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君韩其成⑦]周观点:中特估一带一路央国企将见底反转加速_第316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以下内容从国泰君安《[国君韩其成⑦]周观点:中特估一带一路央国企将见底反转加速_第316期周报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中特估一带一路央国企估值再近历史底部,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一带一路推荐新疆交建/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中钢国际/中工国际等。 复盘 点击报告名字可以获取报告链接如《十倍股规律解析(商业模式特质与股价节奏)暨中特估一带一路选股》。 国君建筑韩其成团队⑦中特估一带一路旗帜156篇报告(20页以上42篇) /96场电话会议,代表性报告合集2022年11月至今。 (一)中特估国企改革:最早2022年11月提出中特估、国改、带路共振,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2023年3月提出国企改革是划时代主题。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区间最大涨跌幅:沪深300指数涨17%,建筑指数为34%,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中国铁建涨90%,中国中铁涨94%、中国交建涨97%、中国中冶涨64%、中国建筑涨57%。 2. 2022年11月23日《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国改/带路/稳增长三大变化》,基建央国企估值十年新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2023年3月2日《国企改革是划时代主题,推荐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等》深化国改引导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3.(1)2022年12月28日67页年度策略报告《地产与新能源驱动建筑高景气,看好一带一路及国企改革两大主题》:地产为国民支柱产业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一带一路峰会疫情后海外订单/毛利率修复弹性大,国企改革央国企具龙头优势价值重估空间大。 (2)2023年2月26日26页报告《两会聚焦稳增长/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央国企迎多重催化》等多篇报告,持续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推进央企高质量上市。 (3)3月2日24页报告《国企改革是划时代主题,推荐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等》:股权激励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资产重组提升质量催化价值重估。 (4)3月5日25页报告《央国企改革重塑特色估值,一带一路峰会催化国际工程反转》 (5)4月4日21页报告《展望中特估一带一路三大催化剂,大调整结束进增持区间》:三大催化剂行业数据超预期改善、股价越高到PB1释放业绩动力将越超预期、中特估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将加快,回调后估值更低。 (6)6月28日61页中期策略《中特估、国改重组、稳增长、一带一路龙头再进增持区间》:国改持续推进,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复盘稳增长建筑超额收益显著,预期再起增持正当时;疫后经济恢复、外交支出增加,期待下半年十周年峰会;AI+赋能建筑设计,助力降本增效/三维设计/数据整合/智慧交通等。 (7)8月6日60页报告《复盘中特估/一带一路行情规律,下半年将创新高增持正当时》 4. 公司代表性报告: (1)4月7日中国中铁《五维度重塑估值:资产质量/ROE/现金流/成长/矿产》;(2)3月1日中国交建《国企改革催化价值重估,一带一路提升业绩弹性》;(3)3月7日中国铁建《PE4/PB0.55倍建筑央企最低,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催化》;(4)5月4日中国中冶《深耕一带一路国家,新购铜矿持续开拓矿产资源业务》;(5)3月16日中国建筑《前2月新签增30%,国企改革催化估值提升》 (二)一带一路:最早2022年12月提出中阿峰会催化一带一路,2023年2月提出一带一路业绩弹性可比消费,估值弹性可比科技。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公司区间最大涨跌幅:北方国际涨148%、龙建股份涨121%、中工国际涨97%、中钢国际涨94%、新疆交建涨81%。陕建股份涨79%、中材国际涨73%。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一带一路企业涨幅均超过70%,涨幅远大于沪深300指数涨幅1.2%。 2. 2022年12月5日20页报告《中阿峰会催化一带一路,推荐央企和国际工程公司》催化一带一路国际工程业务;2023年2月14日17页报告《一带一路:业绩弹性可比消费,估值弹性可比科技》。 3.(1)2023年3月13日53页报告深度《一带一路业绩反转加速,峰会和国改提振估值》等一带一路系列多篇报告: (2)3月12日25页报告《一带一路外交支出大增拉升业绩,央国企特色估值政策将加速》:一带一路十周年第三届峰会2023年外交支出大幅增加60亿增长12.2%,预期国际工程业绩将加速反转。 (3)3月13日53页深度报告《一带一路业绩反转加速,峰会和国改提振估值》:一带一路国际工程疫后双向流通和政策支持,预期新签订单和毛利率双升,业绩弹性可比消费。海外订单占比修复提升空间大,2023H1境外订单中国交建占16%(最高占31%),中国铁建占6%(最高占15%),中材国际占53%(最高占90%),中工国际占74%(最高占93%)。毛利率有望修复。2022年毛利率中国交建10%(最高为15%),中国铁建8%(最高为13%),中材国际为17%(最高为20%),中工国际为8%(最高为27%),中钢国际为7%(最高为18%)。 (4)3月19日26页报告《一带一路俄罗斯推荐龙建股份/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一带一路央国企机构配置低,到PB1.2最大还有1倍空间。 (5)4月4日21页报告《展望中特估一带一路三大催化剂,大调整结束进增持区间》 (6)4月21日22页报告《中亚峰会陕西建工、新疆交建弹性大,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国家将举办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一带一路再迎重大催化。 (7)6月28日61页中期策略《中特估、国改重组、稳增长、一带一路龙头再进增持区间》 (8)8月27日83页报告《一带一路将迎多重催化,新疆为首资产注入为基》 4. 公司代表性报告: (1)4月28日北方国际《2023Q1净利增85%,一带一路转型电力投建营》;(2)5月3日龙建股份《积极拓展中蒙俄经济走廊等海外区域市场,23Q1净利增17%》;(3)4月28日陕建股份《Q4净利增515%旺季将加速,估值最低一带一路龙头》;(4)4月28日中工国际《2023Q1净利增56%加速,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践行者》;(5)5月5日中钢国际《2023Q1净利增62%,一带一路海外营收新签高增》;(6)3月25日中材国际《一带一路龙头业绩超预期,运维服务新签增66%》 (三)AI设计:最早2023年3月提出AI+赋能建筑设计降本增效。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AI建筑设计公司区间最大涨跌幅:设计总院涨89%、华设集团涨63%、华阳国际涨53%。 2. 2023年3月23日6页报告《AI/GPT大风起,建筑设计降本增效》提出AI+赋能建筑设计,助力降本增效/三维设计/数据整合/智慧交通等;2023年3月26日28页报告《AI华设集团和设计总院估值最低,带路国改回调可增持》。 3. 公司代表性报告: (1)5月7日华设集团《AIRoad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PE9倍AI主题估值最低》;(2)5月5日设计总院《形成AI模型训练强大算力,PE估值仅华建集团一半》;(3)2022年11月29日华阳国际《地产装配式设计龙头,发力BIM/AI等》 (四)稳增长地产链、基建:最早2022年11月提出地产链否极泰来、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 2023年2月提出地产销售渐入旺季政策仍可待。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地产链、基建公司区间最大涨跌幅:中国建筑涨57%、四川路桥涨54%、安徽建工涨46%、隧道股份涨35%、江河集团涨30%、上海建工涨20%。 2. 2022年11月27日18页报告《底部确立启动跨年行情,稳增长(地产/基建)/一带一路/国改》提出基建央国企地产弹性被低估,估值确立底部;2022年11月29日58页报告《2023年地产链销售/开工/施工/竣工环节投资机会展望》提出地产链否极泰来,央国企龙头有望最先受益;2023年2月12日25页报告《一带一路弹性可比科技,地产渐入旺季政策可待》。 3.(1)2022年11月14日11页报告《地产链否极泰来,销开施竣工七个环节龙头选择》等多篇报告: (2)2022年11月23日16页报告《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国改/带路/稳增长三大变化》 (3)2022年12月17日20页报告《11月基建投资增13.9%加速,交通投资增22.7%加速14.4百分点》 (4)2022年12月17日22页报告《中央经济会议加强基建/支持地产/深化国改/共建一带一路等》 (5)2023年1月5日10页报告《地产政策有望超预期,推荐中国建筑/志特新材等》 (6)2023年1月15日24页报告《地产资产负债表方案超预期,光伏BIPV2023年落地大年》 4. 公司代表性报告: (1)8月30日中国建筑《2023H1中海地产权益销售第一,受益房地产政策优化》;(2)4月2日安徽建工《22年净利增26%超预期,新签订单增75%》;(3)1月6日志特新材《地产政策改善现金流,铝价低加快渗透率,成本低提升市占率》;(4)8月27日鸿路钢构《2023H1归母净利增8%,经营现金流大幅增加》;(5)4月11日四川路桥《净利增67%超预期,期末在手订单增58%》;(6)5月19日隧道股份《2023Q1净利增51%加速,转型城市建设运营资源集成商》;(7)8月24日上海建工《钍基熔盐核电实验堆无水冷却技术性能佳》;(8)8月29日江河集团《异型光伏组件已向全球推出产品,2023H1净利增42%》 (五)国君建筑韩其成(12次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从业18年)/郭浩然/陈剑鑫:最新逻辑和推荐组合见60页深度《复盘中特估/一带一路行情规律,下半年将创新高增持正当时》、86页PPT《十倍股规律解析(商业模式特质与股价节奏)暨中特估一带一路选股》等上面最新报告。 摘要 1、三季度开始龙头业绩将反转加速向上。(1)2022年第三季度基数环比降低,如2022第2/3单季度业绩增速:中国中铁14%/5%、中国交建10%/-9%、中国铁建8%/-5%、中国中冶14%/-29%、中国化学50%/11%、北方国际38%/-50%、中工国际80%/20%。(2)在手订单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如2023年中期在手订单增速/收入增速:中国中铁8%/5%、中国交建18%/0.5%、中国铁建29%/0.1%、中材国际20%/-0.8%。(3)股权激励要求净利润增速高于中报,如净利润增速2023年股权激励要求/2023年中期:中国中铁12%/7%、中国交建8%/3%、中材国际16%/7%、中国化学15%/11%。 2、金九银十旺季政策资金到位加快实物工作量,推升未来业绩加速。(1)专项债要求九月发完十月用完发行加速:今年前7个月完成新增专项债66%(上年同期95%),8月全国发行地方债1.3万亿元环增0.7亿元、专项债发行0.6万亿元(上年同期0.2万亿)投向基建领域占比70%环升6个百分点。(2)货币政策降成本:8月15日央行把公开市场逆回购及MLF利率分别调降10bp、15bp,8月21日1年期LPR利率下调10bp。(3)高频数据开始好转:8月建筑商务活动指数53.8%环升2.6个百分点(反转终结了过去四个月的连续下跌),建筑新订单指数48.5%环升2.2个百分点。 3、地产销售加速,一带一路高歌猛进。(1)2023上半年地产开发销售增速:中国中铁增67%(上年同期下降31%)、中国铁建增39%(上年同期下降45%)、中国建筑增30%(上年同期下降15%)。(2)2023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中国中铁16%(整体5%)、中国铁建10%(整体0.1%)、中国交建10%(整体0.5%)、中工国际19%(整体3%)占52%、北方国际96%(整体93%)占51%。(3) 2023上半年海外订单增速: 中国交建22%(整体11%)占16%、中材国际205%(整体68%)占53%、中钢国际96%(整体-9%)占51%。 4、中特估一带一路央国企估值再近历史底部,未来政策加码和业绩加速将驱动行情见底反转。(1)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一带一路(资产注入)推荐新疆交建/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钢国际等,地方推荐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华设集团等,地产推荐中国建筑/鸿路钢构等。(2)估值低:2017年第一届峰会PE中材国际最高25倍目前11倍,中钢国际最高37倍目前14倍,北方国际最高44倍目前17倍。(3)PB中国中铁0.64(中国中车1.1)/中国交建0.62(招商公路1.1)/中国铁建0.50(京沪高铁1.3)/中国建筑0.61(招商蛇口1.3)/中国中冶0.79倍,到融资PB1.25倍最大需约80%空间。