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降准操作的必然性与时点选择的“随机性”——9月全面降准点评(王一峰)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银行】降准操作的必然性与时点选择的“随机性”——9月全面降准点评(王一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银行】降准操作的必然性与时点选择的“随机性”——9月全面降准点评 报告摘要 政府债集中放量等因素对流动性形成阶段性扰动,此时降准亦可有效缓释资金面压力 1)近期政府债发行再度提速,本周(9月11-17日)国债、地方债合计净融资约3234亿,较上周多增约1207亿,预估月内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达1.13万亿,将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一定抽水。2)月中缴税高峰、季末信贷投放发力,叠加中秋、国庆“双节”因素,机构预防性资金需求提升,大行融出意愿有所降温,上旬大行隔夜日均净融出规模约3.5万亿,较8月减少约7000亿。3)MLF即将迎来到期高峰,9月MLF到期4000亿,Q4仍有2万亿到期,整体续作压力较大。 股、债、汇联动效应仍在,近期汇率阶段性趋稳为货币政策打开一定操作空间 近期央行“三有三坚决”的强势表态,结合前期中间价逆周期调节因子、调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离岸市场发行央票、控制拆借等量价操作效果显现,叠加8月金融数据表现向好,多方力量引导汇率回落至关键点位下方,做空RMB成本大幅上升。随后,美元兑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收盘价自9月8日7.34的峰值点位回落至13日7.28附近,离岸即期收盘价亦自7.34同步回落至7.27附近,即期-中间价价差自9月5日1305点峰值回落至14日827点处,贬值预期有所降温。在单边预期弱化、汇率有所企稳情况下,降准迎来阶段性时间窗口。 降准后短期内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中长期走势仍以国内外基本面为主线逻辑 我们回溯2015年以来发生的16次全面降准,央行公布降准次日(t+1)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较降准当日变动幅度均值分别为51、20bp,即较短时间内会对汇率形成一定贬值压力。但观察中长期限内汇价变动,发现多数情况下,t+7时点汇率贬值趋势放缓或有所扭转,降准释放的“稳增长”信号或逐步被市场消化;而t+14及更长期限汇价则变动不一,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汇率走势向长期经济基本面逻辑回归。 本次降准时点选择超预期,或基于稳增长、城投化债等多方因素协调考虑 针对近期市场资金面偏紧的状况,9月8日以来,央行连续通过OMO超额投放流动性,令市场对降准预期有所降温。但14日却意外转为净回笼2200亿,旋即在晚间宣布15日降准。市场虽然能够预期降准的必然性,但时点选择超出预期,甚至感到“临时性”。着眼当下,本轮快速降准同2015-2016Q1期间降准有部分相似之处,或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量:1)经济磨底期内稳增长诉求升温;2)配合下阶段地方政府化债等工作,营造宽松友好货币环境;3)综合资金面扰动因素、汇率阶段性维稳的现状,相机释放流动性预先调整安排。整体来看,考虑到近日人民币汇率有所企稳回升,我们认为本轮降准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综合多重目标考量,多重利益协调,所做出的相机抉择结果。 降准有助于呵护资金面平稳运行,小幅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 本次降准或将带来以下影响:第一,在政策驱动的信贷活力恢复、政府债券发行提速、MLF大量到期背景下,降准有助于及时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呵护资金面跨季平稳运行、维持信贷投放持续性,护航经济稳增长;第二,本次降准或释放5000亿长期资金,将直接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降低37家样本上市银行负债成本约53亿;第三,降准所释放的呵护市场流动性的信号意义较强,可能推动金融市场广谱利率下行,同业拆借、回购、NCD等利率水平或有所降低,15日OMO和MLF操作量将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有助于银行体系控制市场类负债成本。 降准释放有利于资本市场信号,银行板块短中期表现不一 从银行股投资角度看,T+30日跑出相对收益概率较大,相对沪深300涨幅平均为2.7%。综合判断,本轮降准表达了监管对维持流动性体系合理充裕的态度,对资本市场也释放了善意的信号,是7月政治局会议以来,监管加大“逆周期”调节,护航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综合手段之一,部分有助于改善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并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之前,我们认为刺激性举措仍有进一步加码空间。下一阶段,伴随着MPA在制造业、普惠、民营企业等领域贷款进一步加力,房地产“三保”领域、城中村改造等政策出台,银行体系下半年“宽信用”可能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出于维持资本补充、防范风险、稳定分红等方面的需要,当下银行业ROE稳定诉求加大,资产端定价的下行压力将向负债端传导,从而缓解NIM收窄。