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2023年9月十大金股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银河证券】2023年9月十大金股》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2年6月1日-2023年8月31日 金股组合收益率13.97%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1.94% 策略 ◆ 蔡芳媛 ◆ 策略分析师 2023年8月A股略有上涨。截至 8 月 29 日,本月上证指数下跌 4.71%,深证成指下跌6.52%,创业板指下跌 5.30%。板块方面传媒、房地产、煤炭表现较好。本月北向资金净流出 829.23亿元,投资者情绪悲喜复杂交织。 利好政策进行时,关注政策窗口期。近期频发政策组合拳,主要内容涉及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优化IPO、再融资监管、降低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至80%等。当下市场正处于政策窗口期初期,利好市场的改革正在进行时,短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中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在市场后续情绪转好时抓住机会。但要关注9月份公布的金融数据是否符合市场预期。 9月的重点是在低位寻找攻守兼备的组合拳,注意节奏。随着近期政策频发,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资者信心,但是投资者信心的完全恢复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在投资者情绪较为复杂交织的当下,有的观望情绪浓厚、有的乐观布局,我们建议正视市场波动,坚定信心,提前做好适当布局,把握节奏。具有长期增长动能的行业可创造稳健的业绩,好业绩是不褪色的投资理念。积极策略是适当布局,在低位找可攻守兼备的组合拳,即受益于政策利好+避险性板块是9月配置主要方向。投资策略应当聚焦受益于政策助力板块里的低估值价值股+成长型价值股。9月我们建议战略性布局消费、科技、券商等板块里的价值股。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海外加息及经济衰退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 十大金股 博实股份(002698.SZ) ◆ 鲁佩 ◆ 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增长驱动力如下:(1)公司作为化工后处理设备龙头,受益于化工智能制造趋势及精细化工对智能制造的需求;(2)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向多晶硅行业拓展,预计多晶硅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2023-2025市场空间约为29.69亿元-59.39亿元,年均市场空间为9.9亿元-19.8亿元;(3)高温特种机器人取得突破,并逐步从电石领域向硅锰、硅铁、工业硅领域拓展;(4)联手华菱集团子公司华联云创,钢铁智能化业务有望放量;(5)点线面拓展,从单一环节扩展到多环节,从一次性卖设备扩展到工业服务,但客户价值量数倍放大。 2、公司情况 博实股份是国内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要应用领域为石化化工,并逐步扩大至新能源多晶硅行业,22年实现营收11.66亿(占比54.14%),其他业务包括高温特种机器人(占比近10%)、工业服务(占比30%)、环保设备等。公司战略定位差异化,做高壁垒高毛利产品,上市以来营收和净利润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9-2022年CAGR分别为13.85%和11.67%,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0%上下。横纵向拓展,公司主业迈向新台阶。2022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22年底在手订单62.02亿元(含税),其中已披露订单合同15.92亿元,同比大增203.63%。 3、驱动因素 联手哈工大,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公司发布公告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储备雄厚,且在人形机器人机构和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都具良好的技术储备。公司与哈工大渊源深厚,管理层多具备哈工大背景,且曾成功落地多个产学研项目。 4、风险因素 新增订单下滑,人形机器人进展缓慢,拓展智慧工厂业务导致盈利能力下滑,参股公司亏损扩大影响投资收益。 南方航空(600029.SH) ◆ 宁修齐 ◆ 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 1、行业情况 2022年底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继发布“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等疫情优化防控新政策,入境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均已取消。国际航班持续增加班次。 2、公司情况 广州白云基地:南航前身为中国民航局广州管理局,总部枢纽在广州白云机场,由此,公司作为白云机场的基地航司,获得广州出发到达的最多批量优质时刻&航线。由此,国内航线方面,公司在广州-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互飞干线具有显著的话语权优势;国际航线方面,公司因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靠南,在东南亚航线、“袋鼠航线”新澳航线等国际线路的运营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且因湾区作为南北半球连接点,公司的南北旅客中转业务仍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考虑到2022年底我国“二十大”召开后,防疫及出入境政策或有望进一步松动,恰逢冬季南下旅游旺季,南航有望受益于东南亚及新澳游客需求释放的潜力。 北京大兴基地:伴随2018年北京大兴机场正式投产,2020年10月起,南航在北京的全部航班转场大兴机场运营,成为大兴机场最大主基地航司,从南航开始了“广州+北京”双枢纽经营模式。建立北京大兴枢纽基地,是南航布局北半球市场的关键一步,使其能够获得更多北京出发到达的时刻&航线,特别是有利于未来南航增开更多位置靠北的欧美、日韩国际航线。2022年下半年以来,考虑到我国国际航班逐渐增开,8月中英直航恢复,南航在欧美及日韩线的航线时刻或将进一步放量,特别是南航已在疫情前退出天合联盟、与英航建立代码共享合作,中英航线有望在复航后持续受益。 下沉市场&国内二三线城市:南航在国内市场航线最密集。在国内26个一类(6个)&二类机场(20个)中,南航在二类机场时刻及排班占比高于国航、东航。(考虑到我国14亿人口中,仍有10亿人没做过飞机,即航空公司的潜在客源群体仅占总人口的约30%。而70%没有做过飞机的人群,主要来自于我国二三四线城市。)我们认为,未来南航有望在最大程度受益于国内下沉市场的需求释放。 机队及运量规模领先:公司机队规模亚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截至2021年,有飞机878架),并同时运营最大型号宽体机A380、B787。叠加南航在国内航线密集,客运量规模也领先于国航、东航。伴随未来全球疫情结束,国际航线恢复正常运营,公司有望受益于运力规模优势带来的更大业绩边际改善的潜力。 3、驱动因素 1)目的地海外国家签证政策、地面保障能力进一步调整恢复; 2)国际油价进一步回落。 4、风险因素 1)地缘政治摩擦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风险; 2)航空客运需求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信证券(600030.SH) ◆ 张一纬 ◆ 银行业分析师 1、行业情况 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受疫情防控放开和经济复苏预期改善等因素影响,投资者情绪升温,权益市场边际修复,证券行业展现较大业绩弹性,行业环境整体向好。