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策略】我们距离复苏还有多远?——围绕ROE的六大格局讨论
(以下内容从申万宏源《【申万宏源策略】我们距离复苏还有多远?——围绕ROE的六大格局讨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我们距离复苏还有多远? 2023Q2业绩思考及围绕ROE的六大格局讨论 傅静涛/黄子函/王胜/韦春泽 结论:格局开始比增速重要,寻找格局改善阻力最小方向 一、观察2023年至今行业表现,ROE形状比收入/利润增速形状更重要,这与往年的规律不相同。ROE背后的含义是“格局”(供需、竞争格局等优化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以往我们用增速定义景气,2023年这一方法选行业失效。这意味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高增长持续性无法外推,除了跟随热点抢跑主题投资,盈利能力能否有潜力提升其实是择时和选结构更有效的线索。 从中报看总量,23Q2大概率是年内全A两非单季度利润增速的低点,但后续上行弹性多大有待观察,ROE完全确认触底回升可能要等到24Q2之后。 23Q2全A两非单季营收增速4.2%,比Q1低0.2%;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11%低于预期,比Q1低7%,负增长加深。其中,上游周期供需格局依旧不佳,收入利润均负增长;中游制造营收小幅改善,盈利能力回落;消费收入增速改善,但盈利增速和毛利率基本持平,反映提价能力不足;TMT需求弹性有限。 展望后续,23Q3经济实际情况可能好于23Q2,叠加低基数,业绩增速改善概率较大,但再往后弹性多大有待观察:需求侧,暑假消费旺季已过,海外衰退担忧犹在,国内稳增长政策确认见效需要时间;供给侧,上游供给释放压力仍较大,尽管PPI同比回升,但供需格局问题还将继续拖累盈利。 对应到ROE,假设2024年量价仅仅是温和修复(实际GDP/CPI/PPI同比分别为4.5/1.3/0.5%),那么2024年全A两非可能仅是个位数正增长,ROE可能弱反弹之后再向下,24Q2之后才确认走出底部。这意味着若没有其他重大宏观变化,基本面很难支持A股突破震荡市特征。 结构方面,23Q2开始中下游进入大分化的“后成本压力时代”。受困于需求不足,二季报各个大类板块的盈利能力修复是非常微弱的,但一级行业亮点反而增加,分化不在于大类板块,而在于供需格局、政策导向、外需韧性、智能化趋势等线索。这一点更加突出了格局在结构选择中的重要性。我们选出23Q2格局改善最亮眼的行业:军工、地产链消费、汽车、电子、传媒、中报高分红央企。(各大类行业的业绩点评请见文末) 二、在当前背景下谈我们与复苏的距离,很大程度谈的就是格局潜在改善。针对如何度量“格局”、什么情况下股价会涨,我们构建了六大分析模块,系统性整理了财务角度做格局分析的六大线索(产能、库存、盈利能力、行业集中度、费用投放、海外业务),并进行了行业景气和股价量化回测。 我们发现,不同行业的格局改善定义不同,固定资产周转率上行有利于上中游行业,也有利于需求改善的消费行业;主动强力补库或库销比下行对应超额收益;规模效应导致的毛利率提升更有利于股价;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费用投放是景气预期改善的领先指标。 总体来看,A股业绩改善的内生动力不足(产能过剩压力、规模效应不足、费用投放动力不足、一带一路需求增速回落),制约复苏的动能。预计下轮复苏呈现3个特点: 1)补库特征为主,23Q2除上游以外其他行业库销比向下的拐点已经出现;2)上下游分化较大,上游的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成本压力、海外需求展望目前都处于不利阶段,难以被现有稳增长力度改变;3)龙头非龙头的分化较大,23Q2A股行业集中度再度拐头向上,仍是继续出清的特征。 从结构来看,目前六大模型共振指向格局改善属于【大制造+少数消费】:军工、汽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机械设备(轨交设备、工程机械)、电子(消费电子、元件)、环保、电力设备(电池、风电和电网设备);家电、化妆品。