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投资价值分析——指数投资价值分析系列之十三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投资价值分析——指数投资价值分析系列之十三

作者:微信公众号【申万宏源金工】/ 发布时间:2023-10-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投资价值分析——指数投资价值分析系列之十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 本期投资提示: ● 充分发挥央企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近20年来,我国研发支出不断增加,且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与央企科技创新企业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国资委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而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2%,央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无论是集成电路、国产大飞机还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都离不开央企的积极参与,我国的科技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央企的引领作用。 ● 成分股特色:将研发支出、专利和股权激励结合。从指数的编制方案中我们看到,在选股过程中,除了我们衡量科技股常用的研发支出占比数据来筛选股票池,指数还创新地使用了专利、股权激励数据进行打分选股,进一步增加了指数的创新属性。专利数量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不错的代表性,而在过去的学术研究中,不少学者验证了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在选股中巧妙地将股权激励作为专利的叠加项来使用,使得代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同指标能够形成共振。 ● 指数成分股容量大,计算机、通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超过50%。截止2023年9月28日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总市值超过5万亿人民币,市值容量大、代表性强,指数的50只成分股覆盖了10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计算机类数量最多、自由流通市值占比最高,通信类总市值占比最大,计算机、通信合计的自由流通市值超过50%,对“卡脖子”涉及的5G通信、软件等领域覆盖度高,这些领域的央企将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中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 ● 成分股估值低、研发支出占比高,指数历史表现出色。指数成分股中,PE处于近3年以来50%分位以下共有31只,大多成分股的当前估值水平中等偏低,而该指数PE中位数明显低于同类指数,成份股低估值属性更突出;从企业研发支出占比的角度,成分股的平均2022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7.63%,其中研发支出占比前十的股票的研发支出占比均达到10%以上,创新能力强。2020年以来,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累计收益32%,跑赢沪深300、中证科技龙头指数超过40%,指数表现出色。 ● 风险提示及声明:本报告对于海外产品、海外指数的研究分析均基于公开信息,可能受分析样本不同而产生一定偏差;指数产品表现受指数波动影响,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指数未来表现受宏观环境、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波动风险;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 | 目录 1.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基本情况 1.1 充分发挥央企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1.2 指数概况 2. 指数成分股特点 2.1 成分股市值分布:容量大、代表性强 2.2 成分股行业分布:计算机、通信自由流通市值超过50% 2.3 成分股特色:将研发支出、专利和股权激励结合 3. 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3.1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成分股估值水平较低 3.2 成分股研发支出占比高 3.3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表现出色 4. 风险提示与声明 | 正文 1.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基本情况 1.1 充分发挥央企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始终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近20年来,我国研发支出不断增加,且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关于央企科技创新的政策也在持续增加,央企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18年4月19日,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建立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中央企业创新体系;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央企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健全中央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激发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 2022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更好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2023年2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强调,中央企业在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未来国资委将准确把握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巩固优势、补上短板、紧跟前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和增强创新体系效能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根据国资委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部投资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而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2%,央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无论是集成电路、国产大飞机还是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领域,都离不开央企的积极参与,我国的科技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央企的引领作用。 1.2 指数概况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定制,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指数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业务涉及半导体、电子、电力设备、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等行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该类上市央企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选样空间同中证全指指数的样本空间,然后按以下步骤筛选股票: (1)对于样本空间内符合可投资性筛选条件的证券,在属于国资委央企名录,以及实际控制权或第一大股东归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半导体、电子、电力设备、非金属材料、机械制造、航空航天、软件开发、电信服务、通信设备等行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央企科技创新主题证券; (2)在央企科技创新主题证券中,选取过去一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3%或者过去一年研发支出在全市场排名前50%的证券作为待选样本; (3)对上述待选样本,分别将过去五年新增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评价标准化后求和计算得到专利得分,并结合股权激励实施情况,进一步计算得到综合得分。