我国本土品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防晒品类头部品牌仍然以日系为主,但市占率在逐渐下降;而以薇诺娜、花西子、珀莱雅等为代表的国货品牌市占率提升明显。1)日系防晒:在我国防晒市场发展初期,日系产品具有先发优势,且贴合防晒黑、肤感轻盈的消费者需求,市占率位居前列;在新防晒品牌涌现,消费者细分防晒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产品创新不足的日系产品市占率有所下降。2)蜜丝婷:泰国品牌蜜丝婷聚焦年轻消费者,高性价比结合多样化营销活动,品牌影响力加深,市占率从2017年的0.6%跃升至2022年的7.3%。3)国货品牌:薇诺娜、花西子、珀莱雅等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明显。薇诺娜错位布局敏感肌人群,养肤功效切合消费者需求,2022年市占率达到4.2%。花西子主打东方美学,2022年市占率提升至2.5%。 在日本核污水持续排放的大背景下,我们坚定看好日系品牌占比高的防晒赛道的国产替代空间。根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2022年TOP20品牌市占率为63.1%,其中日系品牌市占率为26.2%,在日本核污染持续排放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日系化妆品消费将呈现下降趋势,我们看好国货品牌凭借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脱颖而出。 我们已经看到,在日本核污水排海后,近期日系防晒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消费者转向选择国产防晒。我们认为这将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为积极进取的国货品牌提供更好的机会。2023年8月24日日本核污水正式排海,日系防晒9月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安热沙、资生堂分别同比下降45.7%、51.8%;国产防晒销售额明显改善,自然堂、薇诺娜分别同比增长69.73%、42.0%。 防晒行业原料端分析:化妆品新规下国货原料有望充分受益 防晒产业链上游原料方多为综合性化工企业,未来行业有望受益于防晒终端消费较高景气度驱动。 化妆品新规实施,利好国内化妆品原料龙头。化妆品新规于2021年正式实施,主要变化包括注册备案人权责统一、原料报送码和产品功效宣称三方面。2020年6月国务院颁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应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也相应出台。 新条例变化主要包括三方面:1)注册备案人权责统一: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设立安全责任人;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需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2)原料报送码制度:化妆品原料生产商在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报原料安全信息,随后会生成原料报送码,化妆品在注册备案过程中可以填报原料商出具的安全信息文件,也可以通过原料报送码直接关联,更换原料供应商时需对资料进行修改完善。3)产品功效宣称:《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于202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将化妆品功效宣称分为26 个类别,并对各功效类别的产品提出了明确的功效宣称评价要求。其中具有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和修护功效的化妆品,应当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 对于品牌方而言,在原料报送机制下,品牌方和原料方连接将更加紧密,会采取联合研发等模式,如珀莱雅与巴斯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原料领域联合开发。 对于原料方而言,国内化妆品原料厂商更熟悉报送流程、供应稳定性好,有望受益于化妆品新规。 相关上市标的 贝泰妮:敏感肌修护领域龙头,清透防晒乳是明星防晒单品 贝泰妮是敏感肌修护领域龙头。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和归母净利润4.5亿,分别同比增长15.5%和13.9%。单Q2看,实现营业收入15.04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7.1%。 公司9月28日公告拟收购悦江投资51%股权,品牌矩阵持续拓展中。悦江投资是国际品牌运营管理集团。 