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新M7放天量,华为智选车模式大红大紫 | 国君计算机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问界新M7放天量,华为智选车模式大红大紫 | 国君计算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一共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最传统的零部件模式——华为作为零部件供应商,给车厂提供标准件(包括MDC(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鸿蒙车机OS、AR-HUD、多合一动力总成等产品)。这种模式下,华为并未获得太多自身品牌溢价。 第二种是HI(HuaWei Inside)模式,由华为提供全套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凸显了华为的IT能力,但是在汽车制造方面还是由原车厂主导,无法全面整合华为的产品设计能力,有自身的局限性。 第三种是智选模式,华为全面参与车型设计及后续销售渠道建设,除了没有直接打上华为商标之外,效果跟华为亲自下场造车并无太大区别,消费者也只认华为。 该模式由赛力斯汽车(小康股份)2021年与华为联合设计,华为甚至参与了赛力斯两江工厂建设,两江工厂有1000多台智能机器人,全工段100%智能监控,140多项智能防错设计,920项质量监测(华为问界M7发布会上余承东披露)。华为从来料质量、生产过程管控等所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质量控制。在车生产出来之后,出厂之前,还有50公里的各种路况的实验测试,可见华为在智选车模式中的介入之深,已经远远超过了供应商的角色,可以称得上是监工。 智选模式对华为最有利,而赛力斯将其作为高端化的快速途径。小康股份主要生产面包车及轻型货车,后推出SUV,但定位都偏低端。2016年小康股份在美国设立子公司SF Motors(赛力斯),向高端新能源车转型,后转向国内,直到2021年与华为合作智选模式开始出现大的拐点,逐步进入新能源汽车销售前十名榜单。 2022年,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车型AITO问界M5、M7、M5纯电版先后上市,带动赛力斯全年营收增长104%,验证了智选模式的优越性。在此模式下,华为能够参与销售分成,最有动力协助车厂做大车型销量,甚至不惜动用自身品牌流量进行变现。 2023年九月华为新产品发布会上,对问界新M7进行了大力宣传,效果极其明显——10月7日问界官方宣布新款问界 M7累计大定(缴纳定金不可退)已经突破五万台。而整个2023年上半年,包括问界品牌在内的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同期累计销量为51734台,相比2022年同期,销量下滑了12.19%。 对于赛力斯而言,能够直接借助国民品牌华为的销售和宣传力量,是自身发展不得多得的机遇。尤其是近年来华为专注于高端路线,为赛力斯新能源车高端化提供了快速路径。 智选模式将开枝散叶,奇瑞等车厂积极合作。随着问界系列的成功,华为智选车模式得到了车厂认可,奇瑞、江淮、北汽等车厂也开始与华为进行合作,目标均是打造高端新能源车品牌,其中华为与奇瑞合作的Luxeed(智界)预计将于2023年四季度发布。后续华为智选模式下产品将形成矩阵,矩阵中不同品牌之间也将围绕华为的研发和营销资源展开博弈。 软件层面,问界新M7主打HarmonyOS鸿蒙智能座舱3.0和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硬件层面主打智能电动DriveONE平台。鸿蒙智能座舱直观提升了用户体验,手机“碰一碰”可实现接续追剧、游戏等应用流转,手机航拍也能流转到座舱屏幕。“小艺语音”即使在信号不好时,也可以离线语音导航,还能实现语音操控拍照随时分享。智能驾驶层面,问界新M7搭载了HU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拥有1个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的硬件感知系统,可以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和城区高阶智能驾驶。 问界智能化部件供应商众多。根据汽车产业研究机构盖世汽车调研信息,问界M7智能化部件供应商主要有: 问界M9值得期待,预计2023年四季度发布。根据华为商城公开信息,问界M9佳宁宇2023年四季度发布,其拥有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将搭载HarmonyOS 4,实现全场景协同,带来驾驶、娱乐、工作的革命性体验,并将AR-HUD与ADS智能驾驶系统首次深度融合。问界M9有望再度掀起华为汽车产业链的投资热潮。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PDF原文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智能汽车研究框架(1000页PPT) 智能座舱 汽车芯片 汽车操作系统 域控制器 激光雷达 国内主机厂 特斯拉 华为 中科创达 德赛西威 经纬恒润 智能汽车相关报告 1. 从汽车业务商业模式看中科创达和人力外包公司的不同 2. 中科创达:汽车“四化”下加速成长 3. 三谈中科创达:做事情眼光最重要 4. 