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国银河宏观】章俊、许冬石、詹璐:跨周期与逆周期并举,货币政策延续积极——《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解读

【中国银河宏观】章俊、许冬石、詹璐:跨周期与逆周期并举,货币政策延续积极——《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解读

作者:微信公众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中国银河宏观】章俊、许冬石、詹璐:跨周期与逆周期并举,货币政策延续积极——《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金融工作情况做了报告总结。 我们的分析: 1、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积极,总量与结构并行。三季度经济继续上行,增长高于市场预期,这种趋势有望延续至四季度,我们调高全年GDP增速至5.2%-5.3%。 经济回升使市场可能会产生政策支持边际转弱的预期。央行再次强调“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释放货币政策保持积极的信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的背景下,四季度社融增速将继续上行。结构性的货币工具重点仍然在“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经济转型。 2、流动性保持“充裕”,意在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8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9月、10月国债发行提速。我国政府债券的发行认购大部分由商业银行完成,需要消耗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当前保持流动性充裕有重要意义。10月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流动性紧张,市场有央行收紧流动性的疑虑。我们认为央行当前并没有发生转向,并不是央行减少货币投放带来资金的紧张。而是政府债券的加速发行引起资金紧张,央行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意图没有发生改变。9月超预期降准,10月MLF超额续作净投放2890亿元,最近一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7880亿元。 3、防风险工作聚焦化债和房地产。10月,与化债相关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提速,截止21日已发行7263亿元。央行强调“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重点工作仍是维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以支持化债。房地产政策,一方面是继续推进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的下限仍然有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民营地产公司的融资需求可能会迎来边际改善。 我们的判断和政策预期:四季度降准的必要性高于降息,“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的背景下降息仍然是利率政策的方向,2024年非对称的宽幅降息是更优的选择。价格工具的使用可能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短期央行将密集使用汇率工具箱“稳预期、防超调”,中长期看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改善将减轻金融条件对汇率的压力。1、展望四季度,配合财政逆周期发力、化债工作的推进,都需要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合理充裕。进入10月,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的上行压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债券融资的提速。DR007持续高于政策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7%波动,远高于锚定的1年期MLF利率。当前时点降准的必要性高于降息。11月、12月MLF的到期量为8500亿(年内最高)、6500亿,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上升。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金融数据发布会强调保持商业银行合理利润,引发市场对于降息的疑虑,央行强调“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意味着引导LPR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方向不变,只是更强调利率政策的针对性,最终达到银行保持合理利润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两个目标的兼顾实现。先调降LPR1年期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再调降5年期引导贷款利率下调的非对称降息是更优选择。展望2024年,支持经济增长,低通胀运行带来的实际利率上升压力,都需要进一步调降政策利率,同时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将不再制约宽幅降息。 正文 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金融工作情况做了报告总结。下一步工作部署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一、 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积极,总量与结构并行 三季度经济继续上行,经济增长高于市场预期,供需两方面均有积极因素,这种趋势有望延续至四季度,我们调高全年GDP增速至5.2%-5.3%。在此背景下市场可能会产生政策支撑边际转弱的预期。央行再次强调“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释放货币政策保持积极的信号。 当前经济增长仍需要政策的继续支持,政府债券存量增速8月、9月连续上行带动社融增速上行,但是去除政府债券的社会融资存量增速则从5月份以来不断下行,还未出现回升。结合库存周期来看,后续仍需要政策支持带动经济内生修复。 “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央行8月、9月政策引导加大信贷投放,8月18日央行在联合会议指出,“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9月20日,央行在国务院例行吹风会强调“发挥国有大行的支柱作用,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四季度有望延续继续推动社融增速上行。 结构性的货币工具重点仍然在“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经济转型。 二、 流动性保持“充裕”,意在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支持经济增长 8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9月、10月国债发行提速。我国政府债券的发行认购大部分由商业银行完成,需要消耗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当前保持流动性充裕有重要意义。10月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流动性紧张,市场有央行收紧流动性的疑虑。我们认为央行当前并没有发生转向,并不是央行减少货币投放带来资金的紧张。而是政府债券的加速发行引起资金紧张,央行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意图没有发生改变。9月超预期降准,10月MLF超额续作净投放2890亿元,最近一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7880亿元。 三、 防风险工作聚焦化债和房地产 10月,与化债相关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提速,截止21日已发行7263亿元。央行强调“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重点工作仍是维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以支持化债。对于房地产的支持,一方面是在因城施策的框架下继续推进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的下限仍然有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民营地产公司的融资需求可能会迎来边际改善。 四、 我们的判断和政策预期:四季度降准的必要性高于降息 四季度降准的必要性高于降息,2024年非对称的宽幅降息是更优的选择。价格工具的使用可能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短期央行将密集使用汇率工具箱“稳预期、防超调”,中长期看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改善将减轻金融条件对汇率的压力。 1、展望四季度,配合财政逆周期发力、化债工作的推进,都需要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合理充裕。进入10月,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的上行压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债券融资的提速。DR007持续高于政策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7%波动,远高于锚定的1年期MLF利率。当前时点降准的必要性高于降息。11月、12月MLF的到期量为8500亿(年内最高)、6500亿,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上升。 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金融数据发布会强调保持商业银行合理利润,引发市场对于降息的疑虑,央行强调“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意味着引导LPR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方向不变,只是更强调利率政策的针对性,最终达到银行保持合理利润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两个目标的兼顾实现。先调降LPR1年期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再调降5年期引导贷款利率下调的非对称降息是更优选择。展望2024年,支持经济增长,低通胀运行带来的实际利率上升压力,都需要进一步调降政策利率,同时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将不再制约宽幅降息,非对称降息是更优的选择。 风险提示 1.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3.政府债券发行不及预期的风险 4.经济超预期下行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10月2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跨周期与逆周期并举,货币政策延续积极--《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解读》 分析师:章俊、许冬石、詹璐 评级体系: 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公司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