全面注册制靴子落地,标志着我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迈入新阶段,流动性合理充裕背景下,资本市场持续扩容预期显著,竞争格局优化、资本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加强推动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改善。截止至2023年6月末,A股股基日均成交额及两融余额均小幅回升,其中股基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6.62%;两融余额达到1.59亿元,较上年末上升3.12%。 2、公司情况 公司资本实力雄厚,业务布局完善,资格牌照齐全,发展理念贴近时代趋势。多年来,公司业绩维持较快上升趋势,营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116.9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651.0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8.73%;归母净利润从2012年的42.3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13.1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53%。2023年Q1,公司实现营收153.5亿元,同比增长0.87%;实现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3.6%;分业务来看,公司自营和投行业务增长明显,分别实现收入66亿元和20亿元,同比增长97%和8%,经纪、资管和信用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6亿元、25亿元和6亿元,同比下滑-19%、-10%和-42%。 3、驱动因素 乘注册制改革东风,投行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加速,全面注册制落地落地将大幅刺激一级市场发行量。公司作为行业内投行业务龙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从2012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8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有望长期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凭借广泛的客户基础和优异的承揽承做能力,投行业务收入保持长期增长趋势。 资本实力雄厚,自营风格稳健。公司自营业务坚持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研究,投资组合风格选择着眼于降低组合波动及增强抵御外部宏观因素冲击的能力,自营风格较为稳健。受整体市场下跌影响,2022年公司投资净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合计183.10亿元,同比-22.33%,但自营业务收益排名仍然位列行业第一;2023Q1,公司自营实现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97%,未来自营收入有望持续展现业绩弹性。 4、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风险; 2)资本市场波动风险。 山西汾酒(600809.SH) ◆ 刘来珍 ◆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公司是清香型白酒龙头企业,2017年启动国企改革后高速增长,目前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市场全国化扩张和产品结构升级驱动公司成长。近期政府出台消费政策刺激,对于白酒需求有所提振。 2、公司情况 1)Q2利润超预期,全年达到业绩目标确定性高。 2)汾酒的全国化扩张、产品结构升级仍在稳步推进。 3)人事变动对公司经营层面影响不大,市场形势强于个人影响。 3、驱动因素 1)主力产品批价上行。 2)白酒消费旺季来临备货; 3)销售管理方面实现平稳过渡。 4、风险因素 1)白酒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2)库存升高。 中金黄金(600489.SH) ◆ 华立 ◆ 有色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的3.1%,创下2021年3月以来最低;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增长4.8%,低于市场预期的5%,创2021年10月以来最低;美国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升4.1%,低于市场预期的4.2%,为2021年9月以来最小增幅;此外,美国6月PPI同比上涨0.1%,低于市场预期的0.4%,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小同比增幅。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上如期加息25个基点后,尽管对9月是否加息保持跟踪数据的开放态度,但美国6月通胀数据的大幅降温,美联储抗击通胀获得较大进展,使市场对于美联储在9月会之后再次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降温,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货数据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完成加息后就将终止本轮的加息周期。在6月通胀数据加速下降后,我们判断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尾声,大概率将于Q3结束加息周期,在Q4因经济、就业下行压力加大引发的对于2024年降息的预期将会升温,连贯的节奏将引导下半年美国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顺畅下降,驱动黄金价格的抬升。 2、公司情况 国内唯一金矿央企,黄金资源丰富。公司是我国黄金行业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金矿采选加工企业。截止2021年年底,公司保有资源储量金金属量510.5吨,拥有黄金矿山33座,其中在产黄金矿山27座,年产矿产金20吨左右。此外,公司2020年收购内蒙古矿业90%股权,内蒙古矿业保有铜金属量约233万吨,钼金属量约55万吨,使公司总体保有资源储量铜金属量237万吨,在产铜矿山4座、钼矿山1座,年产铜精矿8万吨,钼精矿6000吨。 国企改革加速,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强,公司成长可期。国企改革公司聚焦重点攻坚,推进制度改革与深化亏损治理,在2020年推出股权激励,明确公司利润、ROE与行业排名的考核目标。公司母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此前遵照非同业竞争的有关承诺,按计划分期分批通过各种形式向公司注入企业27家,并还将继续将境内黄金资源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平台,以及通过孵化注资。5月底公司拟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控股股东黄金集团持有的莱州中金100%股权和黄金集团对莱州中金的债权,间接收购拥有黄金资源量373吨的纱岭金矿。在国企改革加速以及金价上涨提黄金企业盈利能力的情况下,集团对上市公司的黄金资产注入有望加快,将提升公司的成长属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22.12、33.02、39.15亿元。对应公司2022-2024年PE为22x、15x、13x。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即将结束,市场降息预期升温,黄金价格有望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黄金价格上涨,公司国企改革加速提升成长性,公司价值有望重塑,给予“推荐”评级。 3、驱动因素 黄金价格上涨;集团资产注入。 4、风险因素 美联储加息超预期;金铜价格大幅下跌。 中国移动(600941.SH) ◆ 赵良毕 ◆ 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1)数字经济需求叠加数字要素等政策利好,提速降费政策边际减弱迎来量价齐升,运营商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2)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高股息率核心资产优势突出。 