(4)2014年一带一路PE中国中铁最高39倍目前4.7倍,中国铁建最高23倍目前4.0倍,中国交建最高20倍目前7.1倍。 5、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等。 目录 正文 01 盈利预测表 02 资产注入预期 2.1.政策背景: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 6月1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会议要求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证监会从资本市场监管角度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进一步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优做强提出期望和建议。 6月2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中央企业牵头建立更多的创新联合体,加大重点技术布局和全链条融合创新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7月13日至14日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国资央企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要切实用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主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咬定实现“一利五率”“一增一稳四提升”的目标不动摇,加快打造高端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引领带动行业发展,增强市场信心。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力争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坚持眼睛向内、管理挖潜,加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扭亏治亏力度,持续提升经营创现能力。要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月18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要求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1)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2)要完善国企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国企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国企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企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8月18日证监会表示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市场需求,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一是适当提高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支持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二是优化完善“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延长发股类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进一步提高重组市场效率。三是出台上市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方式。四是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2.资产注入预期:背靠实力雄厚央企大平台,上市公司参与业务整合空间大 背靠实力雄厚央企大平台,上市公司参与业务整合空间大。北方国际大股东北方工业是我国军贸事业开拓者领先者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团队。中工国际为国机集团工程承包板块现存唯一上市公司。中钢集团划转入宝武集团,成为宝武系旗下公司。新疆交建大股东新疆交投为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投融资主体和平台。中国海诚大股东中轻集团为国内轻工行业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大型创新型企业集团。 中国交建、中钢国际近期分别进行资产重组。中国交建将下属三家设计院拆分至祁连山,中钢国际随中钢集团划入中国宝武。央国企资产重组后,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03 重点公司推荐 3.1. 2023年8月30日《中国中铁:Q2净利增11.1%环比加速,铜顺周期矿产资源待重估》 维持增持。业绩符合预期,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45/1.65/1.86元增15%/14%/13%,维持目标价14.32元,对应2023年10倍PE。 Q2净利增11.1%环比加速,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1)2023H1营收5908亿增5.4%(Q1/Q2增2.1/8.4%),归母净利162亿增7.4%(Q1/Q2增3.8/11.1%),扣非归母净利152亿增10.2%。(2)毛利率9.03%(-0.02pct),净利率2.75%(+0.05pct),加权ROE5.7%(-0.08pct)。(3)经营现金流-300亿(同比少流出77亿),应收账款1569亿降1.4%,资产负债率74.7%(+0.6pct)。 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同行业前列,矿产资源有望重估。(1)拥有黑龙江鹿鸣钼、华刚SICOMINE铜钴矿等。2023H1铜产量14.83万吨降6%,钴产量0.25万吨降5%,钼产量0.81万吨增4%,铅产量0.6万吨增33%,锌金属产量1.63万吨增50%,银金属产量30.67吨增32%。(2)2023H1中铁资源归母净利25亿增0.5%(2023预估50亿),2023PE紫金矿业13.9洛阳钼业13.2倍,公司矿产资源市值或可比约700亿(总市值1532亿)。 雅万高铁等一带一路项目主要承包商,股权激励提升成长确定性。(1)中国中铁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之一,是一带一路代表性项目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的主要承包商。(2)中国中铁2023PE4.6倍(最高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64倍,2014年股价最高涨近十倍。(3)中国中铁过去十年净利复合增15.6%(最低增2%最高增38%),股权激励要求20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 3.2. 2023年8月29日《中国交建: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一带一路海外优先迎催化》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33/1.47/1.62元增13%/10%/10%,维持目标价18.04元,对应2023年13.6倍PE。 上半年归母净利增2.7%,扣非归母净利增33.6%符合预期。(1)2023H1营收3658亿增0.5%(Q1/Q2增2.6/-1.4%),归母净利114亿增2.7%(Q1/Q2增9.6/-3.1%),扣非归母净利110亿增33.6%。(2)毛利率10.8%(+0.5pct),净利率3.1%(+0.1pct),加权ROE4.29%(-0.2pct)。(3)经营现金流-494亿(同比多流出37亿),应收账款1163亿增8.4%,资产负债率74.9%(+3.1pct)。 疫后高速公路资产盈利将反转,股权激励/资产重组/再融资催化价值重估。(1)截至2023H1进入运营期项目31个,上半年运营收入39亿,净亏损5.1亿。(2)股权激励考核2023-25年(以2021年为基数)利润复合增长不低于8/8.5/9%,加权平均ROE不低于7.7/7.9/8.2%。(3)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亿股优先股募资不超300亿,获股东大会批准。(4)8月4日公告分拆所属子公司重组上市进展,香港联交所已确认公司可进行本次分拆。 一带一路海外订单和毛利率修复业绩将超预期,且估值弹性大。(1)2014-15年行情中国交建上涨598%,2017年第一次峰会涨31%,2019年第二次峰会涨41%。(2)过去最高海外订单占比31%,2023H1海外订单占比16%。过去最高海外业务毛利率14.6%,2023H1为9.5%。一带一路催化国际工程疫后反转,海外订单和毛利率有望双升。(3)7月24日政治局会议要求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未来将迎多重催化。 政治局会议稳增长基调力度好于市场预期,财政基建等稳增长政策下半年将陆续落地发力。(1)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求下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2)8月15日央行开展2040亿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1年期MLF操作,利率分别下调10和15个基点。 3.3. 2023年8月31日《中国铁建:下半年业绩将加速好转,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2.21/2.44/2.71元增12/11/11%。维持目标价17.82元,对应2023年8倍PE。 2023H1净利增1.2%低于预期,地产销售增40%排名第16名。(1)2023H1营收5411亿增0.1%(Q1/Q2增3.4/-3.1%),归母净利136亿增1.2%(Q1/Q2增5.1/-1.6%),经营净现金流-193亿(同比少流出3亿)。(2)2023H1新签1.36万亿增2%占年度计划41%,其中工程承包9609亿增29%,房地产开发537亿增39%。(3)2023H1房地产销售534亿增40%,排名由2022H1第24名上升至第16名。(4)期末未完合同7.01万亿较2022年末增长10%。 估值建筑央企最低,政策催化及运营商转型提升估值改善现金流。(1)中国铁建2023PE4.0倍(过去最高PE平均20倍/2015年最高24倍),PB0.51倍(八大建筑央企平均0.73倍最高1.0倍)。(2)房地产政策优化会降低房建业务应收款计提减值比例和概率,提升PB估值和ROE。国改考核一利五率,也将改善建筑工程业务的现金流。(3)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承包商向以承包商为主,投资商、发展商、运营商并重转型。 政治局稳增长基调力度超预期,财政基建政策下半年将陆续落地发力。(1)政治局会议指出下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2)8月15日央行开展2040亿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1年期MLF操作,利率分别下调10和15个基点。 3.4. 2023年8月30日《中国建筑:2023H1中海地产权益销售第一,受益房地产政策优化》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34/1.46/1.59元增10/9/8%。维持目标价8.16元,对应2023年6.1倍PE。 2023H1归母净利增2%低于预期因地产拖累,经营净现金流显著改善。(1)2023H1实现营收1.11万亿增5%(Q1/Q2增8/2%),其中房建/基建/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别实现7366/2413/1275亿增8/8/-16%,三者毛利率分别为7.1/10.5/18.1%同比变动0.1/-0.5/-2.9pct;2023H1归母净利290亿增2%(Q1/Q2增14/-9%),扣非净利264亿增6%。(2)应收账款2421亿(+1%),计提减值62亿(-39%),经营净现金流-106亿(同比少流出585亿)。(3)1-7月新签2.45万亿增13%环比提升1.3pct,地产合约销售额2690亿增30%。 继续保持全球建筑行业最高信用评级,PE4.3倍(万保招金平均PE10倍)。(1)中国建筑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打造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四位一体商业模式。(2)标普/穆迪/惠誉对公司的评级A/A2/A为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旗下中海地产是绿档企业,负债水平保持在行业最低区间,2023H1权益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一。(3)2023PE4.3倍(万保招金平均PE10倍)、PB0.64倍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0.87倍。 政治局稳增长超预期,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1)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8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一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政策,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3.5. 