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信科技首次覆盖:银行IT领军,成长动能充足【开源计算机陈宝健团队】
(以下内容从开源证券《宇信科技首次覆盖:银行IT领军,成长动能充足【开源计算机陈宝健团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1、银行IT 领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银行IT领军,大行资源优势显著,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随着金融加速推进,银行IT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未来成长动能充足。2023年8月,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供应商,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大单,有望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金融信创加速推进,银行IT持续高景气 银行业务庞杂,IT细分子系统众多,在银行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的推进下,IT建设需求保持高景气。未来信创建设将由OA等外围系统向核心领域深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对应的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金融信创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到2027年我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231亿元,空间广阔。 3、大行资源优势显著,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1)公司大行资源优势显著,一体两翼驱动发展。 公司在银行IT领域深耕多年,大行资源优势显著,在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大行IT建设需求更为强烈,也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根据IDC数据,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占银行IT投入的近七成。同时,公司一体两翼战略持续推进,创新业务业务毛利率超70%,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海外业务不断突破,标杆项目持续落地,未来值得期待。 (2)信创大单加速落地,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受益于信创的持续推进,公司相关订单和收入显著提速。2023年8月,公司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基础设施项目,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供应商,年度订单金额比例为30%,据此测算,预计将为公司贡献19.58亿元收入。此外,公司软件业务订单预计也将持续落地,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成长动能充足。我们预计后续其他银行的信创招标也有望持续落地,公司凭借大行客户资源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 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1、 银行IT 领军,业绩拐点已至 公司是国内银行IT领军。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较早一批服务于银行信息化的本土企业。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IT咨询规划、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实施等业务,目前形成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和创新运营业务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了优质客户资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交付网络,公司的客户覆盖了国内主流的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积累了优质客户资源,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品牌声誉,尤其在银行领域,客户覆盖率连续十余年处于龙头地位。 公司业务全面,多个细分赛道领先。公司业务覆盖业务、渠道、管理三大银行IT产品线,业务全面。自2010年以来,公司持续在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处于领先位置,其中在信贷操作、商业智能、网络银行、渠道管理、渠道合规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根据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数据,公司连续5年在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中位列上市公司第一,并在多个细分领域位列第一。 公司管理层为高学历人才,在领域内持续深耕。公司高管团队多为海内外名校毕业,行业经验丰富。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洪卫东拥有清华大学本科及EMBA学历,历任多家外企、金融IT公司高管,此前曾任高伟达总经理。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历,此前曾任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公司首席运营官、副总经理为东北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建设银行分行科长。 2020年,百度宣布战略入股宇信科技。公司控股股东为珠海宇琴鸿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洪卫东持有珠海宇琴鸿泰创业投资集团99.99%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20年1月,百度受让股东远创基因和光控基因持有的公司股份2286万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截至2023年上半年,百度持有公司3.60%的股份,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85亿元,同比增长14.99%,在疫情背景下彰显韧性。公司三大业务线稳步发展,主要受益于信创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表明金融IT市场长期成长逻辑不改,市场整体需求稳定。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滑36.09%,主要系疫情导致公司交付效率下降,实施成本上升,以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多因素导致毛利率下滑所致。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20.94%,三大业务持续发力,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5.76%,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主要系公司主动对客户和项目进行颗粒度更细的选择,同时费用率整体优化所致。随着疫情的不利因素消退,公司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均积极向好,业绩拐点已至。 受益于信创加速,公司系统集成业务快速增长。公司业务包括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创新运营三大板块,收入方面,2022年收入分别为31.47、9.69、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4%、38.50%、0.23%。2023上半年,系统集成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50.32%,主要受益于金融信创的积极推进;软件开发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16.31%,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创新运营业务实现收入0.71亿元,较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已有客户持续稳定运营,新项目上线有所延后。 