智能座舱:智能汽车产业大变局中的投资机遇(40页深度) 5. 德赛西威:领先的汽车电子玩家,未来出行变革创领者(深度) 6. AI+自动驾驶: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7. 从主芯片视角研究智能驾驶内在产业逻辑 8. 虹软科技:“价”的弹性大于“量”的弹性(深度) 9 虹软科技:单机价值量提升带来最大弹性 10. 虹软科技:量价齐升,逻辑最顺(深度) 11. 虹软科技:业绩怎么了? 12. 对中科创达的一些理解 13. 英伟达汽车芯片业务发展史 14. 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中的秘密 15. Mobileye:被篡位的自动驾驶芯片老霸主(深度) 16. 中科创达:牵手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17. 黑芝麻: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用芯赋能未来出行(深度) 18. 经纬恒润:汽车电子隐形冠军(深度) 19. 产业调研:谈谈车载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20. 产业调研:黑芝麻眼中的车载SoC芯片市场 21. 生死时速:新旧势力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进展详细梳理(深度) 22. 地平线:国产自动驾驶芯片龙头发展史(深度) 23.产业调研:从中科创达产品视角看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24.芯驰科技:汽车芯片全赛道覆盖(深度) 25.为什么汽车芯片这么火? 26.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27.智能汽车芯片研究框架(120页PPT) 28.产业调研:元宇宙中的集度汽车发布会 29.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30.重磅!计算机研究员眼中的特斯拉(深度) 31.L3级别自动驾驶落地的正确姿势(深度) 32.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33.产业调研:英伟达如何服务智能汽车行业 34.产业调研:杰发科技(四维图新)座舱芯片产品路线图 35.产业调研:芯擎科技(吉利汽车)的座舱芯片之路 36.智能座舱研究框架(100页PPT) 37.产业调研:计算机视角看蔚来新品发布会 38.五谈虹软科技:两大核心业务拐点将至 39.产业调研:不追求科技感的理想L9发布会 40.产业调研:矿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实践 41.域控制器:高景气能持续多久(深度) 42.特斯拉智能驾驶研究框架(100页PPT) 43.产业调研:华为问界M7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44.激光雷达:驶向千亿星辰大海(深度) 45.域控制器研究框架(40页PPT) 46.产业调研:极氪进化日有什么新看点? 47.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究框架(100页PPT) 48.对自动驾驶芯片产业逻辑的探讨 49.激光雷达研究框架(110页PPT) 50.汽车OS的现在和未来 51.智能座舱:车厂客户体验胜负手 52.特斯拉是如何成为自动驾驶大佬的? 53.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54.国内十大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研究框架(50页PPT) 55.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研究框架(90页PPT) 56.德赛西威:研究框架(100页PPT) 57.产业调研:关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实践与思考 58.经纬恒润:研究框架(90页PPT) 59.产业调研:头部主机厂专家怎么看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60.产业调研:头部主机厂专家怎么看汽车芯片发展? 61.产业调研:行业龙头公司专家讲解车载操作系统发展来龙去脉 62.产业调研:行业资深专家解读激光雷达发展趋势 63.产业调研:主机厂专家详解领航辅助驾驶的现状和未来 64.产业调研:德赛西威IPU04进化论 65.产业调研:杰发科技的智能座舱产品矩阵 66.产业调研:智能座舱芯片发展史 67.产业调研:汽车新势力如何研发自动驾驶功能? 68.造车新势力战略路线全梳理(深度) 69.产业调研:互联网公司造车的现状和未来 70.产业调研: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思路解密 71.华为如何定义高阶智能驾驶L2.9? 72.一点思考:智能驾驶为何莫名其妙涨了一波? 73.产业调研:智能驾驶算法解析及生成式AI应用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计算机文艺复兴)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计算机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李沐华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9080009。