2023年5月4日《中国中冶:深耕一带一路国家,新购铜矿持续开拓矿产资源业务》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57/0.65/0.73元增15%/13%/12%,中特估催化价值重估,上调目标价至7元,对应2023年12倍PE。 2023Q1净利增26%符合预期,单3月新签订单增19%。(1)2023Q1营收1445亿增22%(2022Q1-Q4增25/9/10/29%),归母净利34亿增26%(2022Q1-Q4增25/14/-29/58%)。(2)2023Q1新签3258亿增2%,单3月新签1313亿增19%。新签分业务:房建1533亿下降12%,交通及基建502亿增18%,冶金工程362亿下降21%,其他工程645亿增64%。 2022年资源开发营收增33%,收购锡亚迪克项目铜金属量328万吨。(1)2022年资源开发营收89亿(+33%),毛利率36.4%(-6.3pct)。其中镍钴矿营收48亿增21%,净利13亿下降16%;铜金矿营收15亿增13%;铅锌矿营收8亿增52%,归属中方净利2.8亿增38%。(2)完成锡亚迪克铜矿3个采矿权的收购,估算铜金属量327.87万吨。(3)洛阳中硅销售收入18亿增104%,净利4.2亿增269%,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2.9亿增164%。 战略定位新兴产业领跑者,深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2)公司按照“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在生态环保与文旅工程、新能源工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3)深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国家市场,成功签订合同金额达40.2亿元的越南和发榕橘钢铁二期炼铁、炼钢、烧结和原料场等项目,擦亮“冶金建设国家队”品牌。 3.6. 2023年3月29日《中国化学:净利增17%符合预期,己二腈业绩将逐步体现》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3-24年EPS1.08/1.26元增22/16%,预测25年EPS1.46元增16%。国改催化上调目标价13.7元,对应23年12.7倍PE。 22年净利增17%符合预期,扣非净利增44%。(1)营业总收入1584亿增15%(单季度Q1-4增41/27/33/-20%),归母净利润54亿增17%(单季度Q1-4增20/50/11/-2%),扣非净利润50亿增44%。(2)毛利率9.34%(-0.15pct),加权平均ROE10.71%(-0.50pct)。(4)经营净现金流15亿(-33%),资产负债率70%(-0.47pct),应收账款250亿(+15%)。 22年新签2969亿增10%,实业62亿增27%。(1)新签2969亿增10%,其中境内2590亿增18%(占87%);在手订单2905亿增3%,保障倍数1.8。(2)新签分业务看,化学工程2115亿增13%(占71%),基础设施606亿增7%(占20%),环境治理78亿降25%(占3%),实业62亿增27%(占2%);绿色化工新材料合同额超过700亿。(3) 23年1-2月新签707亿降8%。 俄罗斯千亿大单项目有序推进,己二腈和己二胺装置开车生产。(1)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公司签订的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FEED+EPC项目936亿有序推进,22年底待履行643亿。(2)22年9月26日以4.81元/股价格授予5996万股限制性股票,要求2023-25年扣非加权ROE不低于9.05/9.15/9.25%,扣非净利复合增速(以2021年为基数)不低于15%。(3)3月1日投资者互动近期天辰齐翔丙烯腈装置满负荷运行,己二腈和己二胺装置开车生产,随着负荷率的逐步提升,业绩效应会逐步体现。 3.7. 2023年5月18日《中国电建:2022年新签增29%,一带一路建设龙头》 维持增持。业绩低于预期,下调预测2023-2024年EPS0.79/0.95元(原0.86/ 1.04元)增速20%/19%,预测2025年EPS1.12元增18%。风光运营装机低于预期,下调目标价至11.4元,对应2023年14倍PE。 2022年净利增16%低于预期,ROE提升2.1个百分点。(1)2023Q1营收1333亿增0.7%,2022年营收5726亿增1%(Q1-Q4增6/6/-4/-2%),2023Q1归母净利润30亿增9%,2022年归母净利114亿增16%(Q1-Q4增5/34/17/ 8%)。(2)2022年经营现金流308亿增45%,加权ROE9.95%(+2.10pct)。 2023Q1新签3224亿增30%,2022年新签1万亿增29%。(1)2023Q1新签能源电力1571亿增207%(占49%)。2022年新签能源电力4529亿增89%(占45%),其中光伏1936亿增410%,风电1455亿增68%,抽蓄243亿增20%,十成抽蓄、九成电建行业领军地位稳固。(2)2022年新增风电、光伏、水电装机1.36GW、1.27GW、0.37GW。已控股并网装机风电7.64GW,光伏2.72GW,水电6.86GW,风光水清洁能源合计17.2GW占84.5%。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绿色砂石资源储量85.7亿吨国内最大。(1)公司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2022年新签海外订单1923亿增17%(占比19%),2023Q1新签海外订单545亿增13%(占比17%),历史最高海外订单占比47%。(2)绿色砂石资源储量85.7亿吨,设计年产能4.7亿吨,成为国内储量最大的绿色砂石供应商。(3)以6.44元/股非公开发行20.8亿股普通股,将于2023年7月14日解禁,解禁数量占总股本12%。 3.8. 2023年5月7日《华设集团:AIRoad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PE9倍AI主题估值最低》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5年EPS1.15/1.30/1.46元增15/13/12%。板块估值上移,上调目标价至16.7元,对应2023年14.5倍PE。 在交通和城市建设领域提供全国领先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1)公司在交通和城市建设领域提供全国领先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定位以规划设计为入口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平台。(2)集中优势资源,以创新产业研究院为主要载体,以“数字化”“智慧化”“绿色低碳”等为重点方向,打造公司发展第二增长曲线。(3)2022年数字智慧业务营收3.65亿占6.28%,其中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智慧交通设计及软件产品销售2.43亿元,同增38.77%。 江苏狄诺尼近4年CARG达80.97%,产品AIRoad初步能够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1)控股子公司江苏狄诺尼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AIRoad建快速方案设计系统,基于AIGC模型进行训练,初步形成了交通市政设计领域的AI内容生成能力;目前在路线和立交设计中得到应用,初步能够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提升整体工作的综合效率20-30%。(2)2022年实现营收5,410万元,同比增长159%,近4年CARG达80.97%。 PE9倍AI主题估值最低,拟发行可转债/股权激励发展动力足。(1)2023年PE9倍/华建集团23倍,AI主题昆仑万维57倍/盛天网络37倍。(2)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4亿用于华设创新中心项目和补流,2023年4月19日获上交所审议通过。(3)2022年1月20日以3.61元/股授予股权激励,考核2022-23年归母净利增速(以19-21年均值为基数)不低于10/22%。 3.9. 2023年5月5日《设计总院:形成 AI 模型训练强大算力,PE 估值仅华建集团一半》 维持增持。2023Q1业绩符合预期,维持预测2023-25年EPS1.14/1.33/1.53元增20/17/15%。考虑到公司建筑设计业务长期受益于AI降本增效,板块估值上移,上调目标价至18.3元,对应2023年16.2倍PE。 2023Q1净利增11%符合预期,计提减值同比下降50%。(1)2023Q1营收6.8亿增29%(2022年单季Q1-4增17/-8/21/41%),归母净利1.24亿增11%(2022年单季Q1-4增12/-5/15/45%)。(2)加权ROE3.87%(+0.08pct),计提减值0.13亿(-50%),应收账款10.7亿(+8%)。(3)2022年全年新签合同40亿增2%,2022年期末在手订单76亿增15%,保障倍数2.7。 持续推进数字设计院建设,形成可支撑AI模型训练的强大算力。(1)持续推进数字设计院建设,一手抓数字化对主业的数字赋能,一手抓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拓展创新,提质增效显著。(2)据2023年4月4日投资者互动,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工程领域知识图谱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商务平台建设,现已建成企业私有云平台,形成可支撑大型工程计算、三维模型渲染、AI模型训练的强大算力,除满足自用外,可对外承接计算业务。 2023PE11.4倍仅华建集团一半,打通建设与运维产业链。(1)2023PE11.4倍华建集团21.4倍。(2)打通以设计为中心“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以检测为中心“工程健康监测+诊断+设计+修复”建设与运维产业链。(3)2022年4月26日以5.98元/股授予股权激励考核2022-24年归母净利(以2020年为基数)复合增速不低于8.2%,扣非ROE不低于13.74%。 3.10. 2023年8月26日《中材国际:上半年新签增68%,一带一路境外毛利率显著提升》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08/1.24/1.43元增30/15/15%。维持目标价22.06元,对应2023年20.4倍PE。 2023H1归母净利增7%符合预期,扣非归母净利增27%。(1)2023H1营收205亿降0.8%(Q1/Q2增0.6/-2.1%),归母净利14亿增7%(Q1/Q2增5.5/7.4%),扣非归母净利13亿增27%。(2)毛利率18.4%(+2.4pct)因境外毛利率提升,净利率6.7%(+1.0pct),加权ROE7.9%(+0.07pct)。(3)经营现金流-9.4亿降485%,应收账款100亿增53%,资产负债率64%(-2.25pct)。 2023H1新签增68%,其中境外新签增205%。(1)中材国际由工程成功升级到产品运维,有更大成长空间和业绩持续性。2023H1毛利占比运维服务23%、装备制造24%,合计47%超过工程服务(占比46%)。(2)水泥备品备件及运维服务市场约400-450亿,公司份额约6%。国内水泥石灰石和骨料矿第三方工程运维市场约250亿,公司份额约21%。水泥装备全球市场约350-400亿,公司份额约13%。(3)新签增68%,其中境外增205%。 全球水泥工程装备唯一全产业链企业,股权激励增强业绩确定性。(1)全球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市场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全流程、全规模、高品质、成套高端水泥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2023年3月以5.7元/股授予限制性股票,考核2022-2024年净利复合增速(以2020年为基数)不低于15.5%,ROE不低于14.9/15.4/16.2%。(3)政治局会议要求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3.11. 2023年9月1日《北方国际:上半年净利增2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弹性大》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89/1.09/1.30元增40%/22%/20%,维持目标价24元,对应2023年27倍PE。 上半年净利增29%符合预期,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1)2023H1营收104亿增93%(Q1/Q2增95/91%),归母净利5亿增29%(Q1/Q2增85/8.5%)。(2)毛利率9.29%(-5.8pct),净利率4.83%(-2.39pct),加权ROE6.27% (+0.52pct)。(3)经营现金流-4.5亿(同比少流出1.6亿),应收账款46.9亿增6.3%,资产负债率60.8%(-0.5pct)。 北方国际是集团民品国际化主力军,2022年大股东利润7.7倍于上市公司。(1)大股东北方工业集团直接持股北方国际43.11%,通过全资子公司北方工业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股12.51%,合计55.62%。(2)北方工业2022年国际工程业务营收占比4.81%,石油业务占比69.51%,矿产业务占比16.96%。(3)北方国际2022年归母净利润6.4亿,北方工业归母净利48.7亿是北方国际的7.7倍。北方国际是集团旗下民品国际化主力军。 由国际工程承包转型电力投建营,一带一路十周年第三次峰会迎催化。