中游制造以及消费确实也是ROE预测中更快触底回升的方向。当前稳增长政策加码,短期效果也在显现,但市场对效果的持续性依然存疑。“弱周期”仍是基准假设,交易“弱复苏”还是要与格局优化相结合,提升股价弹性。以上行业更可能是需求改善股价弹性更大的方向,它们与23Q2业绩最亮眼的部分亦有所重合,多数能与当前政策导向和新需求方向取得共振,建议投资者关注。 【附:各大行业板块业绩情况】 1)上游周期:供需格局依旧不佳,收入增速继续收缩,周期资本开支继续上行,在建工程尚难确认向下拐点,后续固定资产形成增速仍可能上行。 2)中游制造:一带一路、造船高景气主导改善方向,新能源担忧供给。景气行业:【军工航空产业链】(主机厂继续全面改善,景气向中上游传导验证)、工程机械(一带一路和美国制造业回流)、造船产业链(新造船价格及新签订单上行)。 3)消费:服务消费收入增速改善、但盈利增速和毛利率基本持平,反映K型复苏,提价能力不足。医药常规业务细分行业业绩稳健修复。【汽车】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需求持续超预期)、商用车(一带一路)高景气。【地产链】消费收入增速回暖,经营性现金流保持高增速,但地产竣工增速下半年有回落压力,关注二手房流动性改善对地产链消费的提振。 4)金融地产:银行ROE继续回落,证券23Q2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拖累业绩,保险业绩一般,不过上半年保费收入和新业务价值超预期。房地产融资边际改善,住宅开发国企销售回款增加,住宅开发民企筹资现金流占收入比重回暖,地产企业财务费用率回落。 5)TMT:计算机收入、利润单季同比降幅收窄,ROE继续回落,需求偏弱是主要矛盾。【传媒服务】(广告、影视)表现较好;【电子】较多细分行业存货周转率开始回暖,周期底部逐渐清晰。 6)央企:多数行业央企中报分红超预期,【钢铁】(22年为18.6%->23年为80.2%)、【通信】(56.8%->61.6%)、【石油石化】(42.5%->43.7%)分红比例提升突出。另外,一带一路相关公司收入增速回落,不过收入在整个营收中的占比、毛利率相比22H1继续回升。 风险提示:房地产后续刺激政策不及预期,外需回落超预期,中游景气行业产能释放竞争加剧
我们距离复苏还有多远? 2023Q2业绩思考及围绕ROE的六大格局讨论 傅静涛/黄子函/王胜/韦春泽 结论:格局开始比增速重要,寻找格局改善阻力最小方向 一、观察2023年至今行业表现,ROE形状比收入/利润增速形状更重要,这与往年的规律不相同。ROE背后的含义是“格局”(供需、竞争格局等优化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以往我们用增速定义景气,2023年这一方法选行业失效。这意味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高增长持续性无法外推,除了跟随热点抢跑主题投资,盈利能力能否有潜力提升其实是择时和选结构更有效的线索。 从中报看总量,23Q2大概率是年内全A两非单季度利润增速的低点,但后续上行弹性多大有待观察,ROE完全确认触底回升可能要等到24Q2之后。 23Q2全A两非单季营收增速4.2%,比Q1低0.2%;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11%低于预期,比Q1低7%,负增长加深。其中,上游周期供需格局依旧不佳,收入利润均负增长;中游制造营收小幅改善,盈利能力回落;消费收入增速改善,但盈利增速和毛利率基本持平,反映提价能力不足;TMT需求弹性有限。 展望后续,23Q3经济实际情况可能好于23Q2,叠加低基数,业绩增速改善概率较大,但再往后弹性多大有待观察:需求侧,暑假消费旺季已过,海外衰退担忧犹在,国内稳增长政策确认见效需要时间;供给侧,上游供给释放压力仍较大,尽管PPI同比回升,但供需格局问题还将继续拖累盈利。 对应到ROE,假设2024年量价仅仅是温和修复(实际GDP/CPI/PPI同比分别为4.5/1.3/0.5%),那么2024年全A两非可能仅是个位数正增长,ROE可能弱反弹之后再向下,24Q2之后才确认走出底部。