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分享一个行业中性股息策略,更容易被接受、效果也更好【天风策略】

分享一个行业中性股息策略,更容易被接受、效果也更好【天风策略】

作者:微信公众号【晨明的策略深度思考】/ 发布时间:2023-09-17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天风证券《分享一个行业中性股息策略,更容易被接受、效果也更好【天风策略】》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今年以来,深度价值策略和高股息策略受到广泛关注,近期路演交流下来,我们总结了几点重要问题: 1、高股息不一定是深度价值,警惕高股息陷阱 A股很多时候会出现高股息陷阱,核心是很多高股息股票受到总需求波动影响太大,比如红利指数的运行方向和业绩变动方向大多时候还是取决于A股整体ROE,也就是宏观经济基本面。 因此,深度价值的一个本质是足够稳定的ROE和现金流,背后是非常优秀的行业格局,没有新进入者并且没有大量的资本开支,才能稳定住ROE水平。牌照优势、资源禀赋、品牌溢价、供给侧出清都是形成优秀行业格局的条件。 否则只用股息率高低来筛选深度价值股票,很容易出现拿了股息,丢了本金的情况。 这一点,从日本90-00年代,GPD下台阶过程中情况,也可以看出端倪。 下图是日本90年代各个行业按照股息率排名后的结果,以及相应的行业涨跌幅: 下图是日本10年代各个行业按照股息率排名后的结果,以及相应的行业涨跌幅: 结论是在日本经济增长中枢下台阶的过程中,高股息行业表现分化很大,不一定股息率高就是属于稳定价值行业,这也进一步验证了高股息陷阱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能从日本全部股票作为样本的股息策略中,看到类似的问题。 下图中,以大跌后的1990年末为净值起点(净值1),每年挑选年初股息率最高的前10%公司构建组合,1997年末净值腰斩至0.46;06-08年下跌后再度回到0.48;持有至2012年末净值也只有0.71。 大家可以看到,仅以绝对高股息为因子的组合有一定超额收益,但绝对回报很差,不应当作为一个主要的选股因子。 但是,如果将筛选股票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到日本的核心指数成分股当中,效果会好很多。 比如下图中,我们将跟踪TPX500指数成分的个股通过高股息强化,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指数成分5年更新一次)。高股息分组1999年触及净值低点0.7;08年大跌后净值1.09;2012年末净值1.45。 这也侧面说明股息率只是辅助指标,不代表深度价值策略。 2、深度价值也不一定需要高股息,核心还是相对高且稳定的ROE 还是以日本经济中枢下台阶开始的90-00年代为例,剔除市值体量较小的公司后,筛选出52家在增速降档阶段(1991-2012年)持有回报率超100%的公司。 上图中可以看到,利润增长仍是股价回报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高回报个股能够在经济增速降档区间取得15%以上的年化利润增长。典型的是一些全球化的产业链,比如汽车,这些股票本质还是赚的业绩增长的钱。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公司的年化利润增长不足10%,但是股价仍然有1-3倍的涨幅。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的股息率也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很低。 以花王和林内为例,他们在90-00年代,年化利润增速只有8.4%和1.8%,股息率只有1%左右。 这类资产的表观报表体现在ROE相对稳定的特点上,尤其是对经济和金融危机模式的抵抗性。 其实A股也有类似的特点,我们简单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长江电力、一个兖矿能源,前者的TTM股息率只有3.6%,而后者能够高达13.9%。 但是,一般来讲,长江电力是市场公认的深度价值类品种,股价运行也更加稳定;但是兖矿能源可能更多是周期波动类资产,股价波动较大。 背后核心还是ROE稳定性的区别,下图体现的比较明显。 3、长期布局深度价值策略的关键是买的尽量“便宜” 当然,在同样具备稳定的ROE的情况下,股息率更高自然也会更有吸引力。 但事实上,股息率高,某种意义上就代表要买在相对便宜的时候。 前几年的研究中,我们复盘过,1年维度之内的持股周期,不管是主题还是产业创新,股价表现与买入估值没什么太大关系。 如果把深度价值策略作为长期布局的底仓品种,那么还是要尽量买的便宜,回测数据可以发现,3-5年维度的配置上,股价表现与买入估值反向关系更加明显,背后是长期的价值回归。 4、分享一个行业中性的股息策略 按照前文的叙述,深度价值策略有两个内核: (1) 相对稳定的ROE,背后是行业格局的问题。 (2) 买在PB分位数相对低的位置 同时,考虑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投资者的接受度,我们这里推荐一个行业中性股息策略。 策略的核心在于更加注重ROE的稳定性,而不是选择绝对高股息率,否则行业偏离度会非常高。因此,我们采取的是行业内部的高股息策略,即选择行业内部性价比较高的公司。 这个策略我们是在2018年建立模型,2018年之后为样本外数据,也就是模型自己运行的结果,该模型今年以来收益率为13.23%(YTD),下图是历史净值曲线: 组合的建立与调仓:2009年Q1建仓,季报调仓(一季报/中报/三季报);调仓日为季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日;等权重,每次持仓个股平均22个。 