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科技(600522.SH) 深度报告:光储通信景气高企,海缆打开长期空间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行业与公司 中天科技(600522.SH) 深度报告:光储通信景气高企,海缆打开长期空间 国内老牌光纤光缆企业、海缆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于1992年,先后进入光纤通信/海洋装备/电网/新能源等领域,目前已在各细分线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海缆领域持续发力。2022年公司总营收402.7亿元,其中,光通信及网络/电力传输/海洋系列/新能源/铜产品分别占比23%/30%/18%/8%/13%。 光通信/电力业务支撑基本盘,保持稳健增长。1)光通信:受益于国内5G基站以及智算中心的加速建设,行业景气度高启;公司作为光纤光缆老牌企业,市场份额稳定,行业回暖带动公司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提升;2)电力传输: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稳步扩大,特高压发展持续推进;公司特高压、高性能特种导线等高端产品突出,营收稳健增长,截至2023年8月28日,公司电网建设在手订单约120亿元,贡献稳定基本盘。 海洋业务提供长期增长动能,海外市场广阔。1)国内海风建设逐步回暖:随外部环境好转,2023年下半年以来江苏、广东、山东等多地海风加速核准、招标,预计年底海风需求迎来向上拐点,2023-2025年国内海风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8/12/14GW。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海缆海工供应商,坐拥江苏、广东以及山东生产基地,海缆产能储备达百亿元,订单份额国内第二,充分享受回暖红利;2)欧洲高端海缆市场空间广阔:近日欧盟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提高至42.5%,欧洲各国2030年海风规划目标高达150GW,海外供应端产能紧缺,中国厂商机会大。中天科技海外高端海缆经验丰富,领先进行资源布局,2023年至今已陆续斩获丹麦Baltica 2海上风电项目、德国波罗的海Gennaker海上风电项目、沙特、缅甸、巴西以及墨西哥湾等项目,订单金额合计超40亿元。 光储景气高企,进入放量期。1)光伏:公司具备丰富光伏项目经验,21年中标如东滩涂资源,光伏总包产值有望超过300亿元,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全面提速;2)储能:公司可提供储能一站式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前景可期;截至2023年8月28日,公司新能源业务在手订单约30亿元。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海风装机不及预期;光纤光缆价格下降。 投资建议: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海风推进节奏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影响,我们下调2023-2025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6/40/47亿元(下调前为38/48/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3/11倍,估值处底部区间。看好公司海洋板块+新能源业务弹性和线缆及光通信业务稳定性,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S0980518100002); 朱锟旭(S098052306000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行业与公司 中天科技(600522.SH) 深度报告:光储通信景气高企,海缆打开长期空间 国内老牌光纤光缆企业、海缆领军企业。公司成立于1992年,先后进入光纤通信/海洋装备/电网/新能源等领域,目前已在各细分线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海缆领域持续发力。2022年公司总营收402.7亿元,其中,光通信及网络/电力传输/海洋系列/新能源/铜产品分别占比23%/30%/18%/8%/13%。 光通信/电力业务支撑基本盘,保持稳健增长。1)光通信:受益于国内5G基站以及智算中心的加速建设,行业景气度高启;公司作为光纤光缆老牌企业,市场份额稳定,行业回暖带动公司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提升;2)电力传输:十四五期间电网投资稳步扩大,特高压发展持续推进;公司特高压、高性能特种导线等高端产品突出,营收稳健增长,截至2023年8月28日,公司电网建设在手订单约120亿元,贡献稳定基本盘。 海洋业务提供长期增长动能,海外市场广阔。1)国内海风建设逐步回暖:随外部环境好转,2023年下半年以来江苏、广东、山东等多地海风加速核准、招标,预计年底海风需求迎来向上拐点,2023-2025年国内海风新增装机量有望达到8/12/14GW。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海缆海工供应商,坐拥江苏、广东以及山东生产基地,海缆产能储备达百亿元,订单份额国内第二,充分享受回暖红利;2)欧洲高端海缆市场空间广阔:近日欧盟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提高至42.5%,欧洲各国2030年海风规划目标高达150GW,海外供应端产能紧缺,中国厂商机会大。中天科技海外高端海缆经验丰富,领先进行资源布局,2023年至今已陆续斩获丹麦Baltica 2海上风电项目、德国波罗的海Gennaker海上风电项目、沙特、缅甸、巴西以及墨西哥湾等项目,订单金额合计超40亿元。 光储景气高企,进入放量期。1)光伏:公司具备丰富光伏项目经验,21年中标如东滩涂资源,光伏总包产值有望超过300亿元,带动新能源产业链全面提速;2)储能:公司可提供储能一站式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前景可期;截至2023年8月28日,公司新能源业务在手订单约30亿元。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海风装机不及预期;光纤光缆价格下降。 投资建议:下调2023-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海风推进节奏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影响,我们下调2023-2025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36/40/47亿元(下调前为38/48/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3/11倍,估值处底部区间。看好公司海洋板块+新能源业务弹性和线缆及光通信业务稳定性,维持“买入”评级。 证券分析师:马成龙(S0980518100002); 朱锟旭(S098052306000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开通国信账户~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