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金融】海纳百川:寻找中国金融向上的力量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国信金融】海纳百川:寻找中国金融向上的力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王剑 和中国上市公司以每年12月作为会计年度日不同,美国上市公司可以自主选择全年12个月作为其会计年度,比如微软一般设置到6月份。同样,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分析师一般将会计年度终结在每年9月。又到一年总结时,按照惯例要去找新的关键词,去年我们团队是“扎根大地:五环外的金融研究”,今年我们更新为另一个词“海纳百川:寻找中国金融向上的力量”。 疫情结束,万物复苏。城投地产渐行渐远,烈火烹油、歌舞升平的“黄金时代”终归会有尽头。供给侧改革的车轮轰隆前行,传统制造业未来空间也日趋缩小,新兴产业正在兴起,与之伴随的,就是传统对公业务的式微,不同的银行开始寻找新的力量。 新的力量或在王谢门庭前。9月1日招商银行发布《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描绘出一份中国高净值人群画像。“2022年,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316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83万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101万亿人民币,2020-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对于这些新富人群,他们要的不再是“小确幸”的定期存款,而是稳中求进,更愿意尝试高收益、高风险投资,风险偏好也在逐渐修复。 新的力量或在寻常百姓家。我们继续行走在祖国大地上,下沉到县域乃至农村,看到很多小客户,包括小企业主、个体户等,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怀揣着最朴素的梦想,积攒了一些财富,有时是融资需求,有时是投资愿望,需求并不复杂,应用更为零散,但总希望孩子学习成绩能再高几分,老人身体能好一点,日子能好过一些。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已有一些银行躬耕于此,主要是些本地的小型银行,也有大中型银行的当地分支。 客户在变,银行也在变。作为最古老的商业模式之一,银行正在努力奔跑中,见证他们的光荣与梦想,记录他们的困惑与彷徨,这成为近年来我们团队所追求的方向。 01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食指 《相信未来》 年初我给投资经理们推荐国有大行,逻辑无非是价格跌到位了,实体让利逐步结束,增量资金跃跃欲试。但起步总是缺乏共识,应者寥寥。 直到国有大行却汇集了增量资金的共识,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金特估”、“中特股”的主题策划不绝于耳。复盘之余,抛开DDM模型下的定价因子,我也思考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却也隐约感受到背后的力量。 国有大行年初以来股价表现(首日标准化为1)。资料来源:Wind 在上世纪90年代史诗级电影《大决战》中,“黄维兵团抢渡浍河”的那个长达两分半的航拍长镜头,将绵延数公里的行军队伍,体现得波澜壮阔,空前的大场面,成为与苏联战争电影并列的“最壮观”进军场面。无数军迷津津乐道,历史上黄维12兵团到底能不能走出《大决战》淮海战役里这个水平的队列?行军队伍逶迤不断,背后却是我国体制的力量和动员的实力。 资料来源:《大决战》电影 提笔之时,9月3日又是抗战胜利日。中华民族,本是梁启超先生仿照西方制造的一个抽象概念。在传统文人笔下,印度是个地理概念,中华是个文明概念,都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但她活了,凝聚出族群的共同记忆,蔓发出雷霆万钧之力。经历血和火的洗礼,这个古老的文明没有如奥斯曼土耳其那样解体,反而以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态,走入近现代。一场战争,动员了整个民族,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国大银行、大保险、大券商服务着最广泛的客户,掌握着最充沛的资源,他们不是传统二级市场群嘲的“金三胖”,而能金戈铁马,长袖善舞,在对抗的年代焕发出无尽荣光。体制的力量最终形成产融的共振,唤醒了增量资金的入场,无论是4月份银行股的喧嚣,还是7月份券商股的躁动,今年如此,后面还会有。 02 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金庸《白马啸西风》 在我、俊良、维韦之外,今年我们国信大金融团队又汇集了新的小伙伴。