2、公司情况 1)基本面持续改善,营收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 2)CHBN业务全面增长,数字化转型业务成为增收引擎; 3)资本开支增幅趋缓,新基站占比提升; 4)高分红策略推动估值修复,重回高成长属性; 5)在5G建设期向5G应用期转变过程中,大力发展的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3、驱动因素 1)算力网络基建不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新空间有望助力估值重构; 2)5G应用主题催化等; 3)运营商加大成长属性,转向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并且稳定的成长性有望带来进一步的估值溢价。 4、风险因素 1)国家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 2)中美技术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紫光国微(002049.SZ) ◆ 李良 ◆ 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对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的刚性需求将加快释放,但从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上亦需进一步加快迭代升级。 2、公司情况 公司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等。一方面积累形成了体系化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在智能安全芯片和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相关设计研发的企业之一,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公司SIM卡芯片业务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在金融IC卡芯片、新一代交通卡芯片、以及身份证读头、POS机SE芯片市场份额均为国内领先。 同时,公司是国内特种集成电路的重要供应商之一,用户遍及各相关领域。公司特种微处理器和配套芯片组产品持续推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特种FPGA产品高速发展,2x纳米的FPGA系列产品已逐步成为主流产品,并占据重要市场地位,新一代更高性能产品的开发工作也在顺利推进;特种存储器产品技术先进、品种丰富,是国内特种应用领域覆盖最广泛的产品系列,保持着巨大的市场领先优势。 3、驱动因素 国内高可靠新型电子元器件应用领域提质上量刚性需求、国产替代需求加速。 4、风险因素 订单增速不及预期和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 通达海(301378.SZ) ◆ 吴砚靖 ◆ 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司法服务需求逐年递增,法律信息化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十年,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及市场空间将由千亿规模到万亿规模高速发展。中国14亿人口、1.2亿企业,未来十年,202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78亿,2021年突破1500亿元。根据相关数据测算,2022-2027年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且2027年市场规模接近4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2018年至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9万件,审结14.5万件,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81.4%和81.5%;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7亿件,审结、执结1.4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 AIGC时代,法律是大模型落地的优质场景之一。 相关研究表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产品,将对美国和欧洲三分之二工作岗位造成影响(大约3亿个工作岗位)。其中,行政和法律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高盛表示,44%的法律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GPT可以提高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法律服务需要律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和解决案件,但是GPT可以通过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法律数据,从而减少重复的、机械式的工作。新一代GPT具备复杂逻辑推理能力,且能够很好地处理非结构化信息,而法律行业大量的信息/数据是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的,现阶段的GPT已经可以初步胜任一个律师助理的工作。 2、公司情况 公司凭借深耕法律信息化建设经验与AI商业化进程的大趋势下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公司成立于1995年,通达海是一家专注于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服务提供商。2018-2021年间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8.24%和40.40%。2022年公司业务受到国内新冠疫情的影响,营收增速有所减缓。公司毛利率稳定在55%以上,净利率维持在17%以上,充分体现公司产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回款管控良好,经营性净现金流有望得到改善。从2018-2022年数据指标来看,公司回款质量较高,销售收现比维持在104%以上。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AI+法律场景未来大有可为:面对中国14亿人口、1.2亿企业,未来十年,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及市场空间将由千亿规模到万亿规模高速发展,202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78亿,2021年突破1500亿元。相关数据测算,2022-2027年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且2027年市场规模接近4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A在人工智能兴起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大模型三季度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在大模型日益竞争趋向白热化阶段,下游应用端市场逐渐打开,AI赋能法律场景未来空间广阔,未来十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法律信息化服务。 公司专注法律信息化建设,智慧执行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深耕法律信息化建设,形成了“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四大类的核心产品。在不同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均排名前列,1)智慧审判领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覆盖全国989家法院,占法院总数的28.22%,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二;2)智慧执行领域:执行案件管理系统覆盖了全国2749家法院,占法院总数的78.45%,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一;3)智慧执行领域的细分软件中,司法查控系统软件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一。 