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宏观】许冬石 詹璐:降准如期落地,政策加码可期——2023年9月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解读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中国银河宏观】许冬石 詹璐:降准如期落地,政策加码可期——2023年9月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解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核心观点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约6000亿长期流动性。本次调降符合市场预期,也符合我们《流动性视角下的降准逻辑》报告中的判断,“9月存在约1500亿的流动性缺口,本月15日的MLF是否会大幅超额续作是一个可能引起流动性变化的重要变量,如果大幅超额续作,将有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但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的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空间有限。因此9月仍存在降准可能。” 分析1: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更需要商业银行体系的配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利于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提到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时,提及“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按此测算9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量预计约7000亿。我国约70%国债、约85%的地方政府债由商业银行持有,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分析2: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以支持经济增长。7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再次走低,运行稍显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投资、出口继续下滑,工业生产超预期下行。这意味着3季度GDP的环比增速可能不及预期。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需要保持流动性的充裕以鼓励商业银行信贷扩张,降准更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净息差,使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分析3:9月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MLF余额维持在历史高位可能有置换需要。经过我们前期报告测算,9月存在约1500亿的流动性缺口,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的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空间有限。根据历史数据MLF余额高于5万亿通常会有置换需要,所以本次降准也可能用于置换MLF。 我们的判断和政策预期:年内央行仍然可能再次降息降准 在我国经济运行和中长期潜在GDP增速水平的测算下,利率年内存在20BP-30BP下调空间,时间很可能选择美联储货币政策真空期的10月,减轻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 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截止2023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6%,属于较低水平,未来进一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改善是比较有效的,年内央行可能再次选择降准,加大逆周期调节。 正文 一、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约6000亿长期流动性 2023年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释放约6000亿长期流动性。 本次调降符合市场预期,也符合我们《流动性视角下的降准逻辑》报告中的判断,“9月存在约1500亿的流动性缺口,本月15日的MLF是否会大幅超额续作是一个可能引起流动性变化的重要变量,如果大幅超额续作,将有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但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的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空间有限。因此9月仍存在降准可能。” 2011年12月至今,都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降的阶段,共发生23次降准,2022年之前降准幅度一般都是50BP,最大幅度是100BP(共三次,分别是15年4月、18年4月、18年10月)。从2022年开始共发生了4次降准,幅度都是25BP。 二、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更需要商业银行体系的配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利于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提到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时,提及“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按此测算9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量预计约7000亿。我国约70%国债、约85%的地方政府债由商业银行持有,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三、 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以支持经济增长 7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再次走低,运行稍显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投资、出口均继续下滑,工业生产超预期下行。这意味着3季度GDP的环比增速可能不及预期。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需要保持充裕的流动性以鼓励商业银行信贷扩张,降准更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净息差,使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的专栏《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阐述了商业性行维持稳健经营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润和净息差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呈现逐年持续下行的趋势。2023年2季度,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已下滑到0.75%,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也不断下行,2023年2季度净息差下滑至1.74%,为2017年以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叠加目前我国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较少导致存在较大资本缺口。根据央行公布数据,为资本充足率满足国际监管要求,“2018年至2022年,6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2/3用于留存补充自身核心一级资本”。但是当前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增速快于净利润增速,这将给主要靠净利润来补充资本的路径带来较大压力。 观测历史数据,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会跟随经济周期波动,名义GDP增速的变动大概领先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的变动一个季度左右,二季度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将给商业银行的三季度净利润增长带来更大的压力。 四、 9月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MLF余额维持在历史高位可能有置换需要 根据我们前期《流动性视角下的降准逻辑》报告中的测算,综合五因素拆解分析,9月央行投放预计延续8月操作思路不变,外汇占款保持环比平稳,政府存款的减少约3000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新增缴纳约2500亿、货币发行增加约2000亿,五因素共同作用,预计9月的流动性缺口约1500亿元,流动性压力存在但总体可控。 观察过去5年的数据,9月超储率通常季节性上升,流动性环境较为宽松。但是2023年的9月与历史同期相比,流动性存在更大的缺口,主要是由于政府存款的减少低于历史同期,政府存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我们预测9月的政府存款减少约3000亿,而过去五年9月的平均值是减少4740亿元,比历史同期少减少约1700亿。而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在今年9月的净融资额高于历史同期是政府存款少减少的主要原因。 本月15日的MLF是否会大幅超额续作是一个可能引起流动性变化的重要变量,如果大幅超额续作,将有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但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属于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的空间有限。根据历史数据MLF余额高于5万亿通常会有置换需要,所以本次降准也可能用于置换MLF。 五、 我们的判断和政策预期:年内央行仍然可能再次降息降准 未来可能单独调降长端利率。我国经济运行和中长期潜在GDP增速水平均测算下,利率年内存在20BP-30BP下调空间时间很可能选择美联储货币政策真空期的10月,减轻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 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截止2023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6%,属于较低水平,未来进一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改善是比较有效的,年内央行可能再次选择降准,加大逆周期调节。 风险提示 1.通胀上行不及预期的风险 2.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3.内需持续低迷的风险 4.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5.政策时滞的风险 6.