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东吴晨报0914】【策略】【行业】电力设备【个股】大金重工、天孚通信、利柏特、天准科技、佳发教育

【东吴晨报0914】【策略】【行业】电力设备【个股】大金重工、天孚通信、利柏特、天准科技、佳发教育

作者:微信公众号【东吴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09-14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东吴晨报0914】【策略】【行业】电力设备【个股】大金重工、天孚通信、利柏特、天准科技、佳发教育》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A股、港股和中概,盈利表现异同 ——财报深度分析系列(三) A股中报业绩探寻盈利底,恒生科技归母净利润增速已过拐点向上 二季度全A整体盈利增速下探。2023年H1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2%,营收同比增速1.6%;剔除金融和石油石化后,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9.2%,营收同比增速4.2%。 港股整体业绩企稳,恒生科技净利润增速已过拐点向上。全部港股业绩已经企稳,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0.8%,营收同比增速-7.6%,分别较22A变化+1.8pct和-4.0pct。恒生科技指数净利润增速已过拐点向上,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60.4%,营收同比增速-11.7%。 样本整体中概股2023年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522.6%,营收同比增速12.9%,分别较2022A提升567.3pct、9.7pct。 A股中报整体ROE继续向下,恒生科技净利率改善ROE大幅回暖 A股中报整体ROE继续向下。2023年H1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整体ROE为6.5%,较一季度ROE为6.9%进一步下降。 恒生科技净利率改善ROE大幅回暖。全部港股、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样本中概股的2023年H1 ROE分别为7.4%、10.8%、11.8%、4.7%,分别较22年全年上升0.1pct、0.3pct、3.0pct、3.2pct。恒生科技指数ROE主要受益于销售净利率提升,2023H1销售净利率较2022A提升2.1pct。 A股和港股中报皆指向消费、公用事业和传媒等业绩回暖,资源品恶化 A股中报业绩高增方向聚集在疫后率先回暖并复苏强劲的消费出行链,受益于原材料下行的公用事业以及制造业产业优势板块:社会服务(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96.5%,营收同比增速30.5%,ROE及其环比改善分别为-2.1%、1.2pct;下同),传媒(14.6%、4.8%、2.7%、0.4pct),公用事业(37.0%、8.8%、5.1%、0.4pct)、汽车(29.1%、19.4%、5.7%、0.6pct)。 港股中报业绩高增方向聚集在医疗、消费和通讯业务板块: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23H1归母净利润增速159.7%,营收增速7.6%,ROE及其环比改善分别为3.4%、2.2pct;下同),消费(非日常生活消费品91.5%、4.9%、4.3%、1.7pct;日常消费品42.5%、5.3%、10.4%、1.9pct)、通讯业务(23.8%、0.8%、11.3%、1.1pct)、公用事业(75.0%、0.2%、6.6%、2.1pct)。 A股启示:A股中报业绩探寻盈利底,科创板业绩或已率先修复 23H1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2%,上游资源、中游材料和必选消费受价格下行以及需求疲软限制是造成全A业绩增速下降的主因。 科创板尽管业绩增速仍为负值,但环比高增业绩或已率先修复。23H1科创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38.7%,Q2环比增速41.8%,较23Q1环比增速的-28.0%大幅回升;23H1营收同比增速4.7%,Q2环比增速22.8%。 港股&中概股启示:恒生科技指数分子端盈利提升叠加分母端预期改善 分子端恒生科技盈利增速较高,盈利能力大幅回暖。恒生科技指数23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160.4%,ROE为11.8%,较22A上升3.0pct,其中销售净利率为24.5%,较2022A提升2.1pct。 分母端美债利率见顶确定性较高,港股流动性向好。7月美国通胀低于预期,核心通胀压力进一步缓解。7月CPI同比3.2%,低于预期3.3%;核心CPI同比4.7%,低于预期4.8%。美联储加息的必要性将不断降低。截至9月5日,CME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不加息的概率高达93%。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不全带来的计算误差;港股中概股业绩披露不完全。 (分析师 陈刚、陈李) 行业 电力设备: 电动车销量点评 8月销量符合预期 特斯拉降价效应显著 投资要点 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4.6万辆,同环比+27%/+9%,符合市场预期。中汽协数据,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4.6万辆,同环比+27%/+9%,渗透率33%,同环比+4.9/+0.1pct。