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目前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一共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最传统的零部件模式——华为作为零部件供应商,给车厂提供标准件(包括MDC(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激光雷达、鸿蒙车机OS、AR-HUD、多合一动力总成等产品)。这种模式下,华为并未获得太多自身品牌溢价。 第二种是HI(HuaWei Inside)模式,由华为提供全套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凸显了华为的IT能力,但是在汽车制造方面还是由原车厂主导,无法全面整合华为的产品设计能力,有自身的局限性。 第三种是智选模式,华为全面参与车型设计及后续销售渠道建设,除了没有直接打上华为商标之外,效果跟华为亲自下场造车并无太大区别,消费者也只认华为。 该模式由赛力斯汽车(小康股份)2021年与华为联合设计,华为甚至参与了赛力斯两江工厂建设,两江工厂有1000多台智能机器人,全工段100%智能监控,140多项智能防错设计,920项质量监测(华为问界M7发布会上余承东披露)。华为从来料质量、生产过程管控等所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质量控制。在车生产出来之后,出厂之前,还有50公里的各种路况的实验测试,可见华为在智选车模式中的介入之深,已经远远超过了供应商的角色,可以称得上是监工。 智选模式对华为最有利,而赛力斯将其作为高端化的快速途径。小康股份主要生产面包车及轻型货车,后推出SUV,但定位都偏低端。2016年小康股份在美国设立子公司SF Motors(赛力斯),向高端新能源车转型,后转向国内,直到2021年与华为合作智选模式开始出现大的拐点,逐步进入新能源汽车销售前十名榜单。 2022年,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车型AITO问界M5、M7、M5纯电版先后上市,带动赛力斯全年营收增长104%,验证了智选模式的优越性。在此模式下,华为能够参与销售分成,最有动力协助车厂做大车型销量,甚至不惜动用自身品牌流量进行变现。 2023年九月华为新产品发布会上,对问界新M7进行了大力宣传,效果极其明显——10月7日问界官方宣布新款问界 M7累计大定(缴纳定金不可退)已经突破五万台。而整个2023年上半年,包括问界品牌在内的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同期累计销量为51734台,相比2022年同期,销量下滑了12.19%。 对于赛力斯而言,能够直接借助国民品牌华为的销售和宣传力量,是自身发展不得多得的机遇。尤其是近年来华为专注于高端路线,为赛力斯新能源车高端化提供了快速路径。 智选模式将开枝散叶,奇瑞等车厂积极合作。随着问界系列的成功,华为智选车模式得到了车厂认可,奇瑞、江淮、北汽等车厂也开始与华为进行合作,目标均是打造高端新能源车品牌,其中华为与奇瑞合作的Luxeed(智界)预计将于2023年四季度发布。后续华为智选模式下产品将形成矩阵,矩阵中不同品牌之间也将围绕华为的研发和营销资源展开博弈。 软件层面,问界新M7主打HarmonyOS鸿蒙智能座舱3.0和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硬件层面主打智能电动DriveONE平台。鸿蒙智能座舱直观提升了用户体验,手机“碰一碰”可实现接续追剧、游戏等应用流转,手机航拍也能流转到座舱屏幕。“小艺语音”即使在信号不好时,也可以离线语音导航,还能实现语音操控拍照随时分享。智能驾驶层面,问界新M7搭载了HU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拥有1个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1个高清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组成的硬件感知系统,可以实现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高速和城区高阶智能驾驶。 问界智能化部件供应商众多。根据汽车产业研究机构盖世汽车调研信息,问界M7智能化部件供应商主要有: 问界M9值得期待,预计2023年四季度发布。根据华为商城公开信息,问界M9佳宁宇2023年四季度发布,其拥有增程和纯电两个版本,将搭载HarmonyOS 4,实现全场景协同,带来驾驶、娱乐、工作的革命性体验,并将AR-HUD与ADS智能驾驶系统首次深度融合。问界M9有望再度掀起华为汽车产业链的投资热潮。 合规声明:本文节选自已经入库的正式研究报告,如需PDF原文请后台留言。 - end - 欢迎加入产业交流群! 欢迎所有对计算机产业研究和投资感兴趣的盆友(包括云计算、网络安全、医疗IT、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后台留言加入我们的产业交流群。我们的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计算机产业研究框架,提高整个A股的IT行业研究水平,减少韭菜数量,普度众生。 