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多项政策为创新药发展保驾护航——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918-0922)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集采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多项政策为创新药发展保驾护航——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918-0922)》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过去一周(9.18-9.22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0.35%,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4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0.18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12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过去一周下跌1.67%,跑输恒生指数0.98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9位。 本周观点:集采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多项政策为创新药发展保驾护航 第八批集采落地,第九批集采已正式展开,进一步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 2023年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于7月开始落地实施,39个中选品种平均降价56%,预计将为患者节约费用260亿元。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已经正式展开,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已经开始,药品填报范围涉及44个品种、195个品规,治疗领域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胃肠道疾病、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第四批的国家组织高值耗材集采目前也正在开展,重点采购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2种高值医用耗材。 多项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药研发审评上市。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围绕鼓励创新出台多项政策措施。CDE发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优化审评流程、缩短了部分创新药审评时限;发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试验实施、获益-风险评估三份技术指导原则,鼓励企业开发更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避免靶点和适应症“内卷”。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优化了行政许可程序和备案范围,有助于我国新药研发提速。 政策出台解决创新药商业化最后一公里。 2023年8月25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指南》:取消用药数量上的限制,将有望在更大程度上破解国谈药品进院和使用的难题,消除了新药进入医院的重大阻碍;明确药事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将进一步畅通国谈药品进医院的渠道,让药事会将不再是国谈新药入院的拦路石,这无疑将助推创新药入院;重申基药的“1+X”模式及“986”配备等。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后三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对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做到“应配尽配”。 我们认为随着集采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创新药保持合理价格。随着新药审评的各项政策规范不断出台,有望进一步加速创新药上市。在商业化方面,更多更新的规则出台将加速创新药入院;随着加强监管,预计将会出台相应的行业操作规范,将给行业带来更好的竞争环境,让药企集中资源于研发有更好疗效的创新药。建议关注具有研发实力且有商业化空间的创新药企。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耗材降价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团队介绍 邓周宇,上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组长&医药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3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先后供职于国海证券、国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上海证券。历任:医药行业分析师、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研究部董事、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广泛覆盖:行业政策、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业、中药行业、互联网医疗、商业健康险研究。曾获得:金融界最佳分析师(2013年第1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4年第3名)、水晶球最佳分析师(2014年入围、2017年公募组第5名,2021年总榜单第3名、2022年总榜单第1名)、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14第3名)、金翼奖最佳分析师(2017年、2018年)、万得金牌分析师(2014年、2016年)、东方财富网100强分析师(2021年)。 创新&传统制药研究小组: 王真真,研究员,巴黎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就职于复星医药、凯捷咨询、德勤等,拥有产业、咨询、一二级投融资的复合背景,目前主要覆盖创新药、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领域,2022年加入上海证券。 张林晚,分析师,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学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金融硕士,医药和金融专业复合背景,3年医药行业研究经历,覆盖创新药、原料药、中药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医疗器械研究小组: 李斯特,分析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业分析硕士,曾就职于民生证券,拥有量化研究等复合背景,目前主要负责医疗器械、CXO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周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工程硕士。两年中国科学院科研经历(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作);累计两年以上生物医药板块研究经历。2022年水晶球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主要覆盖医疗器械、IVD、生命科学上游、新兴人工智能制药等领域。 服务&新商业小组: 徐昕,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学硕士,CFA二级候选人,覆盖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原料药&CXO研究小组: 李天成,研究员,中山大学生物工程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曾在国际核心期刊ACS Publication上发表论文,毕业后在美国药企工作近3年,曾就职于纳斯达克上市药企,负责药物的开发及测试。2022年水晶球卖方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职于中银证券,2023年加入上海证券。 尤靖宜,研究助理,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分析硕士,覆盖化学原料药、医疗设备等领域,2022年加入上海证券。 免责声明 报告名称:《集采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多项政策为创新药发展保驾护航——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918-0922)》;发布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日期:2023年9月24日,署名分析师:邓周宇 SAC编号:S0870523040002 ,张林晚 SAC编号:S0870523010001,李斯特 SAC编号:S0870523070001;联系人:王真真 SAC编号:S0870122020012,徐昕 SAC编号: S0870121100014,尤靖宜 SAC编号:S0870122080015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在任何情况下,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不是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出具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除非另有说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版权均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分发、复制、修改、发表、刊载或仿制本公众号所载内容。