1)产品及服务:2020年悦江投资代理泊美品牌,2021年正式官宣收购Za和泊美品牌,目前公司聚焦自主品牌Za、泊美,并有计划收购或孵化更多的品牌,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海外全渠道销售。Za由资生堂创立于1997年,主营大众价格带化妆品,其美白隔离霜为核心大单品,品牌产品形象深入人心。泊美由资生堂创立于2001年,是专为中国女性设计的植萃系护肤品牌。 2)公司管理层及创始团队:公司创始人郭亮曾于2009年创立欧莱雅百库,被欧莱雅收购之后二次创业成立悦江,公司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欧莱雅、宝洁、百库、美国通用电气、阿里、唯品会等知名公司,核心团队的丰富经验将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本次收购设置业绩考核目标。悦江投资2022/23H1收入分别为3.08/2.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4/0.18亿元。本次收购业绩承诺为23-25年净利润不低于0.5/0.8/1.05亿元,三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35亿元。如业绩承诺期间内标的公司三年累计净利润实现数超过业绩承诺期间内累计净利润承诺的110%,公司将以现金方式对管理层股东追加管理层激励,有利于充分调动管理层积极性。本次公司收购一方面有助于补全大众价格带品牌产品,另一方面也引入了优秀的管理运营团队;业绩层面也将厚增公司收入、利润。 公司层面,公司年初以来运营管理逐步调整完成,业绩环比持续改善,产品力持续深化,并推出新品牌贝芙汀完善品牌矩阵,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薇诺娜在防晒领域终端销售规模达6.6亿元,其清透防晒乳是明星单品,打造敏感肌专属防晒,实现防晒、养肤、肤感多维兼顾。 1)全波段高倍防晒,安全不渗透。防晒剂防护波段覆盖中长波紫外线(UVB、UVA),搭建了严密稳定的防护膜,防晒指数达到SPF48,防晒等级达到PA+++。防晒剂成分稳定不光解变质,不渗透肌肤。 2)添加修护成分,精准抑制光敏因子。从具体成分效果角度,薇诺娜专利马齿苋精粹能即时缓解日晒带来的红、痒、痛感;红没药醇与姜根提取物则能缓解日晒红热,增强肌肤防御力;VE衍生物与尿囊素能长效养肤,保持肌肤湿润。从光敏因子抑制效果角度,据薇诺娜官网披露,对致敏因子IL-1a、IL-6、TNF-a、致敏性介质PGE2的抑制率分别为37.07%、28.55%、39.91%与33.13%。 3)使用肤感温和清爽。采用水包油结构,防晒乳亲肤水润;延展性好易涂抹开,轻薄不粘腻。 珀莱雅:国货化妆品龙头,打造云朵防晒,2024多款防晒产品有望推出 珀莱雅是国货化妆品龙头,多品牌在持续发力。公司23H1实现营业收入36.27亿元(+38.1%),实现归母净利润4.99亿元(+ 68.2%)。单Q2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5亿元(+46.2%),归母净利润2.91亿元(+110.4%)。23H1主品牌保持快速增长,新品牌接力高增,逐步贡献盈利;渠道方面,公司线上渠道驱动增长,抖音占比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大单品、复购率也在持续提升。财务指标方面,公司子品牌毛利率持续提升,叠加精华品类持续保持高毛利,其他品类(面膜、面霜等)毛利率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上升;23H1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公司9月官宣能量系列新品上市,首次上新合计4款产品,价格带在400元以上,未来公司有望逐步向高端延伸。 珀莱雅“云朵防晒”是具有肤感清透、防护力强、轻巧便携特点的纯物理防晒产品。 肤感清透:自研粉体研磨工艺,克服纯物理防晒泛白问题。产品中仅添加氧化锌与二氧化钛两种物理防晒剂,经研磨处理后,质地更细腻均匀,实现透明度高不泛白,肤感轻盈。 防护力强:1)技术角度,采用Smartvector微囊防护技术,能够自动调节防护力,日晒越强烈,光保护成分释放更快。2)成分角度, EUK-14具有稳定性与高抗氧化能力,增强肌肤光抵御力;SOD叠加依克多因,抗氧化、抵御光损能力进一步增强。3)紫外线防护波段角度,能实现全波段防晒。4)防晒指标角度,防晒指数达到SPF45,防晒等级达到PA+++。 轻巧便携:产品轻巧易携带,且具有防水防汗效果,洗浴后防晒指数达SPF30,便于户外出行场景使用。 2024年公司计划将防晒产品作为重点拓展方向之一,有望推出多款防晒新品,积极抓住市场机遇提升市占率。 科思股份:化妆品防晒剂龙头,近年收入和业绩呈现快速增长 科思股份是化妆品防晒剂龙头,产品矩阵丰富、质量稳定,业绩快速增长。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0亿元和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09%和138.69%。