2023年1-8月累计销量537.4万辆,同比增长39.2%,累计渗透率为29.5%;8月电动车产量为84.3万辆,同环比+22%/+4.7%,2023年1-8月累计产量为543.4万辆,同比+36.9%。 纯电动份额回升,B/C级车型占比环比向上。8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79.8万辆,同环比+26%/+8%,渗透率为36%,1-8月累计销量达507.9万辆,同增39%。纯电乘用车8月销量55.07万辆,同环比+12%/11%,占比69%,环比+2pct;其中A00级8月销量8.5万辆,占比15%,环比下降2pct;A0级销17.1万,占比31%,环降0.5pct;A级销11.0万辆,占比20%,环升1pct,B/C级销18.6万辆,占比34%,环升1.8pct。插电混动乘用车8月销24.8万辆,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2%,占比31%,环降2pct。 特斯拉降价带动销量走强,自主、新势力环比小幅增长。8月自主车企销55.6万辆,同比增长29%,市占率70%,环比下降1pct,批发电动化率51%,1-8月累计市占率69%;8月特斯拉销8.4万辆,同环比+9%/+31%,市占率11%,环比上升2.0pct,1-8月累计市占率12%;8月新势力销9.9万辆,同环比+21%/+3%,市占率12%,环比下降1.0pct,1-8月累计市占率12%;合资车企8月销4.2万辆,同环比+21%/+12%,市占率为5%,环比持平,批发电动化率为6%,1-8月累计市占率5%;豪华车企8月销1.7万辆,同环比+39%/+30%,市占率2%,批发电动化率35%,1-8月累计市占率2%。 8月新能源车出口9.0万辆,环降11%,特斯拉出口环比显著下滑。8月新能源车出口9.0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1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8万辆,同环比+2%/-12%。8月特斯拉出口1.95万辆,占比25%,环降41%,系Model3改款影响;比亚迪出口2.50万辆,环增38%,市占率32%;上汽乘用车8月出口1.87万辆,环比增长5.4%,市占率24%。 投资建议:8月电动车总销量84.6万辆,同增27%,环增9%,符合市场预期,其中出口9万辆,同环比+8%/-11%。2H为旺季,预计全年仍可实现30%增长至900万辆。当前电动车仍为基本面、估值、预期低点,龙头地位稳固且25年估值仅10x,看好Q2-Q3盈利低点出现+需求逐步好转后锂电板块酝酿反转,首推盈利确定的电池环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受益于国产替代及新技术的细分环节龙头(曼恩斯特、骄成超声),以及盈利稳健的结构件(科达利)、负极(璞泰来、尚太科技)、电解液(天赐材料、新宙邦)、隔膜(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及正极(华友钴业、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容百科技)等。 风险提示: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分析师 曾朵红、刘晓恬) 个股 大金重工(002487) 动态点评 出口兑现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海外订单持续放量 投资要点 公司营收保持稳定,盈利高速增长:2023H1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9.6%;其中2023Q2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环比-10.4%/+41.1%。2023H1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55.1%;扣非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48.9%;其中2023Q2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比/环比+74.3%/+164.8%。2023Q2销售毛/净利率27.5%/16.4%,环比+8.5pct/+7.7pct。公司2023H1利润增速快于收入,Q2盈利能力环比再度提升,主要系:1)2023H1出口占比同增14pct+,海外单桩产品成功交付,产品结构转型升级;2)自营风电场本期实现并网发电。 海外海风装备成果转化、欧洲订单持续放量。2023H1风电装备营收19.9亿元,同比-10.65%,毛利率21.7%,同比+10.55pct。公司秉持“海外+海上”两海战略,2023H1成功交付英国Moray West项目,实现了海外单桩0-1的突破(2023年8月31日公告已交付24根),助力出口业务营业收入9.1亿元,同比+33%,业务占比44%,同比+14pct;出口毛利率27.1%,高于国内的21.4%,公司出口业务占比增长持续优化盈利。此外,公司不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2023年5月相继公布5.47亿欧元的欧洲海风单桩订单,签署约1.96亿欧元海风单桩合同,业务结构成功转型。 250MW彰武风场全容量并网发电、有望贡献稳定现金流。2023H1彰武西六家子250MW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贡献发电业务营业收入0.45亿元。后续公司规划三年内建成并网2GW新能源项目,储备新能源开发资源5GW,有望增厚营业收入、为公司创造稳定的经济效益。 出口增多费用率增加明显、现金流压力减轻。2023Q2期间费用率为11.6%,环比+4.2pct,主要系汇兑损失及出口类研发投入增加。