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TF风险平价策略,普通人也能轻松实现资产配置
(以下内容从海通证券《利用ETF风险平价策略,普通人也能轻松实现资产配置》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是一场长跑,越早理解资产配置,越能在后半段省心省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曾说过:“资产配置是投资市场里唯一的免费午餐”;而更为通俗的说法则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资产配置是抵御风险的最佳手段。资产配置看似高深实际并不复杂,用ETF就能实现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资产配置。 01 资产配置的真相是什么? 资产配置的核心要义在于提高组合风险修正后的收益。科学、系统的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实现获取长期相对更为稳健的收益的目标。 我们对各类资产的相关性和收益率进行统计,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1)“东边不亮西边亮”:不同类别资产间的相关性较低 资产配置就是通过巧妙地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利用它们之间的低相关性(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关系),来提高投资组合的回报或减少波动。 以中证800、中证1000、国债指数、信用债指数、黄金、原油、货币基金指数7类资产的相关性为例,同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极高。比如,中证800与中证1000在2007年以来的日度收益相关性高达0.89;又比如,国债指数与信用债指数在2007年以来的日度收益相关性高达0.61。 由于同类资产价格趋于同涨同跌,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组合主要依赖于某一类资产,整体表现可能会有很大波动。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当某一类资产表现不佳时,其他类别的资产或许会有不错的收益,从而帮助平衡整体投资组合的表现。这也体现了资产配置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风险并追求更稳健的投资收益。 2)强者并非“恒强”:资产间轮动速度较快 通过计算2008年以来各类资产的年度收益率,可以发现,没有一类资产可以连续领跑3年以上。 换言之,资产之间轮动较快,强者并非“恒强”,前一年的最优资产可能在下一年表现较差;反之,前一年表现不佳的资产也同样可能在今年表现优异。 02 利用ETF轻松构建资产配置组合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可以上市的指数基金,兼具股票与基金的优势与特色,成为高效的指数化投资工具。按照跟踪指数的资产类别,ETF可以分为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商品型、跨境型,为我们构建涵盖不同资产种类的投资组合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当我们想要配置某一类资产时,只需要购买相应的一只ETF基金产品就可以轻松实现。 自2005年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上市,ETF的数量和规模均稳定增长。 仅2012年至2023年8月,ETF的数量就从50只增长至827只,管理规模也从1625亿元增加至18331亿元。 随着ETF市场的快速扩容,ETF为构建资产配置组合提供了优质选择。 构建资产配置策略的方式种类繁多,本文介绍近年来广受欢迎,亦最为经典的一种策略——风险平价策略。 钱恩平博士于2005年首次正式性地提出风险平价的概念,创造性地提出资产配置应以风险配置为中心,而非过度注重资产预期回报率的预测。通过在各类资产之间平均配置风险,可以避免投资组合受到单一资产的影响,从而获取稳健的收益。 桥水掌门人Ray Dalio曾说过:“成功的投资关键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组合,投资的圣杯就是要能够找到15个以上互不相关的投资或回报流,创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由于不同类别资产的相关性较同类别资产的相关性更低,因此,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我们选取横跨股票、债券、商品的ETF(分别是挂钩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债、黄金的ETF),来构建基于ETF的风险平价策略。 结果显示,相较于股6债4的基准配置方案,风险平价ETF配置策略表现明显好于基准,且策略整体的波动性显著降低。 总体而言,科学、系统的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分散风险,获取稳健的收益,利用ETF构建资产配置组合的方式日益普遍。历史数据验证,基于风险平价的思想构建的ETF组合策略在可以获得较为稳健的投资回报。随着ETF市场的快速发展,ETF的玩法日趋多样化,类似的ETF投资策略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投资顾问:程丽辉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13110008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
投资是一场长跑,越早理解资产配置,越能在后半段省心省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里·马科维茨曾说过:“资产配置是投资市场里唯一的免费午餐”;而更为通俗的说法则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资产配置是抵御风险的最佳手段。资产配置看似高深实际并不复杂,用ETF就能实现最简单也最有效的资产配置。 01 资产配置的真相是什么? 资产配置的核心要义在于提高组合风险修正后的收益。科学、系统的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分散风险,实现获取长期相对更为稳健的收益的目标。 我们对各类资产的相关性和收益率进行统计,发现了下面的规律。 1)“东边不亮西边亮”:不同类别资产间的相关性较低 资产配置就是通过巧妙地选择不同的投资品种,利用它们之间的低相关性(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关系),来提高投资组合的回报或减少波动。 以中证800、中证1000、国债指数、信用债指数、黄金、原油、货币基金指数7类资产的相关性为例,同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极高。比如,中证800与中证1000在2007年以来的日度收益相关性高达0.89;又比如,国债指数与信用债指数在2007年以来的日度收益相关性高达0.61。 由于同类资产价格趋于同涨同跌,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组合主要依赖于某一类资产,整体表现可能会有很大波动。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当某一类资产表现不佳时,其他类别的资产或许会有不错的收益,从而帮助平衡整体投资组合的表现。这也体现了资产配置作为一种重要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风险并追求更稳健的投资收益。 2)强者并非“恒强”:资产间轮动速度较快 通过计算2008年以来各类资产的年度收益率,可以发现,没有一类资产可以连续领跑3年以上。 换言之,资产之间轮动较快,强者并非“恒强”,前一年的最优资产可能在下一年表现较差;反之,前一年表现不佳的资产也同样可能在今年表现优异。 02 利用ETF轻松构建资产配置组合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可以上市的指数基金,兼具股票与基金的优势与特色,成为高效的指数化投资工具。按照跟踪指数的资产类别,ETF可以分为股票型、债券型、货币型、商品型、跨境型,为我们构建涵盖不同资产种类的投资组合提供了便捷的方法。当我们想要配置某一类资产时,只需要购买相应的一只ETF基金产品就可以轻松实现。 自2005年国内首只ETF——华夏上证50ETF上市,ETF的数量和规模均稳定增长。 仅2012年至2023年8月,ETF的数量就从50只增长至827只,管理规模也从1625亿元增加至18331亿元。 随着ETF市场的快速扩容,ETF为构建资产配置组合提供了优质选择。 构建资产配置策略的方式种类繁多,本文介绍近年来广受欢迎,亦最为经典的一种策略——风险平价策略。 钱恩平博士于2005年首次正式性地提出风险平价的概念,创造性地提出资产配置应以风险配置为中心,而非过度注重资产预期回报率的预测。通过在各类资产之间平均配置风险,可以避免投资组合受到单一资产的影响,从而获取稳健的收益。 桥水掌门人Ray Dalio曾说过:“成功的投资关键是要打造良好的投资组合,投资的圣杯就是要能够找到15个以上互不相关的投资或回报流,创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由于不同类别资产的相关性较同类别资产的相关性更低,因此,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我们选取横跨股票、债券、商品的ETF(分别是挂钩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国债、黄金的ETF),来构建基于ETF的风险平价策略。 结果显示,相较于股6债4的基准配置方案,风险平价ETF配置策略表现明显好于基准,且策略整体的波动性显著降低。 总体而言,科学、系统的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分散风险,获取稳健的收益,利用ETF构建资产配置组合的方式日益普遍。历史数据验证,基于风险平价的思想构建的ETF组合策略在可以获得较为稳健的投资回报。随着ETF市场的快速发展,ETF的玩法日趋多样化,类似的ETF投资策略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投资顾问:程丽辉 执业证书编号:S0850613110008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载内容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参考使用,客户须自主做出判断和投资决策。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