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众号研报 > 【行业研究】结构上移,市场下沉,民宿进入调整期——住宿业系列专题

【行业研究】结构上移,市场下沉,民宿进入调整期——住宿业系列专题

作者:微信公众号【兴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30 / 悟空智库整理
(以下内容从兴业研究《【行业研究】结构上移,市场下沉,民宿进入调整期——住宿业系列专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林宇航 兴业研究公司研究员 杨志威 兴业研究公司高级研究员 民宿非标准化特点显著。相较于酒店,民宿上游房源大部分是闲置自住房,相对分散,区域性特色明显,并非地产公司或酒店集团的成熟物业;民宿几乎所有客户都是游客,而酒店客源商务出行占比接近一半;民宿预订除60%通过网络渠道外,其余主要依靠当地旅游业的散客导入,大型酒店集团基本已实现自建线上会员体系以及OTA流量导入。 我国民宿市场目前处于高速增长后的调整期。2015至2019年,共享住宿市场规模由53亿元增长至2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3.5%,行业规模迅速扩张后,2019年后进入调整期,叠加突发的新冠疫情影响,2021年规模回落至152亿元。 全国性的民宿政策以规范、引导和扶持为主,地方性的民宿政策着重以区域特色促进产业融合。2021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鼓励各地区适当放宽旅游民宿市场准入,推进实施旅游民宿行业标准,激发了民宿的行业发展活力。 我国民宿主要分布在大型旅游城市和热门景区周边,长三角地区集聚现象最明显。民宿多分布在历史悠久,自然风光条件较好,经济腹地广,交通便利的区域。从民宿数量排名看,排名前三的省份为云南、浙江、北京。 民宿竞争格局分散,分化趋势初显。行业尚未出现垄断,但已经开始出现分化趋势。头部玩家占据了行业大部分市场份额,行业平均入住率为35.9%,而行业前20%的民宿入住率高达62%。行业整体平均单房收益在99.8元,而行业前20%的民宿单房收益高达219.2元。 中高端民宿和下沉市场具备行业结构性机会。民宿中低端市场相对饱和,伴随居民消费升级以及住客个性化体验需求提升,行业消费结构正在向中高端倾斜;民宿在一二线城市的增量逐步见顶,加上下沉市场房源空置率较高,市场下沉或将成为趋势,未来县级城市、乡村区域是民宿行业机会所在。 风险提示:1)国内旅游客单价增长乏力,旅游业恢复不及预期。2)部分民宿同质化严重,缺乏一定吸引力,关店风险上升。3)民宿客源不稳定易造成经营波动,需关注民宿经营主体现金流状态。4)民宿行业分散性、非标准性易产生消费者权益保障漏洞,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完整版内容仅限PRO客户查阅,如需获取相应权限,请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大部分微信公众号研报本站已有pdf详细完整版:https://www.wkzk.com/report/(可搜索研报标题关键词或机构名称查询原报告)

郑重声明:悟空智库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