(1)北方国际是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力军,公司持续推进由国际工程承包向投建营一体化及市场一体化运作转型。(2)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2023年上半年共发电2.18亿度;孟加拉燃煤火电站项目累计进度完成75%;老挝南湃水电站上半年累计发电2.25亿度,完成年发电目标的55%;蒙古矿山一体化项目焦煤采矿量、运输量、过货量、销售量均创新高。 3.12. 2023年8月26日《中钢国际:2023H1归母净利增29%,国改重组弹性大协同性强》 维持增持。业绩符合预期,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57/0.67/0.76元增18%/16%/14%。维持目标价14.7元,对应2023年25.8倍PE。 中钢国际2023H1归母净利增29%符合预期,经营现金流同比改善。(1)2023H1营收107亿增40%,其中海外营收32亿增102%,归母净利3.4亿增29%,扣非净利2.9亿增1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出售浙江制造基金的投资收益6059万。(2)毛利率36.99%(+2.00pct),净利率3.21%(-0.26pct),加权ROE5.13%(+0.92pct)。(3)应收账款34亿(-22%),减值损失0.78亿(去年同期转回0.61亿),经营净现金流-8.3亿(同比少流出6.8亿)。 中钢国际2023H1海外新签增96%,一带一路迎来第三次峰会等催化。(1)2023H1新签93.7亿同降8%,其中国内38.9亿同降48%,海外54.8亿同增96%。(2)在全球设有14个海外分支机构,在40余个国家搭建起较为完善的经营网络,业务已在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3)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钢国际为宝武国际化提供协同,股权激励提升业绩确定性和弹性。(1)中钢集团整体划转入中国宝武集团,中国宝武持有中钢国际54.49%股份。(2)2022年为宝武国际化元年,中钢国际以国际化经营和低碳冶金工程技术优势为中国宝武国际化战略、低碳战略落地提供业务协同。(3)股权激励考核2023-2025年归母净利复合增速(以2021年为基数)不低于12.5%,加权ROE不低于12.0/12.3/12.6%,经营净现金流占营收比例不低于5%。 3.13. 2023年8月27日《中工国际:上半年扣非净利增3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持续催化》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37/0.46/0.56元增36%/27%/21%。维持目标价17.5元,对应2023年47倍PE。 2023H1归母净利增9%,扣非净利增39%符合预期。(1)2023H1营收51.7亿增2.6%(Q1/Q2同增9.1/-4.1%),2023H1归母净利润2.7亿增9%(Q1/Q2同增56.3/-11%),扣非净利3.5亿同增39%。(2)2023H1毛利率17.4% (+1.7pct),净利率5.24%(+0.3pct),加权ROE2.44%(+0.15pct)。(3)经营现金流-9.53亿,同比多流出8.82亿,主要因重大项目本期处于执行高峰,支付工程款项较多。应收账款54.6亿(+14%),资产负债率48.9%(-2.2pct)。 中工国际为国机集团工程承包板块唯一上市公司。(1)国机集团为中工国际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62.86%,其余股东持股占比均未超过1%。(2)国机集团2022年工程承包营收占比22.34%,贸易服务占比50%,装备制造占比20.69%。(3)中工国际为国机集团工程承包板块现存唯一上市公司,国机集团旗下工程承包板块还包括CMEC(2021年8月从港股私有化退市,2020/2019年归母净利11.9/21.8亿元)、中机建设、中国联合工程等。 中工国际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政治局要求精心办好第三届峰会。(1)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耕国际市场,在中亚峰会上擘画新蓝图,与乌兹别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签署多项合作文件。(2)持续深耕油气领域,推动区域市场滚动开发,新签巴拿马、加拿大等项目。(3)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14. 2023年4月2日《安徽建工:22年净利增26%超预期,新签订单增75%》 维持增持。业绩超预期,新签订单高速增长,上调预测2023-24年EPS至0.96/1.13元(原0.92/1.11)增20/18%,预测2025年EPS1.32元增17%。上调目标价至8.3元,对应2023年8.6倍。 22年净利增26%超预期,Q4单季度增98%,ROE11.76%提升1.35pct。(1)营收801亿增12%(单季度Q1-4增3/9/12/21%),归母净利14亿增26%(单季度Q1-4增7/8/6/98%)。(2)毛利率11.67%(+0.49pct),加权ROE11.76%(+1.35pct),计提减值11亿(去年9亿)。(3)经营净现金流-7.8亿(去年-55亿),资产负债率84.58%(+0.07pct),应收账款362亿(+30%)。 22年新签1327亿高增75%,订单保障倍数2.3。(1)工程施工业务新签1327亿增75%,其中基建工程830亿增85%(占63%),房建工程489亿增58%(占37%)。(2)基建工程分业务看,路桥工程415亿增200%(占31%)/市政工程349亿增47%(占26%)/水利工程60亿降11%(占5%)/港航工程6亿增22%(占0.5%)。(3)期末在手订单1411亿,保障倍数2.3。 业务结构由“单一施工”为主转型为“投资、施工、运营”并举。(1)房地产营收76亿(+6%),毛利10亿(-32%),毛利率13.52%(-7.57pct),签约销售面积54万平米(-43%),销售金额46亿(-34%),新增土储381亩(-9%),期末土储251亩(147%)。(2)控股运营水电站7座,电站总装机容量24.61万KW,权益装机容量18.81万KW,年设计发电量约10亿KWH,已全部建成发电。(3)已建成并投产装配式运营基地6个,在建1个。 3.15. 2023年8月24日《上海建工:钍基熔盐核电实验堆无水冷却技术性能佳》 上海建工武威钍基熔盐实验堆基本建成,已获核安全局颁发运行许可证。(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32/0.36/0.41元增110%/13%/12%,维持目标价3.85元,对应2023年12倍PE。(2)上海建工武威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核能项目基本建成,该装置将是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化运营的钍基熔盐堆。核安全局颁发了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运行许可证。(3)据上海应物所研究,熔盐冷却剂具有高温/低压/高化学稳定性/高热容等特性,可建成紧凑/轻量化/低成本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4)反应堆可用于发电、工业生产、高温制氢、二氧化碳资源化、海水淡化等,可同时保证能源安全、缓解气候问题和环境污染。 武威钍基熔盐实验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核废料少无废水排放。(1)据上海应物所研究,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只需少量水即可运行,无废水排放,可用于在干旱地区实现高效发电,使在内陆修建核电站成为可能。(2)钍核燃料终极废料低,更加清洁安全。钍基核燃料在反应堆中产生的钚等核素较少,放射性毒性相对较低。(3)四代堆使用自然循环去除剩余热,具备失效安全特性、可防备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其燃料利用率大于10%。(4)我国钍资源丰富,钍基核燃料的有效利用可确保我国能源的自给自足。 2023H1归母净利预增162-183%,扣非净利预增183-208%。(1)2023H1归母净利预计6-8亿增162-183%,扣非净利预计5-6.5亿增183-208%,2023Q2归母净利预计3.4-5.4亿增144-169%。(2)2023H1新签2054亿增26%,2023Q1新签1008亿增0.2%,Q2新签1046亿增66%。(3)建筑施工新签1660亿(占比81%)增26%,房产开发新签63亿(占比3%)增34%。 政治局稳增长超预期,城中村改造与长三角基建需求催化。(1)政治局会议要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2)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3)长三角地区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建更新、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利好长三角地区建筑业发展。 04 宏观行业图表 4.1. 宏观经济财政货币(专项债新增/投向、利率/货币、社融、工业增加值/出口/社零、财政收支) 4.2. 地产(月销售/投资/施工/竣工/开工、周土地成交/销售、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海地产拿地/销售) 4.3. 基建(基建投资、电力/交通投资、PMI、新开工计划投资、水泥/螺纹钢、央企月度/季度订单) 4.4. 新能源(光伏/风电投资/装机、硅料/组件价格、新能源车销量、镍价) 4.5. 一带一路(海外工程新签/营业额、央企和国际工程公司海外新签/毛利) 05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等。 近期相关报告: (1)[国君建筑韩其成]⑦z早z坚定推荐中特估一带一路旗帜报告集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2)[韩其成]新疆交建:新疆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交建叠加资产注入最受益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3)[国君建筑韩其成]北方国际:上半年净利增2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弹性大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4)[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铁建:下半年业绩将加速好转,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5)[韩其成]中国中铁:Q2净利增11.1%环比加速,铜顺周期矿产资源待重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6)[韩其成]中国建筑:2023H1中海地产权益销售第一,受益房地产政策优化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7)[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交建: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一带一路海外优先迎催化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8)[国君建筑韩其成]江河集团:异型光伏组件已向全球推出产品,2023H1净利增42%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9)[韩其成]83页深度:一带一路将迎多重催化,新疆为首资产注入为基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10)[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工国际:上半年扣非净利增3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持续催化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成员介绍 韩其成: 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获12次新财富最佳) 从业18年,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投资)学硕士,2005年加入国泰君安先任银行/石化/策略研究助理,曾兼任建材/建筑两个首席,作为首席同时多次获得新财富建材第一和建筑第二(累积12次新财富最佳),8次水晶球最佳分析师、5次金牛最佳分析师、两次II最佳分析师。2011年国泰君安证券全公司最佳员工。2016年至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 郭浩然: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建筑工程和成本管理实业背景,具备建筑光伏等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经验。 陈剑鑫: 建筑工程行业高级分析师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具备建筑+新能源、消费等研究经验,擅长建筑数字化设计等研究方向。 郑重声明 国泰君安证券建筑研究员韩其成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或演播活动,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研究观点仅通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对外发布,此外可参见公众号是“乐建其成”。