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过去一周(9.18-9.22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0.35%,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0.4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0.18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12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过去一周下跌1.67%,跑输恒生指数0.98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9位。 本周观点:集采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多项政策为创新药发展保驾护航 第八批集采落地,第九批集采已正式展开,进一步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 2023年9月22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于7月开始落地实施,39个中选品种平均降价56%,预计将为患者节约费用260亿元。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已经正式展开,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已经开始,药品填报范围涉及44个品种、195个品规,治疗领域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胃肠道疾病、抗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第四批的国家组织高值耗材集采目前也正在开展,重点采购人工晶体和运动医学2种高值医用耗材。 多项政策措施加速创新药研发审评上市。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围绕鼓励创新出台多项政策措施。CDE发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优化审评流程、缩短了部分创新药审评时限;发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设计、试验实施、获益-风险评估三份技术指导原则,鼓励企业开发更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避免靶点和适应症“内卷”。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优化了行政许可程序和备案范围,有助于我国新药研发提速。 政策出台解决创新药商业化最后一公里。 2023年8月25日广东省卫健委发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品目录管理指南》:取消用药数量上的限制,将有望在更大程度上破解国谈药品进院和使用的难题,消除了新药进入医院的重大阻碍;明确药事会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将进一步畅通国谈药品进医院的渠道,让药事会将不再是国谈新药入院的拦路石,这无疑将助推创新药入院;重申基药的“1+X”模式及“986”配备等。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院内药品配备与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联动机制,自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后三个月内召开药事会,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对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做到“应配尽配”。 我们认为随着集采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创新药保持合理价格。随着新药审评的各项政策规范不断出台,有望进一步加速创新药上市。在商业化方面,更多更新的规则出台将加速创新药入院;随着加强监管,预计将会出台相应的行业操作规范,将给行业带来更好的竞争环境,让药企集中资源于研发有更好疗效的创新药。建议关注具有研发实力且有商业化空间的创新药企。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耗材降价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团队介绍 邓周宇,上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大消费组长&医药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3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先后供职于国海证券、国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上海证券。历任:医药行业分析师、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研究部董事、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广泛覆盖:行业政策、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医药流通业、中药行业、互联网医疗、商业健康险研究。曾获得:金融界最佳分析师(2013年第1名)、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4年第3名)、水晶球最佳分析师(2014年入围、2017年公募组第5名,2021年总榜单第3名、2022年总榜单第1名)、金牛奖最佳分析师(2014第3名)、金翼奖最佳分析师(2017年、2018年)、万得金牌分析师(2014年、2016年)、东方财富网100强分析师(2021年)。 创新&传统制药研究小组: 王真真,研究员,巴黎高等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就职于复星医药、凯捷咨询、德勤等,拥有产业、咨询、一二级投融资的复合背景,目前主要覆盖创新药、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领域,2022年加入上海证券。 张林晚,分析师,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学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金融硕士,医药和金融专业复合背景,3年医药行业研究经历,覆盖创新药、原料药、中药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医疗器械研究小组: 李斯特,分析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业分析硕士,曾就职于民生证券,拥有量化研究等复合背景,目前主要负责医疗器械、CXO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周海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金融工程硕士。两年中国科学院科研经历(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作);累计两年以上生物医药板块研究经历。2022年水晶球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主要覆盖医疗器械、IVD、生命科学上游、新兴人工智能制药等领域。 服务&新商业小组: 徐昕,研究员,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学硕士,CFA二级候选人,覆盖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领域,2021年加入上海证券。 原料药&CXO研究小组: 李天成,研究员,中山大学生物工程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生。曾在国际核心期刊ACS Publication上发表论文,毕业后在美国药企工作近3年,曾就职于纳斯达克上市药企,负责药物的开发及测试。2022年水晶球卖方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曾任职于中银证券,2023年加入上海证券。 尤靖宜,研究助理,伦敦国王学院金融分析硕士,覆盖化学原料药、医疗设备等领域,2022年加入上海证券。 免责声明 报告名称:《集采为创新药腾出支付空间,多项政策为创新药发展保驾护航——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0918-0922)》;发布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日期:2023年9月24日,署名分析师:邓周宇 SAC编号:S0870523040002 ,张林晚 SAC编号:S0870523010001,李斯特 SAC编号:S0870523070001;联系人:王真真 SAC编号:S0870122020012,徐昕 SAC编号: S0870121100014,尤靖宜 SAC编号:S0870122080015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对本公众号内容进行独立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面向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因本公众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您并非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接收、使用或转载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在任何情况下,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不对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众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公众号不是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出具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除非另有说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版权均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分发、复制、修改、发表、刊载或仿制本公众号所载内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