毛利率方面,2022年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创新运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9.42%、9.07%、85.72%,同比分别-8.35、-0.70、+10.93个百分点。创新运营业务具有较高的毛利率,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整体来看,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27.01%,同比下滑7.14个百分点,主要系软件业务毛利率下滑,以及收入占比相对较低的集成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所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8%、5.60%、11.67%,同比分别下降0.89、2.34、0.00个百分点,公司整体费用率向好。 2023年3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2023年3月,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377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不超过741万股(占总股本的1.04%),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以及技术骨干,授予价格为10.31元/股。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年度为2023-2024两个会计年,2023年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基数, 2023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2024年考核目标为,第二个归属期以2022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考核的净利润指剔除激励成本摊销的扣非归母净利润)。 激励方案有望绑定核心成员利益,充分激发公司成长活力。根据公司激励方案,副总经理井家斌获授数量占授予总量的3.78%,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戴士平获授数量占授予总量的2.83%。激励方案有望充分绑定公司核心成员利益,激发公司成长活力。 2、金融信创加速推进,银行IT 持续高景气 (一)银行IT市场概况 我国银行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银行的信息化水平也持续提升。银行信息化先后经历金融业务电子化阶段、金融渠道网络化阶段,目前信息技术的功能也从支撑业务发展转为引领业务的发展,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成为新的趋势。 由于银行业务庞杂,银行IT细分子系统众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IDC数据,我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主要分为业务、渠道、管理和其他四大类,其中业务类库包括核心业务、支付业务、中间业务、信贷业务系统等,渠道类包括渠道管理、柜台、银行卡、电话银行/呼叫中心、网络银行、直销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等系统,管理类包括企业资源管理、商业智能/决策支持,风险管理,金融审计和稽核,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 按功能划分,银行IT解决方案分为业务类、管理类、渠道类三大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的IDC数据,2019年市场规模排名前5的子系统分别为核心系统(业务类)、风险管理(管理类)、商业智能(管理类)、信贷系统(业务类)、中间业务(业务类)。 (二)银行IT市场增长驱动 驱动一: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IT建设需求旺盛 银保监会要求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在2025年转型要取得明显成效。工作目标包括: (1)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2)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业务流程、技术应用等在内的全方位变革。随着IT系统的丰富,相应数据量也会持续增长,对前期的IT规划和后期的IT运维的需求同样提升。 驱动二:政策持续金融信创落地,未来几年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此外,《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同样要求提高自主可控,明确“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降低外部依赖、避免单一依赖”。 目前,金融信创已启动三期试点,试点机构扩容至近400家,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信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1)根据亿欧智库统计数据,金融信创于2020年8月启动第一期试点,首批试点机构47家,主要为一行两会、交易所以及头部银行、保险、券商。 (2)2021年5月,金融信创启动第二批试点,试点机构增至198家,要求OA以及邮件系统替换成全栈信创产品,一般系统开始部分信创应用,要求信创投入不低于全年IT支出的15%。 (3)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2022年金融信创项目数同比增长300%,并且呈现向核心业务系统和云资源网络基础建设等发力的趋势。从需求分布来看,银行需求占比达62.41%,中小银行对信创建设也保持有较高的积极性。 未来几年金融信创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央及全国各地方政府共发布信创相关政策166部,国家政策持续推进金融信创发展。未来金融信创建设由OA、邮件等外围向数据库、业务等核心领域深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对应的价值量或将持续提升,金融信创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三)银行IT市场空间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IT系统规模及复杂程度日趋增长,银行IT投入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2年我国银行IT投资规模达到约2771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5047亿元。从投资方向来看,2021年硬件及运营、服务、软件投入占比分别为49.2%、36.2%、14.6%。 就公司所在的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来看,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2年我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546亿元,同比增长13.8%,预计2027年将达到1231亿元,2023-2027年复合增速达17.45%。 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虽然银行IT整体市场规模较大,但竞争格局分散。主要有两个原因:(1)银行IT子系统繁杂,不同领域技术差异较大;(2)银行话语权较大,对于产品定制化要求较高,产品化程度较低。子系统多同时定制化程度高,决定了不同银行IT公司业务各有侧重,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公司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1年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CR5、CR10分别为25.69%、39.28%,公司市场份额为6.14%,位列行业第二,其中在信贷操作、商业智能、网络银行、渠道管理、渠道合规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3、大行资源优势显著,一体两翼驱动发展 3.1、公司大行资源优势显著,与科技巨头合作紧密 银行IT建设需求以大行为主导。 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大,服务客户多,对于IT建设需求更为强烈,同时也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因此,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正呈现出“马太效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领先优势明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IDC数据,2019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投资占比最大,占全行业总体IT投资的45.7%,股份行IT投入占比20.9%。