3、驱动因素 1)数据要素政策催化; 2)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 3)新订单逐渐落地。 4、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AI相关研发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A股市场投资者对应用软件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华东医药(000963.SZ) ◆ 程培 ◆ 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受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医保改革,药品集采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影响,中国医药行业整体面临结构性调整,叠加经济下行因素,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但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潜在市场空间仍然巨大,长期来看国内医药企业将继续在政策推动下向创新转型,并将带动行业整体优化升级。2022年国内医改政策也在持续深化,多项改革举措继续落地和完善,全国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常态化,行业生态加速进化,控费降价总基调不变。2018-2022.6国内医药已经历7次全国性药品集采、3次全国性高值耗材集采、6次医保谈判议价以及数十次地方性集采,共覆盖294种药品,按集采前价格测算涉及金额合计约3,246亿元,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的 35%。2022年受集采及内外多重因素冲击,国内医药工业整体增速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医药制造业2022年累计营业收入29,111.4亿元,同比下降1.6%,营业成本累计16,984.6亿元,同比增长7.8%。累计利润总额4,288.7亿元,同比下降31.8%。 2、公司情况 管理层决策能力优秀,创新及国际化战略推动公司成功转型升级。华东医药股份制改造于1993年、2000年上市,控股股东为中国远大集团。此前采用大单品战略,凭借核心产品百令胶囊和阿卡波糖实现医药工业营收过百亿元;2018年起受集采政策影响,工业营收增速显著放缓,公司管理层审时度势,通过并购、BD与自研多项措施并举,将华东从一家以仿制药为主的传统型制药企业,成功转型成为一家国际化科技创新型医药工业企业。而今,华东医药以工业仿制药和商业为基础,创新药管线齐全并逐步进入收获期,医美业务国际国内高速成长,公司重新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 3、驱动因素 工业板块:存量业务风险出清,创新业务正在崛起。公司核心品种均已纳入集采/医保控费,存量业务风险基本出清。增量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加码创新,通过自主开发、外部引进、项目合作等方式在内分泌、自免和肿瘤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布局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短、中、长期均有产品布局。目前利拉鲁肽仿制药已经获批II型糖尿病和减肥适应症, ELAHERE(针对FRα阳性卵巢癌ADC)、迈华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RCALYST(用于周期性综合征CAPS的引进产品)、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等有望在近两年获批上市,创新药逐步进入收获期。 医美板块:微创+无创+减重全覆盖,管线步入收获期。公司全球范围内已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领域高端产品36款,其中已上市24款,产品覆盖面部和全身注射填充、能量源类皮肤管理、身体塑形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公司产品定位高端,注重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强:1)注射类产品:Ellanse引领再生需求,我们预计23年有望冲击10亿+销售;MaiLi玻尿酸+埋线+壳聚糖新品稳步推进;2)光电项目:酷雪、Reaction®分别于1Q22、6M2023于国内上市,多款身体塑形+皮肤管理产品逐步推进;3)利拉鲁肽注射液有望在减重领域成长为公司新的大单品。我们预计21-25 年医美板块有望实现超50%的收入复合增速。 4、风险因素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汽研(601965.SH) ◆ 石金漫 ◆ 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随着我国汽车车型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红利及汽车检测标准化的推进,我国的汽车监测检测行业规模将迎来较快增长。此外,伴随汽车智能化应用的不断丰富,从监管侧视角,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望进一步细化,智能驾驶功能和交通参与者安全高度关联,复杂的功能场景将牵引汽车测试从传统的室内试验室逐步转向室外开放场地,催生出更为全面、成本更高的法规类和测评类检测项目。带动公司经营稳健增长。 2、公司情况 公司是我国汽车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商之一,一直为汽车行业提供产品开发、测试评价等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主营业务为包括技术服务业务和产业化制造业务两大部分,其中,技术服务业务包括汽车研发及咨询和汽车测试与评价两部分,产业化制造业务包括专用汽车、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汽车燃气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三部分。公司拥有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汽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完备认证资质和检测能力的汽车检测类上市公司,每年近百亿的汽车检测业务大盘内,公司市场份额常年稳居第二;国内汽车强制性检测实行资质授权管理,较高的资质壁垒复合资产及技术壁垒带来天然的业绩护城河优势。 3、驱动因素 车型种类丰富及功能多样化,催生检测行业需求稳步增长。 4、风险因素 1)牌照壁垒放开的风险; 2)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证券】2023年8月十大金股 【银河证券】2023年7月十大金股 【银河证券】2023年6月十大金股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8月3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证券】2023年9月投资组合报告:关注政策窗口期,布局攻守兼备组合拳》 分析师: 蔡芳媛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7110001 鲁 佩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18090002 宁修齐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22090001 张一纬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19010001 刘来珍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23040001 华 立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16080004 李 良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5090001 胡浩淼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1100001 石金漫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30002 赵良毕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30003 吴砚靖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9070001 程 培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100001 评级体系: 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公司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2022年6月1日-2023年8月31日 金股组合收益率13.97% 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率21.94% 策略 ◆ 蔡芳媛 ◆ 策略分析师 2023年8月A股略有上涨。