单Q2来看,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47.89%,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13.48%。23H1公司作为防晒龙头受益于防晒市场规模扩大,加之公司产能利用率提高,核心产品销售大幅增长,业绩提升明显。财务指标方面,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要是由于化妆品活性成分及其原料业务的毛利率提高,2023H1毛利率达53.35%,公司整体毛利率达49.36%。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在防晒领域市占率高,根据Euromonitor 预计数据,以 2021 年全球防晒剂总消耗量 54000 吨为基础测算,公司防晒剂产品市场份额占全球的 20%以上,总销量和市场份额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防晒领域是化妆品行业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短期看,疫后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增速在化妆品细分赛道领跑;长期看,我国防晒品牌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同时目前日系防晒占比高,在日本核废水排放背景下,国货品牌国产替代空间大。国货龙头近年在防晒领域更积极布局,我们看好相关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推荐珀莱雅(603605,买入)、贝泰妮(300957,买入),建议关注科思股份(300856,未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 化妆品行业竞争加剧,渠道、流量发生变革,若公司不能较快抓住渠道流量红利,则经营业绩承受压力。 2)行业监管政策风险 化妆品行业整体监管趋严,防晒品类需要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若生产企业不能较好面对新规变化,则可能生产经营方面遇到较大困难。 3)可选消费复苏低于预期 若因为经济、就业波动等影响可选消费复苏进度低于预期,消费者消费意愿减弱,会对防晒终端消费造成不利影响。 纺服时尚消费团队 施红梅、朱炎、杨妍
核心观点 防晒行业概览 (1)防晒原理与基本概念:日晒会造成光损伤,是导致光老化的主要原因。中长波紫外线中的UVA和UVB是导致皮肤光损伤的主要辐射来源,其中UVA主要导致晒黑,UVB导致晒伤晒红。 (2)防晒剂的种类与比较:防晒剂按照作用机理可划分为物理防晒剂与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安全温和,但肤感欠佳,容易涂抹不匀;化学防晒剂能够吸收紫外线能量,但防晒效果不持久且有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SPF和PA是衡量防晒效果的主要指标,SPF反映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PA反映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单一防晒剂通常不能防护全波段紫外线,因而防晒产品一般采用物理+化学防晒。 (3)防晒行业发展趋势:未来防晒发展主要包括防晒功效进一步提升,高波段防晒实现技术突破、防晒剂品类创新向安全性方向靠拢(主要包括大分子防晒剂与生物防晒剂)、防晒产品叠加功效方面的拓展等。 防晒行业产品端分析和未来展望 (1)防晒是化妆品领域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根据Euromonitor数据,中国防晒市场2022年规模为158亿元,2008-2022年CAGR为10.0%,2022-2027年CAGR有望达到9.6%,呈现复苏态势,且领先于行业6.5%的复合增速。 (2)消费人群和场景的持续扩容、人均消费和客单价提升将驱动行业发展。男性消费群体增加、全年防晒消费理念驱动行业量增。与此同时,我国人均防晒消费参照海外提升空间大、行业客单价也呈现上升趋势,未来相对高端价格带产品有望表现更为优异也将进一步推动人均消费水平。 (3)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国产替代将显著利好国货。我国防晒市场目前集中度总体看低于海外,而且本土品牌市占率相对不高,参照海外发展国家行业发展历程,未来行业集中度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且国货龙头相对提升更快。另外,由于目前我国防晒品类头部品牌日系占比高(2022年top20品牌中日系品牌市占率为26.2%),在日本核污水持续排放背景下,将进一步加速国货产品替代的进程。 防晒行业上游原料端分析 防晒产业链上游原料方多为综合性化工企业,未来行业有望受益于防晒终端消费较高景气度驱动。与此同时,化妆品新规于2021年正式实施,也利好国内化妆品原料龙头。 相关上市公司 (1)贝泰妮:薇诺娜是敏感肌修护领域龙头品牌,清透防晒乳是明星防晒单品。2022年薇诺娜在防晒品类品牌市占率为4.2%,品牌市占率自2017年以来处于持续上升状态。