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0915 | 卫星化学、方大炭素、轻工、医药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晨报0915 | 卫星化学、方大炭素、轻工、医药》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每周一景:四川 稻城亚丁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石化】卫星化学(002648):拟全资收购嘉宏新材,完善一体化布局 事件:公司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拟以现金15.24亿元收购江苏嘉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嘉宏新材”)100%股权,嘉宏新材为卫星控股旗下高性能新材料平台,现已建成3套45万吨/年HP装置、1套40万吨/年PO装置等,截止2023年7月31日累计投资额为40.42亿元。2023年1-7月实现收入5.89亿元,净利润为731.6万元。 评论: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及目标价: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EPS为1.35/1.99/2.39元,参考可比公司并考虑到公司路线的稀缺性给予2023年14XPE估值,维持目标价至18.90元,维持“增持”评级。 完善轻烃产业链布局,HPPO法制环氧丙烷(PO)优势明显:嘉新材宏为公司高性能新材料项目重要环节,现已建成3套45万吨/年HP装置、1套40万吨/年PO装置等,是公司轻烃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嘉宏新材PO装置采用HPPO法制环氧丙烷工艺技术,相比于氯醇法、共氧化法具备流程更短,单耗低,收率高,以及绿色环保的优势,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领先的环氧丙烷制备工艺。本次并购进一步发挥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形成公司C2产业链与环氧丙烷产业链的有效协同,有望增厚公司产业链利润,进一步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 双氧水价格上涨增厚盈利,绿色PO潜在替代空间大:2023年下半年以来,受装置检修,下游市场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双氧水需求增长,价格持续上涨,根据钢联数据9月份双氧水价格从6月份的826元/吨上涨至1622元/吨。此外随着环保力度加码氯醇法逐步退出,HPPO法PO替代产能缺口成为趋势,目前国内仅允许HPPO工艺的PO出口。根据钢联数据截止9月12号国内环氧丙烷产能617万吨,其中氯醇法产能156万吨,潜在替代空间巨大。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工》报道,卫星化学作为国内最大的绿色PO生产商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卫星化学(002648):拟全资收购嘉宏新材,完善一体化布局,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钢铁】方大炭素(600516):石墨电极价格承压,特种石墨稳步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2季度以来,钢铁行业利润偏弱、石墨电极价格低迷,公司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21亿,同比降1.88%,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同比降17.56%。下调公司2023-25年EPS预测为0.19/0.25/0.32元(原0.30/0.39/0.49元),参考同类公司,给予公司2023年40倍PE进行估值,下调公司目标价至7.6元(原8.4元),维持“增持”评级。 石墨电极价格承压,需求或迎来上行。石墨电极主要用于电炉炼钢,23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低位运行,石墨电极需求压力较大,价格承压下行。根据wind数据,2023年上半年550mm高功率石墨电极均价为21497元/吨,同比下降4.07%。目前我国地产行业支持政策较多,我们认为地产对钢铁需求的拖累逐渐下降,石墨电极的需求将迎来上升。 特种石墨业务稳步发展。子公司成都炭材成功打破国外等静压石墨的垄断,产品性能参数和质量比肩海外巨头。随着我国光伏行业复苏,等静压石墨市场持续处于供给紧张状态,等静压石墨板块支撑公司业绩。此外,公司核石墨、炭炭复合材料稳步推进,特种石墨业务稳步发展。 回购彰显信心。公司2023年8月29日公告将以自有资金、不超过9.1元/股的价格,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不低于2.5亿元、不超过3.5亿元公司股票。回购股份拟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及股权激励计划,我们认为本次回购彰显出公司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提升公司凝聚力。 风险提示:新建产能不及预期,地产需求大幅下滑。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方大炭素(600516):石墨电极价格承压,特种石墨稳步发展,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轻工】木制家具制造业:提质增效,孕育新机 结论: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家居板块公司在23Q2盈利能力实现修复,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目前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多项地产政策及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有望提振家居消费和板块估值。