截至 8 月 29 日,本月上证指数下跌 4.71%,深证成指下跌6.52%,创业板指下跌 5.30%。板块方面传媒、房地产、煤炭表现较好。本月北向资金净流出 829.23亿元,投资者情绪悲喜复杂交织。 利好政策进行时,关注政策窗口期。近期频发政策组合拳,主要内容涉及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优化IPO、再融资监管、降低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至80%等。当下市场正处于政策窗口期初期,利好市场的改革正在进行时,短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中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才能在市场后续情绪转好时抓住机会。但要关注9月份公布的金融数据是否符合市场预期。 9月的重点是在低位寻找攻守兼备的组合拳,注意节奏。随着近期政策频发,一定程度上提振投资者信心,但是投资者信心的完全恢复既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在投资者情绪较为复杂交织的当下,有的观望情绪浓厚、有的乐观布局,我们建议正视市场波动,坚定信心,提前做好适当布局,把握节奏。具有长期增长动能的行业可创造稳健的业绩,好业绩是不褪色的投资理念。积极策略是适当布局,在低位找可攻守兼备的组合拳,即受益于政策利好+避险性板块是9月配置主要方向。投资策略应当聚焦受益于政策助力板块里的低估值价值股+成长型价值股。9月我们建议战略性布局消费、科技、券商等板块里的价值股。 风险提示:1)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2)海外加息及经济衰退风险;3)地缘政治风险。 十大金股 博实股份(002698.SZ) ◆ 鲁佩 ◆ 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增长驱动力如下:(1)公司作为化工后处理设备龙头,受益于化工智能制造趋势及精细化工对智能制造的需求;(2)固体物料后处理设备向多晶硅行业拓展,预计多晶硅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2023-2025市场空间约为29.69亿元-59.39亿元,年均市场空间为9.9亿元-19.8亿元;(3)高温特种机器人取得突破,并逐步从电石领域向硅锰、硅铁、工业硅领域拓展;(4)联手华菱集团子公司华联云创,钢铁智能化业务有望放量;(5)点线面拓展,从单一环节扩展到多环节,从一次性卖设备扩展到工业服务,但客户价值量数倍放大。 2、公司情况 博实股份是国内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领域的隐形冠军,主要应用领域为石化化工,并逐步扩大至新能源多晶硅行业,22年实现营收11.66亿(占比54.14%),其他业务包括高温特种机器人(占比近10%)、工业服务(占比30%)、环保设备等。公司战略定位差异化,做高壁垒高毛利产品,上市以来营收和净利润整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9-2022年CAGR分别为13.85%和11.67%,毛利率常年维持在40%上下。横纵向拓展,公司主业迈向新台阶。2022年公司订单大幅增长,22年底在手订单62.02亿元(含税),其中已披露订单合同15.92亿元,同比大增203.63%。 3、驱动因素 联手哈工大,共同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公司发布公告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哈工大机器人技术储备雄厚,且在人形机器人机构和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方面都具良好的技术储备。公司与哈工大渊源深厚,管理层多具备哈工大背景,且曾成功落地多个产学研项目。 4、风险因素 新增订单下滑,人形机器人进展缓慢,拓展智慧工厂业务导致盈利能力下滑,参股公司亏损扩大影响投资收益。 南方航空(600029.SH) ◆ 宁修齐 ◆ 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师 1、行业情况 2022年底以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相继发布“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等疫情优化防控新政策,入境集中隔离、核酸检测均已取消。国际航班持续增加班次。 2、公司情况 广州白云基地:南航前身为中国民航局广州管理局,总部枢纽在广州白云机场,由此,公司作为白云机场的基地航司,获得广州出发到达的最多批量优质时刻&航线。由此,国内航线方面,公司在广州-北京、广州-上海等一线互飞干线具有显著的话语权优势;国际航线方面,公司因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靠南,在东南亚航线、“袋鼠航线”新澳航线等国际线路的运营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且因湾区作为南北半球连接点,公司的南北旅客中转业务仍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考虑到2022年底我国“二十大”召开后,防疫及出入境政策或有望进一步松动,恰逢冬季南下旅游旺季,南航有望受益于东南亚及新澳游客需求释放的潜力。 北京大兴基地:伴随2018年北京大兴机场正式投产,2020年10月起,南航在北京的全部航班转场大兴机场运营,成为大兴机场最大主基地航司,从南航开始了“广州+北京”双枢纽经营模式。建立北京大兴枢纽基地,是南航布局北半球市场的关键一步,使其能够获得更多北京出发到达的时刻&航线,特别是有利于未来南航增开更多位置靠北的欧美、日韩国际航线。2022年下半年以来,考虑到我国国际航班逐渐增开,8月中英直航恢复,南航在欧美及日韩线的航线时刻或将进一步放量,特别是南航已在疫情前退出天合联盟、与英航建立代码共享合作,中英航线有望在复航后持续受益。 下沉市场&国内二三线城市:南航在国内市场航线最密集。在国内26个一类(6个)&二类机场(20个)中,南航在二类机场时刻及排班占比高于国航、东航。(考虑到我国14亿人口中,仍有10亿人没做过飞机,即航空公司的潜在客源群体仅占总人口的约30%。而70%没有做过飞机的人群,主要来自于我国二三四线城市。)我们认为,未来南航有望在最大程度受益于国内下沉市场的需求释放。 机队及运量规模领先:公司机队规模亚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三(截至2021年,有飞机878架),并同时运营最大型号宽体机A380、B787。叠加南航在国内航线密集,客运量规模也领先于国航、东航。伴随未来全球疫情结束,国际航线恢复正常运营,公司有望受益于运力规模优势带来的更大业绩边际改善的潜力。 3、驱动因素 1)目的地海外国家签证政策、地面保障能力进一步调整恢复; 2)国际油价进一步回落。 4、风险因素 1)地缘政治摩擦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风险; 2)航空客运需求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信证券(600030.SH) ◆ 张一纬 ◆ 银行业分析师 1、行业情况 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受疫情防控放开和经济复苏预期改善等因素影响,投资者情绪升温,权益市场边际修复,证券行业展现较大业绩弹性,行业环境整体向好。