明星单品清透防晒乳防护波段覆盖中长波紫外线(UVB、UVA),搭建了严密稳定的防护膜,并在防晒的基础上,添加修护成分,精准抑制光敏因子,实现防晒、养肤、肤感多维兼顾。 (2)珀莱雅:公司是国货化妆品龙头,打造云朵防晒(物理防晒),2024年多款防晒产品有望相继推出,我们看好公司在防晒领域的布局。 (3)科思股份:化妆品防晒剂龙头,收入、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在防晒领域市占率高。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防晒领域是化妆品行业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短期看,疫后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增速在化妆品细分赛道领跑;长期看,我国防晒品牌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同时目前日系防晒占比高,在日本核废水排放背景下,国货品牌国产替代空间大。国货龙头近年在防晒领域更积极布局,我们看好相关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推荐珀莱雅(603605,买入)、贝泰妮(300957,买入),建议关注科思股份(300856,未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监管风险、可选消费复苏进度低于预期等。 报告正文 防晒行业概览 防晒原理与基本概念 日晒会造成皮肤光损伤,是导致光老化的主要原因;光老化会导致皮肤粗糙干燥、松弛下垂及塌陷的皱纹。受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影响,炎症因子大量释放引起急性光损伤,表现为红斑肿胀、干燥脱屑。而真皮细胞外基质的成分比例、质量及功能的受损导致慢性光损伤,即光老化,表现为皮肤粗糙干燥、松弛下垂及塌陷的皱纹。真皮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网、弹性纤维网和蛋白多糖,分别为皮肤提供韧性、弹性及保湿作用。光老化皮肤中,胶原蛋白合成减少、降解增加,胶原纤维网与弹性纤维网“崩解”,未吸收的纤维片段在局部堆积,形成顽固的皱纹。 中长波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光损伤的主要辐射来源,主要为UVA和UVB。紫外线是波长在200nm至400nm的高能量光线,按照波长一般分为短波紫外线UVC(200~280nm)、中波紫外线UVB(280~320nm)及长波紫外线UVA(320~400nm)。UVA由于波长范围宽,可进一步划分为UVA-1(340~400nm)与UVA-2(320~340nm)。280nm以下的光线几乎都被臭氧层所吸收,到达地面作用于皮肤的主要是UVA和UVB。 UVB造成急性光损伤;UVA刺激黑色素合成且加速皮肤衰老,造成皮肤慢性光损伤。UVB作用于表皮层,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强,主要通过直接损伤皮肤细胞造成晒伤红斑,长期作用容易引起皮肤癌变;UVB波长短不易衍射,因而穿透力弱,能被玻璃阻挡并难以穿透表皮层。UVA能量相较UVB低,短时间内皮肤损伤不明显,但其穿透性强,可穿透至真皮深层,破坏胶原蛋白及弹力纤维,造成皮肤松弛、加速皱纹形成;促进皮肤黑色素形成,导致色素沉着、诱发色斑。 防晒剂的种类与比较 防晒剂是防晒产品的重要活性成分,按照防晒的作用机理可划分为物理防晒剂与化学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安全温和,但肤感不佳,容易涂抹不匀造成防晒“漏洞”。物理防晒剂通过反射、散射、遮断等物理机理过滤紫外线,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自身性质不发生改变,安全性更高,防晒效果更持久。与之相对的是,物理防晒剂易成团难分散,于皮肤上涂抹不匀,使紫外线有机可乘。 化学防晒剂能够吸收紫外线能量,但防晒效果不持久且有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化学防晒剂通常为结构上有羰基的芳香族化合物,通过吸收紫外线能量,转化为无害低能量的光线释放,从而保护皮肤。化学防晒剂往往仅对单一波段的UVB、UVA起作用,且由于分子结构改变防晒效果逐步下降,容易分解渗入表皮对皮肤产生刺激。 SPF和PA是衡量防晒效果的主要指标。防晒品的防晒功效是指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在化妆品标签上常用防晒指数(SPF值)或防晒等级(PA)来表示。 防晒指数SPF值(Sun Protection Factor)反映产品对UVB的防护能力,对防晒伤效果进行评价。SPF指延长被晒伤时间的能力,需在相邻的皮肤区域分别涂或不涂防晒,经相同功率的UVB照射后,记录晒伤时间进行测定。根据防晒能力可标注范围为SPF2-50+,当产品的实测SPF值>50时,可标识为SPF50+。此外,若防晒化妆品经防水性能测试,显示洗浴后SPF值减少不超过50%的,可标注宣称防水效果,且必须标注洗浴后SPF值。 