美联储紧缩周期延长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9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降准如期落地,政策加码可期——2023年9月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解读》 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宏观分析师:许冬石、詹璐 评级体系: 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公司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核心观点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约6000亿长期流动性。本次调降符合市场预期,也符合我们《流动性视角下的降准逻辑》报告中的判断,“9月存在约1500亿的流动性缺口,本月15日的MLF是否会大幅超额续作是一个可能引起流动性变化的重要变量,如果大幅超额续作,将有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但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的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空间有限。因此9月仍存在降准可能。” 分析1: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更需要商业银行体系的配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利于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提到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时,提及“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按此测算9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量预计约7000亿。我国约70%国债、约85%的地方政府债由商业银行持有,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分析2: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以支持经济增长。7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再次走低,运行稍显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投资、出口继续下滑,工业生产超预期下行。这意味着3季度GDP的环比增速可能不及预期。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需要保持流动性的充裕以鼓励商业银行信贷扩张,降准更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净息差,使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分析3:9月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MLF余额维持在历史高位可能有置换需要。经过我们前期报告测算,9月存在约1500亿的流动性缺口,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的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空间有限。根据历史数据MLF余额高于5万亿通常会有置换需要,所以本次降准也可能用于置换MLF。 我们的判断和政策预期:年内央行仍然可能再次降息降准 在我国经济运行和中长期潜在GDP增速水平的测算下,利率年内存在20BP-30BP下调空间,时间很可能选择美联储货币政策真空期的10月,减轻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 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截止2023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6%,属于较低水平,未来进一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改善是比较有效的,年内央行可能再次选择降准,加大逆周期调节。 正文 一、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释放约6000亿长期流动性 2023年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释放约6000亿长期流动性。 本次调降符合市场预期,也符合我们《流动性视角下的降准逻辑》报告中的判断,“9月存在约1500亿的流动性缺口,本月15日的MLF是否会大幅超额续作是一个可能引起流动性变化的重要变量,如果大幅超额续作,将有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但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的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空间有限。因此9月仍存在降准可能。” 2011年12月至今,都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降的阶段,共发生23次降准,2022年之前降准幅度一般都是50BP,最大幅度是100BP(共三次,分别是15年4月、18年4月、18年10月)。从2022年开始共发生了4次降准,幅度都是25BP。 二、 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更需要商业银行体系的配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利于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提到下一步财政重点工作安排时,提及“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按此测算9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的发行量预计约7000亿。我国约70%国债、约85%的地方政府债由商业银行持有,降准将增加商业银行可自由使用的资金,更好地支持国债和地方债发行。 三、 降准有利于商业银行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以支持经济增长 7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宏观经济再次走低,运行稍显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投资、出口均继续下滑,工业生产超预期下行。这意味着3季度GDP的环比增速可能不及预期。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需要保持充裕的流动性以鼓励商业银行信贷扩张,降准更有利于维护银行的净息差,使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央行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的专栏《合理看待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水平》,阐述了商业性行维持稳健经营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润和净息差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呈现逐年持续下行的趋势。2023年2季度,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已下滑到0.75%,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也不断下行,2023年2季度净息差下滑至1.74%,为2017年以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叠加目前我国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较少导致存在较大资本缺口。根据央行公布数据,为资本充足率满足国际监管要求,“2018年至2022年,6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2/3用于留存补充自身核心一级资本”。但是当前商业银行资本净额的增速快于净利润增速,这将给主要靠净利润来补充资本的路径带来较大压力。 观测历史数据,商业银行的盈利状况会跟随经济周期波动,名义GDP增速的变动大概领先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的变动一个季度左右,二季度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将给商业银行的三季度净利润增长带来更大的压力。 四、 9月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MLF余额维持在历史高位可能有置换需要 根据我们前期《流动性视角下的降准逻辑》报告中的测算,综合五因素拆解分析,9月央行投放预计延续8月操作思路不变,外汇占款保持环比平稳,政府存款的减少约3000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新增缴纳约2500亿、货币发行增加约2000亿,五因素共同作用,预计9月的流动性缺口约1500亿元,流动性压力存在但总体可控。 观察过去5年的数据,9月超储率通常季节性上升,流动性环境较为宽松。但是2023年的9月与历史同期相比,流动性存在更大的缺口,主要是由于政府存款的减少低于历史同期,政府存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我们预测9月的政府存款减少约3000亿,而过去五年9月的平均值是减少4740亿元,比历史同期少减少约1700亿。而政府债券净融资额在今年9月的净融资额高于历史同期是政府存款少减少的主要原因。 本月15日的MLF是否会大幅超额续作是一个可能引起流动性变化的重要变量,如果大幅超额续作,将有利于弥补流动性缺口。但目前MLF余额保持在5.2万亿,属于历史较高水平,超量续作的空间有限。根据历史数据MLF余额高于5万亿通常会有置换需要,所以本次降准也可能用于置换MLF。 五、 我们的判断和政策预期:年内央行仍然可能再次降息降准 未来可能单独调降长端利率。我国经济运行和中长期潜在GDP增速水平均测算下,利率年内存在20BP-30BP下调空间时间很可能选择美联储货币政策真空期的10月,减轻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的压力。 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仍有一定的政策空间。截止2023年6月,中国金融机构超储率为1.6%,属于较低水平,未来进一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改善是比较有效的,年内央行可能再次选择降准,加大逆周期调节。 风险提示 1.通胀上行不及预期的风险 2.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3.内需持续低迷的风险 4.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 5.政策时滞的风险 6.美联储紧缩周期延长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9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降准如期落地,政策加码可期——2023年9月调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解读》 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宏观分析师:许冬石、詹璐 评级体系: 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公司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