全面注册制靴子落地,标志着我国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迈入新阶段,流动性合理充裕背景下,资本市场持续扩容预期显著,竞争格局优化、资本效率提升、成本管控加强推动行业盈利能力不断改善。截止至2023年6月末,A股股基日均成交额及两融余额均小幅回升,其中股基日均成交额1.06万亿元,较上年末提升16.62%;两融余额达到1.59亿元,较上年末上升3.12%。 2、公司情况 公司资本实力雄厚,业务布局完善,资格牌照齐全,发展理念贴近时代趋势。多年来,公司业绩维持较快上升趋势,营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116.9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651.0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8.73%;归母净利润从2012年的42.3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13.1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53%。2023年Q1,公司实现营收153.5亿元,同比增长0.87%;实现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增长3.6%;分业务来看,公司自营和投行业务增长明显,分别实现收入66亿元和20亿元,同比增长97%和8%,经纪、资管和信用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6亿元、25亿元和6亿元,同比下滑-19%、-10%和-42%。 3、驱动因素 乘注册制改革东风,投行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近年来资本市场改革加速,全面注册制落地落地将大幅刺激一级市场发行量。公司作为行业内投行业务龙头,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从2012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8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7%,有望长期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凭借广泛的客户基础和优异的承揽承做能力,投行业务收入保持长期增长趋势。 资本实力雄厚,自营风格稳健。公司自营业务坚持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研究,投资组合风格选择着眼于降低组合波动及增强抵御外部宏观因素冲击的能力,自营风格较为稳健。受整体市场下跌影响,2022年公司投资净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合计183.10亿元,同比-22.33%,但自营业务收益排名仍然位列行业第一;2023Q1,公司自营实现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97%,未来自营收入有望持续展现业绩弹性。 4、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不及预期风险; 2)资本市场波动风险。 山西汾酒(600809.SH) ◆ 刘来珍 ◆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公司是清香型白酒龙头企业,2017年启动国企改革后高速增长,目前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市场全国化扩张和产品结构升级驱动公司成长。近期政府出台消费政策刺激,对于白酒需求有所提振。 2、公司情况 1)Q2利润超预期,全年达到业绩目标确定性高。 2)汾酒的全国化扩张、产品结构升级仍在稳步推进。 3)人事变动对公司经营层面影响不大,市场形势强于个人影响。 3、驱动因素 1)主力产品批价上行。 2)白酒消费旺季来临备货; 3)销售管理方面实现平稳过渡。 4、风险因素 1)白酒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2)库存升高。 中金黄金(600489.SH) ◆ 华立 ◆ 有色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美国6月CPI同比上涨3%,低于市场预期的3.1%,创下2021年3月以来最低;美国6月核心CPI同比增长4.8%,低于市场预期的5%,创2021年10月以来最低;美国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上升4.1%,低于市场预期的4.2%,为2021年9月以来最小增幅;此外,美国6月PPI同比上涨0.1%,低于市场预期的0.4%,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小同比增幅。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上如期加息25个基点后,尽管对9月是否加息保持跟踪数据的开放态度,但美国6月通胀数据的大幅降温,美联储抗击通胀获得较大进展,使市场对于美联储在9月会之后再次加息25个基点的预期降温,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货数据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在7月完成加息后就将终止本轮的加息周期。在6月通胀数据加速下降后,我们判断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尾声,大概率将于Q3结束加息周期,在Q4因经济、就业下行压力加大引发的对于2024年降息的预期将会升温,连贯的节奏将引导下半年美国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顺畅下降,驱动黄金价格的抬升。 2、公司情况 国内唯一金矿央企,黄金资源丰富。公司是我国黄金行业唯一一家央企控股的金矿采选加工企业。截止2021年年底,公司保有资源储量金金属量510.5吨,拥有黄金矿山33座,其中在产黄金矿山27座,年产矿产金20吨左右。此外,公司2020年收购内蒙古矿业90%股权,内蒙古矿业保有铜金属量约233万吨,钼金属量约55万吨,使公司总体保有资源储量铜金属量237万吨,在产铜矿山4座、钼矿山1座,年产铜精矿8万吨,钼精矿6000吨。 国企改革加速,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强,公司成长可期。国企改革公司聚焦重点攻坚,推进制度改革与深化亏损治理,在2020年推出股权激励,明确公司利润、ROE与行业排名的考核目标。公司母公司中国黄金集团此前遵照非同业竞争的有关承诺,按计划分期分批通过各种形式向公司注入企业27家,并还将继续将境内黄金资源逐步注入上市公司平台,以及通过孵化注资。5月底公司拟以协议收购方式收购控股股东黄金集团持有的莱州中金100%股权和黄金集团对莱州中金的债权,间接收购拥有黄金资源量373吨的纱岭金矿。在国企改革加速以及金价上涨提黄金企业盈利能力的情况下,集团对上市公司的黄金资产注入有望加快,将提升公司的成长属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22.12、33.02、39.15亿元。对应公司2022-2024年PE为22x、15x、13x。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即将结束,市场降息预期升温,黄金价格有望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黄金价格上涨,公司国企改革加速提升成长性,公司价值有望重塑,给予“推荐”评级。 3、驱动因素 黄金价格上涨;集团资产注入。 4、风险因素 美联储加息超预期;金铜价格大幅下跌。 中国移动(600941.SH) ◆ 赵良毕 ◆ 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1)数字经济需求叠加数字要素等政策利好,提速降费政策边际减弱迎来量价齐升,运营商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2)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高股息率核心资产优势突出。 2、公司情况 1)基本面持续改善,营收有望维持双位数增长; 2)CHBN业务全面增长,数字化转型业务成为增收引擎; 3)资本开支增幅趋缓,新基站占比提升; 4)高分红策略推动估值修复,重回高成长属性; 5)在5G建设期向5G应用期转变过程中,大力发展的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3、驱动因素 1)算力网络基建不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新空间有望助力估值重构; 2)5G应用主题催化等; 3)运营商加大成长属性,转向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并且稳定的成长性有望带来进一步的估值溢价。 