防晒等级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反映产品对UVA的防护能力,对防晒黑能力进行评价。我国法规要求PA的防护等级要以PFA值为依据,并用符号“+”来标注,可标注范围为PA+~PA++++。PFA值的测定与SPF值类似,需记录皮肤受UVA照射后出现持续性黑色色斑的时间。 我国明确规定使用“在体法”对防晒能力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接近实际使用效果。防晒效果测试方法分体外法与在体法,前者使用仪器测量,后者直接在人体上测试。在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明确规定,要求使用日光模拟仪,检测防晒化妆品涂抹于人体前后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使用在体法进行测试,能够考虑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皮肤类型差异,测试结果更实际有效。 运动满足SPF10~30、PA++以上;海边度假、爬山满足SPF30~50、PA++~+++;其他更强烈的暴晒情景才需要SPF50+、PA++++的防晒产品。 防晒行业发展趋势 防晒功效进一步提升,高波段防晒实现技术突破。高波段防晒是防晒品牌努力攻克的难题,2022年欧莱雅和原料商巴斯夫实现防晒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麦色滤400防晒剂(UVMune 400)。它能够覆盖380-400nm的超长波UVA辐射,被称为“第一款能覆盖到UVA400波段的防晒剂”,使配方的UVA防护指数从14提高至29 。 防晒剂品类创新向安全性方向靠拢,主要包括大分子防晒剂与生物防晒剂。 1)大分子防晒剂:分子量超过500道尔顿,能够防止其渗透进皮肤屏障,提高使用安全性。例如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泽推出的首款防晒产品就采用了3种大分子防晒剂,安全性提高的同时也具有优异的光稳定性。 2)生物防晒剂:基于生物工程技术或植物萃取技术,是传统防晒剂的重要补充。大部分生物防护成分本身不具有很强的紫外线吸收能力,但在细胞受损后的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弥补物理、化学防晒剂的不足。蜜丝婷联合诺奖专家,于2023年推出光生物学防晒新品,实现了全链路防晒,外抗内修,抵御光损。 防晒产品叠加功效不断扩展,具有“防晒+养肤”、“防晒+底妆”的发展趋势。根据美业颜究院数据,防晒产品不断添加养肤成分,以植物提取物为主流,其2022年备案占比高达81%。技术层面,2022年资生堂推出光能双效护养技术(Sun Dual Care™) ,阻挡紫外线的同时还能将紫外线转化为具有美容效果的光线,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加速屏障修复。 由于肌肤差异,亚洲防晒侧重美白补水,强调安全不刺激。亚洲人真皮层更厚,胶原纤维网、弹性纤维网稳固,皮肤弹性紧致不易生皱纹。角质层薄皮肤屏障能力更差,更为敏感。黑色素分泌旺盛,肌肤暗沉更明显。因而相对西方的抗皱,亚洲防晒更关注美白亮肤,温和安全。 防晒行业产品端分析及展望 防晒是化妆品领域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 我国防晒品未来有望保持较高景气度。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世界防晒市场规模为134亿美元,2008-2022年CAGR为2.6%,预计2022-2027年CAGR为7.4%。中国防晒市场规模2022年为158亿元,2008-2022年CAGR为10.01%(其中2020-2022年三年期间受居民外出减少等因素影响,复合增速为4.6%明显放缓),2022-2027年CAGR有望达到9.6%,呈现复苏态势。 防晒是我国化妆品赛道中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防晒占整个化妆品赛道规模的3%,但其增速较快,属于化妆品行业中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整个化妆品行业2022-2027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6.5%,而防晒赛道细分赛道有望达到9.6%,未来复合增速领跑行业。 行业头部品牌和国货品牌产品梳理 我们对行业头部品牌明星产品进行了梳理,头部产品主要围绕高防晒倍数、清爽、舒缓修护、滋润、美白提亮等功效展开。 1)海外头部品牌主打的功效包括高防晒倍数、滋润、美白提亮等; 2)国货品牌围绕国人肤质,在基本功效的基础上添加了舒缓功效,如薇诺娜清透防晒乳、可复美盈润倍护防晒乳均对舒缓进行了强调; 3)此外,随着近年来户外运动高景气,主打专业户外、防水防汗功效的防晒也受到消费者青睐,如香蕉船防晒霜,SPF100,PA+++。 在细分功效领域内打造明星单品有助于品牌在防晒领域内脱颖而出。 