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一线城市松绑一周,看房热情如何?相较过往,本轮“松绑”有何不同?

一线城市松绑一周,看房热情如何?相较过往,本轮“松绑”有何不同?

作者:微信公众号【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09-12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一线城市松绑一周,看房热情如何?相较过往,本轮“松绑”有何不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8月31日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两部门发文,备受关注的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政策正式落地。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执行已久的“认房又认贷”政策开始松动,广州、深圳于8 月30日官宣认房不认贷,北京、上海于9月1日官宣认房不认贷。在四大一线城市全部政策落地的一周后(9月2日—9月8日),居民的看房热情如何?本轮一线“松绑”与过往有何不同?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房地产组首席分析师杜昊旻就上述内容进行深度解析。 数据显示,本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看房找房热度指数较8月中旬(8.12-8.18)均有明显提升,其中北京上升37.7%,上海上升24.2%,广州上升26.6%,深圳上升45.3%;较政策未全部落地那周(8.26-9.1)也有所提升,其中北京上升5.8%,上海上升9.8%,广州上升1.9%,深圳上升5.5%。 国金证券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杜昊旻认为,若要维持复苏态势使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后续一线城市放松远郊区域限购限售、放宽非普通住宅认定标准等政策有待落地。 回顾一线城市“松绑”历史 其实,一线城市2015年就“松绑”过,当时受前期需求调控、供给扩张影响、房地产市场库存持续攀升,楼市遭遇寒冬、量价齐跌。为扭转地产下滑趋势,一线城市集中“松绑”,随即带动高线级城市销售回暖。 2014年“930新政”推出后,一线城市销售面积降幅有所收窄,但二、三线城市销售并未改善。2015年4月一线城市集中“松绑”后地产销售才真正迎来拐点,二、三线销售增速也纷纷转正。销售刺激下,一线城市房价快速攀升,但二、三线城市房价并无起色,量的好转没有带来房价预期的转变。 2015年后棚改开始发力,2015-2018年每年棚改实际执行规模均在600万套以上、新增PSL(抵押补充贷款)规模超过6000亿元。2016年起,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大幅提升,推动二、三线城市销售大幅好转、房价也开始进入上行通道,迎来一波强修复。 在地产大周期下行背景下,本轮一线“松绑”与过往有何不同?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本轮一线城市“松绑”有别于过去的总量型地产政策,更多刺激的是改善型需求。 近期,一线城市陆续跟进“认房不认贷”政策,主要满足改善型住房需求。据贝壳研究院调查统计,这部分群体的购房占比已由2020年的26%提升至2022年的30%。一线城市改善住房的意愿或更大,2020年北京、上海、广东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明显低于其他省份。 受常住人口流出影响、一线城市改善型需求占比提升。以常住人口衡量,近年来一线城市人口流入明显放缓。人口流动的变化也反映在地产的交易结构中,2022年上海和北京二手房客户的平均购房年龄分别为38.8和39.4岁,分别较2019年增加1.6和1.7岁。 赵伟表示,相较2014年,当前居民收入增速放缓,以住房贷款余额/可支配收入衡量的杠杆水平也大幅提升,一线地产销售回暖的空间或不及以往。房价预期能否复制2015-2018年的逆转需进一步观察。 本轮一线“松绑”溢出效应如何? 赵伟认为,随着人口结构和婚育观念明显转变,一线城市“松绑”的示范效应或不如以往。相较2014年,当下人口首现负增长、刚需人口占比和粗结婚率均大幅下滑4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的增量需求已大不如前。 与此同时,当下城中村改造取代了棚改货币化,且实施范围集中于超大特大城市而非低线城市,实施周期较以往更长、见效也更慢。人口流入叠加改善型需求共振,二线地产销售回升力度或更大。与一线城市人口净流出形成对比,2022 年长沙、杭州、 青岛、南京等强二线城市常住人口规模继续扩张;二胎开放政策刺激下、二线城市的改善型需求也有所增加,有望与 刚需形成共振。与此同时,近年来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并未出现大幅上行,或更有利于短期需求释放。 本文内容摘自研究报告9月10日《一线认房不认贷效果初显,二线宽松加速落地》;9月10日《一线城市“松绑”,影响几何?》。 分析师:赵伟 执业编号: S1130521120002 分析师:杜昊旻 执业编号:S1130521090001 分析师:王祎馨 执业编号:S1130523090003 免责声明 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仅为行业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以该等信息取代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本栏目力求信息准确可靠,但对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