18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IT投入合计占比66.6%,与总资产规模占比规模相当。 公司积累了大量长期客户资源,大行资源优势显著。 公司成立以来,与各类金融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服务客户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180多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和200余家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和村镇银行,以及50余家外资银行。2022年,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大型城商行贡献了超50%以上的软件收入,大行资源优势显著。 公司与百度、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建立了紧密合作: (1)百度: 公司于2020年与百度开启战略合作,百度也成为公司重要战略股东。宇信金融云引入了百度的AI、大数据、云管等先进能力,实现“云上能力”的智能化升级。同时,公司加强了与百度基于AI中台的合作,将AI技术能力与应用场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金融业务的智能化升级,双方也携手共建了“智能客服”、“大数据风控”、“数字员工IPA”等多个联合解决方案。 2023年2月,公司宣布成为“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将优先内测体验并接入“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双方将携手共创“文心一言”在金融业务场景的率先应用,并围绕技术创新、场景孵化、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助力金融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此次宇信科技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是双方在AI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领先的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将在国内金融业务场景的首先着陆。 (2)腾讯: 公司于2021年10月与腾讯云开启战略合作,是腾讯云在金融行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解决方案融合、平台产品整合、技术联合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在信贷平台、数据中台、手机银行等领域已有解决方案落地。 公司携手腾讯云发力数字中台业务。腾讯金融云以微众银行项目起步,经过多年深耕细作,目前累计服务超150家银行、数10家券商、保险、超过90%的持牌消费金融企业以及众多泛金融企业。2021年一季度,公司与腾讯云携手,基于国产云底座、国产数据库,中标国内最大农商行金融数据中台项目;2021年7月,公司与腾讯云又携手中标农商行数据中台咨询规划项目。 金融行业是数据中台渗透率最高、应用最成熟、数据服务最丰富的领域之一。银行作为排头兵,对于数据能力提升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大中型银行以及发展较快的中小银行纷纷开启了数据中台的建设。未来,公司与腾讯云在数字中台领域的合作值得期待。 (3)华为: 公司是华为金融开放创新联盟创始会员,是华为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FPGGP)成员单位。早在2013年,华为从电信行业转战金融科技领域后,公司就成为华为第一批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6月,华为在智慧金融峰会上启动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FPGGP),公司是首批25家会员单位之一。目前公司已和华为云、鲲鹏、OpenGuass、OpenEuler等领域展开合作,并联合交付金融云数据中心、5G+智能银行、全渠道银行、金融大数据等多个方案。 3.2、创新业务叠加金融出海, 一体两翼战略驱动发展 (一)创新业务转型运营服务 公司创新业务自2018年开始布局、2019年全面发力、2020年起持续保持高增长,经过5年的发展,创新运营业务成果显著,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二大增长引擎。公司创新业务本质是从产品服务转向业务运营,按业务量收费,是公司未来发展新方向。公司基于过去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客户资源,从IT系统建设切入,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风险控制等能力,与客户联合运营、共赢互利的合作模式。 目前公司已形成生态平台赋能和联合运营赋能双轮驱动,数字营销、数字零售信贷、数字普惠三大能力齐头并进的模式,能够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覆盖大零售数字化运营一站式的运营服务体系。 公司创新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部分:(1)网贷运营平台,基于公司自研的分布式架构和微服务体系;(2)金融云服务,公司以网贷运营作为切入点,支持中小银行零售转型。 (1) 数字信贷 数字信贷是公司最早的创新运营业务,根据IDC和赛迪报告,公司数字信贷市占率长期稳居上榜企业第一。 信贷业务是银行业核心业务之一,公司从大行信贷系统起家,在信贷管理细分领域具有完备的产品线,行业经验丰富。 在数字信贷领域,公司可以提供从战略规划、业务规划、系统建设、服务咨询、业务运营、经营分析等一体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主要有“数字零售信贷联合运营解决方案”、“汽车金融解决方案”、“经营分析平台”三大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 数字零售信贷联合运营解决方案: 公司与金融机构采用联合运营的业务模式,初始零投入,双方共同进行创新业务拓展、业务营销、联合建模、体系建设、系统与开发等,最终共同收益双方进行分润。目前公司已服务超40家数字零售信贷头部平台,客户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各类银行,累计运营资产超10000亿元。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数字信贷联合运营在海外市场的应用,2022年1月,公司公司印尼宇众发布与印尼合作伙伴QNB银行、Indosat电信公司联合运营的数字信贷品牌UCan。 汽车金融解决方案: 汽车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已成为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公司可以提供顶层规划、资产推荐、技术对接、系统建设、运营管理、经营分析等服务,涵盖新车、二手车、车抵贷等多个业务场景,帮助金融机构构建汽车金融业务体系。目前公司汽车金融解决方案已在多家金融机构成功落地,其中某城商行方案上线三年累计放款规模达70亿元,资产质量表现良好。 经营分析平台: 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者,辅助日常决策和效果评估。目前公司经营分析平台已在股份行、城商行、金控公司等多类金融机构落地实施。 (2)营销运营 客户痛点: 中小银行负债来源结构单一,且稳定性不强,同时受制于运营运营和技术开发能力,自营渠道造血能力偏弱、比较依赖第三方渠道,容易陷入客户流失的困境。 公司方案: 公司具备丰富运营经验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可以帮助中小银行以较低的人员和技术投入,获得更大的营销运营效率,主要解决中小银行痛点。公司推出管家式X运营服务的复合式服务,渠道、工具、权益、运营四维一体,构建“客户标签画像+营销资源整合+营销活动策划+营销全流程监控+精准营销建模”,实现各营销渠道打通。”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2年,公司创新运营业务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0.2%,主要系受宏观环境影响,收入增长放缓;创新业务毛利率达85.72%,同比提升10.9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数字信贷模块业务规模增加,老客户运营规模持续增长,毛利率提升。创新业务毛利润占比从2019年的6.90%提升至2022年的12.20%,已成为公司增长新引擎。 从业务进展来看,2021年,公司开启布局金融行业私域流量运营,推出私域流量精细化运营解决方案,以互联网模式下的用户增长模型(AARRR)为基础,结合金融行业特点,赋能金融行业私域流量运营。