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概伦电子:国产EDA小巨人(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团队

概伦电子:国产EDA小巨人(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团队

作者:微信公众号【计算机文艺复兴】/ 发布时间:2023-10-2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概伦电子:国产EDA小巨人(深度)| 国君计算机李沐华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1. 国产EDA小巨人 1.1. 聚焦EDA全流程,掌握国际领先的EDA核心技术 公司是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国产EDA领军企业,拥有领先的EDA关键核心技术。自2010年成立之初,公司便秉持着“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竞争力的良率导向设计(DFY)”的理念进行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早期就对集成电路行业工艺与设计协同优化(DTCO)方法学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聚焦于EDA流程创新。通过对关键环节的针对性突破,公司在器件建模和电路仿真两大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的关键环节掌握了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自主可控的EDA核心技术,并形成了核心关键工具。 器件建模及验证EDA工具和电路仿真及验证EDA工具在国际市场具有技术领先性,是全球市场的主要供应方。公司的核心关键工具能够支持7nm/5nm/3nm 等先进工艺节点和FinFET、FD-SOI、GAA等各类半导体工艺路线,构建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并持续为100多家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中芯国际在内的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企业服务。 公司主要向客户提供被全球领先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企业长期广泛验证和使用的EDA全流程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制造类EDA、设计类EDA、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和一站式工程服务解决方案。 制造类EDA工具主要为器件建模及验证EDA工具,用于快速准确地建立半导体器件模型,是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核心关键工具之一。公司器件建模及验证 EDA 工具能够用于建立晶体管、电阻、电容、电感等半导体器件的基带和射频模型,能够支持 BSIM、HiSIM、PSP等业界绝大多数标准模型和宏模型、Verilog-A 等定制化模型。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公司的制造类EDA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已形成较为稳固的市场地位,得到全球领先晶圆厂的广泛使用,包括台积电、三星电子、联电、格芯、中芯国际等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中的九家。 公司的设计类 EDA 工具分为模拟设计和数字设计,主要为电路仿真及验证EDA工具,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电路仿真和验证,优化电路的性能和良率,也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核心关键工具之一。模拟设计类主要包括NanoDesigner 电路设计平台、电路仿真、电路分析等,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设计类 EDA 产品线包含规划与验证、时序验证、标准单元库特征化与验证解决方案,公司也将在2023年推出数字仿真EDA工具,并联合EDA生态合作伙伴推出更多的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形成数字电路设计的EDA全流程。 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是指对集成电路器件的各种特性进行测量、数据采集和分析,并为制造类EDA提供数据支持。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是对集成电路器件在不同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下的电流、电压、电容、电阻、低频噪声(1/f 噪声、RTN 噪声)、可靠性等特性进行测量、数据采集和分析,以评估其是否达到设计指标。同时采集的数据也是制造类EDA所需的数据来源,拥有较强的协同效应。公司的产品以全面的测试能力在科研学术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已被行业众多顶尖国内外芯片设计公司和代工厂、IDM 公司广泛采用。 一站式工程服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站式设计支持(Design Enablement)服务和增值的EDA解决方案,并促进EDA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公司主要利用自有的 EDA 工具和测试设备,基于自身在建模建库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能力,为客户提供器件建模和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服务。服务也可以与其他产品相互配合,组成更为完善、附加值更高的解决方案。在充分发挥引流效能并拓宽EDA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公司带来新的订单机会的同时,促进客户对公司其他产品更为高效的使用,进一步增加客户粘性,与EDA产品形成了较好的协同效应。 1.2. 实控人产业背景丰富,股权激励目标彰显公司信心 股权结构集中,员工持股平台占比较高。公司创始人、董事长LIU ZHIHONG(刘志宏)直接持有公司16.15%的股份,并通过与KLProTech及共青城峰伦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能够支配KLProTech持有的21.12%的股份和共青城峰伦持有的7.11%股份,合计控制44.38%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中,KLProTech为公司境外持股平台,另外还有7 家境内员工持股平台(共青城峰伦、共青城明伦、共青城伟伦、共青城经伦、共青城毅伦、共青城智伦、井冈山兴伦),能够有效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公司凝聚力,为公司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实控人拥有深厚研究背景及产业经验,英特尔有望带来协同优势。公司实控人LIU ZHIHONG(刘志宏)是香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博士,作为发明人拥有十多项半导体及 EDA 相关专利,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数十篇论文,曾获 IEDM 最佳论文奖,奠定了公司在半导体元器件建模等 EDA领域的技术基础,同时也拥有近30年的产业经验,主导公司在 EDA领域进行前瞻性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英特尔拥有公司3.84%的股份,有望为公司在EDA领域的业务发展提供协同优势。 