负责非银金融领域的孔祥博士,早年入行卖方已有所斩获,后面又去了某家在金融市场和机构富于特色的股份制银行,探索面向理财子和中小银行的研究服务。今年大家哀叹卖方研究的供给侧改革之时,拓展新客户来源之余,殊不知他已经在相关道路上形影相吊已走了六年。研究保险行业的王京灵同学,既是“险二代”,也懂“偿二代”,正努力把保险产品创设销售、保险资金配置、保险估值精算分析等诸多方面融为一炉。团队新来的刘睿玲同学,国际关系专业出身,可以从更高格局理解金融行业的纵横捭阖。读史明智,以古鉴今,阅尽朝代兴衰,你会发现:决定历史走向的,从来不是对权谋技巧的考量,而是对人性与规则的领悟,这也构成了金融行业向上的力量。 他们也许在产业、在其他金融机构可以继续过着不错的生活,但怀揣着各自的理想与希望,和我们走在一起,产业与市场共振,希望走出不同寻常卖方的发展模式。于此,我们也发展了新的研究体系,形成了一篇篇新范式的研究报告: ? 长期与短期视角下的银行板块行情演绎(20221121) ? 强信心与宽信用(20221128) ? 刚兑打破后的首份答卷:银行理财2022年报(20230219) ? 大小行小微金融逐步达到新均衡(20230317) ? 大行还能买吗?——基于ROE与市场情绪的分析(20230602) ? 银行对城投敞口的规模与影响-基于不同情景假设的分析(20230706) ? 储蓄与财富的跷跷板——从储蓄端看“活跃资本市场”(20230801) ? 增量资金在买什么?——理解本轮风险偏好提升下的金融板块行情(20230807) 03 只要诗在,长安就在! ——《长安三万里》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对未来的乐观,不仅仅来源于学术训练、模型推导,而是源于孟轲的奔走、庄周的洒脱、司马迁的守望、孔明的多智,源于三国开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吟唱,源于上甘岭上“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的希望,更是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坚韧和体制对中华民族力量的凝结。 海纳百川,南国有信。作为“最卷”的行业之一,我国当代卖方分析师宛如唐代诗人,牛人辈出,流派纷呈,灿若繁星,如日中天。作为其中一分子,我们希望探索息差调整、资产结构、中收起伏的背后的奥秘,我们正在并继续记录中国商业银行乃至金融机构新发展模式的变化,在这里,城投化债、财富资管、科创金融、乡村振兴、数字革命、金控运作,他们未来将伴着中国金融行业的革新,成为向上力量的集中体现。 记录他们的努力,凝结他们的智慧,我们的目的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实现。
王剑 和中国上市公司以每年12月作为会计年度日不同,美国上市公司可以自主选择全年12个月作为其会计年度,比如微软一般设置到6月份。同样,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分析师一般将会计年度终结在每年9月。又到一年总结时,按照惯例要去找新的关键词,去年我们团队是“扎根大地:五环外的金融研究”,今年我们更新为另一个词“海纳百川:寻找中国金融向上的力量”。 疫情结束,万物复苏。城投地产渐行渐远,烈火烹油、歌舞升平的“黄金时代”终归会有尽头。供给侧改革的车轮轰隆前行,传统制造业未来空间也日趋缩小,新兴产业正在兴起,与之伴随的,就是传统对公业务的式微,不同的银行开始寻找新的力量。 新的力量或在王谢门庭前。9月1日招商银行发布《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描绘出一份中国高净值人群画像。“2022年,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316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3183万人民币,共持有可投资资产101万亿人民币,2020-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0%”。对于这些新富人群,他们要的不再是“小确幸”的定期存款,而是稳中求进,更愿意尝试高收益、高风险投资,风险偏好也在逐渐修复。 新的力量或在寻常百姓家。我们继续行走在祖国大地上,下沉到县域乃至农村,看到很多小客户,包括小企业主、个体户等,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怀揣着最朴素的梦想,积攒了一些财富,有时是融资需求,有时是投资愿望,需求并不复杂,应用更为零散,但总希望孩子学习成绩能再高几分,老人身体能好一点,日子能好过一些。在这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已有一些银行躬耕于此,主要是些本地的小型银行,也有大中型银行的当地分支。 客户在变,银行也在变。作为最古老的商业模式之一,银行正在努力奔跑中,见证他们的光荣与梦想,记录他们的困惑与彷徨,这成为近年来我们团队所追求的方向。 