私域流量运营已在某城商行落地实施,未来有望迎来更多业务机会。2022年,公司“全渠道技术支撑+多套营销工具+管家式营销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市场表现优异,新增8家银行客户,后续增长动能强劲。 (二)海外市场持续突破 亚太银行IT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厂商有望弯道超车。 欧美银行IT市场进入成熟期,增速放缓,主要投向老系统的维护。与此同时,东南亚正兴起数字银行浪潮,对互联网解决方案需求持续提升。东南亚银行信息化方案商主要为IBM、FIS、Silverlake等公司。相比东南亚市场,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具备先发优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国内厂商有望实现对欧美软件巨头的弯道超车。 目前,公司海外业务覆盖新加坡、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四国,正向中东、非洲等区域拓展。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持续突破,主要进展包括:(1)此前渠道类产品已经落地,2022年,数据产品、信贷产品、核心系统、DevOps等产品均有突破;(2)新加坡、柬埔寨等海外现有客户实现二期落地;(3)2022年,拓展第一家海外数字银行ODC业务,在合作模式上实现创新,持续挖掘海外客户新增需求;(4)2022年下半年,公司与大连同方软银合作,推进海外多家银行数字核心系统、虚拟银行核心系统等业务系统,有望在2023年陆续落地。 海外创新业务方面, 2022年,公司印尼子公司印尼宇众承建的数字银行信贷品牌Ucan正式对外发布,并进入稳定运营阶段。Ucan为数字信贷运营项目,由印尼宇众与合作伙伴QNB银行、Indosat电信公司联合运营,印尼宇众提供数字银行运营服务和数字银行系统。 Ucan为数字贷款产品,从申请到提现全部以数字化的方式完成。Ucan系统核心是通过客户数据和业务数据建立信用评分模型,经过试运营后,运营效果和风控表现优秀,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助力QNB银行开启数字化转型。 Ucan标杆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公司数字银行运营模式和数字银行系统在东南亚市场成功迈出第一步,为未来在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未来值得期待。 4、信创大单加速落地,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国家持续发文鼓励自主可控,信创投标取得积极进展。 2023年7月31日,总书记在《求是》发文表示“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国家多次发文鼓励自主可控。7月底以来,麒麟软件先后中标邮政集团、中交集团操作系统采购项目,标志着信创招投标取得积极进展,下半年值得期待。 受益于信创的持续推进,公司相关订单和收入显著提速,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1)软件业务方面, 2022年底以来,公司大单持续落地。根据公司公告,目前软件业务收入50%以上来自信创项目,2023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新增在手订单约26.2亿元,新签订单中信创占比更高。 2022年12月,公司中标某头部城商银行新一代信贷系统集群建设项目,项目金额3000万元,包含统一贷后管理平台、统一担保管理平台、信贷报表管理平台三个系统建设。 2022年12月,公司信贷产品再次中标两大单,分别为某省会级城商行新一代信贷建设项目和省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系统项目,项目金额近2000万元。 2023年1月,公司信贷业务线再次中标两个项目,分别为某大型城商行新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项目以及某金投集团业务中台系统项目,总金额达3000万元。 2023年4月,公司中标中国农业银行开发测试外协入围项目,项目金额亿元级,公司将为农总行全国研发中心(一总七中心)、数据中心提供开发、测试服务。 2023年7月,公司中标某农商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项目,项目金额千万级,公司将采用当前领先的中台模式,将自研的新一代智能化信贷服务平台与该行已有的微服务架构平台进行深度融合。 (2)系统集成方面, 受益于信创政策推动,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围绕自主创新进行全面重构和升级。受益于信创基础软硬件的销售提速,2023年上半年公司系统集成业务实现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50.32%。2023年8月,公司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大单,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排序第一入围中信银行信创大单,预计将为公司贡献19.58亿元收入。 8月8日,公司发布《关于收到入围通知书的公告》,根据公告,公司收到中信银行通用基础设施集成商入围采购项目(招标编号:0733-23142498)《入围通知书》,招标人与入围中标人分别签订有效期1年的框架合同,到期后双方无异议可延续1年。根据招标文件,项目整体预估采购金额为65亿元,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入围中标厂商,年度订单金额比例为30%,据此测算,预计将为公司贡献19.58亿元收入。 根据采招网信息,中信银行通用基础设施集成商入围采购项目涉及9类设备,均包含5年免费维保。9类设备及预估采购金额为:(1)服务器:ARM芯片服务器34.01亿元,C86芯片服务器10.20亿元;(2)网络设备:数据中心级别交换路由 10亿元,非数据中心级别交换路由 1.19亿元,防火墙设备0.99亿元,波分设备1.70亿元;(3)存储设备:集中式ARM高端存储3.93亿元,分布式ARM对象存储2.34亿元,中高端存储光纤交换机0.90亿元。 信创招投标值得期待,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随着中信银行65亿信创大单的落地,我们预计后续其他银行的信创招标也有望落地,3季度信创整体招标值得期待。整体来看,大行对于IT建设需求更为强烈,同时也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目前大行和股份行金融信创推进和落地进展积极,公司大行客户资源优势显著,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关键假设: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的推进下,银行IT建设需求保持高景气。未来信创建设将由OA等外围系统向核心领域深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对应的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金融信创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2027年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231亿元,空间广阔。受益于信创的持续推进,公司相关订单和收入有望显著提速,公司凭借大行客户资源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0%、20%、20%,毛利率分别为32.0%、33.0%、34.0%,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7%、33%、30%,毛利率分别为9.2%、9.3%、9.4%。 投资建议: 公司是银行IT领军,大行资源优势显著,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随着金融加速推进,银行IT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未来成长动能充足。2023年8月,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供应商,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大单,有望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 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注:上述报告内容详见开源证券公司首次覆盖报告20230928:《银行IT领军,成长动能充足》 陈宝健,执业证书编号:S0790520080001 闫宁,执业证书编号:S0790523080003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核心观点 1、银行IT 领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银行IT领军,大行资源优势显著,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随着金融加速推进,银行IT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未来成长动能充足。