Q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6.2亿元,同比/环比+308.5%/+171.5%,主要系支付的保证金较上期减少。2023H1信用减值冲回0.18亿元,主要系会计估计变更冲回部分坏账准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风电装机不及预期,我们下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6.9/11.9/17.0亿元(2023-2024年前值为12.7/18.3亿元),同增54%/71%/4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政策不及预期、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 (分析师 曾朵红、陈瑶、郭亚男) 天孚通信(300394) 无源+有源光器件平台化布局 全面受益AI算力建设浪潮 投资要点 公司是业界领先的光器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绩稳步增长,盈利能力稳定在较高水平。天孚通信深耕光器件行业十余年,已构建起无源+有源光器件系列产品平台。公司2022全年及2023年H1营收分别为12.0/6.6亿元,同比+15.9%/+1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4亿元,同比+31.5%/+36.4%。公司产品单价稳步提升,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近几年均稳定在50%/30%左右。 AI算力建设成为北美云厂商重要开支项,有望迎来持续双击增长。北美四大云厂商在最新财报会上均强调将持续重点建设AI算力设施,虽然短期谷歌、Meta、亚马逊由于设备交付延误、物流平台建设放缓等原因导致资本开支不达预期,但从长期视角来看,AI算力开支有望迎来总量+结构双击增长。 光器件是光通信/光模块核心环节,行业空间将随着AI算力建设快速增长。根据OpenAI,2012-2018年AI计算量每年增长10倍,虽然之后增速会逐渐放缓,但增速仍远超“摩尔定律”,华为预测2030年全球AI算力将超105ZFLOPS(FP16精度),2020-2030年增长500倍,同时IDC预测中国AI算力将从2022年的268 EFLOPS增加至2026年的1271 EFLOPS,期间CAGR=47.6%。在AI算力爆发背景下相应数据的传输硬件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是必然趋势,我们测算得到直至2030年,在不同情景下全球AI算力相关光器件累计市场空间或超过270亿美元。 公司稳扎稳打铸就光器件产品平台,AI浪潮下有望全面受益。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积淀高质产品并享有行业头部毛利率。同时公司通过自有及募投资金建设、股权收购等方式逐步扩大战略产品版图,提早布局高速光引擎等潜在趋势产品,满足下游客户对高速光模块、高集成度光引擎及高速光器件的需求,有望全面收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产品在AI浪潮下与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相匹配,并加速放量。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2/10.3亿元,同比增长28.3%/39.7%/42.8%,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61.0/43.7/30.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高速光器件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与份额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分析师 张良卫) 利柏特(605167) 国内领先工业模块制造商 充分受益于全球化工龙头资本开支扩张 投资要点 国内领先工业模块制造商,业绩稳健增长:公司2006年成立以来业务发展历经初创期、成长期、快速发展阶段,从冷箱制造、预制管道等其他小型模块生产商发展为具备“设计-采购-模块化-施工”(EPFC)全产业链环节及一体化服务能力的领先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服务和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2017-2021年营收CAGR为17.0%,2022年疫情影响施工节奏,全年营收同比下滑13.2%;2023上半年公司承揽的项目执行与结算情况良好,实现营收13.5亿元,同比+127.0%,归母净利润8736万元,同比+150.6%。 全球化工行业加速产能转移,模块化建设优势明显:(1)模块化生产可将大型装置进行拆解,对比传统建造模式,在成本及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方面优势突出,且有利于后续生产线的升级改造、维修检修和回收利用;(2)全球化学品销售额增长,化工资本开支不断增长,俄乌冲突使得不少化工巨头加大在中国的项目投资,巴斯夫、科思创、PPG等化工龙头企业在中国陆续投产,将拉动我国化工市场资本开支提升;(3)制造业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模块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缩短工期,降低劳动力成本,渗透率将不断提升;(4)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业对过往业绩和资质较为看重,进入壁垒较高;欧美企业的技术实力雄厚,但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国内已经出现少量可配套进行大型装置工业模块设计和制造的企业。 