建议关注三条主线:①整装头部:践行整装战略、具备较强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头部公司。②品类融合:品类渠道共同发力,经营管理彰显出较强韧性的软体家居公司。③细分成长:细分品类具有强品牌力或产品力,品类渗透率持续提升,成长属性有望兑现的公司。推荐标的顾家家居、志邦家居、索菲亚。 零售端消费流量碎片化,获客竞争向前置环节转移。消费者兼顾效率与品质,决策愈发理性严苛,与追求低价相比更关注性价比和预算上限,全包套餐具有更强竞争力。网络渠道多元化后消费者能够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无论是新房装修还是存量房改造均面临消费流量碎片化的趋势,行业内对于获客能力的竞争不断向前置环节转移。 龙头相继推出普惠套餐,供应链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商务部宣布9-12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多家公司推出普惠套餐迎合促消费政策,继欧派家居“699惠民产品“后,索菲亚推出”799整家套餐“,米兰纳跟进”688普惠产品“,行业内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平台型公司依托核心品类带动配套产品,供应链整合能力有望成为整装趋势下的核心竞争力。 Q2家居板块公司盈利改善,叠加政策形成双重催化。从23H1数据来看,家居板块内部分化加剧,龙头表现优于行业平均。行业内集中度提升逻辑持续演绎,头部公司通过较强的供应链整合和精益化管理实现控费,叠加原材料成本降低改善盈利。地产端为家居板块提供支撑,竣工维持高速增长,保交楼效果显著改善信心。地产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超24城实施“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有望推动刚需及改善型购房群体入市,地产政策持续出台有望带动板块估值回升。 风险提示:①原材料价格上行风险:盈利改善部分来源于原材料成本降低,若原材料价格上行可能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②行业内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对利润空间形成挤压。③地产销售改善不及预期:地产销售直接影响家居消费,若回暖不及预期则可能致使家居消费承压。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轻工:提质增效,孕育新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规范和发展并举 上市公司中报显示疫后刚需复苏符合预期,相当部分子行业和公司逐步走出集采的财报底部。A股490家医药上市公司2023Q2营业总收入增长5.55%,较Q1增速2.14%有所提升,一方面是疫后院内院外常规医疗消费复苏;另外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化学仿制药、医用耗材等已经度过降价对业绩的冲击,并逐步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 政策密集,应立体看待:规范和发展并举。近3个月政策发布较为密集,我们认为,不宜单看某一类或某一个政策,而是应该全面、立体地看待整个顶层设计下的政策出台和执行:既有鼓励发展和创新的导向性政策和地方实操规则更新;也有提升行业合规要求、净化行业秩序的监管类政策(详见附表2)——政策全方位引导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环境收紧或影响节奏:Q3承压、Q4有望环比改善。长期看,监管升级,抹去合规利差利好龙头企业提升市场份额。短期看,3季度影响分化:①不受影响或潜在影响小:CDMO、药店、已集采品类、血制品、民营医疗服务。②处方药影响相对较小的:临床刚需的、医保目录内+临床指南推荐+高级别临床证据的品类。③进度或受影响:新产品进院、设备招标等进度或有延迟。③临床使用或有较明显影响:营销费用驱动占比高的、辅助性质品类。展望4季度,医疗刚需的基本属性不变,待执行层面逐步明朗,再考虑去年底疫情扰动下常规医疗受影响的低基数效应,增速有望环比好转。 投资建议:短期环境趋严有影响,逐步明朗后有望回归需求驱动的主逻辑。经典DCF估值模型下,如果只是3-5个月的营收下修,不致明显影响公司折现估值。但基于市场自身的客观特征,中短期股价会更多反应中短期“边际变化”,从7月底至今的股价表现看,相当一部分对院内市场收紧的业绩下调预期已经被交易过了,9月至今随着外部环境缓和,板块已开始有所企稳和反弹。我们认为,部分公司3季度业绩影响虽难以完全避免,但如果负面预期已经较大程度反应则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随着时间推移情况明朗,不确定性被更多地消除,则有望再次回归需求驱动的投资主逻辑。9月维持推荐创新和消费龙头,A股: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华东医药、爱尔眼科、普瑞眼科、惠泰医疗、漱玉平民、华兰生物、普门科技;港股:海吉亚医疗、信达生物、康诺亚、药明生物。 