其中,对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待选样本,综合得分为其专利得分;对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待选样本,综合得分为其专利得分的两倍; (4)将待选样本按照综合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前50 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指数计算公式为: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 6 月和 12 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权重因子介于0和1之间,以使样本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10%,其中非国务院国资委或国资委下属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上市公司证券单个样本权重不超过 3%。 2. 指数成分股特点 2.1 成分股市值分布:容量大、代表性强 截止2023年9月28日,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50只成分股,平均总市值约为1026.27亿元,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236.19亿元,成分股总市值大部分位于500亿元以下,自由流通市值主要集中在25亿至300亿元的区间。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总市值超过5万亿人民币,市值容量大、代表性强。 2.2 成分股行业分布:计算机、通信自由流通市值超过50%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50只成分股覆盖了10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计算机类数量最多、自由流通市值占比最高,通信类总市值占比最大,计算机、通信合计的自由流通市值超过50%。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成分股中,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的占比高,对“卡脖子”涉及的5G通信、软件等领域覆盖度高,这些领域的央企将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中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 2.3 成分股特色:将研发支出、专利和股权激励结合 从指数的编制方案中我们看到,在选股过程中,除了我们衡量科技股常用的研发支出占比数据来筛选股票池,指数还创新地使用了专利、股权激励数据进行打分选股,进一步增加了指数的创新属性。 2022年,根据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五大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全年发明专利申请达到290万件,较2021年同期上升1.4%,发明专利授权150万件;其中,中国发明专利申请162万件,授权80万件,都超过一半,我国发明专利数量不断增长。 2022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前五的企业包括华为、腾讯、OPPO、京东方等,专利数量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不错的代表性。 在过去的学术研究中,不少学者验证了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如Jensen和Meckling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指出股权激励作为缓解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代理冲突的激励机制设计,能有效提高管理层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也会提高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从而引导其选择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更高风险的投资。 2016年10月31日,国资委发布《关于做好中央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工作的通知》,通知从分红激励的实施条件、激励岗位及激励对象的选择、考核指标、目标水平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国有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 2021年8月16日,国资委发布《中央科技型企业实施分红激励工作指引》,旨在推动央企改革薪酬制度,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助力国有科技型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国有科技型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6年以来,全市场股权激励的占比高于央企股票池,但随着近年来针对央企股权激励的政策出台,央企股票池股权激励占比呈现快速提升的趋势: 2022年股权激励全市场占比是2016年的2倍,而在央企股票池中的占比 2016年的3倍,央企股票池中股权激励数量、占比的增速更快,对央企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也将更明显。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在选股中巧妙地将股权激励作为专利的叠加项来使用,对于有股权激励的企业将其专利得分乘以2,使得代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同指标能够形成共振。 3. 指数投资价值分析 3.1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成分股估值水平较低 截至2023年9月28日,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50只成分股中,多数成分股PE为正。其中,PE处于近3年以来50%分位以下共有31只,大多成分股的当前估值水平中等偏低: 而若将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成份股PE与中证科技龙头指数比较,该指数PE中位数明显更低,央企科技企业低估值属性更突出: 3.2 成分股研发支出占比高 从企业研发支出占比的角度,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成分股的平均2022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7.63%,其中研发支出占比前十的股票的研发支出占比均达到10%以上,而其中有一半以上属于计算机行业,这也说明央企科技企业重视研发上的投入,该指数研发支出占比前十的个股在行业内也属于研发支出占比较高的公司。 3.3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表现出色 2020年以来,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累计收益32%,跑赢沪深300、中证科技龙头指数超过40%,指数表现出色;2020年,指数表现与沪深300接近,2021年以来则明显跑赢沪深300与科技龙头指数: 中证诚通央企科技创新指数的回撤小于中证科技龙头、沪深300,年化超额收益都超过10%。 4. 风险提示与声明 风险提示及声明:本报告对于海外产品、海外指数的研究分析均基于公司、Bloomberg公开信息,可能受分析样本不同而产生一定偏差;指数产品表现受指数波动影响,基金产品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指数未来表现受宏观环境、市场波动、风格转换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波动风险;本报告不涉及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不涉及对基金产品的推荐,亦不涉及对任何指数样本股的推荐。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