4、风险因素 1)国家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 2)中美技术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紫光国微(002049.SZ) ◆ 李良 ◆ 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对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的刚性需求将加快释放,但从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上亦需进一步加快迭代升级。 2、公司情况 公司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深耕二十余年,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供应链和客户资源等。一方面积累形成了体系化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龙头之一。在智能安全芯片和高可靠集成电路领域,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相关设计研发的企业之一,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公司SIM卡芯片业务在中国和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均名列前茅,在金融IC卡芯片、新一代交通卡芯片、以及身份证读头、POS机SE芯片市场份额均为国内领先。 同时,公司是国内特种集成电路的重要供应商之一,用户遍及各相关领域。公司特种微处理器和配套芯片组产品持续推出,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特种FPGA产品高速发展,2x纳米的FPGA系列产品已逐步成为主流产品,并占据重要市场地位,新一代更高性能产品的开发工作也在顺利推进;特种存储器产品技术先进、品种丰富,是国内特种应用领域覆盖最广泛的产品系列,保持着巨大的市场领先优势。 3、驱动因素 国内高可靠新型电子元器件应用领域提质上量刚性需求、国产替代需求加速。 4、风险因素 订单增速不及预期和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 通达海(301378.SZ) ◆ 吴砚靖 ◆ 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司法服务需求逐年递增,法律信息化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十年,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及市场空间将由千亿规模到万亿规模高速发展。中国14亿人口、1.2亿企业,未来十年,202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78亿,2021年突破1500亿元。根据相关数据测算,2022-2027年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且2027年市场规模接近4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2018年至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9万件,审结14.5万件,比上一个五年分别上升81.4%和81.5%;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47亿件,审结、执结1.44亿件,结案标的额37.3万亿元。 AIGC时代,法律是大模型落地的优质场景之一。 相关研究表明,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产品,将对美国和欧洲三分之二工作岗位造成影响(大约3亿个工作岗位)。其中,行政和法律是受影响最大的领域,高盛表示,44%的法律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GPT可以提高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传统的法律服务需要律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和解决案件,但是GPT可以通过快速准确地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法律数据,从而减少重复的、机械式的工作。新一代GPT具备复杂逻辑推理能力,且能够很好地处理非结构化信息,而法律行业大量的信息/数据是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存在的,现阶段的GPT已经可以初步胜任一个律师助理的工作。 2、公司情况 公司凭借深耕法律信息化建设经验与AI商业化进程的大趋势下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先行者。公司成立于1995年,通达海是一家专注于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服务提供商。2018-2021年间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8.24%和40.40%。2022年公司业务受到国内新冠疫情的影响,营收增速有所减缓。公司毛利率稳定在55%以上,净利率维持在17%以上,充分体现公司产品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回款管控良好,经营性净现金流有望得到改善。从2018-2022年数据指标来看,公司回款质量较高,销售收现比维持在104%以上。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AI+法律场景未来大有可为:面对中国14亿人口、1.2亿企业,未来十年,法律服务市场需求及市场空间将由千亿规模到万亿规模高速发展,202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总体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178亿,2021年突破1500亿元。相关数据测算,2022-2027年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且2027年市场规模接近4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A在人工智能兴起并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大模型三季度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在大模型日益竞争趋向白热化阶段,下游应用端市场逐渐打开,AI赋能法律场景未来空间广阔,未来十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法律信息化服务。 公司专注法律信息化建设,智慧执行市场占有率第一:公司深耕法律信息化建设,形成了“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四大类的核心产品。在不同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均排名前列,1)智慧审判领域:审判流程管理系统覆盖全国989家法院,占法院总数的28.22%,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二;2)智慧执行领域:执行案件管理系统覆盖了全国2749家法院,占法院总数的78.45%,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一;3)智慧执行领域的细分软件中,司法查控系统软件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市场占有率全行业第一。 3、驱动因素 1)数据要素政策催化; 2)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 3)新订单逐渐落地。 