风险提示:集采、外部环境影响对业绩的影响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医药:规范和发展并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今 日 报 告 精 粹 01、重新聚焦低价生态 02、固收:担保债主体梳理之安徽担保 03、电新:旺季将至,产业链有望逐步改善 04、轻工:提质增效,孕育新机 05、环保:国产科研设备退税政策延期,国产采购需求释放 06、农业:现金流紧张,产能持续去化 07、医药:规范和发展并举 近 期 重 点 活 动 01、电新深度报告巡礼 8月6日-9月24日 推 荐 阅 读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每周一景:四川 稻城亚丁 点击右上角菜单,收听朗读版 今 日 重 点 推 荐 【石化】卫星化学(002648):拟全资收购嘉宏新材,完善一体化布局 事件:公司全资子公司连云港石化拟以现金15.24亿元收购江苏嘉宏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嘉宏新材”)100%股权,嘉宏新材为卫星控股旗下高性能新材料平台,现已建成3套45万吨/年HP装置、1套40万吨/年PO装置等,截止2023年7月31日累计投资额为40.42亿元。2023年1-7月实现收入5.89亿元,净利润为731.6万元。 评论: 维持增持评级,维持盈利预测及目标价:我们维持公司2023-2025年EPS为1.35/1.99/2.39元,参考可比公司并考虑到公司路线的稀缺性给予2023年14XPE估值,维持目标价至18.90元,维持“增持”评级。 完善轻烃产业链布局,HPPO法制环氧丙烷(PO)优势明显:嘉新材宏为公司高性能新材料项目重要环节,现已建成3套45万吨/年HP装置、1套40万吨/年PO装置等,是公司轻烃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嘉宏新材PO装置采用HPPO法制环氧丙烷工艺技术,相比于氯醇法、共氧化法具备流程更短,单耗低,收率高,以及绿色环保的优势,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领先的环氧丙烷制备工艺。本次并购进一步发挥公司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形成公司C2产业链与环氧丙烷产业链的有效协同,有望增厚公司产业链利润,进一步抵御行业周期性波动。 双氧水价格上涨增厚盈利,绿色PO潜在替代空间大:2023年下半年以来,受装置检修,下游市场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双氧水需求增长,价格持续上涨,根据钢联数据9月份双氧水价格从6月份的826元/吨上涨至1622元/吨。此外随着环保力度加码氯醇法逐步退出,HPPO法PO替代产能缺口成为趋势,目前国内仅允许HPPO工艺的PO出口。根据钢联数据截止9月12号国内环氧丙烷产能617万吨,其中氯醇法产能156万吨,潜在替代空间巨大。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工》报道,卫星化学作为国内最大的绿色PO生产商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卫星化学(002648):拟全资收购嘉宏新材,完善一体化布局,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钢铁】方大炭素(600516):石墨电极价格承压,特种石墨稳步发展 维持“增持”评级。2季度以来,钢铁行业利润偏弱、石墨电极价格低迷,公司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21亿,同比降1.88%,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同比降17.56%。下调公司2023-25年EPS预测为0.19/0.25/0.32元(原0.30/0.39/0.49元),参考同类公司,给予公司2023年40倍PE进行估值,下调公司目标价至7.6元(原8.4元),维持“增持”评级。 石墨电极价格承压,需求或迎来上行。石墨电极主要用于电炉炼钢,23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利润低位运行,石墨电极需求压力较大,价格承压下行。根据wind数据,2023年上半年550mm高功率石墨电极均价为21497元/吨,同比下降4.07%。目前我国地产行业支持政策较多,我们认为地产对钢铁需求的拖累逐渐下降,石墨电极的需求将迎来上升。 特种石墨业务稳步发展。子公司成都炭材成功打破国外等静压石墨的垄断,产品性能参数和质量比肩海外巨头。随着我国光伏行业复苏,等静压石墨市场持续处于供给紧张状态,等静压石墨板块支撑公司业绩。此外,公司核石墨、炭炭复合材料稳步推进,特种石墨业务稳步发展。 回购彰显信心。公司2023年8月29日公告将以自有资金、不超过9.1元/股的价格,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不低于2.5亿元、不超过3.5亿元公司股票。回购股份拟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及股权激励计划,我们认为本次回购彰显出公司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也有利于提升公司凝聚力。 风险提示:新建产能不及预期,地产需求大幅下滑。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方大炭素(600516):石墨电极价格承压,特种石墨稳步发展,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轻工】木制家具制造业:提质增效,孕育新机 结论:维持行业增持评级。家居板块公司在23Q2盈利能力实现修复,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目前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多项地产政策及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有望提振家居消费和板块估值。建议关注三条主线:①整装头部:践行整装战略、具备较强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头部公司。②品类融合:品类渠道共同发力,经营管理彰显出较强韧性的软体家居公司。③细分成长:细分品类具有强品牌力或产品力,品类渗透率持续提升,成长属性有望兑现的公司。推荐标的顾家家居、志邦家居、索菲亚。 零售端消费流量碎片化,获客竞争向前置环节转移。