公司发布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彰显公司信心。激励计划拟授予867.6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00%,激励对象共计177人,约占员工总数的51.16%。首次授予价格为18.41元/股。公司业绩考核方面,考核年度为2023-2026年,以公司2022年营收为基数,考核年度的营收增长率。当营收增长率超过触发值即可归属80%,达到目标值即可归属100%。 1.3. 积极并购完善能力矩阵,全球布局持续推进 公司积极利用行业并购整合来实现对EDA全流程的覆盖。从国际EDA巨头的发展历程来看,并购是其完善技术和占领市场的重要一环。公司在上市前完成了对博达微及Entasys的收购和整合。上市以来,公司又先后通过直接/间接方式,投资了伴芯科技、山东启芯、新语软件、东方晶源、鸿之微、泛利科技、上海思尔芯股份等数家EDA公司,战略布局覆盖EDA全版图,为公司打造EDA全流程奠定基础。 公司全球化布局持续加速,是中国EDA企业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截止2022年底,公司已形成以上海为总部,境内覆盖上海、北京、济南、广州、深圳,境外覆盖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集成电路重点区域的产业布局,为相关区域范围内的人才引进、研发创新、销售业务开展以及客户沟通协作提供全面支持。 1.4. 营收高速增长,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近年来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净利润稳步提升。得益于EDA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国产化需求,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0.52亿增长至2022年的2.79亿,CAGR达到52.2%。2019年高达8.87亿元的股权支付费用拖累了净利润表现。2020年后,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从2020年的0.29亿上升至2022年的0.45亿,CAGR达到24.6%。 EDA软件授权业务是公司基本盘,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及一站式工程服务业务快速增长。由于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系统及一站式工程服务业务的较高增速,EDA软件授权业务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83.4%降低至2022年的65.5%。 受益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长以及国产替代的大背景,境内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由于国内客户的用户粘性以及技术差距,公司早期选择以国际市场为切入点,在几个关键领域赢得了国际领先客户的认可。随着中国EDA行业进入发展黄金期,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境内客户并取得不错效果。境内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2021年的47.63%提升至2022年的 55.75%,年度收入首次超过来自境外的收入。 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和一站式工程服务业务的毛利率相对较低,业务结构变动导致综合毛利率下滑。EDA软件授权业务是标准化软件产品,相应开发成本已在对应归属期间计入研发费用,因此EDA工具授权业务毛利率为100%。公司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仪器单位成本相对稳定,其毛利率波动主要受单位售价影响,两款产品中FS-Pro毛利率相对 9812DX较低,而FS Pro的销量在2022年大幅增长也导致整体毛利率下滑。由于公司一站式工程服务业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附加值持续提升,形成一定规模效应,毛利率也相较21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业务增速较快,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滑。 研发团队持续扩张带动研发投入大幅提升,销售及管理费用率有所下降。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EDA 公司需要长期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以及优秀的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及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研发人员的占比上升至65%,达到224人。同时,公司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研发投入也在逐年加大。得益于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销售及管理费用率均有所下降。 2. EDA空间广阔,国产化需求迫切 2.1. EDA是集成电路行业的战略支柱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种采用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等流程的设计方法。它将图形学、计算数学、微电子学、拓扑逻辑学、材料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融合在一起。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设计规模、复杂度、工艺先进性等不断提升,EDA 工具已成为提高设计效率、加速产业技术进步与革新的关键因素。 EDA工具是集成电路领域的上游基础工具,也是设计和制造流程的支撑及桥梁。集成电路企业需要使用EDA工具完成设计和制造,主要包括工艺平台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电路制造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均需要对应的EDA工具作为支撑,包括用于支撑工艺平台开发和集成电路制造两个阶段的制造类EDA工具以及支撑集成电路设计阶段的设计类EDA工具。 EDA工具是贯穿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战略基础支柱之一,对行业影响巨大。EDA行业衔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对行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有重要影响。从集成电路设计的角度看,设计人员必须使用 EDA 工具设计几十万到数十亿晶体管的复杂集成电路,以减少设计偏差、提高流片成功率及节省流片费用。EDA行业的市场状况与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每年 EDA 市场表现情况与设计企业营收状况具有高度一致性。 EDA拥有较高的技术、人才和市场壁垒。EDA 处于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握数学、物理、计算机、芯片设计等多行业交叉的综合性知识,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研发人才的培养及积累需要大量时间,追赶难度较大。同时,EDA工具的技术开发依托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全力支持,头部企业与下游客户具备长期合作基础,下游客户短时间更换EDA工具软件的成本也较大,因此对供应商粘性较强,进而形成市场壁垒。 