行业未来主要看点 我们看好国内防晒行业产品端未来的景气度,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1、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的持续扩容 年轻女性目前是防晒品的主要消费者,但伴随产品功能的不断细分,未来仍有深耕空间。从性别看,关注防晒品的女性占比为86%;年龄层面看,18-34岁占据多数。除此之外,防晒群体中,过半消费群体有皮肤屏障受损问题。面对女性为主的防晒消费市场,近年来龙头品牌们也在针对不同肤质、特殊人群持续深耕,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1)敏感肌人群皮肤屏障受损,对防晒信息认知更深刻,担忧防晒产品导致或加重皮肤敏感,偏好温和不刺激的产品。2)孕妇、婴幼儿防晒人群更强调安全性、便携性,使用肤感上偏好清爽无负担。品牌需针对性研发专属产品,例如玉泽主打屏障修复功能,推出大分子防晒霜,尽可能抑制防晒剂渗入皮肤;添加舒缓修复成分,对敏感肌友好。再例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是市场上常见的UVB防晒剂,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广泛,但极容易被皮肤吸收,引起孕妇不适、影响胎儿发育。 随着护肤意识提升,男性消费群体不断增加,非旺季以外的使用场景也在不断增长,行业未来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容。 1)男性消费群体:在防晒意识提升与多元化需求背景下(如户外运动和度假旅游等),男性消费者对防晒产品的需求与关注程度有所提高,根据果集数据,2022年男性防晒消费者占比较2021年上升。 2)防晒淡季销售占比提升:防晒产品销售旺季通常在3-7月,但随着人们防晒意识的增加,防晒知识认知的深化,淡季(2月和8-10月)防晒产品销量同比增长,根据美业颜究院数据,2022年防晒整年销量中淡季销售占比从30.3%提升至34.1%。 2、人均消费和客单价有望进一步提升 我国人均防晒消费目前明显低于海外国家,未来人均消费提升空间大。根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人均防晒用品消费仅约日本的1/3,约韩国的1/7,对比海外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客单价上看,根据美业颜究院数据,国内防晒大盘客单价已经从2021年的118元提升到123.8元。 相对高端的防晒市场增长更为强劲将进一步带动人均消费水平。我国大众防晒市场规模大,2022年达到93.61亿元。相比之下,高端防晒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更为强劲,预计2027年规模可达到80.67亿元。高端防晒市场主要由安热沙、资生堂、兰蔻等国际大牌组成,国产品牌则在高端市场布局不足。 3、行业集中度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防晒市场集中度目前总体看低于海外。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我国防晒行业CR5为31.1%,而日本、法国与美国则分别为65.1%、53.3%与44.3%,我国头部品牌更为分散。从品牌国别来看,目前我国防晒头部品牌以海外品牌为主,但海外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以本土品牌为主。参照海外行业发展历史,我们预计未来我国本土品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防晒品类头部品牌仍然以日系为主,但市占率在逐渐下降;而以薇诺娜、花西子、珀莱雅等为代表的国货品牌市占率提升明显。1)日系防晒:在我国防晒市场发展初期,日系产品具有先发优势,且贴合防晒黑、肤感轻盈的消费者需求,市占率位居前列;在新防晒品牌涌现,消费者细分防晒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产品创新不足的日系产品市占率有所下降。2)蜜丝婷:泰国品牌蜜丝婷聚焦年轻消费者,高性价比结合多样化营销活动,品牌影响力加深,市占率从2017年的0.6%跃升至2022年的7.3%。3)国货品牌:薇诺娜、花西子、珀莱雅等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明显。薇诺娜错位布局敏感肌人群,养肤功效切合消费者需求,2022年市占率达到4.2%。花西子主打东方美学,2022年市占率提升至2.5%。 在日本核污水持续排放的大背景下,我们坚定看好日系品牌占比高的防晒赛道的国产替代空间。根据Euromonitor数据,我国2022年TOP20品牌市占率为63.1%,其中日系品牌市占率为26.2%,在日本核污染持续排放的背景下,消费者对日系化妆品消费将呈现下降趋势,我们看好国货品牌凭借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脱颖而出。 我们已经看到,在日本核污水排海后,近期日系防晒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消费者转向选择国产防晒。