01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食指 《相信未来》 年初我给投资经理们推荐国有大行,逻辑无非是价格跌到位了,实体让利逐步结束,增量资金跃跃欲试。但起步总是缺乏共识,应者寥寥。 直到国有大行却汇集了增量资金的共识,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金特估”、“中特股”的主题策划不绝于耳。复盘之余,抛开DDM模型下的定价因子,我也思考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却也隐约感受到背后的力量。 国有大行年初以来股价表现(首日标准化为1)。资料来源:Wind 在上世纪90年代史诗级电影《大决战》中,“黄维兵团抢渡浍河”的那个长达两分半的航拍长镜头,将绵延数公里的行军队伍,体现得波澜壮阔,空前的大场面,成为与苏联战争电影并列的“最壮观”进军场面。无数军迷津津乐道,历史上黄维12兵团到底能不能走出《大决战》淮海战役里这个水平的队列?行军队伍逶迤不断,背后却是我国体制的力量和动员的实力。 资料来源:《大决战》电影 提笔之时,9月3日又是抗战胜利日。中华民族,本是梁启超先生仿照西方制造的一个抽象概念。在传统文人笔下,印度是个地理概念,中华是个文明概念,都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但她活了,凝聚出族群的共同记忆,蔓发出雷霆万钧之力。经历血和火的洗礼,这个古老的文明没有如奥斯曼土耳其那样解体,反而以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态,走入近现代。一场战争,动员了整个民族,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国大银行、大保险、大券商服务着最广泛的客户,掌握着最充沛的资源,他们不是传统二级市场群嘲的“金三胖”,而能金戈铁马,长袖善舞,在对抗的年代焕发出无尽荣光。体制的力量最终形成产融的共振,唤醒了增量资金的入场,无论是4月份银行股的喧嚣,还是7月份券商股的躁动,今年如此,后面还会有。 02 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金庸《白马啸西风》 在我、俊良、维韦之外,今年我们国信大金融团队又汇集了新的小伙伴。负责非银金融领域的孔祥博士,早年入行卖方已有所斩获,后面又去了某家在金融市场和机构富于特色的股份制银行,探索面向理财子和中小银行的研究服务。今年大家哀叹卖方研究的供给侧改革之时,拓展新客户来源之余,殊不知他已经在相关道路上形影相吊已走了六年。研究保险行业的王京灵同学,既是“险二代”,也懂“偿二代”,正努力把保险产品创设销售、保险资金配置、保险估值精算分析等诸多方面融为一炉。团队新来的刘睿玲同学,国际关系专业出身,可以从更高格局理解金融行业的纵横捭阖。读史明智,以古鉴今,阅尽朝代兴衰,你会发现:决定历史走向的,从来不是对权谋技巧的考量,而是对人性与规则的领悟,这也构成了金融行业向上的力量。 他们也许在产业、在其他金融机构可以继续过着不错的生活,但怀揣着各自的理想与希望,和我们走在一起,产业与市场共振,希望走出不同寻常卖方的发展模式。于此,我们也发展了新的研究体系,形成了一篇篇新范式的研究报告: ? 长期与短期视角下的银行板块行情演绎(20221121) ? 强信心与宽信用(20221128) ? 刚兑打破后的首份答卷:银行理财2022年报(20230219) ? 大小行小微金融逐步达到新均衡(20230317) ? 大行还能买吗?——基于ROE与市场情绪的分析(20230602) ? 银行对城投敞口的规模与影响-基于不同情景假设的分析(20230706) ? 储蓄与财富的跷跷板——从储蓄端看“活跃资本市场”(20230801) ? 增量资金在买什么?——理解本轮风险偏好提升下的金融板块行情(20230807) 03 只要诗在,长安就在! ——《长安三万里》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对未来的乐观,不仅仅来源于学术训练、模型推导,而是源于孟轲的奔走、庄周的洒脱、司马迁的守望、孔明的多智,源于三国开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吟唱,源于上甘岭上“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的希望,更是源于对中国人勤奋实干的坚韧和体制对中华民族力量的凝结。 海纳百川,南国有信。作为“最卷”的行业之一,我国当代卖方分析师宛如唐代诗人,牛人辈出,流派纷呈,灿若繁星,如日中天。作为其中一分子,我们希望探索息差调整、资产结构、中收起伏的背后的奥秘,我们正在并继续记录中国商业银行乃至金融机构新发展模式的变化,在这里,城投化债、财富资管、科创金融、乡村振兴、数字革命、金控运作,他们未来将伴着中国金融行业的革新,成为向上力量的集中体现。 记录他们的努力,凝结他们的智慧,我们的目的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实现。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