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产业跟踪】电池材料数据库(简版)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新能源车产业跟踪】电池材料数据库(简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摘要 产业链跟踪 2023年7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反弹趋势渐缓。目前碳酸锂价格反弹暂缓,上游材料价格止跌。预计近期价格止跌企稳,呈小幅震荡态势。铜铝如期涨价。 据上海钢联数据,近期电芯、模组、PACK价格平衡震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9月1日均价报20.55万元/吨。 铜铝如期涨价。弱复苏格局不断加深,伴随房地产政策放宽,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渐现,叠加中国制造业PMI已经悄然连升三个月,大宗市场信心回暖。在产业目前低库存、高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下,供给未来将要严重依赖未来新建产能,行业新建产能多在国外基地,或带来下一步产业格局变化。与此同时,行业的资本开支成本和周期将会被大幅拉长,铜铝如期涨价。铜矿方面,2005年后,铜矿短缺在国内重化工业及房地产发展背景下短缺愈发明显,铜矿产业通过涨价刺激海外矿山的开发,海外矿山的资本开支价格约6-7万/吨,高资本开支也将支撑未来铜矿持续涨价。铝矿方面,国内产能利用率已达96%,产能已经触及天花板,海外高资本开支叠加长建设周期,或将带动电解铝价格持续攀升。 新能源龙头车企8月销售数据亮眼,产业链有望迎来相关机会。近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了2023年8月新车交付情况。比亚迪8月共销售274086辆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增长4.97%,再创历史新高;广汽埃安8月销售4.5万辆新车,仅比上月多出4辆,在终端交付上,埃安在8月首次突破5万,达到5.2万辆,出现了“交付倒挂”的现象,埃安解释称受目前工厂生产能力限制;小鹏汽车8月共交付新车13,690台,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3%,连续两个月交付突破万台;理想汽车8月共计交付新车34,914辆,同比增长663.8%,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月交付均突破万辆。其他如极氪汽车、岚图汽车、深蓝汽车、创维汽车、高合汽车等,8月交付量同样实现了环比增长。 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销售情况好。据上汽集团初步统计,8月份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9.2万辆,继续保持环比增长。其中,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售新能源汽车2.9万辆,实现同环比双增长;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车热销势头不减。上汽大众ID.3延续上月态势,8月销量再度破万辆。目前,上汽大众ID.家族的用户推荐率超过25%。截至8月底,上汽大众ID.家族累计销量已超过15万辆。8月,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个品牌共交付新能源汽车8,017辆,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20.0%。其中,别克ELECTRA E5交付3,961辆,占比近5成,该车已累计交付超过12,000辆。凯迪拉克LYRIQ锐歌8月交付650辆,环比增长30%。 总体看来,8月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售数据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排产增加,产业链望受益。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政策变动,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本期作者:王浩 负责人:鲍雁辛 以下正文 2023年7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反弹趋势渐缓。目前碳酸锂价格反弹暂缓,上游材料价格止跌。预计近期价格止跌企稳,呈小幅震荡态势。铜铝如期涨价。 据上海钢联数据,近期电芯、模组、PACK价格平衡震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9月1日均价报20.55万元/吨。 铜铝如期涨价。弱复苏格局不断加深,伴随房地产政策放宽,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渐现,叠加中国制造业PMI已经悄然连升三个月,大宗市场信心回暖。在产业目前低库存、高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下,供给未来将要严重依赖未来新建产能,行业新建产能多在国外基地,或带来下一步产业格局变化。与此同时,行业的资本开支成本和周期将会被大幅拉长,铜铝如期涨价。铜矿方面,2005年后,铜矿短缺在国内重化工业及房地产发展背景下短缺愈发明显,铜矿产业通过涨价刺激海外矿山的开发,海外矿山的资本开支价格约6-7万/吨,高资本开支也将支撑未来铜矿持续涨价。铝矿方面,国内产能利用率已达96%,产能已经触及天花板,海外高资本开支叠加长建设周期,或将带动电解铝价格持续攀升。 