我们认为这将成为一种中长期趋势,为积极进取的国货品牌提供更好的机会。2023年8月24日日本核污水正式排海,日系防晒9月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安热沙、资生堂分别同比下降45.7%、51.8%;国产防晒销售额明显改善,自然堂、薇诺娜分别同比增长69.73%、42.0%。 防晒行业原料端分析:化妆品新规下国货原料有望充分受益 防晒产业链上游原料方多为综合性化工企业,未来行业有望受益于防晒终端消费较高景气度驱动。 化妆品新规实施,利好国内化妆品原料龙头。化妆品新规于2021年正式实施,主要变化包括注册备案人权责统一、原料报送码和产品功效宣称三方面。2020年6月国务院颁布《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随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应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也相应出台。 新条例变化主要包括三方面:1)注册备案人权责统一: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设立安全责任人;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需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2)原料报送码制度:化妆品原料生产商在原料安全信息登记平台上报原料安全信息,随后会生成原料报送码,化妆品在注册备案过程中可以填报原料商出具的安全信息文件,也可以通过原料报送码直接关联,更换原料供应商时需对资料进行修改完善。3)产品功效宣称:《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于2021年5月1日开始实施,将化妆品功效宣称分为26 个类别,并对各功效类别的产品提出了明确的功效宣称评价要求。其中具有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祛痘、滋养和修护功效的化妆品,应当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方式进行功效宣称评价。 对于品牌方而言,在原料报送机制下,品牌方和原料方连接将更加紧密,会采取联合研发等模式,如珀莱雅与巴斯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就原料领域联合开发。 对于原料方而言,国内化妆品原料厂商更熟悉报送流程、供应稳定性好,有望受益于化妆品新规。 相关上市标的 贝泰妮:敏感肌修护领域龙头,清透防晒乳是明星防晒单品 贝泰妮是敏感肌修护领域龙头。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和归母净利润4.5亿,分别同比增长15.5%和13.9%。单Q2看,实现营业收入15.04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增长17.1%。 公司9月28日公告拟收购悦江投资51%股权,品牌矩阵持续拓展中。悦江投资是国际品牌运营管理集团。 1)产品及服务:2020年悦江投资代理泊美品牌,2021年正式官宣收购Za和泊美品牌,目前公司聚焦自主品牌Za、泊美,并有计划收购或孵化更多的品牌,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海外全渠道销售。Za由资生堂创立于1997年,主营大众价格带化妆品,其美白隔离霜为核心大单品,品牌产品形象深入人心。泊美由资生堂创立于2001年,是专为中国女性设计的植萃系护肤品牌。 2)公司管理层及创始团队:公司创始人郭亮曾于2009年创立欧莱雅百库,被欧莱雅收购之后二次创业成立悦江,公司核心创始团队来自欧莱雅、宝洁、百库、美国通用电气、阿里、唯品会等知名公司,核心团队的丰富经验将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本次收购设置业绩考核目标。悦江投资2022/23H1收入分别为3.08/2.8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4/0.18亿元。本次收购业绩承诺为23-25年净利润不低于0.5/0.8/1.05亿元,三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35亿元。如业绩承诺期间内标的公司三年累计净利润实现数超过业绩承诺期间内累计净利润承诺的110%,公司将以现金方式对管理层股东追加管理层激励,有利于充分调动管理层积极性。本次公司收购一方面有助于补全大众价格带品牌产品,另一方面也引入了优秀的管理运营团队;业绩层面也将厚增公司收入、利润。 公司层面,公司年初以来运营管理逐步调整完成,业绩环比持续改善,产品力持续深化,并推出新品牌贝芙汀完善品牌矩阵,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薇诺娜在防晒领域终端销售规模达6.6亿元,其清透防晒乳是明星单品,打造敏感肌专属防晒,实现防晒、养肤、肤感多维兼顾。 1)全波段高倍防晒,安全不渗透。防晒剂防护波段覆盖中长波紫外线(UVB、UVA),搭建了严密稳定的防护膜,防晒指数达到SPF48,防晒等级达到PA+++。