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国君环保】周观点:环境基建三年规划,创造运营&监测增量需求

【国君环保】周观点:环境基建三年规划,创造运营&监测增量需求

作者:微信公众号【强推环保】/ 发布时间:2023-09-1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环保】周观点:环境基建三年规划,创造运营&监测增量需求》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上周CEA周成交646万吨,环比增长120%,周成交均价63元/吨。地方碳配额周成交210万吨,环比增长50%,周成交均价56元/吨。CCER周成交2.34万吨。 摘要 环保板块上周涨跌幅 1)上周环保、燃气、水务、电力(申万指数)分别波动-3.00%、+1.19%、-5.23%、-0.40%;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4.15%、2.26%、3.29%。2)上周环保个股涨幅前五名分别为:碧兴物联(+21.24%)、四方光电(+19.36%)、惠城环保(+18.00%)、润邦股份(+11.61%)、奥福环保(+11.40%)。3)跌幅前五名分别为:巴安水务(-14.66%)、联合水务(-11.14%)、远达环保(-10.80%)、津膜科技(-10.55%)、绿茵生态(-10.12%)。 CEA周成交646万吨,周成交均价63元/吨,地方碳配额周成交210万吨。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646万吨,较前一周增长120%,周成交均价62.96元/吨,较前一周增长2%。地方交易所碳配额上周成交210万吨,较前一周增长50%,周成交均价55.77元/吨,较前一周增长11%。上周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额成交均价最高为北京碳配额113.32元/吨,最低为重庆碳排放配额29.80元/吨。上周全国CCER成交2.34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8%。 碳中和信息速递 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启动了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两年度分别履约、配额清缴时间均截至2023年底。目前,已基本完成配额发放,清缴履约工作已全面展开。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下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研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路线图,力争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周度投资观点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十四五”进入末期,2023年10月前全面摸底评估环境基础设施规模与运行情况。水务:“十四五”规划产能基础上新增700万吨/日污水处理&500万吨/日再生水规模。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提升监测监管设施建设。投资建议:推荐垃圾焚烧、水务与水环境治理以及环境监测板块。1)垃圾焚烧板块:CCER加速重启,垃圾焚烧公司直接受益,碳交易将改善垃圾焚烧公司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推荐垃圾焚烧龙头三峰环境、瀚蓝环境、绿色动力、光大环境、高能环境。2)水务与水环境板块:水务行业上市公司有望逐步进入下一轮调价周期,同时高股息率配置价值显著。摸底评估环境基础设施将进行补短板、强弱项,黑臭水体治理需求凸显。推荐重庆水务、德林海,洪城环境为受益标的。3)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下,固危废以及污水处理监测监管设施加强建设,推荐环境监测龙头雪迪龙。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度低于预期等。 正文 周度投资观点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的通知。2023-2025三年规划将在“十四五”污水处理与再生水规模的目标值上新增1200万吨/日。同时,加强县级垃圾焚烧下沉、完善排污许可一证式配套监测监管平台。 “十四五”进入末期,2023年10月前全面摸底评估环境基础设施规模与运行情况。1)2021年5月、6月,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先后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以及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十四五”规划。2)目前,“十四五”进入末期,本次通知要求以市为单位,对环境基础设施摸底评估处理规模、运行情况,并于2023年10月前报至主管部门。 水务:“十四五”规划产能基础上新增700万吨/日污水处理&500万吨/日再生水规模。1)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十四五”规划目标至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根据住建部城乡统计年鉴,2021年相较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水规模分别新增1500万立方米/日、1040万立方米/日。截至2021年底,城镇污水与再生水距“十四五”规划规模仍分别存在约500万吨/日、460万吨/日的差距。2)本次通知提出,2023至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立方米/日,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000万立方米/日。我们认为,污水处理以及再生水规模在2025年前,将在“十四五”目标值上共计新增约1200万吨/日规模。 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提升监测监管设施建设。1)通知提出,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短板,推动设施覆盖范围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处置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2)在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下,加强固废与危废处置以及污水处理监测体系,保障达标排放。 投资建议:推荐垃圾焚烧、水务与水环境治理以及环境监测板块。1)垃圾焚烧板块:CCER加速重启,垃圾焚烧公司直接受益,碳交易将改善垃圾焚烧公司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推荐垃圾焚烧龙头三峰环境、瀚蓝环境、绿色动力、光大环境、高能环境。2)水务与水环境板块:水务行业上市公司有望逐步进入下一轮调价周期,同时高股息率配置价值显著。摸底评估环境基础设施将进行补短板、强弱项,黑臭水体治理需求凸显。推荐重庆水务、德林海,洪城环境为受益标的。3)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下,固危废以及污水处理监测监管设施加强建设,推荐环境监测龙头雪迪龙。 环保板块上周涨跌幅 市场行情概览:上周环保、燃气、水务、电力(申万指数)分别波动-3.00%、+1.19%、-5.23%、-0.40%;创业板指、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分别上涨4.15%、2.26%、3.29%。 