公司专注工业模块领域,产业链不断延伸:(1)公司具备在国际及国内开展相关业务的必要资质,截至2023年4月共拥有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截至2022年末共拥有技术人员452人,专利数量、技术人员数量及占比逐年提升;(2)公司深耕巴斯夫等核心客户,且与林德气体、霍尼韦尔、科思创等数十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多年达到45%以上;2022-2023Q1公司公告7项重大项目合同,签约合同金额累计超41亿,成为未来3年业绩释放的压舱石;(3)公司张家港重装园区基地靠近港口,可大幅减少模块出口前的发运成本;湛江基地坐落于湛江经开区,全区拥有包括公司长期合作客户巴斯夫、液化空气、陶氏化学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多个工业项目,公司可实现对客户的建设需求进行快速响应;(4)公司生产的工艺模块已从化工行业延伸至油气能源、矿业、水处理等多个行业,有望充分受益各行业模块化渗透率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选取卓然股份、东华科技、三联虹普、中工国际作为可比公司,公司PE(TTM)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大型工业模块设计建造能力的企业,客户多为知名化工跨国企业,重大在手订单量为未来3年业绩提供支撑,且有望持续受益于与巴斯夫湛江项目的深度绑定。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6/3.5亿元,截至9月12日收盘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3.2/16.6/12.3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在手订单推进不及预期;海外化工龙头来华投资不及预期;模块化生产方式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 (分析师 黄诗涛、房大磊、石峰源) 天准科技(688003) 机器视觉平台型龙头 多领域持续快速突破 投资要点 天准科技:机器视觉平台型龙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专业从事工业视觉装备业务,内生外延多领域平台化布局,下游涵盖消费电子、半导体、PCB、光伏、汽车等精密制造领域。1)收入端:受益光伏半导体、PCB等领域需求放量,公司收入端稳健增长,2022年达到15.89亿元,2018-2022年CAGR达到33%,2023H1实现营收5.13亿元,同比+10%,仍保持较快增长。2)利润端: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52亿元,2018-2022年期间CAGR为13%,低于收入端增速。2018-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8.59%、15.37%、11.14%、10.60%和9.57%,盈利水平出现一定下滑,规模效应驱动下,后续盈利水平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基本盘:消费电子&光伏&智能汽车制造设备有望持续扩张 1)消费电子行业:视觉测量设备和视觉检测设备为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有望稳健增长,同时进军视觉制程设备领域,重点布局点胶检测一体设备等新品,打开新的成长空间。2)光伏行业:硅片大尺寸、薄片化趋势下,光伏硅片分选设备需求度提升,我们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硅片分选设备市场规模约11.1亿元。公司对标国际先进同行同类产品,2022年发布新一代高速产品系列,稳固龙头地位。此外,2022年公司启动光伏镀铜图形化设备研发,一代产品预计将于2023Q3交付客户试用,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点。3)汽车行业:公司重点布局汽车智能制造自动化解决方案,覆盖从生产、组装到检测等流程,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1到N放量:PCB设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逐步进入放量期 1)PCB设备:PCB产能由中低阶向高阶加速转型背景下,LDI、激光钻孔设备等PCB设备需求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司在PCB领域重点推进LDI设备、激光钻孔设备、AVI/AOI等高端产品产业化,有望进入放量期。2)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受益于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需求有望快速放量,2026年我国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45亿元,2022-2026年CAGR约60%。公司与地平线达成深度合作,成为征程5芯片官方授权硬件IDH官宣合作伙伴,具备持续扩张条件。 0到1突破:进军半导体量/检测设备赛道,完善产业布局 我们预计2023年中国大陆量/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22亿元, 2022年国产化率不足5%,海外制裁背景下迎来国产替代加速期。