新能源龙头车企8月销售数据亮眼,产业链有望迎来相关机会。近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了2023年8月新车交付情况。比亚迪8月共销售274086辆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增长4.97%,再创历史新高;广汽埃安8月销售4.5万辆新车,仅比上月多出4辆,在终端交付上,埃安在8月首次突破5万,达到5.2万辆,出现了“交付倒挂”的现象,埃安解释称受目前工厂生产能力限制;小鹏汽车8月共交付新车13,690台,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3%,连续两个月交付突破万台;理想汽车8月共计交付新车34,914辆,同比增长663.8%,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月交付均突破万辆。其他如极氪汽车、岚图汽车、深蓝汽车、创维汽车、高合汽车等,8月交付量同样实现了环比增长。 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销售情况好。据上汽集团初步统计,8月份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9.2万辆,继续保持环比增长。其中,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售新能源汽车2.9万辆,实现同环比双增长;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车热销势头不减。上汽大众ID.3延续上月态势,8月销量再度破万辆。目前,上汽大众ID.家族的用户推荐率超过25%。截至8月底,上汽大众ID.家族累计销量已超过15万辆。8月,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个品牌共交付新能源汽车8,017辆,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20.0%。其中,别克ELECTRA E5交付3,961辆,占比近5成,该车已累计交付超过12,000辆。凯迪拉克LYRIQ锐歌8月交付650辆,环比增长30%。 总体看来,8月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售数据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排产增加,产业链望受益。 产业链价格: 正极材料:供需平衡,价格下跌趋势渐缓,预计价格将持续震荡,上游材料整体企稳。 (1)三元5系:月跌幅0.00%,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维稳,跌价0.50万元/吨,跌幅2.78%,继续下跌,月跌价0.00万元/吨。 (2)三元6系:动力型月跌幅0.00%,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高位下滑,继续下滑趋势,跌价0.60万元/吨,周跌幅2.81%,继续下跌,月跌价0.00万元/吨。 (3)三元8系: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企稳后下跌,下跌趋势渐缓,跌价0.60万元/吨,跌幅2.52%,价格企稳,较5系6系回调幅度更小,月跌幅0.00%,跌价0.00万元/吨。 (4)磷酸铁锂:继续此前价格大幅下跌趋势,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下跌趋势延续,跌价0.75元/吨,跌幅9.32%,跌幅扩大,月跌价0.00万元/吨,月累计下跌0.00%。 前驱体材料:锂盐价格下跌渐缓,原材料价格随之上涨。 (1)碳酸锂:电池级价格突破59万元/吨后高位回落,供需平衡后工业级价格再次下跌,9月1日报价20.55万元/吨,较此前大幅下跌,价格再次下跌,近期价格下行幅度变大,下行幅度为7.85%,跌价1.75万元/吨,月跌幅累计1.20%。 (2)氢氧化锂:价格高位震荡,受下游需求暂疲软影响继续下跌,此前较碳酸锂总体跌幅更小,幅度大幅缩小,9月1日报价19.00万元/吨,下行幅度为4.52%,跌价0.90万元/吨,月跌幅累计1.04%。受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大幅扩张影响,与碳酸锂价格再次形成倒挂。 (3)电解钴: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企稳,9月1日报价25.10万元/吨,电解钴与钴盐开工好转,供应情况好转。预计中期钴价继续维持低位震荡。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企稳后反转下跌,跌幅2.71%,跌价0.70万元/吨,月涨幅累计0.40%。 (4)电解镍:较此前价格继续一路下行,8月25日至9月1日电解镍价格反转上涨后下跌,9月1日报价16.88万元/吨,延续此前下行趋势,上行后小幅下行,价格下跌0.30万元/吨,跌幅1.75%,月涨幅累计1.99%,月价累计0.33万元/吨。 镍供应方面,全球产量结构发生较大趋势性变化。根据预测,2023年镍产量预计增长11%,达到337万吨,主要来自印尼。全球原生镍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镍在镍产品供应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44%降至2022年的26%,预计2025年还会进一步下降。 (5)硫酸盐:硫酸盐价格走势分化,硫酸钴价格小幅下探再次反转,8月25日至9月1日反转下跌,跌幅0.70%,跌价0.25万元/吨;硫酸镍价格再度下探后企稳,跌幅0.00%,跌价0.00万元/吨;硫酸锰价格略有下跌后企稳,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跌价0.00万元/吨,跌幅0.00%。 