现阶段银行板块基本面总体稳健,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呈现较强的防御属性。 风险提示: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出台力度不及预期,融资需求恢复较弱。 发布日期:2023-09-15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银行】降准操作的必然性与时点选择的“随机性”——9月全面降准点评 报告摘要 政府债集中放量等因素对流动性形成阶段性扰动,此时降准亦可有效缓释资金面压力 1)近期政府债发行再度提速,本周(9月11-17日)国债、地方债合计净融资约3234亿,较上周多增约1207亿,预估月内政府债净融资规模达1.13万亿,将对银行间流动性形成一定抽水。2)月中缴税高峰、季末信贷投放发力,叠加中秋、国庆“双节”因素,机构预防性资金需求提升,大行融出意愿有所降温,上旬大行隔夜日均净融出规模约3.5万亿,较8月减少约7000亿。3)MLF即将迎来到期高峰,9月MLF到期4000亿,Q4仍有2万亿到期,整体续作压力较大。 股、债、汇联动效应仍在,近期汇率阶段性趋稳为货币政策打开一定操作空间 近期央行“三有三坚决”的强势表态,结合前期中间价逆周期调节因子、调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离岸市场发行央票、控制拆借等量价操作效果显现,叠加8月金融数据表现向好,多方力量引导汇率回落至关键点位下方,做空RMB成本大幅上升。随后,美元兑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收盘价自9月8日7.34的峰值点位回落至13日7.28附近,离岸即期收盘价亦自7.34同步回落至7.27附近,即期-中间价价差自9月5日1305点峰值回落至14日827点处,贬值预期有所降温。在单边预期弱化、汇率有所企稳情况下,降准迎来阶段性时间窗口。 降准后短期内面临一定贬值压力,但中长期走势仍以国内外基本面为主线逻辑 我们回溯2015年以来发生的16次全面降准,央行公布降准次日(t+1)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较降准当日变动幅度均值分别为51、20bp,即较短时间内会对汇率形成一定贬值压力。但观察中长期限内汇价变动,发现多数情况下,t+7时点汇率贬值趋势放缓或有所扭转,降准释放的“稳增长”信号或逐步被市场消化;而t+14及更长期限汇价则变动不一,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汇率走势向长期经济基本面逻辑回归。 本次降准时点选择超预期,或基于稳增长、城投化债等多方因素协调考虑 针对近期市场资金面偏紧的状况,9月8日以来,央行连续通过OMO超额投放流动性,令市场对降准预期有所降温。但14日却意外转为净回笼2200亿,旋即在晚间宣布15日降准。市场虽然能够预期降准的必然性,但时点选择超出预期,甚至感到“临时性”。着眼当下,本轮快速降准同2015-2016Q1期间降准有部分相似之处,或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量:1)经济磨底期内稳增长诉求升温;2)配合下阶段地方政府化债等工作,营造宽松友好货币环境;3)综合资金面扰动因素、汇率阶段性维稳的现状,相机释放流动性预先调整安排。整体来看,考虑到近日人民币汇率有所企稳回升,我们认为本轮降准是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综合多重目标考量,多重利益协调,所做出的相机抉择结果。 降准有助于呵护资金面平稳运行,小幅降低银行体系负债成本 本次降准或将带来以下影响:第一,在政策驱动的信贷活力恢复、政府债券发行提速、MLF大量到期背景下,降准有助于及时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呵护资金面跨季平稳运行、维持信贷投放持续性,护航经济稳增长;第二,本次降准或释放5000亿长期资金,将直接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降低37家样本上市银行负债成本约53亿;第三,降准所释放的呵护市场流动性的信号意义较强,可能推动金融市场广谱利率下行,同业拆借、回购、NCD等利率水平或有所降低,15日OMO和MLF操作量将是重要影响因素。这也有助于银行体系控制市场类负债成本。 降准释放有利于资本市场信号,银行板块短中期表现不一 从银行股投资角度看,T+30日跑出相对收益概率较大,相对沪深300涨幅平均为2.7%。综合判断,本轮降准表达了监管对维持流动性体系合理充裕的态度,对资本市场也释放了善意的信号,是7月政治局会议以来,监管加大“逆周期”调节,护航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综合手段之一,部分有助于改善银行综合负债成本,并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之前,我们认为刺激性举措仍有进一步加码空间。下一阶段,伴随着MPA在制造业、普惠、民营企业等领域贷款进一步加力,房地产“三保”领域、城中村改造等政策出台,银行体系下半年“宽信用”可能有所改善。与此同时,出于维持资本补充、防范风险、稳定分红等方面的需要,当下银行业ROE稳定诉求加大,资产端定价的下行压力将向负债端传导,从而缓解NIM收窄。现阶段银行板块基本面总体稳健,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呈现较强的防御属性。 风险提示: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出台力度不及预期,融资需求恢复较弱。 发布日期:2023-09-15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