大量并购整合是EDA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限于EDA工具的繁杂分类,EDA 企业在初创时通常仅拥有或擅长部分点工具,后续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完善产品的覆盖品类,进而实现全流程覆盖。自1982年至2020 年,仅仅由三家巨头公司直接参与的并购就达到了约 200 次。 2.2. 全球市场三足鼎立,国产厂商潜力巨大 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平稳增长,国内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根据WSTS的数据,全球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由 2012年的2,382 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612亿美元,CAGR达到7.98%。近年来,随着电子通信等下游市场的迅猛扩张以及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市场平均水平。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相较2012年的2,158 亿元,CAGR达到19.17%。 集成电路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技术迭代的加速带动全球EDA市场规模稳步提升。EDA的市场规模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同时,随着集成电路复杂程度的提升,EDA工具已经成为了集成电路各个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 SEMI 统计,2020 年全球 EDA 市场规模为11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3%。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的数据,全球EDA市场规模有望于2028 年达到 245.2 亿美元,2023-2028年CAGR达到8.46%。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国EDA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中国EDA行业市场规模从57.4 亿元增长至93.1亿元,CAGR达到12.85%。据其预测,2025年中国EDA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5亿元,2020-2025年CAGR达到14.7%。 国际EDA行业三足鼎立,行业集中度较高。全球市场目前被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Mentor Graphics(明导国际)三家公司垄断,以其核心EDA产品为基础,通过数十年不断的高研发投入以及行业并购逐步形成全流程解决方案,形成了较高的行业壁垒和用户粘性,占据了全球主要的EDA市场。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20年三家巨头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7%。 国产厂商已在特定领域及部分点工具上拥有国际竞争力,但总体与国际巨头差距较大。对于EDA企业而言,产品品类的完善程度或能否在点工具上实现差异化竞争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根据赛迪顾问和亿渡数据统计,国内市场中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占比远低于国外头部企业,但包括华大九天、广立微、概伦电子在内的国产厂商在细分行业内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虽然国内EDA厂商无法像三大国际巨头一样提供完整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但随着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国产化进程的进一步提升加速,国产厂商有望打破国内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 2.3. 国产化需求带来无限发展机遇 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自主可控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集成电路行业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产业之一,也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支持集成电路的发展政策密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集成电路作为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之一,并将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列在集成电路类科技前沿领域攻关课题中的首位。 EDA国产化迫在眉睫,国产厂商迎来发展机遇。2019年以来,我国多家科研机构和研究所被禁用基础工业软件,工业软件领域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领域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需求较为迫切。由于EDA对产业链的重要影响,国家对EDA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在政策引导、产业融资和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助力国产EDA厂商发展,加速国产化替代进程。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PDF原文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工业软件相关报告 1. 中国工业软件研究框架(60页PPT) 2. 中望软件:工业软件当自强(40页PPT) 3. 柏楚电子:激光控制系统龙头,工业软件翘楚(深度) 4. 一张图看懂工业软件 5. 赛意信息:商业模式三重跃迁,打开估值上行空间(深度) 6. 中控技术:工控软件领导者(40页PPT) 7. 中控技术:流程工业巨头待起飞(深度) 8. 产业调研:中望软件竞争格局详解 9. 中望软件:工业设计软件国产替代先锋(深度) 10. 一文读懂EDA龙头华大九天 11. 赛意信息:智能制造打开向上成长空间(深度) 12. 关于赛意信息高频问题的解答(深度) 13. 产业调研:中望软件打算怎么做3D CAD? 14. 产业调研:解密中望软件悟空计划 15. 能科科技:军工行业智能制造排头兵(深度) 16. 华如科技:军事仿真行业龙头,业务增长动能强劲(深度) 17. EDA软件:半导体行业的“七寸”(深度) 18. 产业调研:工业软件为什么难做? 19. 容知日新:一个标准的渗透率研究框架 20. 容知日新:设备智能运维龙头(深度) 21. 中控技术:中国工业自动化龙头,未来如何成为亚洲第一(深度) 22. 复盘横河电机历史变迁,展望中国工业软件未来(深度) 23. 索辰科技:国内CAE软件龙头(深度) 24. 华大九天:国内EDA 龙头(深度)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计算机文艺复兴)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计算机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李沐华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9080009。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