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乐建其成)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韩其成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6030004。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导读 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中特估一带一路央国企估值再近历史底部,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一带一路推荐新疆交建/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中钢国际/中工国际等。 复盘 点击报告名字可以获取报告链接如《十倍股规律解析(商业模式特质与股价节奏)暨中特估一带一路选股》。 国君建筑韩其成团队⑦中特估一带一路旗帜156篇报告(20页以上42篇) /96场电话会议,代表性报告合集2022年11月至今。 (一)中特估国企改革:最早2022年11月提出中特估、国改、带路共振,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2023年3月提出国企改革是划时代主题。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区间最大涨跌幅:沪深300指数涨17%,建筑指数为34%,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中国铁建涨90%,中国中铁涨94%、中国交建涨97%、中国中冶涨64%、中国建筑涨57%。 2. 2022年11月23日《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国改/带路/稳增长三大变化》,基建央国企估值十年新低,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2023年3月2日《国企改革是划时代主题,推荐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等》深化国改引导上市公司价值合理回归,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3.(1)2022年12月28日67页年度策略报告《地产与新能源驱动建筑高景气,看好一带一路及国企改革两大主题》:地产为国民支柱产业政策仍有发力空间,一带一路峰会疫情后海外订单/毛利率修复弹性大,国企改革央国企具龙头优势价值重估空间大。 (2)2023年2月26日26页报告《两会聚焦稳增长/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央国企迎多重催化》等多篇报告,持续新一轮国企改革政策,推进央企高质量上市。 (3)3月2日24页报告《国企改革是划时代主题,推荐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铁等》:股权激励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资产重组提升质量催化价值重估。 (4)3月5日25页报告《央国企改革重塑特色估值,一带一路峰会催化国际工程反转》 (5)4月4日21页报告《展望中特估一带一路三大催化剂,大调整结束进增持区间》:三大催化剂行业数据超预期改善、股价越高到PB1释放业绩动力将越超预期、中特估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将加快,回调后估值更低。 (6)6月28日61页中期策略《中特估、国改重组、稳增长、一带一路龙头再进增持区间》:国改持续推进,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复盘稳增长建筑超额收益显著,预期再起增持正当时;疫后经济恢复、外交支出增加,期待下半年十周年峰会;AI+赋能建筑设计,助力降本增效/三维设计/数据整合/智慧交通等。 (7)8月6日60页报告《复盘中特估/一带一路行情规律,下半年将创新高增持正当时》 4. 公司代表性报告: (1)4月7日中国中铁《五维度重塑估值:资产质量/ROE/现金流/成长/矿产》;(2)3月1日中国交建《国企改革催化价值重估,一带一路提升业绩弹性》;(3)3月7日中国铁建《PE4/PB0.55倍建筑央企最低,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催化》;(4)5月4日中国中冶《深耕一带一路国家,新购铜矿持续开拓矿产资源业务》;(5)3月16日中国建筑《前2月新签增30%,国企改革催化估值提升》 (二)一带一路:最早2022年12月提出中阿峰会催化一带一路,2023年2月提出一带一路业绩弹性可比消费,估值弹性可比科技。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工程公司区间最大涨跌幅:北方国际涨148%、龙建股份涨121%、中工国际涨97%、中钢国际涨94%、新疆交建涨81%。陕建股份涨79%、中材国际涨73%。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一带一路企业涨幅均超过70%,涨幅远大于沪深300指数涨幅1.2%。 2. 2022年12月5日20页报告《中阿峰会催化一带一路,推荐央企和国际工程公司》催化一带一路国际工程业务;2023年2月14日17页报告《一带一路:业绩弹性可比消费,估值弹性可比科技》。 3.(1)2023年3月13日53页报告深度《一带一路业绩反转加速,峰会和国改提振估值》等一带一路系列多篇报告: (2)3月12日25页报告《一带一路外交支出大增拉升业绩,央国企特色估值政策将加速》:一带一路十周年第三届峰会2023年外交支出大幅增加60亿增长12.2%,预期国际工程业绩将加速反转。 (3)3月13日53页深度报告《一带一路业绩反转加速,峰会和国改提振估值》:一带一路国际工程疫后双向流通和政策支持,预期新签订单和毛利率双升,业绩弹性可比消费。海外订单占比修复提升空间大,2023H1境外订单中国交建占16%(最高占31%),中国铁建占6%(最高占15%),中材国际占53%(最高占90%),中工国际占74%(最高占93%)。毛利率有望修复。2022年毛利率中国交建10%(最高为15%),中国铁建8%(最高为13%),中材国际为17%(最高为20%),中工国际为8%(最高为27%),中钢国际为7%(最高为18%)。 (4)3月19日26页报告《一带一路俄罗斯推荐龙建股份/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一带一路央国企机构配置低,到PB1.2最大还有1倍空间。 (5)4月4日21页报告《展望中特估一带一路三大催化剂,大调整结束进增持区间》 (6)4月21日22页报告《中亚峰会陕西建工、新疆交建弹性大,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国家将举办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一带一路再迎重大催化。 (7)6月28日61页中期策略《中特估、国改重组、稳增长、一带一路龙头再进增持区间》 (8)8月27日83页报告《一带一路将迎多重催化,新疆为首资产注入为基》 4. 公司代表性报告: (1)4月28日北方国际《2023Q1净利增85%,一带一路转型电力投建营》;(2)5月3日龙建股份《积极拓展中蒙俄经济走廊等海外区域市场,23Q1净利增17%》;(3)4月28日陕建股份《Q4净利增515%旺季将加速,估值最低一带一路龙头》;(4)4月28日中工国际《2023Q1净利增56%加速,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践行者》;(5)5月5日中钢国际《2023Q1净利增62%,一带一路海外营收新签高增》;(6)3月25日中材国际《一带一路龙头业绩超预期,运维服务新签增66%》 (三)AI设计:最早2023年3月提出AI+赋能建筑设计降本增效。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2月至2023年5月AI建筑设计公司区间最大涨跌幅:设计总院涨89%、华设集团涨63%、华阳国际涨53%。 2. 2023年3月23日6页报告《AI/GPT大风起,建筑设计降本增效》提出AI+赋能建筑设计,助力降本增效/三维设计/数据整合/智慧交通等;2023年3月26日28页报告《AI华设集团和设计总院估值最低,带路国改回调可增持》。 3. 公司代表性报告: (1)5月7日华设集团《AIRoad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PE9倍AI主题估值最低》;(2)5月5日设计总院《形成AI模型训练强大算力,PE估值仅华建集团一半》;(3)2022年11月29日华阳国际《地产装配式设计龙头,发力BIM/AI等》 (四)稳增长地产链、基建:最早2022年11月提出地产链否极泰来、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 2023年2月提出地产销售渐入旺季政策仍可待。复盘逻辑脉络和市场行情如下: 1. 市场行情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地产链、基建公司区间最大涨跌幅:中国建筑涨57%、四川路桥涨54%、安徽建工涨46%、隧道股份涨35%、江河集团涨30%、上海建工涨20%。 2. 2022年11月27日18页报告《底部确立启动跨年行情,稳增长(地产/基建)/一带一路/国改》提出基建央国企地产弹性被低估,估值确立底部;2022年11月29日58页报告《2023年地产链销售/开工/施工/竣工环节投资机会展望》提出地产链否极泰来,央国企龙头有望最先受益;2023年2月12日25页报告《一带一路弹性可比科技,地产渐入旺季政策可待》。 3.(1)2022年11月14日11页报告《地产链否极泰来,销开施竣工七个环节龙头选择》等多篇报告: (2)2022年11月23日16页报告《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国改/带路/稳增长三大变化》 (3)2022年12月17日20页报告《11月基建投资增13.9%加速,交通投资增22.7%加速14.4百分点》 (4)2022年12月17日22页报告《中央经济会议加强基建/支持地产/深化国改/共建一带一路等》 (5)2023年1月5日10页报告《地产政策有望超预期,推荐中国建筑/志特新材等》 (6)2023年1月15日24页报告《地产资产负债表方案超预期,光伏BIPV2023年落地大年》 4. 公司代表性报告: (1)8月30日中国建筑《2023H1中海地产权益销售第一,受益房地产政策优化》;(2)4月2日安徽建工《22年净利增26%超预期,新签订单增75%》;(3)1月6日志特新材《地产政策改善现金流,铝价低加快渗透率,成本低提升市占率》;(4)8月27日鸿路钢构《2023H1归母净利增8%,经营现金流大幅增加》;(5)4月11日四川路桥《净利增67%超预期,期末在手订单增58%》;(6)5月19日隧道股份《2023Q1净利增51%加速,转型城市建设运营资源集成商》;(7)8月24日上海建工《钍基熔盐核电实验堆无水冷却技术性能佳》;(8)8月29日江河集团《异型光伏组件已向全球推出产品,2023H1净利增42%》 (五)国君建筑韩其成(12次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从业18年)/郭浩然/陈剑鑫:最新逻辑和推荐组合见60页深度《复盘中特估/一带一路行情规律,下半年将创新高增持正当时》、86页PPT《十倍股规律解析(商业模式特质与股价节奏)暨中特估一带一路选股》等上面最新报告。 摘要 1、三季度开始龙头业绩将反转加速向上。(1)2022年第三季度基数环比降低,如2022第2/3单季度业绩增速:中国中铁14%/5%、中国交建10%/-9%、中国铁建8%/-5%、中国中冶14%/-29%、中国化学50%/11%、北方国际38%/-50%、中工国际80%/20%。(2)在手订单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如2023年中期在手订单增速/收入增速:中国中铁8%/5%、中国交建18%/0.5%、中国铁建29%/0.1%、中材国际20%/-0.8%。(3)股权激励要求净利润增速高于中报,如净利润增速2023年股权激励要求/2023年中期:中国中铁12%/7%、中国交建8%/3%、中材国际16%/7%、中国化学15%/11%。 2、金九银十旺季政策资金到位加快实物工作量,推升未来业绩加速。(1)专项债要求九月发完十月用完发行加速:今年前7个月完成新增专项债66%(上年同期95%),8月全国发行地方债1.3万亿元环增0.7亿元、专项债发行0.6万亿元(上年同期0.2万亿)投向基建领域占比70%环升6个百分点。(2)货币政策降成本:8月15日央行把公开市场逆回购及MLF利率分别调降10bp、15bp,8月21日1年期LPR利率下调10bp。(3)高频数据开始好转:8月建筑商务活动指数53.8%环升2.6个百分点(反转终结了过去四个月的连续下跌),建筑新订单指数48.5%环升2.2个百分点。 3、地产销售加速,一带一路高歌猛进。(1)2023上半年地产开发销售增速:中国中铁增67%(上年同期下降31%)、中国铁建增39%(上年同期下降45%)、中国建筑增30%(上年同期下降15%)。(2)2023上半年海外收入增速:中国中铁16%(整体5%)、中国铁建10%(整体0.1%)、中国交建10%(整体0.5%)、中工国际19%(整体3%)占52%、北方国际96%(整体93%)占51%。(3) 2023上半年海外订单增速: 中国交建22%(整体11%)占16%、中材国际205%(整体68%)占53%、中钢国际96%(整体-9%)占51%。 4、中特估一带一路央国企估值再近历史底部,未来政策加码和业绩加速将驱动行情见底反转。(1)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交建/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一带一路(资产注入)推荐新疆交建/中材国际/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钢国际等,地方推荐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华设集团等,地产推荐中国建筑/鸿路钢构等。(2)估值低:2017年第一届峰会PE中材国际最高25倍目前11倍,中钢国际最高37倍目前14倍,北方国际最高44倍目前17倍。