公司成功覆盖关键尺寸测量、套刻测量、掩模版量检测、半导体晶圆红外量测检测及晶圆宏观和微观缺陷检测等类别,产品布局完善。公司在半导体量/检测设备领域的布局主要包括两步:1)收购MueTec:依托海外成熟技术切入晶圆及掩膜量检测领域,并不断拓展更先进制程;2)参股苏州矽行:拓展难度更高的晶圆有图形微观缺陷检测领域,2023年8月首台65~90nm宽波段明场缺陷检测设备TB1000正式交付客户,实现重要产业化突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2.68和3.3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39、29和24倍。基于公司较强的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滑、毛利率下滑、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 (分析师 周尔双) 佳发教育(300559) 公司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关注开学季新产品落地进度 投资要点 公司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关注开学季新产品落地进度:2023年9月8日,2023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慧教育专场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举办,腾讯教育正式发布合作伙伴星图计划,并与成都佳发安泰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与腾讯的合作将主要围绕英语听说类产品展开,腾讯有较好的大模型基础,而公司则在教学应用场景上有丰富的实操经验,此次双方合作将有望进一步推动在英语听说类场景的产品落地,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公司预计年内还将有英语听说等新产品的发布计划,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开学季新产品落地进度。 智慧教育产品线持续扩充,英语听说类产品场景广阔:2017年以来,公司持续丰富智慧教育产品线,截至2023年H1,智慧教育产品包括智慧教室、智慧体育和生涯教育等8块。其中英语听说类产品集考试、测评、训练三系统共建,可服务英语听说多场景,公司正基于大语音模型AI基座升级英语听说产品,增长潜力可期。 佳发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头部企业,标准化考点贡献主要收入,佳发教育成立于2002年,是全国教育考试信息化行业的龙头企业,2017年以来,公司持续拓展智慧教育业务,目前已形成智慧考试+智慧教育双轮驱动的发展形势。2023年H1公司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8824万元,同比+26.1%。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H1收入2.31亿元,同比+28.4%。智慧教育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2023年H1收入4966万元,同比+4.3%。 公司是全国最早从事教育考试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之一,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和渠道优势:截至2023年H1,公司参与31个省份,200多个地市的标准化考点的建设,产品覆盖50多万间教室,有比较明显的规模优势,在全国标准化考点建设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在全国有近3000家合作伙伴,销售渠道网络下沉至每一个区县,庞大且优质的渠道能帮助公司快速完成业务布局,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全国最早从事教育考试信息化的企业之一,在业内已形成自主品牌优势,英语听说类产品未来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6 /2.3/3亿元,最新收盘价对应2023-2025年PE为36/25/1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落地不及预期风险等。 (分析师 吴劲草、谭志千) 最新金股组合 东吴证券研究所机构销售通讯录 法律声明 本公众号(微信号:scsresearch)为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订阅号。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发布平台,本公众号所截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经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在任何情况下,本号所截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东吴证券或东吴研究所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截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截内容版权仅归东吴证券研究所所有,东吴证券及东吴研究所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