2023年8月,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供应商,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大单,有望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金融信创加速推进,银行IT持续高景气 银行业务庞杂,IT细分子系统众多,在银行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的推进下,IT建设需求保持高景气。未来信创建设将由OA等外围系统向核心领域深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对应的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金融信创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到2027年我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231亿元,空间广阔。 3、大行资源优势显著,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1)公司大行资源优势显著,一体两翼驱动发展。 公司在银行IT领域深耕多年,大行资源优势显著,在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大行IT建设需求更为强烈,也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根据IDC数据,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占银行IT投入的近七成。同时,公司一体两翼战略持续推进,创新业务业务毛利率超70%,已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海外业务不断突破,标杆项目持续落地,未来值得期待。 (2)信创大单加速落地,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受益于信创的持续推进,公司相关订单和收入显著提速。2023年8月,公司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基础设施项目,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供应商,年度订单金额比例为30%,据此测算,预计将为公司贡献19.58亿元收入。此外,公司软件业务订单预计也将持续落地,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成长动能充足。我们预计后续其他银行的信创招标也有望持续落地,公司凭借大行客户资源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风险提示: 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1、 银行IT 领军,业绩拐点已至 公司是国内银行IT领军。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较早一批服务于银行信息化的本土企业。主要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IT咨询规划、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和实施等业务,目前形成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和创新运营业务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深耕行业多年,积累了优质客户资源。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已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交付网络,公司的客户覆盖了国内主流的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积累了优质客户资源,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品牌声誉,尤其在银行领域,客户覆盖率连续十余年处于龙头地位。 公司业务全面,多个细分赛道领先。公司业务覆盖业务、渠道、管理三大银行IT产品线,业务全面。自2010年以来,公司持续在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处于领先位置,其中在信贷操作、商业智能、网络银行、渠道管理、渠道合规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根据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数据,公司连续5年在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中位列上市公司第一,并在多个细分领域位列第一。 公司管理层为高学历人才,在领域内持续深耕。公司高管团队多为海内外名校毕业,行业经验丰富。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洪卫东拥有清华大学本科及EMBA学历,历任多家外企、金融IT公司高管,此前曾任高伟达总经理。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拥有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学历,此前曾任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公司首席运营官、副总经理为东北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建设银行分行科长。 2020年,百度宣布战略入股宇信科技。公司控股股东为珠海宇琴鸿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洪卫东持有珠海宇琴鸿泰创业投资集团99.99%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20年1月,百度受让股东远创基因和光控基因持有的公司股份2286万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截至2023年上半年,百度持有公司3.60%的股份,为公司第四大股东。 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42.85亿元,同比增长14.99%,在疫情背景下彰显韧性。公司三大业务线稳步发展,主要受益于信创和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表明金融IT市场长期成长逻辑不改,市场整体需求稳定。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滑36.09%,主要系疫情导致公司交付效率下降,实施成本上升,以及人工成本上升等多因素导致毛利率下滑所致。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9.37亿元,同比增长20.94%,三大业务持续发力,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35.76%,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主要系公司主动对客户和项目进行颗粒度更细的选择,同时费用率整体优化所致。随着疫情的不利因素消退,公司上半年收入和利润均积极向好,业绩拐点已至。 受益于信创加速,公司系统集成业务快速增长。公司业务包括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创新运营三大板块,收入方面,2022年收入分别为31.47、9.69、1.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4%、38.50%、0.23%。2023上半年,系统集成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50.32%,主要受益于金融信创的积极推进;软件开发收入14.83亿元,同比增长16.31%,收入保持稳健增长;创新运营业务实现收入0.71亿元,较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公司已有客户持续稳定运营,新项目上线有所延后。 毛利率方面,2022年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创新运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9.42%、9.07%、85.72%,同比分别-8.35、-0.70、+10.93个百分点。创新运营业务具有较高的毛利率,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整体来看,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27.01%,同比下滑7.14个百分点,主要系软件业务毛利率下滑,以及收入占比相对较低的集成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所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8%、5.60%、11.67%,同比分别下降0.89、2.34、0.00个百分点,公司整体费用率向好。 