(3)PB中国中铁0.64(中国中车1.1)/中国交建0.62(招商公路1.1)/中国铁建0.50(京沪高铁1.3)/中国建筑0.61(招商蛇口1.3)/中国中冶0.79倍,到融资PB1.25倍最大需约80%空间。(4)2014年一带一路PE中国中铁最高39倍目前4.7倍,中国铁建最高23倍目前4.0倍,中国交建最高20倍目前7.1倍。 5、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等。 目录 正文 01 盈利预测表 02 资产注入预期 2.1.政策背景: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 6月14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会议要求下一步中央企业要把握新定位、扛起新使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证监会从资本市场监管角度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进一步通过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做优做强提出期望和建议。 6月21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中央企业牵头建立更多的创新联合体,加大重点技术布局和全链条融合创新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全链条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7月13日至14日国资委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国资央企工作,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要切实用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两个途径”,主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咬定实现“一利五率”“一增一稳四提升”的目标不动摇,加快打造高端化差异化竞争优势,引领带动行业发展,增强市场信心。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力争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坚持眼睛向内、管理挖潜,加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降本节支、扭亏治亏力度,持续提升经营创现能力。要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月18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召开,要求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1)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2)要完善国企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国企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更好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国企突出主业、聚焦实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企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健全收入分配机制、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 8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再次强调,要“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8月18日证监会表示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顺应市场需求,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一是适当提高对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的估值包容性,支持优质科技创新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二是优化完善“小额快速”等审核机制,延长发股类重组财务资料有效期,进一步提高重组市场效率。三是出台上市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购买资产的相关规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方式。四是推动央企加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整合力度,将优质资产通过并购重组渠道注入上市公司,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2.2.资产注入预期:背靠实力雄厚央企大平台,上市公司参与业务整合空间大 背靠实力雄厚央企大平台,上市公司参与业务整合空间大。北方国际大股东北方工业是我国军贸事业开拓者领先者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团队。中工国际为国机集团工程承包板块现存唯一上市公司。中钢集团划转入宝武集团,成为宝武系旗下公司。新疆交建大股东新疆交投为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最重要的投融资主体和平台。中国海诚大股东中轻集团为国内轻工行业具备完整产业链的大型创新型企业集团。 中国交建、中钢国际近期分别进行资产重组。中国交建将下属三家设计院拆分至祁连山,中钢国际随中钢集团划入中国宝武。央国企资产重组后,公司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03 重点公司推荐 3.1. 2023年8月30日《中国中铁:Q2净利增11.1%环比加速,铜顺周期矿产资源待重估》 维持增持。业绩符合预期,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45/1.65/1.86元增15%/14%/13%,维持目标价14.32元,对应2023年10倍PE。 Q2净利增11.1%环比加速,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1)2023H1营收5908亿增5.4%(Q1/Q2增2.1/8.4%),归母净利162亿增7.4%(Q1/Q2增3.8/11.1%),扣非归母净利152亿增10.2%。(2)毛利率9.03%(-0.02pct),净利率2.75%(+0.05pct),加权ROE5.7%(-0.08pct)。(3)经营现金流-300亿(同比少流出77亿),应收账款1569亿降1.4%,资产负债率74.7%(+0.6pct)。 矿山自产铜、钼产能已居国内同行业前列,矿产资源有望重估。(1)拥有黑龙江鹿鸣钼、华刚SICOMINE铜钴矿等。2023H1铜产量14.83万吨降6%,钴产量0.25万吨降5%,钼产量0.81万吨增4%,铅产量0.6万吨增33%,锌金属产量1.63万吨增50%,银金属产量30.67吨增32%。(2)2023H1中铁资源归母净利25亿增0.5%(2023预估50亿),2023PE紫金矿业13.9洛阳钼业13.2倍,公司矿产资源市值或可比约700亿(总市值1532亿)。 雅万高铁等一带一路项目主要承包商,股权激励提升成长确定性。(1)中国中铁是一带一路建设中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力量之一,是一带一路代表性项目中老铁路、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的主要承包商。(2)中国中铁2023PE4.6倍(最高均14倍/2015年最高40倍)PB0.64倍,2014年股价最高涨近十倍。(3)中国中铁过去十年净利复合增15.6%(最低增2%最高增38%),股权激励要求2022-24年扣非净利CAGR≥12%。 3.2. 2023年8月29日《中国交建: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一带一路海外优先迎催化》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33/1.47/1.62元增13%/10%/10%,维持目标价18.04元,对应2023年13.6倍PE。 上半年归母净利增2.7%,扣非归母净利增33.6%符合预期。(1)2023H1营收3658亿增0.5%(Q1/Q2增2.6/-1.4%),归母净利114亿增2.7%(Q1/Q2增9.6/-3.1%),扣非归母净利110亿增33.6%。(2)毛利率10.8%(+0.5pct),净利率3.1%(+0.1pct),加权ROE4.29%(-0.2pct)。(3)经营现金流-494亿(同比多流出37亿),应收账款1163亿增8.4%,资产负债率74.9%(+3.1pct)。 疫后高速公路资产盈利将反转,股权激励/资产重组/再融资催化价值重估。(1)截至2023H1进入运营期项目31个,上半年运营收入39亿,净亏损5.1亿。(2)股权激励考核2023-25年(以2021年为基数)利润复合增长不低于8/8.5/9%,加权平均ROE不低于7.7/7.9/8.2%。(3)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亿股优先股募资不超300亿,获股东大会批准。(4)8月4日公告分拆所属子公司重组上市进展,香港联交所已确认公司可进行本次分拆。 一带一路海外订单和毛利率修复业绩将超预期,且估值弹性大。(1)2014-15年行情中国交建上涨598%,2017年第一次峰会涨31%,2019年第二次峰会涨41%。(2)过去最高海外订单占比31%,2023H1海外订单占比16%。过去最高海外业务毛利率14.6%,2023H1为9.5%。一带一路催化国际工程疫后反转,海外订单和毛利率有望双升。(3)7月24日政治局会议要求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未来将迎多重催化。 政治局会议稳增长基调力度好于市场预期,财政基建等稳增长政策下半年将陆续落地发力。(1)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求下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2)8月15日央行开展2040亿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1年期MLF操作,利率分别下调10和15个基点。 3.3. 2023年8月31日《中国铁建:下半年业绩将加速好转,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2.21/2.44/2.71元增12/11/11%。维持目标价17.82元,对应2023年8倍PE。 2023H1净利增1.2%低于预期,地产销售增40%排名第16名。(1)2023H1营收5411亿增0.1%(Q1/Q2增3.4/-3.1%),归母净利136亿增1.2%(Q1/Q2增5.1/-1.6%),经营净现金流-193亿(同比少流出3亿)。(2)2023H1新签1.36万亿增2%占年度计划41%,其中工程承包9609亿增29%,房地产开发537亿增39%。(3)2023H1房地产销售534亿增40%,排名由2022H1第24名上升至第16名。(4)期末未完合同7.01万亿较2022年末增长10%。 估值建筑央企最低,政策催化及运营商转型提升估值改善现金流。(1)中国铁建2023PE4.0倍(过去最高PE平均20倍/2015年最高24倍),PB0.51倍(八大建筑央企平均0.73倍最高1.0倍)。(2)房地产政策优化会降低房建业务应收款计提减值比例和概率,提升PB估值和ROE。国改考核一利五率,也将改善建筑工程业务的现金流。(3)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承包商向以承包商为主,投资商、发展商、运营商并重转型。 政治局稳增长基调力度超预期,财政基建政策下半年将陆续落地发力。(1)政治局会议指出下半年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2)8月15日央行开展2040亿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1年期MLF操作,利率分别下调10和15个基点。 3.4. 2023年8月30日《中国建筑:2023H1中海地产权益销售第一,受益房地产政策优化》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34/1.46/1.59元增10/9/8%。维持目标价8.16元,对应2023年6.1倍PE。 2023H1归母净利增2%低于预期因地产拖累,经营净现金流显著改善。(1)2023H1实现营收1.11万亿增5%(Q1/Q2增8/2%),其中房建/基建/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分别实现7366/2413/1275亿增8/8/-16%,三者毛利率分别为7.1/10.5/18.1%同比变动0.1/-0.5/-2.9pct;2023H1归母净利290亿增2%(Q1/Q2增14/-9%),扣非净利264亿增6%。(2)应收账款2421亿(+1%),计提减值62亿(-39%),经营净现金流-106亿(同比少流出585亿)。(3)1-7月新签2.45万亿增13%环比提升1.3pct,地产合约销售额2690亿增30%。 继续保持全球建筑行业最高信用评级,PE4.3倍(万保招金平均PE10倍)。(1)中国建筑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打造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四位一体商业模式。(2)标普/穆迪/惠誉对公司的评级A/A2/A为行业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旗下中海地产是绿档企业,负债水平保持在行业最低区间,2023H1权益销售额位列行业第一。