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守理论疗效之正,创机理药物之新——中药创新药行业深度报告(林小伟/黄素青)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医药】守理论疗效之正,创机理药物之新——中药创新药行业深度报告(林小伟/黄素青)》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医药】守理论疗效之正,创机理药物之新——中药创新药行业深度报告 报告摘要 中医药顶层设计逐步落地执行,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大难点曾制约中药产业发展,道地药材的质量保障、炮制工艺的过程管控、中药批文的历史欠账、临床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中药企业以营销驱动为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药品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存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建立中药资源评估机制,系统提升中药质量。2020年以来中药注册管理和技术评价体系全面重塑,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加强中药全生命周期管理。政策大破大立之下,中药新药研发路径清晰、申报和审评上市节奏加快。2016-2020年中药新药年均申报数量仅为31.6件,年均获批2.6个品种;2021-2022年中药新药的申报数量提升至62/65件,分别获批12/7个品种。 新时代背景下,多重优势推动中药创新药价值重估 中药创新药临床定位丰富、市场空间广阔,2021年中成药制造营收超4800亿,同比增长10%。在医改政策和行业规范下,中药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持续提升,存量中成药实现供给出清、结构升级。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中医药扶持政策,院内中药的渗透率稳步提高,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与化药和生物创新药相比,中药创新药优势明显:1)在产业化阶段,研发投入和时间成本较低,且在中医药理论和人用经验的加持下,研发风险更小;2)在商业化阶段,销售达峰较慢,但生命周期更长;3)受益于中药品种保护和专利保护政策,独家产品竞争格局较好;4)有望优先列入医保/基药,医保国谈和药品集采降价风险较小;5)中医药服务体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持续完善,中药的院内渗透率不断提高;6)成熟的院内品种更易拓展院外零售市场。我们认为龙头中成药企凭借扎实的上市后再研究和学术品牌打造,有望实现永续销售和规模增长,市场价值需重估。 风险分析:扶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成药集采降价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中药材涨价风险。 发布日期:2023-09-13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医药】守理论疗效之正,创机理药物之新——中药创新药行业深度报告 报告摘要 中医药顶层设计逐步落地执行,全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四大难点曾制约中药产业发展,道地药材的质量保障、炮制工艺的过程管控、中药批文的历史欠账、临床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中药企业以营销驱动为主,研发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药品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存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多项政策,建立中药资源评估机制,系统提升中药质量。2020年以来中药注册管理和技术评价体系全面重塑,建立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加强中药全生命周期管理。政策大破大立之下,中药新药研发路径清晰、申报和审评上市节奏加快。2016-2020年中药新药年均申报数量仅为31.6件,年均获批2.6个品种;2021-2022年中药新药的申报数量提升至62/65件,分别获批12/7个品种。 新时代背景下,多重优势推动中药创新药价值重估 中药创新药临床定位丰富、市场空间广阔,2021年中成药制造营收超4800亿,同比增长10%。在医改政策和行业规范下,中药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持续提升,存量中成药实现供给出清、结构升级。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中医药扶持政策,院内中药的渗透率稳步提高,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与化药和生物创新药相比,中药创新药优势明显:1)在产业化阶段,研发投入和时间成本较低,且在中医药理论和人用经验的加持下,研发风险更小;2)在商业化阶段,销售达峰较慢,但生命周期更长;3)受益于中药品种保护和专利保护政策,独家产品竞争格局较好;4)有望优先列入医保/基药,医保国谈和药品集采降价风险较小;5)中医药服务体系和中西医结合诊疗持续完善,中药的院内渗透率不断提高;6)成熟的院内品种更易拓展院外零售市场。我们认为龙头中成药企凭借扎实的上市后再研究和学术品牌打造,有望实现永续销售和规模增长,市场价值需重估。 风险分析:扶持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成药集采降价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中药材涨价风险。 发布日期:2023-09-13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