防晒剂成分稳定不光解变质,不渗透肌肤。 2)添加修护成分,精准抑制光敏因子。从具体成分效果角度,薇诺娜专利马齿苋精粹能即时缓解日晒带来的红、痒、痛感;红没药醇与姜根提取物则能缓解日晒红热,增强肌肤防御力;VE衍生物与尿囊素能长效养肤,保持肌肤湿润。从光敏因子抑制效果角度,据薇诺娜官网披露,对致敏因子IL-1a、IL-6、TNF-a、致敏性介质PGE2的抑制率分别为37.07%、28.55%、39.91%与33.13%。 3)使用肤感温和清爽。采用水包油结构,防晒乳亲肤水润;延展性好易涂抹开,轻薄不粘腻。 珀莱雅:国货化妆品龙头,打造云朵防晒,2024多款防晒产品有望推出 珀莱雅是国货化妆品龙头,多品牌在持续发力。公司23H1实现营业收入36.27亿元(+38.1%),实现归母净利润4.99亿元(+ 68.2%)。单Q2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05亿元(+46.2%),归母净利润2.91亿元(+110.4%)。23H1主品牌保持快速增长,新品牌接力高增,逐步贡献盈利;渠道方面,公司线上渠道驱动增长,抖音占比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大单品、复购率也在持续提升。财务指标方面,公司子品牌毛利率持续提升,叠加精华品类持续保持高毛利,其他品类(面膜、面霜等)毛利率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上升;23H1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减少,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公司9月官宣能量系列新品上市,首次上新合计4款产品,价格带在400元以上,未来公司有望逐步向高端延伸。 珀莱雅“云朵防晒”是具有肤感清透、防护力强、轻巧便携特点的纯物理防晒产品。 肤感清透:自研粉体研磨工艺,克服纯物理防晒泛白问题。产品中仅添加氧化锌与二氧化钛两种物理防晒剂,经研磨处理后,质地更细腻均匀,实现透明度高不泛白,肤感轻盈。 防护力强:1)技术角度,采用Smartvector微囊防护技术,能够自动调节防护力,日晒越强烈,光保护成分释放更快。2)成分角度, EUK-14具有稳定性与高抗氧化能力,增强肌肤光抵御力;SOD叠加依克多因,抗氧化、抵御光损能力进一步增强。3)紫外线防护波段角度,能实现全波段防晒。4)防晒指标角度,防晒指数达到SPF45,防晒等级达到PA+++。 轻巧便携:产品轻巧易携带,且具有防水防汗效果,洗浴后防晒指数达SPF30,便于户外出行场景使用。 2024年公司计划将防晒产品作为重点拓展方向之一,有望推出多款防晒新品,积极抓住市场机遇提升市占率。 科思股份:化妆品防晒剂龙头,近年收入和业绩呈现快速增长 科思股份是化妆品防晒剂龙头,产品矩阵丰富、质量稳定,业绩快速增长。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0亿元和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09%和138.69%。单Q2来看,实现营业收入6.02亿元,同比增长47.89%,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13.48%。23H1公司作为防晒龙头受益于防晒市场规模扩大,加之公司产能利用率提高,核心产品销售大幅增长,业绩提升明显。财务指标方面,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主要是由于化妆品活性成分及其原料业务的毛利率提高,2023H1毛利率达53.35%,公司整体毛利率达49.36%。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在防晒领域市占率高,根据Euromonitor 预计数据,以 2021 年全球防晒剂总消耗量 54000 吨为基础测算,公司防晒剂产品市场份额占全球的 20%以上,总销量和市场份额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防晒领域是化妆品行业景气度较高的细分赛道之一,短期看,疫后有望呈现恢复性增长,增速在化妆品细分赛道领跑;长期看,我国防晒品牌市占率有提升空间,同时目前日系防晒占比高,在日本核废水排放背景下,国货品牌国产替代空间大。国货龙头近年在防晒领域更积极布局,我们看好相关公司未来发展。重点推荐珀莱雅(603605,买入)、贝泰妮(300957,买入),建议关注科思股份(300856,未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 化妆品行业竞争加剧,渠道、流量发生变革,若公司不能较快抓住渠道流量红利,则经营业绩承受压力。 2)行业监管政策风险 化妆品行业整体监管趋严,防晒品类需要通过人体功效评价试验,若生产企业不能较好面对新规变化,则可能生产经营方面遇到较大困难。 3)可选消费复苏低于预期 若因为经济、就业波动等影响可选消费复苏进度低于预期,消费者消费意愿减弱,会对防晒终端消费造成不利影响。 纺服时尚消费团队 施红梅、朱炎、杨妍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