4、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AI相关研发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A股市场投资者对应用软件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华东医药(000963.SZ) ◆ 程培 ◆ 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受近年来国家持续推进医保改革,药品集采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影响,中国医药行业整体面临结构性调整,叠加经济下行因素,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增速空间持续受到挤压。但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潜在市场空间仍然巨大,长期来看国内医药企业将继续在政策推动下向创新转型,并将带动行业整体优化升级。2022年国内医改政策也在持续深化,多项改革举措继续落地和完善,全国药品集采和医保谈判常态化,行业生态加速进化,控费降价总基调不变。2018-2022.6国内医药已经历7次全国性药品集采、3次全国性高值耗材集采、6次医保谈判议价以及数十次地方性集采,共覆盖294种药品,按集采前价格测算涉及金额合计约3,246亿元,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的 35%。2022年受集采及内外多重因素冲击,国内医药工业整体增速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其中医药制造业2022年累计营业收入29,111.4亿元,同比下降1.6%,营业成本累计16,984.6亿元,同比增长7.8%。累计利润总额4,288.7亿元,同比下降31.8%。 2、公司情况 管理层决策能力优秀,创新及国际化战略推动公司成功转型升级。华东医药股份制改造于1993年、2000年上市,控股股东为中国远大集团。此前采用大单品战略,凭借核心产品百令胶囊和阿卡波糖实现医药工业营收过百亿元;2018年起受集采政策影响,工业营收增速显著放缓,公司管理层审时度势,通过并购、BD与自研多项措施并举,将华东从一家以仿制药为主的传统型制药企业,成功转型成为一家国际化科技创新型医药工业企业。而今,华东医药以工业仿制药和商业为基础,创新药管线齐全并逐步进入收获期,医美业务国际国内高速成长,公司重新进入新的快速增长期。 3、驱动因素 工业板块:存量业务风险出清,创新业务正在崛起。公司核心品种均已纳入集采/医保控费,存量业务风险基本出清。增量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加码创新,通过自主开发、外部引进、项目合作等方式在内分泌、自免和肿瘤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布局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短、中、长期均有产品布局。目前利拉鲁肽仿制药已经获批II型糖尿病和减肥适应症, ELAHERE(针对FRα阳性卵巢癌ADC)、迈华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RCALYST(用于周期性综合征CAPS的引进产品)、乌司奴单抗(生物类似药)等有望在近两年获批上市,创新药逐步进入收获期。 医美板块:微创+无创+减重全覆盖,管线步入收获期。公司全球范围内已拥有“无创+微创”医美领域高端产品36款,其中已上市24款,产品覆盖面部和全身注射填充、能量源类皮肤管理、身体塑形等非手术类主流医美领域。公司产品定位高端,注重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力强:1)注射类产品:Ellanse引领再生需求,我们预计23年有望冲击10亿+销售;MaiLi玻尿酸+埋线+壳聚糖新品稳步推进;2)光电项目:酷雪、Reaction®分别于1Q22、6M2023于国内上市,多款身体塑形+皮肤管理产品逐步推进;3)利拉鲁肽注射液有望在减重领域成长为公司新的大单品。我们预计21-25 年医美板块有望实现超50%的收入复合增速。 4、风险因素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降价超预期的风险、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汽研(601965.SH) ◆ 石金漫 ◆ 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1、行业情况 随着我国汽车车型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红利及汽车检测标准化的推进,我国的汽车监测检测行业规模将迎来较快增长。此外,伴随汽车智能化应用的不断丰富,从监管侧视角,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有望进一步细化,智能驾驶功能和交通参与者安全高度关联,复杂的功能场景将牵引汽车测试从传统的室内试验室逐步转向室外开放场地,催生出更为全面、成本更高的法规类和测评类检测项目。带动公司经营稳健增长。 2、公司情况 公司是我国汽车行业公共技术服务商之一,一直为汽车行业提供产品开发、测试评价等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主营业务为包括技术服务业务和产业化制造业务两大部分,其中,技术服务业务包括汽车研发及咨询和汽车测试与评价两部分,产业化制造业务包括专用汽车、轨道交通关键零部件、汽车燃气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三部分。公司拥有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汽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完备认证资质和检测能力的汽车检测类上市公司,每年近百亿的汽车检测业务大盘内,公司市场份额常年稳居第二;国内汽车强制性检测实行资质授权管理,较高的资质壁垒复合资产及技术壁垒带来天然的业绩护城河优势。 3、驱动因素 车型种类丰富及功能多样化,催生检测行业需求稳步增长。 4、风险因素 1)牌照壁垒放开的风险; 2)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银河证券】2023年8月十大金股 【银河证券】2023年7月十大金股 【银河证券】2023年6月十大金股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3年8月31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证券】2023年9月投资组合报告:关注政策窗口期,布局攻守兼备组合拳》 分析师: 蔡芳媛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7110001 鲁 佩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18090002 宁修齐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22090001 张一纬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19010001 刘来珍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23040001 华 立 分析师登记编号:S0130516080004 李 良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5090001 胡浩淼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1100001 石金漫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30002 赵良毕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30003 吴砚靖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9070001 程 培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100001 评级体系: 行业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行业指数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公司评级体系 未来6-12个月,公司股价相对于基准指数(沪深300指数) 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20%及以上。 谨慎推荐:预计超越基准指数平均回报。 中性:预计与基准指数平均回报相当。 回避:预计低于基准指数。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唯两个研究官方订阅号之一(另一为“中国银河宏观”)。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