2023年3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方案。2023年3月,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377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不超过741万股(占总股本的1.04%),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以及技术骨干,授予价格为10.31元/股。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业绩考核年度为2023-2024两个会计年,2023年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基数, 2023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5%;2024年考核目标为,第二个归属期以2022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30%(考核的净利润指剔除激励成本摊销的扣非归母净利润)。 激励方案有望绑定核心成员利益,充分激发公司成长活力。根据公司激励方案,副总经理井家斌获授数量占授予总量的3.78%,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戴士平获授数量占授予总量的2.83%。激励方案有望充分绑定公司核心成员利益,激发公司成长活力。 2、金融信创加速推进,银行IT 持续高景气 (一)银行IT市场概况 我国银行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银行的信息化水平也持续提升。银行信息化先后经历金融业务电子化阶段、金融渠道网络化阶段,目前信息技术的功能也从支撑业务发展转为引领业务的发展,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成为新的趋势。 由于银行业务庞杂,银行IT细分子系统众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IDC数据,我国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主要分为业务、渠道、管理和其他四大类,其中业务类库包括核心业务、支付业务、中间业务、信贷业务系统等,渠道类包括渠道管理、柜台、银行卡、电话银行/呼叫中心、网络银行、直销银行、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等系统,管理类包括企业资源管理、商业智能/决策支持,风险管理,金融审计和稽核,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 按功能划分,银行IT解决方案分为业务类、管理类、渠道类三大类。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的IDC数据,2019年市场规模排名前5的子系统分别为核心系统(业务类)、风险管理(管理类)、商业智能(管理类)、信贷系统(业务类)、中间业务(业务类)。 (二)银行IT市场增长驱动 驱动一: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IT建设需求旺盛 银保监会要求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 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在2025年转型要取得明显成效。工作目标包括: (1)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2)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数据治理更加健全,科技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银行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业务流程、技术应用等在内的全方位变革。随着IT系统的丰富,相应数据量也会持续增长,对前期的IT规划和后期的IT运维的需求同样提升。 驱动二:政策持续金融信创落地,未来几年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 此外,《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同样要求提高自主可控,明确“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原则,降低外部依赖、避免单一依赖”。 目前,金融信创已启动三期试点,试点机构扩容至近400家,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信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1)根据亿欧智库统计数据,金融信创于2020年8月启动第一期试点,首批试点机构47家,主要为一行两会、交易所以及头部银行、保险、券商。 (2)2021年5月,金融信创启动第二批试点,试点机构增至198家,要求OA以及邮件系统替换成全栈信创产品,一般系统开始部分信创应用,要求信创投入不低于全年IT支出的15%。 (3)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2022年金融信创项目数同比增长300%,并且呈现向核心业务系统和云资源网络基础建设等发力的趋势。从需求分布来看,银行需求占比达62.41%,中小银行对信创建设也保持有较高的积极性。 未来几年金融信创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根据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0月底,中央及全国各地方政府共发布信创相关政策166部,国家政策持续推进金融信创发展。未来金融信创建设由OA、邮件等外围向数据库、业务等核心领域深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对应的价值量或将持续提升,金融信创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三)银行IT市场空间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IT系统规模及复杂程度日趋增长,银行IT投入规模持续增长。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2年我国银行IT投资规模达到约2771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5047亿元。从投资方向来看,2021年硬件及运营、服务、软件投入占比分别为49.2%、36.2%、14.6%。 就公司所在的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来看,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2年我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546亿元,同比增长13.8%,预计2027年将达到1231亿元,2023-2027年复合增速达17.45%。 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竞争格局分散。 虽然银行IT整体市场规模较大,但竞争格局分散。主要有两个原因:(1)银行IT子系统繁杂,不同领域技术差异较大;(2)银行话语权较大,对于产品定制化要求较高,产品化程度较低。子系统多同时定制化程度高,决定了不同银行IT公司业务各有侧重,市场格局较为分散。 公司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1年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CR5、CR10分别为25.69%、39.28%,公司市场份额为6.14%,位列行业第二,其中在信贷操作、商业智能、网络银行、渠道管理、渠道合规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3、大行资源优势显著,一体两翼驱动发展 3.1、公司大行资源优势显著,与科技巨头合作紧密 银行IT建设需求以大行为主导。 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大,服务客户多,对于IT建设需求更为强烈,同时也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因此,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正呈现出“马太效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领先优势明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引用IDC数据,2019年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投资占比最大,占全行业总体IT投资的45.7%,股份行IT投入占比20.9%。