(3)2023PE4.3倍(万保招金平均PE10倍)、PB0.64倍低于万保招金平均PB0.87倍。 政治局稳增长超预期,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1)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8月27日证监会发布一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政策,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3.5. 2023年5月4日《中国中冶:深耕一带一路国家,新购铜矿持续开拓矿产资源业务》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57/0.65/0.73元增15%/13%/12%,中特估催化价值重估,上调目标价至7元,对应2023年12倍PE。 2023Q1净利增26%符合预期,单3月新签订单增19%。(1)2023Q1营收1445亿增22%(2022Q1-Q4增25/9/10/29%),归母净利34亿增26%(2022Q1-Q4增25/14/-29/58%)。(2)2023Q1新签3258亿增2%,单3月新签1313亿增19%。新签分业务:房建1533亿下降12%,交通及基建502亿增18%,冶金工程362亿下降21%,其他工程645亿增64%。 2022年资源开发营收增33%,收购锡亚迪克项目铜金属量328万吨。(1)2022年资源开发营收89亿(+33%),毛利率36.4%(-6.3pct)。其中镍钴矿营收48亿增21%,净利13亿下降16%;铜金矿营收15亿增13%;铅锌矿营收8亿增52%,归属中方净利2.8亿增38%。(2)完成锡亚迪克铜矿3个采矿权的收购,估算铜金属量327.87万吨。(3)洛阳中硅销售收入18亿增104%,净利4.2亿增269%,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2.9亿增164%。 战略定位新兴产业领跑者,深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1)公司是全球最大最强的冶金建设承包商和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2)公司按照“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在生态环保与文旅工程、新能源工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3)深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国家市场,成功签订合同金额达40.2亿元的越南和发榕橘钢铁二期炼铁、炼钢、烧结和原料场等项目,擦亮“冶金建设国家队”品牌。 3.6. 2023年3月29日《中国化学:净利增17%符合预期,己二腈业绩将逐步体现》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3-24年EPS1.08/1.26元增22/16%,预测25年EPS1.46元增16%。国改催化上调目标价13.7元,对应23年12.7倍PE。 22年净利增17%符合预期,扣非净利增44%。(1)营业总收入1584亿增15%(单季度Q1-4增41/27/33/-20%),归母净利润54亿增17%(单季度Q1-4增20/50/11/-2%),扣非净利润50亿增44%。(2)毛利率9.34%(-0.15pct),加权平均ROE10.71%(-0.50pct)。(4)经营净现金流15亿(-33%),资产负债率70%(-0.47pct),应收账款250亿(+15%)。 22年新签2969亿增10%,实业62亿增27%。(1)新签2969亿增10%,其中境内2590亿增18%(占87%);在手订单2905亿增3%,保障倍数1.8。(2)新签分业务看,化学工程2115亿增13%(占71%),基础设施606亿增7%(占20%),环境治理78亿降25%(占3%),实业62亿增27%(占2%);绿色化工新材料合同额超过700亿。(3) 23年1-2月新签707亿降8%。 俄罗斯千亿大单项目有序推进,己二腈和己二胺装置开车生产。(1)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峰会公司签订的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FEED+EPC项目936亿有序推进,22年底待履行643亿。(2)22年9月26日以4.81元/股价格授予5996万股限制性股票,要求2023-25年扣非加权ROE不低于9.05/9.15/9.25%,扣非净利复合增速(以2021年为基数)不低于15%。(3)3月1日投资者互动近期天辰齐翔丙烯腈装置满负荷运行,己二腈和己二胺装置开车生产,随着负荷率的逐步提升,业绩效应会逐步体现。 3.7. 2023年5月18日《中国电建:2022年新签增29%,一带一路建设龙头》 维持增持。业绩低于预期,下调预测2023-2024年EPS0.79/0.95元(原0.86/ 1.04元)增速20%/19%,预测2025年EPS1.12元增18%。风光运营装机低于预期,下调目标价至11.4元,对应2023年14倍PE。 2022年净利增16%低于预期,ROE提升2.1个百分点。(1)2023Q1营收1333亿增0.7%,2022年营收5726亿增1%(Q1-Q4增6/6/-4/-2%),2023Q1归母净利润30亿增9%,2022年归母净利114亿增16%(Q1-Q4增5/34/17/ 8%)。(2)2022年经营现金流308亿增45%,加权ROE9.95%(+2.10pct)。 2023Q1新签3224亿增30%,2022年新签1万亿增29%。(1)2023Q1新签能源电力1571亿增207%(占49%)。2022年新签能源电力4529亿增89%(占45%),其中光伏1936亿增410%,风电1455亿增68%,抽蓄243亿增20%,十成抽蓄、九成电建行业领军地位稳固。(2)2022年新增风电、光伏、水电装机1.36GW、1.27GW、0.37GW。已控股并网装机风电7.64GW,光伏2.72GW,水电6.86GW,风光水清洁能源合计17.2GW占84.5%。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绿色砂石资源储量85.7亿吨国内最大。(1)公司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2022年新签海外订单1923亿增17%(占比19%),2023Q1新签海外订单545亿增13%(占比17%),历史最高海外订单占比47%。(2)绿色砂石资源储量85.7亿吨,设计年产能4.7亿吨,成为国内储量最大的绿色砂石供应商。(3)以6.44元/股非公开发行20.8亿股普通股,将于2023年7月14日解禁,解禁数量占总股本12%。 3.8. 2023年5月7日《华设集团:AIRoad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PE9倍AI主题估值最低》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5年EPS1.15/1.30/1.46元增15/13/12%。板块估值上移,上调目标价至16.7元,对应2023年14.5倍PE。 在交通和城市建设领域提供全国领先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1)公司在交通和城市建设领域提供全国领先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定位以规划设计为入口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平台。(2)集中优势资源,以创新产业研究院为主要载体,以“数字化”“智慧化”“绿色低碳”等为重点方向,打造公司发展第二增长曲线。(3)2022年数字智慧业务营收3.65亿占6.28%,其中数字设计、数字建造、智慧交通设计及软件产品销售2.43亿元,同增38.77%。 江苏狄诺尼近4年CARG达80.97%,产品AIRoad初步能够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1)控股子公司江苏狄诺尼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AIRoad建快速方案设计系统,基于AIGC模型进行训练,初步形成了交通市政设计领域的AI内容生成能力;目前在路线和立交设计中得到应用,初步能够提升方案设计效率7-8倍,提升整体工作的综合效率20-30%。(2)2022年实现营收5,410万元,同比增长159%,近4年CARG达80.97%。 PE9倍AI主题估值最低,拟发行可转债/股权激励发展动力足。(1)2023年PE9倍/华建集团23倍,AI主题昆仑万维57倍/盛天网络37倍。(2)拟发行可转债募集不超过4亿用于华设创新中心项目和补流,2023年4月19日获上交所审议通过。(3)2022年1月20日以3.61元/股授予股权激励,考核2022-23年归母净利增速(以19-21年均值为基数)不低于10/22%。 3.9. 2023年5月5日《设计总院:形成 AI 模型训练强大算力,PE 估值仅华建集团一半》 维持增持。2023Q1业绩符合预期,维持预测2023-25年EPS1.14/1.33/1.53元增20/17/15%。考虑到公司建筑设计业务长期受益于AI降本增效,板块估值上移,上调目标价至18.3元,对应2023年16.2倍PE。 2023Q1净利增11%符合预期,计提减值同比下降50%。(1)2023Q1营收6.8亿增29%(2022年单季Q1-4增17/-8/21/41%),归母净利1.24亿增11%(2022年单季Q1-4增12/-5/15/45%)。(2)加权ROE3.87%(+0.08pct),计提减值0.13亿(-50%),应收账款10.7亿(+8%)。(3)2022年全年新签合同40亿增2%,2022年期末在手订单76亿增15%,保障倍数2.7。 持续推进数字设计院建设,形成可支撑AI模型训练的强大算力。(1)持续推进数字设计院建设,一手抓数字化对主业的数字赋能,一手抓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拓展创新,提质增效显著。(2)据2023年4月4日投资者互动,公司一直以来致力于工程领域知识图谱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商务平台建设,现已建成企业私有云平台,形成可支撑大型工程计算、三维模型渲染、AI模型训练的强大算力,除满足自用外,可对外承接计算业务。 2023PE11.4倍仅华建集团一半,打通建设与运维产业链。(1)2023PE11.4倍华建集团21.4倍。(2)打通以设计为中心“工程投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和以检测为中心“工程健康监测+诊断+设计+修复”建设与运维产业链。(3)2022年4月26日以5.98元/股授予股权激励考核2022-24年归母净利(以2020年为基数)复合增速不低于8.2%,扣非ROE不低于13.74%。 3.10. 2023年8月26日《中材国际:上半年新签增68%,一带一路境外毛利率显著提升》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1.08/1.24/1.43元增30/15/15%。维持目标价22.06元,对应2023年20.4倍PE。 2023H1归母净利增7%符合预期,扣非归母净利增27%。(1)2023H1营收205亿降0.8%(Q1/Q2增0.6/-2.1%),归母净利14亿增7%(Q1/Q2增5.5/7.4%),扣非归母净利13亿增27%。(2)毛利率18.4%(+2.4pct)因境外毛利率提升,净利率6.7%(+1.0pct),加权ROE7.9%(+0.07pct)。(3)经营现金流-9.4亿降485%,应收账款100亿增53%,资产负债率64%(-2.25pct)。 2023H1新签增68%,其中境外新签增205%。(1)中材国际由工程成功升级到产品运维,有更大成长空间和业绩持续性。2023H1毛利占比运维服务23%、装备制造24%,合计47%超过工程服务(占比46%)。(2)水泥备品备件及运维服务市场约400-450亿,公司份额约6%。国内水泥石灰石和骨料矿第三方工程运维市场约250亿,公司份额约21%。水泥装备全球市场约350-400亿,公司份额约13%。(3)新签增68%,其中境外增205%。 全球水泥工程装备唯一全产业链企业,股权激励增强业绩确定性。(1)全球水泥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市场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全流程、全规模、高品质、成套高端水泥技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2023年3月以5.7元/股授予限制性股票,考核2022-2024年净利复合增速(以2020年为基数)不低于15.5%,ROE不低于14.9/15.4/16.2%。(3)政治局会议要求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3.11. 2023年9月1日《北方国际:上半年净利增2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弹性大》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89/1.09/1.30元增40%/22%/20%,维持目标价24元,对应2023年27倍PE。 上半年净利增29%符合预期,经营现金流显著改善。(1)2023H1营收104亿增93%(Q1/Q2增95/91%),归母净利5亿增29%(Q1/Q2增85/8.5%)。(2)毛利率9.29%(-5.8pct),净利率4.83%(-2.39pct),加权ROE6.27% (+0.52pct)。(3)经营现金流-4.5亿(同比少流出1.6亿),应收账款46.9亿增6.3%,资产负债率60.8%(-0.5pct)。 北方国际是集团民品国际化主力军,2022年大股东利润7.7倍于上市公司。(1)大股东北方工业集团直接持股北方国际43.11%,通过全资子公司北方工业科技有限公司间接持股12.51%,合计55.62%。(2)北方工业2022年国际工程业务营收占比4.81%,石油业务占比69.51%,矿产业务占比16.96%。(3)北方国际2022年归母净利润6.4亿,北方工业归母净利48.7亿是北方国际的7.7倍。北方国际是集团旗下民品国际化主力军。 由国际工程承包转型电力投建营,一带一路十周年第三次峰会迎催化。(1)北方国际是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主力军,公司持续推进由国际工程承包向投建营一体化及市场一体化运作转型。