涨幅前五名:碧兴物联(+21.24%)、四方光电(+19.36%)、惠城环保(+18.00%)、润邦股份(+11.61%)、奥福环保(+11.40%)。 跌幅前五名:巴安水务(-14.66%)、联合水务(-11.14%)、远达环保(-10.80%)、津膜科技(-10.55%)、绿茵生态(-10.12%)。 碳中和板块跟踪 上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646万吨,较前一周增长120%,周成交均价62.96元/吨,较前一周增长2%。地方交易所碳配额上周成交210万吨,较前一周增长50%,周成交均价55.77元/吨,较前一周增长11%。上周各地方交易所中,碳配额成交均价最高为北京碳配额113.32元/吨,最低为重庆碳排放配额29.80元/吨。上周全国CCER成交2.34万吨,较前一周下降48%。 全国碳市场启动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 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启动了2021、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共纳入发电企业2200多家,两年度分别履约、配额清缴时间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5%。生态环境部特别研究制定了柔性履约政策,配额缺口大的企业可预支2023年度的部分配额用于当前的清缴,但此政策仅限于2021和2022年度,以后不再实施。目前,已基本完成配额发放,清缴履约工作已全面展开。生态环境部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出台,组织编制下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研究扩大行业覆盖范围路线图,力争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ywdt/xwfb/202308/t20230828_1039552.shtml 环保行业上周重要事件回顾 关于开展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审批“白名单”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在全国范围,选择部分再生铅企业和废铅蓄电池收集单位建立废铅蓄电池跨省转移审批“白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其中,选择一批技术装备先进、污染防治设施完备、环境管理水平高、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再生铅企业,作为“白名单”中的接受单位;选择一批收集体系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完备、环境管理水平高、具有良好工作基础的废铅蓄电池收集单位,作为“白名单”中的移出单位。试点期间,“白名单”中的移出单位向“白名单”中的接受单位跨省转移废铅蓄电池的,按照省内危险废物转移管理,无需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白名单”外的其他单位向“白名单”中的接受单位跨省转移废铅蓄电池的,移出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无需再商经接受地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同意,可以直接作出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审批决定。“白名单”中的接受单位应在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和核准经营规模内接受废铅蓄电池。 信息来源: https://www.mee.gov.cn/xxgk2018/xxgk/xxgk06/202308/t20230825_1039339.html 环保上市公司上周大事公告 业绩快报 【莱伯泰科】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2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2.83万元,同比增长3.31%。 【军信股份】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71亿元,同比下降5.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28.45%。 【高能环境】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69亿元,同比增长11.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11.16%。 【三联虹普】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2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20.89%。 【绿色动力】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42亿元,同比下降5.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4亿元,同比下降12.60%。 【青达环保】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6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9.47万元,同比增长102.19%。 【德林海】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下降4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87.82万元,同比下降114.31%。 【中国天楹】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88亿元,同比下降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33.10%。 【清新环境】2023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6.15亿元,同比下降4.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25.42%。 融资 【伟明环保】公司拟发行可转换为公司A股股票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不超过2.85亿元(含2.8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永康扩容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江南水务】公司2023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为6亿元,最终票面利率为3.10%。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项目进度低于预期等。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强推环保 )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环保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徐强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7040002。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备注: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