这意味着若没有其他重大宏观变化,基本面很难支持A股突破震荡市特征。 结构方面,23Q2开始中下游进入大分化的“后成本压力时代”。受困于需求不足,二季报各个大类板块的盈利能力修复是非常微弱的,但一级行业亮点反而增加,分化不在于大类板块,而在于供需格局、政策导向、外需韧性、智能化趋势等线索。这一点更加突出了格局在结构选择中的重要性。我们选出23Q2格局改善最亮眼的行业:军工、地产链消费、汽车、电子、传媒、中报高分红央企。(各大类行业的业绩点评请见文末) 二、在当前背景下谈我们与复苏的距离,很大程度谈的就是格局潜在改善。针对如何度量“格局”、什么情况下股价会涨,我们构建了六大分析模块,系统性整理了财务角度做格局分析的六大线索(产能、库存、盈利能力、行业集中度、费用投放、海外业务),并进行了行业景气和股价量化回测。 我们发现,不同行业的格局改善定义不同,固定资产周转率上行有利于上中游行业,也有利于需求改善的消费行业;主动强力补库或库销比下行对应超额收益;规模效应导致的毛利率提升更有利于股价;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费用投放是景气预期改善的领先指标。 总体来看,A股业绩改善的内生动力不足(产能过剩压力、规模效应不足、费用投放动力不足、一带一路需求增速回落),制约复苏的动能。预计下轮复苏呈现3个特点: 1)补库特征为主,23Q2除上游以外其他行业库销比向下的拐点已经出现;2)上下游分化较大,上游的库存周期、产能周期、成本压力、海外需求展望目前都处于不利阶段,难以被现有稳增长力度改变;3)龙头非龙头的分化较大,23Q2A股行业集中度再度拐头向上,仍是继续出清的特征。 从结构来看,目前六大模型共振指向格局改善属于【大制造+少数消费】:军工、汽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机械设备(轨交设备、工程机械)、电子(消费电子、元件)、环保、电力设备(电池、风电和电网设备);家电、化妆品。中游制造以及消费确实也是ROE预测中更快触底回升的方向。当前稳增长政策加码,短期效果也在显现,但市场对效果的持续性依然存疑。“弱周期”仍是基准假设,交易“弱复苏”还是要与格局优化相结合,提升股价弹性。以上行业更可能是需求改善股价弹性更大的方向,它们与23Q2业绩最亮眼的部分亦有所重合,多数能与当前政策导向和新需求方向取得共振,建议投资者关注。 【附:各大行业板块业绩情况】 1)上游周期:供需格局依旧不佳,收入增速继续收缩,周期资本开支继续上行,在建工程尚难确认向下拐点,后续固定资产形成增速仍可能上行。 2)中游制造:一带一路、造船高景气主导改善方向,新能源担忧供给。景气行业:【军工航空产业链】(主机厂继续全面改善,景气向中上游传导验证)、工程机械(一带一路和美国制造业回流)、造船产业链(新造船价格及新签订单上行)。 3)消费:服务消费收入增速改善、但盈利增速和毛利率基本持平,反映K型复苏,提价能力不足。医药常规业务细分行业业绩稳健修复。【汽车】乘用车和汽车零部件(需求持续超预期)、商用车(一带一路)高景气。【地产链】消费收入增速回暖,经营性现金流保持高增速,但地产竣工增速下半年有回落压力,关注二手房流动性改善对地产链消费的提振。 4)金融地产:银行ROE继续回落,证券23Q2权益市场表现不佳拖累业绩,保险业绩一般,不过上半年保费收入和新业务价值超预期。房地产融资边际改善,住宅开发国企销售回款增加,住宅开发民企筹资现金流占收入比重回暖,地产企业财务费用率回落。 5)TMT:计算机收入、利润单季同比降幅收窄,ROE继续回落,需求偏弱是主要矛盾。【传媒服务】(广告、影视)表现较好;【电子】较多细分行业存货周转率开始回暖,周期底部逐渐清晰。 6)央企:多数行业央企中报分红超预期,【钢铁】(22年为18.6%->23年为80.2%)、【通信】(56.8%->61.6%)、【石油石化】(42.5%->43.7%)分红比例提升突出。另外,一带一路相关公司收入增速回落,不过收入在整个营收中的占比、毛利率相比22H1继续回升。 风险提示:房地产后续刺激政策不及预期,外需回落超预期,中游景气行业产能释放竞争加剧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