18家国有大行和股份行IT投入合计占比66.6%,与总资产规模占比规模相当。 公司积累了大量长期客户资源,大行资源优势显著。 公司成立以来,与各类金融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服务客户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180多家区域性商业银行和200余家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和村镇银行,以及50余家外资银行。2022年,国有大行、股份行以及大型城商行贡献了超50%以上的软件收入,大行资源优势显著。 公司与百度、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建立了紧密合作: (1)百度: 公司于2020年与百度开启战略合作,百度也成为公司重要战略股东。宇信金融云引入了百度的AI、大数据、云管等先进能力,实现“云上能力”的智能化升级。同时,公司加强了与百度基于AI中台的合作,将AI技术能力与应用场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金融业务的智能化升级,双方也携手共建了“智能客服”、“大数据风控”、“数字员工IPA”等多个联合解决方案。 2023年2月,公司宣布成为“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将优先内测体验并接入“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双方将携手共创“文心一言”在金融业务场景的率先应用,并围绕技术创新、场景孵化、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助力金融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此次宇信科技接入百度“文心一言”是双方在AI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领先的对话式语言模型技术将在国内金融业务场景的首先着陆。 (2)腾讯: 公司于2021年10月与腾讯云开启战略合作,是腾讯云在金融行业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解决方案融合、平台产品整合、技术联合研发等方面展开合作,在信贷平台、数据中台、手机银行等领域已有解决方案落地。 公司携手腾讯云发力数字中台业务。腾讯金融云以微众银行项目起步,经过多年深耕细作,目前累计服务超150家银行、数10家券商、保险、超过90%的持牌消费金融企业以及众多泛金融企业。2021年一季度,公司与腾讯云携手,基于国产云底座、国产数据库,中标国内最大农商行金融数据中台项目;2021年7月,公司与腾讯云又携手中标农商行数据中台咨询规划项目。 金融行业是数据中台渗透率最高、应用最成熟、数据服务最丰富的领域之一。银行作为排头兵,对于数据能力提升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大中型银行以及发展较快的中小银行纷纷开启了数据中台的建设。未来,公司与腾讯云在数字中台领域的合作值得期待。 (3)华为: 公司是华为金融开放创新联盟创始会员,是华为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FPGGP)成员单位。早在2013年,华为从电信行业转战金融科技领域后,公司就成为华为第一批战略合作伙伴。2021年6月,华为在智慧金融峰会上启动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计划(FPGGP),公司是首批25家会员单位之一。目前公司已和华为云、鲲鹏、OpenGuass、OpenEuler等领域展开合作,并联合交付金融云数据中心、5G+智能银行、全渠道银行、金融大数据等多个方案。 3.2、创新业务叠加金融出海, 一体两翼战略驱动发展 (一)创新业务转型运营服务 公司创新业务自2018年开始布局、2019年全面发力、2020年起持续保持高增长,经过5年的发展,创新运营业务成果显著,已经成为公司的第二大增长引擎。公司创新业务本质是从产品服务转向业务运营,按业务量收费,是公司未来发展新方向。公司基于过去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客户资源,从IT系统建设切入,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风险控制等能力,与客户联合运营、共赢互利的合作模式。 目前公司已形成生态平台赋能和联合运营赋能双轮驱动,数字营销、数字零售信贷、数字普惠三大能力齐头并进的模式,能够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覆盖大零售数字化运营一站式的运营服务体系。 公司创新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两个部分:(1)网贷运营平台,基于公司自研的分布式架构和微服务体系;(2)金融云服务,公司以网贷运营作为切入点,支持中小银行零售转型。 (1) 数字信贷 数字信贷是公司最早的创新运营业务,根据IDC和赛迪报告,公司数字信贷市占率长期稳居上榜企业第一。 信贷业务是银行业核心业务之一,公司从大行信贷系统起家,在信贷管理细分领域具有完备的产品线,行业经验丰富。 在数字信贷领域,公司可以提供从战略规划、业务规划、系统建设、服务咨询、业务运营、经营分析等一体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主要有“数字零售信贷联合运营解决方案”、“汽车金融解决方案”、“经营分析平台”三大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 数字零售信贷联合运营解决方案: 公司与金融机构采用联合运营的业务模式,初始零投入,双方共同进行创新业务拓展、业务营销、联合建模、体系建设、系统与开发等,最终共同收益双方进行分润。目前公司已服务超40家数字零售信贷头部平台,客户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各类银行,累计运营资产超10000亿元。同时,公司也积极拓展数字信贷联合运营在海外市场的应用,2022年1月,公司公司印尼宇众发布与印尼合作伙伴QNB银行、Indosat电信公司联合运营的数字信贷品牌UCan。 汽车金融解决方案: 汽车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已成为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公司可以提供顶层规划、资产推荐、技术对接、系统建设、运营管理、经营分析等服务,涵盖新车、二手车、车抵贷等多个业务场景,帮助金融机构构建汽车金融业务体系。目前公司汽车金融解决方案已在多家金融机构成功落地,其中某城商行方案上线三年累计放款规模达70亿元,资产质量表现良好。 经营分析平台: 主要面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者,辅助日常决策和效果评估。目前公司经营分析平台已在股份行、城商行、金控公司等多类金融机构落地实施。 (2)营销运营 客户痛点: 中小银行负债来源结构单一,且稳定性不强,同时受制于运营运营和技术开发能力,自营渠道造血能力偏弱、比较依赖第三方渠道,容易陷入客户流失的困境。 公司方案: 公司具备丰富运营经验以及强大的研发能力,可以帮助中小银行以较低的人员和技术投入,获得更大的营销运营效率,主要解决中小银行痛点。公司推出管家式X运营服务的复合式服务,渠道、工具、权益、运营四维一体,构建“客户标签画像+营销资源整合+营销活动策划+营销全流程监控+精准营销建模”,实现各营销渠道打通。”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2年,公司创新运营业务实现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0.2%,主要系受宏观环境影响,收入增长放缓;创新业务毛利率达85.72%,同比提升10.93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数字信贷模块业务规模增加,老客户运营规模持续增长,毛利率提升。创新业务毛利润占比从2019年的6.90%提升至2022年的12.20%,已成为公司增长新引擎。 从业务进展来看,2021年,公司开启布局金融行业私域流量运营,推出私域流量精细化运营解决方案,以互联网模式下的用户增长模型(AARRR)为基础,结合金融行业特点,赋能金融行业私域流量运营。私域流量运营已在某城商行落地实施,未来有望迎来更多业务机会。2022年,公司“全渠道技术支撑+多套营销工具+管家式营销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市场表现优异,新增8家银行客户,后续增长动能强劲。 (二)海外市场持续突破 亚太银行IT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厂商有望弯道超车。 欧美银行IT市场进入成熟期,增速放缓,主要投向老系统的维护。与此同时,东南亚正兴起数字银行浪潮,对互联网解决方案需求持续提升。东南亚银行信息化方案商主要为IBM、FIS、Silverlake等公司。相比东南亚市场,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迅速,具备先发优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互联网解决方案,国内厂商有望实现对欧美软件巨头的弯道超车。 