消费者兼顾效率与品质,决策愈发理性严苛,与追求低价相比更关注性价比和预算上限,全包套餐具有更强竞争力。网络渠道多元化后消费者能够获取的信息更加全面,无论是新房装修还是存量房改造均面临消费流量碎片化的趋势,行业内对于获客能力的竞争不断向前置环节转移。 龙头相继推出普惠套餐,供应链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商务部宣布9-12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多家公司推出普惠套餐迎合促消费政策,继欧派家居“699惠民产品“后,索菲亚推出”799整家套餐“,米兰纳跟进”688普惠产品“,行业内价格竞争进一步加剧,平台型公司依托核心品类带动配套产品,供应链整合能力有望成为整装趋势下的核心竞争力。 Q2家居板块公司盈利改善,叠加政策形成双重催化。从23H1数据来看,家居板块内部分化加剧,龙头表现优于行业平均。行业内集中度提升逻辑持续演绎,头部公司通过较强的供应链整合和精益化管理实现控费,叠加原材料成本降低改善盈利。地产端为家居板块提供支撑,竣工维持高速增长,保交楼效果显著改善信心。地产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超24城实施“认房不认贷”等政策有望推动刚需及改善型购房群体入市,地产政策持续出台有望带动板块估值回升。 风险提示:①原材料价格上行风险:盈利改善部分来源于原材料成本降低,若原材料价格上行可能对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②行业内竞争加剧: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对利润空间形成挤压。③地产销售改善不及预期:地产销售直接影响家居消费,若回暖不及预期则可能致使家居消费承压。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轻工:提质增效,孕育新机,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医药】规范和发展并举 上市公司中报显示疫后刚需复苏符合预期,相当部分子行业和公司逐步走出集采的财报底部。A股490家医药上市公司2023Q2营业总收入增长5.55%,较Q1增速2.14%有所提升,一方面是疫后院内院外常规医疗消费复苏;另外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化学仿制药、医用耗材等已经度过降价对业绩的冲击,并逐步培育出第二增长曲线。 政策密集,应立体看待:规范和发展并举。近3个月政策发布较为密集,我们认为,不宜单看某一类或某一个政策,而是应该全面、立体地看待整个顶层设计下的政策出台和执行:既有鼓励发展和创新的导向性政策和地方实操规则更新;也有提升行业合规要求、净化行业秩序的监管类政策(详见附表2)——政策全方位引导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 环境收紧或影响节奏:Q3承压、Q4有望环比改善。长期看,监管升级,抹去合规利差利好龙头企业提升市场份额。短期看,3季度影响分化:①不受影响或潜在影响小:CDMO、药店、已集采品类、血制品、民营医疗服务。②处方药影响相对较小的:临床刚需的、医保目录内+临床指南推荐+高级别临床证据的品类。③进度或受影响:新产品进院、设备招标等进度或有延迟。③临床使用或有较明显影响:营销费用驱动占比高的、辅助性质品类。展望4季度,医疗刚需的基本属性不变,待执行层面逐步明朗,再考虑去年底疫情扰动下常规医疗受影响的低基数效应,增速有望环比好转。 投资建议:短期环境趋严有影响,逐步明朗后有望回归需求驱动的主逻辑。经典DCF估值模型下,如果只是3-5个月的营收下修,不致明显影响公司折现估值。但基于市场自身的客观特征,中短期股价会更多反应中短期“边际变化”,从7月底至今的股价表现看,相当一部分对院内市场收紧的业绩下调预期已经被交易过了,9月至今随着外部环境缓和,板块已开始有所企稳和反弹。我们认为,部分公司3季度业绩影响虽难以完全避免,但如果负面预期已经较大程度反应则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随着时间推移情况明朗,不确定性被更多地消除,则有望再次回归需求驱动的投资主逻辑。9月维持推荐创新和消费龙头,A股: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华东医药、爱尔眼科、普瑞眼科、惠泰医疗、漱玉平民、华兰生物、普门科技;港股:海吉亚医疗、信达生物、康诺亚、药明生物。 风险提示:集采、外部环境影响对业绩的影响超预期。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医药:规范和发展并举,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今 日 报 告 精 粹 01、重新聚焦低价生态 02、固收:担保债主体梳理之安徽担保 03、电新:旺季将至,产业链有望逐步改善 04、轻工:提质增效,孕育新机 05、环保:国产科研设备退税政策延期,国产采购需求释放 06、农业:现金流紧张,产能持续去化 07、医药:规范和发展并举 近 期 重 点 活 动 01、电新深度报告巡礼 8月6日-9月24日 推 荐 阅 读 更多国君研究和服务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GTJARESEARCH )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唯一官方订阅号。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上以国泰君安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国泰君安研究",或含有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国泰君安证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国泰君安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国泰君安研究”, 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