含铁砷铁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30%左右增长到2022年的50%左右。硫酸镍的占比从之前的不到10%增长到2022年的21%,预计到2025年可能超过25%。 近年来,镍市场呈现出两元市场或三元市场的特点。电镍、硫酸镍和镍铁的价格差异很大,一度硫酸镍价格高于电镍。但随着印尼镍矿产量的增加,硫酸镍对电镍的折扣逐渐减少,很多企业开始直接生产电镍。整体而言,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电镍价格可能逐渐下降,镍盐的价格稳步上升。镍的价格与基本面有所背离。 (6)前驱体:三元前驱体价格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未延续此前下跌,价格企稳,受原材料跌价影响价格多略有下降,前驱体材料普跌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下跌与短期下游需求旺盛影响。 锂电池:传导原材料价格下跌,铁锂电芯略有跌价,三元电芯跌价更少,较2023年初价差放大。 三元与铁锂前驱体原材料价格齐齐下跌,电芯不同幅度跌价,三元电芯成本压力更大且需求强劲,略微放大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差距。 上游金属:矿端传导产业链景气度与周期复苏景气度,近期车厂排产增多,价格维稳,小幅震荡。 复合集流体领域技术持续进步的,下游客户陆续导入,预计下游有进展,带动产业复苏。预计下季度铜需求旺盛。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联系我们 李嘉琪 电话/微信: +86 13161289968 E-mail: lijiaqi026904@gtjas.com 王浩 电话:0755-23976068 邮箱:wanghao013539@gtjas.com 鲍雁辛 电话:0755-23976830 邮箱:baoyanxin@gtjas.com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上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69号博华广场20层 邮编:200041 电话: (021) 38676666 E-mail: gtjaresearch@gtjas.com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9号新世界中心34层 邮编:518026 电话: (0755) 23976888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9号金融街中心南楼18层 邮编:100032 电话: (010) 83939888 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industryRCofG)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产业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鲍雁辛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3070005。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摘要 产业链跟踪 2023年7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反弹趋势渐缓。目前碳酸锂价格反弹暂缓,上游材料价格止跌。预计近期价格止跌企稳,呈小幅震荡态势。铜铝如期涨价。 据上海钢联数据,近期电芯、模组、PACK价格平衡震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9月1日均价报20.55万元/吨。 铜铝如期涨价。弱复苏格局不断加深,伴随房地产政策放宽,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渐现,叠加中国制造业PMI已经悄然连升三个月,大宗市场信心回暖。在产业目前低库存、高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下,供给未来将要严重依赖未来新建产能,行业新建产能多在国外基地,或带来下一步产业格局变化。与此同时,行业的资本开支成本和周期将会被大幅拉长,铜铝如期涨价。铜矿方面,2005年后,铜矿短缺在国内重化工业及房地产发展背景下短缺愈发明显,铜矿产业通过涨价刺激海外矿山的开发,海外矿山的资本开支价格约6-7万/吨,高资本开支也将支撑未来铜矿持续涨价。铝矿方面,国内产能利用率已达96%,产能已经触及天花板,海外高资本开支叠加长建设周期,或将带动电解铝价格持续攀升。 新能源龙头车企8月销售数据亮眼,产业链有望迎来相关机会。近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了2023年8月新车交付情况。比亚迪8月共销售274086辆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增长4.97%,再创历史新高;广汽埃安8月销售4.5万辆新车,仅比上月多出4辆,在终端交付上,埃安在8月首次突破5万,达到5.2万辆,出现了“交付倒挂”的现象,埃安解释称受目前工厂生产能力限制;小鹏汽车8月共交付新车13,690台,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3%,连续两个月交付突破万台;理想汽车8月共计交付新车34,914辆,同比增长663.8%,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月交付均突破万辆。