智能汽车研究框架(1000页PPT) 智能座舱 汽车芯片 汽车操作系统 域控制器 激光雷达 国内主机厂 特斯拉 华为 中科创达 德赛西威 经纬恒润 智能汽车相关报告 1. 从汽车业务商业模式看中科创达和人力外包公司的不同 2. 中科创达:汽车“四化”下加速成长 3. 三谈中科创达:做事情眼光最重要 4. 智能座舱:智能汽车产业大变局中的投资机遇(40页深度) 5. 德赛西威:领先的汽车电子玩家,未来出行变革创领者(深度) 6. AI+自动驾驶: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 7. 从主芯片视角研究智能驾驶内在产业逻辑 8. 虹软科技:“价”的弹性大于“量”的弹性(深度) 9 虹软科技:单机价值量提升带来最大弹性 10. 虹软科技:量价齐升,逻辑最顺(深度) 11. 虹软科技:业绩怎么了? 12. 对中科创达的一些理解 13. 英伟达汽车芯片业务发展史 14. 自动驾驶路测数据中的秘密 15. Mobileye:被篡位的自动驾驶芯片老霸主(深度) 16. 中科创达:牵手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17. 黑芝麻: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独角兽,用芯赋能未来出行(深度) 18. 经纬恒润:汽车电子隐形冠军(深度) 19. 产业调研:谈谈车载操作系统竞争格局 20. 产业调研:黑芝麻眼中的车载SoC芯片市场 21. 生死时速:新旧势力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进展详细梳理(深度) 22. 地平线:国产自动驾驶芯片龙头发展史(深度) 23.产业调研:从中科创达产品视角看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24.芯驰科技:汽车芯片全赛道覆盖(深度) 25.为什么汽车芯片这么火? 26.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27.智能汽车芯片研究框架(120页PPT) 28.产业调研:元宇宙中的集度汽车发布会 29.产业调研:为什么规模化L2是自动驾驶向上突围关键点? 30.重磅!计算机研究员眼中的特斯拉(深度) 31.L3级别自动驾驶落地的正确姿势(深度) 32.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 33.产业调研:英伟达如何服务智能汽车行业 34.产业调研:杰发科技(四维图新)座舱芯片产品路线图 35.产业调研:芯擎科技(吉利汽车)的座舱芯片之路 36.智能座舱研究框架(100页PPT) 37.产业调研:计算机视角看蔚来新品发布会 38.五谈虹软科技:两大核心业务拐点将至 39.产业调研:不追求科技感的理想L9发布会 40.产业调研:矿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实践 41.域控制器:高景气能持续多久(深度) 42.特斯拉智能驾驶研究框架(100页PPT) 43.产业调研:华为问界M7超预期还是低于预期 44.激光雷达:驶向千亿星辰大海(深度) 45.域控制器研究框架(40页PPT) 46.产业调研:极氪进化日有什么新看点? 47.智能汽车操作系统研究框架(100页PPT) 48.对自动驾驶芯片产业逻辑的探讨 49.激光雷达研究框架(110页PPT) 50.汽车OS的现在和未来 51.智能座舱:车厂客户体验胜负手 52.特斯拉是如何成为自动驾驶大佬的? 53.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54.国内十大汽车主机厂自动驾驶研究框架(50页PPT) 55.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研究框架(90页PPT) 56.德赛西威:研究框架(100页PPT) 57.产业调研:关于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实践与思考 58.经纬恒润:研究框架(90页PPT) 59.产业调研:头部主机厂专家怎么看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60.产业调研:头部主机厂专家怎么看汽车芯片发展? 61.产业调研:行业龙头公司专家讲解车载操作系统发展来龙去脉 62.产业调研:行业资深专家解读激光雷达发展趋势 63.产业调研:主机厂专家详解领航辅助驾驶的现状和未来 64.产业调研:德赛西威IPU04进化论 65.产业调研:杰发科技的智能座舱产品矩阵 66.产业调研:智能座舱芯片发展史 67.产业调研:汽车新势力如何研发自动驾驶功能? 68.造车新势力战略路线全梳理(深度) 69.产业调研:互联网公司造车的现状和未来 70.产业调研:小鹏汽车智能驾驶思路解密 71.华为如何定义高阶智能驾驶L2.9? 72.一点思考:智能驾驶为何莫名其妙涨了一波? 73.产业调研:智能驾驶算法解析及生成式AI应用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计算机文艺复兴)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计算机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李沐华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9080009。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