(2)克罗地亚塞尼风电项目2023年上半年共发电2.18亿度;孟加拉燃煤火电站项目累计进度完成75%;老挝南湃水电站上半年累计发电2.25亿度,完成年发电目标的55%;蒙古矿山一体化项目焦煤采矿量、运输量、过货量、销售量均创新高。 3.12. 2023年8月26日《中钢国际:2023H1归母净利增29%,国改重组弹性大协同性强》 维持增持。业绩符合预期,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57/0.67/0.76元增18%/16%/14%。维持目标价14.7元,对应2023年25.8倍PE。 中钢国际2023H1归母净利增29%符合预期,经营现金流同比改善。(1)2023H1营收107亿增40%,其中海外营收32亿增102%,归母净利3.4亿增29%,扣非净利2.9亿增1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出售浙江制造基金的投资收益6059万。(2)毛利率36.99%(+2.00pct),净利率3.21%(-0.26pct),加权ROE5.13%(+0.92pct)。(3)应收账款34亿(-22%),减值损失0.78亿(去年同期转回0.61亿),经营净现金流-8.3亿(同比少流出6.8亿)。 中钢国际2023H1海外新签增96%,一带一路迎来第三次峰会等催化。(1)2023H1新签93.7亿同降8%,其中国内38.9亿同降48%,海外54.8亿同增96%。(2)在全球设有14个海外分支机构,在40余个国家搭建起较为完善的经营网络,业务已在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3)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中钢国际为宝武国际化提供协同,股权激励提升业绩确定性和弹性。(1)中钢集团整体划转入中国宝武集团,中国宝武持有中钢国际54.49%股份。(2)2022年为宝武国际化元年,中钢国际以国际化经营和低碳冶金工程技术优势为中国宝武国际化战略、低碳战略落地提供业务协同。(3)股权激励考核2023-2025年归母净利复合增速(以2021年为基数)不低于12.5%,加权ROE不低于12.0/12.3/12.6%,经营净现金流占营收比例不低于5%。 3.13. 2023年8月27日《中工国际:上半年扣非净利增3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持续催化》 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37/0.46/0.56元增36%/27%/21%。维持目标价17.5元,对应2023年47倍PE。 2023H1归母净利增9%,扣非净利增39%符合预期。(1)2023H1营收51.7亿增2.6%(Q1/Q2同增9.1/-4.1%),2023H1归母净利润2.7亿增9%(Q1/Q2同增56.3/-11%),扣非净利3.5亿同增39%。(2)2023H1毛利率17.4% (+1.7pct),净利率5.24%(+0.3pct),加权ROE2.44%(+0.15pct)。(3)经营现金流-9.53亿,同比多流出8.82亿,主要因重大项目本期处于执行高峰,支付工程款项较多。应收账款54.6亿(+14%),资产负债率48.9%(-2.2pct)。 中工国际为国机集团工程承包板块唯一上市公司。(1)国机集团为中工国际第一大股东,持股占比62.86%,其余股东持股占比均未超过1%。(2)国机集团2022年工程承包营收占比22.34%,贸易服务占比50%,装备制造占比20.69%。(3)中工国际为国机集团工程承包板块现存唯一上市公司,国机集团旗下工程承包板块还包括CMEC(2021年8月从港股私有化退市,2020/2019年归母净利11.9/21.8亿元)、中机建设、中国联合工程等。 中工国际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政治局要求精心办好第三届峰会。(1)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耕国际市场,在中亚峰会上擘画新蓝图,与乌兹别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签署多项合作文件。(2)持续深耕油气领域,推动区域市场滚动开发,新签巴拿马、加拿大等项目。(3)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精心办好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14. 2023年4月2日《安徽建工:22年净利增26%超预期,新签订单增75%》 维持增持。业绩超预期,新签订单高速增长,上调预测2023-24年EPS至0.96/1.13元(原0.92/1.11)增20/18%,预测2025年EPS1.32元增17%。上调目标价至8.3元,对应2023年8.6倍。 22年净利增26%超预期,Q4单季度增98%,ROE11.76%提升1.35pct。(1)营收801亿增12%(单季度Q1-4增3/9/12/21%),归母净利14亿增26%(单季度Q1-4增7/8/6/98%)。(2)毛利率11.67%(+0.49pct),加权ROE11.76%(+1.35pct),计提减值11亿(去年9亿)。(3)经营净现金流-7.8亿(去年-55亿),资产负债率84.58%(+0.07pct),应收账款362亿(+30%)。 22年新签1327亿高增75%,订单保障倍数2.3。(1)工程施工业务新签1327亿增75%,其中基建工程830亿增85%(占63%),房建工程489亿增58%(占37%)。(2)基建工程分业务看,路桥工程415亿增200%(占31%)/市政工程349亿增47%(占26%)/水利工程60亿降11%(占5%)/港航工程6亿增22%(占0.5%)。(3)期末在手订单1411亿,保障倍数2.3。 业务结构由“单一施工”为主转型为“投资、施工、运营”并举。(1)房地产营收76亿(+6%),毛利10亿(-32%),毛利率13.52%(-7.57pct),签约销售面积54万平米(-43%),销售金额46亿(-34%),新增土储381亩(-9%),期末土储251亩(147%)。(2)控股运营水电站7座,电站总装机容量24.61万KW,权益装机容量18.81万KW,年设计发电量约10亿KWH,已全部建成发电。(3)已建成并投产装配式运营基地6个,在建1个。 3.15. 2023年8月24日《上海建工:钍基熔盐核电实验堆无水冷却技术性能佳》 上海建工武威钍基熔盐实验堆基本建成,已获核安全局颁发运行许可证。(1)维持增持。维持预测2023-2025年EPS0.32/0.36/0.41元增110%/13%/12%,维持目标价3.85元,对应2023年12倍PE。(2)上海建工武威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核能项目基本建成,该装置将是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化运营的钍基熔盐堆。核安全局颁发了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运行许可证。(3)据上海应物所研究,熔盐冷却剂具有高温/低压/高化学稳定性/高热容等特性,可建成紧凑/轻量化/低成本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4)反应堆可用于发电、工业生产、高温制氢、二氧化碳资源化、海水淡化等,可同时保证能源安全、缓解气候问题和环境污染。 武威钍基熔盐实验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核废料少无废水排放。(1)据上海应物所研究,熔盐堆采用无水冷却技术,只需少量水即可运行,无废水排放,可用于在干旱地区实现高效发电,使在内陆修建核电站成为可能。(2)钍核燃料终极废料低,更加清洁安全。钍基核燃料在反应堆中产生的钚等核素较少,放射性毒性相对较低。(3)四代堆使用自然循环去除剩余热,具备失效安全特性、可防备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其燃料利用率大于10%。(4)我国钍资源丰富,钍基核燃料的有效利用可确保我国能源的自给自足。 2023H1归母净利预增162-183%,扣非净利预增183-208%。(1)2023H1归母净利预计6-8亿增162-183%,扣非净利预计5-6.5亿增183-208%,2023Q2归母净利预计3.4-5.4亿增144-169%。(2)2023H1新签2054亿增26%,2023Q1新签1008亿增0.2%,Q2新签1046亿增66%。(3)建筑施工新签1660亿(占比81%)增26%,房产开发新签63亿(占比3%)增34%。 政治局稳增长超预期,城中村改造与长三角基建需求催化。(1)政治局会议要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2)要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3)长三角地区统筹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建更新、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利好长三角地区建筑业发展。 04 宏观行业图表 4.1. 宏观经济财政货币(专项债新增/投向、利率/货币、社融、工业增加值/出口/社零、财政收支) 4.2. 地产(月销售/投资/施工/竣工/开工、周土地成交/销售、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海地产拿地/销售) 4.3. 基建(基建投资、电力/交通投资、PMI、新开工计划投资、水泥/螺纹钢、央企月度/季度订单) 4.4. 新能源(光伏/风电投资/装机、硅料/组件价格、新能源车销量、镍价) 4.5. 一带一路(海外工程新签/营业额、央企和国际工程公司海外新签/毛利) 05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政策风险,基建投资低于预期等。 近期相关报告: (1)[国君建筑韩其成]⑦z早z坚定推荐中特估一带一路旗帜报告集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2)[韩其成]新疆交建:新疆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交建叠加资产注入最受益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3)[国君建筑韩其成]北方国际:上半年净利增2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弹性大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4)[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铁建:下半年业绩将加速好转,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5)[韩其成]中国中铁:Q2净利增11.1%环比加速,铜顺周期矿产资源待重估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6)[韩其成]中国建筑:2023H1中海地产权益销售第一,受益房地产政策优化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7)[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国交建:稳增长/中特估/国企改革共振,一带一路海外优先迎催化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8)[国君建筑韩其成]江河集团:异型光伏组件已向全球推出产品,2023H1净利增42%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9)[韩其成]83页深度:一带一路将迎多重催化,新疆为首资产注入为基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10)[国君建筑韩其成]中工国际:上半年扣非净利增39%,一带一路/国改重组持续催化_国君建筑韩其成/郭浩然/陈剑鑫 成员介绍 韩其成: 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获12次新财富最佳) 从业18年,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投资)学硕士,2005年加入国泰君安先任银行/石化/策略研究助理,曾兼任建材/建筑两个首席,作为首席同时多次获得新财富建材第一和建筑第二(累积12次新财富最佳),8次水晶球最佳分析师、5次金牛最佳分析师、两次II最佳分析师。2011年国泰君安证券全公司最佳员工。2016年至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 郭浩然: 建筑行业资深分析师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士、硕士,建筑工程和成本管理实业背景,具备建筑光伏等建筑领域低碳技术的研究经验。 陈剑鑫: 建筑工程行业高级分析师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具备建筑+新能源、消费等研究经验,擅长建筑数字化设计等研究方向。 郑重声明 国泰君安证券建筑研究员韩其成未创建任何形式针对个人投资者的荐股群或实时行情分析群或演播活动,请广大投资者朋友们知悉。研究观点仅通过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对外发布,此外可参见公众号是“乐建其成”。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 乐建其成)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建筑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韩其成具备证券投资咨询(分析师)执业资格,资格证书编号为S0880516030004。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君安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君安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