具体参数设定如下: 1) 股息率及分红:连续三年股息率位于行业的前30%;最近一年分红比例>30%; 2) ROE及趋势:当期ROE(TTM)位于行业前20%,且最近两期ROE环比变化率>-5%; 3) 增速及趋势:当期营收增速>0%;当期扣非净利润增速位于0%-400%,且环比变化率>-10%;净利润2年复合增速的变化率>-10%。 4) 资产质量和估值:负债率<80%、商誉总资产比<20%、TTM经营现金流>0;PE<50、PB历史分位<95%、市值行业分位>70%。 2009年至今(2009/05-2023/08):累计收益率1689.2%,年化收益率22.9%,夏普比率 0.92;相比沪深300的超额+20.5%,胜率81.4%;相比偏股混基超额+15.2%,胜率67.4%。 组合超额收益率:相比沪深300的胜率为81.4%;相比偏股混基指数的胜率为67.4%。 最后,有关模型的详细情况,可以登录天风策略网站tf-strategy.com。 风险提示: 国内复苏不及预期、海外流动性风险超预期、其他不确定因素。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 分享一个行业中性股息策略,更容易被接受、效果也更好》 对外发布时间 2023年09月17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刘晨明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6090006 李如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30001 许向真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8070006 赵 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9090002 吴黎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0090003 余可骋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10002 逸 昕 SAC 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2080002 特别提示:微信公众号“fenxishixubiao” 天风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刘晨明 所长助理、策略首席。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9年从业经历,南开大学世界经济硕士,先后就职于华泰证券研究所、安信证券研究所,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策略研究。2014、2015、2017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五名、2016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二名团队核心成员。2019年《财经》今榜策略第一名、2019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四名、2019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19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30位最具价值分析师第三名、2020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0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七名、2020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0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七名。2021年水晶球奖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金牛奖策略研究第五名、2021年新浪金麒麟策略分析师第四名、2021年上证报最佳投资策略分析师第五名、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2021年新财富策略分析师第二名。 李如娟 中山大学金融硕士,工学学士;先后任职于广证恒生、中银国际和天风证券从事行业和策略研究;6年多策略研究经验;目前主要覆盖财务分析、行业比较等。 许向真 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保险学学士,主要负责国内外政策跟踪、流动性和专题研究。 赵阳 伯明翰大学货币银行金融学硕士,南开大学金融学与行政管理双学士,先后任职于首创证券、天风证券从事策略研究,目前主要负责专题研究、行业配置及科创板研究。 吴黎艳 武汉大学会计硕士,会计学学士。2018年7月加入天风策略团队。主要覆盖流动性、机构持仓分析、专题研究等。 余可骋 澳洲国立大学金融硕士,澳门大学会计学学士,曾从事地产行业研究。目前主要负责财务分析和行业比较。 逸昕 澳洲国立大学统计硕士,曾从事宏观与金融工程研究,目前主要负责策略专题。 陈振威 香港中文大学管理硕士,复旦大学经济学学士,兼具内外资策略研究经验,研究方向为行业比较与资产配置。 附:天风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