其他如极氪汽车、岚图汽车、深蓝汽车、创维汽车、高合汽车等,8月交付量同样实现了环比增长。 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销售情况好。据上汽集团初步统计,8月份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9.2万辆,继续保持环比增长。其中,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售新能源汽车2.9万辆,实现同环比双增长;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车热销势头不减。上汽大众ID.3延续上月态势,8月销量再度破万辆。目前,上汽大众ID.家族的用户推荐率超过25%。截至8月底,上汽大众ID.家族累计销量已超过15万辆。8月,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个品牌共交付新能源汽车8,017辆,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20.0%。其中,别克ELECTRA E5交付3,961辆,占比近5成,该车已累计交付超过12,000辆。凯迪拉克LYRIQ锐歌8月交付650辆,环比增长30%。 总体看来,8月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售数据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排产增加,产业链望受益。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售不及预期,政策变动,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本期作者:王浩 负责人:鲍雁辛 以下正文 2023年7月以来,碳酸锂价格反弹趋势渐缓。目前碳酸锂价格反弹暂缓,上游材料价格止跌。预计近期价格止跌企稳,呈小幅震荡态势。铜铝如期涨价。 据上海钢联数据,近期电芯、模组、PACK价格平衡震荡,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止跌企稳,9月1日均价报20.55万元/吨。 铜铝如期涨价。弱复苏格局不断加深,伴随房地产政策放宽,全球经济弱复苏趋势渐现,叠加中国制造业PMI已经悄然连升三个月,大宗市场信心回暖。在产业目前低库存、高产能利用率的情况下,供给未来将要严重依赖未来新建产能,行业新建产能多在国外基地,或带来下一步产业格局变化。与此同时,行业的资本开支成本和周期将会被大幅拉长,铜铝如期涨价。铜矿方面,2005年后,铜矿短缺在国内重化工业及房地产发展背景下短缺愈发明显,铜矿产业通过涨价刺激海外矿山的开发,海外矿山的资本开支价格约6-7万/吨,高资本开支也将支撑未来铜矿持续涨价。铝矿方面,国内产能利用率已达96%,产能已经触及天花板,海外高资本开支叠加长建设周期,或将带动电解铝价格持续攀升。 新能源龙头车企8月销售数据亮眼,产业链有望迎来相关机会。近日,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布了2023年8月新车交付情况。比亚迪8月共销售274086辆新能源乘用车,环比增长4.97%,再创历史新高;广汽埃安8月销售4.5万辆新车,仅比上月多出4辆,在终端交付上,埃安在8月首次突破5万,达到5.2万辆,出现了“交付倒挂”的现象,埃安解释称受目前工厂生产能力限制;小鹏汽车8月共交付新车13,690台,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3%,连续两个月交付突破万台;理想汽车8月共计交付新车34,914辆,同比增长663.8%,理想L系列三款车型月交付均突破万辆。其他如极氪汽车、岚图汽车、深蓝汽车、创维汽车、高合汽车等,8月交付量同样实现了环比增长。 传统车企新能源车销售情况好。据上汽集团初步统计,8月份上汽集团销售新能源汽车9.2万辆,继续保持环比增长。其中,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售新能源汽车2.9万辆,实现同环比双增长;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车热销势头不减。上汽大众ID.3延续上月态势,8月销量再度破万辆。目前,上汽大众ID.家族的用户推荐率超过25%。截至8月底,上汽大众ID.家族累计销量已超过15万辆。8月,上汽通用旗下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个品牌共交付新能源汽车8,017辆,同比增长55.5%,环比下降20.0%。其中,别克ELECTRA E5交付3,961辆,占比近5成,该车已累计交付超过12,000辆。凯迪拉克LYRIQ锐歌8月交付650辆,环比增长30%。 总体看来,8月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售数据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排产增加,产业链望受益。 产业链价格: 正极材料:供需平衡,价格下跌趋势渐缓,预计价格将持续震荡,上游材料整体企稳。 (1)三元5系:月跌幅0.00%,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维稳,跌价0.50万元/吨,跌幅2.78%,继续下跌,月跌价0.00万元/吨。 (2)三元6系:动力型月跌幅0.00%,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高位下滑,继续下滑趋势,跌价0.60万元/吨,周跌幅2.81%,继续下跌,月跌价0.00万元/吨。 (3)三元8系: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企稳后下跌,下跌趋势渐缓,跌价0.60万元/吨,跌幅2.52%,价格企稳,较5系6系回调幅度更小,月跌幅0.00%,跌价0.00万元/吨。 (4)磷酸铁锂:继续此前价格大幅下跌趋势,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下跌趋势延续,跌价0.75元/吨,跌幅9.32%,跌幅扩大,月跌价0.00万元/吨,月累计下跌0.00%。 前驱体材料:锂盐价格下跌渐缓,原材料价格随之上涨。 (1)碳酸锂:电池级价格突破59万元/吨后高位回落,供需平衡后工业级价格再次下跌,9月1日报价20.55万元/吨,较此前大幅下跌,价格再次下跌,近期价格下行幅度变大,下行幅度为7.85%,跌价1.75万元/吨,月跌幅累计1.20%。 (2)氢氧化锂:价格高位震荡,受下游需求暂疲软影响继续下跌,此前较碳酸锂总体跌幅更小,幅度大幅缩小,9月1日报价19.00万元/吨,下行幅度为4.52%,跌价0.90万元/吨,月跌幅累计1.04%。受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大幅扩张影响,与碳酸锂价格再次形成倒挂。 (3)电解钴: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企稳,9月1日报价25.10万元/吨,电解钴与钴盐开工好转,供应情况好转。预计中期钴价继续维持低位震荡。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企稳后反转下跌,跌幅2.71%,跌价0.70万元/吨,月涨幅累计0.40%。 (4)电解镍:较此前价格继续一路下行,8月25日至9月1日电解镍价格反转上涨后下跌,9月1日报价16.88万元/吨,延续此前下行趋势,上行后小幅下行,价格下跌0.30万元/吨,跌幅1.75%,月涨幅累计1.99%,月价累计0.33万元/吨。 镍供应方面,全球产量结构发生较大趋势性变化。根据预测,2023年镍产量预计增长11%,达到337万吨,主要来自印尼。全球原生镍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电镍在镍产品供应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44%降至2022年的26%,预计2025年还会进一步下降。 (5)硫酸盐:硫酸盐价格走势分化,硫酸钴价格小幅下探再次反转,8月25日至9月1日反转下跌,跌幅0.70%,跌价0.25万元/吨;硫酸镍价格再度下探后企稳,跌幅0.00%,跌价0.00万元/吨;硫酸锰价格略有下跌后企稳,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跌价0.00万元/吨,跌幅0.00%。 含铁砷铁的比例逐年上升,从2017年的30%左右增长到2022年的50%左右。硫酸镍的占比从之前的不到10%增长到2022年的21%,预计到2025年可能超过25%。 近年来,镍市场呈现出两元市场或三元市场的特点。电镍、硫酸镍和镍铁的价格差异很大,一度硫酸镍价格高于电镍。但随着印尼镍矿产量的增加,硫酸镍对电镍的折扣逐渐减少,很多企业开始直接生产电镍。整体而言,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电镍价格可能逐渐下降,镍盐的价格稳步上升。镍的价格与基本面有所背离。 (6)前驱体:三元前驱体价格8月25日至9月1日价格未延续此前下跌,价格企稳,受原材料跌价影响价格多略有下降,前驱体材料普跌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下跌与短期下游需求旺盛影响。 锂电池:传导原材料价格下跌,铁锂电芯略有跌价,三元电芯跌价更少,较2023年初价差放大。 三元与铁锂前驱体原材料价格齐齐下跌,电芯不同幅度跌价,三元电芯成本压力更大且需求强劲,略微放大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成本差距。 上游金属:矿端传导产业链景气度与周期复苏景气度,近期车厂排产增多,价格维稳,小幅震荡。 复合集流体领域技术持续进步的,下游客户陆续导入,预计下游有进展,带动产业复苏。预计下季度铜需求旺盛。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联系我们 李嘉琪 电话/微信: +86 13161289968 E-mail: lijiaqi026904@gtjas.com 王浩 电话:0755-23976068 邮箱:wanghao013539@gtjas.com 鲍雁辛 电话:0755-23976830 邮箱:baoyanxin@gtjas.com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上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669号博华广场20层 邮编:200041 电话: (021) 38676666 E-mail: gtjaresearch@gtjas.com 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9号新世界中心34层 邮编:518026 电话: (0755) 23976888 北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9号金融街中心南楼18层 邮编:100032 电话: (010) 83939888 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industryRCofG)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产业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鲍雁辛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3070005。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