目前,公司海外业务覆盖新加坡、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四国,正向中东、非洲等区域拓展。2022年公司海外业务持续突破,主要进展包括:(1)此前渠道类产品已经落地,2022年,数据产品、信贷产品、核心系统、DevOps等产品均有突破;(2)新加坡、柬埔寨等海外现有客户实现二期落地;(3)2022年,拓展第一家海外数字银行ODC业务,在合作模式上实现创新,持续挖掘海外客户新增需求;(4)2022年下半年,公司与大连同方软银合作,推进海外多家银行数字核心系统、虚拟银行核心系统等业务系统,有望在2023年陆续落地。 海外创新业务方面, 2022年,公司印尼子公司印尼宇众承建的数字银行信贷品牌Ucan正式对外发布,并进入稳定运营阶段。Ucan为数字信贷运营项目,由印尼宇众与合作伙伴QNB银行、Indosat电信公司联合运营,印尼宇众提供数字银行运营服务和数字银行系统。 Ucan为数字贷款产品,从申请到提现全部以数字化的方式完成。Ucan系统核心是通过客户数据和业务数据建立信用评分模型,经过试运营后,运营效果和风控表现优秀,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助力QNB银行开启数字化转型。 Ucan标杆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公司数字银行运营模式和数字银行系统在东南亚市场成功迈出第一步,为未来在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未来值得期待。 4、信创大单加速落地,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国家持续发文鼓励自主可控,信创投标取得积极进展。 2023年7月31日,总书记在《求是》发文表示“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国家多次发文鼓励自主可控。7月底以来,麒麟软件先后中标邮政集团、中交集团操作系统采购项目,标志着信创招投标取得积极进展,下半年值得期待。 受益于信创的持续推进,公司相关订单和收入显著提速,未来成长动能充足: (1)软件业务方面, 2022年底以来,公司大单持续落地。根据公司公告,目前软件业务收入50%以上来自信创项目,2023年上半年软件业务新增在手订单约26.2亿元,新签订单中信创占比更高。 2022年12月,公司中标某头部城商银行新一代信贷系统集群建设项目,项目金额3000万元,包含统一贷后管理平台、统一担保管理平台、信贷报表管理平台三个系统建设。 2022年12月,公司信贷产品再次中标两大单,分别为某省会级城商行新一代信贷建设项目和省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系统项目,项目金额近2000万元。 2023年1月,公司信贷业务线再次中标两个项目,分别为某大型城商行新信用风险管理系统项目以及某金投集团业务中台系统项目,总金额达3000万元。 2023年4月,公司中标中国农业银行开发测试外协入围项目,项目金额亿元级,公司将为农总行全国研发中心(一总七中心)、数据中心提供开发、测试服务。 2023年7月,公司中标某农商行新一代信贷管理系统项目,项目金额千万级,公司将采用当前领先的中台模式,将自研的新一代智能化信贷服务平台与该行已有的微服务架构平台进行深度融合。 (2)系统集成方面, 受益于信创政策推动,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围绕自主创新进行全面重构和升级。受益于信创基础软硬件的销售提速,2023年上半年公司系统集成业务实现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50.32%。2023年8月,公司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大单,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排序第一入围中信银行信创大单,预计将为公司贡献19.58亿元收入。 8月8日,公司发布《关于收到入围通知书的公告》,根据公告,公司收到中信银行通用基础设施集成商入围采购项目(招标编号:0733-23142498)《入围通知书》,招标人与入围中标人分别签订有效期1年的框架合同,到期后双方无异议可延续1年。根据招标文件,项目整体预估采购金额为65亿元,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入围中标厂商,年度订单金额比例为30%,据此测算,预计将为公司贡献19.58亿元收入。 根据采招网信息,中信银行通用基础设施集成商入围采购项目涉及9类设备,均包含5年免费维保。9类设备及预估采购金额为:(1)服务器:ARM芯片服务器34.01亿元,C86芯片服务器10.20亿元;(2)网络设备:数据中心级别交换路由 10亿元,非数据中心级别交换路由 1.19亿元,防火墙设备0.99亿元,波分设备1.70亿元;(3)存储设备:集中式ARM高端存储3.93亿元,分布式ARM对象存储2.34亿元,中高端存储光纤交换机0.90亿元。 信创招投标值得期待,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随着中信银行65亿信创大单的落地,我们预计后续其他银行的信创招标也有望落地,3季度信创整体招标值得期待。整体来看,大行对于IT建设需求更为强烈,同时也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目前大行和股份行金融信创推进和落地进展积极,公司大行客户资源优势显著,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5、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关键假设: 在银行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的推进下,银行IT建设需求保持高景气。未来信创建设将由OA等外围系统向核心领域深入,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对应的价值量有望持续提升,金融信创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根据赛迪顾问数据,预计2027年银行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231亿元,空间广阔。受益于信创的持续推进,公司相关订单和收入有望显著提速,公司凭借大行客户资源优势,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软件开发及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0%、20%、20%,毛利率分别为32.0%、33.0%、34.0%,系统集成销售及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37%、33%、30%,毛利率分别为9.2%、9.3%、9.4%。 投资建议: 公司是银行IT领军,大行资源优势显著,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随着金融加速推进,银行IT有望持续高景气,公司在手订单充沛,未来成长动能充足。2023年8月,公司作为排序第一的供应商,入围中信银行65亿元信创大单,有望为未来几年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风险提示 银行IT投入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注:上述报告内容详见开源证券公司首次覆盖报告20230928:《银行IT领军,成长动能充足》 陈宝健,执业证书编号:S0790520080001 闫宁,执业证书编号:S0790523080003 法律声明: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证券经营机构,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以下简称“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是发送给开源证券客户的,属于机密材料,只有开源证券客户才能参考或使用,如接收人并非开源证券客户,请及时退回并删除。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客户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若本报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户,应在基于本报告做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报告可能附带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可能涉及的开源证券网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开源证券不对其内容负责。本报告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客户使用方便,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客户需自行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费用或风险。 开源证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或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